民国军阀派系 作者:陈贤庆

    第 32 章

    由于人多枪多,张宗昌的军费开支庞大,虽然张作霖不断从奉天拨款资助,也是入不敷出,无奈,张宗昌便在自己辖区内让士兵种植鸦片,弥补不足。这事引起奉军各部不满,要求张作霖遣散这支队伍。1923年秋,张作霖趁陆军各部演习,派出校阅委员郭松龄到张宗昌第三旅,名为校阅,实则遣散。但张宗昌想法拢络住郭松龄,郭松龄不仅没有实行遣散,反而在张学良、张作霖面前为张宗昌说好话,于是,张作霖对张宗昌大加宠爱,立即把他从吉林调到沈阳,并将张宗昌部改为奉天陆军第三个旅,下辖四个团。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宗昌被提升为第一军副军长(军长李景林),率部由热河到朝阳,然后向关内进击。10月,直军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奉军乘势进逼津、京,李景林首先抢了个直隶省军务督办的头衔,不久,皖系郑士琦被任为山东省善后督办,张宗昌只获任第一军军长。

    张宗昌虽然当上军长,但在奉系控制的东北及直隶、山东等省都没有了自己的地盘,要想当个督军、省长,唯有向南争夺江、浙。当时,江苏督军是齐燮元,浙江督军是孙传芳,江、浙是直系的势力范围,段祺瑞任命亲信卢永祥为江浙宣抚使,准备消灭齐燮元,夺加地盘;张作霖也想向江南扩张,于是,支持张宗昌南下。张宗昌与参谋长王瀚鸣、随军参谋长李伯仁以及部将许琨、毕庶澄、吴致臣、褚玉璞等商议后,即率部从天津动身南下。直军徐州镇守使陈调元,原为张宗昌部将,受过张宗昌很多恩惠,这次张宗昌南下,他不忘前恩,让出大路,使张宗昌长驱直进江苏,齐燮元仓惶逃离南京,张宗昌轻而易举得到江苏,命部前进驻苏南要地,自己亲率一部进入上海,摆出大举进攻浙江的姿态。

    孙传芳知道自己的实力难以抵抗奉军,早已派人向张作霖输诚,张作霖也有意笼络孙传芳,保证消灭齐燮元后,停止向浙江进军。当张宗昌进入上海后,孙传芳知道他流氓成性,即派心腹赶往上海,把所有妓院、赌场、酒市都包下来,供张宗昌天天花天酒地,寻花问柳。随后,孙传芳亲到上海,结识张宗昌,并尽力拉拢,还结拜为兄弟。这样,张宗昌放弃了攻取浙江的打算。

    正当张宗昌还在上海寻欢作乐时,段祺瑞政府任命卢永祥为江苏军务督办,张宗昌想夺取江苏地盘的愿望落空,一怒之下,把部队撤往江北,集中徐州。张宗昌撤兵,张作霖着急,向段祺瑞求情,要求把由皖系郑士琦管的山东让给张宗昌。当时,段祺瑞要靠张作霖抗衡冯玉祥,以维持自己执政的地位,迫不得已免去郑士琦的军务督办而改任张宗昌。但是,郑士琦虽被免职,但并不离任。张宗昌等了三个月,最后,派许琨率两个旅入山东,又派参谋长王瀚鸣到济南拜会郑士琦,软硬兼施,郑士琦不得已离开济南。1925年4月,张宗昌从徐州率大队人马进入山东,出任山东省军务督办。接着,张宗昌又武力逼走省主席龚伯衡 ,自兼省主席。

    张宗昌独掌山东军政大权后,利用山东的富庶,大力扩张自己的武装力量,很快达十万余人马。同时,他残酷镇压工农运动,如镇压青岛日本纱厂工人大罢工,造成了震惊全国的青岛惨案。但是,在当时中国政局十分混乱的情况下,张宗昌要保住自己的地盘也不容易。他到山东不久,冯玉祥的国民一军兵临直隶,紧逼李景林;河南军务督办岳维峻的国民二军也趁机进攻山东,兵锋直指山东南大门徐州。张宗昌准备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谁知他在济南尚未动身,徐州镇守使孙钵传已弃城逃路,济南危急。张宗昌率部奋力反击,死伤惨重,总算把济南保住,把国民二军赶出山东。

    不过,1925年,奉军几次入关,取得很多利益。继李景林、张宗昌先后任直隶、山东军务督办之后,奉军以天津为据点,向南扩张至长江下游,以邢士廉师驻上海,丁喜春师驻南京,后又派刘翼飞、赵鸣臬两旅开赴上海。9月,张作霖又迫使段祺瑞任命杨宇霆为江苏军务督办,姜登选为安徽军务督办。至此,津浦沿线各省区全部为奉系所占有。

    然而,就在奉系得意忘形之时,孙传芳联合陈调元突然起兵反奉。10月,奉浙战争爆发,奉军毫无准备,大败而逃,东南半壁全数丢失。张作霖不甘心失败,召集张宗昌及山东军务帮办施从滨等将领开会,即任命张宗昌为江苏善后督办,施从滨为安徽善后督办,领兵南下收复江苏、安徽。12月,张宗昌、施从滨等在北京领到大批饷银和给养。张宗昌任命施从滨为前敌总指挥,率兵攻安徽蚌埠,自己则率白俄军由济南沿津浦路东侧开进,掩护施部向南急进。结果,施从滨部在蚌埠遭惨败,张宗昌的白俄军也受到重创,施从滨本人也被孙传芳俘虏后斩决,张宗昌率部逃回山东。不久,李景林被冯玉祥国民军打败,由天津退往山东,与张宗昌联合组织直鲁联军,张宗昌任总司令,李景林任副总司令。

    1926年夏,广州国民革命军北伐,吴佩孚首先遭到沉重打击,孙传芳决定和奉系重新修好,共同对付北伐军。11月,孙传芳派杨文恺先后去见张宗昌和张作霖,取得了谅解。随后,张作霖、张宗昌、孙传芳齐集天津,由张宗昌、孙传芳联合提议,推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12月1日,张作霖宣誓就职,任命张宗昌、孙传芳为副司令。同时,决定派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南下支援孙传芳。

    1927年初,张宗昌调集十余万军队南下援助孙传芳,进驻南京、上海等地。在上海,直鲁联军大举屠杀工人、学生,镇压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但是,随着北伐军向华东的进逼,北洋军将领陈仪、周凤岐、陈调元、王善等先后归附北伐军。北伐军占领了浙江及安徽的安庆、芜湖等地,直取南京、上海。孙传芳见大势已去,遂将宁沪防务移交张宗昌的直鲁联军,自己率部逃往江北扬州。张宗昌的王翰鸣第十一军在寿州遭到惨败,张宗昌亲征合肥,围了三个月也未攻下。3月下旬,北伐军先后占领南京、上海,后又渡江北进,直鲁联军节节败退,5月,北伐军攻下了蚌埠、徐州,张宗昌率残部退回济南。

    对张宗昌的败退,张作霖十分恼怒,要追查责任。就在这时,张宗昌得到一个情报,说第,还能写得一手好字,颇为喜爱,就叫他当了司书生。从引,韩复榘在冯玉祥手下,逐级提升,与石友三、孙良诚、刘汝明、孙连仲等成为冯玉祥的得力战将,被称为“十三太保”。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韩复榘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之后,出任国民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192年11月国直战争,韩复榘因功晋升第一师师长。1926年,韩复榘先后出任第、宋美龄到韩部慰劳。

    韩复榘虽然投靠蒋介石,但也并非死心塌地为蒋效力。同年10月,蒋冯战争爆发,他极力避免与冯玉祥交战。12月,蒋唐战争爆发,他开始拥唐反蒋。所以,1930的3月,中原大战爆发之前,蒋介石将韩复榘调往山东,出任冀鲁豫剿匪总指挥,使他远离冯、阎及石友三,而韩复榘也乐得往山东发展,避免夹在蒋、冯、阎之间,于是,即率部进驻济宁、泰安、济南、青州等地。中原大战爆发后,韩复榘奉命率部在山东与晋军展开连场恶战,牵制了晋军的主力,使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为使韩部更加卖力作战,9月5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韩复榘为山东省主席。从此,韩复榘登上了山东“土皇帝”的宝座。

    韩复榘主政山东以后,立刻密锣紧鼓地实行他的治鲁方针,他趁蒋、冯、阎还陷于中原混战之机,迅速将山东的军、政、法大权集于一身。他大力发展军事实力,治鲁之初,他的第三路军仅剩下两万来人,韩复榘通过征兵拉夫和收编土匪,很快就将三个师扩编为五个师又一个旅,这五个师即孙桐萱 第二十师、谷良民第二十二师、曹福林第二十九师、李汉章第七十四师和展书堂第八十一师。此外,韩复榘还在山东建立了五支地方民团武装,自任总指挥。由于他不断扩军,到抗战爆发前夕,他已拥兵十万,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地方军阀。

    韩复榘当山东省主席时,胶东地区实为刘珍年所控制。刘珍年,直隶南宫人,1898年生。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先后在李景林、褚玉璞、张宗昌部任职。1928年投蒋介石,被委任为第十七军军长兼山东省政府委员,在胶东统连十八个县市,自成系统。韩复榘为称霸全山东,于1932年8月挥师东进,向刘珍年部发动进攻,爆发了韩刘之战。9月,双方在昌邑、掖县一带展开激战,死伤惨重。刘珍年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电令韩复榘停止军事行动,但韩复榘并不执行。蒋当即调集两路大军援刘攻韩,后在张学良、丁惟汾等的干预和调解下,韩刘双方达成协议,刘珍年部移防浙江,胶东的税收由南京方面派员征收,至此,胶东战事告平息。

    韩复榘在驱逐刘珍年的同时,诱杀了企图重返山东谋求东山再起的前山东军阀张宗昌(详见上一小节)。此外,华北悍匪刘桂棠(刘黑七)率匪众两万人进入山东,攻城掠地,韩复榘出动大部队进剿,将刘匪赶出山东。在剿匪的同时,韩复榘也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枪杀了邓恩铭、刘谦和、郭隆真等著名的共产党人。

    韩复榘主政山东后,很快改组了省政府提出了“澄清吏治”、“根本清乡”、“严禁毒品”、“普及教育”四项施政计划。张绍堂、李树春、何思源等是他的主要幕僚。韩复榘治鲁七年,多少还是有点政绩。但是,他在治鲁期间,自订法律,随意断狱,草菅人命,则招至怨声载道。他常以山东省主席和第三路军总指挥的名义干预司法,亲自坐堂审案,随心所欲地判决。有时,他又微服私访,遇有讼狱,即升堂审断,如同儿戏,人称“青天草包”。

    蒋介石在中原大战后期把山东地盘交给韩复榘,是迫不得已。中原大战结束后,韩复榘已在山东站稳了脚跟,蒋介石也无可奈,但是他千方百计要破坏韩复榘的统治,派出亲信张苇村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监视韩复榘的行动。对此,韩复榘也有办法应付。1932年元旦,张苇村被刺杀,经侦查,杀人凶器竟在省党部调查室主任谌峻岑家搜出,谌被捕,不久又暴死狱中,于是,“张案”就此了结。蒋介石安设在山东的这个情报机关被铲除,蒋介石气得牙疼病复发,却又无可奈何。1936年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韩复榘居然致电张、杨表示支持,蒋介石更加痛恨在心。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韩复榘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津浦路北段和山东省的防务。在抗战前,韩复榘夹在蒋介石和日本人之间,为求自保,他采取了两面政策。抗战爆发后,韩复榘的态度有了改变,表示对日“决绝”,积极进行抗战,他的部队编为三个军五个师又一个旅。他以孙桐萱、李汉章两师担任济南以北黄河防务,以谷良民师担任胶东烟台及周村以北黄河防务;曹福林、展书堂两师在鲁北驻防;手枪旅警戒济南。此外,以东北军于学忠的第五十一军和沈鸿烈的青岛守备队与第三舰队在青岛担任海上防卫。韩复榘还组成以何思源为团长的“战时工作团”,分设宣传、情报、经济、救护、慰劳等小组,赴黄河以北铁路沿线及其东西各县开展工作。

    9月,蒋介石命韩复榘拨出两师归华北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指挥,韩复榘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派曹福林第二十九师和展书堂第八十一师开往华北。10月,在冀、鲁战场正处于紧要关头时,蒋介石却以加强淞沪战场为名,将辅助山东防守的一个重炮旅撤走。韩复榘得知后大怒,急令展书堂连夜回撤,致使第六战区的形势由胜转败,德州、宁津等地相继失守,冯玉祥愤怒地向南京告韩复榘的状。

    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义愤填膺,一再要求出战,韩复榘被迫亲自率曹福林、李汉章、展书堂等师渡河迎战,与日军进行连日激战,伤亡惨重。当时,韩复榘派人给妻子高艺珍送去一信,说“生死存亡难以预料”,请高艺珍照顾好孩子,使高艺珍读后大哭。其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下令撤退河北防线,拆毁黄河大铁桥,改在黄河南岸设防。日军很快就逼进到黄河北岸,但并未渡河,只是隔岸与韩军对峙。韩复榘也不出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再三催促亦无济于事,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而韩复榘有四个军十几万人,为保存实力,竟放弃济南,向南退却,使日军长驱直进。

    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1938年1月1日,日军占领泰安。4日,占领曲阜、兖州。8日,占领济宁。韩复榘退到鲁西曹县一带,方才安下阵脚。

    由于韩复榘对日军抵抗不力,十天之内,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蒋介石与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会商后,决定诱捕韩复榘。蒋介石假借1月11日于开封召开军事会议,电召韩复榘与孙桐萱参加。韩复榘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在会议上,蒋介石怒斥韩复榘丢失山东,韩复榘不服而反驳,气氛紧张。这时,刘峙拉着韩复榘的手,假意劝他到会场外,上了汽车,两位宪兵用枪对着他,韩复榘方知上当。

    韩复榘被押往火车站,上了专列,由戴笠押送到武汉。1月19日,国民政府组织高等军事法庭会审,何应钦为审判长,鹿钟麟、何成浚为审判官。1月22日,审讯正式开始,简单审问即判处死刑。1月24日晚,韩复榘在禁闭室被特务及宪兵枪杀,身中七弹,当场毙命,死时四十八岁。这位地方军阀、山东土皇帝就此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三  石友三

    近代军阀尤其是实力较弱小的地方军阀,在复杂的政治风云之中,为求自保,总是见风驶舵,叛主倒戈是常有的事,张宗昌、韩复榘便是如此。然而,因倒戈频繁而获得“倒戈将军”绰号的,则是他们的结拜兄弟石友三。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891年生。石友三幼时家贫,曾在长春城毕家粮坊当学徒,结识毕家少年毕广垣,得以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与该校教员商震有了师生之谊。1908年,石友三辍学从军,入陆军第三镇吴佩孚营,随营移驻河北廊坊。不久,第三镇发生兵变,石友三离队流落北京。1912年再次投军,编入冯玉祥营,充当马夫。因于他天性机伶,善于察言观色,不久,被调去充任冯玉祥的贴身护兵,从此,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擢升,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政变,所部改称国民军,石友三任第八混成旅旅长,后升任第六师师长、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1926年春,奉军、直军、直鲁军、晋军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国民军四面受敌,石友三奉冯玉祥命令进攻晋军,攻占左云、岱岳,但在雁门关受阻,部队伤亡较大,且又得不到冯玉祥接济,为保存实力,石友三通过与晋军前敌总指挥商震的师生关系,双方达成休战协议。后冯玉祥离开部队赴苏联,国民军由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代理指挥,经南口大战失败,沿京绥线向西溃败。晋军乘机夹击,国民军各部溃不成军,由于石友三与晋军早有妥协,一路上未受阻拦,反而收容了许多散兵,第六师增编为三个师。国民军撤至归绥、包头后,张之江等决定再向西进入甘肃,石友三不愿西行,趁张之江等无法制约自己,便联络韩复榘,投降阎锡山。这是石友三第一次叛背冯玉祥。

    这年9月17日,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决定于五原誓师,响应北伐,电召石友三到五原开会。石友三开始有顾虑,后经冯玉祥派人规劝,表示概不追究,石友三又脱离晋军,回归冯玉祥。他跪在冯玉祥面前,痛哭流涕地悔罪。石友三回归冯玉祥后,被任为第五路司令,1927年参与对奉军的作战;1928年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北伐。

    石友三虽然立有战功,但毕竟背叛过冯玉祥,冯玉祥及其亲近将领张自忠、高敬亭等对他都有戒心。二次北伐结束后,在冯玉祥论功行赏时,石友三什么实惠也没有捞到,反而在其后的编遣中,所部被缩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他降为师长,移驻河南信阳。

    1929年3、4月间,蒋桂战争爆发,蒋、桂双方都想拉拢冯玉祥,而冯玉祥则想坐收渔利,命石友三率部向襄樊推进。桂军全线溃败,冯玉祥通电拥蒋,又命石友三和韩复榘向武汉进军。蒋介石急电石、韩停止进发,同时以劳军为名,派人携巨款收买石、韩。石、韩在蒋介石的利诱下,又生反叛之心。5月,冯玉祥通电反蒋,反部改称护党救国军,石友三被任为第三路总指挥,统率自己的第二十四师以及第二十六、第二十九师、总兵力五万余人。冯玉祥命令各部暂往西撤。韩复榘首先反对这一命令,发表通电拥蒋,擅自率部进入洛阳。当时石友三在南阳,也决定叛冯附蒋。6月1日,石友三率部开往许昌。到许昌后,蒋介石的私人代表钱大钧也到达许昌劳军,设盛宴款待石部军官,交给石友三五百万元犒赏费,并宣布蒋介石的命令,任石友三为反逆军第十三路总指挥。为表示感激,在第二天的阅兵仪式上,石友三大骂冯玉祥,宣布其“十大罪状”。此举引起不少下属军官的不满,其后,几个军官暗中串联,密谋杀死石友三,重归冯玉祥,但事泄未成,石友三于是撤换了许多军官。

    石友三投蒋后,被派驻山东德州。这年秋天,安徽省主席方振武因反蒋解职,石友三被任为安徽省主席,率部往安徽就任。但是,石友三刚到蚌埠,蒋介石又命令石部开赴广东讨伐李宗仁、陈济棠,并许诺事成后委其为广东省主席。石友三及其部属不愿离开北方南下,更担心在途中被蒋军消灭。这时,两广及唐生智也派人来游说,联合讨蒋。石友三同意,被委任为“护国救国军”第五路总指挥。12月1日,唐生智领衔通电讨蒋。2日晚,石友三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造成南京城极大的混乱。

    石友三反蒋后,自知实力薄弱,即撤往安徽,再撤往河南商丘、新乡一带,与韩复榘、马鸿逵连通一气。不久,唐生智被蒋介石击败,12月21日,阎锡山发表反唐拥蒋通电。为求自保,石友三通电投靠阎锡山。蒋介石见石友三归阎指挥,也暂时不追究他炮轰南京的反叛行为。

    1930年春,冯、阎酝酿讨蒋,拉拢石友三,许以山东省主席和第四方面军司令之职。石友三权衡利害,决定与冯、阎联合,这样,他又一次回到冯玉祥的麾下。5月,中原大战爆发,石友三率第四方面军十万之众,从河南进攻山东,8月,又转入陇海线作战。随着战争的发展,石友三见自己一点实惠也没有捞到,不禁消极观望起来。这时,冯、阎军已呈败势,又听说张学良要出兵助蒋,石友三又在盘算自己的退路。9月18日,张学良率大军入关,石友三即通电响应,投靠张学良,这是石友三第三次背叛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石友三由于投机取巧,兵力基本没有受到损失,成了北方军阀中势力比较完整的一个。他率部进据豫北冀南三十余县,自任县长,就地筹饷,占据了一块地盘。

    中原大战后,张学良负责收拾华北残局,1931年春节,石友三亲赴沈阳谒见张学良,以东北同乡的关系,尽量向张学良输诚。张学良也有意收容石部,以扩充自己的势力。蒋介石得知石友三到了沈阳,密电张学良将他扣押。石友三得知,急忙辞行,但张学良挽留了他一个多月,在此期间,与蒋介石往来电商,替其开脱,石友三不解其意,反而对张产生怨恨。石友三回到归德(邢台)后,张学良将其部收编为第十三路军,石友三为总指挥,辖六师又五个团以及一个铁甲车大队,拥有兵力六万四千余人,每月领取定额军饷六十万元。

    第 32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民国军阀派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陈贤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贤庆并收藏民国军阀派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