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逆袭 作者:任国成
第 178 章
通过询问,任思齐得知,面前的这个俘虏是本地的农民,刚刚加入顺军还不到十天。属于顺军青州防御使刘德成的部下。
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后,向北方各地委派的大量的官员。整个北方地区都纳入了大顺的治下。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在一片石,顺军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勾结清兵击败,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
得知顺军退出北京后,北方各地心向大明的士绅们纷纷举事,打着“擒贼复明”的旗号杀掉大顺委派的官员,举兵造反。
山东河北各地都发生了对大顺政权的叛乱,在德州,乡绅赵继鼎、程先珍等人发起了叛乱,推举逃到该地的明宗室奉国中尉朱帅鏙为盟主,假称“济王”。
叛乱很快席卷山东河北各地,先后有四十多个州县杀掉了大顺的官吏,重新举起了大明的旗帜。
原明朝把总李士元也带着几十个人在青州发起了叛乱,大顺青州防御使刘德成便派手下将军程双伟,带着五百精兵,追剿叛乱的李士元部。
李士元部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数千人,可是哪里是精锐的顺军的对手,一战之下,全军被击溃,李士元带着残兵退往胶州湾,最后被程双伟逼着上了崂山。
很短的时间内,顺军治下的山东仅仅剩下胶东少数州县,为了震慑地方,维持顺军对山东的统治,程双伟决定对李士元赶尽杀绝。他驻军胶州城,大肆招募新军,把李士元逼得在崂山上无法下来。
这就是任思齐通过俘虏嘴里了解的胶州湾附近的形势。
“本地民生如何?老百姓能不成吃上饭?流民多不多?”任思齐又问起了流民情况,因为他不愿千里来到山东的目的就是为了招募流民。
而这名俘虏对本地百姓的生活情况的回答,就一个字,惨!
最近这十几年来,天气越来越冷,导致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变长,可是北方又连年灾旱,导致粮食严重减产。往常一亩地能产一石多的粮食,现在能收回种子就不错了。
可是庄稼减产,该交的税赋却一点儿不能少,反而越来越多。剿饷、辽饷,压得百姓们抬不起头。今年的赋税交了,官府却还要提前征收下一年的,很多地方的赋税已经征收到崇祯三十年。
交不起赋税怎么办,只能卖掉祖辈留下的田地,沦为地主家的佃户。可是即使没有了土地,人头税、劳役,还是压得你直不起腰,很多百姓只得拖家带口,逃离了家乡,逃入山中,成为了流民。
据这名俘虏所说,就在北面的崂山,就有着数以万计的流民。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关外的满清多次入侵,数次到山东抢掠。
就在两年前,多尔衮带着数万清兵破关,各地明军不敢抵抗,只能闭城自守。京畿一带早被历次的抢劫弄的破败不堪,清兵便向山东洗劫而来,连连攻破城池,杀死藩王官吏数千人,抢劫金银数百万,几十万山东百姓被挟持到关外为奴。
清兵的入侵造成了更多的流民,为了躲避清兵,鲁中一带的百姓们拖家带口,逃向胶东海边。
据俘虏所说,流民的生活非常之惨,很多地方野菜树皮吃光了只能吃观音土,食人现象更是不稀罕。
在这胶州湾一带,要好上一些,毕竟靠着海边,靠着被波浪冲击上来的鱼虾,也能养活一些人。任思齐看到的海岸上隐隐约约的人影,就是捡拾鱼虾的流民。
而这名俘虏正是流民的一员,为了口吃的才加入了顺军程双伟的部下。
通过审问俘虏,任思齐对附近的形式有了详细的了解。流民遍地,应该很容易招募。
可是在招募流民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应对附近的两方势力。
顺军程双伟部,有精锐士兵五百,新募军两千,以及刚成立的水军一千,刚刚被自己击溃。
叛军,或者说明军李士元部,士兵数千,都是流民组成,盘踞在崂山。
看着远方的海岸,任思齐思索了良久,决定先按兵不动,就呆在海上。毕竟这次所带的船虽然有二十多艘,可士兵只有四百多人。
自己诺大一支船队闯进了胶州湾,双方势力肯定会有所反应。那就等他们的反应吧。
任思齐并没有等上多久,天刚微黑,一只小船从北方崂山脚下划了过来,一个使者被引上甲板。
来人是个四十余岁的汉子,高大魁梧,其身高在岱山军中只有熊二可以与之比拟,脸膛黝黑、满脸的络腮胡须,站在那里气势逼人。
可是看到岱山军雄壮的军容,来人也是震惊,站着甲板上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被任命为海防游击后,任思齐手下自然都成了正规的官兵,便按照明军的制式购置了赞新的军装,给将官们也都购买了盔甲,整个军容焕然一新。
甲板上,两排精锐的长枪手站立成两排,手中握着锋锐的长枪。艉楼下,十六个倭人武士站成两排,守住了通往艉楼的梯口。抬头往艉楼上看去,两排火枪手成燕字排列,燕字的头部站立着一个年轻的将军,正是大明海防游击将军任思齐!(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青州参将李士元
为岱山军的军容所震慑,来人上了艉楼后远远的就站着躬身一礼。
“在下大明青州参将李士元见过将军!不知将军尊姓大名,驻防何地?”
原来竟然是叛军首领李士元亲自前来。额,不能说他是叛匪,他是大顺军的叛匪,却是大明的忠臣。可是他的官职,大明青州参将?可是比自己这海防游击还高上一级啊,任思齐不禁哑然而笑,山东早已沦陷,他这参将恐怕是自封,或者是那个什么“济王”所封吧。
“李将军不必多礼,本将乃海防游击任思齐,驻防舟山岑港。今弘光天子登基,我奉朝廷之令,巡防大明沿海,此来山东,一是想查看一下北方的情形,再就是听说山东出精兵,想来招募些士兵。”
任思齐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当然其中撒了个小谎,他来此完全自己的意思,和南京朝廷却没有什么关系。
“新帝登基了吗?”李士元闻言大喜,“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望朝廷早日北向,复我大明旧土。”
福王倒是登基了,成了弘光天子,可南京朝廷吗,恐怕从皇帝到大臣,没有几个想着派兵北上的。因为任思齐的记忆中,好像没有南明军队北伐的历史。
当然任思齐不能这么说,毕竟北方还有很多人心向大明的。
“在下官小职微,对于朝廷大事所知不多,不过新帝登基,有贤臣良将辅佐,定会不日派兵北上。”
“看将军军容之盛,不愧是我大明精锐之军,他日北伐之军中定然有将军的位置!”李士元完全没有参将的自觉,对任思齐一顿吹捧。
任思齐也投李报桃,对李士元擒贼归明、忠心报国的行为很是赞赏,二人互相吹捧着,相视哈哈大笑。
“任将军,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将军成全!”寒暄了一会儿,李士元抱拳又是躬身一礼。
“李参将莫要客气,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做!”任思齐双手扶起李士元,慨然答应道。看李士元穿着的寒酸模样,日子肯定过的不怎么样,顶多要求自己援助他一些粮食。
岱山军此时北上,购买了许多粮食,二十多艘帆船上,装了足足两千担粮食,送给他百十担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自己要想招募流民,也离不开这地头蛇的帮助。
“想必任将军也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不怕您笑话,四五千人被闯贼堵在崂山之上,动弹不得。山上还有数万我大明百姓嗷嗷待哺,每天都有人饿死,可末将无能,不能击败盘踞在胶州城中的闯贼,不能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
任将军部下军容鼎盛,士气高昂,还望能够相助,帮我击败闯贼,夺回胶州!”
第 178 章
恋耽美
第 178 章
通过询问,任思齐得知,面前的这个俘虏是本地的农民,刚刚加入顺军还不到十天。属于顺军青州防御使刘德成的部下。
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后,向北方各地委派的大量的官员。整个北方地区都纳入了大顺的治下。
可是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在一片石,顺军被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勾结清兵击败,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
得知顺军退出北京后,北方各地心向大明的士绅们纷纷举事,打着“擒贼复明”的旗号杀掉大顺委派的官员,举兵造反。
山东河北各地都发生了对大顺政权的叛乱,在德州,乡绅赵继鼎、程先珍等人发起了叛乱,推举逃到该地的明宗室奉国中尉朱帅鏙为盟主,假称“济王”。
叛乱很快席卷山东河北各地,先后有四十多个州县杀掉了大顺的官吏,重新举起了大明的旗帜。
原明朝把总李士元也带着几十个人在青州发起了叛乱,大顺青州防御使刘德成便派手下将军程双伟,带着五百精兵,追剿叛乱的李士元部。
李士元部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数千人,可是哪里是精锐的顺军的对手,一战之下,全军被击溃,李士元带着残兵退往胶州湾,最后被程双伟逼着上了崂山。
很短的时间内,顺军治下的山东仅仅剩下胶东少数州县,为了震慑地方,维持顺军对山东的统治,程双伟决定对李士元赶尽杀绝。他驻军胶州城,大肆招募新军,把李士元逼得在崂山上无法下来。
这就是任思齐通过俘虏嘴里了解的胶州湾附近的形势。
“本地民生如何?老百姓能不成吃上饭?流民多不多?”任思齐又问起了流民情况,因为他不愿千里来到山东的目的就是为了招募流民。
而这名俘虏对本地百姓的生活情况的回答,就一个字,惨!
最近这十几年来,天气越来越冷,导致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变长,可是北方又连年灾旱,导致粮食严重减产。往常一亩地能产一石多的粮食,现在能收回种子就不错了。
可是庄稼减产,该交的税赋却一点儿不能少,反而越来越多。剿饷、辽饷,压得百姓们抬不起头。今年的赋税交了,官府却还要提前征收下一年的,很多地方的赋税已经征收到崇祯三十年。
交不起赋税怎么办,只能卖掉祖辈留下的田地,沦为地主家的佃户。可是即使没有了土地,人头税、劳役,还是压得你直不起腰,很多百姓只得拖家带口,逃离了家乡,逃入山中,成为了流民。
据这名俘虏所说,就在北面的崂山,就有着数以万计的流民。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关外的满清多次入侵,数次到山东抢掠。
就在两年前,多尔衮带着数万清兵破关,各地明军不敢抵抗,只能闭城自守。京畿一带早被历次的抢劫弄的破败不堪,清兵便向山东洗劫而来,连连攻破城池,杀死藩王官吏数千人,抢劫金银数百万,几十万山东百姓被挟持到关外为奴。
清兵的入侵造成了更多的流民,为了躲避清兵,鲁中一带的百姓们拖家带口,逃向胶东海边。
据俘虏所说,流民的生活非常之惨,很多地方野菜树皮吃光了只能吃观音土,食人现象更是不稀罕。
在这胶州湾一带,要好上一些,毕竟靠着海边,靠着被波浪冲击上来的鱼虾,也能养活一些人。任思齐看到的海岸上隐隐约约的人影,就是捡拾鱼虾的流民。
而这名俘虏正是流民的一员,为了口吃的才加入了顺军程双伟的部下。
通过审问俘虏,任思齐对附近的形式有了详细的了解。流民遍地,应该很容易招募。
可是在招募流民之前,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如何应对附近的两方势力。
顺军程双伟部,有精锐士兵五百,新募军两千,以及刚成立的水军一千,刚刚被自己击溃。
叛军,或者说明军李士元部,士兵数千,都是流民组成,盘踞在崂山。
看着远方的海岸,任思齐思索了良久,决定先按兵不动,就呆在海上。毕竟这次所带的船虽然有二十多艘,可士兵只有四百多人。
自己诺大一支船队闯进了胶州湾,双方势力肯定会有所反应。那就等他们的反应吧。
任思齐并没有等上多久,天刚微黑,一只小船从北方崂山脚下划了过来,一个使者被引上甲板。
来人是个四十余岁的汉子,高大魁梧,其身高在岱山军中只有熊二可以与之比拟,脸膛黝黑、满脸的络腮胡须,站在那里气势逼人。
可是看到岱山军雄壮的军容,来人也是震惊,站着甲板上久久没有挪动脚步。
被任命为海防游击后,任思齐手下自然都成了正规的官兵,便按照明军的制式购置了赞新的军装,给将官们也都购买了盔甲,整个军容焕然一新。
甲板上,两排精锐的长枪手站立成两排,手中握着锋锐的长枪。艉楼下,十六个倭人武士站成两排,守住了通往艉楼的梯口。抬头往艉楼上看去,两排火枪手成燕字排列,燕字的头部站立着一个年轻的将军,正是大明海防游击将军任思齐!(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青州参将李士元
为岱山军的军容所震慑,来人上了艉楼后远远的就站着躬身一礼。
“在下大明青州参将李士元见过将军!不知将军尊姓大名,驻防何地?”
原来竟然是叛军首领李士元亲自前来。额,不能说他是叛匪,他是大顺军的叛匪,却是大明的忠臣。可是他的官职,大明青州参将?可是比自己这海防游击还高上一级啊,任思齐不禁哑然而笑,山东早已沦陷,他这参将恐怕是自封,或者是那个什么“济王”所封吧。
“李将军不必多礼,本将乃海防游击任思齐,驻防舟山岑港。今弘光天子登基,我奉朝廷之令,巡防大明沿海,此来山东,一是想查看一下北方的情形,再就是听说山东出精兵,想来招募些士兵。”
任思齐三言两语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当然其中撒了个小谎,他来此完全自己的意思,和南京朝廷却没有什么关系。
“新帝登基了吗?”李士元闻言大喜,“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望朝廷早日北向,复我大明旧土。”
福王倒是登基了,成了弘光天子,可南京朝廷吗,恐怕从皇帝到大臣,没有几个想着派兵北上的。因为任思齐的记忆中,好像没有南明军队北伐的历史。
当然任思齐不能这么说,毕竟北方还有很多人心向大明的。
“在下官小职微,对于朝廷大事所知不多,不过新帝登基,有贤臣良将辅佐,定会不日派兵北上。”
“看将军军容之盛,不愧是我大明精锐之军,他日北伐之军中定然有将军的位置!”李士元完全没有参将的自觉,对任思齐一顿吹捧。
任思齐也投李报桃,对李士元擒贼归明、忠心报国的行为很是赞赏,二人互相吹捧着,相视哈哈大笑。
“任将军,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将军成全!”寒暄了一会儿,李士元抱拳又是躬身一礼。
“李参将莫要客气,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会做!”任思齐双手扶起李士元,慨然答应道。看李士元穿着的寒酸模样,日子肯定过的不怎么样,顶多要求自己援助他一些粮食。
岱山军此时北上,购买了许多粮食,二十多艘帆船上,装了足足两千担粮食,送给他百十担没什么大不了的。而自己要想招募流民,也离不开这地头蛇的帮助。
“想必任将军也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不怕您笑话,四五千人被闯贼堵在崂山之上,动弹不得。山上还有数万我大明百姓嗷嗷待哺,每天都有人饿死,可末将无能,不能击败盘踞在胶州城中的闯贼,不能救我大明百姓于水火。
任将军部下军容鼎盛,士气高昂,还望能够相助,帮我击败闯贼,夺回胶州!”
第 17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