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的逆袭 作者:任国成
第 183 章
从山东来的流民多数都是农民,自然愿意种地,一开始还嫌田租有些高,可等到上了岱山岛,看到田地里被沉甸甸的快要成熟的稻子时,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照这种庄稼,亩产肯定能达到一担多,交给官府四斗,还至少有六七斗,二十亩地下来,每年能结余十多石粮食!这还是一季粮食,等秋季收获后,能结余的粮食会更多。
男子当兵,老人种地,而妇女也可以做工。岱山的鱼罐头畅销江南各地,供不应求,需要大量的女工。一个女工工作一月,也可以挣到最少一两的银子。
听了任峻等人的讲解,这些山东的流民一个个激动不已,觉得好日子就在眼前。
当然想过好日子就得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要服从管理,认真工作。
针对这些流民,任思齐制订了一系列的条例,从个人卫生,到生活习惯,再到人员组织。流民们必须牢记各项条例,违法的会受到严厉处罚。
曾有几个流民耐不住海上的寂寞,在船舱里闹事,结果每个人被押到甲板上,打了个半死后,捆在桅杆上示众。条例中有一项,严禁百姓士兵私斗。
下了船上了码头,在百户官们的带领下,流民们走入临时的营地。每一户都分配了一座窝棚,百户窝棚形成一个村落,在岛东北出现了十来个新的村落。
给了流民们三天时间,安置他们的新家,锅碗等生活必需品都由官府统一分配,钱则从他们以后的薪酬中扣除。每户流民都发了十斤的大米,至于其他油盐等物则可以去高亭镇购买,没有钱没有关系,可以先赊账,以后从他们薪酬中扣除。
垒砌起简单的锅灶,砍伐山竹搭起简单的床铺,拔除屋前后的茅草,平整屋前的土地,当炊烟从灶间升起时,一个新家就此建成了。
品尝着香甜的大米,流民们眼中流出幸福了眼泪。
三天之后,男丁们被要求进行集训,他们会被编制成军,成为岱山军的陆军。
对于编制军队,任思齐非常的重视,凡事都亲力亲为。
在任思齐的构思中,岱山军未来一年至少要训练出一万陆军,这样才能应对一年后清兵南下时江南混乱的局势。
对于新成立的步兵编制问题,任思齐不准备采用后世团营连编制,那种编制放到这个时代简直是不伦不类,他也没工夫给人解释什么叫连什么叫排。
任思齐现在是海防游击,手下的自然是正规官兵,当然要采用大明兵制。
岱山军现在的编制是十人一小旗,五小旗一总旗,三总旗一队,分设小旗,总旗,队正统领。最大的编制就是队,一队约一百六十人。
任思齐决定原来的编制不变,只不过在队以上设营,四队一营,营设营正,千户衔。
这样算下来,原来的三队老兵,加上新募的一千新兵,可以编制出两个营来。
至于营正的人选,晋玉飞算一个,另一个任思齐本来属意荷兰人门罗,可是想到他的荷兰人身份,任思齐决定还是算了,暂时由任兴凡担任。而门罗,任思齐决定给他一个参谋的职位,除非他不再抱有回荷兰的心思,全心全意留在大明,任思齐不会再让他领兵。(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编制和训练
新成立的步军编制基本上是这样的,十人一小旗,设小旗官一人,分为两伍,小旗官自领一伍,另一伍选一人为伍长。
五小旗为一总旗,设总旗一人,旗手一人,护卫两人,共有54人。
三总旗为一队,设队正一人,护卫四人,队监一人,队监护卫四人,另有旗手两人,鼓手两人,共176人。队正和队监为百户衔。
四队为一营,设营正一人,护卫八人,营监一人,直属护卫八人,另有旗手四人,鼓手四人。每营另有辎重兵一队176人,负责物质运输,管理营中器械,以及后勤事宜,这样算下来一营士兵1006人。营正和营监为千户衔。
其中一营任思齐决定命名为岱山营,营正为晋玉飞,营监任丽坤。
另一营命名为岑港营,营正任兴凡,营监曹长江。
每一营的四个队则命名为甲乙丙丁四队。岱山营甲队队正汤尼,乙队队正任保全,丙队队正沙千里,丁队队正任丽坤。
岑港营甲队队正任峻,乙队队正陈名扬,丙队队正任秋里,丁队队正德意志人邓肯。
营正队正的人选让任思齐很费脑筋,因为他手下并没有太多的人才可用。
这才建立了两营步兵,要是建立起一万大军,领兵人选简直没法找足。
任思齐决定延缓募兵的步伐,先把这两营步兵练好再说,于是再次去山东招募流民的计划也暂停了下来,任思齐把全部心思放在练兵之上。
原来的两队老兵这次都充任了总旗小旗各级军官,再把从山东招募的一千多青壮填充其中,两营步兵的架子搭建完毕。
不过虽然架子搭好了,但是武器盔甲军服等一概不足,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任重道远。
武器盔甲军服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凑齐的。军服还好说,任思齐通过刘德福采购了大批的布匹,沙福正召集整个岛上会裁缝的妇女,紧急赶制之中。
这半年多来,岱山岛的两个铁匠铺也赶制了许多武器,现在岛上长枪有一千多条,而火枪的制作则陷于停顿之中,被派到澳门的晋玉飞和安东尼还未回归,机床没有购回,枪管的制作无法进行,而靠人工卷制枪管的效率太低,质量也差,任思齐根本不愿采用。
自己赶制加上出去采买,新军每人一杆长枪根本没有问题,能够初步武装起来。不过任思齐已经决定成立军械司,暂时由沙福掌管,负责武器的采购工作。岱山巡检司的书吏们已经成熟了起来,岱山岛的各种事务已经步入正规,沙福的担子现在轻了许多。
至于盔甲,现在整座岛上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副,以前主要和海盗作战,用不到盔甲,可是以后要和全副武装的清兵作战,没有盔甲防护的士兵只是对方屠戮的对象。
岛上的铁匠水平太差,打些农具还行,让他们制作兵器盔甲则完全摸不着头脑,得想法招募一些会打制兵器盔甲的工匠才行。
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先把这两营新兵训练出来。
复杂的兵种现在玩不起,任思齐决定以后的步兵以长枪兵和火枪兵为主。长枪兵训练好了,也能顶大用。
至于士兵的训练,岱山军早有条例,各级军官正带着新兵们进行训练。
一开始训练的是队列,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队列训练好了,整支队伍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岛东北的荒地被平整成了校场,新兵们以总旗为单位,正在紧张训练之中。
新兵们大都是老实的农民,很多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教官们没办法只得给他们右臂绑上布条,就这样很多人还错误百出。
每一个总旗都有两个护卫,辅助他练兵,每个护卫手中拿着三尺多长木棒,看到训练出错的士兵,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棒。很多新兵被打的眼泪汪汪,却不敢言语。
慈不掌兵,为了早日训练出来,任思齐对这种体罚行为视而不见。
训练非常的枯燥,也非常的累人,很多士兵一上午下来,累的都不愿动弹,比较笨的士兵被打的身上到处都是青肿,可是看到可口的饭食,训练的疲惫挨打的痛楚,一切都可以忍受。
岱山军实行的是三餐制,早上是大米粥就咸菜,中午是米饭,加上豆腐青菜,每人都还会分给半条鱼。晚饭则是馒头稀饭。
对于这些从山东来的流民来说,他们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糠咽菜,能吃饱的日子一年下来也没有几日。而来到了岱山,不仅顿顿能吃饱,而且还每天都有肉。这样的日子他们从前连想都不敢想,这么好的日子,训练的再苦也是值得。
当然也有怕吃苦之人,不过任思齐早已有言在先,凡是不愿训练的逃兵,都会被踢出军队,全家赶出岱山岛,流放荒岛自生自灭!
第 183 章
恋耽美
第 183 章
从山东来的流民多数都是农民,自然愿意种地,一开始还嫌田租有些高,可等到上了岱山岛,看到田地里被沉甸甸的快要成熟的稻子时,一个个都喜笑颜开,照这种庄稼,亩产肯定能达到一担多,交给官府四斗,还至少有六七斗,二十亩地下来,每年能结余十多石粮食!这还是一季粮食,等秋季收获后,能结余的粮食会更多。
男子当兵,老人种地,而妇女也可以做工。岱山的鱼罐头畅销江南各地,供不应求,需要大量的女工。一个女工工作一月,也可以挣到最少一两的银子。
听了任峻等人的讲解,这些山东的流民一个个激动不已,觉得好日子就在眼前。
当然想过好日子就得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要服从管理,认真工作。
针对这些流民,任思齐制订了一系列的条例,从个人卫生,到生活习惯,再到人员组织。流民们必须牢记各项条例,违法的会受到严厉处罚。
曾有几个流民耐不住海上的寂寞,在船舱里闹事,结果每个人被押到甲板上,打了个半死后,捆在桅杆上示众。条例中有一项,严禁百姓士兵私斗。
下了船上了码头,在百户官们的带领下,流民们走入临时的营地。每一户都分配了一座窝棚,百户窝棚形成一个村落,在岛东北出现了十来个新的村落。
给了流民们三天时间,安置他们的新家,锅碗等生活必需品都由官府统一分配,钱则从他们以后的薪酬中扣除。每户流民都发了十斤的大米,至于其他油盐等物则可以去高亭镇购买,没有钱没有关系,可以先赊账,以后从他们薪酬中扣除。
垒砌起简单的锅灶,砍伐山竹搭起简单的床铺,拔除屋前后的茅草,平整屋前的土地,当炊烟从灶间升起时,一个新家就此建成了。
品尝着香甜的大米,流民们眼中流出幸福了眼泪。
三天之后,男丁们被要求进行集训,他们会被编制成军,成为岱山军的陆军。
对于编制军队,任思齐非常的重视,凡事都亲力亲为。
在任思齐的构思中,岱山军未来一年至少要训练出一万陆军,这样才能应对一年后清兵南下时江南混乱的局势。
对于新成立的步兵编制问题,任思齐不准备采用后世团营连编制,那种编制放到这个时代简直是不伦不类,他也没工夫给人解释什么叫连什么叫排。
任思齐现在是海防游击,手下的自然是正规官兵,当然要采用大明兵制。
岱山军现在的编制是十人一小旗,五小旗一总旗,三总旗一队,分设小旗,总旗,队正统领。最大的编制就是队,一队约一百六十人。
任思齐决定原来的编制不变,只不过在队以上设营,四队一营,营设营正,千户衔。
这样算下来,原来的三队老兵,加上新募的一千新兵,可以编制出两个营来。
至于营正的人选,晋玉飞算一个,另一个任思齐本来属意荷兰人门罗,可是想到他的荷兰人身份,任思齐决定还是算了,暂时由任兴凡担任。而门罗,任思齐决定给他一个参谋的职位,除非他不再抱有回荷兰的心思,全心全意留在大明,任思齐不会再让他领兵。(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八章 编制和训练
新成立的步军编制基本上是这样的,十人一小旗,设小旗官一人,分为两伍,小旗官自领一伍,另一伍选一人为伍长。
五小旗为一总旗,设总旗一人,旗手一人,护卫两人,共有54人。
三总旗为一队,设队正一人,护卫四人,队监一人,队监护卫四人,另有旗手两人,鼓手两人,共176人。队正和队监为百户衔。
四队为一营,设营正一人,护卫八人,营监一人,直属护卫八人,另有旗手四人,鼓手四人。每营另有辎重兵一队176人,负责物质运输,管理营中器械,以及后勤事宜,这样算下来一营士兵1006人。营正和营监为千户衔。
其中一营任思齐决定命名为岱山营,营正为晋玉飞,营监任丽坤。
另一营命名为岑港营,营正任兴凡,营监曹长江。
每一营的四个队则命名为甲乙丙丁四队。岱山营甲队队正汤尼,乙队队正任保全,丙队队正沙千里,丁队队正任丽坤。
岑港营甲队队正任峻,乙队队正陈名扬,丙队队正任秋里,丁队队正德意志人邓肯。
营正队正的人选让任思齐很费脑筋,因为他手下并没有太多的人才可用。
这才建立了两营步兵,要是建立起一万大军,领兵人选简直没法找足。
任思齐决定延缓募兵的步伐,先把这两营步兵练好再说,于是再次去山东招募流民的计划也暂停了下来,任思齐把全部心思放在练兵之上。
原来的两队老兵这次都充任了总旗小旗各级军官,再把从山东招募的一千多青壮填充其中,两营步兵的架子搭建完毕。
不过虽然架子搭好了,但是武器盔甲军服等一概不足,成为一支真正的军队还任重道远。
武器盔甲军服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凑齐的。军服还好说,任思齐通过刘德福采购了大批的布匹,沙福正召集整个岛上会裁缝的妇女,紧急赶制之中。
这半年多来,岱山岛的两个铁匠铺也赶制了许多武器,现在岛上长枪有一千多条,而火枪的制作则陷于停顿之中,被派到澳门的晋玉飞和安东尼还未回归,机床没有购回,枪管的制作无法进行,而靠人工卷制枪管的效率太低,质量也差,任思齐根本不愿采用。
自己赶制加上出去采买,新军每人一杆长枪根本没有问题,能够初步武装起来。不过任思齐已经决定成立军械司,暂时由沙福掌管,负责武器的采购工作。岱山巡检司的书吏们已经成熟了起来,岱山岛的各种事务已经步入正规,沙福的担子现在轻了许多。
至于盔甲,现在整座岛上加起来也不超过十副,以前主要和海盗作战,用不到盔甲,可是以后要和全副武装的清兵作战,没有盔甲防护的士兵只是对方屠戮的对象。
岛上的铁匠水平太差,打些农具还行,让他们制作兵器盔甲则完全摸不着头脑,得想法招募一些会打制兵器盔甲的工匠才行。
需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先把这两营新兵训练出来。
复杂的兵种现在玩不起,任思齐决定以后的步兵以长枪兵和火枪兵为主。长枪兵训练好了,也能顶大用。
至于士兵的训练,岱山军早有条例,各级军官正带着新兵们进行训练。
一开始训练的是队列,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难的,队列训练好了,整支队伍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岛东北的荒地被平整成了校场,新兵们以总旗为单位,正在紧张训练之中。
新兵们大都是老实的农民,很多人连左右都分不清,教官们没办法只得给他们右臂绑上布条,就这样很多人还错误百出。
每一个总旗都有两个护卫,辅助他练兵,每个护卫手中拿着三尺多长木棒,看到训练出错的士兵,不由分说上去就是一棒。很多新兵被打的眼泪汪汪,却不敢言语。
慈不掌兵,为了早日训练出来,任思齐对这种体罚行为视而不见。
训练非常的枯燥,也非常的累人,很多士兵一上午下来,累的都不愿动弹,比较笨的士兵被打的身上到处都是青肿,可是看到可口的饭食,训练的疲惫挨打的痛楚,一切都可以忍受。
岱山军实行的是三餐制,早上是大米粥就咸菜,中午是米饭,加上豆腐青菜,每人都还会分给半条鱼。晚饭则是馒头稀饭。
对于这些从山东来的流民来说,他们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吃糠咽菜,能吃饱的日子一年下来也没有几日。而来到了岱山,不仅顿顿能吃饱,而且还每天都有肉。这样的日子他们从前连想都不敢想,这么好的日子,训练的再苦也是值得。
当然也有怕吃苦之人,不过任思齐早已有言在先,凡是不愿训练的逃兵,都会被踢出军队,全家赶出岱山岛,流放荒岛自生自灭!
第 183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