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乱世生存攻略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他不出意料地发现,听完这番话后,吴君翊的眉心皱起小小的一个川字。
吴君翊原本想着,不管沈瑜想去哪儿,哪怕是中书省,他都能眼都不眨一下地答应。可沈瑜这两个要求,他却都无法应下。
的确是很沈瑜式的回答:留在文渊阁,继续读书历练,或是外放地方,做出实事。可是,哪有清贵的状元郎,铨选名列前茅后向皇帝自请外放的?一旦外放,谁知道哪年才能回到中央?
吴君翊并不知道为什么,当听说沈瑜可能要离开时,他感到心脏漏了一拍。
离开……?在他们分别多年,重逢之后?
不!他绝不准许!
吴君翊到底憋住了脱口而出的拒绝,但他仍觉得心跳的有点过快,胸口微微憋闷,脉搏紊乱。为什么,为什么他这么害怕?
大齐已是他的天下,贾盛德尽管还负隅顽抗,但终究是他瓮中之鳖,他完全有信心,自己能护得住沈瑜,能报答童年时的一场救命之恩。其实沈瑜外放也不大要紧,避开贾盛德未尝不是一桩好事,待朝中平定,沈瑜在地方也积攒功劳,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回到朝中身兼数职。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这么害怕?不光是这样,他还有一种冲动:想要沈瑜永远不要离开他身边,
这种念头不是第一次有的,然而,却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
“陛下?”久久未见吴君翊反应,沈瑜不由出声表示疑问,“陛下若觉得不妥,便当臣并未说过。臣其实也觉得,哪里都好。”
“你去翰林院,闲下来,仍可到文渊阁读书。”吴君翊压下烦躁的心绪,暂时搁置了心中的疑问。“也算遂了你的愿。”
其实沈瑜如今每隔三五日便被招进武英殿议事,能够参与议政,去哪里并不要紧。翰林院正在修实录,正是立功的机会,实录修好,所有人都有封赏。到那时,再决定沈瑜的去处,也不急。
“臣谢陛下恩典。”沈瑜要磕头谢恩,被吴君翊拍了拍手背。“你与我既然已经心意相通,何必提一个谢字。”
抱着某种意义上逃避的心态,吴君翊抛开了这个问题,转而想到李起随口提起的一件事,他拉着沈瑜坐下,问道:“朕听说,你在给兄弟聘请蒙师?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吗?”
“回陛下,已经选定了举人丁仪。”沈瑜没想到这等小事吴君翊都会挂心,连忙回应了。只不过说完后,他又想起沈琦的事,心里沉甸甸的的,脸上也带了些忧色。
吴君翊认真凝视那张脸,自然看出那一闪而过的忧虑。“怎么,还有什么心事?”
他一个眼神,就让沈瑜缴械投降。“臣,前些日子,遇到了从弟琦郎,没想到他年纪轻轻就已入国学读书,心中欢喜。”
“只不过,家父与从父早已分家,从父并无功名,臣也仅是关心他们,所以好奇而已。”沈瑜垂下头。他颇为担心,这么做会为沈琦引来祸患,但他又无法对着吴君翊说谎,内心自然是煎熬的。
吴君翊十分专注地听完这番话,点点头,说:“不管是关心还是好奇,都是人之常情,你不必自责。我会派人去看看,若是合情合理,我就会忘记此事,若真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早晚也会被别人发现的。”
“快吃东西吧,饭菜刚上,再等等,就该凉了。”
他只是三言两语,引开话题,免去沈瑜的顾虑,又免除他尴尬谢恩的长眠。
午膳仍是按照惯例准备的,只是减了不少份量,只准备了几道沈瑜喜欢的菜,稍稍换了一下烹调方式,用的食材也还是那些,并没有过于名贵的。这样让沈瑜稍感心安。
他曾经一度饿怕了,对美食实在没什么追求,只担心为他一个准备这些过于奢侈。
他们用着饭时,仍在谈论朝政。吴君翊三言两语交代了自己去演武场视察的结果后,愤愤道:“若非朝中实在缺少将才,朕一定不会这么轻飘飘放过他们俩!”
他生气时,便用上了习惯的自称,语气也冰冷了许多。
“陛下如此宽宏大量,他二人自然不会辜负。”沈瑜还是温和地说。他少时与冯远道打过交道,后来也见过周旷的无奈,更曾与地方官员共事过,深知在这朝中,作为一个人,想要改变某些事情,该有多难。
“也是。”吴君翊也不是没有想通,只是心中还有火。
沈瑜也早早就听说过这件事,结合设立武学,以及陈鸿鹏被调去的事,也已经把吴君翊的想法猜了个七七八八。“陛下是想利用武学培养一批将才么?”
“正是。”吴君翊叹道,“只是这以文制武的习俗不是朕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他少年得意,少有无奈的时候,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事即便是皇帝,也是无能为力的。
他害怕在沈瑜面前展露自己无能的一面,可沈瑜却没有在意这个,而是在思索着:“陛下有没有想过,老师……周大人是当今文坛之宗,他的一句话,可能比陛下下多少道强迫的旨意都有用。”
“说服……周先生?”吴君翊还没有想过这个,大多数时候,他把周旷当作老师,寻求意见的时候是值得信任的老臣,可是却很少想起他文坛领袖的身份。但是这么一提,他却觉得,很有机会。周旷并不是迂腐的文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可以争取的。
而且他还想起了另一件事:“这么说来,伯瑾与我,也是同门师兄弟了。”
周旷做过太子太傅,是他正经的老师。
沈瑜眨眨眼,也笑了,“
恋耽美
他不出意料地发现,听完这番话后,吴君翊的眉心皱起小小的一个川字。
吴君翊原本想着,不管沈瑜想去哪儿,哪怕是中书省,他都能眼都不眨一下地答应。可沈瑜这两个要求,他却都无法应下。
的确是很沈瑜式的回答:留在文渊阁,继续读书历练,或是外放地方,做出实事。可是,哪有清贵的状元郎,铨选名列前茅后向皇帝自请外放的?一旦外放,谁知道哪年才能回到中央?
吴君翊并不知道为什么,当听说沈瑜可能要离开时,他感到心脏漏了一拍。
离开……?在他们分别多年,重逢之后?
不!他绝不准许!
吴君翊到底憋住了脱口而出的拒绝,但他仍觉得心跳的有点过快,胸口微微憋闷,脉搏紊乱。为什么,为什么他这么害怕?
大齐已是他的天下,贾盛德尽管还负隅顽抗,但终究是他瓮中之鳖,他完全有信心,自己能护得住沈瑜,能报答童年时的一场救命之恩。其实沈瑜外放也不大要紧,避开贾盛德未尝不是一桩好事,待朝中平定,沈瑜在地方也积攒功劳,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回到朝中身兼数职。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这么害怕?不光是这样,他还有一种冲动:想要沈瑜永远不要离开他身边,
这种念头不是第一次有的,然而,却从来没有如此强烈过。
“陛下?”久久未见吴君翊反应,沈瑜不由出声表示疑问,“陛下若觉得不妥,便当臣并未说过。臣其实也觉得,哪里都好。”
“你去翰林院,闲下来,仍可到文渊阁读书。”吴君翊压下烦躁的心绪,暂时搁置了心中的疑问。“也算遂了你的愿。”
其实沈瑜如今每隔三五日便被招进武英殿议事,能够参与议政,去哪里并不要紧。翰林院正在修实录,正是立功的机会,实录修好,所有人都有封赏。到那时,再决定沈瑜的去处,也不急。
“臣谢陛下恩典。”沈瑜要磕头谢恩,被吴君翊拍了拍手背。“你与我既然已经心意相通,何必提一个谢字。”
抱着某种意义上逃避的心态,吴君翊抛开了这个问题,转而想到李起随口提起的一件事,他拉着沈瑜坐下,问道:“朕听说,你在给兄弟聘请蒙师?找到合适的人选了吗?”
“回陛下,已经选定了举人丁仪。”沈瑜没想到这等小事吴君翊都会挂心,连忙回应了。只不过说完后,他又想起沈琦的事,心里沉甸甸的的,脸上也带了些忧色。
吴君翊认真凝视那张脸,自然看出那一闪而过的忧虑。“怎么,还有什么心事?”
他一个眼神,就让沈瑜缴械投降。“臣,前些日子,遇到了从弟琦郎,没想到他年纪轻轻就已入国学读书,心中欢喜。”
“只不过,家父与从父早已分家,从父并无功名,臣也仅是关心他们,所以好奇而已。”沈瑜垂下头。他颇为担心,这么做会为沈琦引来祸患,但他又无法对着吴君翊说谎,内心自然是煎熬的。
吴君翊十分专注地听完这番话,点点头,说:“不管是关心还是好奇,都是人之常情,你不必自责。我会派人去看看,若是合情合理,我就会忘记此事,若真有什么不合规矩的地方,早晚也会被别人发现的。”
“快吃东西吧,饭菜刚上,再等等,就该凉了。”
他只是三言两语,引开话题,免去沈瑜的顾虑,又免除他尴尬谢恩的长眠。
午膳仍是按照惯例准备的,只是减了不少份量,只准备了几道沈瑜喜欢的菜,稍稍换了一下烹调方式,用的食材也还是那些,并没有过于名贵的。这样让沈瑜稍感心安。
他曾经一度饿怕了,对美食实在没什么追求,只担心为他一个准备这些过于奢侈。
他们用着饭时,仍在谈论朝政。吴君翊三言两语交代了自己去演武场视察的结果后,愤愤道:“若非朝中实在缺少将才,朕一定不会这么轻飘飘放过他们俩!”
他生气时,便用上了习惯的自称,语气也冰冷了许多。
“陛下如此宽宏大量,他二人自然不会辜负。”沈瑜还是温和地说。他少时与冯远道打过交道,后来也见过周旷的无奈,更曾与地方官员共事过,深知在这朝中,作为一个人,想要改变某些事情,该有多难。
“也是。”吴君翊也不是没有想通,只是心中还有火。
沈瑜也早早就听说过这件事,结合设立武学,以及陈鸿鹏被调去的事,也已经把吴君翊的想法猜了个七七八八。“陛下是想利用武学培养一批将才么?”
“正是。”吴君翊叹道,“只是这以文制武的习俗不是朕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他少年得意,少有无奈的时候,可他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事即便是皇帝,也是无能为力的。
他害怕在沈瑜面前展露自己无能的一面,可沈瑜却没有在意这个,而是在思索着:“陛下有没有想过,老师……周大人是当今文坛之宗,他的一句话,可能比陛下下多少道强迫的旨意都有用。”
“说服……周先生?”吴君翊还没有想过这个,大多数时候,他把周旷当作老师,寻求意见的时候是值得信任的老臣,可是却很少想起他文坛领袖的身份。但是这么一提,他却觉得,很有机会。周旷并不是迂腐的文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可以争取的。
而且他还想起了另一件事:“这么说来,伯瑾与我,也是同门师兄弟了。”
周旷做过太子太傅,是他正经的老师。
沈瑜眨眨眼,也笑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