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乱世生存攻略 作者:小蜗牛跑得快.
沈家也在热热闹闹庆祝元宵。虽说家中只有四个人,但是院子里被烛火照得通明,摆起宴席,加上沈琳的先生一家,也是热热闹闹。沈和还请了个小戏班子来唱了一场。
沈瑜正捧壶敬酒,门响了下,他登时转过身,看了看,匆匆倒满最后一杯酒,放下酒壶。
“这会子,什么人来?”沈和已有三分醉意,大声问道。
沈琳在父亲先生面前,不敢造次,只能挤眉弄眼示意母亲看向大哥:沈瑜冲着门口走去,亲手开了门,并没有让客人进来,而是侧出半个身子窃窃私语。
“你怎么连李起都没带?”沈瑜看到眼前芝兰玉树一样挺拔的少年,却顾不上兴奋,而是往后张望,警惕地问。
“护卫跟着呢,只是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就不让李起来碍事了。”吴君翊缓缓笑着,不露声色地深呼吸:他路上走得急,这会才喘过气。
沈瑜又不放心地环顾一圈。虽然知道以他的水平发现不了大内高手行迹,但知道有人跟着,还是安心了许多。接着,他又狐疑地打量对方,他总觉得吴君翊今天有些奇怪,可又说不上是哪儿不对劲。
吴君翊眨眨眼,又问:“伯瑾?准备好出门了吗?”
哦,他想到了。是神情。吴君翊从前,不管是什么神情,都透着贵气和疏离,从来没有这么生动,这么有烟火气过。
就好像……他们真的是一起长大的街坊邻居,同年好友,过节时跑来串门,邀他一起出去玩。
“大郎,是谁啊?怎么不请客人进门?”沈和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沈瑜甩甩头,清空这些不切实际的想象。他看吴君翊真有进门的打算,刚想伸手拦住他,又觉得不对,闪过身放他进来。
沈瑜正在飞速思考怎么不动声色地透露吴君翊的身份,就看吴君翊已经对着自己的爹娘利索地行礼问好,“伯父,我是伯瑾的同年,姓吴,您叫我习之就行。我来找他看灯去。”
“哦,你们年轻人玩去吧,不必拘在家里陪我们。”有郭逸时常串门,沈和早已习惯了儿子的同僚们登门拜访,还为儿子的好人缘欣慰。“以前不曾见过习之啊,有空来家坐坐。”
“那爹娘,儿子就先出去了。”沈瑜愣了一下,便打算敷衍过去,没想到一旁的沈琳突然道:“大哥,带我一起吧!”
沈琳被捉着学写文章写了两月,年都没过好,这会也不管先生还在,眼巴巴盯着大哥和这个看起来很好说话的哥哥,吴君翊心里一紧,脑海里就两个字:坏了。
沈瑜那么疼弟弟,想必不会拒绝——
“带你干嘛?你在家好好陪爹娘和你先生,等我回来检查你课业。”沈瑜三言两语把沈琳打击到地底,顺手抓了一包油,拽着吴君翊的袖子跑出门。
“你怎么……你怎么……”一出门,沈瑜就翻脸要算账了,只可惜他脸憋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完整。
吴君翊欣赏够了,才问:“我怎么?”
“你你你,你不告诉我爹娘你的身份也就罢了,怎么能对着他们行礼?”沈瑜总算捋顺了一句话。
可吴君翊理直气壮地回答:“不告诉身份,只能说是你同年了,见到你爹娘不行礼不拜见合适吗?”
合适当然是不合适,可是……沈瑜觉得自己简直要被这个人逼疯了,担忧和紧张一下释放出来,不假思索地吼道:“你是忘了你是皇帝吗?我爹娘怎么受得起你的礼!?”
“你这会跟我吹鼻子瞪眼,忘了我是皇帝了?”吴君翊觉得这个人简直太好笑了,古板起来和老夫子一样,可是又可爱的紧。
沈瑜一下就泄气了。
吴君翊从他手中顺走了一个炸的酥脆的丸子,“好了,不生气了,你拿的这是什么?”
“上灯圆子落灯糕,你不知道吗?”沈瑜惊讶地反问。
正月十三是上灯日,吃圆子,正月十七落灯日,吃灯糕。这些习俗,从来没人教过吴君翊,宫里当然有各种时令的点心,可是没人分享,他早就习以为常,更不会去关心背后有什么习俗。
“这路上卖的,也是?”吴君翊想起路上的确有卖圆子的。
“是啊。”沈瑜生怕他问那自己为何还要拿,仓促地转移话题,“灯市人多,你抓紧我,我们去看看灯谜?”
吴君翊知道他是怕外面买的不干净,是关心自己,心里偷偷笑了。“好。”
看灯少不了猜灯谜助兴。架子上挂的一盏盏纱灯上都糊了纸条,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谜面。猜中谜底便可以把灯拿走。因为是写出来给大家猜的,所以难度也不是很高。有这么多人围着,简单的大部分也都被猜中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字谜。
这两日都是饱读诗书之辈,猜个灯谜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心中得了答案,互一对照便知道结果,也不必去取花灯,便博得了周围一群人的欢呼。
顺着人流走着,沈瑜突然注意到角落里一盏纱灯:剡纸刻花竹禽鸟,用轻绡夹之,格外秀丽,偏偏周围却一个人都没有。
“白首同归。”沈瑜凑上去,念出谜面那四个字。
“过年呢,这个寓意不大好吧。”吴君翊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头。许是因为都是这么想,这盏灯才无人问津。
沈瑜释然一笑,“这有什么不好,人家分明说的就是坚贞不渝,生死不移。”
“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吴君翊轻轻念完潘岳当日写给石崇,又无意彰显了两人结局的那首诗,莞尔一笑
恋耽美
沈家也在热热闹闹庆祝元宵。虽说家中只有四个人,但是院子里被烛火照得通明,摆起宴席,加上沈琳的先生一家,也是热热闹闹。沈和还请了个小戏班子来唱了一场。
沈瑜正捧壶敬酒,门响了下,他登时转过身,看了看,匆匆倒满最后一杯酒,放下酒壶。
“这会子,什么人来?”沈和已有三分醉意,大声问道。
沈琳在父亲先生面前,不敢造次,只能挤眉弄眼示意母亲看向大哥:沈瑜冲着门口走去,亲手开了门,并没有让客人进来,而是侧出半个身子窃窃私语。
“你怎么连李起都没带?”沈瑜看到眼前芝兰玉树一样挺拔的少年,却顾不上兴奋,而是往后张望,警惕地问。
“护卫跟着呢,只是今天这么好的日子,就不让李起来碍事了。”吴君翊缓缓笑着,不露声色地深呼吸:他路上走得急,这会才喘过气。
沈瑜又不放心地环顾一圈。虽然知道以他的水平发现不了大内高手行迹,但知道有人跟着,还是安心了许多。接着,他又狐疑地打量对方,他总觉得吴君翊今天有些奇怪,可又说不上是哪儿不对劲。
吴君翊眨眨眼,又问:“伯瑾?准备好出门了吗?”
哦,他想到了。是神情。吴君翊从前,不管是什么神情,都透着贵气和疏离,从来没有这么生动,这么有烟火气过。
就好像……他们真的是一起长大的街坊邻居,同年好友,过节时跑来串门,邀他一起出去玩。
“大郎,是谁啊?怎么不请客人进门?”沈和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沈瑜甩甩头,清空这些不切实际的想象。他看吴君翊真有进门的打算,刚想伸手拦住他,又觉得不对,闪过身放他进来。
沈瑜正在飞速思考怎么不动声色地透露吴君翊的身份,就看吴君翊已经对着自己的爹娘利索地行礼问好,“伯父,我是伯瑾的同年,姓吴,您叫我习之就行。我来找他看灯去。”
“哦,你们年轻人玩去吧,不必拘在家里陪我们。”有郭逸时常串门,沈和早已习惯了儿子的同僚们登门拜访,还为儿子的好人缘欣慰。“以前不曾见过习之啊,有空来家坐坐。”
“那爹娘,儿子就先出去了。”沈瑜愣了一下,便打算敷衍过去,没想到一旁的沈琳突然道:“大哥,带我一起吧!”
沈琳被捉着学写文章写了两月,年都没过好,这会也不管先生还在,眼巴巴盯着大哥和这个看起来很好说话的哥哥,吴君翊心里一紧,脑海里就两个字:坏了。
沈瑜那么疼弟弟,想必不会拒绝——
“带你干嘛?你在家好好陪爹娘和你先生,等我回来检查你课业。”沈瑜三言两语把沈琳打击到地底,顺手抓了一包油,拽着吴君翊的袖子跑出门。
“你怎么……你怎么……”一出门,沈瑜就翻脸要算账了,只可惜他脸憋得通红,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完整。
吴君翊欣赏够了,才问:“我怎么?”
“你你你,你不告诉我爹娘你的身份也就罢了,怎么能对着他们行礼?”沈瑜总算捋顺了一句话。
可吴君翊理直气壮地回答:“不告诉身份,只能说是你同年了,见到你爹娘不行礼不拜见合适吗?”
合适当然是不合适,可是……沈瑜觉得自己简直要被这个人逼疯了,担忧和紧张一下释放出来,不假思索地吼道:“你是忘了你是皇帝吗?我爹娘怎么受得起你的礼!?”
“你这会跟我吹鼻子瞪眼,忘了我是皇帝了?”吴君翊觉得这个人简直太好笑了,古板起来和老夫子一样,可是又可爱的紧。
沈瑜一下就泄气了。
吴君翊从他手中顺走了一个炸的酥脆的丸子,“好了,不生气了,你拿的这是什么?”
“上灯圆子落灯糕,你不知道吗?”沈瑜惊讶地反问。
正月十三是上灯日,吃圆子,正月十七落灯日,吃灯糕。这些习俗,从来没人教过吴君翊,宫里当然有各种时令的点心,可是没人分享,他早就习以为常,更不会去关心背后有什么习俗。
“这路上卖的,也是?”吴君翊想起路上的确有卖圆子的。
“是啊。”沈瑜生怕他问那自己为何还要拿,仓促地转移话题,“灯市人多,你抓紧我,我们去看看灯谜?”
吴君翊知道他是怕外面买的不干净,是关心自己,心里偷偷笑了。“好。”
看灯少不了猜灯谜助兴。架子上挂的一盏盏纱灯上都糊了纸条,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谜面。猜中谜底便可以把灯拿走。因为是写出来给大家猜的,所以难度也不是很高。有这么多人围着,简单的大部分也都被猜中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字谜。
这两日都是饱读诗书之辈,猜个灯谜自然不在话下。他们心中得了答案,互一对照便知道结果,也不必去取花灯,便博得了周围一群人的欢呼。
顺着人流走着,沈瑜突然注意到角落里一盏纱灯:剡纸刻花竹禽鸟,用轻绡夹之,格外秀丽,偏偏周围却一个人都没有。
“白首同归。”沈瑜凑上去,念出谜面那四个字。
“过年呢,这个寓意不大好吧。”吴君翊不自觉地皱了一下眉头。许是因为都是这么想,这盏灯才无人问津。
沈瑜释然一笑,“这有什么不好,人家分明说的就是坚贞不渝,生死不移。”
“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吴君翊轻轻念完潘岳当日写给石崇,又无意彰显了两人结局的那首诗,莞尔一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