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 作者:江洲渔火
态各异,直到人越来越近,近到每个人都看见了他的脸,议论声戛然而止。诸事轻巧?不不不,这个就太沉重了,说五雷轰顶也不为过,目瞪口呆的多数人中,有不少红了眼圈,痴痴地对着来人唤着:“陛下?陛下啊……”乔阁老就是痴傻中的一位,更把林钰那一茬忘到了九霄云外。
曹显下台,亲手扶起跪地行了大礼的林晟钰,并肩站在了激动间围拢而来的百官前,
“父王为质当年,母妃一夕诞下双儿,幼儿却不慎流落他人之手,后辗转被同为质子的藩王林氏收养,机缘巧合与朕相认,得知前难赴京来援,周旋于奸人身侧,终救朕于元人之手,个中曲折,众爱卿或有耳闻。若对亲王身世有疑者,不日林藩使者将带家主叙事手书来证。”
不不不,我们不需要什么手书为证,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看看这张脸,真的是与老国主一模一样的啊,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
一片唏嘘中,乔阁老悲痛发言:“老臣惶恐,二殿下初到京城,找的就是老臣。如今想来,正是老臣无为,才无奈孤身犯险入了敌营啊。”随即引起一片附和自责声,林晟钰和曹显忙着劝解说形势险恶,众大人忠心可鉴,才致束手束脚。自然又引来对林晟钰机智才学的一番赞美,曹显明显高兴,正式颁了封王诏书,并宣布亲王留驻宫中,协理朝政后,一同退朝进了内宫。
☆、朝政
第三日,厉元帅接得虎符,午门点兵后,持帅旗直出京门,三军浩荡列阵门前。曹显携林晟钰立于城门,祭酒祝词,礼官高唱檄文,礼炮轰鸣中,三军开拔,厉元帅高马重甲,伴一华盖马车,行于中军,卷尘而去。
七八日后,藩国使臣到,居然是林藩主亲至。新国主宣殿上行觐见礼,为亲王正名。是夜特意宫中设家宴感念其对皇子的养育护持之恩,曹显亲自作陪,席过半后禀退宫人,仅余父子三人开怀畅饮,感怀唏嘘。第二日,林藩主即告辞,言明将亲率兵马赴关,助元帅抗元,同仇敌忾,义不容辞。
大军一走,朝中武将去了大半。陈靖元领京城卫上朝议事。晟亲王持圣旨强硬入主军机处,亲自操持军备军需,推动全国上下征粮炼器,输送前方。
“天时——彼需我稳,地利——彼攻我守,人和——彼四敌环顾,我多方来援,必胜之局,吾等后方保障,短短数月,不容有失。”林晟钰巧思密算,所察之处,洞如观火,若有差池,雷霆手段不忌。如此一来,人人克己自守,诸事周详。
短短两月刚过,捷报传回,小胜连连后,终大胜元军主力,迫其退往关外,不出十日,可全数收复失陷国土,再徐图推进,逼降雪耻。
朝中闻讯,百官雀跃欢呼,更有老臣,当场痛哭流涕,遥想当年不堪回首之时,哪知今日尚有扬眉吐气可期?晟亲王亲手起诏,晓谕全国。国威浩荡之下,从军之士蜂拥而至,百姓援军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
国事顺遂,朝政清明,勤勉有嘉的新国主日渐堕怠的情况也就一时无人查觉,等到某一天,百官上早朝,有位言官小心翼翼地提出,陛下是不是好几天没有上朝了?众人才猛然惊觉事情不太对了,从什么时候起早朝上陛下就很少发话了?又是从什么时候起陛下偶尔就有一天两天的不来朝了?而现在到底有几天没有来了居然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这,这——!人人回头看站在前头主持朝议的林晟钰——晟亲王,却被亲王冰凉凉的目光刺了个激灵,也不敢再多言。
下朝后,几位言官亲自去寻陛下行踪,倒也很容易就找着了,内侍领着就到了他们的操练场上,正中那位大汗淋漓地与众侍卫们扭成一团的不就是国主吗。
曹显泼水洗头洗脸洗全身后,抓起一边的常服一批,过来接见一脸恍惚的言官们,开口就是一句:“有什么事啊?有事找晟亲王啊,他主意多。”几人更恍惚了,这话好耳熟啊,“这事你们找晟亲王议一议。”“这事你们直接去找晟亲王商议。”“有事你们直接找晟亲王就好了。”……什么时候开始,这话就成了陛下的口头禅了,于是大家也就都去找晟亲王了,确实,什么事情一道晟亲王手里,就总是妥帖的。
不是,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啊,这不是谁主意多就可以的吧,陛下您要提防着点啊。
“哦,朕马上要去亲王那边,你们有什么事说一说,朕顺便告诉他也一样。”曹显回头一想,还是自己带话比较好,省得他们呆会儿找过来又一通打扰。
不,不用了,没事,真没事,我们也就是跑来看看陛下为何不临朝,是否身体不适,现在放心了,嗯,非常放心。言官们相互对视后放弃了,因为都想起来一件事:陛下和亲王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啊,除了早朝这几次,无时无刻,看到陛下,边上就有亲王,找到亲王,陛下立即就会出现。兄弟亲密无间、感情和睦,明白白的,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就因为陛下贪恋武技,赶早与侍卫对练而误了朝,大家就怀疑这怀疑那的,羞愧了。朝上又没有什么要紧事,而且晟亲王是真本事,若有了事情,找陛下解决不了,还不是要找亲王?
林晟钰并不知道言官们一回头已转变了想法,正一边生气,一边又自然地批着奏折,直到曹显顶着一头湿发,兴冲冲地走进来,将他抱了个满怀,才一摔奏折,怒火升腾。
“你这边潇洒,我可是都成了专权窃位
恋耽美
态各异,直到人越来越近,近到每个人都看见了他的脸,议论声戛然而止。诸事轻巧?不不不,这个就太沉重了,说五雷轰顶也不为过,目瞪口呆的多数人中,有不少红了眼圈,痴痴地对着来人唤着:“陛下?陛下啊……”乔阁老就是痴傻中的一位,更把林钰那一茬忘到了九霄云外。
曹显下台,亲手扶起跪地行了大礼的林晟钰,并肩站在了激动间围拢而来的百官前,
“父王为质当年,母妃一夕诞下双儿,幼儿却不慎流落他人之手,后辗转被同为质子的藩王林氏收养,机缘巧合与朕相认,得知前难赴京来援,周旋于奸人身侧,终救朕于元人之手,个中曲折,众爱卿或有耳闻。若对亲王身世有疑者,不日林藩使者将带家主叙事手书来证。”
不不不,我们不需要什么手书为证,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看看这张脸,真的是与老国主一模一样的啊,怎么可能不是亲生的!
一片唏嘘中,乔阁老悲痛发言:“老臣惶恐,二殿下初到京城,找的就是老臣。如今想来,正是老臣无为,才无奈孤身犯险入了敌营啊。”随即引起一片附和自责声,林晟钰和曹显忙着劝解说形势险恶,众大人忠心可鉴,才致束手束脚。自然又引来对林晟钰机智才学的一番赞美,曹显明显高兴,正式颁了封王诏书,并宣布亲王留驻宫中,协理朝政后,一同退朝进了内宫。
☆、朝政
第三日,厉元帅接得虎符,午门点兵后,持帅旗直出京门,三军浩荡列阵门前。曹显携林晟钰立于城门,祭酒祝词,礼官高唱檄文,礼炮轰鸣中,三军开拔,厉元帅高马重甲,伴一华盖马车,行于中军,卷尘而去。
七八日后,藩国使臣到,居然是林藩主亲至。新国主宣殿上行觐见礼,为亲王正名。是夜特意宫中设家宴感念其对皇子的养育护持之恩,曹显亲自作陪,席过半后禀退宫人,仅余父子三人开怀畅饮,感怀唏嘘。第二日,林藩主即告辞,言明将亲率兵马赴关,助元帅抗元,同仇敌忾,义不容辞。
大军一走,朝中武将去了大半。陈靖元领京城卫上朝议事。晟亲王持圣旨强硬入主军机处,亲自操持军备军需,推动全国上下征粮炼器,输送前方。
“天时——彼需我稳,地利——彼攻我守,人和——彼四敌环顾,我多方来援,必胜之局,吾等后方保障,短短数月,不容有失。”林晟钰巧思密算,所察之处,洞如观火,若有差池,雷霆手段不忌。如此一来,人人克己自守,诸事周详。
短短两月刚过,捷报传回,小胜连连后,终大胜元军主力,迫其退往关外,不出十日,可全数收复失陷国土,再徐图推进,逼降雪耻。
朝中闻讯,百官雀跃欢呼,更有老臣,当场痛哭流涕,遥想当年不堪回首之时,哪知今日尚有扬眉吐气可期?晟亲王亲手起诏,晓谕全国。国威浩荡之下,从军之士蜂拥而至,百姓援军的积极性都提高了不少。
国事顺遂,朝政清明,勤勉有嘉的新国主日渐堕怠的情况也就一时无人查觉,等到某一天,百官上早朝,有位言官小心翼翼地提出,陛下是不是好几天没有上朝了?众人才猛然惊觉事情不太对了,从什么时候起早朝上陛下就很少发话了?又是从什么时候起陛下偶尔就有一天两天的不来朝了?而现在到底有几天没有来了居然大家的意见都不统一。这,这——!人人回头看站在前头主持朝议的林晟钰——晟亲王,却被亲王冰凉凉的目光刺了个激灵,也不敢再多言。
下朝后,几位言官亲自去寻陛下行踪,倒也很容易就找着了,内侍领着就到了他们的操练场上,正中那位大汗淋漓地与众侍卫们扭成一团的不就是国主吗。
曹显泼水洗头洗脸洗全身后,抓起一边的常服一批,过来接见一脸恍惚的言官们,开口就是一句:“有什么事啊?有事找晟亲王啊,他主意多。”几人更恍惚了,这话好耳熟啊,“这事你们找晟亲王议一议。”“这事你们直接去找晟亲王商议。”“有事你们直接找晟亲王就好了。”……什么时候开始,这话就成了陛下的口头禅了,于是大家也就都去找晟亲王了,确实,什么事情一道晟亲王手里,就总是妥帖的。
不是,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啊,这不是谁主意多就可以的吧,陛下您要提防着点啊。
“哦,朕马上要去亲王那边,你们有什么事说一说,朕顺便告诉他也一样。”曹显回头一想,还是自己带话比较好,省得他们呆会儿找过来又一通打扰。
不,不用了,没事,真没事,我们也就是跑来看看陛下为何不临朝,是否身体不适,现在放心了,嗯,非常放心。言官们相互对视后放弃了,因为都想起来一件事:陛下和亲王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的啊,除了早朝这几次,无时无刻,看到陛下,边上就有亲王,找到亲王,陛下立即就会出现。兄弟亲密无间、感情和睦,明白白的,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就因为陛下贪恋武技,赶早与侍卫对练而误了朝,大家就怀疑这怀疑那的,羞愧了。朝上又没有什么要紧事,而且晟亲王是真本事,若有了事情,找陛下解决不了,还不是要找亲王?
林晟钰并不知道言官们一回头已转变了想法,正一边生气,一边又自然地批着奏折,直到曹显顶着一头湿发,兴冲冲地走进来,将他抱了个满怀,才一摔奏折,怒火升腾。
“你这边潇洒,我可是都成了专权窃位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