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 作者:五色龙章

    宋大人就欣赏这些知错能改的少年人,也不用他们如何痛哭流涕、誓改前非,便虚扶了他一把,对他和他身后那些愿意低头认错的学生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既然大家都了解了边关将士保家卫国的重要和艰难,那就每人写一千字以上的论,正式开课当天教给老师吧。

    要写得深刻饱满,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不许抄袭,不要想着随便写写糊弄人,因为这些论文他都要拿去印成传单,宣传入伍光荣,从根本上解决边军兵源问题呢。

    第177章

    没有两天工夫,汉中书院的入学考试试卷就都判出来了。

    汉中书院的老师都是府、县儒学教官,白日里都在学庙任教,离着汉中府衙又不远,趁工作余暇便判好卷子,递到宋大人手里。

    一共一百来学生,搁小学里都凑不满一个年级的人数,也就甭分太多班了。宋时简单粗暴地按着文章成绩将人分了三班,援引《大学》开篇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分别安排了“明德”“亲民”“至善”三个班次。

    成绩最差的进“明德”班,先跟着老师们念书明德为主;“亲民”班取成中等的,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亲近人民群众,做懂科技、有素质、有大工业化理念的新民;至善班则以培养像他这样有大局观,勤政爱民,以推动大郑生产力发展,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的实务派官员为目标。

    总之先把成绩单挂出去,分班通知和课程表寄到学生家里,准备开学吧。

    宋时取出早已印好的分班通知书和课表,叫个书办来替他填名字,填好后便用白纸叠的信封一装,寄往各家家长手中。

    没错,他们做老师的对学生负责,哪有考试成绩不通知家长的道理?让家长亲眼看到学生的进步,或者及时知道他在校不用心学习,及时管教,这都是他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他亲自吩咐人将通知书递往各家,由府学林教授担当司业,组织学生上课,顺便收上来开学那天宋大人留的作业——一篇赞扬将士保家卫国功绩的小论。

    才一千字,比起春秋两试的要求低多了,对这些以科举入仕为目标的学生来说算不得什么。

    他翻了翻学生的文章,倒都是用心写的,有以“亲亲仁民”为切入点,怜惜百姓生活不易被迫参军的;有的以达虏祸乱边关为主,论朝廷为何须要征兵;有的从古今兴衰变化入手,论军事与国家兴亡……

    一个个旁征博引,恣意挥洒,论文字数远超过他要求的一千字,不辜负他那天在操场上请青石关士兵当场陈情造出的气氛。

    就有些写得平平的,也看得出是出于学生本人的文才不够,而非故意敷衍,很让他这位校长满意。

    回头再让教官按着他号召军民鱼水一家、参军光荣、保家卫国的主旨修改一番,即可挑出佳作集结成册,在本府文人之间流传。

    可以当作宋三元主办的汉中学院宣传册送出去,借他自己名声,用这些文章潜移默化地引导书生们抛弃鄙薄士兵的风俗。

    反正批改作文这事不用他自己动手,他就写了个指导意见,寻府学教授兼汉中书院司业林静斋过来,交待他主持府县两级儒学会议,按着他的意见组织教官修改文章。

    如今已正式开学了,学生虽不要上课,老师却是一天天拿着工资的,不多干点对得起他跟桓凌两位全国前十的进士、前青年中枢官员卖身换来的建学资金吗?

    林司业深明大义地说:“此事便交予下官,大人只管放心等着改好的文章便是。”

    宋时点点头道:“就用朱笔在原卷批改,改好之后再誊写到稿纸上,本官要拿这些文章印书。”

    须知宋大人之前印的不是讲学大会、就是自身传奇经历,在翰林为储相时还教过庶吉士,为亲王印过如今在一般读书人当中已传得神乎其神,一本假冒的宋氏腊版书都能卖出前朝皮纸书的价钱。前些日子他亲手刻印的入学通知画店里也叫到了十数两银子一页,堪比书画大家的价钱了。

    他们这些教官(修改)的文章竟能蒙宋三元、宋府尊亲手印来,这是何等荣耀?

    他离开府衙时,走路都是带风的,花不多工夫便在府县儒学绕了一圈,将这好消息带给所有同僚。

    精修精改,争取改出几篇拿出去能显示他们汉中府文人才学的佳作,印在宋大人的书里也不叫人背后挑剔。

    他们辛辛苦苦地往古雅里修文,力求配得上宋大人的品味,而快要被他们捧上神坛的宋时却翻着几百年后后人写的白话论文,研究如何把这堆诘屈聱牙的文章翻译成百姓能听懂的戏剧。

    搞征兵宣传嘛,当然不能只往每家每户门口贴一张传单,文艺工作得安排起来。

    如今已到七月半,水稻分蘖都结束了,开始拔节结穗,再过两个来月便该收稻。丰收之后搞个三下乡工作,一边推广科学种田,一边做爱国爱军宣传工作,到明年、后年再有边城戍军要征兵的,说不得就有良家子肯主动参军,保家卫国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若要激励百姓投军,一要描写出敌人的狠毒可恨,二可写出当兵的光荣。如今这年头是讲究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也不会有官兵一体的思想,后世那些主旋律电影电视都不好抄……

    只能从传统文学艺术里汲取经验了。

    是做《花木兰》好呢,还是《杨家将》好呢,还是《说岳》好呢?

    花木兰和岳飞都是历史名人,花木兰是女子孝悌忠君的典范,以一曲号称“杂言之赡,极于木兰”的《木兰辞》在文人当中享有盛名;岳飞则是一个时代的传奇,能供入武庙的人物,光汉中城里就有两座岳王庙,知名度和美誉度横扫各阶层。

    但杨家将胜在人物众多,有男有女……而且他还记着几段《杨家将》的唱段。

    他翻着当初为了排《宋状元义婚双鸳侣》特地买来的戏曲论文,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排一本《说岳全传》剪辑版。

    恋耽美

章节目录

穿到古代当名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五色龙章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色龙章并收藏穿到古代当名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