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陈实把车停在和平东街附近,也就是发现尸块的地方,同行的还有林冬雪和陶月月,今晚来此是为了做一个“试验”。
彭斯珏那边通过DNA大致能找到装过尸块的袋子,但这没什么指导性意义,因为现场带回来的垃圾袋都是那种常见的黑色降解塑料袋,应该说是以前常见的,随着垃圾分类在龙安推行,现在各超市都开始售卖一种透明的塑料袋。
三人在车上静静坐着,陈实掏出手机看辛白刚刚更新的小说,陶月月在吃薯片,喀嚓喀嚓的声音回响在车内,林冬雪望着夜色发呆。
“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说,通过化学手段能把一具尸体完全分解掉,是真的吗?”陶月月说。
“哈哈,是《鹿鼎记》吧,化尸水这种东西是虚构的啦!”难得找到共同话题,林冬雪愉快地回应。
“不是,是《道连·格雷的画像》。”
“道……”这本小说林冬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她尴尬地笑笑,“姐姐没读过。”
“通过化学手段分解尸体,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陈实说,“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一种物质和另一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第三种物质,比如说拿强酸腐蚀尸体,必然会有大量恶臭气体生成,如果你在家里这么搞,邻居就报警了,只能跑到郊外去弄,但有这个场地还不如直接焚尸,燃烧才是最方便有效的化学手段,而且警察还不会因为你购买过大量强酸追查到你。”
“咱们就不能聊聊动画片什么的?”林冬雪吐槽。
“换一种思路,只要把尸体变成别的物质就OK了。”陶月月兴奋地说。
“哈哈,这招是可行的。”
“嗯,如果把尸体烧成灰,再做成钻石,如何呢?”
“你可以给辛白发条私信,把这想法告诉他。”陈实笑道。
“这次的弃尸人为什么不把尸体烧掉呢?”陶月月问。
“对啊,为什么呢?”陈实看向林冬雪。
“你这是大学教授式的提问,还是小学生式的提问?”林冬雪问。
“我在思考……月月说的有道理,用这种方式弃尸一定是符合弃尸人的犯罪利益的,尸块扔在垃圾袋里,警察看到了肯定会查,而且是大案子,他们干嘛不索性到郊外去焚烧?”
“你不是说弃尸人不是凶手吗?也许他们觉得警察查起来也没有关系。”林冬雪推测。
“没准他们是希望警察来查,我听老彭说过一件事,曾经有个农村妇女死在家中,胸口插了把刀,一检查发现是喝农药自杀的,原来刀是儿子插的,他父母长期不和,有一天回家他看见母亲死了,没有外伤,家人准备把尸体送到火葬场,他不甘心母亲的死就这样不了了之,于是伪造成刑事案件并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
“如果希望警察来查,直接报警不就行了,这还是说不通。”林冬雪提出异议。
陶月月说:“陈叔叔,会不会这帮人觉得死者就是垃圾呢,没必要大费周章地处理。”
“哈哈,心理学解读,你长进了啊!死者是个年轻女性,长相未知,身材苗条,什么样的人会觉得她毫无价值呢?”
“你们都想多了吧!”林冬雪说,“我觉得这帮人采取这种弃尸手段是因为有局限性,比如他们没有车,或者工作繁忙。”
“要么就是法律知识淡薄,不知道什么叫作侮辱尸体罪……”陈实考虑着。
“来了来了,哇,好多!”林冬雪对着窗外说。
此时已经是十一点,就看见一大帮人像游行一样出现在街上,从街头排到街尾,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个黑塑料袋,神情庄重肃穆。
三人准备了垃圾袋,当然里面装的全是废纸,陈实说了声“走”,他们拎着垃圾袋加入到队伍中。
离得近了,听见他们中有人在相互交谈:“什么垃圾分类,搞得拾荒者都失业了,本来这些瓶瓶罐罐能养活多少拾荒者家庭,现在国家把这个资源抢了,这等于把他们赶上绝路呀!”、“就是,我本来都交了垃圾处理费了,现在又要我自己分类,麻烦得要死,那你居委会倒是把垃圾处理费还给我呀!”
一帮人越聊越起劲,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陈实小声教育陶月月,“你长大可千万别变成这样。”
林冬雪在观察,有没有几个人走在一起的,因为尸块来自九个袋子,那么这个弃尸小团队至多有九个人。
但这些人三三两两,并没有一大帮子走在一起的。
大家在寻找垃圾桶,因为一到夜晚,为防止有人乱丢,街道办事处就把垃圾桶收走了。
有人提议:“哎呀,就扔这儿吧,每天晚上找垃圾桶跟寻宝一样,麻烦得要死,我还得回去洗澡,明天一早清洁工来了一起收拾了。”
说着,那人随手把垃圾扔在路边,然后第二个人也跟着干,众人纷纷效仿,这就叫作破窗效应,很快街边堆出一座垃圾小山,蔚为壮观,这帮人拍拍手,带着宛如白挣两百块的侥幸笑容,各回各家。
“没素质!”陶月月说,“陈叔叔,我们的垃圾也要丢这儿吗?”
“演戏就演得像一点吧。”陈实把手中的一袋废纸扔在旁边。
三人回到车上,林冬雪说:“我没发现什么小群体,按理说这帮人知道这里每晚都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肯定有至少一个人住在这附近。”
“这一带很难管吗?”
“对,我听网友说,和平东街这边居民区非常多,周围没有闹市区,所以每晚都有人来丢垃圾,网友还调侃说,一部分人意不在丢垃圾,是想借着参加这种‘集体活动’结交朋友。”
陶月月说:“刚刚我看见有个男的跟林姐姐搭讪。”
“哎呀,讨厌死了。”林冬雪一脸嫌弃地说。
“嗯,看来这帮人不全住在这里,那么他们昨晚是从其它地方来的,就和咱们一样,对,查车!”陈实两眼一亮。
彭斯珏那边通过DNA大致能找到装过尸块的袋子,但这没什么指导性意义,因为现场带回来的垃圾袋都是那种常见的黑色降解塑料袋,应该说是以前常见的,随着垃圾分类在龙安推行,现在各超市都开始售卖一种透明的塑料袋。
三人在车上静静坐着,陈实掏出手机看辛白刚刚更新的小说,陶月月在吃薯片,喀嚓喀嚓的声音回响在车内,林冬雪望着夜色发呆。
“我最近看了一本小说,通过化学手段能把一具尸体完全分解掉,是真的吗?”陶月月说。
“哈哈,是《鹿鼎记》吧,化尸水这种东西是虚构的啦!”难得找到共同话题,林冬雪愉快地回应。
“不是,是《道连·格雷的画像》。”
“道……”这本小说林冬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她尴尬地笑笑,“姐姐没读过。”
“通过化学手段分解尸体,这个命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陈实说,“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一种物质和另一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第三种物质,比如说拿强酸腐蚀尸体,必然会有大量恶臭气体生成,如果你在家里这么搞,邻居就报警了,只能跑到郊外去弄,但有这个场地还不如直接焚尸,燃烧才是最方便有效的化学手段,而且警察还不会因为你购买过大量强酸追查到你。”
“咱们就不能聊聊动画片什么的?”林冬雪吐槽。
“换一种思路,只要把尸体变成别的物质就OK了。”陶月月兴奋地说。
“哈哈,这招是可行的。”
“嗯,如果把尸体烧成灰,再做成钻石,如何呢?”
“你可以给辛白发条私信,把这想法告诉他。”陈实笑道。
“这次的弃尸人为什么不把尸体烧掉呢?”陶月月问。
“对啊,为什么呢?”陈实看向林冬雪。
“你这是大学教授式的提问,还是小学生式的提问?”林冬雪问。
“我在思考……月月说的有道理,用这种方式弃尸一定是符合弃尸人的犯罪利益的,尸块扔在垃圾袋里,警察看到了肯定会查,而且是大案子,他们干嘛不索性到郊外去焚烧?”
“你不是说弃尸人不是凶手吗?也许他们觉得警察查起来也没有关系。”林冬雪推测。
“没准他们是希望警察来查,我听老彭说过一件事,曾经有个农村妇女死在家中,胸口插了把刀,一检查发现是喝农药自杀的,原来刀是儿子插的,他父母长期不和,有一天回家他看见母亲死了,没有外伤,家人准备把尸体送到火葬场,他不甘心母亲的死就这样不了了之,于是伪造成刑事案件并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
“如果希望警察来查,直接报警不就行了,这还是说不通。”林冬雪提出异议。
陶月月说:“陈叔叔,会不会这帮人觉得死者就是垃圾呢,没必要大费周章地处理。”
“哈哈,心理学解读,你长进了啊!死者是个年轻女性,长相未知,身材苗条,什么样的人会觉得她毫无价值呢?”
“你们都想多了吧!”林冬雪说,“我觉得这帮人采取这种弃尸手段是因为有局限性,比如他们没有车,或者工作繁忙。”
“要么就是法律知识淡薄,不知道什么叫作侮辱尸体罪……”陈实考虑着。
“来了来了,哇,好多!”林冬雪对着窗外说。
此时已经是十一点,就看见一大帮人像游行一样出现在街上,从街头排到街尾,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个黑塑料袋,神情庄重肃穆。
三人准备了垃圾袋,当然里面装的全是废纸,陈实说了声“走”,他们拎着垃圾袋加入到队伍中。
离得近了,听见他们中有人在相互交谈:“什么垃圾分类,搞得拾荒者都失业了,本来这些瓶瓶罐罐能养活多少拾荒者家庭,现在国家把这个资源抢了,这等于把他们赶上绝路呀!”、“就是,我本来都交了垃圾处理费了,现在又要我自己分类,麻烦得要死,那你居委会倒是把垃圾处理费还给我呀!”
一帮人越聊越起劲,俨然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陈实小声教育陶月月,“你长大可千万别变成这样。”
林冬雪在观察,有没有几个人走在一起的,因为尸块来自九个袋子,那么这个弃尸小团队至多有九个人。
但这些人三三两两,并没有一大帮子走在一起的。
大家在寻找垃圾桶,因为一到夜晚,为防止有人乱丢,街道办事处就把垃圾桶收走了。
有人提议:“哎呀,就扔这儿吧,每天晚上找垃圾桶跟寻宝一样,麻烦得要死,我还得回去洗澡,明天一早清洁工来了一起收拾了。”
说着,那人随手把垃圾扔在路边,然后第二个人也跟着干,众人纷纷效仿,这就叫作破窗效应,很快街边堆出一座垃圾小山,蔚为壮观,这帮人拍拍手,带着宛如白挣两百块的侥幸笑容,各回各家。
“没素质!”陶月月说,“陈叔叔,我们的垃圾也要丢这儿吗?”
“演戏就演得像一点吧。”陈实把手中的一袋废纸扔在旁边。
三人回到车上,林冬雪说:“我没发现什么小群体,按理说这帮人知道这里每晚都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肯定有至少一个人住在这附近。”
“这一带很难管吗?”
“对,我听网友说,和平东街这边居民区非常多,周围没有闹市区,所以每晚都有人来丢垃圾,网友还调侃说,一部分人意不在丢垃圾,是想借着参加这种‘集体活动’结交朋友。”
陶月月说:“刚刚我看见有个男的跟林姐姐搭讪。”
“哎呀,讨厌死了。”林冬雪一脸嫌弃地说。
“嗯,看来这帮人不全住在这里,那么他们昨晚是从其它地方来的,就和咱们一样,对,查车!”陈实两眼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