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聊天学(出书版) 作者:陈建伟

    第 10 章

    第4章 提问是掌控一场对话最好的方法

    绅士的演讲,应当像女士的裙子,越短越好。

    林语堂

    独揽话题的人,既无礼,也无情。

    余光中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叶圣陶

    想知道更多?请问一个充满同情心的问题

    干巴巴的问题怎么能够打动人心呢?一定要让问题充满感情。最起码,你要让别人从你的问题中感受到理解之情。尤其是面对敏感的心灵,像孩子、青少年,使用充满理解的问句,最容易让对方接受你。当人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理解,心便会变得柔软、湿润,从而乐于诉说,并接受别人。

    如果你想要与人进行深入的交谈,那么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先不要提特别难的问题,也不要提让人觉得有威胁的问题,以免对方无法回答,造成冷场的局面。当然,要是你正准备去参加辩论赛,则另当别论:在那样的场合,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将对方问得无话可说。不过,现在我们的目的是抓住别人的心,那么,我们的表达就不能那么不客气,应该尽量从一些让人舒服的问题开始。

    然而,生活在快速时代的人们,习惯于制造爆炸新闻,许多人开始忽略与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往往会选择直接问一些攻击性极强的问题。结果经常得到的回答,不是“不好意思”,就是“无可奉告”。为什么会如此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些问题不能让人感到舒服。

    对于被问的人来说,舒服很重要。问一些对方感到舒服的问题,将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回答。当然,仅仅是提一些让人舒服而容易回答的问题是不够的。根本的问题还在于理解。你只有怀抱理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提出有感情的问题,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获得他人的热烈回应。

    作为一个合格的提问者,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我们对谈话伙伴的理解和同情,以调动对方答题的情绪,让对方受到鼓舞和激励。

    某社区工作者完成了一些项目,受到了记者的采访。这名记者从这些项目开始提问。但他没有干巴巴地提问,而是通过充满情感的问题向被访者表示,他知道要完成这个项目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这名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作为一个新的社区组织领导人,你是怎样为这样艰难的项目争取到那么多钱的呢?”这个问题首先就对被访者所做出的努力进行了肯定,让被访者有机会表达和赞美自我的能力。这样的问题自然很快就激发了被访者的谈话兴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问题。

    与之类似,在一次市政预算调查中,有名女记者做采访,她问市政办公室的预算主管:“您是怎样重新编排如此众多的部门和项目来制作项目预算,并能保证没有项目混跨于两个或更多的部门之间的?”当这名记者得知对方为完成这项工作所做的各种努力时,她对被访者充满了敬意,这促使访谈进行得非常顺利。

    记住,你的谈话对象是有感情的人,而你的说话内容也是带有感情色彩的,如果你能据此表现出一定的同感,会让对方舒服很多,也有利于为整个讨论奠定一种基调。你可以通过身体姿势或面部表情来表达你的关注;你也可以说些简单的同情话语,比如,“听起来很惨,当初一定很恐怖”,或者只用“哎呀”这样简短的响应。

    另一种表达情感理解的办法是,简单地提一提让你具有同样体验的某些事件,如“真是伤脑筋,对吧,当初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实在太让人难过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同理心,是非常实用的谈话技巧。不过,我们在使用同理心的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只靠呈现一个虚构的类比,并不会减轻被访者的痛苦。只不过,这样做能够让我们与谈话伙伴的心灵靠得更近一些,让对方更愿意向我们倾吐心中的话。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我们真正理解被访者的情况下,要表达同情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我们难以理解被访者的感受时,还要去表达同情,就比较困难了。即便表达出来,也可能会有动作不自然的情况出现,这样对方就可能会认为我们是虚伪或不够诚实的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这种情况下,不要假装同情,但可以表示理解,你可以告诉对方,你对他们所说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并正在努力向他学习即可。

    例如,有位环保人士对于捕杀鲸类的事情而痛心疾首,愤怒地宣称要炸掉捕鲸船。作为提问者的你,可能并不支持这样的激进主张。这时,你可以诚实地告诉他:“虽然你的主张很好,但有些冲动。不过,无论如何,你正在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些秉持自己的价值并努力保护物种的人,必然会得到广泛理解。”

    当你理解某个人做某件事,则可以对他的努力表达你的敬意,而对他遭遇的艰难,表达同情;当你无法对某个人表达敬意和同情时,那么就努力给予对方有限度的理解吧:你可以同意某些事情,而不同意另外一些,保持自己立场的做法同样可以被人理解。

    无论如何,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表达出你的感情,特别在提问方面,更要用心。如果注意的话,你完全可以通过富有同情和理解的问句,调动对方的情绪。要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首先,你要做的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发问。

    有位先生向来很晚才回家的,但这天没有加班,早早地回到了家中。妻子有些惊奇,又有些埋怨地说:“啊,已经回来啦。我还没准备晚饭呢。今天怎么这么早呢?”

    这怪怪的语气,让丈夫有些不爽:“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以前回来得晚,你要埋怨,今天早早回来了,你还埋怨。”妻子听丈夫的口气,心里也变得不高兴了:“这该问你自己怎么回事才对。明明总是晚回来,偶尔早回来一天就好像多大的恩情似的。”于是两个人就吵了起来。

    其实只要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问两句,那样的糟糕状况完全可以避免。丈夫可以这样表达:“今天太难得了,好不容易早回来一天,吃惊吧?”或者,妻子这样说:“啊呀,今天回来得真早呢,还没吃饭呢?现在做饭,可以吗?要不今晚咱们出去吃点?”如果两人能够把对方要说的话当作自己提问的内容,那么相互间都会有所让步的。这就是表达同情和理解的提问方法,最能深入人心。

    用寒暄拉近彼此的距离

    “你们好吗?”这是明星出场的时候,必定要喊的台词。喊了一次又一次,从来没有哪个明星觉得这样的喊法是老套的,而下面的观众同样也不觉得老套。没错,类似这样的寒暄式问候,真的很“废话”,但是它就是有效的。善于提问者不会挖空心思去抠字眼,思考奇怪的问句,只要有效的,即便是再老套的问句,也不会拒绝使用。

    你向某人索取某物,只有一种可能他们会拒绝你,那就是你不够热心和友好。若一个人对你有好感,他就很可能给予你一些帮助,哪怕不能,他也会给予你一些指点。通常来说,你要是和某个人相处得很好,他将很难拒绝你。这就是关系好的益处。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缔造好关系的提问技巧。

    缔造良好关系的关键,在于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其实方法很简单。不知道你会不会寒暄?也就是问寒问暖。实际上,这就是极好的表示关心、拉近距离的方法。如果你懂得与人寒暄,那么建立良好关系便很简单。在寒暄的过程中,关切之情,油然而生。当然,有些人讨厌与人寒暄,认为那说的都是“废话”,没有意义。这样的看法是不对的。

    与人交谈,若你想融洽彼此的关系,那么就不要拒绝寒暄,也不要讨厌说“废话”。现在有不少的人做事目的性很强,说话也有同样的表现,谈话一开始,就直接奔着目标去。这种目的性极强的谈话方式,不是不好,只是它透着浓重的功利色彩,很容易让人产生反感的情绪。

    在一次非正式聚会中,有位作家遇到了两名大学毕业生。其中一位大学生很认真地向作家介绍自己:“您好,我叫××,今年刚从××大学毕业,现在正在找工作。”作家愣住了,赶忙接话说:“是吗?那要加油啊,祝你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很明显,这名大学生说话方式有问题。要知道,作家和他根本不熟,在对他的背景、个性以及特长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传达给作家一个自己正在找工作的信息,这根本就是一种无效信息,对他找工作起不到任何作用。

    相反,另一个大学生的交谈方式,就非常值得赞赏。他见到作家,很高兴,走上前去打招呼,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您好,先生,听说您是一名作家?”作家谦虚地说道:“哦,哪算得上作家,只是随便写写而已。”这名大学生笑着说:“我也是,平时也会写点东西,不过我更喜欢画画,我是一名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

    就这样,二人很自然地聊起了写作和画画的话题。两个人聊得很开心,大学生很自然地提到了找工作的事,作家很愉快地表示,自己很愿意引荐他认识在美术馆和画廊工作的朋友。

    这就是寒暄之妙,其妙在自然。须知,拉近人的心理距离,最要紧的莫过于把握自然而然的节奏。看似废话的闲聊和寒暄,就有自然而然的力量。在我国,最常见的寒暄用语就是“你吃饭了吗?”想想,这样的问句有什么意思呢?基本上没什么意思。但人们每天都挂在嘴边,问得自然而然。而当你听到对方问这句话,你会有被关心的感觉。

    尽管这些寒暄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它却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它能使见面时的气氛变得融洽、活跃,增加人们之间的亲切感,从而促进彼此间的友谊与合作。正如一位人际关系专家所说:“寒暄是人际交往的起点。”

    在不同的场合,应该使用不同的寒暄语,这样的寒暄才算得体,才能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效果。下面简单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寒暄用语及其应用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问候式。最典型的问候方法就是问好,比如“你好吗?”“你们好吗?”“大家好吗?”等等,这些是人际交往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问候语。这种寒暄的好处在于,交际双方都很热情有礼,话也说得比较得体,体现了一种亲和友善的关系,对于密切双方关系、增进彼此的友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诸如“你这是上哪儿去啊?”“吃过饭了吗”之类的问法,这类问题虽然表面上是疑问句,但并不表示提问,而是交际双方见面时的一种问候,主要适用于熟识的人之间。

    (2)攀认式。这个寒暄,简单地说,就是问双方共同或相似的地方,以达到拉近双方关系的目的。与陌生人交往时,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双方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共同点或相似点,比如“同乡”“同龄”“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经历”等,这些都是拉近双方关系的契机。比如:“你是哪里人啊?啊,上海人,上海人好啊,我也算半个上海人。我在上海读了4年书,上海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

    (3)夸赞式。这种寒暄的好处在于,可以融洽和活跃交谈气氛,使人得到心理满足。比如:“哎呀,你这头发在哪里做的?好漂亮啊!”在赞美之前,加上一个恰当的问句,赞美效果会成倍递增。于是对方开心了,而且话题也有了,接下来的交谈自然就顺畅多了。

    (4)描述式。针对某种具体的交际场景而发出的寒暄。比如对方正在做什么事、刚刚做完什么事或马上要做什么事,都可以成为寒暄的话题。例如:“哟,最近这么忙啊,刚下班呢?”“买了这么多菜!今晚要亲自下厨啊?”

    (5)言他式。交际双方见面以后,以彼此本身以外的事物作为寒暄话题。例如:“今天听天气预报了吗?预报说今天的气温高达38摄氏度呢!”“嗯,这天儿可真叫热啊!”简单的两句话,可以迅速拉近双方的关系,沟通双方的情感。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寒暄方法,别看简单,却十分有效。你可以根据场景选用。最后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在问寒问暖的过程中,要把握三点要求:

    第一,一定要自然。这点可以参看上面的大学生案例。

    第二,一定要建立认同感。也就是要问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第三,保持亲和的态度,表达热情,调谐气氛。

    想让交谈更互动、热烈?不妨采用提问式交谈

    鼓励他人进行深度对话和多说一些话,这是每个优秀提问者的任务。你还可以这样问:“关于这件事,你能再多说一点吗?”接下来这样问:“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怎样了?为什么?”弄清楚对方的情况和需求,你才会知道该怎么去做,而对方也会从你的了解中,体会到你对他的重视。你能多跟我讲讲吗?这是个简单有效的问题,你要经常问别人这个问题,以开启更为流畅的交谈。

    丽丝女士是威登先生开户银行个人银行业务部的副总裁,她打电话给威登先生,想要和威登先生共进午餐。威登先生通常不会和客户预约午餐时间,但是丽丝女士在过去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会打电话给他,希望能够获得一个见面的机会。于是威登先生决定见见这位执着的女士,这样或许以后办理业务也能方便一些。

    两个人选择在一家餐厅里碰面。威登先生到达的时候,她已经在那里等着了。服务员来点餐的时候,丽丝便开始讲起自己在银行里多年的奋斗历程:“通过不懈地努力工作,我坐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

    等到服务员把汤送上来的时候,丽丝女士又说起她将要去夏威夷度假的事情。她的语气中透着兴奋之情:“我们每年都会去那里度假,我们非常享受住在大岛的那些时光。那是多么地令人愉快!”

    第 10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超级聊天学(出书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陈建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建伟并收藏超级聊天学(出书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