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 作者:曾经淡然
第 136 章
为了防止被对方发现,刘玉山没有继续前进,他赶紧派人回去通报这个消息。
在附近百姓的口中,周虎臣终于知道了济宁城的情况。
一直在周虎臣身边的柳七哈哈大笑:“看我的吧!”
济宁城内。
山东副将李允和已经担惊受怕了几个月,首先是李自成率领大军拿下京师的天崩地裂,紧接着就是李自成大败给建奴。但令李允和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除了李自成的人在他大败之前派人来济宁一趟劝降,随之就再也没有理会他。现在,外面的情况混乱无比,大顺军,各地缙绅力量,随着建奴的加入,这滔天一样的混乱和战争已经涉及到济宁。
所有的文官全跑了,济宁城中就剩下了李允和的军队,他已经是济宁城内的实际掌控者。李允和手下有七千余士兵,加上济宁附近召集的民练,现在共有一万五千人。好在济宁富庶,粮饷不缺,李允和就这样也一直在维持。
投降建奴那是不可能,李允和的许多将士和建奴有过作战经历,许多将士的家人都受到过建奴的荼毒,这种仇恨刻骨铭心。现在的局面已经越来越危急,据得到的消息,建奴已经打得李自成节节败退,当建奴来到济宁怎么办,这济宁实际上已岌岌可危。
已经派人给江南的新朝传信请求支援,李允和做好了准备,一旦没有援军,他就是散了这些军队也决不投降建奴。当然,李允和知道自己没有和建奴一较高下的能力,这是一个无奈之举。李允和也想到过南下,可惜,他下不了这个决心。李允和的手下几乎全部是本地人,士兵离开本土,家眷怎么办?不带着家人,谁跟自己走?恐怕这个命令一下,自己这支军队还是一个崩散的结局。
济宁城的防御可以说很严,当柳七带领几个人在官道上纵马飞奔不久,济宁的守军发现了他们。
一道木栅拦在眼前,柳七几人开始减速。
“告诉你家李将军,就说故人柳七来访!”止住自己的坐骑,柳七大喊一声。
木栅后面有几十名士兵,这些人看着柳七几人,怎么也不认识这身衣服。既然指名报性,又是来自南面,这么几个人跑过来不应该是敌人,应该是故人。
得到消息后,李允和出来的很快,他有些纳闷,柳七怎么会到了南面,他不是随周遇吉在山西吗?随着距离拉近,李允和终于看清楚了,是柳七没错,这位周遇吉的手下他太熟悉了。
没等李允和打招呼,柳七就开始大喊大叫:“老李你赶紧列队欢迎吧!京中虎来了,还带着两万人。”
京中虎李允和当然知道是谁,这厮名气太响亮,响亮的不但京师无人不知,就是很多地方的人都听说过。
伸手把身前的木栅扔到一边,李允和有些激动:“小虎…是小虎率军北上了?周帅呢?周帅现在在哪?”
李允和与周遇吉交情匪浅,自然不用再防着柳七。
“扬州,七万大军驻防扬州,现在是由少帅率军北征。”柳七理解李允和的激动,孤军在这样一个地方,就换做是他,知道来了援军也会这样。
“怎么到了江南,周帅不是在山西吗?”李允和一边向前一边继续追问:“京师失陷,山西哪里守得住?只有到江南再图大业了!”
李允和了解了事情经过,长出了一口气,这次终于有依靠了。李允和决定了,这济宁不是可守之地,就是自己的士兵不跟自己走,他也要带着家眷下江南,也要和周遇吉一同去作战。
周虎臣的军队并没有进城,他驻军在了城外,这不是让李允和放心,而是为了进一步行动。
至于李允和的军队,他给了李允和一个建议;愿意死心塌地追随的可以连家眷带走,可去江南再作打算,至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干脆给点银子遣散为好。
这是先知先觉,山东根本不可能属于南明,这里距离燕京太近了,兵力不允许周虎臣盘踞在这济宁。与其让这些自己人战死,或者将来替建奴和自己作战,还不如让他们回家,至于今后若是投敌后碰到,再做敌人不迟。
周虎臣要的是速度,是精锐性的突击,李允和的手虽然也是一个助力,但还是太弱,他们不可能跟上自己的速度。
在周虎臣和李允和的协调下,李允和做出了决定,他心痛无比的开始遣散自己的军队,可以说痛彻心扉。最后,李允和手中剩下了仅仅不到三千士兵,而这些士兵将与自己的家属直接南下扬州。
第173章梦幻突袭
东昌府距离济宁二百里,这是运河南北交通的水上必经之路。
新任山东巡按朱朗鑅仍旧穿着那身熟悉的官服,他急匆匆赶到了东昌府。巡按又称按台,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
朱朗鑅只是感觉有些可惜,自己是大清的一省巡按,而不是大明。这个建州人的巡按,好像远远不如大明的一省巡按风光。
这些大清的女真蛮子太野蛮了,都是些粗鄙之人,除了蛮横无端,就知道挥舞刀枪拼杀,根本没不知道什么是礼仪规制,连一身官服还是继承自大明,太没有文化了!
朱朗鑅赶到东昌府是因为东昌府有些不稳,这个运河必经之地很重要,所以他跑了过来。这些野蛮的鞑子嘴里一直喊着减免所有赋税,赋税是不收了,可是不减免有什么办法?山东已经连续几年遭旱灾,不免税难道让这些百姓活活饿死。
当朱朗鑅了解了东昌府事情的原委,他明白了,这些事其实没法管,也不敢管。东昌府要养着这些女真主子,养着没什么,可这些主子都干了些什么?
东昌府内有三千驻军,这些军队中有两千本地投降士兵,另外的一千士兵是女真兵。朱朗鑅其实知道,这一千所谓女真兵中有七百人是以前投降的明军,真正的女真兵也就是三百。
可不管怎么样,这一千所谓女真兵就是祖宗。而那些女真兵都带着家眷,还有什么阿哈,来到东昌后,这些蛮横的鞑子竟然随随便便就开始圈地,看到哪的地好直接就派人一划归自己了。这土地可是生存之本,没有了土地,士绅还可以凑合,可这些百姓怎么活?这还不算完,这些野蛮人,看到谁家的姑娘漂亮直接就抢走。至于在街上横行,抢些东西,已经不算事了。
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这些真实的情况让朱朗鑅头痛不已,百姓士绅能不反抗吗?就这些野蛮人做的破事,东昌府能稳吗?
朱朗鑅当然不敢管,他害怕这些蛮子直接砍了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东昌府的知府名叫周万年,这名字一听就没文化,一个小小的辽东举人竟然来做知府,还带着一口难听的北地口音,土的掉渣!朱朗鑅懒得理会他的各种解释。朱朗鑅准备在这东昌府呆上几天,然后自己赶紧走人。
除了盘查的较严,运河依旧在运转,尽管船有些少,可不为什么,以往傍晚都会有船经过的林子坝今天竟然没有一条船北上。
正是不稳定的时段,林子坝的守卫者也未在意,因为以前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
已经很晚了,后半夜,林子坝的守卫者都睡了。就要月末,夜晚有一丝月光,距离林子坝不远处的运河中波光有些晃动,几十个巨大的黑影缓缓停了下来。
隐隐绰绰的人影不断晃动,脚步却很轻……
“解决了!”这赫然是高强的声音。
“只有三里的夜路,在天亮前赶到东昌府城下,出发!”
随着周虎臣的命令,运河中的船再次晃动,无数黑影有序的开始下船。整整五十巨舟上除了弹药和少量的补给,几乎全部是士兵,显然,那些补给都卸在了别处。
这个时代的夜路,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举火,只能跟随高强的斥候一路前进,这对精神力的要求很高。至于体力好像更不是问题,士兵失散也不用考虑,因为周虎臣进行过很多次这样的夜间训练……
在东昌府正北二十余里有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名叫冬允镇,在这座镇子的西侧几里,五千骑兵在黑暗中已经整装待发。
东侧的天际就要露出鱼白了,露水很重,东昌府的东侧不远处官道上隐隐出现了一条黑黑的长龙。探路的夜不收回来了,整支队伍开始原地休整。十几名士兵却收拾一下,随后俯下身,手里提着些东西继续前进。
东昌府的护城河不算宽大,水也不深,十几名士兵在黑暗中轻轻入水。这些士兵水性好得出奇,他们一边向前游,竟然还能把手里的东西顶在头顶。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悄无声息,这些士兵爬上岸,随后进入东昌府东侧的城门洞。隐隐的可以看到吊桥的影子,两名士兵一左一右狠狠地甩出了手中的绳子。
绳子挂在了吊桥的绳索上,士兵不再谨慎了,他竟然拿出了火煤。
第 136 章
恋耽美
第 136 章
为了防止被对方发现,刘玉山没有继续前进,他赶紧派人回去通报这个消息。
在附近百姓的口中,周虎臣终于知道了济宁城的情况。
一直在周虎臣身边的柳七哈哈大笑:“看我的吧!”
济宁城内。
山东副将李允和已经担惊受怕了几个月,首先是李自成率领大军拿下京师的天崩地裂,紧接着就是李自成大败给建奴。但令李允和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除了李自成的人在他大败之前派人来济宁一趟劝降,随之就再也没有理会他。现在,外面的情况混乱无比,大顺军,各地缙绅力量,随着建奴的加入,这滔天一样的混乱和战争已经涉及到济宁。
所有的文官全跑了,济宁城中就剩下了李允和的军队,他已经是济宁城内的实际掌控者。李允和手下有七千余士兵,加上济宁附近召集的民练,现在共有一万五千人。好在济宁富庶,粮饷不缺,李允和就这样也一直在维持。
投降建奴那是不可能,李允和的许多将士和建奴有过作战经历,许多将士的家人都受到过建奴的荼毒,这种仇恨刻骨铭心。现在的局面已经越来越危急,据得到的消息,建奴已经打得李自成节节败退,当建奴来到济宁怎么办,这济宁实际上已岌岌可危。
已经派人给江南的新朝传信请求支援,李允和做好了准备,一旦没有援军,他就是散了这些军队也决不投降建奴。当然,李允和知道自己没有和建奴一较高下的能力,这是一个无奈之举。李允和也想到过南下,可惜,他下不了这个决心。李允和的手下几乎全部是本地人,士兵离开本土,家眷怎么办?不带着家人,谁跟自己走?恐怕这个命令一下,自己这支军队还是一个崩散的结局。
济宁城的防御可以说很严,当柳七带领几个人在官道上纵马飞奔不久,济宁的守军发现了他们。
一道木栅拦在眼前,柳七几人开始减速。
“告诉你家李将军,就说故人柳七来访!”止住自己的坐骑,柳七大喊一声。
木栅后面有几十名士兵,这些人看着柳七几人,怎么也不认识这身衣服。既然指名报性,又是来自南面,这么几个人跑过来不应该是敌人,应该是故人。
得到消息后,李允和出来的很快,他有些纳闷,柳七怎么会到了南面,他不是随周遇吉在山西吗?随着距离拉近,李允和终于看清楚了,是柳七没错,这位周遇吉的手下他太熟悉了。
没等李允和打招呼,柳七就开始大喊大叫:“老李你赶紧列队欢迎吧!京中虎来了,还带着两万人。”
京中虎李允和当然知道是谁,这厮名气太响亮,响亮的不但京师无人不知,就是很多地方的人都听说过。
伸手把身前的木栅扔到一边,李允和有些激动:“小虎…是小虎率军北上了?周帅呢?周帅现在在哪?”
李允和与周遇吉交情匪浅,自然不用再防着柳七。
“扬州,七万大军驻防扬州,现在是由少帅率军北征。”柳七理解李允和的激动,孤军在这样一个地方,就换做是他,知道来了援军也会这样。
“怎么到了江南,周帅不是在山西吗?”李允和一边向前一边继续追问:“京师失陷,山西哪里守得住?只有到江南再图大业了!”
李允和了解了事情经过,长出了一口气,这次终于有依靠了。李允和决定了,这济宁不是可守之地,就是自己的士兵不跟自己走,他也要带着家眷下江南,也要和周遇吉一同去作战。
周虎臣的军队并没有进城,他驻军在了城外,这不是让李允和放心,而是为了进一步行动。
至于李允和的军队,他给了李允和一个建议;愿意死心塌地追随的可以连家眷带走,可去江南再作打算,至于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干脆给点银子遣散为好。
这是先知先觉,山东根本不可能属于南明,这里距离燕京太近了,兵力不允许周虎臣盘踞在这济宁。与其让这些自己人战死,或者将来替建奴和自己作战,还不如让他们回家,至于今后若是投敌后碰到,再做敌人不迟。
周虎臣要的是速度,是精锐性的突击,李允和的手虽然也是一个助力,但还是太弱,他们不可能跟上自己的速度。
在周虎臣和李允和的协调下,李允和做出了决定,他心痛无比的开始遣散自己的军队,可以说痛彻心扉。最后,李允和手中剩下了仅仅不到三千士兵,而这些士兵将与自己的家属直接南下扬州。
第173章梦幻突袭
东昌府距离济宁二百里,这是运河南北交通的水上必经之路。
新任山东巡按朱朗鑅仍旧穿着那身熟悉的官服,他急匆匆赶到了东昌府。巡按又称按台,是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皆其考察对象专门负责监察,一般不理其他事务,权力极大。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
朱朗鑅只是感觉有些可惜,自己是大清的一省巡按,而不是大明。这个建州人的巡按,好像远远不如大明的一省巡按风光。
这些大清的女真蛮子太野蛮了,都是些粗鄙之人,除了蛮横无端,就知道挥舞刀枪拼杀,根本没不知道什么是礼仪规制,连一身官服还是继承自大明,太没有文化了!
朱朗鑅赶到东昌府是因为东昌府有些不稳,这个运河必经之地很重要,所以他跑了过来。这些野蛮的鞑子嘴里一直喊着减免所有赋税,赋税是不收了,可是不减免有什么办法?山东已经连续几年遭旱灾,不免税难道让这些百姓活活饿死。
当朱朗鑅了解了东昌府事情的原委,他明白了,这些事其实没法管,也不敢管。东昌府要养着这些女真主子,养着没什么,可这些主子都干了些什么?
东昌府内有三千驻军,这些军队中有两千本地投降士兵,另外的一千士兵是女真兵。朱朗鑅其实知道,这一千所谓女真兵中有七百人是以前投降的明军,真正的女真兵也就是三百。
可不管怎么样,这一千所谓女真兵就是祖宗。而那些女真兵都带着家眷,还有什么阿哈,来到东昌后,这些蛮横的鞑子竟然随随便便就开始圈地,看到哪的地好直接就派人一划归自己了。这土地可是生存之本,没有了土地,士绅还可以凑合,可这些百姓怎么活?这还不算完,这些野蛮人,看到谁家的姑娘漂亮直接就抢走。至于在街上横行,抢些东西,已经不算事了。
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这些真实的情况让朱朗鑅头痛不已,百姓士绅能不反抗吗?就这些野蛮人做的破事,东昌府能稳吗?
朱朗鑅当然不敢管,他害怕这些蛮子直接砍了他,只能装作不知道。
东昌府的知府名叫周万年,这名字一听就没文化,一个小小的辽东举人竟然来做知府,还带着一口难听的北地口音,土的掉渣!朱朗鑅懒得理会他的各种解释。朱朗鑅准备在这东昌府呆上几天,然后自己赶紧走人。
除了盘查的较严,运河依旧在运转,尽管船有些少,可不为什么,以往傍晚都会有船经过的林子坝今天竟然没有一条船北上。
正是不稳定的时段,林子坝的守卫者也未在意,因为以前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
已经很晚了,后半夜,林子坝的守卫者都睡了。就要月末,夜晚有一丝月光,距离林子坝不远处的运河中波光有些晃动,几十个巨大的黑影缓缓停了下来。
隐隐绰绰的人影不断晃动,脚步却很轻……
“解决了!”这赫然是高强的声音。
“只有三里的夜路,在天亮前赶到东昌府城下,出发!”
随着周虎臣的命令,运河中的船再次晃动,无数黑影有序的开始下船。整整五十巨舟上除了弹药和少量的补给,几乎全部是士兵,显然,那些补给都卸在了别处。
这个时代的夜路,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能大声喧哗,不能举火,只能跟随高强的斥候一路前进,这对精神力的要求很高。至于体力好像更不是问题,士兵失散也不用考虑,因为周虎臣进行过很多次这样的夜间训练……
在东昌府正北二十余里有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名叫冬允镇,在这座镇子的西侧几里,五千骑兵在黑暗中已经整装待发。
东侧的天际就要露出鱼白了,露水很重,东昌府的东侧不远处官道上隐隐出现了一条黑黑的长龙。探路的夜不收回来了,整支队伍开始原地休整。十几名士兵却收拾一下,随后俯下身,手里提着些东西继续前进。
东昌府的护城河不算宽大,水也不深,十几名士兵在黑暗中轻轻入水。这些士兵水性好得出奇,他们一边向前游,竟然还能把手里的东西顶在头顶。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悄无声息,这些士兵爬上岸,随后进入东昌府东侧的城门洞。隐隐的可以看到吊桥的影子,两名士兵一左一右狠狠地甩出了手中的绳子。
绳子挂在了吊桥的绳索上,士兵不再谨慎了,他竟然拿出了火煤。
第 13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