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虎臣 作者:曾经淡然

    第 204 章

    这名士兵满口的山西口音,还知道周虎臣的拉练,还称呼周虎臣为少帅,看来不会有假。

    主动逃出来就是不甘心效忠建奴,这名士兵还是有些骨气,周虎臣厉声道:“既然是我的士兵,就知道我的规矩,站起来,把你知道的所有东西详细进行回禀!”

    这时,士兵恢复了一些,他摇晃着站起身,随后就是一个击胸礼:“天成卫十长刘永志…向少帅报到,请求…归队!””

    “本帅现在是东昌侯,大明太子少保,河南总兵官,允许刘永志归队!”周虎臣举拳轻轻击打了一下自己的左胸。

    这个击胸礼和回答对刘永志太重要了,等于承认了他的身份并允许他重新回到军中,这让刘永志的泪水瞬间磅礴而下。

    和刘永志一起逃往这个方向的共有七个人,原因正是因为多铎的覆灭,这个消息根本瞒不住阿济格,也瞒不住绝大部分人。大量的新附汉军因为这个消息而产生了搔动,而山西籍的士兵比较了解周遇吉军的作战能力,这些士兵最早开始酝酿行动。

    逃跑的士兵远远不止刘永志这一伙,对于多铎部的被歼灭等于颠覆了清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由于这个消息,其它地方籍的新附汉军无疑也产生了动摇。在清军还没有严密防范时,刘永志等七人就开始了行动,但建奴还是有能力,当刘永志等人行动起来,一同逃跑的七个人中只有他一个人成功跑了出来。

    刘永志的叛逃意义非凡,这预示着建奴已经得到了周遇吉军的防守位置,同时,也暴露出建奴军那些新附汉军已经出现了军心不稳的状况。最重的是刘永志带来的另一个消息,建奴军在荆州的军队并不太多。

    清军荆州的军队不太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清军的北归方向不在河南,应该是在沿江一带的大别山东麓北还。清军直接在荆州南下不可能瞒得过高强的斥候,而荆州的清军应该是在故布疑阵给阿济格的大军在作掩护。

    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荆州的清军向南移动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阿济格的清军已经在北归,而且可能已行动了几天时间。

    信息不畅的后果让最不理想的局面出现了,周遇吉的军队必须赶紧向庐州移动。

    第268章配合一下也无妨

    九江总兵黄斌卿败了,刚刚汇集在江边的两万士兵与清军一个接触就溃败了,总兵黄斌卿不得不重新退到了江中。

    桐城落着雨,得到清军沿江而来的消息,闰六月初,挂兵部尚书衔的九江总督朱大典到达桐城。这时,他的手下已经汇集了十六个总兵的兵力,其中包括被收拢起来的黄斌卿部,共计十五万余,其中有刘孔昭、黄斌卿、方国安、赵民性、卜从善、杜弘域、张鹏翼、杨振宗,水军主力则是福建的郑鸿逵和郑彩。

    左梦庚对这一带太熟悉了,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仅仅三天时间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迅速拿下了安庆府的宿松、太湖。

    九江至舒城这四百里的距离阻击清军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由于西侧是大别山,东侧是长江,清军北归定要经过安庆府的宿松、太湖、潜山,随后在桐城进入庐州境内的庐江县,而在庐江县清军才会有新的选择,但清军应该不会继续北上攻击南京,因为清军现在不具备这样的力量。庐江县前方到处是水和低矮的山区丘陵地带,建奴继续向北的可能性很低,在大别山脚下转向西侧的舒城才是最佳选择,然后,无论是向西奔河南,还是向北奔向凤阳府都是一马平川。

    安庆府最合适的阻击地点就在桐城,桐城的西侧是大别山,东南方向是湖泊沼泽地带,这是一个狭窄的区域,横向的防守区域只有不到三十里。基于地理的优势,在这里阻击建奴非常合适。

    庐州府有实力雄厚的黄得功,而更加强大的周遇吉军已经在赶往庐州。朱大典需要做的是阻击,他要给周遇吉争取时间。

    闰六月初七,大清硕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率军到达了潜山。

    这时候,引清军入关,一直标榜以明朝臣子身份向清朝求援,请兵“灭流寇”的大汉歼吴三桂彻底暴露了他汉歼的本质。

    吴三桂最初屡称明朝为“我国”、“我朝”,称清朝为“北朝”。也就是说,吴三桂最初是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清朝求援,请兵之目的是“灭流寇”,并使明朝得以“中兴”。就这样,吴三桂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平灭陕西等地流寇余部,随后准备对付四川的张献忠。现在,李自成军已经被实际上打散,由于现在形势的原因清军放弃了攻击张献忠,而大清平西王吴三桂仍旧是清军的先锋,他已经作为先锋进攻大明兵部尚书,九江总督朱大典这个“我朝”的防区。

    当初屡次在各个政治势力之间投机,左右逢源,投降清军后,吴三桂还大肆向天下宣扬自己引领清军入关的所谓正义,打的就是乞师击李,“复君父之仇”的旗号。现在,吴三桂“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的“世间伟人”桂冠被现实击成了粉碎,他虚伪无耻的真实面目彻底暴露出来。

    吴三桂这个千古大汉歼,位列大明汉歼谱首位已实至名归。

    正是多雨的季节,江南的雨纤细而不暴躁,清洁而又滋润,好似远方缓缓的歌谣。风吹,滋润万家,飘飘洒洒,漫天纷飞,轻快无比的细细的雨丝像少女轻快的脚步让人怀恋。而现在,这细雨中的美丽景色却无人欣赏,因为战争再次光临桐城。

    朱大典担任过天启年的兵部给事中,担任过福建按察副使,曾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而晋升为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崇祯年间,朱大典担任山东巡抚时临危授命,集结包括辽军骑兵在内的三万大军主动出击进攻孔有德为首的叛军,大败轻敌的叛军主力,杀贼将陈有时。既而乘胜围攻登州,杀贼李九成,几歼其全师。当时,吴三桂、刘良佐等均在大典麾下为偏将。

    崇祯官少有的一股不死不休的狠辣。

    “步军准备!”

    这个防线很难啃,阿济格率领的大军就在身后不远,作为先锋的吴三桂必须进攻,这个防线拿不下来不要紧,吴三桂哪怕损失一些人手也必须做出进攻的样子。

    “都给我把盾牌准备好,一鼓作气给我拿下!”

    吴三桂再次发令,手下的将领随他摸爬滚打多年,这些将领谁都明白…吴三桂这是发出了暗语。

    步卒的进攻无外乎是挺着盾牌前进,但吴三桂的兵力有限,现在寄人篱下,士兵对他来说弥足珍贵。这种暗示等同于是让自己手下将领明白,不用急于去进攻,做做样子,要减少自己的伤亡,等待后面的军队上来协助进攻。

    这是绝大多数明军约定成俗的习惯,因为将领的军中都有监军,为了敷衍这些监军,大明军将都有自己的一套暗语。只不过,吴三桂现在的效忠对象变成了清军,但这种生存习惯在某些时候却仍旧有效。

    阵线后方不远,和一般督师坐镇大后方指挥完全不同,朱大典大胆的站在了一个望楼之上,他的手中举着一只千里镜。

    这是这条战线唯一的一只千里镜,周遇吉送给他的。

    朱大典看到了吴三桂军的旗帜,也看到了那熟悉的制式军服,这个无耻的汉歼和他的手下人现在还全部穿着明军的服饰。

    羞耻为何物?

    吴三桂哪里有什么羞耻,为了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他已抛弃一家老小于不顾,父亲吴襄等人已经死在了李自成手中。羞耻值几个钱?吴三桂标榜的为“君父报仇”报到自己国家头上,报到了朝廷头上,报到了自己这个老上司头上。无耻算什么?吴三桂就是;哪怕千夫所指,只为自己而活罢了!

    前来进攻的吴三桂手下士兵行动很慢,只有几千人的样子,队列很稀疏,和朱大典预料的有些出入。但很快,对明军军将比较了解的朱大典明白了吴三桂的策略;老套路,常识性进攻,然后等待援军,让后面的大部队来做炮灰。

    虽然对三桂很不屑,也恨的咬牙切齿,但朱大典不介意配合一下吴三桂,吴三桂需要时间,自己更需要时间,做戏还可以杀杀敌人的威风,朱大典何乐而不为。

    堑壕上摆着百余门大小不等的各种火炮,这些火炮已经装填完毕。当吴三桂的几千步卒慢慢进入两里的射程,一名军官在得到朱大典的示意后发出了炮击的命令。

    一门门火炮参差不齐的响了起来,吴三桂的士兵很分散,速度更是乏善可陈,实心弹丸在肉眼可见下落在有些分散的人群中。

    伤亡见仁见智,这种弹丸不能说没有杀伤力,虽然吴三桂的士兵散的很开,也肯定有人被击中,起码手持千里镜的朱大典看到了有人被击中了。被实心弹击中的后果很严重,士兵一定会失去战斗能力,但很可惜…弹丸的密集程度和射击频率实在是不给力,加上敌军的分散,被击中的敌人寥寥可数。

    吴三桂的士兵速度太慢了,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这些士兵还不断滑倒在有些泥泞的地面之上,导致了速度极慢。尽管如此,朱大典也不好过,仅仅几次炮击,竟然有火炮悲剧性的出现了炸膛。

    第 204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大明虎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曾经淡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曾经淡然并收藏大明虎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