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作者:黄昏前面
第 557 章
“哦!”金胜曼也回过神来,飞快地瞄了一眼李业诩,尽量用平常的语调说道,“本王是想来问询一下大总管,行至加林城后,再如何安排下面的行程?本王是水路走,还是依然走陆路?”
对金胜曼相问的事,李业诩有些意外,想了一下道:“新罗王就随本帅从水路走吧,这样可以适应一下船上的环境,免得到了海上,出现晕船!”【[]﹕】
“本王明白了,多谢大总管的安排,!”金胜曼抬起头,感激地看了眼李业诩,又瞄了眼神色有些怪异的李业嗣,脸上现出点红晕来,“那本王就不打扰两位商议事情,告辞了!”说着福了一礼,即出帐而去。
李业诩狠狠地瞪了眼憋着笑,神情怪异的李业嗣,也令他马上出去安排事务。
金胜曼此时来帐中,应该不会只问这么点事的,看她出帐去时的表情,好久还有话想说的…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十四章 几路大军直取平壤
大唐与新罗的联军在加林城会合后,并未休整,除一部约五百人的唐军与归降的原百济军队留守加林城外,其余的数万人马都直接赶赴熊津城,他们将在熊津城再次会合,李业诩将在熊津城对全军布置了新的作战任务,所属的大军,除一部留守作为后方的熊津大都督府辖地外,其余的人马将分道伐高丽。
从加林城再启程,大军已经是分水陆两道行进,李业诩率唐军将士一部,从加林城外的熊津江码头登船,往中游的熊津城进发;苏定芳率另一部与金春秋、金庾信、阏川所领的新罗军队,从陆路进发,同赴熊津。
因是顺流而下,虽然各船装载了大量的辎重物资包括火炮等物,但水路行进的人马,还是比陆路的速度要快。
加林城外熊津江中,数十艘大船在一些小船的护卫下,排列成一个纵队,往下游而去,气势很是壮观。
行在最前头那艘斗舰上的李业诩,正站在船楼上用望远镜查看着四周的情况,身边站着是新罗王金胜曼。
从加林城到熊津城的道路大部都是沿着熊津江而行,望远镜里,岸上陆路行进的人马都看以很清楚地看到,许多骑在马上行进的将士,因这段时间连续的作战胜利而很是兴奋,不断地有人向行驶在江中的战船挥手高喊着。
胜利的战况总是让将士们感到自豪的,李业诩看着岸上那些不时振臂高喊的将士,心里很是得意地放下了望远镜,看了看身边也象模象样拿着望远镜一道在查看情况的金胜曼,“新罗王,舟途行进,是否比陆路骑马省事些?”
金胜曼也放下望远镜,飞快地瞄了一眼李业诩,就把眼睛躲开,看向前面战船航行中溅起的浪花,轻声地回道:“是水路行进方便了很多…”
在加林城分兵时,金胜曼也听从李业诩的建议,乘船行进,只是其所领的大军,除了精简后剩下的不到两百人的护卫队外,其他人马都是由阏川领着,从陆路行进,虽然说金春秋与金庾信对金胜曼如此的安排,颇有微词和“担心”,理由是怕这位新上位的新罗王被唐军控制,但阏川却是强力支持金胜曼的决定,最终金胜曼还是登船从水路行进,李业诩也以方便交流决定为由,让金胜曼与自己同乘一艘战船。
从加林城到熊津城,只不过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顺水流而下,基本在一天就可以抵达,一大早从加林城码头登船的李业诩,打算在天黑前到熊津城的,斗舰虽没有楼船那么大,但因为不需要安排这么多人的睡觉问题,数百人登在舰上也不显拥挤。
“战船在江中行进,颠簸小一些,待到至海中,起伏会很大,到时会出现不适,本帅建议新罗王先一步乘船,就是想让你适应一下战船上的生活,免得征战高丽时候,连续几日的海上行进出现不适!”李业诩微微笑着说道。
乘船从海上行进,虽然说不必受骑马的劳累,但若是出现晕船,那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李业诩希望娇生惯养的金胜曼,能尽快适应在船上的生活,到海上时候晕船反应小一些。
“多谢大总管的关爱!”金胜曼理了理被江风吹得有些零乱的头发,盯着李业诩的侧脸看了会。
李业诩眼睛仍然看着前方,“新罗王这些日子征途劳累了,看你脸色都不太好,进仓去休息一下吧,待到了熊津城时,本帅会使人告知你的!”
乘船行进时,因遭遇敌情的机会比较少,李业诩和金胜曼都没戴头盔,少了些负担的同时,也使的表情的变化都可以收入眼底,金胜曼疲乏的脸色还是尽收李业诩眼底的,李业诩说话间露出的表情,金胜曼也是看在眼里。
只是让金胜曼微微失望的是,李业诩说这些关心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流露,也只得听从李业诩的话,应了声,道了谢,进仓去了。
乌骨江边的乌骨城内,李世民和诸将正在议事。
高延寿进城劝降,乌骨城的守将高燕和不战而降,使得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乌骨城,李世民在嘉奖高延寿和高燕和的同时,也令他们一道参加诸将的军情商议。
御前军事会议刚开始,刚刚归降的高燕和不知是否为了向皇帝表示效忠,第一个站起来发表意见:“陛下,辽东的扶余、金山、南苏、木底、仓岩、国内诸城,还有大量的高丽军队驻守,随时有可能南下攻击我们,末将以为,为不使我大军的粮道被阻断,应以重兵驻守乌骨城,臣愿为陛下镇守乌骨城!”
被高燕和抢了先,唐军将领面上都有些挂不住,但对高燕和所讲的这点还是认同的,作为诸将之首的李世绩也马上表示了想似的看法:“陛下,臣也如此认为!乌骨城不能丢失,应以重兵驻守!”
只是派高燕和这个刚归降的高丽将领镇守,诸将包括李世绩都是不认同的。
“唔,朕同意此议!”李世民点头同意,“即以高燕和领一部,再加上左黑达所领之五千军士,一同镇守乌骨城!”
乌骨城在我军手里,那安市、建安诸城守军的退路即被截断,若是再攻取了泊汋城,那我大军就可以与还驻留在鸭绿水入海口的原平壤道行军部所属的水师会合,攻取鸭绿水对岸高丽人所布置的重兵防线,直取平壤而去,乌骨城同时也可以防备辽东东北面扶余、南苏等诸城高丽军队的反扑。
据情报所示,扶余、南苏、木底、仓岩、国内诸城,还有总数约六七万的高丽守军,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若这些守军集一道攻击我军,很有可能给我军造成麻烦,这是当初长孙无忌反对大军直击平壤的理由,也是李世绩下不了决定支持此计划的原因。
辽东道行军部原先的作战任务,就是将辽东诸城,包括已经攻占的几城,还有未攻占的安市、建安、扶余、南苏、国内等诸城都取下,将高丽军队大部歼灭,毁高丽根本,另遣平壤道大军攻击平壤。只是因为张亮所领的平壤道行军部没有按令攻击平壤,而李道宗等大力建议辽东道诸军快速进击平壤,这才使得大军没有攻击这些城池而直扑平壤,但暂时的不攻击不表示将他们遗忘,大军在进击平壤时候,这些城驻守的那些高丽军队的威胁也是要考虑到的。
“末将听令!”左黑达和高燕和都挺直身子,大声地应命道,末了两将还相互望一眼,只是两人眼神明显的不同,左黑达是充满了警戒和轻视的眼神,高燕和则是示好的眼神。
“你们两将要好好协和,不可懈于防备!”李世民威严地盯了左黑达和高燕和一眼。
“末将不敢违令!”左黑达和高燕和都是一惊,忙再大声应道。
“陛下,罪臣已经修书于泊汋城守将高应仁,想必高应仁也会献城请降的!”高延寿见李世民听从了高燕和的建议,心里充满了被信任的感觉,趁机邀功一般把此事说了出来。
离乌骨城约一百余里的泊汋城,扼守在乌骨江与鸭绿水交汇处,若能不战而取其城,那我大军马上就可以兵临鸭绿水畔,渡过了鸭绿水后,就可以长驱直入高丽腹地,往平壤而去。
据所探的情报,鸭绿水南岸并没有如李世民等诸人那般所想布置了重兵防守,守卫的高丽军队人数远比他们所想的小,这让众人很是不解。
“希望高应仁能顺应大势,举城向朕请降!”李世民赞许地看了高延寿一眼,点着头说道。这些归附的降将能驾驭得好的话,其作用应不可估量,从不战而取乌骨城就可以看出。虽说乌骨城内守军大多是老弱病残者,但据坚城而守,我大军要强攻乌骨城的话,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若是泊汋城也能不战而取之,那对高丽人的打击力应是不小,据鸭绿水而守的高丽大军有可能军心受挫,不堪我军的重兵打击而溃败。
“陛下,高丽人在鸭绿水南岸集结了不少的军队守卫,我大军即使不战而取泊汋城,要全部渡过鸭绿水,也是付出不小的代价的,因此臣以为,必须要令水师战船进入鸭绿水内,协助作战!”李道宗对着沙盘,指着沙盘上那宽阔的鸭绿水说道。
“陛下,臣觉得,我南北两路大军快速行进,高丽人能据险而守的只有鸭绿水、萨水,还有浿水,而我水师的攻击和运输能力非常的强大,特别是熊津道的水师力量,因此臣以为,我们要依水师的力量,突破高丽人据这些江而建的防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高丽!”李世绩对李道宗的观点也表示了认同。
从沙盘和地图上所示,鸭绿水以南,萨水至浿水(大同江)一带,还有不少的城池,如辱夷城、大行城、带方城、襄平、镂方等,这些城的守军人数虽然不多,但高丽守将有些战略头脑的话,在我大军行进间,派出小规模的军队袭扰我军,那势必造成我军行进速度的减慢,天气已经入秋,若不能在入冬前攻占平壤的话,那我大军的处境也将非常的不利,为防万一,尽快攻占平壤那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事的最好办法。
而以熊津道水师支援平壤道大军的行进,并迫使高丽人退兵主防平壤,那可使皇帝亲领的平壤道大军压力减少很多。
“传朕诏命于熊津,以熊津道行军大总管李翼转任浿水道行军大总管,令其率所属部,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平壤,!”李世民威严地看了看在场的诸将,大声地下令,“同时传朕诏令与高藏与泉盖苏文,令其向我大唐投降…”
我大军以几路直击平壤,不计较于其他一城一地的得失,在冬天来临前尽快结束在高丽境内的战事,这是李世民眼下最想做的。李世民希望在高丽南面的李业诩所部,能挥师快速北进。
依李世民对李业诩的了解,这小子没接到诏命前,就应该率军北上了…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十五章 这些都是大唐的国土
大唐远征军与新罗军队共计十万余人在熊津城外集结,李业诩也在熊津城发布了新的作战命令。
以他自己领着第一、第三、第七近卫师全部,加上水师将士大部,还有新罗军队一万人,共约五万人,由海路进发,从时下被称为浿水的大同江直趋平壤;苏定芳率第五近卫师全部,第四、第六近卫师一部,计一万五千人,并扶余隆所领的原百济军队一部约两万人,金春秋、金庾信、阏川各自领的一万新罗军队,共计六万五千人左右,从黄海东岸地势较平坦一带,从陆路进发,北伐平壤。
郑仁泰被留作熊津大都督府守备,以第二近卫师全部,第四、第六近卫师一部,再加上水师将士一部计约一万四千人,及金春秋之长子金法敏领的一万新罗军队,还有一部扶余隆召集起来的原百济旧军约两万人,共同镇守熊津大都督府所辖之地,并负责运送粮草等军需物资。
第 557 章
恋耽美
第 557 章
“哦!”金胜曼也回过神来,飞快地瞄了一眼李业诩,尽量用平常的语调说道,“本王是想来问询一下大总管,行至加林城后,再如何安排下面的行程?本王是水路走,还是依然走陆路?”
对金胜曼相问的事,李业诩有些意外,想了一下道:“新罗王就随本帅从水路走吧,这样可以适应一下船上的环境,免得到了海上,出现晕船!”【[]﹕】
“本王明白了,多谢大总管的安排,!”金胜曼抬起头,感激地看了眼李业诩,又瞄了眼神色有些怪异的李业嗣,脸上现出点红晕来,“那本王就不打扰两位商议事情,告辞了!”说着福了一礼,即出帐而去。
李业诩狠狠地瞪了眼憋着笑,神情怪异的李业嗣,也令他马上出去安排事务。
金胜曼此时来帐中,应该不会只问这么点事的,看她出帐去时的表情,好久还有话想说的…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十四章 几路大军直取平壤
大唐与新罗的联军在加林城会合后,并未休整,除一部约五百人的唐军与归降的原百济军队留守加林城外,其余的数万人马都直接赶赴熊津城,他们将在熊津城再次会合,李业诩将在熊津城对全军布置了新的作战任务,所属的大军,除一部留守作为后方的熊津大都督府辖地外,其余的人马将分道伐高丽。
从加林城再启程,大军已经是分水陆两道行进,李业诩率唐军将士一部,从加林城外的熊津江码头登船,往中游的熊津城进发;苏定芳率另一部与金春秋、金庾信、阏川所领的新罗军队,从陆路进发,同赴熊津。
因是顺流而下,虽然各船装载了大量的辎重物资包括火炮等物,但水路行进的人马,还是比陆路的速度要快。
加林城外熊津江中,数十艘大船在一些小船的护卫下,排列成一个纵队,往下游而去,气势很是壮观。
行在最前头那艘斗舰上的李业诩,正站在船楼上用望远镜查看着四周的情况,身边站着是新罗王金胜曼。
从加林城到熊津城的道路大部都是沿着熊津江而行,望远镜里,岸上陆路行进的人马都看以很清楚地看到,许多骑在马上行进的将士,因这段时间连续的作战胜利而很是兴奋,不断地有人向行驶在江中的战船挥手高喊着。
胜利的战况总是让将士们感到自豪的,李业诩看着岸上那些不时振臂高喊的将士,心里很是得意地放下了望远镜,看了看身边也象模象样拿着望远镜一道在查看情况的金胜曼,“新罗王,舟途行进,是否比陆路骑马省事些?”
金胜曼也放下望远镜,飞快地瞄了一眼李业诩,就把眼睛躲开,看向前面战船航行中溅起的浪花,轻声地回道:“是水路行进方便了很多…”
在加林城分兵时,金胜曼也听从李业诩的建议,乘船行进,只是其所领的大军,除了精简后剩下的不到两百人的护卫队外,其他人马都是由阏川领着,从陆路行进,虽然说金春秋与金庾信对金胜曼如此的安排,颇有微词和“担心”,理由是怕这位新上位的新罗王被唐军控制,但阏川却是强力支持金胜曼的决定,最终金胜曼还是登船从水路行进,李业诩也以方便交流决定为由,让金胜曼与自己同乘一艘战船。
从加林城到熊津城,只不过一百五十里左右的路程,顺水流而下,基本在一天就可以抵达,一大早从加林城码头登船的李业诩,打算在天黑前到熊津城的,斗舰虽没有楼船那么大,但因为不需要安排这么多人的睡觉问题,数百人登在舰上也不显拥挤。
“战船在江中行进,颠簸小一些,待到至海中,起伏会很大,到时会出现不适,本帅建议新罗王先一步乘船,就是想让你适应一下战船上的生活,免得征战高丽时候,连续几日的海上行进出现不适!”李业诩微微笑着说道。
乘船从海上行进,虽然说不必受骑马的劳累,但若是出现晕船,那滋味也是不好受的,李业诩希望娇生惯养的金胜曼,能尽快适应在船上的生活,到海上时候晕船反应小一些。
“多谢大总管的关爱!”金胜曼理了理被江风吹得有些零乱的头发,盯着李业诩的侧脸看了会。
李业诩眼睛仍然看着前方,“新罗王这些日子征途劳累了,看你脸色都不太好,进仓去休息一下吧,待到了熊津城时,本帅会使人告知你的!”
乘船行进时,因遭遇敌情的机会比较少,李业诩和金胜曼都没戴头盔,少了些负担的同时,也使的表情的变化都可以收入眼底,金胜曼疲乏的脸色还是尽收李业诩眼底的,李业诩说话间露出的表情,金胜曼也是看在眼里。
只是让金胜曼微微失望的是,李业诩说这些关心话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的流露,也只得听从李业诩的话,应了声,道了谢,进仓去了。
乌骨江边的乌骨城内,李世民和诸将正在议事。
高延寿进城劝降,乌骨城的守将高燕和不战而降,使得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乌骨城,李世民在嘉奖高延寿和高燕和的同时,也令他们一道参加诸将的军情商议。
御前军事会议刚开始,刚刚归降的高燕和不知是否为了向皇帝表示效忠,第一个站起来发表意见:“陛下,辽东的扶余、金山、南苏、木底、仓岩、国内诸城,还有大量的高丽军队驻守,随时有可能南下攻击我们,末将以为,为不使我大军的粮道被阻断,应以重兵驻守乌骨城,臣愿为陛下镇守乌骨城!”
被高燕和抢了先,唐军将领面上都有些挂不住,但对高燕和所讲的这点还是认同的,作为诸将之首的李世绩也马上表示了想似的看法:“陛下,臣也如此认为!乌骨城不能丢失,应以重兵驻守!”
只是派高燕和这个刚归降的高丽将领镇守,诸将包括李世绩都是不认同的。
“唔,朕同意此议!”李世民点头同意,“即以高燕和领一部,再加上左黑达所领之五千军士,一同镇守乌骨城!”
乌骨城在我军手里,那安市、建安诸城守军的退路即被截断,若是再攻取了泊汋城,那我大军就可以与还驻留在鸭绿水入海口的原平壤道行军部所属的水师会合,攻取鸭绿水对岸高丽人所布置的重兵防线,直取平壤而去,乌骨城同时也可以防备辽东东北面扶余、南苏等诸城高丽军队的反扑。
据情报所示,扶余、南苏、木底、仓岩、国内诸城,还有总数约六七万的高丽守军,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若这些守军集一道攻击我军,很有可能给我军造成麻烦,这是当初长孙无忌反对大军直击平壤的理由,也是李世绩下不了决定支持此计划的原因。
辽东道行军部原先的作战任务,就是将辽东诸城,包括已经攻占的几城,还有未攻占的安市、建安、扶余、南苏、国内等诸城都取下,将高丽军队大部歼灭,毁高丽根本,另遣平壤道大军攻击平壤。只是因为张亮所领的平壤道行军部没有按令攻击平壤,而李道宗等大力建议辽东道诸军快速进击平壤,这才使得大军没有攻击这些城池而直扑平壤,但暂时的不攻击不表示将他们遗忘,大军在进击平壤时候,这些城驻守的那些高丽军队的威胁也是要考虑到的。
“末将听令!”左黑达和高燕和都挺直身子,大声地应命道,末了两将还相互望一眼,只是两人眼神明显的不同,左黑达是充满了警戒和轻视的眼神,高燕和则是示好的眼神。
“你们两将要好好协和,不可懈于防备!”李世民威严地盯了左黑达和高燕和一眼。
“末将不敢违令!”左黑达和高燕和都是一惊,忙再大声应道。
“陛下,罪臣已经修书于泊汋城守将高应仁,想必高应仁也会献城请降的!”高延寿见李世民听从了高燕和的建议,心里充满了被信任的感觉,趁机邀功一般把此事说了出来。
离乌骨城约一百余里的泊汋城,扼守在乌骨江与鸭绿水交汇处,若能不战而取其城,那我大军马上就可以兵临鸭绿水畔,渡过了鸭绿水后,就可以长驱直入高丽腹地,往平壤而去。
据所探的情报,鸭绿水南岸并没有如李世民等诸人那般所想布置了重兵防守,守卫的高丽军队人数远比他们所想的小,这让众人很是不解。
“希望高应仁能顺应大势,举城向朕请降!”李世民赞许地看了高延寿一眼,点着头说道。这些归附的降将能驾驭得好的话,其作用应不可估量,从不战而取乌骨城就可以看出。虽说乌骨城内守军大多是老弱病残者,但据坚城而守,我大军要强攻乌骨城的话,也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的。若是泊汋城也能不战而取之,那对高丽人的打击力应是不小,据鸭绿水而守的高丽大军有可能军心受挫,不堪我军的重兵打击而溃败。
“陛下,高丽人在鸭绿水南岸集结了不少的军队守卫,我大军即使不战而取泊汋城,要全部渡过鸭绿水,也是付出不小的代价的,因此臣以为,必须要令水师战船进入鸭绿水内,协助作战!”李道宗对着沙盘,指着沙盘上那宽阔的鸭绿水说道。
“陛下,臣觉得,我南北两路大军快速行进,高丽人能据险而守的只有鸭绿水、萨水,还有浿水,而我水师的攻击和运输能力非常的强大,特别是熊津道的水师力量,因此臣以为,我们要依水师的力量,突破高丽人据这些江而建的防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高丽!”李世绩对李道宗的观点也表示了认同。
从沙盘和地图上所示,鸭绿水以南,萨水至浿水(大同江)一带,还有不少的城池,如辱夷城、大行城、带方城、襄平、镂方等,这些城的守军人数虽然不多,但高丽守将有些战略头脑的话,在我大军行进间,派出小规模的军队袭扰我军,那势必造成我军行进速度的减慢,天气已经入秋,若不能在入冬前攻占平壤的话,那我大军的处境也将非常的不利,为防万一,尽快攻占平壤那是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事的最好办法。
而以熊津道水师支援平壤道大军的行进,并迫使高丽人退兵主防平壤,那可使皇帝亲领的平壤道大军压力减少很多。
“传朕诏命于熊津,以熊津道行军大总管李翼转任浿水道行军大总管,令其率所属部,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平壤,!”李世民威严地看了看在场的诸将,大声地下令,“同时传朕诏令与高藏与泉盖苏文,令其向我大唐投降…”
我大军以几路直击平壤,不计较于其他一城一地的得失,在冬天来临前尽快结束在高丽境内的战事,这是李世民眼下最想做的。李世民希望在高丽南面的李业诩所部,能挥师快速北进。
依李世民对李业诩的了解,这小子没接到诏命前,就应该率军北上了…
第四卷 军魂 第二百十五章 这些都是大唐的国土
大唐远征军与新罗军队共计十万余人在熊津城外集结,李业诩也在熊津城发布了新的作战命令。
以他自己领着第一、第三、第七近卫师全部,加上水师将士大部,还有新罗军队一万人,共约五万人,由海路进发,从时下被称为浿水的大同江直趋平壤;苏定芳率第五近卫师全部,第四、第六近卫师一部,计一万五千人,并扶余隆所领的原百济军队一部约两万人,金春秋、金庾信、阏川各自领的一万新罗军队,共计六万五千人左右,从黄海东岸地势较平坦一带,从陆路进发,北伐平壤。
郑仁泰被留作熊津大都督府守备,以第二近卫师全部,第四、第六近卫师一部,再加上水师将士一部计约一万四千人,及金春秋之长子金法敏领的一万新罗军队,还有一部扶余隆召集起来的原百济旧军约两万人,共同镇守熊津大都督府所辖之地,并负责运送粮草等军需物资。
第 55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