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陈婉清还在张疆做合成,她的分子合成过程不是很顺利,中途低温正丁基锂拔氢的反应失败了一回,因此比预期的时间要长。
而韩嘉莹和邬胜男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各自的实验,于是今天就留在了邯丹实验室。
学妹拿到了最终的聚合产物,通过聚合物在不良溶剂甲醇中的析出状态来判断,大概率是合成成功了,分子量都不低。
她一共得到三种聚合物给体材料,均基于FTAZ单元,名称分别为P-BDTO-FTAZ、P-BDTS-FTAZ、P-BDTT-FTAZ,它们分别采用了烷氧基侧链,烷硫基侧链和烷基噻吩侧链的BDT单元,FTAZ单元没有进行修饰。
这些新分子被她依次命名为H11、H12、H13。其中,“H”是姓氏缩写,第一个“1”代表第一代,后面的“123”则是编号,后续如果继续开发,命名将会是H21、H33之类的……
邬胜男按照她之前的设想,尝试通过热注入法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却依然不顺利,得到的是浑浊的反应产物,不过,她成功合成了两种共轭聚合物P(TPACO)和 P(TCEC),因此就没有继续合成量子点。
不同科研工作者对自己开发的材料命名习惯不同,像邬胜男偏爱用括号一些,而在魏老师课题组,受魏兴思的影响,许秋他们都偏爱用横杠“-”。
说起这个横杠,文章中的“-”并不是直接用键盘上的减号打出来的,而是在WORD里特殊符号一栏里插入的,这种特殊符号里的横杠,要比正常的减号稍长一些,而且种类还不止一种。
要说许秋是怎么得知的,全靠魏老师对细节的执着,不过他个人感觉这就和“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上午九点半,韩嘉莹到旋涂手套箱查看昨天配制的溶液。
一共九组,基于她新合成的三种给体,以及三种受体,三乘三各自配对。
其中,三种受体,既包括两种此前开发的非富勒烯受体,学妹的三代B4T-8系列3D-PDI分子,以及学姐的IDT-ICIN分子,还包括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70]BM,作为标样。
因为聚合产物都是经由氯仿提取的,溶解度非常好,没有出现大颗粒非溶物、固态物质挂壁等情况。
判断溶液正常后,学妹开始准备氧化锌基片。
邬胜男则找到许秋,问道:“可以教我测试TRPL吗?”
许秋之前连续写了两天论文,也想转换一下口味,做做实验,便直接答应:“可以,什么时候测。”
“现在吧,我样品都已经准备好了。”邬胜男显然是有备而来,她虚指了一下实验台的方向,上面放着一个装有样品的培养皿。
“好啊。”许秋点点头,虽然积分球来没有到,但是常规的TRPL还是能够测试的。
两人穿好手套,带着样品、镊子工具,一同进入218,和魏老师打了声招呼,启动仪器,开始测试。
许秋示范了一次,把整个操作流程描述了一番,然后又看着邬胜男操作了两遍。
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博后学姐的基本科研素养还是有的。
教学完成后,邬胜男剩下的测试,许秋就没有参与了。
他直接回到216,远远的就听到来自韩嘉莹的呼唤:“师兄,帮我涂下有效层好不好~”
“好——”许秋隔空回复了一句,然后径直走进实验室,一边穿实验服,一边随口问道:“准备做多少器件?”
在器件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有效层的旋涂了,而实验室有机三人组中论旋涂功底,许秋自认是最强的,这也是他主动揽下器件制备的原因。
“一共十八片,九组溶液,每种参照之前的最优条件制备两片,”韩嘉莹顿了顿,补充道:“我一共准备了二十片氧化锌基片,应该够用吧。”
“没问题。”许秋自信满满道,二十分之十八,也就是说只要保证百分之九十的良品率就可以,对他来说并不难。
清洗手套箱氛围、开始旋涂、同步用氯仿溶剂擦片。
花费了半小时的时间,一共得到十八片薄膜涂覆均匀的基片,零失误。
由于这些体系都不需要退火,许秋直接把他们转移至蒸镀舱中,开始抽真空。
这次的新材料,许秋并没有放入模拟实验室II中优化,主要是没必要,结果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就不需要浪费积分。
积分花费在学姐开发的新型非富勒烯受体上,收益会更高一些。
午饭后,许秋继续撰写毕业设计的绪论部分。
因为他的四个工作,主要都是针对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传统富勒烯体系,所以不能直接翻译他之前发表的那篇非富勒烯综述作为绪论。
不过,不能翻译自己的,翻译其他人的就可以了。
许秋找了几篇同行发表在AM、EES以及Chem. Rev.上的大综述,再加上自己的那篇ACSEL综述,一共四篇,作为参考资料。
其实,以许秋现在对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解,绪论这部分不参考文献,用他自己的话来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来比较麻烦,二来可能有所疏漏。
绪论嘛,本身就是要集百家之长,既然决定打造一篇精品毕业论文,自然要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好。
晚上,韩嘉莹拿到了这批器件的测试数据。
九个体系中,最佳的体系是H13:IDT-ICIN的体系,最高效率达到了6.4%,超过了学姐之前的IDT-ICIN体系的最高性能数值,不过提升并不显著。
虽然只是初步的结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达到7%,但是指望和那篇《自然·材料》文章10%的效率比肩,还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这种给体优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许秋之前的猜测,目前这种宽带隙给体窄带隙受体的搭配,对给体材料的优化大概率只能锦上添花,也就是在原基础上略微提高,想要让器件性能大幅度提升,主要还是得挖掘受体材料的潜力。
不管怎么说,就目前这个情况,又可以发表一篇文章。
当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拥有先发领先优势后,想要灌水发一发二区甚至弱一区的文章,并不是很难。
比如这个工作,至少是一篇JMCA、CM之类的弱一区文章,运气好点,发篇AM子刊,AFM之类的中等程度一区文章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当首批的这些文章发表过后,其他人得知了“ICIN”这个单元,先发优势就比较微弱了,毕竟其他同行也会跟风模仿的。
假如不能保持一路领先,好文章就会被其他人瓜分了去。
这就比较考验运气和科研实力了。
周四,学姐还在张疆做合成。
许秋又帮学妹涂了一次有效层,还教邬胜男处理了昨天测试的TRPL数据。
安排好她们两人后,许秋继续撰写绪论部分。
一直忙活到晚上,绪论部分终于完成,他一共写了二十页之多,论文总页数也达到了92页。
绪论部分一共有六个小节,其中:
第一节是引言,主要讲述为什么要做这个毕业设计。
许秋写了三段话,以依次递进的方式,分别叙述“为什么要开发太阳能电池”、“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第一段话,许秋直接翻译了自己综述中的表述:
“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因此,寻找各种新能源尤其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诸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由于无污染且可无限利用,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能够解决全球能源需求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利用率非常有限。”
第二段话,许秋先描绘一番整个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已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中主流产品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以及一些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随后话锋一转:“但是,传统的硅基电池也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单晶硅电池虽然光电转换效率高,但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工艺复杂、材料用量大、制作成本高等缺点……”
这一段主要翻译了Chem. Rev.那篇大综述,他们讲的非常详细,毕竟那篇文章页数都有60多页,一篇综述抵得上一本硕士毕业论文的厚度了。
最后,第三段话,承接第二段,引出毕业设计的主角“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着重突出有机光伏的优势,包括“质轻、成本低、选择性强、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溶液可加工性,并具备可卷对卷印刷到大面积柔性衬底……”。
总之,一句话,吹就完了。
这也算是科研圈普遍的现象,从业人员都在吹自己的领域如何如何的好,可仔细想想,要是真的那么好,整个产业早就工业化,上市赚钱了,不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的话,这种“自吹自擂”反而是必要的。
假如连相关领域内部的从业人员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领域,那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到悲观的氛围之中,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谎言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欺骗”,对于这种前沿的、妄图打破人类现有技术瓶颈的领域来说,前面是一片迷雾,从业人员的信念非常重要。
唯有坚持向前,才有机会驱散迷雾。
第二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介绍”,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机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体异质结单层光伏器件的基本结构”,这部分主要参考Chem. Rev.那篇大综述。
参考文献数量开始暴涨,因为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引用到最初的文献上,也就是说一些观点虽然是从综述上看到的,但这些观点本身是综述引用别人的,就必须要从综述上找到原始的文献,再进行引用。
此外,这一部分中许秋还从综述里面盗了四张图,直接贴在了毕业设计中,并在所有图片的图注注明了参考文献的来源。
图片都是他从文献原文中找到的原始图片,其实,直接从PDF中截图也可以,就是分辨率会降低,可能会被魏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
第三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聚合物给体材料”,包括由各种类型的给体结构单元合成的聚合物给体,许秋主要参考了那篇EES的综述。
这部分对许秋来说,算是比较陌生的。
之前看这篇综述,还是许秋刚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他懵懵懂懂的,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过了一遍,没有获得太多的收获。
现在重新细致的读了一遍,并转化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许秋收获颇丰,增加了不少给体分子结构设计上的思路和灵感。
有机光伏领域是个二十多年的老领域,在许秋入行的时候,这个领域已经发展的非常充分了。
比如,他拿到手的PCE10,也即PTB7-TH,实际上是经过七代开发的产物。
再比如,给体材料中D、A单元的演进过程,从早期的芴单元、噻吩单元,到后来渐渐的丰富起来。
这些前人造的轮子,未来都可以灵活应用在自己的体系之中。
第四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受体材料”,包括传统富勒烯衍生物,以及近些年新兴的非富勒烯受体。
富勒烯衍生物,除了PCBM系列,其实还有非常多的系列,比如ICBA,Bis-PCBM等等,只是PC[60]BM、PC[70]BM最为常用,许秋主要参考了AM那篇综述。
至于非富勒烯的部分,许秋就从自己的综述中简单的拿了一些内容出来,没有详细描述,一笔带过,毕竟自己的四个工作都和非富勒烯无关。
第五节是“器件性能优化”,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有效层形貌调控”,有溶剂添加剂、热退火、溶剂退火等方法,其二是“界面工程”,主要是针对于传输层的改性,最后是“器件结构优化”,包括正、倒两种器件结构。
第六节“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首先和第一节的引言部分呼应,再次重复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毕业设计,然后一段段的分别简单描述一下每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把每篇文章的摘要部分精简一下,放到这里。
而韩嘉莹和邬胜男在前一天已经完成了各自的实验,于是今天就留在了邯丹实验室。
学妹拿到了最终的聚合产物,通过聚合物在不良溶剂甲醇中的析出状态来判断,大概率是合成成功了,分子量都不低。
她一共得到三种聚合物给体材料,均基于FTAZ单元,名称分别为P-BDTO-FTAZ、P-BDTS-FTAZ、P-BDTT-FTAZ,它们分别采用了烷氧基侧链,烷硫基侧链和烷基噻吩侧链的BDT单元,FTAZ单元没有进行修饰。
这些新分子被她依次命名为H11、H12、H13。其中,“H”是姓氏缩写,第一个“1”代表第一代,后面的“123”则是编号,后续如果继续开发,命名将会是H21、H33之类的……
邬胜男按照她之前的设想,尝试通过热注入法制备的钙钛矿量子点,却依然不顺利,得到的是浑浊的反应产物,不过,她成功合成了两种共轭聚合物P(TPACO)和 P(TCEC),因此就没有继续合成量子点。
不同科研工作者对自己开发的材料命名习惯不同,像邬胜男偏爱用括号一些,而在魏老师课题组,受魏兴思的影响,许秋他们都偏爱用横杠“-”。
说起这个横杠,文章中的“-”并不是直接用键盘上的减号打出来的,而是在WORD里特殊符号一栏里插入的,这种特殊符号里的横杠,要比正常的减号稍长一些,而且种类还不止一种。
要说许秋是怎么得知的,全靠魏老师对细节的执着,不过他个人感觉这就和“茴香豆的四种写法”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上午九点半,韩嘉莹到旋涂手套箱查看昨天配制的溶液。
一共九组,基于她新合成的三种给体,以及三种受体,三乘三各自配对。
其中,三种受体,既包括两种此前开发的非富勒烯受体,学妹的三代B4T-8系列3D-PDI分子,以及学姐的IDT-ICIN分子,还包括富勒烯衍生物受体PC[70]BM,作为标样。
因为聚合产物都是经由氯仿提取的,溶解度非常好,没有出现大颗粒非溶物、固态物质挂壁等情况。
判断溶液正常后,学妹开始准备氧化锌基片。
邬胜男则找到许秋,问道:“可以教我测试TRPL吗?”
许秋之前连续写了两天论文,也想转换一下口味,做做实验,便直接答应:“可以,什么时候测。”
“现在吧,我样品都已经准备好了。”邬胜男显然是有备而来,她虚指了一下实验台的方向,上面放着一个装有样品的培养皿。
“好啊。”许秋点点头,虽然积分球来没有到,但是常规的TRPL还是能够测试的。
两人穿好手套,带着样品、镊子工具,一同进入218,和魏老师打了声招呼,启动仪器,开始测试。
许秋示范了一次,把整个操作流程描述了一番,然后又看着邬胜男操作了两遍。
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博后学姐的基本科研素养还是有的。
教学完成后,邬胜男剩下的测试,许秋就没有参与了。
他直接回到216,远远的就听到来自韩嘉莹的呼唤:“师兄,帮我涂下有效层好不好~”
“好——”许秋隔空回复了一句,然后径直走进实验室,一边穿实验服,一边随口问道:“准备做多少器件?”
在器件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有效层的旋涂了,而实验室有机三人组中论旋涂功底,许秋自认是最强的,这也是他主动揽下器件制备的原因。
“一共十八片,九组溶液,每种参照之前的最优条件制备两片,”韩嘉莹顿了顿,补充道:“我一共准备了二十片氧化锌基片,应该够用吧。”
“没问题。”许秋自信满满道,二十分之十八,也就是说只要保证百分之九十的良品率就可以,对他来说并不难。
清洗手套箱氛围、开始旋涂、同步用氯仿溶剂擦片。
花费了半小时的时间,一共得到十八片薄膜涂覆均匀的基片,零失误。
由于这些体系都不需要退火,许秋直接把他们转移至蒸镀舱中,开始抽真空。
这次的新材料,许秋并没有放入模拟实验室II中优化,主要是没必要,结果基本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就不需要浪费积分。
积分花费在学姐开发的新型非富勒烯受体上,收益会更高一些。
午饭后,许秋继续撰写毕业设计的绪论部分。
因为他的四个工作,主要都是针对于聚合物给体材料的传统富勒烯体系,所以不能直接翻译他之前发表的那篇非富勒烯综述作为绪论。
不过,不能翻译自己的,翻译其他人的就可以了。
许秋找了几篇同行发表在AM、EES以及Chem. Rev.上的大综述,再加上自己的那篇ACSEL综述,一共四篇,作为参考资料。
其实,以许秋现在对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解,绪论这部分不参考文献,用他自己的话来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来比较麻烦,二来可能有所疏漏。
绪论嘛,本身就是要集百家之长,既然决定打造一篇精品毕业论文,自然要把每个细节都处理好。
晚上,韩嘉莹拿到了这批器件的测试数据。
九个体系中,最佳的体系是H13:IDT-ICIN的体系,最高效率达到了6.4%,超过了学姐之前的IDT-ICIN体系的最高性能数值,不过提升并不显著。
虽然只是初步的结果,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达到7%,但是指望和那篇《自然·材料》文章10%的效率比肩,还是非常困难的。
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这种给体优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也印证了许秋之前的猜测,目前这种宽带隙给体窄带隙受体的搭配,对给体材料的优化大概率只能锦上添花,也就是在原基础上略微提高,想要让器件性能大幅度提升,主要还是得挖掘受体材料的潜力。
不管怎么说,就目前这个情况,又可以发表一篇文章。
当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拥有先发领先优势后,想要灌水发一发二区甚至弱一区的文章,并不是很难。
比如这个工作,至少是一篇JMCA、CM之类的弱一区文章,运气好点,发篇AM子刊,AFM之类的中等程度一区文章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当首批的这些文章发表过后,其他人得知了“ICIN”这个单元,先发优势就比较微弱了,毕竟其他同行也会跟风模仿的。
假如不能保持一路领先,好文章就会被其他人瓜分了去。
这就比较考验运气和科研实力了。
周四,学姐还在张疆做合成。
许秋又帮学妹涂了一次有效层,还教邬胜男处理了昨天测试的TRPL数据。
安排好她们两人后,许秋继续撰写绪论部分。
一直忙活到晚上,绪论部分终于完成,他一共写了二十页之多,论文总页数也达到了92页。
绪论部分一共有六个小节,其中:
第一节是引言,主要讲述为什么要做这个毕业设计。
许秋写了三段话,以依次递进的方式,分别叙述“为什么要开发太阳能电池”、“目前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第一段话,许秋直接翻译了自己综述中的表述:
“人类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枯竭,且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因此,寻找各种新能源尤其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已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诸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由于无污染且可无限利用,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个能够解决全球能源需求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利用率非常有限。”
第二段话,许秋先描绘一番整个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现状:“已商业化的太阳能电池中主流产品为传统硅基太阳能电池,包括单晶硅、多晶硅以及一些薄膜硅太阳能电池……”
随后话锋一转:“但是,传统的硅基电池也面临许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单晶硅电池虽然光电转换效率高,但对硅的纯度要求很高、工艺复杂、材料用量大、制作成本高等缺点……”
这一段主要翻译了Chem. Rev.那篇大综述,他们讲的非常详细,毕竟那篇文章页数都有60多页,一篇综述抵得上一本硕士毕业论文的厚度了。
最后,第三段话,承接第二段,引出毕业设计的主角“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着重突出有机光伏的优势,包括“质轻、成本低、选择性强、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溶液可加工性,并具备可卷对卷印刷到大面积柔性衬底……”。
总之,一句话,吹就完了。
这也算是科研圈普遍的现象,从业人员都在吹自己的领域如何如何的好,可仔细想想,要是真的那么好,整个产业早就工业化,上市赚钱了,不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不过,换一个角度思考的话,这种“自吹自擂”反而是必要的。
假如连相关领域内部的从业人员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领域,那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到悲观的氛围之中,想要继续发展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谎言的最高境界就是连自己都欺骗”,对于这种前沿的、妄图打破人类现有技术瓶颈的领域来说,前面是一片迷雾,从业人员的信念非常重要。
唯有坚持向前,才有机会驱散迷雾。
第二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介绍”,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机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体异质结单层光伏器件的基本结构”,这部分主要参考Chem. Rev.那篇大综述。
参考文献数量开始暴涨,因为引用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引用到最初的文献上,也就是说一些观点虽然是从综述上看到的,但这些观点本身是综述引用别人的,就必须要从综述上找到原始的文献,再进行引用。
此外,这一部分中许秋还从综述里面盗了四张图,直接贴在了毕业设计中,并在所有图片的图注注明了参考文献的来源。
图片都是他从文献原文中找到的原始图片,其实,直接从PDF中截图也可以,就是分辨率会降低,可能会被魏老师的火眼金睛发现。
第三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聚合物给体材料”,包括由各种类型的给体结构单元合成的聚合物给体,许秋主要参考了那篇EES的综述。
这部分对许秋来说,算是比较陌生的。
之前看这篇综述,还是许秋刚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他懵懵懂懂的,如同走马观花一般过了一遍,没有获得太多的收获。
现在重新细致的读了一遍,并转化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许秋收获颇丰,增加了不少给体分子结构设计上的思路和灵感。
有机光伏领域是个二十多年的老领域,在许秋入行的时候,这个领域已经发展的非常充分了。
比如,他拿到手的PCE10,也即PTB7-TH,实际上是经过七代开发的产物。
再比如,给体材料中D、A单元的演进过程,从早期的芴单元、噻吩单元,到后来渐渐的丰富起来。
这些前人造的轮子,未来都可以灵活应用在自己的体系之中。
第四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受体材料”,包括传统富勒烯衍生物,以及近些年新兴的非富勒烯受体。
富勒烯衍生物,除了PCBM系列,其实还有非常多的系列,比如ICBA,Bis-PCBM等等,只是PC[60]BM、PC[70]BM最为常用,许秋主要参考了AM那篇综述。
至于非富勒烯的部分,许秋就从自己的综述中简单的拿了一些内容出来,没有详细描述,一笔带过,毕竟自己的四个工作都和非富勒烯无关。
第五节是“器件性能优化”,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有效层形貌调控”,有溶剂添加剂、热退火、溶剂退火等方法,其二是“界面工程”,主要是针对于传输层的改性,最后是“器件结构优化”,包括正、倒两种器件结构。
第六节“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首先和第一节的引言部分呼应,再次重复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毕业设计,然后一段段的分别简单描述一下每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把每篇文章的摘要部分精简一下,放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