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秋将他从魏兴思那边拿到的文献,简单的分类了一下,把钙钛矿和热电领域的交给吴菲菲,有机光伏领域的自己留下。
    之前,钙钛矿领域的文献数量差不多是有机光伏领域的两三倍之多,现在随着有机光伏的热度提升,钙钛矿文献的数量差不多和有机光伏领域相当。
    另外,像有机场效应晶体管、钙钛矿量子点、富勒烯体系的全小分子有机光伏之类的文献,与组里研究的内容有相关性,但关联性不大,魏兴思也会下载下来。
    但是这类文献是不需要仔细看的,只要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把文献放在指定的文件柜里就可以了,主要是为了拓展视野,说不定就灵机一动产生什么想法了呢。
    就比如之前吴菲菲噻吩乙胺有机间隔层的结构,就是参照了有机光伏的分子结构。
    分类完成后,许秋随意翻看了下同行们最近都在做什么。
    在正式阅读文献前,许秋喜欢先把文章按照期刊影响力从大到小排序,再依序阅读。
    影响力排在首位的肯定是CNS主刊,以及《自然》大子刊这一档。
    当然,这两个级别的文章在有机光伏领域里很难发表,因此一般有这样的文章,魏兴思都会单独打一个电话通知许秋查收文献。
    像这种魏兴思给文献时没有特殊说明的,就表明这一批次的文献中没有这种级别的文章。
    而许秋平常阅读的期刊主要集中在一二区的文章。
    一区顶刊文章的话,他会认真看一看,弱一区文章也会较为关注,而二区文章呢,就主要看一看图片、分子结构,再扫两眼摘要结论,没什么感兴趣的地方就直接略过。
    这次有机光伏文献一共有十多篇,有两篇一区顶刊级别的文章。
    第一篇是发表在JACS上的,工作还挺有趣的。
    徐正宏课题组开发出来一种宽带隙的聚合物给体材料PDCBT,分子结构和传统P3HT非常相近,主链都是噻吩单元,和ITIC结合,得到的二元体系,效率可达10%以上。
    他们这个工作,器件效率10%,新结构,详细的合成路线,又玩了一手P3HT概念,再加上大组光环,最后发表在JACS上,也很正常。
    P3HT是若干个3-己基噻吩直接在2、5位置手拉手聚合而成,因为3-己基噻吩是D单元,所以P3HT是由D单元齐聚的齐聚物,根据现有的理论,P3HT分子内没有A单元,也就没有D/A推拉效应,导致其光电性能低下。
    而PDCBT分子中,徐正宏他们把一个噻吩的的烷基侧链修改为酯基侧链,酯基侧链具有拉电子的能力,因而酯基取代的噻吩单元就变成了A单元,
    然后再让两个这样的A单元和两个普通噻吩组成的D单元进行聚合,就得到了以“……DDAADDAA……”连接的类P3HT的D-A共聚物。
    至于为什么是“……DDAADDAA……”,而不是常见的“……DADADA……”结构,许秋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但是看了一遍文章,并没有找到答案。
    如果许秋是审稿人,他肯定会提出这个问题。
    可惜他不是,他也懒得因为这个小问题专门发封邮件去询问。
    其实,许秋内心里已经猜到了可能的情况。
    那便是徐正宏他们本来打算开发一种类P3HT的给体材料,去和他们组里开发的IDTBR体系适配。
    结果合成出来发现这种材料和IDTBR适配性一般,或许器件性能只有6%、7%。
    这时,他们刚好看到许秋的ITIC文章发表,就通过某种渠道弄了点ITIC,拿过来和刚刚热乎的PDCBT材料试了试,结果发现器件性能还不错,达到了10%以上,于是就直接整理出来一篇文章。
    不然,徐正宏他们这文章应该不会这么快就发表出来,许秋ITIC材料的文章才刚刚出来两个月,而且,徐正宏他们放着自家的IDTBR体系不用,给同行的ITIC材料开发适配的给体材料,这也说不过去啊。
    当然,对于材料领域来说,动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你要是能找到一个各项物理性能远超石墨烯的材料出来,哪怕你说你是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并将其命名为X物质,只要能被别人证实、重复出来,连发几篇《自然》主刊问题不大,甚至直接提名诺贝尔奖,隔年获奖都不难。
    科研圈就是这么简单直接,真要是有什么颠覆性的成果,你行你就能上。
    许秋也幻想过系统能够能看穿他的伪装,给他整点黑科技啥的,直接让蓝星文明直接跃升为二级、三级文明之类的。
    可惜手里的是科研辅助系统,只能一步步的靠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前期就连积分都得扣扣巴巴的省着花,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可以火力全开去摸索脑海中的想法。
    另外一篇一区顶刊是发表在AM上的,龚远江那边也整了新活儿出来。
    他们开发了另外一种新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然后和IT-4F受体材料结合,再一次刷新了全小分子体系的世界纪录,达到了11.2%。
    全文只有效率高一个亮点,当然这也足够了。
    科研领域会有连锁反应,一旦某个地方取得突破,可以迅速扩展到其他类似的领域中。
    而龚远江因为和魏兴思组深度的合作,提前拿到其他组拿不到的材料,就可以吃下更多的蛋糕。
    这个世界也是这样的,关键性的进步都是单个精英个体造就的。
    大多数人都是庸人,都在划水,或是充当着背景板,或是干着没有太多意义的重复劳动。
    虽然都在说创新,但创新的难度大家都是明白的。
    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稍微改一改,有所提高就不错了,大多数打着创新的口号,结果越创新,性能反而越差。
    当然,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
    投入资源在庸人上虽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但却能保证持续产出的精英。
    毕竟庸人和精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说不定哪天某个庸人就转化为精英了呢。
    一区顶刊的文章阅读完毕,许秋开始浏览弱一区的文章,也就是JMCA、CM、Adv. Sci.这个档次的文章。
    开始的几篇文献没太大的收获,都和许秋正在做的领域相关性不大。
    比如还有老外依然坚持做P3HT:PCBM这样十年前的体系。
    说起这个,国内的研究者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追逐热点,哪里热门,哪里好发文章,就喜欢一窝蜂的涌过去,集体抱团。
    对于小课题组来说,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就像钙钛矿领域刚火起来没多久,国内做钙钛矿的组就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而国外的一些课题组,他们喜欢深耕一个领域,十几年、几十年都不更改方向。
    如果只从科研本身来说,长期下来不轻易更换方向肯定是更容易取得突破的。
    但是也很容易想象,在取得突破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长时间无法产出成果的窘境。
    比如,连续五年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果,发不了像样的SCI文章,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要是这样的教授放在国内,基本就凉凉了,学生看你没成果,就不会主动找过来,自己去招也招不到好生源,国家见你没成果,自然科学基金也不给你批,就没有科研经费,同行或许不会奚落你,但肯定会把你当做一个边缘人物,不闻不问。
    既没有经费,又没有学生,还没有SCI学术成果,如果当初是签的非升即走的岗位,学校院系可能会直接让你滚蛋,如果是正式编制,可能会在其他地方缩减你的资源,比如减少实验室的面积,像这次江弯搬家,要是一没钱二没文章,就只能拿保底的实验室,一间40-70平的实验室。
    而国外,比如霓虹国、漂亮国教授都是终身制的,对教授们来说比较有保障,就算没有成果,基本的支持还是到位的,至少能让你延续当前的研究。
    当然,这种终身制确实有很多弊端,比如会斩断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不过,在客观上也让获得终身教职的人可以安心科研,不用考虑一时无法产出成果而面临的各种破事。
    像隔壁的霓虹国,在2001年以前,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9位,为了改变现状,他们推出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并表示这个计划可以让霓虹国在50年内拿到30个诺贝尔奖。
    然后接下来的几年,霓虹国平均一年拿一个诺奖,十几年拿了十几个诺奖……
    这种情况,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终身制教职,让他们可以不轻易更换研究方向,不盲目追逐热点,抓住一个方面去探索,这肯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或许这也是国内开始深化科研圈子改革的一大原因吧,现有的制度确实存在很大的弊病。
    许秋继续翻看文献。
    这时,他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篇JMCA文章,有人居然开发了一种叫做ITIC2的材料。
    PS:大家情人节快乐哈,单身的祝早日脱单,非单身的……嗯,应该没时间看小说吧。

章节目录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肥美的韭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美的韭菜并收藏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