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许秋开始进行叠层器件文章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既然打算首投《科学》,许秋需要先找一个《科学》投稿的模板,同时也要了解一下《科学》期刊收文章的要求。
    于是,他直接登录了《科学》的官网,www.sciencemag.org
    网页访问的速度非常快,看来这个网站没有被“墙”。
    当然也可能是从校园网登入的缘故。
    《科学》官网页面非常简洁,没有什么太过浮夸的设计。
    左上角是出版社的LOGO:“AAAS(漂亮国科学促进会)”。
    顶部有黑红风格的两行任务栏,包括搜索、登入、新闻等栏目。
    下面是当期五个封面文章的封面,来回滚动着,看起来有点像是起点的大封推……
    第一个封面是一只丑丑的大鲸鱼。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晚白垩世海洋中形似螳螂的浮游鲨鱼”……
    所以,这个大概算是考古系的成果?
    果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二个封面是一大推五颜六色的瓷砖模样的东西。
    当然许秋知道那些肯定不是瓷砖,多半是什么特殊的材料。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用智慧材料打造智慧城市”。
    许秋看了一眼摘要,大概是在说一个“智慧城市指数”的东西,几位研究者建立了一套评估城市“智慧程度”的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全世界“智慧城市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新加坡城。
    第三个封面是一个身穿实验服的白人黄发女性研究者的怼脸照,旁边还有一个同样穿着实验服的白人黑发男性研究者,不过后者被模糊化处理了。
    两个人仿佛在看着什么东西,但那个东西在封面的画面里并没有出现。
    这个封面有些不知所云,许秋唯一注意到的点就是,他发现白人脸上的皮肤非常的粗糙,完全没有国内的妹子们精致。
    文章标题是“基因编辑器的深入剖析”,生物相关的,许秋随意扫了两眼,也没什么兴趣。
    第四个封面是一个海岸线的俯拍图,上面还有一坨烟雾,文章的标题是“烟雾注入平流层解释了破纪录的气溶胶水平”,还有一个短标题“烟雾警报”。
    这篇工作主要讲述的是,最近南半球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达到破纪录的水平。
    这种异常的AOD被归因于前不久考拉国的森林大火。
    火灾发生在足够南的中纬度气旋带内,也就是对流层顶高度相对较低的地方,这一位置允许火灾时上下风向的深层对流,将烟雾输送到平流层。
    而在平流层中,烟雾的寿命比在低层大气中的寿命长一个数量级。
    最终就导致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月平均AOD值,超过平均值三个以上的标准差。
    国际上每发生一次大事件,就有一群相关的研究者跑过去“蹭热点”,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现象,从而以较小的代价拿下一篇CNS或者其他大文章。
    当然,这种“蹭热点”还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他们做的工作确实很有意义。
    第五个封面是一种许秋没有见过的动物,具有尖尖的头部,身上还附有鳞片,不过当他看到文章的标题后就知道动物是什么了。
    文章的标题是“抓住种花家保护穿山甲的势头”,因此图片上的肯定就是穿山甲了。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短,只有不到一页的内容,大意就是国内对穿山甲保护的很好,文章作者呼吁其他国家来学习种花家。
    许秋看了看文章作者,一作像是国内的学生,二作是个老外,三作也是老外挂通讯,emmm……
    除了五篇封面文章外,下面列着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的全部文章。
    许秋大致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十篇的样子,囊括了各种领域五花八门的工作。
    其中,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多一些。
    浏览完主页后,许秋进入“作者界面”一栏,找到了《科学》期刊的稿件类型以及投稿要求。
    每个期刊对于各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科学》也不例外,在“稿件类型”这个栏目里写的非常详细。
    其实,许秋之前在写文章前,很少去阅读各大期刊出具的具体要求。
    对于文章究竟该怎么写,他都是通过魏兴思、陈婉清那边口口相传的经验,以及阅读其他人发表的文献,反推出来的。
    这回要准备投《科学》,许秋打算看一看期刊公司本身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的,补充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科学》期刊接受的稿件类型一共有四种。
    分别是“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报告”(Reports)、“评论”(Reviews),以及“短评”(Commentary)。
    第一种,“研究文章”。
    它要求呈现出重大的科学进展,4500字左右,大约5页的篇幅,正文包括摘要、引言、六个左右图表、带有简要副标题的章节和大约40篇参考文献。
    补充材料需要提供实验方法,所用材料的信息,以及支持论文结论所需的其他信息。
    字数和篇幅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于纸质印刷版本的。
    因为一本杂志的总页数是基本确定的,不能这一期非常厚,下一期非常薄,所以如果文章的正文比较长,不符合4500字,5页篇幅的要求,就不能以印刷形式发表。
    但此时,如果工作确实非常的重要,可以选择只进行电子版发表。
    仅电子版发表的文章,字数可以达到8000字,但要在Cover Letter中向期刊编辑说明,为什么需要写这么多字,同时文章中可以附带音频、视频文件作为辅助说明文件。
    这种“研究文章”的格式,有点类似于许秋平常写的Article格式。
    第二种,“报告”。
    它要求提出具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的、新的研究成果,2500字左右,大约3页的篇幅,正文包括摘要、引言、最多四个图表和大约30篇参考文献,补充材料的要求同“研究文章”。
    这种“报告”的格式,有点类似于许秋平常写的Communication格式。
    在“研究文章”和“报告”中,《科学》要求材料和方法部分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复制研究。
    此外,对于生命科学中涉及一种方法的论文,《科学》鼓励作者向他们的合作伙伴Bio-protocol《生物协议》提交一份详细的方案。
    《生物协议》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于2011年创办的一份专精于遴选、发表实验方案,需要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
    他们的目的打造一个开放获取与沟通的平台,分享高品质的实验方案,让生命科学的研究更高效,更具可重复性。
    这个还是蛮有意义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限定在生命科学。
    大概是因为里面造假的论文比较多?
    倒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毕竟生命科学领域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太多了。
    而基数比较大的话,即使造假的概率比较低,最终产生的绝对数量也会比较高。
    看新闻报道出来的学术造假事件,生命科学领域确实也是重灾区,甚至有院士牵涉其中。
    话说回来,其他领域为什么很少有院士牵涉进去?
    因为很多领域没有院士。
    第三种,“评论”。
    它要求综述具有跨学科意义的最新发展,并突出未来的方向,6000字左右,正文包括摘要、概述主要主题的导言、简要副标题和重要未解决问题的概要,100篇左右的参考文献,4-6个图表。
    除了特刊的“评论”外,所有的“评论”现在都只在网上发表。
    也就是不会在纸质版的刊物上收录“评论”的全文,只会放550-600字的摘要,包括背景、进展和展望三个部分。
    大概也是因为篇幅太长了的缘故。
    而且,许秋估摸着《科学》的综述应该是大佬专属。
    反正他一般很少听到有人在《科学》上发综述,有机光伏领域他也没有看到过发表在《科学》上的综述。
    最后一种,“短评”。
    具体又分为了六类,包括“观点”(Perspectives)、“书籍或媒体评论”(Books or Media Reviews)、“政策讨论”(Policy Forums)、“信件”(Letters)、“电子信件”(eLetters)、“技术评论”(Technical Comments)。
    “观点”,1000字加1张图片,需要突出近期重大的科学进展,但不能主要讨论作者自己的工作,可以为一个领域内的发现提供背景,或者解释潜在的跨学科重要性。
    同时,还要求发的“观点”应该为别人的研究增加一个维度,而不仅仅是对别人论文中描述的实验进行总结。
    另外,由于是为了表达个人观点,除了极少数例外,“观点”的作者不应超过两个。
    换言之,就是别人发了一些CNS之类的文章,我过来点评点评,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些工作的看法。
    当然,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提出看法的,基本上是大佬专属。
    “书籍或媒体评论”,最多800字,以新书、电影、展览、表演、移动应用程序、博客和其他可能引起读者广泛兴趣的媒体为主题进行评论。
    同时,还要求作者在投稿“书籍或媒体评论”前联系编辑,说明“为什么你认为这项工作会引起科学读者的兴趣,以及为什么你能很好地撰写评论。”
    看起来,有点影评的意思在里面,许秋估摸着同样是大佬专属。
    不过,《科学》期刊居然会收这种类型的投稿,还真是许秋之前没有想到的。
    “政策讨论”,1000-2000字,1-2张图片,最多15篇参考文献,要求介绍与科学和社会之间具有政策影响交叉点的问题。
    “信件”,最多300字,讨论过去3个月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或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电子信件”,“信件”的电子版。
    “技术评论”,最多1000字,2个图片或表格,15篇参考文献,无需补充材料,仅电子版发表,对前3个月内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核心结论和/或研究方法进行评论。
    总体来讲,“短评”这一类的文章有个共同点,那就是短。
    许秋之前看到的有机光伏领域就,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出自“短评”。
    这类文章,虽然也算是《科学》文章,但相比于第一种“研究文章”,和第二种“报告”格式的文章来说,含金量就差了不少。
    因此,一般出去宣传自己课题组发表《科学》文章的研究者,别人都会默认他们发表的是第一种“研究文章”,或第二种“报告”的工作。
    不过,话说回来,能够发“短评”的人,多半也是大佬,很多都是自己本身就曾经发表过CNS的。
    或许《科学》提供“短评”这个类目,也是为了能让大佬们在上面多灌灌水。
    这里的“灌水”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偏中性,和狂发SCI三四区的那种灌水不同。
    本身“短评”就有点像是论坛一样的存在,大佬们在上面发点评论,就如同是论坛灌水一般。
    在了解四种投稿格式后,许秋没有纠结太久,便直接选择了“报告”格式,也就是2500字左右,大约3页的篇幅。
    因为他做的叠层器件,把有机光伏领域的效率直接推进到15%以上,接近16%的水平,属于非常重大的突破。
    他没必要把工作做的太过细致,主要是起到一个类似于抛砖引玉的效果,吸引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要是能吸引到一些研究方向摇摆不定的课题组,投入有机光伏的怀抱就更好了。
    毕竟,许秋一个人能耐再大,也不可能把有机光伏领域所有的活都干完,还是要靠其他工作者共同完成。
    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越多,这个领域发展的也就越快越好。
    就像这次选择叠层器件顶电池材料时,自己课题组的材料就有些不够用了,需要找一些外援材料。
    确定了文章格式后,许秋本来打算下载几篇最新“报告”格式的《科学》论文当做模板的。
    结果发现下载不了,只能预览标题、文章作者、摘要等基础的信息,如果要阅读全文,或者下载文献全文PDF,就需要付费了。
    他这才想到学校没有购买《科学》的电子版资源。
    不过,很多期刊的电子版收费是有期限的。
    也就是说文章发表后经过一定时间,会自动转换为开源文章,这个期限有的可能是一年,有的可能是两年。
    因此,许秋找了找往期的《科学》论文,从中下载了几篇已经开源的“报告”格式论文,开始对照着制作模板。
    大体上和之前ACS、RSC、Wiley旗下期刊的格式差不多,改变的主要是一些细节:
    比如,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不是常见的上标,而是正常的字体大小直接跟在语句后面,用的也不是常见的方括号[],而是圆括号();
    参考文献本身的引用格式也和其他期刊有所不同,年份需要加圆括号,放在页码的后面。
    大致花费了一个小时,许秋终于完成了文章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接下来,就是构筑《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
    ……
    ……
    三天后。
    周三下午,许秋完成了这篇《科学》论文的大致框架。
    正文中,他一共规划了三张图片。
    第一张图片的主题是“基于AM1.5G标准光照条件下,对二终端法叠层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理论效率的半经验分析”。
    这张图片属于叠层器件文章中较为常规的配图,在平常单结器件的文章中并不多见。
    具体细分为A、B、C、D四张小图。
    其中,A图是核心。
    许秋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坐标系,xyz三个坐标分别为:
    x,外量子效率EQE,从65%到85%;
    y,顶电池的光吸收边λonset,近似于顶电池材料可以吸收光波长的最大值,从900到1200纳米;
    z,器件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PCE,从12%到30%。
    此外,还有第四个变量,即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Eloss,分为0.4、0.5、0.6、0.7、0.8电子伏特五个档次。
    同时,假定填充因子FF恒定为0.75。
    经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子电池能量损失下,光电转换效率随外量子效率和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变化的曲面图像。
    因为能量损失有五个档次,所以对应的三维立体坐标系中就有五个曲面。
    许秋为了表述直观,还给五个曲面染了色,从蓝到红分别表示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增大。
    这张图片看起来比较高端,但其实背后的计算过程并不复杂。
    顶电池的光吸收边,可以通过公式换算出有效层材料的禁带宽度,禁带宽度再减去假定的能量损失,就得到了开路电压。
    禁带宽度已知,外量子效率已知,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得到短路电流密度。
    最后,填充因子是给定的0.75。
    三者相乘,就得到了最终的光电转换效率。
    理论预测的结果还是比较美好的。
    在光吸收边为1100纳米,外量子效率75%,填充因子0.75,能量损失0.6电子伏特的条件下,有机光伏叠层器件的效率可以达到20%!
    20%!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有点短。
    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值都比理想情况下差5%左右。
    比如,光吸收边实际上只有1000纳米,外量子效率只有70%,填充因子只有0.70,能量损失是0.65电子伏特。
    从而导致,现实里的结果差不多就是20%*0.95*0.95*0.95*0.95=16.3%。
    而现在都还做不到16.3%呢。
    不过经过许秋团队的努力,已经非常的接近这个数值了。
    剩下的B、C、D三张图片,就是把三维坐标系之下立体的A图,变为二维坐标下的平面图。
    也就是分别固定外量子效率、顶电池的光吸收边,以及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三个变量其中的一个,考察光电转换效率随另外两个变量变化的二维图谱。
    其中,光电转换效率同样通过之前的蓝红颜色进行表示,并绘制出等效率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半经验分析图片中,许秋都把填充因子恒定为0.75。
    一方面,是因为填充因子相对比较特殊。
    它虽然是变量,但影响它的因素非常多,不是很好优化和界定,不像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可以认为直接和材料禁带宽度相关。
    理论上讲,填充因子主要受到太阳能电池器件本身的影响,最终得到的器件串联电阻越大,并联电阻越小,填充因子就越小。
    但实际上,不论是串联电阻还是并联电阻,都是在涂膜后才测试出来的,在涂膜前怎么让这两个数值随心意而改变,是比较难以做到的。
    换言之,器件填充因子的优化,几乎是纯粹的结果导向。
    填充因子比较小的体系,用到的光电材料以及加工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被自动淘汰,或者自动转为冷门的领域。
    比如,全聚合物有机光伏的N2200的体系,填充因子通常会比较低,甚至只有0.5、0.6左右,现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就非常的少。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一个三维立体图谱中,只能有三个自变量,如果再加上一个填充因子作为变量,就需要用到四维坐标系了。
    四维坐标系,许秋就算想画,也画不出来。
    况且,现在虽说是三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其实也是有限制的。
    其中一个自变量“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并不是连续变化,而是以0.1电子伏特为间隔跳动变化的。
    如果这个变量也连续变化,那么最终得到的就是连续曲面。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连续变化的曲面就会等效为一个立体的结构。
    此时,“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变量,将取代光电转换效率成为新的z坐标。
    而原本是z坐标的效率将“坍缩”为颜色,或者是一个强度值,从而得到一张真·立体图谱。
    在纸张这种二维空间中,是无法表达“真·立体图谱”这种三维图谱的。
    这也是之前“每个子电池的能量损失”非连续变化的原因。
    第二张图片,单结器件相关的表征。
    这个和平常发的文章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相对比较常规,许秋暂定做四张图片:
    顶电池、底电池有效层材料的分子结构;
    顶电池、底电池有效层的光吸收光谱;
    单结顶电池、底电池器件各自的J-V曲线;
    单结顶电池、底电池器件的EQE曲线。
    第三张图片,叠层器件相关的的表征。
    有些类似于第二张图片,许秋暂定做六张图片:
    叠层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能级结构图,包括电极功函数、有效层和传输层HOMO/LUMO能级;
    叠层器件效率随着顶电池和底电池厚度变化的二维图谱,类似于第一张图的B、C、D图,光电转换效率用颜色表示,并标注出等效率线;
    最佳叠层器件的J-V特性曲线;
    最佳叠层器件的EQE曲线,包括两个电池单独的EQE曲线和总的EQE曲线,同时简单分析电流损失分布;
    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最佳叠层器件的J-V特性曲线。
    三张图片许秋已经全部绘制完毕。
    其中,第一张图片是通用的,第二和三张图片,是许秋根据现有的体系,绘制出来的初代版本,之后如果更新了体系,直接更换即可。
    平常发其他文章,还需要编编故事,讲一讲心路历程。
    现在许秋准备投的这篇《科学》,反而不需要那些东西,简简单单把结果讲出来就可以。
    毕竟,有器件效率这个最大的亮点进行支撑。
    不过,现在叠层器件效率只有15%,许秋觉得这个结果还是不够震撼。
    如果能够上16%、17%,那就比较稳了。
    如果能上20%……
    大概可以把工作一拆为二,一篇《自然》、一篇《科学》,也不用纠结到底是先投《自然》还是《科学》了,两边各发一篇。
    当然,20%这个数值,现在也就只能YY一下,一时半会儿根本做不上去。
    在绘制第一张“半经验分析”图片时,许秋也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现在Y系列材料之所以不适合做叠层器件,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与之匹配的顶电池材料,也就是光吸收边可以达到1100甚至1200纳米的有机光伏材料。
    如果日后能开发出来一种与之适配的体系,说不定真能产生奇迹,把器件效率冲到20%也说不定。
    到时候,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缩减超窄带隙有机光伏材料的能量损失”。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情了,Y系列二元单结体系的潜力,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呢。
    最近因为分配给Y系列受体的算力比较少,一直没有什么亮眼的结果出来,Y系列受体体系的最高效率还是卡在14.8%上不去。
    在《科学》文章的大框架做好后,许秋没有急着写正文,因为他打算投的是“报告”类型的工作,只有2500个字。
    对现阶段的许秋来说,写这种短文就是分分钟的事情,爆肝的话,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写完。
    另外,也是因为这周四《无机功能材料》课程,要进行期末的PPT汇报,他需要花一些时间准备一下。
    虽然许秋没有打算投入太多的精力在课程上面,但也不能完全不准备,如果有可能的话,谁不希望自己的成绩全是A呢?
    《无机功能材料》课程的授课老师名叫于冰,教授、“杰青”。
    他的课题组主要是做储氢材料相关的,组里有三四个博后,因此科研成果还是非常多的,平均每年能发一篇AM、JACS档次的文章,另外杂七杂八的一二区文章也不少。
    单论学术成果,于冰课题组在材料系里估计能排的进前五。
    至于目前排行第一的课题组是哪个?自然是魏兴思组。
    虽然于冰学术工作做的不错,但他在系里的风评并不是很好。
    一方面是比较PUSH,这个比较容易理解,能有大量科研成果产出的课题组,九成以上的氛围都是偏向PUSH的,就如同现在国内的盛世,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靠着当下一代人高强度996支撑起来的。
    另一方面,于冰也比较“小气”,他们实验室的耗材,比如一次性手套会被要求重复利用一周,而且每个月给学生发的钱也不多,就是属于那种博士生不发钱,硕士生只发六百块的组。
    当许秋还是科研小白的时候,他曾经比较困惑:怎么导师会不给学生发钱呢?怎么一个月就给学生发几百块?是不是导师把钱偷偷吃了?
    后来随着对科研圈的深入了解,许秋知道确实存在部分导师吃钱的现象,但更深层次的,也是更加普遍的原因,还是导师手上没经费。
    魏兴思课题组,也就是他青千刚回国拿到了顶格的差不多300W的启动经费,比较有钱,组里之前的花费也一直都比较大手大脚,现在四五年过去,这批经费基本上快用完了。
    如果新的杰青基金或者重点项目申请不到的话,也将会面临待遇缩水,材料不能随便买的境况。
    包括前不久魏兴思还刚刚把发文章的奖励下调了,这就是组里经费不足的缘故。
    科研圈里,只要不是头部课题组,也就是那种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随便申请的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都是缺钱的。
    四年能有八十万经费都很不错了。
    而300W的重点项目,一方面不是所有领域都有的,另一方面也不是谁都能申请到的,一般就两个名额左右,还要全国所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一起竞争。
    竞争者里面不乏“长江”、“杰青”,甚至还有院士。
    比如这次有机光伏非富勒烯相关的重点项目,竞争压力就非常大,魏兴思也是怕自己不够分量,才喊上了龚远江一起,力图一起瓜分300W。
    至于上千万经费的重大项目,普通的研究者就不用想了,不可能拿到的。
    其实,不仅是学生待遇低,普通的青椒学者待遇同样不高。
    如果工作在魔都这样的一线城市,普通的青椒学者基本上努力一辈子都不一定能买的上房。
    就算学校有分配的房子,多半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有不能随意买卖的交易限制,产权不属于自己,或者类似“人走房收”的政策等等。
    或许待遇问题,也是国内科研圈很难出诺奖级别的成果,留不住高端科研人才的原因之一。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
    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科研属于最高第五层级的自我实现需求,而房子这类财产相关的需求,属于第二层级的安全需求。
    第二层级的安全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就去追逐第五层级的需求,在动力上显然就会大打折扣。
    这也是为什么说“搞科研和有钱的家庭更匹配”的原因。
    既然面临这样的问题,那么如果国家去普遍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以期让他们能够安心科研,能否有所改善呢?
    许秋估摸着同样也是难以实现的。
    国内很多制度或者路线选择上,其实都是“以史为鉴”的。
    比如我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禁毒力度,就是因为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这种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有些类似于历史上宋朝的“高薪养廉”。
    当时宋朝推行这项制度,结果最后通通变为了“高薪养腐”,极大的增加了国家内部的损耗,最终成为宋朝衰落的一大诱因。
    因此,国内偏体制内的工作,待遇注定不会很高,就是怕出现类似的情况,钱花出去了,但是啥效果都没有,还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损耗。
    不过,虽然科研的道路很艰苦,但还是要有人来做的。
    要不然怎么实现科技进步呢,怎么实现伟大复兴呢?
    就像A股万年3000点,也总要有爱国人士为国接盘一样。
    因此,像魔都综合大学这样的高校,会倾向于把理工科的本科生留下来,继续在学校保研做科研。
    但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把很多不适合做科研的学生,强行给忽悠到科研这个行业中来了。
    这也是现在科研圈各种乱象的诱因之一。
    对于很多大学生,尤其是从小城市或者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职业规划方面都是空白的,对就业只有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
    因为就业这门课程,学校是不会教的,基本上只能通过自己学习以及家庭教育的培养,但想要自发的去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些懵懂无知的大三、大四的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面临毕业选择的时候,如果被学校里信任的老师一忽悠,很可能在自己也不确定自己适不适合科研的时候,就保研上贼船了。
    一旦保研,学校立刻封堵住学生的退路。
    比如不能打印成绩单(防止学生出国),不能打印三方协议(防止学生就业)。
    同时,在研究生期间,也给予了导师非常大的权限(防止学生划水)。
    其实,许秋觉得学校有义务让考虑保研的学生提前了解科研的具体情况,再让学生做出选择。
    方法也不难,开设一门类似《走进科研》的必修课程即可。
    但现状是大多数的学校并不会把这个情况告诉学生,只会让学生自己品。
    显然,大家都知道,一旦把这个事情开诚公布,敞开说以后,像魔都综合大学的保研率一定会大幅降低,不利于优质生源涌入科研这个“清水衙门”。
    可以说是学校在打一个消息差,利用了学生和学校之间信息的不对等。
    因为作为个体的自然人,天然是有“利己”属性的,一旦当他们知道选择就业而非科研,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的时候,他们就会倾向于选择就业。
    但国家需要从整个文明的角度来思考,让一部分人做出不“利己”的选择。
    换言之,很多时候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可一旦把事情说的通透了,就没有人愿意去牺牲了。
    许秋发现,当深入了解一个行业的时候,有时候确实会挺悲观的。
    很多问题就摆在那里,明晃晃的,但就是解决不了。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说“各行各业都像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的缘故吧。
    虽然因为他有系统,这些悲观的事情大概率不会出现自己的身上,但看着有一些同学深陷泥潭,比如博士五年级都毕不了业,还是挺让人纠结的。
    包括室友孙一凡,都已经通过直播的方式来自谋出路了。
    不仅如此,前些天许秋还听孙一凡说,他感觉自己不适合科研,有点想找导师谈一谈,把自己的直博生的身份变更为科学硕士,或者专业硕士,但还没有鼓起勇气去说。
    许秋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他。
    当然,凡事有正面就有反面。
    科研路虽然难,但至少是一条通天的大道,具有完整的进阶序列。
    而且,对于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人来说,科研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可以不断探索自然的边界,探索自我的边界。
    《无机功能材料》课堂上,学生们相继进行PPT汇报。
    这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将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决定。
    班级里每个学生会拿到一个打分表,然后根据每个汇报的学生表现进行打分。
    最后,老师收集所有人的打分表,扣除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取平均值,这部分占总分的50%。
    另外的50%分值,由授课老师于冰给出。
    这种考核制度,相对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大多数数研究生同学之间都是没有交集的。
    而没有利害关系,就能够给出相对中肯的评价。
    就像许秋,连班级里一半新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甚至有些本科一起保研上来的,材料物理或者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他都不一定能喊出来名字。
    不过,其他同时倒是基本都认识许秋,毕竟现在许秋在院系里也算是声名远扬。
    就连平常许秋走在材一的走廊里,总会有他不认识的同学冲他点头示意。
    别人主动打招呼,也不能不理。
    于是,许秋每次都是假装认识对方,也笑着回应,点头示意,心里则是在嘀咕:“这货是谁啊?好像遇到过好几次了。”

章节目录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肥美的韭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肥美的韭菜并收藏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