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这扶贫的力度也是够大的,小原,县里怎么突然给黄龙镇这边,提供这么优渥的政策倾斜了?孙涛江着实被震惊了,扶贫他理解,黄龙镇周边也确实贫瘠。可听到高原说的这些条件之后,这似乎已经脱离了扶贫的范畴。
    有些事情,高原也只是出于猜测,所以他并不能给孙涛江一个定论。最后也只能笑着说:引用刘建设的话来讲,叫跑步进入小康社会嘛!如果夫妻俩,都是厂里的员工,那月收入至少在6000左右,然后再除去1000多元的贷款本金,家庭月收入,就能保持在四五千左右。县里给我下了这个指标,我们也只能服从。反正到哪儿都是招工,县里又给了黄龙镇这样的政策,我觉得是个利好消息。
    行啊,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共同步入小康社会,已经是早晚的事了。如今借助开发区的强势动能,来拉动周边村镇的人口就业问题,也是大势所趋。我就是没想到,县里还能给提供无息贷款这种好事,而且还能让我们这边的老乡,住上你们村企自建的楼盘,这个便宜我们可占大了!孙涛江开心,举杯就跟高原碰了一个。
    两人相谈了片刻之后,孙涛江就扶着眼镜,看了看对面的堂哥道:哥,我觉得你不用走了!留下来,帮小原招工,这么利好的政策,要是由你来操办的话,黄龙镇的人会对你的印象大为改观。
    这我能行吗?孙涛海也有几分头脑,这又是就业、又是住房的,如果是放在往常的黄龙县,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多少人挤破了脑袋,都当不上一名工人,何况买房贷款,还不用付利息。
    孙涛江郑重地朝堂哥点了点头,然后又跟高原确认道:小原,你这个消息准确?
    千真万确,刘建设亲口发的话,这个作不了假吧?高原认真回道。
    对工人有什么要求吗?年龄、学历等等?孙涛江又问。
    我们招的基本都是普工,只要年满18周岁,男女都可以。学历方面也没太大要求,只要能通过厂里的培训,完成基本的车间工作就好。工人最好是从沿海的赤贫村开始招,如果数量不够,再从黄龙镇招聘也不迟。县里总的指示,就是由海边朝内地招聘,镇上相对富裕的地区放最后。高原斩钉截铁道。
    第708章 暴雨前夕
    孙涛海对招工这个事情还是挺重视的,这是他挽回形象最好的机会。多年前,他被自己厂里的马主任和高王庄摆了一道,名誉尽毁、倾家荡产;如今却又靠着高王庄,来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这也算是因果循环吧。
    曾经的种种已经不重要了,他现在上岁数了,父母也渐渐老去,天好、地好,没有自己的老家好。若是能重新被乡亲们接纳,安安稳稳地留在家乡,他也别无所求了。
    第二天高王科技的人力资源部那边,就来了招工团队,他们在港口找到了孙涛江和孙涛海。孙涛江给联系了各村在港口上班的员工,然后由这些员工,带着孙涛海和招聘团队去各村委进行招聘。
    这个事情是由孙涛海领的头,他刚到各村委的时候,还不是多受待见。虽说当初他抵押渔具厂,偿还了渔民的损失,但他那奸商的形象,依旧在渔民心里根深蒂固。
    不过好在有他堂弟孙涛江的面子,还有高王庄正规的招聘团队,各村委的人才热情接待,并深入了解了高王科技招工的各项红利政策。
    村领导一听这可不得了,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既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买商品房还不用付利息,他们这些在贫困中挣扎的村民们,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城里人,住上大楼房了?
    高王科技人力部的领导,当场就拿出了各种合同,甚至还当面打电话,给县里进行了核实。上头直接给出准信儿,确实有这么个政策!凡黄龙镇以西,从大渔村到诸后村一带的村民,适龄工人都可以享受这样一项政策。
    于是轰轰烈烈的招工行动就开始了,黄龙镇一带的渔民确实没什么钱,搞养殖的稍稍能好一些,主要是收入还能保持稳定;而那些出海打鱼的,几乎就是饥一顿、饱一顿,运气好挣一把,运气不好可能连油钱都得赔进去。
    所以谁不想有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收入稳定、无需投本钱的工作啊,夫妻俩人一个月挣6000多块,还能住上大楼房,这对于农村的渔民来说,几乎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
    各村大院报名的热情开始高涨,当然也有舍不得家里那一摊水产养殖场的人,一直激动地观望着。并朝孙涛海询问道:什么时候过去工作都可以是吧?
    孙涛海就笑着说:赶早不赶晚,工厂就那么多岗位,楼房就那么多。这要是报名晚了,人家可就不招了,这好事儿不能光等着你们,你说是吧?
    听闻这个答复后,报名的气氛再次火热了起来。有的村民甚至已经过了50岁的招工上限,还是撒泼耍赖地想进厂子;后来是孙涛海给求的情,甚至直接给高原打了电话,最后硬是把招工上限,给提到了53岁。
    其实高原心里清楚,这次招工最主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解决黄龙镇的就业问题,而是把人口给迁出来。而且农村人大都能干活、肯吃苦,就是干到60岁也没啥大问题。
    --

章节目录

山河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阿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刀并收藏山河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