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这位的德行深重。
    丫丫好奇:“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我皱眉没听懂啊。”
    李郸道笑道:“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自重,要重于泰山,即修持定力,将心定于忠信上,即做个有道德良心的人,就是要以忠信为主,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不要跟不讲忠信的人共事交友,因为当你自己定力不够时,就容易被这些损友影响而泯灭良知。”
    “知道了自己的不对或不足时,就要积极勇敢地承认并改正它。”
    丫丫这下听懂了:“哥,他好像在骂你。”
    “不是好像,自信点,就是。”李郸道笑眯眯道:“看来夫子认为我是个不自重,没有忠信的人。”
    “少年满腹经纶,似乎颇通我儒家经典。”祭酒道:“若是参拜圣贤,为何做此危墙之语?”
    李郸道笑道:“哪里危险了,前朝炀帝不就是这样没的?李家为臣,杨家为君。难道夫子认为李家是弑君?不是正义之行?”
    夫子定眼望气,发现李郸道头上有王气。
    定了定心对着李郸道开口:“还请阁下里边请。”
    李郸道有预感,武德九年之事可能会提前,自己炼成天刑剑之后便隐隐有预感。
    因此李郸道来此,却也是想要探探口风。
    毕竟自己也算是秦王李二的支持者。
    弑君篡位杀父兄。虽然杀父没做,但是其他可没落下。
    孔家之口,就是天下悠悠读书人之口,因此李郸道前往泰山之前来了一趟。
    虽然孔家“忠”字当头,但是后世有着“万世降表”之称呼。
    李郸道略微提点一下,想来当事情发生之后,他们应该懂得怎么做吧。
    祭酒以为李郸道是李家王室贵族。
    虽然李郸道确实算是陇西李氏武阳坊一脉,但这王气并不是李唐分薄的,而是李郸道直接挣来的。
    祭酒带着李郸道来的是孔庙核心,上面是正是孔子,孟子,还有孔庙十哲。
    然而没有荀子。李郸道挺喜欢这位的。
    香火萦绕,久久不绝,已经诞生出来了神明,李郸道不清楚是不是圣贤死后变作了神,还是其自我诞生了一位神明,以为自己就是圣贤。
    除了香火,还有文气,有浩然气。
    这里确实是文道圣地。虽然李郸道认为稷下才是真正的圣地。
    李郸道给孔老夫子上了香,发现两边还有成堆的圣旨也在接受供奉,上面乃是各自王朝对孔子的敕封。
    李郸道主动表明身份:“贫道乃是麻姑山玄真道山野修士,领武德皇帝敕封的五品朝请大夫。”
    “这是舍妹。”李郸道指着丫丫:“本欲去泰山,路过此地,想要感受感受圣贤的熏陶,修身养性。”
    “是该修身养性。”祭酒点头,却是感受到了李郸道身怀利器,若不能把握,只怕遗祸苍生。
    李郸道笑笑,随后道:“不知道这位夫子如何称呼?”
    “你既然叫我夫子,又何必问我姓名?左右不过姓孔就是。”
    李郸道点头。
    夫子请李郸道盘坐在席子上。席子方方正正,四角有镇子镇着。
    李郸道第一个开口,便是问道:“什么是大道?”
    儒家有道,道家也有道,但二者不是同一种东西。
    夫子危坐着,开口道:“年轻人,这个问题实在太宏大了,老夫也是追求了一辈子的,却是不能说我说的是正确的,来解答你的疑虑,不过依然有一些想法。”
    “道是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在道生万物的过程,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李郸道问道:“那道是变化的吗?”
    夫子摇摇头:“道是不变的,变的是法。”
    “杀戮不能解决问题,你刚刚说天下之兴亡,难道全是归咎于君?其实是法腐朽了,君王一人之力岂能败坏?天灾,人祸,腐朽的法下隐藏的贪官污吏,你刚刚说弑君之语,难道君死了,就不会有下一位这样的君?”
    “若是在法衰之际,能变革,必可长久于世。”
    夫子目光久远,提出了不断改革之理,若道是航海彼岸,那法就是大船。船在航海之时,不断更新零件,虽然到后面可能已经不是当初那艘船了,却可以让人不断寻道,求道,中油一日上岸。
    李郸道笑道:“我也觉得要变,只是要雷霆手段,不可软刀子割,不然腐朽得太快,糊裱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夫子认为如何?”
    “这位小友有国器之才,可无国器之德。”
    第673章 蒿里鬼国
    国器乃鼎也。
    可见老祭酒是觉得李郸道这个人才华不错。
    但鼎的另一个身份是礼器。
    三足为鼎,四足为尊。
    鼎之三足,乃君臣民。
    三者等长,方可久立,若分长短,便是容易倾斜歪倒。
    夫子认为李郸道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李郸道开口道:“国器不敢当。”
    “那夫子认为什么是国器之德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夫子道:“国器之德必先忠国,爱民,孝悌,才可以才做国器。”
    李郸道点头:“夫子说得不错,这三点我都赞同。”
    说罢笑道:“今日深有所得。”
    祭酒诧异,我都准备好跟你论论道了,治治你这个杠精,没想到你竟然说:“啊对,对,你说的都对。”
    这叫祭酒不由得心中烦闷。
    李郸道问道:“若是不是贫道来问道阁下,而是一国之君主来问,祭酒会怎么回答?”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已。”祭酒道。
    李郸道问道:“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呢?”
    祭酒听闻,长叹一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说罢就有些疲惫似的起身:“小友请便吧,若要体悟圣贤,多用些心便好。”
    丫丫有些不明白这个老头为何突然有些落寞。
    疑惑问向李郸道:“他怎么了?”
    “他虽然精神达到了崇高的境界,但是现在的社会并非其理想的圣王治世。”
    “但他知道他所推行的理念,只是当权者的工具,他想要推行的仁德礼义,都会在统治者的宣扬下变了味道,而他却无可奈何,甚至只能妥协。因此他才叹息。”
    李郸道刚刚反问,若是自己不是一个道人,是代表君主来询问,他会怎么说。
    祭酒说了君臣父子之说。
    丫丫还不懂得这些打了机锋隐语的东西。
    李郸道给孔子上了一柱香,又花钱买了一支经过孔庙赐福过的毛笔。
    在旁边书肆,给丫丫买了两本她不爱看的书。
    丫丫脸都苦了,偷偷拿了一本齐谐,一本搜神记。
    觉得这个还可以啃啃看。
    随后便是离开了此处,并无入孔子世家拜会家主,或者入孔林,祭祀坟墓的想法。
    只是带着丫丫去了泰山。
    泰山乃是中华神话之中,除却昆仑山外,第一神山。
    号称五岳独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神话故事也是极多的,蒿里鬼国,蒿里君,泰山山神,东岳大帝,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乃至于泰山石敢当……
    其中最著名的说法,便是“泰山封禅”,泰山山顶,乃是最接近“昊天”的地方。
    在这里说话,上天能听到你的声音。
    自秦皇汉武之后,便稳固了人道神山的地位。
    其文化底蕴,是其他山无法比拟的。
    其名字也可看出。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
    当然这都是儒教给泰山造势的说法,谁叫这是儒教的大本营。同样也是为了自己那一套“天命”理论。
    不过真正到了泰山,还是对这座神话大山产生许多敬畏之心。
    只见李郸道和丫丫在山脚下,见泰山之上,浩荡冥冥的元炁之海,九重天上的天宫玉宇,这些凡夫不见,可是李郸道却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
    那巍峨的神话气势,厚重的历史文脉,仿佛一真的有盘古头颅的气势了。
    丫丫也惊呆了。
    李郸道对着丫丫道:“咱们现在找个地方开坛,进入阴冥之地,蒿里鬼国,泰山地府,找奶奶去,等会再去爬泰山。”
    “咱们麻姑山什么有这样气派就好了。”
    李郸道建道观的时候,便用了泰山之石。
    “丫丫,既然来了泰山,你可领悟了五岳真形图之中的泰山真形?”

章节目录

成为了道医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忽悠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忽悠啊并收藏成为了道医之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