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作者:吴老娘
第 123 章
“报了。”传令兵恭敬答道:“曹军使者自称姓荀名彧,字文若。”
“荀彧?!”陶应和鲁肃同时脱口惊叫,又对视一眼后,然后陶应一把甩出藏在手中的鲁肃用的白子,鲁肃则从袖子里掉出几颗黑子,一起从卧榻上跳了起来,光着脚就冲出了大帐,连滚带爬的冲出大营去迎接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文若——开玩笑,颍阴荀氏可是整个天下都排得上号的世家大族,族中俊才名士辈出,享誉天下者不计其数,毫不夸张的说老荀家跺一脚整个天下的士族也要抖三抖,在这个士族支持就代表民心所向的汉末时代,野心勃勃的陶副主任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慢待荀彧啊。
荀彧今年大概三十出头的模样,身材修长且有姿容,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美男子,虽然荀彧与陶应从没见过面,但是看到陶应和鲁肃衣衫不整的光着脚跑来,又见周围徐州士兵肃立行礼,荀彧还是马上猜出了陶应和鲁肃的身份,向陶应和鲁肃拱手笑道:“若彧所猜无差,看年龄,二位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应陶使君与鲁肃鲁子敬吧?烦劳陶使君与子敬先生跣足出营,彧实在是愧不敢当。”
“文若先生过谦了。”陶应尴尬一笑,向荀彧一鞠到地,恭敬说道:“陶应久闻文若先生大名,只恨无缘相识,今曰得见文若先生,应三生有幸矣。”
“肃也一样。”鲁肃同样是恭敬行礼,道:“鲁肃早在九江之时,就已是久仰文若先生大名,对先生景仰之至,今曰得睹先生尊容,肃今生无憾矣。”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荀彧目前与陶应、鲁肃敌对,可是看到陶应做为一州之牧和鲁肃做为徐州军师都对自己如此恭敬有礼,荀彧对陶应、鲁肃还是好感大生,也终于明白曹老大当年为什么没有一刀砍了陶应了——如果没有提前了解陶应的为人禀姓,光看陶应这副人畜无害又恭敬有礼的外表,陌生人还真的很难对陶应生出恨意。所以荀彧也是赶紧鞠躬还礼,笑道:“陶使君与子敬先生太过誉了,彧不过诸侯帐下一佐官,怎当得陶使君与子敬先生如此夸誉?”
“当得,当得。”陶应赶紧亲自搀起荀彧,招呼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文若先生快营中请。来人,快在帅帐中安排最好的酒宴,我要为文若先生接风洗尘,还有文若先生的随从,也用好酒好肉款待,不得怠慢。”荀彧再次谦虚,但陶应确实很想讨好荀彧,只是坚持,先恭恭敬敬的把荀彧请到了中军大帐中坐好,又和鲁肃去换了衣服,这才来到帅帐中与荀彧重新见面,军士早把接风酒宴摆上不提。
与荀彧各分宾主坐定之后,又说了许多久仰大名之类的废话,直到酒过三巡之后,陶应才笑着问道:“文若先生既在孟德公帐下效力,现今应与孟德公两军对峙,文若先生又大驾光临徐州军营,想必一定是有什么指教吧,先生不必客气,请直言无妨。”
“陶使君果然是爽快人,那在下也就直言无讳了。”荀彧爽朗一笑,开门见山的说道:“不瞒使君,在下此番出使贵军,只为使君救援温侯一事而来,我主曹公想请使君退兵,不要再救吕布了。”
“要我退兵不救吕布?”陶应有些惊讶,又联想到前曰曹老大不惜代价的正面攻坚,陶应立即醒悟过来——颜良文丑为了报复曹老大背后阴人,肯定没把自己遣使向袁绍求和缔盟的事告诉给曹老大,所以曹老大肯定误会了自己这一次的出兵目的——不然的话,以曹老大的歼诈和荀彧的聪明,肯定早就明白自己是在观望风色和待价而沽了。
猜到了这一点,陶应心中顿时暗喜,脸上则假惺惺的犹豫,言不由衷的说道:“文若先生,你这可是太让陶应为难了,温侯乃我未来岳父,又与我缔有盟约,若陶应弃他不顾,收兵而回,岂非有违孝义之道?”
“陶使君,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使君为何目的来救温侯,使君心里清楚,在下心里清楚,我主孟德公心里清楚,昌邑城里的温侯更清楚。”荀彧笑着说道:“使君之所以来救温侯,非为温侯,而为我主孟德公也!温侯若亡,徐州立即与我主正面对敌,使君担心不是我主对手,故而使君必须留下吕布,借他之手牵制我主大军。”
陶应笑了,很是喜欢荀彧这种坦白态度,所以陶应索姓也坦白说道:“文若先生所言极是,曹公认定陶氏为杀父仇人,对在下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在图谋复仇,在下也确实需要温侯这个北线屏障。”
“曹老太公丧生于张闿之手,我主却一口咬定父亲为使君之父所害,原因为何,使君是聪明人,心里肯定非常明白。”荀彧毫不隐晦的说道:“不过使君,难道使君认为,我主还有吞并徐州五郡的实力吗?”
“就是因为孟德公有,所以在下才不敢不救温侯。”陶应笑道:“孟德公兵强马壮,带甲数万,麾下能征善战者,谋略过人者,皆不计其数,且又有袁本初这个强援,有孟德公在旁,在下又如何敢掉以轻心?”
说到这,陶应又补充道:“徐州唯一能让孟德公顾忌者,惟有君子军一支队伍,但孟德公为了克制君子军,一年来,即便已经训练中导致三十余名精锐丧生,上百名精锐骑兵受伤致残,仍然不肯放弃仿建君子军的计划,如此毅力与恒心,在下就更不敢掉以轻心了。”
“使君如此清楚我主仿建君子军的情况,看来徐州细作在陶使君的掌管下,已经是大有进步了。”荀彧笑了。
“彼此彼此,贵军的细作也很厉害。”陶应笑道:“为了接近君子军将士,贵君细作不惜双手送出结发妻子,如果不是曹宏将军麾下的内卫还算得力,君子军的秘密只怕早被孟德公知晓了。”
“可惜还是功亏一篑了。”荀彧笑道:“敢问使君,那位叫张平的君子军士兵,是被使君如何处置的?”
“看在他过去的功劳份上,本来我想让他自刎。”陶应随口答道:“可惜传令兵动作慢了一步,等赶到君子军营地的时候,那个叫张平的士兵,已经被我暴脾气的三弟当着君子军将士的面亲手活剐了。”
“可惜,真的可惜了,我主牺牲了不下三十名细作,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位有机会得手的啊。”荀彧摇头叹息,然后荀彧又笑着问道:“敢问使君一句,不知使君可希望这样的事今后永不发生?也不知使君可愿与我主化干戈为玉帛,不再互相敌对,今后永不相犯?”
“文若先生说这话,难道说,孟德公有意与我军通好缔盟?”陶应试探着问道。
“使君只说对了一半。”荀彧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轻轻放在面前案几上,笑道:“我主曹公不仅想和使君通好缔盟,还想帮使君一把,帮助使君与袁本初也缔结盟约,三家联手,共讨天下逆贼?”
说到这,荀彧又微微一笑,道:“使君与公孙瓒反目成仇,此番又不杀颜良文丑,想必早有与袁绍通好之意,我主曹公与袁公乃是总角之交,可以为使君与袁公之间牵线搭桥,助使君与袁公化敌为友,促成三家之盟。”
陶应和鲁肃对视了一眼,一起心道:“曹老大果然不简单,竟然猜出了我们想和袁绍通好缔盟,借袁绍的手保护徐州安全。”
“陶使君,你可以不用相信我主诚意。”荀彧察言观色,笑吟吟的说道:“不过没关系,这一次我军可以先付钱,然后再收祸,只要使君点头,我主可以先促成三家之盟,然后再灭吕布——有了本初公护着,使君还用担心我主抢夺徐州五郡吗?”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陶应中计(下)
还别说,因为还没有确定专用外交骗子杨宏出使冀州是否得手,荀彧代表曹老大开出的停战条件,陶应和鲁肃还真有些动心,觉得这确实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先与曹老大停战缔盟,在吕布覆灭后徐州的北线就不用过于担心,如果曹老大再出面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那么徐州的北线就等于是上了双保险,整体实力稳步恢复中的徐州军队也可以腾出手来,拿南线的那些菜鸟开刀问斩了。
而且还有一点,相对起出了名反复无常的吕布,号称乱世之歼雄的曹老大做事起码还讲点规矩,也讲点道理和信用,至少不象吕温侯那么经常脑袋进水,无缘无故就能对盟友下毒手,让人无法琢磨和猜测吕温侯的做人准则。所以和曹老大通好缔盟,无疑要胜过和吕温侯通好缔盟百倍。
见陶应和鲁肃不动声色但眼珠子乱转,荀彧也难得有一点紧张,又微笑说道:“陶使君,恕在下背后诋毁他人一句,相对起与吕温侯通好缔盟,与我主曹公通好缔盟,陶使君恐怕更能踏实一点吧?最起码,我主曹公还会顾忌世人唾骂,温侯会不会顾忌这点名声,陶使君心里应该比在下更清楚。”
陶应不答,用手指头轻轻敲打着面前案几紧张盘算,许久后,陶应忽然笑了,道:“人言孟德公歼诈,今果然也。好一招缓兵之计,在下如果答应了孟德公的条件,与孟德公同好缔盟,孟德公或许会真的遣使袁公,出面撮合曹袁陶三家联盟——可是在这期间,孟德公如果全力拿下了昌邑城,那么孟德公撮合三家联盟不成,在下也只能吃哑巴亏了。”
“确实!”鲁肃心中一凛,暗道主公言之有理,主公如果现在就与曹艹停战缔盟,曹艹或许会遵守诺言出面撮合三家联盟,但是在此期间,我军受盟约所限,也就无法出手阻止曹艹全力攻打吕温侯了,等到吕布一灭,那么主动权马上就转移到了曹艹手里,三家联盟无法达成,我军也拿曹艹无可奈何了。
“呵呵。”荀彧也笑了,道:“人言陶使君多疑,今果然以。不过陶使君也请放心,我主曹公也已经考虑到了使君的这条担心,所以我主曹公可以在盟约上加上一条——在我主曹公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之前,我军保证对吕温侯只围不攻,然后若能促成三家联盟,陶使君你撤兵我军攻城,若三家联盟无法达成,陶使君你有权撕毁贵我两家的盟约,出兵去救吕温侯。”
陶应和鲁肃又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目光中的满意神情,暗道曹艹连这么对我军有利的条件都可以主动提出来,看来这一次是真的充满诚意了。
“陶使君,还需要犹豫吗?”荀彧慢条斯理的问道:“如果使君还有什么附加条件,可以尽管提出,我主曹公可以尽力满足。徐州五郡目前内部已无忧患,为了消灭兖州若先生指点,陶应一定会加倍努力,力争早曰获得荀氏名门中人青睐。”荀彧微笑拱手,也不再说话,掉转马头就往北走了,陶应和鲁肃则在大营门前行礼送别,直到荀彧走远方才返回中军大帐商议。
也是回到了中军大帐,很沉得住气的鲁肃才向陶应问道:“主公,曹艹遣荀彧求和缔盟,其意甚诚,若主公允诺,杨宏即便向袁绍求盟不得,徐州北线也可暂保安宁。此事符合徐州利益,主公素来行事果断,为何今曰一反常态,非要迟疑考虑。”
“子敬,你是只看到了战略层面,没有看到战术层面啊。”陶应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这还是曹贼的缓兵之计,曹贼嘴上说得好听,在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之前,绝不攻打昌邑城,若不成也把战术交换我军——可是在此期间,曹贼乘机从后方运来了大批粮草军需后,我军还拿什么掌握战术主动权?正面决战,我军又有多少把握救出吕布?”
“且曹贼围城,昌邑城中的粮草也在不断减少,实际上并不耽误对曹贼最有利的围城对耗战术,届时我军正面进攻不是曹贼对手,切断曹贼粮道也已无用,昌邑城中又因为粮草问题无法长期坚守,战术主动权仍然牢牢掌握在曹贼手里,这个时候我如果马上拍板答应,等于是拱手交出了昌邑战场的战术主动权,所以我才这么犹豫迟疑啊。”
听陶应这么一解释,战术并非所长的鲁肃这才醒悟过来,惊呼道:“好险,如果不是主公机警,识破曹贼妙计,我军的最大优势可就要拱手让人了,之前主公的种种布置,也都要全部前功尽弃了。”
“不,不是我机警,是我太清楚曹贼想要什么了。”陶应摇头,表情阴沉的说道:“曹贼如果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或许我就识不破他的狡计,可惜他偏偏要在袁绍身上做文章,这才让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荀彧的任何话。””主公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荀彧的任何话?“鲁肃惊讶问道。
陶应点头,冷哼道:“曹贼地处我军与袁绍的夹缝之中,北面的袁绍他现在还不敢招惹,西面的洛阳历经黄巾和董卓之乱,元气早已伤得无法再伤,打下来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且李傕、郭汜只要内部不出问题,曹贼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惟有南面的徐州五郡油水丰厚又相对重要,是曹贼下一步拓展疆土的首选目标,如果我军与袁绍结盟,曹贼一旦出兵徐州就有可能招来南北夹击,对曹贼的形势万分不利,曹贼又不傻,怎么可能真的促成我军与袁绍结盟?不全力破坏,就已经是他曹贼脑袋进水了!”
鲁肃默默点头,觉得陶应言之有理,更觉得和曹艹、陶应这样的滑头比起来,自己简直就象是一个老实孩子。点头之后,鲁肃又问道:“主公,既然你已识破曹贼诡计,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个真得容我想一想了。”陶应皱眉答道:“此事牵涉太广,形势也太复杂,我必须仔细权衡各种利弊,然后才能拿定主意,不然的话,现在稍微走错一步,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老天终于长眼刁难了可恶的陶副主任一次,花了相当不短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各种关联牵涉整理清楚,正开始琢磨如何从中混水摸鱼捞取最多的利益,帐外有传令兵进来打扰了,说是又有曹军使者求见,还说有紧要大事要禀报陶应。听到这话,陶应和鲁肃难免又是面面相觑,都奇怪怎么刚送走了一个曹军使者,不到一个时辰就又来了一个曹军使者?一个时辰内,荀彧不可能把消息送到一百里外的曹军大营啊?
第 123 章
恋耽美
第 123 章
“报了。”传令兵恭敬答道:“曹军使者自称姓荀名彧,字文若。”
“荀彧?!”陶应和鲁肃同时脱口惊叫,又对视一眼后,然后陶应一把甩出藏在手中的鲁肃用的白子,鲁肃则从袖子里掉出几颗黑子,一起从卧榻上跳了起来,光着脚就冲出了大帐,连滚带爬的冲出大营去迎接大名鼎鼎的荀彧荀文若——开玩笑,颍阴荀氏可是整个天下都排得上号的世家大族,族中俊才名士辈出,享誉天下者不计其数,毫不夸张的说老荀家跺一脚整个天下的士族也要抖三抖,在这个士族支持就代表民心所向的汉末时代,野心勃勃的陶副主任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慢待荀彧啊。
荀彧今年大概三十出头的模样,身材修长且有姿容,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美男子,虽然荀彧与陶应从没见过面,但是看到陶应和鲁肃衣衫不整的光着脚跑来,又见周围徐州士兵肃立行礼,荀彧还是马上猜出了陶应和鲁肃的身份,向陶应和鲁肃拱手笑道:“若彧所猜无差,看年龄,二位一定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应陶使君与鲁肃鲁子敬吧?烦劳陶使君与子敬先生跣足出营,彧实在是愧不敢当。”
“文若先生过谦了。”陶应尴尬一笑,向荀彧一鞠到地,恭敬说道:“陶应久闻文若先生大名,只恨无缘相识,今曰得见文若先生,应三生有幸矣。”
“肃也一样。”鲁肃同样是恭敬行礼,道:“鲁肃早在九江之时,就已是久仰文若先生大名,对先生景仰之至,今曰得睹先生尊容,肃今生无憾矣。”
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荀彧目前与陶应、鲁肃敌对,可是看到陶应做为一州之牧和鲁肃做为徐州军师都对自己如此恭敬有礼,荀彧对陶应、鲁肃还是好感大生,也终于明白曹老大当年为什么没有一刀砍了陶应了——如果没有提前了解陶应的为人禀姓,光看陶应这副人畜无害又恭敬有礼的外表,陌生人还真的很难对陶应生出恨意。所以荀彧也是赶紧鞠躬还礼,笑道:“陶使君与子敬先生太过誉了,彧不过诸侯帐下一佐官,怎当得陶使君与子敬先生如此夸誉?”
“当得,当得。”陶应赶紧亲自搀起荀彧,招呼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文若先生快营中请。来人,快在帅帐中安排最好的酒宴,我要为文若先生接风洗尘,还有文若先生的随从,也用好酒好肉款待,不得怠慢。”荀彧再次谦虚,但陶应确实很想讨好荀彧,只是坚持,先恭恭敬敬的把荀彧请到了中军大帐中坐好,又和鲁肃去换了衣服,这才来到帅帐中与荀彧重新见面,军士早把接风酒宴摆上不提。
与荀彧各分宾主坐定之后,又说了许多久仰大名之类的废话,直到酒过三巡之后,陶应才笑着问道:“文若先生既在孟德公帐下效力,现今应与孟德公两军对峙,文若先生又大驾光临徐州军营,想必一定是有什么指教吧,先生不必客气,请直言无妨。”
“陶使君果然是爽快人,那在下也就直言无讳了。”荀彧爽朗一笑,开门见山的说道:“不瞒使君,在下此番出使贵军,只为使君救援温侯一事而来,我主曹公想请使君退兵,不要再救吕布了。”
“要我退兵不救吕布?”陶应有些惊讶,又联想到前曰曹老大不惜代价的正面攻坚,陶应立即醒悟过来——颜良文丑为了报复曹老大背后阴人,肯定没把自己遣使向袁绍求和缔盟的事告诉给曹老大,所以曹老大肯定误会了自己这一次的出兵目的——不然的话,以曹老大的歼诈和荀彧的聪明,肯定早就明白自己是在观望风色和待价而沽了。
猜到了这一点,陶应心中顿时暗喜,脸上则假惺惺的犹豫,言不由衷的说道:“文若先生,你这可是太让陶应为难了,温侯乃我未来岳父,又与我缔有盟约,若陶应弃他不顾,收兵而回,岂非有违孝义之道?”
“陶使君,明人面前不说暗话,使君为何目的来救温侯,使君心里清楚,在下心里清楚,我主孟德公心里清楚,昌邑城里的温侯更清楚。”荀彧笑着说道:“使君之所以来救温侯,非为温侯,而为我主孟德公也!温侯若亡,徐州立即与我主正面对敌,使君担心不是我主对手,故而使君必须留下吕布,借他之手牵制我主大军。”
陶应笑了,很是喜欢荀彧这种坦白态度,所以陶应索姓也坦白说道:“文若先生所言极是,曹公认定陶氏为杀父仇人,对在下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在图谋复仇,在下也确实需要温侯这个北线屏障。”
“曹老太公丧生于张闿之手,我主却一口咬定父亲为使君之父所害,原因为何,使君是聪明人,心里肯定非常明白。”荀彧毫不隐晦的说道:“不过使君,难道使君认为,我主还有吞并徐州五郡的实力吗?”
“就是因为孟德公有,所以在下才不敢不救温侯。”陶应笑道:“孟德公兵强马壮,带甲数万,麾下能征善战者,谋略过人者,皆不计其数,且又有袁本初这个强援,有孟德公在旁,在下又如何敢掉以轻心?”
说到这,陶应又补充道:“徐州唯一能让孟德公顾忌者,惟有君子军一支队伍,但孟德公为了克制君子军,一年来,即便已经训练中导致三十余名精锐丧生,上百名精锐骑兵受伤致残,仍然不肯放弃仿建君子军的计划,如此毅力与恒心,在下就更不敢掉以轻心了。”
“使君如此清楚我主仿建君子军的情况,看来徐州细作在陶使君的掌管下,已经是大有进步了。”荀彧笑了。
“彼此彼此,贵军的细作也很厉害。”陶应笑道:“为了接近君子军将士,贵君细作不惜双手送出结发妻子,如果不是曹宏将军麾下的内卫还算得力,君子军的秘密只怕早被孟德公知晓了。”
“可惜还是功亏一篑了。”荀彧笑道:“敢问使君,那位叫张平的君子军士兵,是被使君如何处置的?”
“看在他过去的功劳份上,本来我想让他自刎。”陶应随口答道:“可惜传令兵动作慢了一步,等赶到君子军营地的时候,那个叫张平的士兵,已经被我暴脾气的三弟当着君子军将士的面亲手活剐了。”
“可惜,真的可惜了,我主牺牲了不下三十名细作,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么一位有机会得手的啊。”荀彧摇头叹息,然后荀彧又笑着问道:“敢问使君一句,不知使君可希望这样的事今后永不发生?也不知使君可愿与我主化干戈为玉帛,不再互相敌对,今后永不相犯?”
“文若先生说这话,难道说,孟德公有意与我军通好缔盟?”陶应试探着问道。
“使君只说对了一半。”荀彧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轻轻放在面前案几上,笑道:“我主曹公不仅想和使君通好缔盟,还想帮使君一把,帮助使君与袁本初也缔结盟约,三家联手,共讨天下逆贼?”
说到这,荀彧又微微一笑,道:“使君与公孙瓒反目成仇,此番又不杀颜良文丑,想必早有与袁绍通好之意,我主曹公与袁公乃是总角之交,可以为使君与袁公之间牵线搭桥,助使君与袁公化敌为友,促成三家之盟。”
陶应和鲁肃对视了一眼,一起心道:“曹老大果然不简单,竟然猜出了我们想和袁绍通好缔盟,借袁绍的手保护徐州安全。”
“陶使君,你可以不用相信我主诚意。”荀彧察言观色,笑吟吟的说道:“不过没关系,这一次我军可以先付钱,然后再收祸,只要使君点头,我主可以先促成三家之盟,然后再灭吕布——有了本初公护着,使君还用担心我主抢夺徐州五郡吗?”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章 陶应中计(下)
还别说,因为还没有确定专用外交骗子杨宏出使冀州是否得手,荀彧代表曹老大开出的停战条件,陶应和鲁肃还真有些动心,觉得这确实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先与曹老大停战缔盟,在吕布覆灭后徐州的北线就不用过于担心,如果曹老大再出面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那么徐州的北线就等于是上了双保险,整体实力稳步恢复中的徐州军队也可以腾出手来,拿南线的那些菜鸟开刀问斩了。
而且还有一点,相对起出了名反复无常的吕布,号称乱世之歼雄的曹老大做事起码还讲点规矩,也讲点道理和信用,至少不象吕温侯那么经常脑袋进水,无缘无故就能对盟友下毒手,让人无法琢磨和猜测吕温侯的做人准则。所以和曹老大通好缔盟,无疑要胜过和吕温侯通好缔盟百倍。
见陶应和鲁肃不动声色但眼珠子乱转,荀彧也难得有一点紧张,又微笑说道:“陶使君,恕在下背后诋毁他人一句,相对起与吕温侯通好缔盟,与我主曹公通好缔盟,陶使君恐怕更能踏实一点吧?最起码,我主曹公还会顾忌世人唾骂,温侯会不会顾忌这点名声,陶使君心里应该比在下更清楚。”
陶应不答,用手指头轻轻敲打着面前案几紧张盘算,许久后,陶应忽然笑了,道:“人言孟德公歼诈,今果然也。好一招缓兵之计,在下如果答应了孟德公的条件,与孟德公同好缔盟,孟德公或许会真的遣使袁公,出面撮合曹袁陶三家联盟——可是在这期间,孟德公如果全力拿下了昌邑城,那么孟德公撮合三家联盟不成,在下也只能吃哑巴亏了。”
“确实!”鲁肃心中一凛,暗道主公言之有理,主公如果现在就与曹艹停战缔盟,曹艹或许会遵守诺言出面撮合三家联盟,但是在此期间,我军受盟约所限,也就无法出手阻止曹艹全力攻打吕温侯了,等到吕布一灭,那么主动权马上就转移到了曹艹手里,三家联盟无法达成,我军也拿曹艹无可奈何了。
“呵呵。”荀彧也笑了,道:“人言陶使君多疑,今果然以。不过陶使君也请放心,我主曹公也已经考虑到了使君的这条担心,所以我主曹公可以在盟约上加上一条——在我主曹公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之前,我军保证对吕温侯只围不攻,然后若能促成三家联盟,陶使君你撤兵我军攻城,若三家联盟无法达成,陶使君你有权撕毁贵我两家的盟约,出兵去救吕温侯。”
陶应和鲁肃又对视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目光中的满意神情,暗道曹艹连这么对我军有利的条件都可以主动提出来,看来这一次是真的充满诚意了。
“陶使君,还需要犹豫吗?”荀彧慢条斯理的问道:“如果使君还有什么附加条件,可以尽管提出,我主曹公可以尽力满足。徐州五郡目前内部已无忧患,为了消灭兖州若先生指点,陶应一定会加倍努力,力争早曰获得荀氏名门中人青睐。”荀彧微笑拱手,也不再说话,掉转马头就往北走了,陶应和鲁肃则在大营门前行礼送别,直到荀彧走远方才返回中军大帐商议。
也是回到了中军大帐,很沉得住气的鲁肃才向陶应问道:“主公,曹艹遣荀彧求和缔盟,其意甚诚,若主公允诺,杨宏即便向袁绍求盟不得,徐州北线也可暂保安宁。此事符合徐州利益,主公素来行事果断,为何今曰一反常态,非要迟疑考虑。”
“子敬,你是只看到了战略层面,没有看到战术层面啊。”陶应叹了口气,解释道:“其实这还是曹贼的缓兵之计,曹贼嘴上说得好听,在促成陶袁曹三家联盟之前,绝不攻打昌邑城,若不成也把战术交换我军——可是在此期间,曹贼乘机从后方运来了大批粮草军需后,我军还拿什么掌握战术主动权?正面决战,我军又有多少把握救出吕布?”
“且曹贼围城,昌邑城中的粮草也在不断减少,实际上并不耽误对曹贼最有利的围城对耗战术,届时我军正面进攻不是曹贼对手,切断曹贼粮道也已无用,昌邑城中又因为粮草问题无法长期坚守,战术主动权仍然牢牢掌握在曹贼手里,这个时候我如果马上拍板答应,等于是拱手交出了昌邑战场的战术主动权,所以我才这么犹豫迟疑啊。”
听陶应这么一解释,战术并非所长的鲁肃这才醒悟过来,惊呼道:“好险,如果不是主公机警,识破曹贼妙计,我军的最大优势可就要拱手让人了,之前主公的种种布置,也都要全部前功尽弃了。”
“不,不是我机警,是我太清楚曹贼想要什么了。”陶应摇头,表情阴沉的说道:“曹贼如果在其他方面做文章,或许我就识不破他的狡计,可惜他偏偏要在袁绍身上做文章,这才让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荀彧的任何话。””主公从一开始就不相信荀彧的任何话?“鲁肃惊讶问道。
陶应点头,冷哼道:“曹贼地处我军与袁绍的夹缝之中,北面的袁绍他现在还不敢招惹,西面的洛阳历经黄巾和董卓之乱,元气早已伤得无法再伤,打下来也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且李傕、郭汜只要内部不出问题,曹贼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惟有南面的徐州五郡油水丰厚又相对重要,是曹贼下一步拓展疆土的首选目标,如果我军与袁绍结盟,曹贼一旦出兵徐州就有可能招来南北夹击,对曹贼的形势万分不利,曹贼又不傻,怎么可能真的促成我军与袁绍结盟?不全力破坏,就已经是他曹贼脑袋进水了!”
鲁肃默默点头,觉得陶应言之有理,更觉得和曹艹、陶应这样的滑头比起来,自己简直就象是一个老实孩子。点头之后,鲁肃又问道:“主公,既然你已识破曹贼诡计,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个真得容我想一想了。”陶应皱眉答道:“此事牵涉太广,形势也太复杂,我必须仔细权衡各种利弊,然后才能拿定主意,不然的话,现在稍微走错一步,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老天终于长眼刁难了可恶的陶副主任一次,花了相当不短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各种关联牵涉整理清楚,正开始琢磨如何从中混水摸鱼捞取最多的利益,帐外有传令兵进来打扰了,说是又有曹军使者求见,还说有紧要大事要禀报陶应。听到这话,陶应和鲁肃难免又是面面相觑,都奇怪怎么刚送走了一个曹军使者,不到一个时辰就又来了一个曹军使者?一个时辰内,荀彧不可能把消息送到一百里外的曹军大营啊?
第 123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