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受呵呵两声,只觉得有些奇怪,菜价居然降了,莫非赔本赚吆喝?
    老妇见子受半天没有回应,偷偷翻了个白眼,就是这种问价不买的人太多,她才没有吆喝卖无心菜,转而吆喝较为新奇的报纸。
    不过她没有表现得太过,自从有了商队,各地贵族往来贸易,朝歌是天下中心,有些面生之人,也实属正常。
    眼前的男人衣着华丽,明显是个富贵之人,身边的女子虽然身材不适合生儿育女,但容貌靓丽,听说很多达官贵人就好这一口。
    子受没察觉出老妇的心理活动,自顾自问道:“听说这报纸只在大臣贵族中流通,为何出现在了市面上?”
    老妇人顿觉无语,这人是几个月没来过朝歌了,这点事都不知道?
    她耐着性子道:“说是王叔梅伯发明了印刷术,用铜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成为活字,印刷报纸的时候,只要排列后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能量产,于是民间也出现了许多。”
    印……印刷术?
    子受很平静,当初他在以报纸引出焚书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件事。
    直接跳过雕版印刷到了活字印刷,也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造纸术和印刷术,虽然是伟大的发明,但并不困难,以老祖宗的智慧,只要想到了,有了灵感,很轻易就可以做出来。
    箕子能莫名其妙发明出黄纸,同为王叔的梅伯自然也能整出配套的印刷术。
    当然,这朝歌梅伯是待不下去了,他得陪箕子去孤竹国以南开发朝鲜。
    不过,虽然能接受,但也得问明白缘由,子受决定追根究底:“老人家,不知王叔梅伯,又是怎样发明了印刷术呢?”
    老妇人觉得眼前的富贵公子问了这么多,肯定会不好意思,而后为了表达歉意,定会买些无心菜,今天就可以提前回家,去赌马了。
    那位养活朝歌无数穷人的慈善道人又来散财撒币了,要不是这批无心菜再放下去容易坏,她根本会在今天叫卖。
    老妇人依然耐着性子道:“据说是宫里加了商税,不少贵族商人拿不出现钱,便省了铸钱的工序,直接上缴青铜,又因为纣王此前熔了不少青铜器铸钱,王叔便想着重铸些新的青铜礼器,某天在铭刻礼器上的铭文时,有了灵感,便发明了印刷术。”
    子受顿时了然,在青铜礼器上印刻铭文的方法,和活字差不多,可以说,大商这个重视青铜礼器的朝代,是孕育印刷术的最好年代。
    如果正儿八经的历史上商朝出现了纸,多半也会出现配套的印刷术,这和谁背刺自己无关,纯粹是一系列的因果关系。
    子受在心里这么安慰自己,其实他知道,如果按照老妇的说法,自己当初没有熔青铜器铸钱,梅伯的灵光不会这么容易一闪,印刷术的发明多半得拖上几年。
    不过抛开这点,子受觉得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其实对自己的影响并不大。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文字的传播与文化的活跃,文化异彩纷呈,使得士人阶层壮大,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和保存,让知识文化向底层社会大面积普及。
    但问题真的不大,并不是先进就是好的。
    采用活字印刷术,需排版工匠识字,这个要求有点高,反倒是麻烦的雕版印刷,可以直接将字块当图案来看。
    另外,油性墨没有出现之前,印刷质量堪忧。
    更关键的是,现在字体不统一。
    这是子受最放心的地方,自从黄纸出现后,大臣们的奏疏更加龙飞凤舞,每个人的字都有每个人的风格,书写风格不一样就算了,同一个字,连笔画都不一样。
    看奏疏必须连蒙带猜,才能大致弄明白意思,当昏君本就不用多管朝政,所以从此之后,若非必要子受根本不看奏疏,何况其他人。
    这么一来,活字印刷的字块,应该以怎样的字体为准?
    到时候字体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一、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都是小事,同一个字写得和他人认知不一样,根本认不出啊!
    清末的《增订四库简明目录》著录历代书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种,约计不同版本两万部,其中活字印刷只有二百二十部,仅仅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一。
    那时候的活字印刷使用得都不广泛,何况现在!
    之前报纸只在朝歌一地,少部分大臣、贵族之中流传还好,问题不明显,可现在想用印刷术来普及,却是想得太多了。
    各个地方的字体根本不一样!
    子受很安心,报纸,随你印,你尽管印,印了给谁看?
    寻常百姓之中,能识字的有多少,还指望他们买报纸?
    还不如印连环画呢!
    看老妇这模样,多半是报纸卖不出去了,不得不和无心菜捆绑销售。
    子受觉得,老妇为自己解释了这么多,也不容易:“那给我来一份报纸吧。”
    老妇顿时拉下了脸,我陪你唠这么半天,就买一份报纸?
    她嘴里的牙齿没剩下几颗,却也咬得咯咯响想:“一份一文。”
    这么便宜?子受狐疑,掏了半天没掏出钱,只好求助似的看向龙吉。
    龙吉会意,拿出一贯钱递了过去。
    她对一文还是一贯都没什么概念,即使多了,老妇这么可怜,多给些便是。
    就在老妇激动地接过钱时,子受一把抢走,从中拿出一枚小铜板,递给了老妇。
    昏君的正常操作,应该是直接抢,给一文钱就不错了,还给一贯?
    千金买虎骨的恶劣影响都没结束呢!
    子受将剩下的钱塞进怀里,拿上一份报纸,随意看了眼。
    怀里的铜钱瞬间落在地上,滚得满街都是。
    问,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
    a.商朝 b.汉朝 c.唐朝 d.秦朝
    根据同长同短选a原则,这题选a。
    毫无疑问,a是正确答案。
    第350章 书同文
    “这是怎么回事?”
    子受原以为姜后贤良淑德,必然能在自己离开朝歌后,稳住一切,不求赚昏庸值,至少能平平安安度过几个月。
    没想到,没想到啊……
    子受将报纸扔在桌案上,他完全不能理解。
    报纸上的字被简化了,虽说没有后世的简体字那么简单,但也比以往简洁了许多,看一眼就能认个七七八八,而且一笔一划都有规范。
    不存在什么东西南北字体不同,全都一个样。
    而且更让人诧异的是,在后续深入调查中,子受发现能一眼认个七七八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是穿越者认识简体字,而是每个人都是这样。
    就像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一般,凡是见到这些字的人,基本都能认出来,而且记忆很深刻,看过几次,就能写下,只要不是智力障碍,写词造句不成问题。
    子受当时就懵了,按着这个发展,全民识字都不难吧?
    面对子受的询问,姜后大惑不解:“陛下何出此言?妾身早就发去了奏疏,陛下莫非没有看?”
    子受:“……”
    他真没看。
    即使有过一次因为没及时看奏疏,导致越王投效的祸事,他还是懒得看,主要就是看着太麻烦了,还不如省点事。
    姜后倒是冰雪聪明,恍然大悟道:“想来陛下忙于南征,应该无暇顾及这等小事。”
    子受沉默一阵,这事挺大的,教学都不用,直接普及识字了。
    姜后解释起来:“年初黄纸初现时,杨任便感慨字体不一,便是朝臣,也难以辨别,正好又得了数月休沐,便试图统一文字。”
    子受皱眉,统一文字不是一个人能干出来的,也不可能这么快,杨任开挂了?
    姜后继续道:“可杨大夫失败了。”
    子受看了眼桌案上的报纸。
    失败?那这是什么东西?
    “后来群臣在陛下的要求下,凡是休沐者,皆去杜元铣府上修书,记录生平所见所闻,群臣便也如杨任一般,意识到了问题。”
    “所以群臣合力,由繁化简,统一文字……”
    子受叹了口气,不该让他们写书的,游记确实不重要,写了也没事,但书写游记的文字,却有大问题。
    这是文武百官的合力肾击。
    不过子受仍有疑问:“也就是说,朝中诸卿以半年时间,统一了文字?”
    即使有这么多人参与,还是太快了。
    姜后摇头:“臣妾也是事后才知晓,赵道长、罗道长有一师姐,名唤龟灵圣母,其人竟是因为仓颉先祖在龟甲上造字,心有所感而得道,对文字颇有研究,也参与其中,大大加快了速度。”
    子受明白了。
    背后有仙人刺自己。
    截教这群仙人馋功德,统一文字肯定有功德,便凑了上来,刚好龟灵圣母又专业对口,以往又有因果,就这么做成了。
    这么一来,人人都能一眼认出字体,甚至记忆书写,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多半和功德或是气运之类的东西有关,封神世界的人类不能以普通人类来比。
    便是自己,应该也受到了影响,刚穿越之时几乎什么都记不得,往后许多上辈子只看了一眼,根本不可能记住的东西,印象竟变得深刻起来。
    子受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统一文字,并且通过报纸印刷术等,使得识字率大增的功劳,看起来很牛逼,实际上应该不会对昏庸值造成太大影响。
    毕竟自己没有参与其中,做出这些事的是龟灵圣母和朝中群臣。
    姜后仿佛看穿了子受的心思,猛然道:“这还是多亏了陛下,若无陛下,即使有这简化字,也无法推广开来。”
    子受:“???”
    你不能乱甩锅啊!
    姜后言笑晏晏:“陛下焚烧了巫祝之书,大量传承千百年的巫祝之术化作灰烬,常人能看到文字的地方,也就只剩下报纸或是群臣们编写的游记。”
    “又因为新法严苛,需要大批刑狱相关的官员,这些官员粗通文字,却又无法识得所有文字,只能以简体字传授其新法。”
    “百姓则更甚,新法重刑,人人自危,因而不得不记忆简体字,进而记忆新法,以防犯事。”
    子受嘴角抽了抽,心中百味杂陈。
    推广新法需要大量刑狱官员,法令严苛,人们便自发研读新法。
    --

章节目录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殆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殆火并收藏封神之我要当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