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9
我扔了妹妹的书后穿越了 作者:何书
宣他进宫的宫人便来了郑家村。
在宣旨之前,太监们将什么都收拾摆放好,这才让郑之南接旨。
好在郑家村离京城并不算远,当天将这些公公太监们安顿好,翌日大家才一起离开,离开时,村子里所有人都放下手头上的事儿赶来围观,满面笑容的看着郑之南与一众太监离开,有的人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当然,也嫉妒者亦有之。
郑之南被宣进宫这事儿,自他走后,郑家村可热闹了,这十里八村有认识郑家村的人,都一窝蜂跑来打听消息,听了一耳朵后回到家各种八卦讨论,都说这郑家的祖坟是冒了青烟,竟有如此好的福泽。
郑之南去京城面圣那天,并不是在朝堂上见到的皇帝,而是下朝后,私下里与几个相关的官员一起见了郑之南。
皇帝看到从容磕头见礼的郑之南,颇有些赞赏和惊奇。
作为平民百姓,他从前巡视民情,很少能见到如郑之南这样的平民,虽然他现在也算是个商人,见了不少大场面,可大场面和面圣还是有区别的。
那些大字不识的平民或者粗俗不堪的商人,哪个能做到如郑之南这样平静的站在案前?
这一印象让皇帝生出了一丝好感,便没有之前那样想要严厉震慑一番的想法。
“你便是郑之南?”
郑之南闻言低头道:“回陛下,正是草民。”
“那南纸便是由你研制出来的?”
“是。”
“抬起头来回话。”对于只能看到郑之南头发的皇帝,直接让郑之南站直了与他说话。
这小子长得竟然如此周正俊朗,皇帝笑眯眯地问了一句:“年方几何,可曾婚配?”仿佛只要郑之南说没有,他就可以立即指婚给他。
郑之南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是说:“草民已有心仪之人。”坦坦荡荡。
想做媒的皇帝笑脸渐渐消散,颇觉扫兴的样子,不过他还没有忘记正经事,同时制止了想要呵斥郑之南的宫人。
郑之南得到过凌崇的嘱咐,加上本身就是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不上道。
直接将造纸术献上来不说,还将造纸的机器图纸也一并交了上去,甚至细心的提出可以安排几名工人过去造纸厂当技术员,为他们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操作机器,愿意倾囊相授。
对于郑之南的上道,皇帝很是舒心,大手一挥,给郑之南奖励良田百亩不说,黄金万两等等东西。
皇帝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新的造纸术还有那些机器的图纸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这关乎民生,而他最看重的就是民生发展。
民生发展的蓬勃,这太平盛世才会更加长盛,他的王朝也会更稳固。
郑之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不惜放弃这么大的利益,黄金万两,良田百亩算什么?
皇帝记着郑之南的功劳,所以这些奖赏不过是身外之物,有皇帝记着,谁还敢造次?
这已经是恩泽了。
郑之南从皇宫出来后,回到上次住过的酒楼,周连义和凌崇都坐在楼下等待他。
这次与上次不一样,上次凌崇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看着郑之南与周连义有说有笑,这次他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郑之南的身后,握住他的手,宣布主权。
甚至还不忘刺一句周连义。
“周兄不是下个月就要大婚,这婚礼的事儿筹备好了吗?这么急着来见之南?”
周连义看到看到凌崇握住郑之南的手,久久都回不过神,尤其是郑之南并没有甩脱,心中苦涩。
他早该明白,就算郑之南没有和凌崇在一起,他们俩也断无可能。
何况他现在已经知道,凌崇就是郑家村的那个凌崇,猎户并不是猎户,而是燕王世子。
这些事儿是他过年回到郑家村,本来想想去见郑之南,却看到了和郑之南站在一起的燕王世子时明白过来的。
可是终归没有办法那么轻松的放下。
周连义没有回答凌崇的话,而是对郑之南说:“之南,可否借一步说话?”想与郑之南单独聊一聊。
郑之南看着周连义怅然的神情,点了点头。
凌崇虽然心中不愿,但也没有小气到不允许郑之南和别人见面,便也没有说什么,远远地站在一旁。
周连义看着面前的郑之南。
“他们是一个人对吗?”
“嗯。”
“他对你好吗?”
“你觉得呢?”
能够在恢复了身份还和郑之南在一起,前前后后如此紧张,就能看得出对方的真心。
周连义苦笑了一声说:“祝福你们,”
郑之南笑了笑说:“谢谢。”
聊的不多,但每一句都如重锤,敲在周连义的心上。
等他离去时,他脑海里只有一句话。
一旦错过,就什么都错过了。
但其实周连义没有去深想,就算他当了状元回来,就真的可以做到像凌崇这样,放弃娶妻生子而选择和郑之南携手一生吗?
他做不到,就算在一起,他也无法给郑之南幸福,只能获得一时的欢愉。
他的错过是对郑之南的成全。
有时,错过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京城派来官员筛选出来的学生,跟着郑之南的人学习造纸技术和机器的使用时,他开始着手改良船只,挑选有经验的船员和船长,筹备物资。
为一年后的出海做准备。
他忙着做出海前的准备,凌崇也已经安排好了过继之事。
半年后,凌崇为了让父母没有办法阻扰他与郑之南一同出海,直接在皇帝召见他时,说了出海的想法,这个想法是造福百姓的,皇帝本来就有意想派人出海,引进新的东西,只是一直没有挑选到合适的人选。
看到凌崇愿意主动请缨,哪儿有不愿意的,直接挑选了100“精兵良将”,让凌崇来训练和筹备,知道郑之南也有意出海,甚至正在改良船只,直接将两人担任了这次出海的使者,一个主使者,一个副使者。
燕王知道此时后,特意进宫面圣,想要将凌崇扯回来。
皇帝直接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加上一句家国方面的话给打发了。
燕王回去后不得不安慰妻子。
“这些年你努力了那么久,想要为他择一良妻,可他动心过吗?你一定如我一样看得出来,他志不在此,对娶妻生子之时没有一点兴趣,兴许是经历了那件事后,已经看开,人生在世,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他想要去看看更辽阔的地方,我们何必拘束他,于他而言,活着回来,还能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将他拘在身边,你安心了,可他就会开心吗?”虽然燕王也不舍得,不愿意看到凌崇出海,可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无
恋耽美
宣他进宫的宫人便来了郑家村。
在宣旨之前,太监们将什么都收拾摆放好,这才让郑之南接旨。
好在郑家村离京城并不算远,当天将这些公公太监们安顿好,翌日大家才一起离开,离开时,村子里所有人都放下手头上的事儿赶来围观,满面笑容的看着郑之南与一众太监离开,有的人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当然,也嫉妒者亦有之。
郑之南被宣进宫这事儿,自他走后,郑家村可热闹了,这十里八村有认识郑家村的人,都一窝蜂跑来打听消息,听了一耳朵后回到家各种八卦讨论,都说这郑家的祖坟是冒了青烟,竟有如此好的福泽。
郑之南去京城面圣那天,并不是在朝堂上见到的皇帝,而是下朝后,私下里与几个相关的官员一起见了郑之南。
皇帝看到从容磕头见礼的郑之南,颇有些赞赏和惊奇。
作为平民百姓,他从前巡视民情,很少能见到如郑之南这样的平民,虽然他现在也算是个商人,见了不少大场面,可大场面和面圣还是有区别的。
那些大字不识的平民或者粗俗不堪的商人,哪个能做到如郑之南这样平静的站在案前?
这一印象让皇帝生出了一丝好感,便没有之前那样想要严厉震慑一番的想法。
“你便是郑之南?”
郑之南闻言低头道:“回陛下,正是草民。”
“那南纸便是由你研制出来的?”
“是。”
“抬起头来回话。”对于只能看到郑之南头发的皇帝,直接让郑之南站直了与他说话。
这小子长得竟然如此周正俊朗,皇帝笑眯眯地问了一句:“年方几何,可曾婚配?”仿佛只要郑之南说没有,他就可以立即指婚给他。
郑之南没有回答这两个问题,而是说:“草民已有心仪之人。”坦坦荡荡。
想做媒的皇帝笑脸渐渐消散,颇觉扫兴的样子,不过他还没有忘记正经事,同时制止了想要呵斥郑之南的宫人。
郑之南得到过凌崇的嘱咐,加上本身就是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不上道。
直接将造纸术献上来不说,还将造纸的机器图纸也一并交了上去,甚至细心的提出可以安排几名工人过去造纸厂当技术员,为他们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操作机器,愿意倾囊相授。
对于郑之南的上道,皇帝很是舒心,大手一挥,给郑之南奖励良田百亩不说,黄金万两等等东西。
皇帝坐在这个位置上,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新的造纸术还有那些机器的图纸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这关乎民生,而他最看重的就是民生发展。
民生发展的蓬勃,这太平盛世才会更加长盛,他的王朝也会更稳固。
郑之南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不惜放弃这么大的利益,黄金万两,良田百亩算什么?
皇帝记着郑之南的功劳,所以这些奖赏不过是身外之物,有皇帝记着,谁还敢造次?
这已经是恩泽了。
郑之南从皇宫出来后,回到上次住过的酒楼,周连义和凌崇都坐在楼下等待他。
这次与上次不一样,上次凌崇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眼睁睁看着郑之南与周连义有说有笑,这次他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郑之南的身后,握住他的手,宣布主权。
甚至还不忘刺一句周连义。
“周兄不是下个月就要大婚,这婚礼的事儿筹备好了吗?这么急着来见之南?”
周连义看到看到凌崇握住郑之南的手,久久都回不过神,尤其是郑之南并没有甩脱,心中苦涩。
他早该明白,就算郑之南没有和凌崇在一起,他们俩也断无可能。
何况他现在已经知道,凌崇就是郑家村的那个凌崇,猎户并不是猎户,而是燕王世子。
这些事儿是他过年回到郑家村,本来想想去见郑之南,却看到了和郑之南站在一起的燕王世子时明白过来的。
可是终归没有办法那么轻松的放下。
周连义没有回答凌崇的话,而是对郑之南说:“之南,可否借一步说话?”想与郑之南单独聊一聊。
郑之南看着周连义怅然的神情,点了点头。
凌崇虽然心中不愿,但也没有小气到不允许郑之南和别人见面,便也没有说什么,远远地站在一旁。
周连义看着面前的郑之南。
“他们是一个人对吗?”
“嗯。”
“他对你好吗?”
“你觉得呢?”
能够在恢复了身份还和郑之南在一起,前前后后如此紧张,就能看得出对方的真心。
周连义苦笑了一声说:“祝福你们,”
郑之南笑了笑说:“谢谢。”
聊的不多,但每一句都如重锤,敲在周连义的心上。
等他离去时,他脑海里只有一句话。
一旦错过,就什么都错过了。
但其实周连义没有去深想,就算他当了状元回来,就真的可以做到像凌崇这样,放弃娶妻生子而选择和郑之南携手一生吗?
他做不到,就算在一起,他也无法给郑之南幸福,只能获得一时的欢愉。
他的错过是对郑之南的成全。
有时,错过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京城派来官员筛选出来的学生,跟着郑之南的人学习造纸技术和机器的使用时,他开始着手改良船只,挑选有经验的船员和船长,筹备物资。
为一年后的出海做准备。
他忙着做出海前的准备,凌崇也已经安排好了过继之事。
半年后,凌崇为了让父母没有办法阻扰他与郑之南一同出海,直接在皇帝召见他时,说了出海的想法,这个想法是造福百姓的,皇帝本来就有意想派人出海,引进新的东西,只是一直没有挑选到合适的人选。
看到凌崇愿意主动请缨,哪儿有不愿意的,直接挑选了100“精兵良将”,让凌崇来训练和筹备,知道郑之南也有意出海,甚至正在改良船只,直接将两人担任了这次出海的使者,一个主使者,一个副使者。
燕王知道此时后,特意进宫面圣,想要将凌崇扯回来。
皇帝直接一句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加上一句家国方面的话给打发了。
燕王回去后不得不安慰妻子。
“这些年你努力了那么久,想要为他择一良妻,可他动心过吗?你一定如我一样看得出来,他志不在此,对娶妻生子之时没有一点兴趣,兴许是经历了那件事后,已经看开,人生在世,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他想要去看看更辽阔的地方,我们何必拘束他,于他而言,活着回来,还能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将他拘在身边,你安心了,可他就会开心吗?”虽然燕王也不舍得,不愿意看到凌崇出海,可事已至此,说再多也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