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务员 作者:水叶子
第 296 章
“大灾之年不思养民,反倒大兴徭役,安别驾你也是知遍查典籍可曾见到过这样的先例?残民以逞四字考语跑不掉的。那些个监察御史立功之心热的很,听说这样的事情怕是都等不急乘车了”,踱步走回书案后,牛祖德气定神闲的咂摸了一句,“八品县令不大不既惹不上麻烦又有实实在在的功绩,这个品级倒正对监察御史的胃口”。
“属下即刻去办”,安别驾说着人就已经站起。
“慢着”,重又在书案后坐定的牛祖德摆了摆手,“别找檀州的那个,这三个监察御史里就数他心眼最活,去莫州找甘鸿宇,此人不仅强项,而且是个只认古板,自诩一言一行皆从圣人遗教,把这样的人引去龙门才最合适”。
每两年的监察御史轮换都是天下各道州地方官最注目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人还没到地方,其所去道州的地方官就已将监察御史们的品性癖好摸了个清清楚楚,为求自保花多少心思都值,这种官场手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以安别驾一点也不奇怪牛祖德怎么会对御史台派驻本道的监察御史如此熟悉,点了点头后快步出门去了。
…………………………………………
你来我往,只不过现在的唐成却没心思猜度牛祖德在想什么,干什么,他正在接待一个客人,一个由他派来福居中联络到的特殊客人。
二百四十七章 大生意
此前许多初见唐成的人一样,阿史德支也很惊讶于龙门县令竟然如此年轻,身为商贾这些年他跑过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见了不少,但像唐成这般年轻的一地主官倒的确是第一次遇到。
唐成对这样带有讶色的眼神已经习惯了,进士中的早有啥办法?阿史德支打量着他的时候,他也在看着这个姓氏明显是出于突厥的九姓胡人。
满脸的胡须,膀大腰圆的身体,单从外形上说,阿史德支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商贾,或许就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彪悍才能以一个九姓胡的身份把生意做这么大吧?毕竟这是在民风彪悍的北地,而九姓杂胡又是最为人歧视的一个种群。
“听来福说大人有一笔大生意要做”,因为长相及身形的缘故,阿史德支的身子那怕只是微微前倾就有了一股威压的力量,“南货北货波斯货,总之不管大人想要什么,找上我就对了”。
“我想要粮食”,唐成端起茶盏举了举,“越多越好,不道阿史德头领有没有?”。
“这倒是个紧俏阿史德支伸手捻弄着浓厚的胡须嘿嘿一笑,“既然夸下了海口,那就不能让大风吹闪了舌头,粮食自然是有,大人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这价钱嘛,按现在的行市可不便宜呀”。
听着阿史德支一嘴溜溜的唐人俚语,唐成忍不住笑了,“本县没钱”。
说完这句成刻意收住了话头,眼神从茶盏转到了阿史德支脸上,总算没让他失望的是,这个长相粗豪的汉子不愧是九姓胡里有名的大商贾,听了他这句话虽然微皱起了眉头,倒还沉得住气。
“不,本县能给阿史德领队地却比钱重要”。
“以货易货?商贾贸易就讲究个做活做死,以货易货也行”。
“这也是三两句就能说清楚地事情”。唐成笑着站起身。“走。看看去吧”。
出了城门之后。马便直往右行。一路大半个时辰里唐成没说什么。阿史德支也就没问。只是饶有兴致地不时撩开帘幕去看外边地景象。
渐渐地随着马车行近。阿史德支刚才远远看到地牛车队伍清晰起来。这些牛车恰好是循着两个不同地方向运动着。装满石头地向前走。拉着空车地反方向而行。井井有条地牛车队伍组成了一条川流不息地河。无论从那一边看都望不到车队地尾。
作为流动地行商。阿史德支对于一切车队都很敏感。此刻坐在车上看着这不见尾循环往复地牛车队。他最感到惊讶地并非是车队庞大地规模。而在于这些拉车地人。
这些拉车地竟然是奚人!
阿史德支是往来北地地行商。而龙门奚却是饶乐草原交接大唐内陆地门户及牲口皮货地大供货商。所以他对龙门奚地情况并不陌生。当商贾贸易做到一定地地步时。所谓地了解也就远远超出了仅是贸易本身地层面。
所以他现在才会如此惊诧,龙门奚地特权已近乎是北地众所周知之事,这多草原上的奚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年轻的县令带自己来这儿又是什么意思?
看了看对面一脸浅笑的唐成,阿史德支把已经走到喉咙口的话又重新咽了回去,他没忘记现在还是谈生意地时间,而在这个时间里先表现出好奇的一方总是要吃亏地。
就在他眼神闪烁,心中猜测不定的时候马车一转进入了一个山口,很快阿史德支就听到了一阵阵鼓声,军鼓?与连片地“杭杭”号子声,随后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山谷与山坡就呈现在阿史德支面前。
山谷里满是奚人地牛车、窝棚、铁匠炉子、行军锅……跟热闹的山谷比起来,对面的山坡上更是人忙如蚁,热火朝天。
在这片狭长的地方里聚集起了一万多人各司其职的忙碌碌,对于从小就在地广人稀的北地长大的阿史德支来说,在野外看到这样的大场面的确是难得的壮观。
唐成没有下车,撩开车窗手指着对面的山坡向阿史德支笑道:“阿史德领队明年再来的时候这里就该热闹了”。
“噢”,阿史德支的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还用等明年,现在就热闹的很!”。
闻言,唐成笑着摇了摇头,“这算不了什么,到明年这个时候,龙门县两万余唐人百姓都将集中起来在前面的山脚下比邻而居,跟那一比眼前这点热闹又算什么”。
同样笑着的阿史德支双眼猛然睁大了,“大人要将县唐人百姓集中安住,这……怎么可能?”。
“阿史德领最近没到过龙门吧?”。
“三四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而且一来就到了大人衙上”。
“阿史德领队倒该四下走走看看的”,唐成放下了手中的车窗帘幕,背依靠枕笑道:“世上无难事,牧人是逐水草而居,唐人却是仰仗田亩吃饭,那里有好水好田就是他们安居的好地方”。
唐成说话之间,马车重又启行,出了山口往来路行去,只是走到县城前时却没循门而进,径直向前驶去。
约与到前面那个山口所花的时间差不多,阿史德支在龙门县城的另一侧又见到了与刚才近似的一幕,只不过这边拉车运石头的却是唐人,而那些在山坡上忙忙碌碌的人也少了很多,但让他更感吃惊的却是这里军帐林立,沿途所见器物几乎都打着边军的烙印。
正在阿史德支一脸惊疑不定的时候,唐成的话语传了过来,“阿史德领队没看错,这些在山坡上忙活的都是天成军士,到明年这个时候,两万多天成军家属就将从关中迁居此地”。
听到这话,阿史德已经是说不出什么来了,恰在这时便听车厢外一阵叩门声响,打开车门就见到一个身穿轻便皮甲的中年将佐,“唐明府怎么有时间到这儿来了?不过这倒是正好,省了我往县衙跑一趟”,那将佐一点都没客气,嘴里说着人就已经钻上马车贴着唐成坐了。
“这位是天成军
尉江大人,江大人,这位乃是北地行商中赫赫有名的领队”。
如果说阿史德支对于唐成这样地地方官还可以不怎么在意的话,那他对边军将领的态度可就截然不同了,身为行商就是往来各地贸易,对于干他们这一行的人而言,边军镇守的关隘就是他们的财路所系。
阿史德支的见礼很客气,但他换回地却是一张冷脸。
“九姓胡?”,江都尉根本就没掩饰自己的鄙夷之意,就这他还算顾忌了唐面子,总算把个“杂”字儿给省掉了。
彼时大唐内陆地区倒是开放,自太宗皇帝颁布“兼爱如一”诏令地几十年来唐胡通婚实属正常,但在这北方边地却是截然另一番景象,不管是奚人、契丹人还是室韦、,其整个部族社会的构成都是以血缘为纽带,血缘也是决定部族内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最重要衡量标尺。由此就演化出一个特定的习俗各部族忌与外族通婚。
这个习俗在面唐人的时候还好,毕竟他们的王迎娶的就是唐朝公主,而且唐朝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衡量都比他们强地多了,这样的通婚还不算玷污先祖们传承下的纯正血统。舍此之外的一切通婚都是遭人鄙夷的,就算别人不说,就是自家族人那一关都过不去。
唐成最初了解到这些的候,先想到的便是流行在大唐内陆地区的门第观念,说起来二实在相似地很,其实这些东西现在有,一千三百年后依然存在,譬如后世里新疆的维族人就依然保留着不与汉人通婚的习俗,至少在总体上来说是如此。
在这样的景下,九姓杂胡在的处境就变地无比尴尬了,几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就像流浪地吉普赛人或是在欧洲大陆上流浪了一千多年的犹太人,走到哪儿都遭人鄙视,他们没有草场,没有固定地聚集地,也正是在这种生存现实的逼迫使得九姓胡大多依靠商贾为生,并由此出现了一大批类似阿史德支地大商贾。
从小到大,类似于江都尉这样的白眼淡见的太多了,面对着这个得罪不起的人,阿史德支尽管心中屈辱,却也只能尴尬而笑的点头承认。
“这是我的客人”,不等阿史德支说话,成先已开口,“作为朋友,江都尉,你这样对待我的客人可是与礼不合”。
第 296 章
恋耽美
第 296 章
“大灾之年不思养民,反倒大兴徭役,安别驾你也是知遍查典籍可曾见到过这样的先例?残民以逞四字考语跑不掉的。那些个监察御史立功之心热的很,听说这样的事情怕是都等不急乘车了”,踱步走回书案后,牛祖德气定神闲的咂摸了一句,“八品县令不大不既惹不上麻烦又有实实在在的功绩,这个品级倒正对监察御史的胃口”。
“属下即刻去办”,安别驾说着人就已经站起。
“慢着”,重又在书案后坐定的牛祖德摆了摆手,“别找檀州的那个,这三个监察御史里就数他心眼最活,去莫州找甘鸿宇,此人不仅强项,而且是个只认古板,自诩一言一行皆从圣人遗教,把这样的人引去龙门才最合适”。
每两年的监察御史轮换都是天下各道州地方官最注目的事情,甚至有的时候人还没到地方,其所去道州的地方官就已将监察御史们的品性癖好摸了个清清楚楚,为求自保花多少心思都值,这种官场手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是以安别驾一点也不奇怪牛祖德怎么会对御史台派驻本道的监察御史如此熟悉,点了点头后快步出门去了。
…………………………………………
你来我往,只不过现在的唐成却没心思猜度牛祖德在想什么,干什么,他正在接待一个客人,一个由他派来福居中联络到的特殊客人。
二百四十七章 大生意
此前许多初见唐成的人一样,阿史德支也很惊讶于龙门县令竟然如此年轻,身为商贾这些年他跑过不少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员也见了不少,但像唐成这般年轻的一地主官倒的确是第一次遇到。
唐成对这样带有讶色的眼神已经习惯了,进士中的早有啥办法?阿史德支打量着他的时候,他也在看着这个姓氏明显是出于突厥的九姓胡人。
满脸的胡须,膀大腰圆的身体,单从外形上说,阿史德支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商贾,或许就正是因为他的这份彪悍才能以一个九姓胡的身份把生意做这么大吧?毕竟这是在民风彪悍的北地,而九姓杂胡又是最为人歧视的一个种群。
“听来福说大人有一笔大生意要做”,因为长相及身形的缘故,阿史德支的身子那怕只是微微前倾就有了一股威压的力量,“南货北货波斯货,总之不管大人想要什么,找上我就对了”。
“我想要粮食”,唐成端起茶盏举了举,“越多越好,不道阿史德头领有没有?”。
“这倒是个紧俏阿史德支伸手捻弄着浓厚的胡须嘿嘿一笑,“既然夸下了海口,那就不能让大风吹闪了舌头,粮食自然是有,大人要多少有多少,只是这价钱嘛,按现在的行市可不便宜呀”。
听着阿史德支一嘴溜溜的唐人俚语,唐成忍不住笑了,“本县没钱”。
说完这句成刻意收住了话头,眼神从茶盏转到了阿史德支脸上,总算没让他失望的是,这个长相粗豪的汉子不愧是九姓胡里有名的大商贾,听了他这句话虽然微皱起了眉头,倒还沉得住气。
“不,本县能给阿史德领队地却比钱重要”。
“以货易货?商贾贸易就讲究个做活做死,以货易货也行”。
“这也是三两句就能说清楚地事情”。唐成笑着站起身。“走。看看去吧”。
出了城门之后。马便直往右行。一路大半个时辰里唐成没说什么。阿史德支也就没问。只是饶有兴致地不时撩开帘幕去看外边地景象。
渐渐地随着马车行近。阿史德支刚才远远看到地牛车队伍清晰起来。这些牛车恰好是循着两个不同地方向运动着。装满石头地向前走。拉着空车地反方向而行。井井有条地牛车队伍组成了一条川流不息地河。无论从那一边看都望不到车队地尾。
作为流动地行商。阿史德支对于一切车队都很敏感。此刻坐在车上看着这不见尾循环往复地牛车队。他最感到惊讶地并非是车队庞大地规模。而在于这些拉车地人。
这些拉车地竟然是奚人!
阿史德支是往来北地地行商。而龙门奚却是饶乐草原交接大唐内陆地门户及牲口皮货地大供货商。所以他对龙门奚地情况并不陌生。当商贾贸易做到一定地地步时。所谓地了解也就远远超出了仅是贸易本身地层面。
所以他现在才会如此惊诧,龙门奚地特权已近乎是北地众所周知之事,这多草原上的奚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个年轻的县令带自己来这儿又是什么意思?
看了看对面一脸浅笑的唐成,阿史德支把已经走到喉咙口的话又重新咽了回去,他没忘记现在还是谈生意地时间,而在这个时间里先表现出好奇的一方总是要吃亏地。
就在他眼神闪烁,心中猜测不定的时候马车一转进入了一个山口,很快阿史德支就听到了一阵阵鼓声,军鼓?与连片地“杭杭”号子声,随后那一片热火朝天的山谷与山坡就呈现在阿史德支面前。
山谷里满是奚人地牛车、窝棚、铁匠炉子、行军锅……跟热闹的山谷比起来,对面的山坡上更是人忙如蚁,热火朝天。
在这片狭长的地方里聚集起了一万多人各司其职的忙碌碌,对于从小就在地广人稀的北地长大的阿史德支来说,在野外看到这样的大场面的确是难得的壮观。
唐成没有下车,撩开车窗手指着对面的山坡向阿史德支笑道:“阿史德领队明年再来的时候这里就该热闹了”。
“噢”,阿史德支的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还用等明年,现在就热闹的很!”。
闻言,唐成笑着摇了摇头,“这算不了什么,到明年这个时候,龙门县两万余唐人百姓都将集中起来在前面的山脚下比邻而居,跟那一比眼前这点热闹又算什么”。
同样笑着的阿史德支双眼猛然睁大了,“大人要将县唐人百姓集中安住,这……怎么可能?”。
“阿史德领最近没到过龙门吧?”。
“三四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而且一来就到了大人衙上”。
“阿史德领队倒该四下走走看看的”,唐成放下了手中的车窗帘幕,背依靠枕笑道:“世上无难事,牧人是逐水草而居,唐人却是仰仗田亩吃饭,那里有好水好田就是他们安居的好地方”。
唐成说话之间,马车重又启行,出了山口往来路行去,只是走到县城前时却没循门而进,径直向前驶去。
约与到前面那个山口所花的时间差不多,阿史德支在龙门县城的另一侧又见到了与刚才近似的一幕,只不过这边拉车运石头的却是唐人,而那些在山坡上忙忙碌碌的人也少了很多,但让他更感吃惊的却是这里军帐林立,沿途所见器物几乎都打着边军的烙印。
正在阿史德支一脸惊疑不定的时候,唐成的话语传了过来,“阿史德领队没看错,这些在山坡上忙活的都是天成军士,到明年这个时候,两万多天成军家属就将从关中迁居此地”。
听到这话,阿史德已经是说不出什么来了,恰在这时便听车厢外一阵叩门声响,打开车门就见到一个身穿轻便皮甲的中年将佐,“唐明府怎么有时间到这儿来了?不过这倒是正好,省了我往县衙跑一趟”,那将佐一点都没客气,嘴里说着人就已经钻上马车贴着唐成坐了。
“这位是天成军
尉江大人,江大人,这位乃是北地行商中赫赫有名的领队”。
如果说阿史德支对于唐成这样地地方官还可以不怎么在意的话,那他对边军将领的态度可就截然不同了,身为行商就是往来各地贸易,对于干他们这一行的人而言,边军镇守的关隘就是他们的财路所系。
阿史德支的见礼很客气,但他换回地却是一张冷脸。
“九姓胡?”,江都尉根本就没掩饰自己的鄙夷之意,就这他还算顾忌了唐面子,总算把个“杂”字儿给省掉了。
彼时大唐内陆地区倒是开放,自太宗皇帝颁布“兼爱如一”诏令地几十年来唐胡通婚实属正常,但在这北方边地却是截然另一番景象,不管是奚人、契丹人还是室韦、,其整个部族社会的构成都是以血缘为纽带,血缘也是决定部族内人与人之间亲疏远近的最重要衡量标尺。由此就演化出一个特定的习俗各部族忌与外族通婚。
这个习俗在面唐人的时候还好,毕竟他们的王迎娶的就是唐朝公主,而且唐朝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衡量都比他们强地多了,这样的通婚还不算玷污先祖们传承下的纯正血统。舍此之外的一切通婚都是遭人鄙夷的,就算别人不说,就是自家族人那一关都过不去。
唐成最初了解到这些的候,先想到的便是流行在大唐内陆地区的门第观念,说起来二实在相似地很,其实这些东西现在有,一千三百年后依然存在,譬如后世里新疆的维族人就依然保留着不与汉人通婚的习俗,至少在总体上来说是如此。
在这样的景下,九姓杂胡在的处境就变地无比尴尬了,几乎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看不起他们,这些人就像流浪地吉普赛人或是在欧洲大陆上流浪了一千多年的犹太人,走到哪儿都遭人鄙视,他们没有草场,没有固定地聚集地,也正是在这种生存现实的逼迫使得九姓胡大多依靠商贾为生,并由此出现了一大批类似阿史德支地大商贾。
从小到大,类似于江都尉这样的白眼淡见的太多了,面对着这个得罪不起的人,阿史德支尽管心中屈辱,却也只能尴尬而笑的点头承认。
“这是我的客人”,不等阿史德支说话,成先已开口,“作为朋友,江都尉,你这样对待我的客人可是与礼不合”。
第 29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