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作者:实在闲得疼
第 640 章
出行之人在家门口的内河码头就能够上船出行,最后会换乘能够容纳一千余客人的邮轮出海。
晚秋正是北风频频的时节,十几艘邮轮和二十几艘商船在三艘巡航舰护送下满载宾客编队顺风南下。
船队里有临时加班运送勋贵、文武的邮轮,也有一直跑这一条航线的班船。
小两万人的船队人气旺,一路上欢声笑语,简直是一路旅途一路歌,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愉快,只恨快乐的光阴总是这么短暂。
张维贤带着一大家子游历了风景独好的海南岛后来到“南明”交州城,特意赶来交趾等候家人的王后张楚儿在王宫宴请了大明勋贵和文武。
王宫的级别应该和大明皇宫别无二致,“南明”居然大大方方邀请如此多的人直接去王宫作客所有人都觉得新鲜。
后来大家才知道,南王夺了太多王宫,如今都修缮一新作为接待来宾的驿馆,以前各小国国王的宫女和太监愿意留下的都成为驿馆服务人员。
在前大越国王宫,许多文官武将实在不敢消受太监的伺候,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大明属于越制。
“交州”王宫深处,王后有自己的几个宫殿,她在这里安排家宴接待父母、几个姨娘和兄弟姐妹。
老夫人身体硬朗得很,她终于瞧见了浩瀚的大海,见到了不一样的热带美景,见到了女婿的国家安定繁荣,心里说不出高兴。
见到了唯一的爱女,拉着楚儿有唠不完的嗑,看着贵为国母的女儿与有荣焉。
最后的话题当然是谈论如何母仪天下,老夫人得知“南王”后宫的嫔妃还不足十人着急了。
连老公爷都认为必须尽快充实后宫佳丽,否则女儿就是失职,外人还会认为王后可能善妒,容不下其他女人分宠。
张维贤见到了来女婿手下谋职的两个庶子,两人经过系统学习后从见习亭长干起,如今已经升职为七品县太爷。
他们在“南明”工作多年,早就满口新词汇,每天忙工作,看着自己治下老百姓安居乐业感觉活得充实,惹得其他庶子羡慕不已。
张家子侄纷纷表示愿意来“南明”进入学习班参加培训,以后参加公开招考成为基层地方官,他们在王后面前表态,家里不差钱他们当官不贪财只是为了活得有意义。
楚儿知道张家子侄没有文盲,他们每人都最少读了十年书,进入“南明”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新学通过基层民事官公开招考的可能性极大。
楚儿看着热衷做官的兄弟们,笑着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也嘱咐他们如果通过招考要认真工作千万不能丢了她的脸面。
接下来观光团在王后楚儿的带领下沿着南中国海南下,停靠“新苏州”、原广南国费福港现“南明”“福港”、“新港”,年底终于在“新杭州”见到了南王。
南王入住的是已经过维修的前阿瑜陀耶王朝的王宫建筑群,这里没有遭受战火,宫殿被完整接收。
阿瑜陀耶王朝经历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四百余年,是泰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阿瑜陀耶城也不断修建了四百余年,这里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南明”军队攻伐前有几大十万人居住,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商业之繁华更是在东南亚首屈一指。
由于阿瑜陀耶城建在三河汇流的一个大岛上,所以水上运输非常发达,来自南方的水产和北方的农产在这里汇集形成巨大的市场,“南明”的产品也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运来此地交易。
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
建设中的“新杭州”会把阿瑜陀耶城囊括其中,横跨湄南河的三座大桥正在修建之中,总长七里不影响河流通航的全混凝土大桥在这个时代属于绝无仅有。
三座大桥采取不同设计,完成后即将成为“新杭州”的地标建筑之一。
“新杭州”会成为“南明”最大的城市,届时人口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
这里是中南半岛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南明”都城很理想。
来到“新杭州”的宾客见到了如此风水宝地被吸引了,许多人开始洽谈购买地皮和别墅。
他们知道早下手会节省不知多少银币,这里即将诞生一个国土面积不亚于大明三四成的“南明”王国第一大城,以后的商机不知凡几,地价飙升指日可待。
十二月,大明京师正值隆冬,早就草木凋零滴水成冰。
而“南明”国都却是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周边水稻田在和风中荡漾着,掀起了稻浪千重。
见惯了大明的百业萧条,见惯了大明那些干裂的田地,诸多第一次南下的大明达官贵人见到了商业繁荣的“南明”城市,见到了旱涝保收的成百上千万亩水稻田。
他们当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为自己为家族谋求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新天地。
丈母娘喜欢上了“新杭州”,她小时候在南京生活其实不喜欢北方的干燥和寒冷,见女儿竭力请求自己来“新杭州”安度晚年欣然同意。
她准备跟老公爷一起回去处理一些不动产和田产,尽可能游说家族子弟同来。
老夫人有见识,见女婿的国家兵强马壮,听已经在女婿这里做官几年的两个庶子讲“南明”如何政通人和,了解到这片土地肥沃而且人口少,无人耕种的良田不知凡几。
老夫人很知心,晓得女婿为什么要大量移民,因此她也准备尽绵薄之力,发挥她的号召力,让张家、徐家两个家族的子弟来“南明”发展。
张家、徐家这两个大明传承了二百几十年最高爵位的勋贵家族绝非等闲,衍生的支系人口都加起来恐怕已经有了几十万。
来几万人到“南明”谋发展不成问题,这里的工作岗位和商机太多。
黄胜不歧视贵族,也没有穷人是哥儿们,富人是敌人的龌龊想法。
恰恰相反,黄胜心底里认为贵族、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应该强于升斗小民。
贵族来到“南明”通过新学和公开招考一样能够获得官职,升迁时一视同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黄胜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跟他们的经济条件无关,也跟他们的家世无关,一切按照法律准绳。
在大明有“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
这就寓意着,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赤裸裸表达出大明监管官员制度的缺失。
而大明官员的合法收入也就是各项俸禄和开支叠加起来很可笑,县太爷的年薪只不过一百多两银子、知府才二百多两银子,这还包含了他们的杂役、轿夫的月钱。
因此大明官员如果不搞陈规陋习拿银子,真的会如海瑞那样连肉都吃不起,小妾都会吊死。
“南明”执行高薪养廉的俸禄制度,官员的合法收入是大明同级别官僚的五倍以上。
第 640 章
恋耽美
第 640 章
出行之人在家门口的内河码头就能够上船出行,最后会换乘能够容纳一千余客人的邮轮出海。
晚秋正是北风频频的时节,十几艘邮轮和二十几艘商船在三艘巡航舰护送下满载宾客编队顺风南下。
船队里有临时加班运送勋贵、文武的邮轮,也有一直跑这一条航线的班船。
小两万人的船队人气旺,一路上欢声笑语,简直是一路旅途一路歌,所有人都觉得心情愉快,只恨快乐的光阴总是这么短暂。
张维贤带着一大家子游历了风景独好的海南岛后来到“南明”交州城,特意赶来交趾等候家人的王后张楚儿在王宫宴请了大明勋贵和文武。
王宫的级别应该和大明皇宫别无二致,“南明”居然大大方方邀请如此多的人直接去王宫作客所有人都觉得新鲜。
后来大家才知道,南王夺了太多王宫,如今都修缮一新作为接待来宾的驿馆,以前各小国国王的宫女和太监愿意留下的都成为驿馆服务人员。
在前大越国王宫,许多文官武将实在不敢消受太监的伺候,因为这样的行为在大明属于越制。
“交州”王宫深处,王后有自己的几个宫殿,她在这里安排家宴接待父母、几个姨娘和兄弟姐妹。
老夫人身体硬朗得很,她终于瞧见了浩瀚的大海,见到了不一样的热带美景,见到了女婿的国家安定繁荣,心里说不出高兴。
见到了唯一的爱女,拉着楚儿有唠不完的嗑,看着贵为国母的女儿与有荣焉。
最后的话题当然是谈论如何母仪天下,老夫人得知“南王”后宫的嫔妃还不足十人着急了。
连老公爷都认为必须尽快充实后宫佳丽,否则女儿就是失职,外人还会认为王后可能善妒,容不下其他女人分宠。
张维贤见到了来女婿手下谋职的两个庶子,两人经过系统学习后从见习亭长干起,如今已经升职为七品县太爷。
他们在“南明”工作多年,早就满口新词汇,每天忙工作,看着自己治下老百姓安居乐业感觉活得充实,惹得其他庶子羡慕不已。
张家子侄纷纷表示愿意来“南明”进入学习班参加培训,以后参加公开招考成为基层地方官,他们在王后面前表态,家里不差钱他们当官不贪财只是为了活得有意义。
楚儿知道张家子侄没有文盲,他们每人都最少读了十年书,进入“南明”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新学通过基层民事官公开招考的可能性极大。
楚儿看着热衷做官的兄弟们,笑着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也嘱咐他们如果通过招考要认真工作千万不能丢了她的脸面。
接下来观光团在王后楚儿的带领下沿着南中国海南下,停靠“新苏州”、原广南国费福港现“南明”“福港”、“新港”,年底终于在“新杭州”见到了南王。
南王入住的是已经过维修的前阿瑜陀耶王朝的王宫建筑群,这里没有遭受战火,宫殿被完整接收。
阿瑜陀耶王朝经历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四百余年,是泰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
阿瑜陀耶城也不断修建了四百余年,这里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南明”军队攻伐前有几大十万人居住,城内王宫瑰丽,佛塔如林,商业之繁华更是在东南亚首屈一指。
由于阿瑜陀耶城建在三河汇流的一个大岛上,所以水上运输非常发达,来自南方的水产和北方的农产在这里汇集形成巨大的市场,“南明”的产品也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运来此地交易。
第七百二十六章:稻浪千重
建设中的“新杭州”会把阿瑜陀耶城囊括其中,横跨湄南河的三座大桥正在修建之中,总长七里不影响河流通航的全混凝土大桥在这个时代属于绝无仅有。
三座大桥采取不同设计,完成后即将成为“新杭州”的地标建筑之一。
“新杭州”会成为“南明”最大的城市,届时人口不会低于一百五十万。
这里是中南半岛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作为“南明”都城很理想。
来到“新杭州”的宾客见到了如此风水宝地被吸引了,许多人开始洽谈购买地皮和别墅。
他们知道早下手会节省不知多少银币,这里即将诞生一个国土面积不亚于大明三四成的“南明”王国第一大城,以后的商机不知凡几,地价飙升指日可待。
十二月,大明京师正值隆冬,早就草木凋零滴水成冰。
而“南明”国都却是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周边水稻田在和风中荡漾着,掀起了稻浪千重。
见惯了大明的百业萧条,见惯了大明那些干裂的田地,诸多第一次南下的大明达官贵人见到了商业繁荣的“南明”城市,见到了旱涝保收的成百上千万亩水稻田。
他们当然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为自己为家族谋求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新天地。
丈母娘喜欢上了“新杭州”,她小时候在南京生活其实不喜欢北方的干燥和寒冷,见女儿竭力请求自己来“新杭州”安度晚年欣然同意。
她准备跟老公爷一起回去处理一些不动产和田产,尽可能游说家族子弟同来。
老夫人有见识,见女婿的国家兵强马壮,听已经在女婿这里做官几年的两个庶子讲“南明”如何政通人和,了解到这片土地肥沃而且人口少,无人耕种的良田不知凡几。
老夫人很知心,晓得女婿为什么要大量移民,因此她也准备尽绵薄之力,发挥她的号召力,让张家、徐家两个家族的子弟来“南明”发展。
张家、徐家这两个大明传承了二百几十年最高爵位的勋贵家族绝非等闲,衍生的支系人口都加起来恐怕已经有了几十万。
来几万人到“南明”谋发展不成问题,这里的工作岗位和商机太多。
黄胜不歧视贵族,也没有穷人是哥儿们,富人是敌人的龌龊想法。
恰恰相反,黄胜心底里认为贵族、知识分子的整体素质应该强于升斗小民。
贵族来到“南明”通过新学和公开招考一样能够获得官职,升迁时一视同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黄胜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跟他们的经济条件无关,也跟他们的家世无关,一切按照法律准绳。
在大明有“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说。
这就寓意着,即使是不贪赃枉法的清廉知府,一任三年下来,仅例所应有的各项陋规收入也有十万两银子的进项。
如果是黑心贪黩的知府,那就不知要捞多少了。这当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赤裸裸表达出大明监管官员制度的缺失。
而大明官员的合法收入也就是各项俸禄和开支叠加起来很可笑,县太爷的年薪只不过一百多两银子、知府才二百多两银子,这还包含了他们的杂役、轿夫的月钱。
因此大明官员如果不搞陈规陋习拿银子,真的会如海瑞那样连肉都吃不起,小妾都会吊死。
“南明”执行高薪养廉的俸禄制度,官员的合法收入是大明同级别官僚的五倍以上。
第 640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