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作者:实在闲得疼
第 677 章
冯厚敦答道:“回禀殿下,江南如今人人读‘南明’新学,末吏不仅认真学还在县学跟士子们一同探讨。新学博大精深涵盖广泛,都是实用性极强的知识,末吏以为应该在大明推广。”
原来这位举人早就研读“南明”教材,应该不是食腐不化之酸儒,他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民族英雄,人品肯定没问题,可以破格提拔他做官。
黄胜笑道:“冯训导,本王想请你来预备组建的‘江阴营’任职,千总部副镇抚官的职务很适合你来担任。不知你是否愿意?”
因为江南有太多读书人在“南明”工作,“南明”体制江南士大夫都了解得透彻,大家都知道“南明”没有文贵武贱一说。
一个营伍的镇抚官乃是从三品,如果转业降两级使用,到了地方就是府台大人,千总部副镇抚官是正五品,转业时就是推官或者知州同知。
南王一下子给了自己正五品官职,给了为如日中天的“南明”效力的机会,突如其来的喜讯把冯厚敦乐晕了。
他连忙跪倒磕头道:“下官承蒙殿下栽培不胜荣幸,下官从小读圣贤书懂得节义千秋,下官余生会为殿下征战四方威服四夷,不死不休。”
黄胜道:“冯训导无需多礼,你的调动之事自有魏国公去协调,期望你能够马上觅封侯。”
冯厚敦更加激动不已,他不肯站起来依旧叩首道:“下官能够到殿下军中效力感激涕零,不敢奢望马上封侯,只愿效犬马之劳。”
黄胜看了看其他来自江阴的官吏,见阎应元、陈明遇一脸羡慕瞧着冯厚敦,心里有数了。
道:“阎典史、陈把总,本王准备让你二人担任‘江阴营’副千总,不知你们是否愿意来‘南明’效力?”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啊!阎应元虽然脑子有些懵但是反应挺快立刻跪下道:“殿下,‘南明’、大明不分彼此,卑职敢战不怕死,愿意为南明血战四方开疆拓土。”
陈明遇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哆嗦着道:“殿下拔卑职区区一小卒于行阵,卑职嘴笨无言以对,今后唯有苦练队伍以死战报殿下知遇之恩。”
人以类聚,和“江阴抗清三公”交好的官吏想必不是软骨头,黄胜随即让阎应元三人又推荐了一些江阴基层兵头加入“江阴营”组建领导班底。
派出“战神”子弟兵军官、镇抚官二百余人来训练这支队伍,争取半年成军,尽量让他们赶得上消灭满清的大会战。
阎应元等人得知南王要他们抓紧时间练兵,如果时间来得及就把“江阴营”调往辽东参战无比兴奋。
阎应元仗着胆子来到南王面前施礼道:“殿下,卑职在江阴训练多年乡勇,这些汉子知道有机会成为‘战神’军人一定会无比珍惜,卑职精选几千人再次苦练,哪怕累死也要争取到去辽东杀建奴的机会,‘江阴营’半年成军通过考核不成问题。”
“南明”厚待军人已经家喻户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已经成为过去式,哪怕是大明青壮年都期望加入“战神”大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阎应元一直在训练团练武装,只是苦于钱粮、武器不足,难以施展抱负。
今天被南王委以重任,他即将得到大量钱粮、武器支持,还会有“南明”军校毕业的军官协助训练,如此优越条件下,半年训练不出一营正规军阎应元恐怕会羞愧得一头撞死。
黄胜瞧着这位民族英雄和颜悦色道:“本王相信江阴子弟,也相信你们会为了国家和民族征战四方,本王期待诞生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江阴营’。”
阎应元、陈明遇等等好汉血脉贲张,他们齐刷刷跪下道:“殿下厚爱卑职铭记在心,
江阴八十一日,黄胜耿耿于怀,建奴杀光了江阴十几万不肯投降的军民,现如今历史被改写了,阎应元将要带着“江阴营”渡海去辽东屠杀建奴。
收下了江阴抗清三公黄胜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舰队来到南京望江门外魏国公别院下榻,前来拜见的大明文官武将络绎不绝。
这跟以往大明高官来此截然不同,没有一个文武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情不愿,一个个都是积极主动上赶着来拍马屁,人人几乎竭尽所能,送的孝敬当然比约定成俗的常例多了不知多少倍。
李文友带领北通州财阀出手大方,八十几个大家族一共送上银币一百五十万块,扬州盐商也不含糊以郑家牵头几十个大盐商凑齐了二百万块银币,诸多地主老财出手助饷,初步统计到手财物以银币计将要达到一千万块。
其实大明此时经济发展呈现畸形,太多官宦积累财富的行动进行了了二百多年,太多穷人家无隔日粮。
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整个国家的财富当然是正增长,白银、黄金等等贵金属都是呈现流入状态,贵金属产量也是年年递增。
大明不到一成富人手里聚集了了大量财富,总量超过建国初期三十倍也不止。
因此大明政府没钱,大地主官僚的钱不要太多。
一个人最不缺钱的时候钱财反而唾手可得,在南京过年的黄胜深有体会。
黄胜从来没有流露出索贿的态度,但是来拜见的大明官宦没有一个人空手而来,都精心准备了厚礼,他们还说得冠冕堂皇,让黄胜无法拒绝腐败。
来往的官员都是以南王出兵辽东,即将靡费粮饷不知凡几为由头,送上的金银财宝都是让南王厚赏为国征战的将士,这当然不好拒绝。
穷得叮当响的大明崇祯皇帝号召群臣助饷,所得寥寥。富得流油的南王根本没有向任何人索要钱财,大明文武上赶着送钱、送粮。
为了笼络人心,黄胜把所有的孝敬全部收下并且让临时秘书长柳如是安排秘书们认真记账,此时主动拿出大量钱财助饷的大明官宦好心将来会有好报。
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
黄胜早就知道大明的既得利益者贪得无厌没有底线最后导致亡国,如何整治他们有太多办法。
黄胜不准备把国家搞得阶级对立剑拔弩张,准备采取依法办事的方法让大明官宦把吃到肚子里的连胆水都要吐出来。
办法很简单,清查隐田和隐匿的丁口,严格按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计算每一位大户应该缴纳的田赋、丁税。
从崇祯元年开始计算,多退少补,采取温柔的做派,要钱不要命,计算出地主豪商达官贵人偷税数额后,按照情节轻重予以一倍至十倍的罚款。
这年头没有财阀不是大地主,他们名下的田亩太多导致大明政府收不上来田税,投靠的丁口太多导致朝廷收不上丁税。
其实“一条鞭法”规定了每家每户可以免税的田亩和男丁的数量,根本不是没有底线,较起真来没有哪个达官贵人不欠朝廷税赋。
大明政府执行力太差,既得利益者抱团取暖没有人敢冒千夫所指来较真,连海瑞这个刺儿头来主持丈量田亩、清查隐田都执行不下去就可见一斑。
“南明”政府的效率和工作作风完全不同,“战神”军人又属于外来者跟大明当地官绅毫无瓜葛,知识青年军人来依法办事谁也不可能跑得了,也没有谁有这么大能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腐蚀整个“战神”军人群体。
牵头做这样事情的人选黄胜心里都内定了,即将被解救的崇祯皇帝应该有这个能力,到时候依旧让他当信王,把追缴欠税的差事交给他办,给他几万“战神”退役军人调度。
想必能够得到机会狠狠的整那些导致他差一点吊死的文官武将,崇祯会觉得快慰平生。
黄胜通过事实教育大明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教育了崇祯皇帝,让他亲眼看看把朝廷流失的税赋收取应该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想必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崇祯发现这些达官贵人居然黑了朝廷如此多的税赋应该气炸了肺,是不是杀几个也未可知。
但是黄胜一定不会允许崇祯动辄杀人,黄胜对待汉人还是采取教育为主,实在不像话的判刑三族流放“澳洲”、西伯利亚即可。
“南明”没有得天下之时,主动助饷的大明文武都是本着结个善缘而来。
第 677 章
恋耽美
第 677 章
冯厚敦答道:“回禀殿下,江南如今人人读‘南明’新学,末吏不仅认真学还在县学跟士子们一同探讨。新学博大精深涵盖广泛,都是实用性极强的知识,末吏以为应该在大明推广。”
原来这位举人早就研读“南明”教材,应该不是食腐不化之酸儒,他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民族英雄,人品肯定没问题,可以破格提拔他做官。
黄胜笑道:“冯训导,本王想请你来预备组建的‘江阴营’任职,千总部副镇抚官的职务很适合你来担任。不知你是否愿意?”
因为江南有太多读书人在“南明”工作,“南明”体制江南士大夫都了解得透彻,大家都知道“南明”没有文贵武贱一说。
一个营伍的镇抚官乃是从三品,如果转业降两级使用,到了地方就是府台大人,千总部副镇抚官是正五品,转业时就是推官或者知州同知。
南王一下子给了自己正五品官职,给了为如日中天的“南明”效力的机会,突如其来的喜讯把冯厚敦乐晕了。
他连忙跪倒磕头道:“下官承蒙殿下栽培不胜荣幸,下官从小读圣贤书懂得节义千秋,下官余生会为殿下征战四方威服四夷,不死不休。”
黄胜道:“冯训导无需多礼,你的调动之事自有魏国公去协调,期望你能够马上觅封侯。”
冯厚敦更加激动不已,他不肯站起来依旧叩首道:“下官能够到殿下军中效力感激涕零,不敢奢望马上封侯,只愿效犬马之劳。”
黄胜看了看其他来自江阴的官吏,见阎应元、陈明遇一脸羡慕瞧着冯厚敦,心里有数了。
道:“阎典史、陈把总,本王准备让你二人担任‘江阴营’副千总,不知你们是否愿意来‘南明’效力?”
这简直是喜从天降啊!阎应元虽然脑子有些懵但是反应挺快立刻跪下道:“殿下,‘南明’、大明不分彼此,卑职敢战不怕死,愿意为南明血战四方开疆拓土。”
陈明遇已经激动得浑身颤抖,他哆嗦着道:“殿下拔卑职区区一小卒于行阵,卑职嘴笨无言以对,今后唯有苦练队伍以死战报殿下知遇之恩。”
人以类聚,和“江阴抗清三公”交好的官吏想必不是软骨头,黄胜随即让阎应元三人又推荐了一些江阴基层兵头加入“江阴营”组建领导班底。
派出“战神”子弟兵军官、镇抚官二百余人来训练这支队伍,争取半年成军,尽量让他们赶得上消灭满清的大会战。
阎应元等人得知南王要他们抓紧时间练兵,如果时间来得及就把“江阴营”调往辽东参战无比兴奋。
阎应元仗着胆子来到南王面前施礼道:“殿下,卑职在江阴训练多年乡勇,这些汉子知道有机会成为‘战神’军人一定会无比珍惜,卑职精选几千人再次苦练,哪怕累死也要争取到去辽东杀建奴的机会,‘江阴营’半年成军通过考核不成问题。”
“南明”厚待军人已经家喻户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已经成为过去式,哪怕是大明青壮年都期望加入“战神”大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阎应元一直在训练团练武装,只是苦于钱粮、武器不足,难以施展抱负。
今天被南王委以重任,他即将得到大量钱粮、武器支持,还会有“南明”军校毕业的军官协助训练,如此优越条件下,半年训练不出一营正规军阎应元恐怕会羞愧得一头撞死。
黄胜瞧着这位民族英雄和颜悦色道:“本王相信江阴子弟,也相信你们会为了国家和民族征战四方,本王期待诞生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江阴营’。”
阎应元、陈明遇等等好汉血脉贲张,他们齐刷刷跪下道:“殿下厚爱卑职铭记在心,
江阴八十一日,黄胜耿耿于怀,建奴杀光了江阴十几万不肯投降的军民,现如今历史被改写了,阎应元将要带着“江阴营”渡海去辽东屠杀建奴。
收下了江阴抗清三公黄胜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舰队来到南京望江门外魏国公别院下榻,前来拜见的大明文官武将络绎不绝。
这跟以往大明高官来此截然不同,没有一个文武是不得已或者是不情不愿,一个个都是积极主动上赶着来拍马屁,人人几乎竭尽所能,送的孝敬当然比约定成俗的常例多了不知多少倍。
李文友带领北通州财阀出手大方,八十几个大家族一共送上银币一百五十万块,扬州盐商也不含糊以郑家牵头几十个大盐商凑齐了二百万块银币,诸多地主老财出手助饷,初步统计到手财物以银币计将要达到一千万块。
其实大明此时经济发展呈现畸形,太多官宦积累财富的行动进行了了二百多年,太多穷人家无隔日粮。
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整个国家的财富当然是正增长,白银、黄金等等贵金属都是呈现流入状态,贵金属产量也是年年递增。
大明不到一成富人手里聚集了了大量财富,总量超过建国初期三十倍也不止。
因此大明政府没钱,大地主官僚的钱不要太多。
一个人最不缺钱的时候钱财反而唾手可得,在南京过年的黄胜深有体会。
黄胜从来没有流露出索贿的态度,但是来拜见的大明官宦没有一个人空手而来,都精心准备了厚礼,他们还说得冠冕堂皇,让黄胜无法拒绝腐败。
来往的官员都是以南王出兵辽东,即将靡费粮饷不知凡几为由头,送上的金银财宝都是让南王厚赏为国征战的将士,这当然不好拒绝。
穷得叮当响的大明崇祯皇帝号召群臣助饷,所得寥寥。富得流油的南王根本没有向任何人索要钱财,大明文武上赶着送钱、送粮。
为了笼络人心,黄胜把所有的孝敬全部收下并且让临时秘书长柳如是安排秘书们认真记账,此时主动拿出大量钱财助饷的大明官宦好心将来会有好报。
第七百七十四章:陈圆圆
黄胜早就知道大明的既得利益者贪得无厌没有底线最后导致亡国,如何整治他们有太多办法。
黄胜不准备把国家搞得阶级对立剑拔弩张,准备采取依法办事的方法让大明官宦把吃到肚子里的连胆水都要吐出来。
办法很简单,清查隐田和隐匿的丁口,严格按照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计算每一位大户应该缴纳的田赋、丁税。
从崇祯元年开始计算,多退少补,采取温柔的做派,要钱不要命,计算出地主豪商达官贵人偷税数额后,按照情节轻重予以一倍至十倍的罚款。
这年头没有财阀不是大地主,他们名下的田亩太多导致大明政府收不上来田税,投靠的丁口太多导致朝廷收不上丁税。
其实“一条鞭法”规定了每家每户可以免税的田亩和男丁的数量,根本不是没有底线,较起真来没有哪个达官贵人不欠朝廷税赋。
大明政府执行力太差,既得利益者抱团取暖没有人敢冒千夫所指来较真,连海瑞这个刺儿头来主持丈量田亩、清查隐田都执行不下去就可见一斑。
“南明”政府的效率和工作作风完全不同,“战神”军人又属于外来者跟大明当地官绅毫无瓜葛,知识青年军人来依法办事谁也不可能跑得了,也没有谁有这么大能量能够在短时间内腐蚀整个“战神”军人群体。
牵头做这样事情的人选黄胜心里都内定了,即将被解救的崇祯皇帝应该有这个能力,到时候依旧让他当信王,把追缴欠税的差事交给他办,给他几万“战神”退役军人调度。
想必能够得到机会狠狠的整那些导致他差一点吊死的文官武将,崇祯会觉得快慰平生。
黄胜通过事实教育大明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教育了崇祯皇帝,让他亲眼看看把朝廷流失的税赋收取应该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想必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崇祯发现这些达官贵人居然黑了朝廷如此多的税赋应该气炸了肺,是不是杀几个也未可知。
但是黄胜一定不会允许崇祯动辄杀人,黄胜对待汉人还是采取教育为主,实在不像话的判刑三族流放“澳洲”、西伯利亚即可。
“南明”没有得天下之时,主动助饷的大明文武都是本着结个善缘而来。
第 67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