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作者:实在闲得疼
第 692 章
汉人都知道有粮自安,北方战局不稳,京师也难免被兵祸波及,不仅仅是官府和达官贵人开始屯粮,老百姓也不遗余力囤积粮食。
本来京师全民屯粮会导致粮价直线飙升,但是有“南明”的进口粮食大量涌进,再有华夏粮行坚决执行最高限价,哪怕京师人的金银有许多用来恶性屯粮,也没有造成粮食恐慌。
大家都储备粮食以防不时之需,反而给京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明政府财政枯竭,手里实际控制的粮食库存相当有限。
但是在全民屯粮的氛围中,京师积存的粮食足够这个城池所有的军民饱食近两年。
一群暴民头目闻报京师从来没有发生饥饿,那里有足够百万人饱食的粮食囤积一个个口水直流。
贼骨头们会算账,京师粮食多,到时候不管是官府还是私人的,统统属于咱们的。
几十万人马赶去京畿之地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山陕、河南的粮食危机会得到缓解,只要有了收成,人吃人的情况基本能够杜绝。
伪“大顺”朝廷的朝议还是没有摆脱山大王议事的本来面貌,大家脏话连篇吵吵闹闹达成共识,往东攻伐一定要拿下大明京师。
因为这符合集体利益,饿肚子的滋味大多数流寇都承受过,为了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贼兵做到了统一认识。
见麾下向东攻伐拿下大明京师的热情高涨,李独眼认为军心可用一时间意气风发,他意识到如果拿下京城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大顺”皇帝取代了大明。
至于“南明”会有什么态度?当然被顾头不顾腚的贼骨头们选择性遗忘。
李独眼甚至异想天开希望跟“南明”划江而治,他没有深谋远虑也谈不上雄才大略,属于走一步算一步的流寇。
他也不考虑后果,反正能吃的都尝过了,想睡的都弄上了床,他一个卑微的驿卒能够混得风生水起早就赚翻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历史上他如果放弃夺取大明京师,就在山陕自立为王也不至于死得那么快,因为倔强的大明还会跟建奴死磕,吴三桂也不会被逼无奈选择投降满清。
李独眼如果不撕破脸皮在京师拷饷,就不会引起整个大明官僚集团的公愤,就不会暴露出他的贼性。
李独眼的匪兵如果没有在京师抢掠、拷饷,也就不会因为抢了太多金银财宝变成小富即安没有了死战决心。
一片石大战之时当然不会跟满清官都高调表态为民、为朝廷守土,谁也不敢承担拒绝老百姓入城避难导致老百姓被贼兵屠杀的罪责。
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
闯贼较好的利用了大明官员的无奈之举,太多城池都混入了暗桩,在攻城之战打响之时,往往都是城池内部陷入混乱,最后导致守军以为城破没有了战斗意志,最终落荒而逃。
里应外合夺取大明城池,闯贼部已经玩得驾轻就熟,对付即将夺取的京师他们当然要把这样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山陕、河南太多官吏被灭门,也有太多官吏投降了,闯贼得到的大明官印和相关文书太多,给去京师卧底之人开具的文书如假包换,任谁也瞧不出破绽。
其实大明的路引制度在这末世已经形同虚设,各级官吏贪腐成风,只要给银子谁还会跟谁较真?
就这样,今天三十明天五十,上千人带着金银悄悄地利用京城老居民大量流出,新居民大量进入的好机会潜伏到了京师。
进入京城成为暗桩的贼兵很低调,他们大多数都是精细之人,为了不暴露身份都遵纪守法做老好人,人浮于事的大明官方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
这些异常举动当然被“南明”北直隶军情处察觉,但是钱猛得到的命令是保障所有的“南明”官员、职员人身安全,其他事情只监督不干预。
钱猛作为一个大特务头子在大明京师混迹小二十年,政治觉悟不低,他知道家主志存高远,也知道家主早晚会入主中原,现如今闯贼跟大明干得昏天黑地有利于“南明”,他在这个微妙关头当然会保持沉默。
“南明”特工无所不在,钱猛调整了工作重点,他把精力放在了内城,重点防范王恭厂新区不被闯贼暗探渗透,他开始策划如何迅捷撤离“南明”工作人员,免得到了贼兵大举进犯之时忙中出乱。
所以看上去风平浪静的京师其实暗流涌动,几方势力交错,各怀鬼胎,到了翻脸之时混乱程度难以想象。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日,南明国都“新杭州”张灯结彩,国王黄胜迎娶大明坤兴公主的婚礼如期举行。
王宫广场进行了大阅兵,七营全副武装的“战神”子弟兵结成方阵通过广场,数万嘉宾见识了龙精虎猛的战士,强大的“南明”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夜幕降临,火树银花不夜天,几十万军民高歌取醉,绚丽的烟花不时冲破夜空,爆竹声此起彼伏,喧闹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
张焉皇后和周皇后得到了“南明”方面盛情款待,见到了规模宏大的婚礼,都发自内心为坤兴公主高兴,几位皇子如同出笼的小鸟一样,他们爱上了这里的自由,人人乐不思蜀。
更深露重,烛影摇红,豆蔻年华的美少女在忐忑中见到了如意郎君,发现比自己父亲年长的新郎看上去很年轻,个性张扬的脸庞刮得干干净净。
第 692 章
恋耽美
第 692 章
汉人都知道有粮自安,北方战局不稳,京师也难免被兵祸波及,不仅仅是官府和达官贵人开始屯粮,老百姓也不遗余力囤积粮食。
本来京师全民屯粮会导致粮价直线飙升,但是有“南明”的进口粮食大量涌进,再有华夏粮行坚决执行最高限价,哪怕京师人的金银有许多用来恶性屯粮,也没有造成粮食恐慌。
大家都储备粮食以防不时之需,反而给京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明政府财政枯竭,手里实际控制的粮食库存相当有限。
但是在全民屯粮的氛围中,京师积存的粮食足够这个城池所有的军民饱食近两年。
一群暴民头目闻报京师从来没有发生饥饿,那里有足够百万人饱食的粮食囤积一个个口水直流。
贼骨头们会算账,京师粮食多,到时候不管是官府还是私人的,统统属于咱们的。
几十万人马赶去京畿之地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山陕、河南的粮食危机会得到缓解,只要有了收成,人吃人的情况基本能够杜绝。
伪“大顺”朝廷的朝议还是没有摆脱山大王议事的本来面貌,大家脏话连篇吵吵闹闹达成共识,往东攻伐一定要拿下大明京师。
因为这符合集体利益,饿肚子的滋味大多数流寇都承受过,为了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贼兵做到了统一认识。
见麾下向东攻伐拿下大明京师的热情高涨,李独眼认为军心可用一时间意气风发,他意识到如果拿下京城就意味着自己这个“大顺”皇帝取代了大明。
至于“南明”会有什么态度?当然被顾头不顾腚的贼骨头们选择性遗忘。
李独眼甚至异想天开希望跟“南明”划江而治,他没有深谋远虑也谈不上雄才大略,属于走一步算一步的流寇。
他也不考虑后果,反正能吃的都尝过了,想睡的都弄上了床,他一个卑微的驿卒能够混得风生水起早就赚翻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历史上他如果放弃夺取大明京师,就在山陕自立为王也不至于死得那么快,因为倔强的大明还会跟建奴死磕,吴三桂也不会被逼无奈选择投降满清。
李独眼如果不撕破脸皮在京师拷饷,就不会引起整个大明官僚集团的公愤,就不会暴露出他的贼性。
李独眼的匪兵如果没有在京师抢掠、拷饷,也就不会因为抢了太多金银财宝变成小富即安没有了死战决心。
一片石大战之时当然不会跟满清官都高调表态为民、为朝廷守土,谁也不敢承担拒绝老百姓入城避难导致老百姓被贼兵屠杀的罪责。
第七百九十四章:佳期如梦
闯贼较好的利用了大明官员的无奈之举,太多城池都混入了暗桩,在攻城之战打响之时,往往都是城池内部陷入混乱,最后导致守军以为城破没有了战斗意志,最终落荒而逃。
里应外合夺取大明城池,闯贼部已经玩得驾轻就熟,对付即将夺取的京师他们当然要把这样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山陕、河南太多官吏被灭门,也有太多官吏投降了,闯贼得到的大明官印和相关文书太多,给去京师卧底之人开具的文书如假包换,任谁也瞧不出破绽。
其实大明的路引制度在这末世已经形同虚设,各级官吏贪腐成风,只要给银子谁还会跟谁较真?
就这样,今天三十明天五十,上千人带着金银悄悄地利用京城老居民大量流出,新居民大量进入的好机会潜伏到了京师。
进入京城成为暗桩的贼兵很低调,他们大多数都是精细之人,为了不暴露身份都遵纪守法做老好人,人浮于事的大明官方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
这些异常举动当然被“南明”北直隶军情处察觉,但是钱猛得到的命令是保障所有的“南明”官员、职员人身安全,其他事情只监督不干预。
钱猛作为一个大特务头子在大明京师混迹小二十年,政治觉悟不低,他知道家主志存高远,也知道家主早晚会入主中原,现如今闯贼跟大明干得昏天黑地有利于“南明”,他在这个微妙关头当然会保持沉默。
“南明”特工无所不在,钱猛调整了工作重点,他把精力放在了内城,重点防范王恭厂新区不被闯贼暗探渗透,他开始策划如何迅捷撤离“南明”工作人员,免得到了贼兵大举进犯之时忙中出乱。
所以看上去风平浪静的京师其实暗流涌动,几方势力交错,各怀鬼胎,到了翻脸之时混乱程度难以想象。
崇祯十六年十月十日,南明国都“新杭州”张灯结彩,国王黄胜迎娶大明坤兴公主的婚礼如期举行。
王宫广场进行了大阅兵,七营全副武装的“战神”子弟兵结成方阵通过广场,数万嘉宾见识了龙精虎猛的战士,强大的“南明”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夜幕降临,火树银花不夜天,几十万军民高歌取醉,绚丽的烟花不时冲破夜空,爆竹声此起彼伏,喧闹程度不亚于大年三十。
张焉皇后和周皇后得到了“南明”方面盛情款待,见到了规模宏大的婚礼,都发自内心为坤兴公主高兴,几位皇子如同出笼的小鸟一样,他们爱上了这里的自由,人人乐不思蜀。
更深露重,烛影摇红,豆蔻年华的美少女在忐忑中见到了如意郎君,发现比自己父亲年长的新郎看上去很年轻,个性张扬的脸庞刮得干干净净。
第 692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