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日不落 作者:实在闲得疼
第 718 章
此时的黄家湾岛空前热闹,那是滞留天津卫、登莱,甚至还有特意从济南、临清等州府赶来的大明文武都涌来这里恭候南王,最远的来自南直隶、湖广。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劝进,他们都想成为从龙之臣,张之极也在人潮中,他一直不离太子左右,时时刻刻陪伴太子的还有曹化淳、倪元璐、范景文、施邦昭等。
最积极的劝进分子是以王朴、白广恩、唐通为首的一群小人,他们简直是赤膊上阵根本不要老脸,多次跟倪元璐、范景文等清流铮臣打嘴仗。
往往就是这样,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小人得志,道德君子大部分仗义全节为国尽忠了。
领头人成大事明知最先跳出来支持南王拿下大明,支持南王登基称帝的大明臣子都是一些墙头草也只能利用他们,现在不要质量只要声势浩大。
成大事特意约见张之极面谈,提出了“南明”即将吞并大明建立一个新大明帝国的宏伟计划。
他直言不讳告诉张之极,现在已经联络了数百位“南明”、大明文武,大家一致积极表态拥戴南王成为新大明帝国天子。
张之极和成大事是老熟人,不仅仅在辽东共过事,两人还有些私交。
事已至此张之极即便不同意又待如何,南王成为天之骄子,他张之极乃是当朝国舅,他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妹夫登基?
况且崇祯皇帝已经驾鹤西去,太子朱慈烺非但没有实力还靠着“南明”庇佑才能够立足,做个忠臣保太子登基,张之极自认为难于上青天。
太子继位成功的可能性全无,枉送了他的性命倒是大有可能,张之极思量只要登基后的妹夫善待太子和朱明宗室他也算对得起崇祯的信任了。
在天津卫的大明群臣也只有张之极有些实力,他手里还有不到三千人马的武装,也能够拿得出几十万块银币招兵买马换装备。
这不奇怪,英国公家很早就参与“华夏发展”的投资,这些年在大明依旧是权势熏天,一直没丢下家族生意,自然获利丰厚。
张之极无比信任妹夫赚钱的本事,把家里的财产都用来投资“南明”上市公司,因此张之极绝对是个大富翁,天津卫有“华夏大钱庄”分号,张之极要调用几十万快银币只要提前预约就能够办到。
因此张之极属于有钱粮、有枪杆子的牛掰存在,成大事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他起到的带头效应不容小觑。
成大事说服了张之极后接下来找曹化淳摊牌,希望他也支持南王做皇帝。
曹化淳又不傻,连有钱粮兵马的英国公都表态支持南王登基,他有本钱不同意吗?
人家成大事给面子跟张之极一起来找自己面谈,无非是看中了自己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身份,看中了自己是先帝身边最有权势的内臣而已。
曹化淳思量,自己跟南王爱妃荷香还是表亲,这些年自己也常在先帝面前为南王美言,“南明”貌似没有自己的太监群体,当值的太监大多数都出自大明。
以后伺候成为新皇帝的南王,司礼监的位置应该丢不了吧!曹化淳假惺惺哭了半晌,半推半就和成大事结成同盟。
接下来三人开始游说所有逃出来还没有表明立场的大明文武,有了英国公张之极和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的态度,说服力立竿见影,更多人表态加入劝进大臣行列。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随张之极突围的几十位大臣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对大明忠心耿耿的铮臣,他们来到天津卫后第四天就得知先帝殉国了,人人悲愤莫名。
倪元璐、施邦昭、范景文等等十几位大臣哭得撕心裂肺,他们居然也闹着要上吊殉国,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以死明志,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这些人当然没死成,被其他人好说歹说劝下了。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真的是全节殉国而死,如今历史出现了偏差。
张之极带着家丁、京营子弟兵和内军火枪手居然杀出京师,这些大臣也就有机会带领心腹家丁以保卫太子的大义一同突围成功。
这些人虽然大多数是道德高尚之人,但也是给黄胜制造麻烦之人,他们有刚正不阿的美名,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教条主义,有敢死的决心,真的又臭又硬不好对付。
成大事、张之极、曹化淳游说群臣劝进,绝大多数大明文武都顺势而为,成为了劝进积极分子。
反而是由于张之极不惧生死带领人马死战带出京城的这帮文官的反对声最多。
以范景文、倪元璐为首的反对派大臣有接近二十位,他们口口声声忠臣不事二主,即便天子蒙难也要拥戴太子登基,南王如果乘机篡位,他们一定会口诛笔伐。
成大事没办法跟这些清流辩驳,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治国安天下,但是特别会打嘴仗,一个个引经据典吐沫横飞,可以跟你辩论一天都不需休息,累都能把你累死。
这些人还以忠臣不怕死自居,一个个都是滚刀肉,威逼利诱对他们无效,他们甚至希望被杀好青史留名。
他们貌似忠臣其实比奸臣还可怕,他们不知变通,硬要没有兵权、财权的太子继皇帝位岂不是送太子走上不归路?南王仁厚不会行此不义之举,但是谁能保证“南明”骄兵悍将不会先斩后奏?
解铃还须系铃人,成大事拉上张之极和曹化淳直接找太子面谈,三人把天下局势给太子讲透彻了。
朱慈烺在历史上就不是什么硬骨头,也不是一位有担当之人,他和两个兄弟被闯贼俘获后乖巧得很,在李自成面前有问必答,最后还成为了“大顺”宋王。
胸无大志的太子听完成大事一席话当场表示他无意皇帝位,只想能够做个富贵闲人足以。张之极立刻表态以自己项上人头担保太子殿下放弃继帝位会得到爵位,保证太子会富足一生。
接下来故事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朱慈烺出面召见竭力争取让自己登基的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表示对他们赶鸭子上架的行为大大不满,当众呵斥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自己作死也还罢了,还要害了自己的性命。
真是百口莫辩,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磕头碰地,告诉太子他们乃是铁骨铮铮的忠诚,是为了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才如此。
朱慈烺哭笑不得反问道:“诸位大人,现如今大明京师已经被闯贼夺取,你们谁可以为大明重新夺回京城?一直护卫诸位的内军和京营将士半年见不着饷银了,诸位能不能想办法弄一些军饷?”
此言一出,刚刚还如斗鸡般的几位铮臣都傻眼了,他们高喊口号还行,要他们来付诸行动就是勉为其难了。
倪元璐道:“太子殿下,祖宗基业怎么可以拱手让人,即便大明现在时运不济夺不回京畿之地,也没有银子给将士们发饷,但是我等可以保太子去陪都南京以图东山再起。”
这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倪大人莫要太天真,南京魏国公、镇守太监、六部大臣等等都已经表态请南王坐天下,操江提督麾下大军十几万其实都是‘南明’在发饷,将士们都已经归心南王殿下。”
说话之人是徐文爵,也是魏国公世子,他明确表态南京的军队都已经投靠“南明”更加坚定了朱慈烺不争帝位之心。
朱慈烺道:“你们听听,南王是何等实力,本王顺从天意拥戴南王继皇帝位乃是为天下苍生计,再说南王也不算外人,他毕竟还有大明驸马爷的身份。”
范景文反驳道:“殿下此言差矣,大明江山哪里能够交与外姓,南王原是大明臣子,现在又是大明驸马,殿下可以向南王借兵、借钱粮夺回京师重振江山社稷。”
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成大事、徐文爵、曹化淳等等都如同瞧傻子般瞧着振振有词的范景文,心道:“这小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连朱慈烺都觉得这小老头很傻、很天真,知道如果自己靠着这种单纯得近乎幼稚的人来争江山保证会死得很快。
朱慈烺决定不和这些清流铮臣磨嘴皮,他道:“诸位无需多言,本王主意已定,劝南王登基称帝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宗室。”
范景文、倪元璐等人还想再劝,谁知朱慈烺根本不愿意跟这些腐儒多说一句,直接拂袖而去。
后来太子邀请文官武将见面时根本没人通知以倪元璐、范景文为首的反对派,悲催的结果出现了,背判朱明皇室请南王登基的文官武将成为朱慈烺的座上宾,依旧准备为大明全节尽忠的大臣被边缘化。
第 718 章
恋耽美
第 718 章
此时的黄家湾岛空前热闹,那是滞留天津卫、登莱,甚至还有特意从济南、临清等州府赶来的大明文武都涌来这里恭候南王,最远的来自南直隶、湖广。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劝进,他们都想成为从龙之臣,张之极也在人潮中,他一直不离太子左右,时时刻刻陪伴太子的还有曹化淳、倪元璐、范景文、施邦昭等。
最积极的劝进分子是以王朴、白广恩、唐通为首的一群小人,他们简直是赤膊上阵根本不要老脸,多次跟倪元璐、范景文等清流铮臣打嘴仗。
往往就是这样,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小人得志,道德君子大部分仗义全节为国尽忠了。
领头人成大事明知最先跳出来支持南王拿下大明,支持南王登基称帝的大明臣子都是一些墙头草也只能利用他们,现在不要质量只要声势浩大。
成大事特意约见张之极面谈,提出了“南明”即将吞并大明建立一个新大明帝国的宏伟计划。
他直言不讳告诉张之极,现在已经联络了数百位“南明”、大明文武,大家一致积极表态拥戴南王成为新大明帝国天子。
张之极和成大事是老熟人,不仅仅在辽东共过事,两人还有些私交。
事已至此张之极即便不同意又待如何,南王成为天之骄子,他张之极乃是当朝国舅,他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妹夫登基?
况且崇祯皇帝已经驾鹤西去,太子朱慈烺非但没有实力还靠着“南明”庇佑才能够立足,做个忠臣保太子登基,张之极自认为难于上青天。
太子继位成功的可能性全无,枉送了他的性命倒是大有可能,张之极思量只要登基后的妹夫善待太子和朱明宗室他也算对得起崇祯的信任了。
在天津卫的大明群臣也只有张之极有些实力,他手里还有不到三千人马的武装,也能够拿得出几十万块银币招兵买马换装备。
这不奇怪,英国公家很早就参与“华夏发展”的投资,这些年在大明依旧是权势熏天,一直没丢下家族生意,自然获利丰厚。
张之极无比信任妹夫赚钱的本事,把家里的财产都用来投资“南明”上市公司,因此张之极绝对是个大富翁,天津卫有“华夏大钱庄”分号,张之极要调用几十万快银币只要提前预约就能够办到。
因此张之极属于有钱粮、有枪杆子的牛掰存在,成大事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他起到的带头效应不容小觑。
成大事说服了张之极后接下来找曹化淳摊牌,希望他也支持南王做皇帝。
曹化淳又不傻,连有钱粮兵马的英国公都表态支持南王登基,他有本钱不同意吗?
人家成大事给面子跟张之极一起来找自己面谈,无非是看中了自己大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身份,看中了自己是先帝身边最有权势的内臣而已。
曹化淳思量,自己跟南王爱妃荷香还是表亲,这些年自己也常在先帝面前为南王美言,“南明”貌似没有自己的太监群体,当值的太监大多数都出自大明。
以后伺候成为新皇帝的南王,司礼监的位置应该丢不了吧!曹化淳假惺惺哭了半晌,半推半就和成大事结成同盟。
接下来三人开始游说所有逃出来还没有表明立场的大明文武,有了英国公张之极和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的态度,说服力立竿见影,更多人表态加入劝进大臣行列。
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
随张之极突围的几十位大臣应该是为数不多的对大明忠心耿耿的铮臣,他们来到天津卫后第四天就得知先帝殉国了,人人悲愤莫名。
倪元璐、施邦昭、范景文等等十几位大臣哭得撕心裂肺,他们居然也闹着要上吊殉国,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以死明志,总不能见死不救啊!
这些人当然没死成,被其他人好说歹说劝下了。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真的是全节殉国而死,如今历史出现了偏差。
张之极带着家丁、京营子弟兵和内军火枪手居然杀出京师,这些大臣也就有机会带领心腹家丁以保卫太子的大义一同突围成功。
这些人虽然大多数是道德高尚之人,但也是给黄胜制造麻烦之人,他们有刚正不阿的美名,有忠臣不事二主的教条主义,有敢死的决心,真的又臭又硬不好对付。
成大事、张之极、曹化淳游说群臣劝进,绝大多数大明文武都顺势而为,成为了劝进积极分子。
反而是由于张之极不惧生死带领人马死战带出京城的这帮文官的反对声最多。
以范景文、倪元璐为首的反对派大臣有接近二十位,他们口口声声忠臣不事二主,即便天子蒙难也要拥戴太子登基,南王如果乘机篡位,他们一定会口诛笔伐。
成大事没办法跟这些清流辩驳,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不会治国安天下,但是特别会打嘴仗,一个个引经据典吐沫横飞,可以跟你辩论一天都不需休息,累都能把你累死。
这些人还以忠臣不怕死自居,一个个都是滚刀肉,威逼利诱对他们无效,他们甚至希望被杀好青史留名。
他们貌似忠臣其实比奸臣还可怕,他们不知变通,硬要没有兵权、财权的太子继皇帝位岂不是送太子走上不归路?南王仁厚不会行此不义之举,但是谁能保证“南明”骄兵悍将不会先斩后奏?
解铃还须系铃人,成大事拉上张之极和曹化淳直接找太子面谈,三人把天下局势给太子讲透彻了。
朱慈烺在历史上就不是什么硬骨头,也不是一位有担当之人,他和两个兄弟被闯贼俘获后乖巧得很,在李自成面前有问必答,最后还成为了“大顺”宋王。
胸无大志的太子听完成大事一席话当场表示他无意皇帝位,只想能够做个富贵闲人足以。张之极立刻表态以自己项上人头担保太子殿下放弃继帝位会得到爵位,保证太子会富足一生。
接下来故事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朱慈烺出面召见竭力争取让自己登基的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表示对他们赶鸭子上架的行为大大不满,当众呵斥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自己作死也还罢了,还要害了自己的性命。
真是百口莫辩,范景文、倪元璐等等大臣磕头碰地,告诉太子他们乃是铁骨铮铮的忠诚,是为了大明江山后继有人才如此。
朱慈烺哭笑不得反问道:“诸位大人,现如今大明京师已经被闯贼夺取,你们谁可以为大明重新夺回京城?一直护卫诸位的内军和京营将士半年见不着饷银了,诸位能不能想办法弄一些军饷?”
此言一出,刚刚还如斗鸡般的几位铮臣都傻眼了,他们高喊口号还行,要他们来付诸行动就是勉为其难了。
倪元璐道:“太子殿下,祖宗基业怎么可以拱手让人,即便大明现在时运不济夺不回京畿之地,也没有银子给将士们发饷,但是我等可以保太子去陪都南京以图东山再起。”
这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倪大人莫要太天真,南京魏国公、镇守太监、六部大臣等等都已经表态请南王坐天下,操江提督麾下大军十几万其实都是‘南明’在发饷,将士们都已经归心南王殿下。”
说话之人是徐文爵,也是魏国公世子,他明确表态南京的军队都已经投靠“南明”更加坚定了朱慈烺不争帝位之心。
朱慈烺道:“你们听听,南王是何等实力,本王顺从天意拥戴南王继皇帝位乃是为天下苍生计,再说南王也不算外人,他毕竟还有大明驸马爷的身份。”
范景文反驳道:“殿下此言差矣,大明江山哪里能够交与外姓,南王原是大明臣子,现在又是大明驸马,殿下可以向南王借兵、借钱粮夺回京师重振江山社稷。”
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成大事、徐文爵、曹化淳等等都如同瞧傻子般瞧着振振有词的范景文,心道:“这小子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吧!”
连朱慈烺都觉得这小老头很傻、很天真,知道如果自己靠着这种单纯得近乎幼稚的人来争江山保证会死得很快。
朱慈烺决定不和这些清流铮臣磨嘴皮,他道:“诸位无需多言,本王主意已定,劝南王登基称帝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宗室。”
范景文、倪元璐等人还想再劝,谁知朱慈烺根本不愿意跟这些腐儒多说一句,直接拂袖而去。
后来太子邀请文官武将见面时根本没人通知以倪元璐、范景文为首的反对派,悲催的结果出现了,背判朱明皇室请南王登基的文官武将成为朱慈烺的座上宾,依旧准备为大明全节尽忠的大臣被边缘化。
第 71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