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你辛苦一下,陪韩立同志过去一趟。”
    小乔笑吟吟的朝林宇敬了个礼:
    “得令!”
    随后在老郭的引导下。
    几人很快乘坐职工列车的专座,抵达了位于221基地西南部的15分厂。
    十五厂区是基地的自来水厂,用于供给基地的日常用水。
    不过除了供水职能外。
    十五厂区周边还有几间用于各种目的的实验室。
    这些实验室不存在太大的化学污染以及安全隐患,比如说一些小型精密仪器的生产加工,又比如……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
    当徐云和乔彩虹以及老郭抵达现场的时候。
    钱秉穹与厂长李觉已经先一步来到了这间实验室内。
    进屋后。
    “老钱,老李。”
    老郭先是朝钱秉穹和李觉打了声招呼,随后看向了现场的另一位光头中年人:
    “郑教授,分析进行的怎么样了?”
    这位光头中年人名叫郑易,是如今基地生物医学的负责人之一。
    不过与林宇的临床医学不同。
    郑易主要负责的是各种病毒和致病菌的预防与整治,生物和医学两个方向中更偏向前者,和徐云现实里的情况有些类似。
    听到老郭的问话。
    郑易指了指身边不远处的一个小箱子,说道:
    “喏,第一批的黑水虻幼虫都在这儿了,一共十个1x1x0.2规格的箱子。”
    “具体的幼虫数量还没统计,不过根据抽样分析计算,十个箱子里的幼虫大概有三到四万只——连同未孵化的虫卵。”
    老郭见状带着徐云走到一个箱子边,探头看了几眼。
    正如郑易介绍的那样。
    箱子的规格大概是1x1x0.2,没有盖盖子。
    不过上半部分的箱壁内上,已经被抹了一层类似防逃液的稠密液体,防止内部的虫子逃离。
    只见此时此刻。
    箱子内的沙子都已经被筛除干净,箱内尽是一种厚厚的、不停在蠕动的淡黄色幼虫,不停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随后郑易也跟着来到了老郭身旁,指着另一张桌子上的几根草解释道:
    “郭主任,这是我们从金银滩草原上顺手采回的几种牧草。”
    “这是苜蓿草……”
    “这是黑麦草……”
    “这是白三叶……”
    “这是红三叶……”
    “根据我们的初步观察,这些幼虫对几种牧草都展现出了很高的喜食性。”
    说完。
    郑易便从桌上取来了几根宿苜草,顺手折成几段后往箱子里一丢。
    沙沙沙——
    这几根宿苜草就如同投入了热油锅里的肥肉似的,瞬间引得‘锅内’一阵沸腾。
    几秒钟不到。
    这些幼虫便迅速以宿苜草为基底,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数条如同麦穗般的‘长龙’。
    这是一幅有些掉san的情节,看起来跟克苏鲁似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老郭仿佛听到了咔滋咔滋的咀嚼声……
    过了片刻。
    老郭方才回过神,下意识看了眼徐云,又对郑易问道:
    “郑教授,不知道这些黑水虻幼虫的成分检测过了吗?”
    郑易点了点头,引着众人来到了另一个实验台边。
    这处实验台上放着几个玻璃器皿,其中隐约可见一些‘肉泥’。
    随后郑易拿起一把小镊子,用尖端敲了几下培养皿,解释道:
    “郭主任,根据我们的初步检测,这些幼虫的蛋白质含量确实很高。”
    “多的高达45%,少的也有35%,平均大概40%左右。”
    “一只个头大点儿的幼虫,基本上可以稳定产出一克蛋白质。”
    老郭闻言,整个人顿时呼吸一滞。
    回过神后。
    他连忙追问道:
    “郑教授,那么它的致病菌呢?”
    “致病菌啊……”
    说到致病菌,郑易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感叹:
    “根据我们的初步检测,这些幼虫体内基本上不存在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些致病菌。”
    “倒是埃希氏菌属和柠檬酸杆菌属有部分显像,不过比例不高,长期服用不会对人体有明显危害——这样说吧,埃希氏菌属的占比只有蝗虫的五分之一。”
    “而且这还是野外第一代幼虫的菌群比例,在人工养殖的情况下繁殖多代,这些菌群的比例还会更低一些。”
    众所周知。
    pcr技术提出于1985年,是现代微生物检测的一项核心技术。
    但就像iphone4属于一种划时代机型、但却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机一样。
    早在pcr技术出现之前,生物界就有一些微生物检测手段了。
    实际上。
    自动化微生物检测技术出现的标准节点就是在一年前,不过如今国内还没有办法掌握而已。
    在如今这个时期。
    国内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方式就是把待检测物制成1:10混悬液,然后进行细菌药敏试验。
    这种方法非常简易快速,在三个小时内就可以出结果。
    当然了。
    这个时间对应的,自然便是数据精度有限——正常来说培养皿没有十个小时是很难出结果的。
    但再怎么有限的精度,在‘有’和‘无’的判定上还是挺容易的。
    换而言之。
    如今基本上可以确定,徐云所说的黑水虻幼虫……
    确实具备很高的营养价值!
    破折号,无毒的营养价值!
    至于它的口感……
    开玩笑。
    这年头都喝榆树汤了,还在乎什么口感?
    想到这里。
    老郭连忙转过头,与钱秉穹和李觉对视了一眼。
    随后李觉深吸一口气,郑重看向了郑易:
    “老郑,接下来恐怕要辛苦你一下了。”
    “你得在三天……不,五天吧,五天内制定出一套具备可行性的黑水虻幼虫养殖方案。”
    “大概一周之内,我们就会有一大批的黑水虻幼虫送来了——数量起步都有小几十万。”
    “还有黑水虻成虫的繁殖温度、适宜条件等等……老郑,你的任务非常艰巨啊。”
    按照徐云所说的情况。
    黑水虻的雌雄成体基本上只会存活十天不到,算上虫卵的发育期也才一个月而已。
    可以预见的是。
    一旦基地开始养殖黑水虻,那么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可能出现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
    同时如何防止成虫逃离养殖地点,具体养殖的温度条件如何,这也是需要制定完整方案的事情。
    因此李觉交代的内容相当重要,甚至可以说关乎基地命脉。
    眼下这批黑水虻要是真被养死了,兔子们一时半会儿还真不一定找得到另一个这种规格的黑水虻聚集点。
    但对面的郑易闻言,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兴奋。
    毕竟……
    这年头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他这种非应用端的生物学家平时其实是比较无聊的。

章节目录

走进不科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新手钓鱼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新手钓鱼人并收藏走进不科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