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红靠捧, 大红靠命。
    这是路菲菲一直坚信不移的真理。
    就冲着这个镇子的现状,但凡能跟“政通人和”四个字沾一点边的事情都没有。
    如果这是在演《人民的名义》,路菲菲怎么着也得像沙瑞金拎着孙连城去窗口跪着一样, 来搞这么一回。
    可惜, 现实不是电视剧, 路菲菲也不是沙瑞金。
    她当然可以不接这笔业务, 让自己开心一点。
    可是, 那是一亿五千万耶!
    公司的身价跟打工人工资的上升路径其实是很像的。
    刚从月薪两千的公司出来, 在正常情况下, 是不可能找到月薪两万的新工作。
    就连艺人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艺人的脸一直出现在快销品牌的广告牌上, 顶奢是不会找他做代言的, 生怕被拉低了档次。
    公司也是如此, 如果一直接的都是中低档的业务, 高端的甲方会怀疑公司的业务能力, 不是创意不行, 就是执行能力不行。
    自从出来单干, 路菲菲在接单的时候很注意, 除了合同价格之外, 她也很看重甲方身份,能不能为公司和自己带来额外的社会影响力。
    一亿五千万, 是好的。
    提高整个镇子的档次,也是好的。
    但是,这个镇子,上上下下的人都不想动。
    这就很不开心了。
    在了解这个镇子的历史之后, 路菲菲也怨恨不起来。
    大工厂搬走之后,他们努力过。
    但是, 就像这次路菲菲做的怀旧探店一样。
    一阵风来了,游客“呼啦啦”都到了,店里的人见连续几天都要排长队,兴奋地买了好多食材,把店里的家具什么的都翻新了。
    过了十几天,风吹走了,游客瞬间消失。
    店里再次空空荡荡,只剩下了多采购的食材、多买的桌椅板凳和碗筷。
    更惨的还有购入了大型烤箱、商用咖啡机之类的贵价电器。
    离开了游客,这些东西的成本不知道几百年才能回来。
    这里的学生们最爱的是不超过两块钱的奶茶,三块钱的都卖得不太行。
    这个镇子,自己努力过三次,跟风了两次,最终火过三次,每次不超过一个月。
    火的时t候迎风而上容易,判断什么时候风要停,抓紧时间平安落地是个难题。
    不幸的是,五次营销,五次都是一阵风。
    而且还印证了一句话“人类唯一在历史中接受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接受任何教训”,次次都是硬着陆。
    老商家没什么投入还好,最多损失一点菜钱。
    闻风而动的新商家损失就严重了,房租、采购硬件的费用、装修的费用。
    最倒霉的一个人,发现这里没有高端餐饮店,他认为自己正好来占领这个市场空白。
    付了一年的租金,刚刚装修好,付清尾款,风就停了。
    连续两周只卖出去一杯奶茶之后,他在博客上留下一句话:“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
    想把距离市中心车程两个多小时的房子卖出去。
    要么这个城市特别牛逼,全都是世界前列的名企,值得来回跑这么远上班。
    北京上海做到了,早上六点起床九点钟到公司的事情在这两大城市不算炸裂的新闻。
    要么这个地方的气候物价特别宜居,住的都是退休老人,不用考虑上班的事。
    要么这里至少能有方便家里一个人的设施,比如名校。
    路菲菲见过一个看起来根本就是一段走廊的房子,敢卖三十万一平方,就是因为它是学区房,买了就是等孩子上学。
    不管房子有多垃圾,只要标明“省重点小学唯一学区房”,哪怕房子没屋顶,都有的是人买。
    不巧的是,本镇“三不沾”。
    路菲菲想让小镇起码有齐备的生活享受,让业主好歹能在双休日找点乐子。
    就这,镇子上也不支持,各种配备都不到位,虽然房地产商保证,他们会尽力协调。
    不过……自从很多期房爆出烂尾之后,这种虚无的保证,也很难让人信服。
    路菲菲在镇子上转了一圈,跟本地人聊天,本地人都说:“唉,好不了啦!谁管我们啊,要什么没什么。”
    路菲菲对这里的自然环境还是很喜欢的,如果是当旅游景点,应该很有希望。
    如果常驻的话……
    路菲菲重新调整了消费者画像:中产以上、有车、不用按时去公司。
    策划组开会的时候找出符合这种人:“已经成名的设计师、画家、作者,公司高管……”
    这些人要么对居住环境要求很高,要么对学区有硬要求。
    去年四万亿救市资金下拨,其中受益最多的是基建,简单来说,就是房地产。
    现在到处都有新房在建,有名气的开发商一大堆,居住环境好的多的是,人家凭什么来这里买房?
    策划部一个同事提议:“要不,我们问问开发商,能不能想办法搞个学校来?现在有不少重点小学搞分校,我家旁边那个省重点,已经开了五个分校了。”
    “问过,这种也是一时半会儿谈不下来的事情,路总说,做方案的时候,得写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建议甲方做什么。”
    会议室里愁云惨淡,他们有用户画像,一时却想不出来要怎么样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让他们愿意哗哗的买。
    一直熬到凌晨一点多,策划部的人想了二十几个可能性,又被互相一一推翻。
    第一次头脑风暴会议就此结束,收获:每个想法里都有那么一丁点细微的可取之处。
    策划部主管自我安慰:“积腋成裘。”
    最终他们交上来的方案是:邀请公司高管、知名艺术家买房,以“买房看邻”为卖点。
    路菲菲看了一眼方案:“主意不错,怎么执行?这些人为什么愿意来这里买房?”
    “呃……这里有山有水,环境好。”
    “红山区那边也有山有水,交通更方便,离市区一个小时。”
    “那边…… 那边的山水不如这边的宏伟。”
    路菲菲继续追问:“宏伟说明什么?”
    “看起来好看,不然也不会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出门旅游,看看公园里的小池子小假山就行了。”
    路菲菲摇头;“出门旅游看见的雪山大海,比起这个小镇还是不一样,你没抓着重点。再想想。”
    策划部主管垂头丧气地回去继续想主意。
    路菲菲与车企的老板们聊车的推广,几位老板从国家补贴,聊到四万亿房产,又聊到引进外资。
    然后就说起最近市里为了招商引资,搞了不少针对互联网公司的优惠,同时计划搞一个信息产业园,让互联网公司都落户到那里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路菲菲眼睛一亮:“有说在哪里吗?”
    “还没定,听说有三个备选的地点。”
    他说了备选地点,其中就有一个在老镇子,那个国企大厂,自破产之后,一直荒着,一大片空地,旁边配套的设施也算齐全。
    路菲菲把这个消息告诉开发商,就看开发商能不能搞定信息产业园的落户了。
    光有这个开发商,路菲菲还觉得不是很稳,她找到老镇子附近的一家银行支行的行长。
    陈行长见过路菲菲,彼此交换过名片的普通交情,对于路菲菲突然到来,他有些意外,路菲菲的公司不在他的辖区内,怎么会忽然来找他。
    路菲菲单刀直入:“陈行长,你听说市里打算搞信息产业园的事了吗?”
    陈行长点点头:“听说过,还没定吧,怎么,路总有什么想法?”
    路菲菲:“陈行长就没点想法?”
    “呵呵,我人微言轻,能有什么想法?”
    “我可听说,只要盖了园,起码有二十多家互联网龙头企业会搬过来,每家公司都是一栋楼,几千人。
    代发工资、贷款,对公业务,对私业务的客户都来了,你真的没想过要努力努力?”
    陈行长笑而不语,他怎么可能没有努力过,要是产业园能搬过来,他们分行那不得笑歪了嘴。
    不过,另外两个地点的利益相关单位肯定也在争取,这种事,在没有落定之前,大家都在暗地里较着劲,别说亮出底牌,就连自己在关注这件事都不会提。
    所谓“在一件事办成之前,连老天都不要告诉”。
    路菲菲笑笑:“陈行长,我有两个客户,一个是汽车协会,一个是房地产开发公司,我向他们介绍过贵行的业务,他们挺有兴趣,不知陈行长什么时候有空,向他们几位介绍介绍贵行房贷车贷的优惠政策?”
    “汽车?他们也……四个轮子一转,不管去哪里都一样,他们为什么会关心产业园落在哪里?”陈行长不理解。
    路菲菲解释道:“除了老镇子之外,另外两个地方,一个离着两公里就是一个汽车城,还有一个有著名的汽配一条街,只有老镇那边,方圆三十多公里,都没有一个卖正经车的店,只有一个修车店一个二手车店,三家卖摩托三轮农用车的。”
    没有,就代表着空白,代表着新市场,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如果有了产业园,就有大把没车的新员工入驻,中午午休时间、下午下班时间,周末去看个车,就顺便提车开去市里玩,很合理嘛。
    如果是给一个公司介绍,以陈行长的身份,根本就不会搭理,能派出一个网点的负责人就已经是给了天大的面子。
    但是,他知道路菲菲说得绝对不是这么低层次的会面,当下便欣然应允。
    办这种事情,宜早不宜迟,当天晚上,与老镇子利益相关的汽车、房产、金融几位被路菲菲聚在一家位于湖畔的私家菜馆。
    从外面看,这家菜馆不过是一间普通的饭馆,门口连迎宾小姐都没有,就挂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店名。
    进去之后,才会发现,别有洞天,七拐八绕,就进了一间外表平平无奇的房子,在这房子里,金碧辉煌,有小桥流水,有奇花异草,说它像御花园都不为过。

章节目录

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月海妖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海妖后并收藏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