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作者:风中的失落
第 777 章
“孙爱卿年岁大了,朕也是于心不忍啊。孙爱卿早就该颐养天年了,这些年的操劳,朕感觉到孙爱卿愈发的苍老了,这一次,朕也不准备强迫孙爱卿了,孙爱卿如此的操劳,令朕想到了徐爱卿啊。”
朱由检说到的是徐光启,徐光启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最终病逝在内阁大臣的任上的,那个时候。正是朝廷最为艰难的时候。
孙承宗没有说话,其实他现在的年纪,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徐光启,徐光启是七十二岁的时候病逝的,自己已经是七十七岁了。
“孙爱卿有此等的想法,朕也不能够勉强了。还望孙爱卿为朕举荐内阁首辅的人选啊。”
朱由检以前中意的内阁首辅,是唐世济,但这一次的事情,令他改变了决定,朝廷之中需要平衡。但这种平衡,若是影响到了朝政了,损害了大明的利益了,那就不是好事情了,唐世济的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了内阁首辅,必然和苏天成产生矛盾,朝廷内外不和,内阁首辅和蓟辽督师产生矛盾,这是很致命的事情,要是两人的矛盾激化了,可能会动摇大明的根基,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出现的。
所以说,朱由检想着孙承宗能够推荐人选,当然,他的内心,也是有人选的。
“皇上,臣斗胆了,臣推荐兵部尚书杨嗣昌,出任内阁首辅。”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是真心的微笑,看来孙承宗的确是从大明朝廷稳定的角度出发的,若是孙承宗提议刘宗周出任内阁首辅,朱由检会非常的不舒服,也会伤心。
“爱卿为何举荐杨嗣昌啊。”
“皇上,臣本来是要举荐唐大人的,不过后金奸细的事情,令臣觉得,唐大人处理有失误的地方,至少应该是站在中间的立场看待此等的问题,不偏不倚才是正道,先入为主肯定是会失着的,若不是皇上当机立断,这件事情,一定会影响到我大明的稳定。”
“臣以为,刘宗周大人乃是一带大儒,学问是不用说的,可学问和实际还是有些区别的,刘大人过去沉湎于学问,处理事情有失圆滑,此乃主持朝政之大忌。”
“内阁大臣之中,余者皆可不提了,或者是年岁大了,或者是体力不济了。”
“臣举荐杨大人,乃是因为杨大人有着不错的能力,且熟悉朝政,能够很好的辅佐皇上,且杨大人熟悉军务民政,能够把握辽东之局势。”
朱由检频频点头。
“爱卿说的是啊,此次到大凌河城,回到京城之后,朕就同意爱卿致仕了。”
经过十天的奔波,孙承宗终于来到了宁远。
一路上,孙承宗有着太多的感慨了,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他有着格外不同的心情,想当年自己主政辽东的时候,与后金的厮杀是小规模的,几起几复,都是因为辽东的战局,特别是大凌河之战,是导致他最终回家的主要原因。
辽东的情况,孙承宗还是熟悉的,但这一次,进入山海关之后,他惊奇的发现,辽东确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从天启年间开始,因为辽东的战事频繁,这里几乎看不到百姓,也就是城池里面,有着一些生气,城外的老百姓,根本无法立足,后金鞑子时刻骚扰,老百姓根本不敢种地,纷纷逃往了关内,就是驻扎在城池、据点和堡垒的军士,也是很少出来的,四百里地的关宁锦防线,显得非常的荒凉。
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山海关到宁远,两百里路程,沿途看到了无数的窝棚,还有不少的人在田间地头劳作,有些在清理耕地,有些在开垦耕地,这些窝棚,肯定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了。
苏天成曾经上奏朝廷,说到了安置十余万汉人的事情,包括十几万的军屯户,专门从事耕作的事宜,孙承宗有些不敢相信,二十多万人,哪里安置,关宁锦防线,时刻要提防后金鞑子的骚扰,虽说夺回了大凌河城,但后金依旧可以出动 第六百九十四章 遇见难题]
孙承宗在大凌河城足足呆了两天的时间,走遍了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大凌河城的开创人,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受到的欢迎是无以伦比的,来到大凌河城,所有驻守城池的军士,悉数列队等候孙承宗的检阅,祖大寿、吴三桂、祖大乐、祖大弼等边军将领,自始至终陪同,包括赋闲在家的吴襄,都参与了整个的接待。
孙承宗恢复了当年的豪气,见证了辽东的变化,他终于放心了,以前自己主要考虑的是军事上面的防御,可现在的苏天成,考虑到的是军事上面和民生方面的综合防御,这已经不能够说是防御了,这里进行的每一项动作,都预示着全面剿灭后金的最终目标。
走遍了关宁锦防线,孙承宗的精神是很好的,也更加的明白了,朝廷必须要保证这里的稳固,要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的信任苏天成,放手让苏天成去打败后金鞑子。
孙承宗离开辽东之后,苏天成也准备启程了,他要到登州和莱州去看看了。
孙承宗说到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没有引发苏天成太多的忧虑,朱由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自己手握重兵,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朱由检不可能完全放心,在这种煎熬中间,朱由检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姿态,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孙承宗不再担任内阁首辅,对于大明朝来说,究竟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苏天成也不敢下断言,可新老更替是正常情况,尽管说孙承宗资格老,但总是呆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也是遭到众人嫉恨的,至于说辽东的形势,会如何的发展,那才是苏天成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短时间之内,双方都会偃旗息鼓的。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动作了,既然没有了多少的战斗,剩下的就是需要整理内部的事情了。
登州和莱州的情况,苏天成听说了一些,几乎是千里无人烟了,多尔衮在登州和莱州实行的是三关政策,烧光、杀光、抢光,这样的政策,对登州和莱州。几乎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了,苏天成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自己见到的,肯定是不一般的惨景。
他也必须要到登州和莱州去,皇上的圣旨里面,说的很是明确,牵涉到边关的事情,都是由他来全权处理的。登州和莱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前后金没有战船,可现在后金也开始加强水师的建设,作为蓟辽督师,必须要有应对的办法。
从宁远到登州,两千余里地,苏天成用了十天的时间。才进入莱州的地界。
进入到到济南府的乐凌县,苏天成就感觉到了一种不同的气氛,从到手的朝廷邸报以及暗线送来的情报看,多尔衮就在登州和莱州境内活动,兵没有进入到青州和济南府。但整个的山东,都被这一次的后金鞑子劫掠牵连了。
乐凌县的知县,见到苏天成之后,呐呐不能言,好像是有着很大的怨气。
这令苏天成有些警觉,他在乐凌县停留了一天的时间,经过几个时辰的交谈,知县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苏天成曾经给山东巡抚下令,要求山东卫所军队,全力抵抗后金鞑子,不能够任由后金鞑子肆掠,这道命令,在传达的过程中,改变了味道,加上了前提,意思是说朝廷不管山东了,任由山东的老百姓遭受痛楚,山东卫所军队,不是后金鞑子的对手。
第 777 章
恋耽美
第 777 章
“孙爱卿年岁大了,朕也是于心不忍啊。孙爱卿早就该颐养天年了,这些年的操劳,朕感觉到孙爱卿愈发的苍老了,这一次,朕也不准备强迫孙爱卿了,孙爱卿如此的操劳,令朕想到了徐爱卿啊。”
朱由检说到的是徐光启,徐光启也是因为年纪大了。最终病逝在内阁大臣的任上的,那个时候。正是朝廷最为艰难的时候。
孙承宗没有说话,其实他现在的年纪,已经超过了当年的徐光启,徐光启是七十二岁的时候病逝的,自己已经是七十七岁了。
“孙爱卿有此等的想法,朕也不能够勉强了。还望孙爱卿为朕举荐内阁首辅的人选啊。”
朱由检以前中意的内阁首辅,是唐世济,但这一次的事情,令他改变了决定,朝廷之中需要平衡。但这种平衡,若是影响到了朝政了,损害了大明的利益了,那就不是好事情了,唐世济的内心有了很大的变化,成为了内阁首辅,必然和苏天成产生矛盾,朝廷内外不和,内阁首辅和蓟辽督师产生矛盾,这是很致命的事情,要是两人的矛盾激化了,可能会动摇大明的根基,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出现的。
所以说,朱由检想着孙承宗能够推荐人选,当然,他的内心,也是有人选的。
“皇上,臣斗胆了,臣推荐兵部尚书杨嗣昌,出任内阁首辅。”
朱由检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这是真心的微笑,看来孙承宗的确是从大明朝廷稳定的角度出发的,若是孙承宗提议刘宗周出任内阁首辅,朱由检会非常的不舒服,也会伤心。
“爱卿为何举荐杨嗣昌啊。”
“皇上,臣本来是要举荐唐大人的,不过后金奸细的事情,令臣觉得,唐大人处理有失误的地方,至少应该是站在中间的立场看待此等的问题,不偏不倚才是正道,先入为主肯定是会失着的,若不是皇上当机立断,这件事情,一定会影响到我大明的稳定。”
“臣以为,刘宗周大人乃是一带大儒,学问是不用说的,可学问和实际还是有些区别的,刘大人过去沉湎于学问,处理事情有失圆滑,此乃主持朝政之大忌。”
“内阁大臣之中,余者皆可不提了,或者是年岁大了,或者是体力不济了。”
“臣举荐杨大人,乃是因为杨大人有着不错的能力,且熟悉朝政,能够很好的辅佐皇上,且杨大人熟悉军务民政,能够把握辽东之局势。”
朱由检频频点头。
“爱卿说的是啊,此次到大凌河城,回到京城之后,朕就同意爱卿致仕了。”
经过十天的奔波,孙承宗终于来到了宁远。
一路上,孙承宗有着太多的感慨了,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他有着格外不同的心情,想当年自己主政辽东的时候,与后金的厮杀是小规模的,几起几复,都是因为辽东的战局,特别是大凌河之战,是导致他最终回家的主要原因。
辽东的情况,孙承宗还是熟悉的,但这一次,进入山海关之后,他惊奇的发现,辽东确实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从天启年间开始,因为辽东的战事频繁,这里几乎看不到百姓,也就是城池里面,有着一些生气,城外的老百姓,根本无法立足,后金鞑子时刻骚扰,老百姓根本不敢种地,纷纷逃往了关内,就是驻扎在城池、据点和堡垒的军士,也是很少出来的,四百里地的关宁锦防线,显得非常的荒凉。
可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山海关到宁远,两百里路程,沿途看到了无数的窝棚,还有不少的人在田间地头劳作,有些在清理耕地,有些在开垦耕地,这些窝棚,肯定就是百姓居住的地方了。
苏天成曾经上奏朝廷,说到了安置十余万汉人的事情,包括十几万的军屯户,专门从事耕作的事宜,孙承宗有些不敢相信,二十多万人,哪里安置,关宁锦防线,时刻要提防后金鞑子的骚扰,虽说夺回了大凌河城,但后金依旧可以出动 第六百九十四章 遇见难题]
孙承宗在大凌河城足足呆了两天的时间,走遍了城内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大凌河城的开创人,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受到的欢迎是无以伦比的,来到大凌河城,所有驻守城池的军士,悉数列队等候孙承宗的检阅,祖大寿、吴三桂、祖大乐、祖大弼等边军将领,自始至终陪同,包括赋闲在家的吴襄,都参与了整个的接待。
孙承宗恢复了当年的豪气,见证了辽东的变化,他终于放心了,以前自己主要考虑的是军事上面的防御,可现在的苏天成,考虑到的是军事上面和民生方面的综合防御,这已经不能够说是防御了,这里进行的每一项动作,都预示着全面剿灭后金的最终目标。
走遍了关宁锦防线,孙承宗的精神是很好的,也更加的明白了,朝廷必须要保证这里的稳固,要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的信任苏天成,放手让苏天成去打败后金鞑子。
孙承宗离开辽东之后,苏天成也准备启程了,他要到登州和莱州去看看了。
孙承宗说到朝廷里面发生的事情,没有引发苏天成太多的忧虑,朱由检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自己手握重兵,拥有如此大的权力,朱由检不可能完全放心,在这种煎熬中间,朱由检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姿态,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孙承宗不再担任内阁首辅,对于大明朝来说,究竟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苏天成也不敢下断言,可新老更替是正常情况,尽管说孙承宗资格老,但总是呆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面。也是遭到众人嫉恨的,至于说辽东的形势,会如何的发展,那才是苏天成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短时间之内,双方都会偃旗息鼓的。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动作了,既然没有了多少的战斗,剩下的就是需要整理内部的事情了。
登州和莱州的情况,苏天成听说了一些,几乎是千里无人烟了,多尔衮在登州和莱州实行的是三关政策,烧光、杀光、抢光,这样的政策,对登州和莱州。几乎形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了,苏天成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自己见到的,肯定是不一般的惨景。
他也必须要到登州和莱州去,皇上的圣旨里面,说的很是明确,牵涉到边关的事情,都是由他来全权处理的。登州和莱州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前后金没有战船,可现在后金也开始加强水师的建设,作为蓟辽督师,必须要有应对的办法。
从宁远到登州,两千余里地,苏天成用了十天的时间。才进入莱州的地界。
进入到到济南府的乐凌县,苏天成就感觉到了一种不同的气氛,从到手的朝廷邸报以及暗线送来的情报看,多尔衮就在登州和莱州境内活动,兵没有进入到青州和济南府。但整个的山东,都被这一次的后金鞑子劫掠牵连了。
乐凌县的知县,见到苏天成之后,呐呐不能言,好像是有着很大的怨气。
这令苏天成有些警觉,他在乐凌县停留了一天的时间,经过几个时辰的交谈,知县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苏天成曾经给山东巡抚下令,要求山东卫所军队,全力抵抗后金鞑子,不能够任由后金鞑子肆掠,这道命令,在传达的过程中,改变了味道,加上了前提,意思是说朝廷不管山东了,任由山东的老百姓遭受痛楚,山东卫所军队,不是后金鞑子的对手。
第 777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