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作者:风中的失落
第 1192 章
多尔衮不习惯陈新甲如此的说话,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战斗的情况,早就流传开来了,要说陈新甲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还文绉绉的说什么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
“不错,是我派出勇士前去与江宁营的先头部队厮杀的。”
多尔衮这样的态度,令一贯沉稳的王道直都有些忍不住了,他想着开口说话,但被陈新甲用眼色制止了,王道直开口不是很合适。
“看来情况是真实的,不知道多尔衮将军做什么样的解释,为什么要如此做,十数万的大军做好了准备,今日准备迎战江宁营的,结果因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变故,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厮杀,也不知道江宁营会做出来什么样的调整。”
多尔衮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大帅,我多尔衮可以保证,江宁营的进攻无非是推迟一下,后面不会出现其他的变化,若是这次的战役,因为我多尔衮派出满八旗的勇士去试探江宁营,导致整个的战役出现变故,这个责任当然是我来承担。”
多尔衮说完这句话,不在开口了,也没有解释这里面的原因。
陈新甲有一些无奈,这要是明军的将领出现这样的问题,要么就是砍掉了脑袋,要么就是直接关押起来了,可对多尔衮,陈新甲不能够这样做,人家是后金皇太极直接指挥的,虽说两军联合作战,但人事方面陈新甲是无法插手满八旗内部事务的。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陈新甲的语气软下来了。
“本帅听说,多尔衮将军的部下也遭遇了不小的损失,本应该表示慰问的,只是大敌当前,本帅希望多尔衮将军能够服从统一的命令,两军联合来对阵江宁营。”
陈新甲没有过多的责怪,这倒是令多尔衮不好意思了,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前,要是继续的强词夺理,这联合作战之事,就无从说起了。
到了这个时候,多尔衮需要说出来自身的想法了。
“大帅,我派出满八旗的勇士去试探,其实也是想着看看对阵江宁营的部署,是不是需要做出来一些调整,江宁营的确是骁勇,非一般的军队,我认为部署应该要做出来适当的调整,否则开局恐怕会出现不利的因素。”
陈新甲和王道直同时看着多尔衮,没有开口说话。
“大帅将五万大同边军安排在前面,直接迎战江宁营,我以为这样的安排需要做出来部分的调整,五万人迎战江宁营,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在军士的部署方面,八旗军可安排两万人左右,加上两万多的明军,具体到展开进攻之时,满八旗重点负责冲锋陷阵,与江宁营军士捉对厮杀,明军重点以步卒列成方队,对付江宁营的骑兵,如此的双管齐下,各有侧重,才能够保证对江宁营形成适度的打击。”
稍微顿了一下,多尔衮再次的开口了。
“在沧州的作战,我认为短时间之内是难以结束的,至少会形成一段僵持的时间,这对于我方来说是有利的,江宁营长途奔波作战,人生地不熟,这方面比不上我方,故而诸多的军士心里要有准备,不要想着通过一次两次的厮杀,就能够分出胜负来的。”
多尔衮说的是真话,而且算是肺腑之言了,可惜他不知道陈新甲内心是如何想的,陈新甲还要操心天津的战局,沧州作战的时间肯定不能够太长了,双方形成了对峙,若是持续几个月的时间,那朝廷是无法维系的,仅仅是粮草的开销,就无法承担,再说了,天津的孙传庭,河南的卢象升,都带领江宁营的大部队,这两股部队要是突然朝着京城进攻了,局面该如何的控制。
所以陈新甲以为,多尔衮就是站在自身的立场说话,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沧州血战(8)]
大明朝廷的官吏,从骨子里是瞧不起后金鞑子的,他们都有着不一般的傲气,就好比是骄傲的公鸡,总是高昂着头,不管自己是不是打不赢别人,嘴上首先是要占据上风的,多尔衮根本不了解陈新甲等人这样的秉性,突然提出来了自身的看法,就算他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陈新甲也是不会采纳的,更何况这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陈新甲不会绝对的信任后金鞑子,将后金鞑子放在后面,是因为他信任的是大同边军,毕竟是自己的军队,不管如何的调遣,都是很方便的,若是将后金鞑子放在前面了,万一多尔衮因为作战的不利,突然撤退,或者是直接脱离了战场,导致战局突然出现改变,那就没有办法应对了,毕竟陈新甲不可能完全掌控后金鞑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新甲要求大同边军五万人首先迎战江宁营,至于说是不是能够取得胜利,陈新甲没有把握,但他手里还有五万的大同边军,危急时刻可以派上用场的,至于说后金鞑子,在大军与江宁营展开厮杀之后,再行加入到战团里面,或许是能够发挥出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毕竟后金鞑子的骁勇,陈新甲是明白的。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次的战斗,若是取得了胜利,主要的功劳还是大同边军,也就是朝廷取得了胜利,后金鞑子不过是协助作战,没有多少主要的功劳。
掺杂着这些想法,多尔衮是无论如何都猜不透的。
其实多尔衮派出军队去试探江宁营的战斗力,这样的行为是应该要得到鼓励的,陈新甲和王道直也不是不明白,但他们不会鼓励这样的做法。若是大同边军派出军队去试探了,他们一定会大加赞赏,而且也不忘记记下带领作战的军官一笔战功,这样的功劳,应该是大同边军取得,不能够由后金鞑子抢去了。
多尔衮离开沧州城的时候。脸色铁青,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建议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采纳,被陈新甲毫不客气的否决了,陈新甲的解释也令他不能够接受,什么需要照顾到满八旗,让大同边军在前面冲锋陷阵等等,这等于是对满八旗勇士的侮辱,气愤之余的多尔衮。甚至想着改变大军的驻地,但这么大的动作,他还是不敢轻易做出来的,毕竟整体的战役部署已经形成了,上层若是朝令夕改、各自为战,下面就要乱成一锅粥,到时候不需要外力的打击,自己就要彻底的乱套了。
多尔衮隐隐感觉到了不安。他不接受这样的照顾,此等的照顾对于长期在战场上厮杀的他来说。是最大的耻辱。
回到军营之后,多尔衮立刻找来幕僚,开始密议,如何的应对目前的局面,若是明军出现大规模的溃败了,满八旗应该如何的应对等等。可密议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多尔衮最终收获的是失望和悲观,他这才察觉到了,陈新甲并非是杰出的有远见卓识的指挥官,或许这一次的战斗。前途不是那么的美好,自己恐怕要想到退路了,若是满八旗的勇士全部都葬身在沧州或者是天津了,对于大清国来说,也是沉重和巨大的打击,甚至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一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多尔衮终于下定了决心,按照陈新甲的部署来作战,万一局面出现了不能够控制的情况,那就要想要退路,想好如何的保全满八旗的勇士。
多尔衮密令幕僚参照地图,选择好撤离的路线,而且授权幕僚,完全可以派出最为精锐的斥候,沿路侦查情况,绘制出来详细的地图,便于大军撤退的时候发回作用。
多尔衮做出来的这个决定,陈新甲和王道直是不可能知晓的,所谓主帅用命,三军拼命,一旦主帅的决心出现了动摇,对于大军来说就是致命的,多尔衮的幕僚肯定不会隐瞒这样的计划,会将计划有限的透露给下面的主要军官,以便做好准备,这种不能够公开透露的情形,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满八旗的军士全部都是由满人组成的,汉人几乎没有,来到关内,他们本来就不适应,也充满了戒心,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们也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去了,甚至有人想着,离开关内的时候,是否能够大肆的劫掠一番,反正每次进入到关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多尔衮离开之后,陈新甲与王道直也进行了紧急的商议。
陈新甲对多尔衮的不信任,更加增添了一层,本来大同边军和后金鞑子联合作战,这样的方式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后的历史会如何的评价,谁都是说不清楚的,作为大帅的陈新甲,就格外的小心了,主要还是考虑让大同边军承担更多的战斗任务。
可既然多尔衮带领大军来到了沧州,不用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后金鞑子的确骁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后金鞑子也是江宁营的主要对手之一,若是能够让后金鞑子对江宁营形成高强度的压力,这也是大好事,毕竟这次的战斗,关乎到朝廷的生死存亡。
多尔衮派出军队去试探江宁营的战斗力,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还是在于多尔衮擅自做主,精明的陈新甲岂能不知道,这是多尔衮自傲和骄狂的表现,压根就是看不起大同边军的,认为后金鞑子战斗力强太多。
多尔衮的行为,触及到了陈新甲的底线,也给这次的联合作战,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实话实说,苏天成是高度正是明军与后金鞑子联合作战的,态度也谨慎了很多,甚至要求卢象升迅速率领在河南的江宁营将士,赶赴沧州作战,大战之前的两次交锋,也令江宁营的诸多军官开始小心起来了,认为这次在沧州作战,恐怕会遭遇到惨烈的厮杀。
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新甲居然准备放弃了自身拥有的优势,这不得不令人遗憾,也为大明朝廷哀叹,陈新甲不是真正的大帅,他承担不起来这样的责任,放眼整个的大明朝廷,恐怕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起来这样的责任,已经去世的孙承宗,恐怕是有这等能力的。
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朝廷之中的一些俊杰之士,慢慢都被苏天成吸纳过去了,成为了苏天成忠实的下属,都在围着大晋王朝服务了。
对于多尔衮这等的行为,陈新甲提出来自身的看法,他认为多尔衮瞧不起大同边军,在作战的过程之中,恐怕会不服从整体和统一的指挥,也许试探江宁营实力的事情,不久之后还会发生的,若是在交战厮杀的过程之中,突然出现这等的变故,对于整个的战役来说,那就是重大的打击了。
王道直也赞成陈新甲的分析,认为多尔衮或许还会有其他的举措。
两人商议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想到最好的办法来应对,不过两人还是有一点共识的,那就是多尔衮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作为一名有些的将军,多尔衮是能够分清楚轻重缓急的,不会轻易做出来对于战役大局不利的事情。
实际上到了这个节骨眼,陈新甲和王道直也只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判断,以自我安慰了。
两人绝对不会想到,多尔衮已经做出来了尽早撤退的准备,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之中,多尔衮是绝对不会手软的,正值腊月,老百姓准备过春节了,这样的时候劫掠,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收获。
商议结束之后,陈新甲专门派出了传令兵,再次赶赴后金鞑子驻地,告诉多尔衮,还是按照以前的战术布置来作战,一方面是作战的时间不能够拖得太长了,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尽可能的击败江宁营,第二个方面是首先与江宁营作战的,还是五万大同边军,按照以前的部署,满八旗负责分割包围江宁营,截断江宁营先头部队与后续部队的接触,争取尽量多的杀伤江宁营的有生力量。
多尔衮得知了陈新甲最终的安排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开始给皇太极写信禀报情况了,这个时候,多尔衮完全可以断定了,沧州之战的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不会有多大的悬念了,满八旗勇士可不能够在这里送死,需要想到其他的出路了,不过江宁营经过这一番的鏖战,也不可能继续征伐辽东,大清国还有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至于说正白旗和镶白旗,会利用这一次入关的机会,大规模进行劫掠的,大同方向很是空虚,大军可以从那里离开关内,回到沈阳去的。
多尔衮已经看清楚了,陈新甲不是杰出的指挥官,不要说和皇太极相比较,就是和自己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陈新甲也不是庸才,考虑还是有独到的地方。
但陈新甲这样的才能,怎么能够指挥如此巨大规模的战役,哪里是苏天成的对手,人家苏天成指挥了无数次的战斗,而且还剿灭了令大明朝廷头疼的几十万流寇,苏天成手下人才济济,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都是闻名后金的大明战将了。(未完待续。。)
第 1192 章
恋耽美
第 1192 章
多尔衮不习惯陈新甲如此的说话,有什么话直接说就是了,战斗的情况,早就流传开来了,要说陈新甲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还文绉绉的说什么是不是有这样的事情。
“不错,是我派出勇士前去与江宁营的先头部队厮杀的。”
多尔衮这样的态度,令一贯沉稳的王道直都有些忍不住了,他想着开口说话,但被陈新甲用眼色制止了,王道直开口不是很合适。
“看来情况是真实的,不知道多尔衮将军做什么样的解释,为什么要如此做,十数万的大军做好了准备,今日准备迎战江宁营的,结果因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变故,大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厮杀,也不知道江宁营会做出来什么样的调整。”
多尔衮的脸上露出了冷笑的神情。
“大帅,我多尔衮可以保证,江宁营的进攻无非是推迟一下,后面不会出现其他的变化,若是这次的战役,因为我多尔衮派出满八旗的勇士去试探江宁营,导致整个的战役出现变故,这个责任当然是我来承担。”
多尔衮说完这句话,不在开口了,也没有解释这里面的原因。
陈新甲有一些无奈,这要是明军的将领出现这样的问题,要么就是砍掉了脑袋,要么就是直接关押起来了,可对多尔衮,陈新甲不能够这样做,人家是后金皇太极直接指挥的,虽说两军联合作战,但人事方面陈新甲是无法插手满八旗内部事务的。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陈新甲的语气软下来了。
“本帅听说,多尔衮将军的部下也遭遇了不小的损失,本应该表示慰问的,只是大敌当前,本帅希望多尔衮将军能够服从统一的命令,两军联合来对阵江宁营。”
陈新甲没有过多的责怪,这倒是令多尔衮不好意思了,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前,要是继续的强词夺理,这联合作战之事,就无从说起了。
到了这个时候,多尔衮需要说出来自身的想法了。
“大帅,我派出满八旗的勇士去试探,其实也是想着看看对阵江宁营的部署,是不是需要做出来一些调整,江宁营的确是骁勇,非一般的军队,我认为部署应该要做出来适当的调整,否则开局恐怕会出现不利的因素。”
陈新甲和王道直同时看着多尔衮,没有开口说话。
“大帅将五万大同边军安排在前面,直接迎战江宁营,我以为这样的安排需要做出来部分的调整,五万人迎战江宁营,我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在军士的部署方面,八旗军可安排两万人左右,加上两万多的明军,具体到展开进攻之时,满八旗重点负责冲锋陷阵,与江宁营军士捉对厮杀,明军重点以步卒列成方队,对付江宁营的骑兵,如此的双管齐下,各有侧重,才能够保证对江宁营形成适度的打击。”
稍微顿了一下,多尔衮再次的开口了。
“在沧州的作战,我认为短时间之内是难以结束的,至少会形成一段僵持的时间,这对于我方来说是有利的,江宁营长途奔波作战,人生地不熟,这方面比不上我方,故而诸多的军士心里要有准备,不要想着通过一次两次的厮杀,就能够分出胜负来的。”
多尔衮说的是真话,而且算是肺腑之言了,可惜他不知道陈新甲内心是如何想的,陈新甲还要操心天津的战局,沧州作战的时间肯定不能够太长了,双方形成了对峙,若是持续几个月的时间,那朝廷是无法维系的,仅仅是粮草的开销,就无法承担,再说了,天津的孙传庭,河南的卢象升,都带领江宁营的大部队,这两股部队要是突然朝着京城进攻了,局面该如何的控制。
所以陈新甲以为,多尔衮就是站在自身的立场说话,完全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沧州血战(8)]
大明朝廷的官吏,从骨子里是瞧不起后金鞑子的,他们都有着不一般的傲气,就好比是骄傲的公鸡,总是高昂着头,不管自己是不是打不赢别人,嘴上首先是要占据上风的,多尔衮根本不了解陈新甲等人这样的秉性,突然提出来了自身的看法,就算他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陈新甲也是不会采纳的,更何况这里面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陈新甲不会绝对的信任后金鞑子,将后金鞑子放在后面,是因为他信任的是大同边军,毕竟是自己的军队,不管如何的调遣,都是很方便的,若是将后金鞑子放在前面了,万一多尔衮因为作战的不利,突然撤退,或者是直接脱离了战场,导致战局突然出现改变,那就没有办法应对了,毕竟陈新甲不可能完全掌控后金鞑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陈新甲要求大同边军五万人首先迎战江宁营,至于说是不是能够取得胜利,陈新甲没有把握,但他手里还有五万的大同边军,危急时刻可以派上用场的,至于说后金鞑子,在大军与江宁营展开厮杀之后,再行加入到战团里面,或许是能够发挥出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毕竟后金鞑子的骁勇,陈新甲是明白的。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次的战斗,若是取得了胜利,主要的功劳还是大同边军,也就是朝廷取得了胜利,后金鞑子不过是协助作战,没有多少主要的功劳。
掺杂着这些想法,多尔衮是无论如何都猜不透的。
其实多尔衮派出军队去试探江宁营的战斗力,这样的行为是应该要得到鼓励的,陈新甲和王道直也不是不明白,但他们不会鼓励这样的做法。若是大同边军派出军队去试探了,他们一定会大加赞赏,而且也不忘记记下带领作战的军官一笔战功,这样的功劳,应该是大同边军取得,不能够由后金鞑子抢去了。
多尔衮离开沧州城的时候。脸色铁青,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建议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采纳,被陈新甲毫不客气的否决了,陈新甲的解释也令他不能够接受,什么需要照顾到满八旗,让大同边军在前面冲锋陷阵等等,这等于是对满八旗勇士的侮辱,气愤之余的多尔衮。甚至想着改变大军的驻地,但这么大的动作,他还是不敢轻易做出来的,毕竟整体的战役部署已经形成了,上层若是朝令夕改、各自为战,下面就要乱成一锅粥,到时候不需要外力的打击,自己就要彻底的乱套了。
多尔衮隐隐感觉到了不安。他不接受这样的照顾,此等的照顾对于长期在战场上厮杀的他来说。是最大的耻辱。
回到军营之后,多尔衮立刻找来幕僚,开始密议,如何的应对目前的局面,若是明军出现大规模的溃败了,满八旗应该如何的应对等等。可密议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多尔衮最终收获的是失望和悲观,他这才察觉到了,陈新甲并非是杰出的有远见卓识的指挥官,或许这一次的战斗。前途不是那么的美好,自己恐怕要想到退路了,若是满八旗的勇士全部都葬身在沧州或者是天津了,对于大清国来说,也是沉重和巨大的打击,甚至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一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多尔衮终于下定了决心,按照陈新甲的部署来作战,万一局面出现了不能够控制的情况,那就要想要退路,想好如何的保全满八旗的勇士。
多尔衮密令幕僚参照地图,选择好撤离的路线,而且授权幕僚,完全可以派出最为精锐的斥候,沿路侦查情况,绘制出来详细的地图,便于大军撤退的时候发回作用。
多尔衮做出来的这个决定,陈新甲和王道直是不可能知晓的,所谓主帅用命,三军拼命,一旦主帅的决心出现了动摇,对于大军来说就是致命的,多尔衮的幕僚肯定不会隐瞒这样的计划,会将计划有限的透露给下面的主要军官,以便做好准备,这种不能够公开透露的情形,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满八旗的军士全部都是由满人组成的,汉人几乎没有,来到关内,他们本来就不适应,也充满了戒心,得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们也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战斗之中去了,甚至有人想着,离开关内的时候,是否能够大肆的劫掠一番,反正每次进入到关内,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
多尔衮离开之后,陈新甲与王道直也进行了紧急的商议。
陈新甲对多尔衮的不信任,更加增添了一层,本来大同边军和后金鞑子联合作战,这样的方式就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后的历史会如何的评价,谁都是说不清楚的,作为大帅的陈新甲,就格外的小心了,主要还是考虑让大同边军承担更多的战斗任务。
可既然多尔衮带领大军来到了沧州,不用也是不可能的,何况后金鞑子的确骁勇,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后金鞑子也是江宁营的主要对手之一,若是能够让后金鞑子对江宁营形成高强度的压力,这也是大好事,毕竟这次的战斗,关乎到朝廷的生死存亡。
多尔衮派出军队去试探江宁营的战斗力,有利有弊,最大的弊端,还是在于多尔衮擅自做主,精明的陈新甲岂能不知道,这是多尔衮自傲和骄狂的表现,压根就是看不起大同边军的,认为后金鞑子战斗力强太多。
多尔衮的行为,触及到了陈新甲的底线,也给这次的联合作战,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实话实说,苏天成是高度正是明军与后金鞑子联合作战的,态度也谨慎了很多,甚至要求卢象升迅速率领在河南的江宁营将士,赶赴沧州作战,大战之前的两次交锋,也令江宁营的诸多军官开始小心起来了,认为这次在沧州作战,恐怕会遭遇到惨烈的厮杀。
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新甲居然准备放弃了自身拥有的优势,这不得不令人遗憾,也为大明朝廷哀叹,陈新甲不是真正的大帅,他承担不起来这样的责任,放眼整个的大明朝廷,恐怕也没有谁能够承担起来这样的责任,已经去世的孙承宗,恐怕是有这等能力的。
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朝廷之中的一些俊杰之士,慢慢都被苏天成吸纳过去了,成为了苏天成忠实的下属,都在围着大晋王朝服务了。
对于多尔衮这等的行为,陈新甲提出来自身的看法,他认为多尔衮瞧不起大同边军,在作战的过程之中,恐怕会不服从整体和统一的指挥,也许试探江宁营实力的事情,不久之后还会发生的,若是在交战厮杀的过程之中,突然出现这等的变故,对于整个的战役来说,那就是重大的打击了。
王道直也赞成陈新甲的分析,认为多尔衮或许还会有其他的举措。
两人商议了很长的时间,都没有想到最好的办法来应对,不过两人还是有一点共识的,那就是多尔衮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作为一名有些的将军,多尔衮是能够分清楚轻重缓急的,不会轻易做出来对于战役大局不利的事情。
实际上到了这个节骨眼,陈新甲和王道直也只能够做出来这样的判断,以自我安慰了。
两人绝对不会想到,多尔衮已经做出来了尽早撤退的准备,而且在撤退的过程之中,多尔衮是绝对不会手软的,正值腊月,老百姓准备过春节了,这样的时候劫掠,一定能够获得巨大的收获。
商议结束之后,陈新甲专门派出了传令兵,再次赶赴后金鞑子驻地,告诉多尔衮,还是按照以前的战术布置来作战,一方面是作战的时间不能够拖得太长了,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尽可能的击败江宁营,第二个方面是首先与江宁营作战的,还是五万大同边军,按照以前的部署,满八旗负责分割包围江宁营,截断江宁营先头部队与后续部队的接触,争取尽量多的杀伤江宁营的有生力量。
多尔衮得知了陈新甲最终的安排之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开始给皇太极写信禀报情况了,这个时候,多尔衮完全可以断定了,沧州之战的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不会有多大的悬念了,满八旗勇士可不能够在这里送死,需要想到其他的出路了,不过江宁营经过这一番的鏖战,也不可能继续征伐辽东,大清国还有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至于说正白旗和镶白旗,会利用这一次入关的机会,大规模进行劫掠的,大同方向很是空虚,大军可以从那里离开关内,回到沈阳去的。
多尔衮已经看清楚了,陈新甲不是杰出的指挥官,不要说和皇太极相比较,就是和自己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陈新甲也不是庸才,考虑还是有独到的地方。
但陈新甲这样的才能,怎么能够指挥如此巨大规模的战役,哪里是苏天成的对手,人家苏天成指挥了无数次的战斗,而且还剿灭了令大明朝廷头疼的几十万流寇,苏天成手下人才济济,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都是闻名后金的大明战将了。(未完待续。。)
第 1192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