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的平凡生活 作者:普祥真人
第 414 章
朱琏笑了笑,再少女脸上亲了一口才松开手,任少女尖叫着跑下楼去,自己哈哈笑道:“退思,你还是太年轻。一个女人事表子还是良家妇女,就像一个人有罪还是没罪一样,他自己说了不算,我们说了才算。没有这点权柄,做官还有什么意思?如今的大明,是相爷的天下;这江宁便是你我的天下,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谁是表子,谁就是表子!在这,我们说了算!”
第四百六十一章 节妇清官(中)
对于这位张系大将,范进还是了解一些的。张舜卿对自己心上人的帮衬之一,就是把包括自己父亲本人在内,整个江陵党要角的脾气喜好以及个人特点都向范进做过介绍,朱琏也不例外。
作为张系麾下大将,朱琏有才华有闯劲,不贪财货,敢于直谏。正是有着这些优点,朱琏才被张居正安插在都察院体系内,作为自己安插在言官势力里棋子。他当然有缺点,但是缺点里并不包括好涩这一条,再者他现在也没喝酒,怎么看这事做的都很反常。
朱琏并不认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何不当之处,与范进调笑风声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再送干果茶水来的,已经是幽兰馆出身的女人,不让那些良家少女冒风险。朱琏依旧与她们调笑乃至动手动脚,那些女子都是惯会应酬的,以旧日的本事应对,并没闹出方才那种情况。
“退思你看到了吧,我辈为官者,需要告诉人们你想要什么,别人才能给你提供什么。光是让下面的人去猜是不行的。我想要女人,他们就给了我女人,你想要推行新法,也要让下面的人明白,然后他们才会去做。退思在上元县确实很出色,但是太慢了一点,如果我是你,一到江宁就告诉人们我要推行新法。所有不配合的掣肘的,下属就滚蛋,同僚上官就指名严参!摘掉几顶乌纱,比你处置多少吏员都有用。像退思你这种搞法,一个县城没有三几年都看不出成效,放到一个国家身上,怕是百十年都未必能成事。相爷要上元成为东南榜样,你这个榜样的速度太慢了。”
“我们行新法,本就是要大刀阔斧,循规蹈矩是不行的。我自奉旨到东南而来,不和任何人讲官场规矩,只做一件事,找毛病!我知道,有些人其实是冤枉的,可那又怎么样呢?他挡了新政的路,就得挪开。我们不需要好人,只需要听话的人这就够了。就像这里的掌柜一样,我不管她背后的关系是退思还是徐小公爷,她就不能在我面前摆什么臭架子。我想要女人她就得给我女人,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如果退思像我这样做,一年之内,上元就一定能做出番成绩来。上元出了成绩,东南各省才好跟进,退思……你不能慢,不够快一样是罪责。”
范进问道:“像少瑚你说的那样,快是能快的,但是难免出纰漏,事情怕是做不圆满。”
“凡事不必苛求圆满,我辈所谋者是大明千秋基业,不能有妇人之仁,妄想无人受害,这本来就是办不到的事情。这里不是京师,就算有几个人无辜受难,事情也闹不大。放心,有我为你做主,天大的事都压得下来。咱们都是相爷门下,退思你又……格外不一般,我朱少瑚不给别人面子,也一定会给你面子。放开手脚随便去做,背后有相爷,我们怕什么?”
范进此时对于朱琏的心态以及方才的做法,多少有了几分了解。
在张居正这种强势人物手下做事,朱琏必须要表现得兢兢业业同时也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得到提拔重用。京师之地人多眼杂,作为言官纠察百官,自己首先持身就要正,像候守用日子过那么辛苦,也是这个原因。朱琏在京师的表现,其实是压抑自己的本心,为了在张居正面前表现良好,所以不得不谨言慎行彬彬有礼。这种压抑并不能看作一定是坏事,人如果不压抑自己的本性,与兽就没了区别。可是朱琏并未因压抑就真的转了性情,一旦到了外埠,手上又有了权柄就彻底放飞自我。
张居正用人重才轻德,江陵党门下的人有毛病的不少,包括范进本人在内也是如此。朱琏跟这些人混在一起,难免受到影响,他现在的这种表现,更像是对自己之前压抑的一种补偿。
这种需求不能说不正常,但不是所有正常的需求都该得到支持。一如人饿了要吃饭是正常需求,去抢别人的粮食并不该得到支持一样。朱琏的问题就是并未在心中设下藩篱,有了需求就去做,即使惹出事来也不在意。
对正常的官府来说,这种人都是需要打压的目标。对于百姓来说,这种人的损害也最大,因为他们为所欲为又没有规则可言,最为遭恨。如果是朱琏个人,倒也无关紧要,可问题是现在他的行为最终都会记到张居正头上,让张居正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就背负了百姓的怨恨。
如果只是一个朱琏,那倒无关紧要,但是从他的态度就能折射出江陵党成员的行事态度。这么多人都是如此行事,百姓对于江陵党的看法越差,对于张居正难免怨恨。而且这样推行的新政,难免会伤害到百姓的权益,不管从大局看有多么高尚的目的,实际上升斗小民的日子并未受惠反倒吃苦,对于新法就更没好看法。历史上张居正死后,反对新政的大臣并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而是把新政施行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集中汇报,自然就让皇帝认定,新政不是个好东西。
范进不是神仙,他没办法保证新政的推行中不出纰漏,不伤害百姓。但是他既然要做张家女婿,就得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尽量把新政的危害降到最低,至少在民间留个好名声。
他看看朱琏,“少瑚兄所言极是,范某的新政推行确实缓慢,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场奴变,我的新政可能会更慢一些。因为慢慢来,才比较快。”
朱琏没听过这种观点,有点摸不着头脑。
范进道:“在这座酒楼里,有一位曾经艳名远播的红倌人,花名三声慢。我也不瞒你,那是三公子的相好。三公子为她不惜以百金脱籍赎身,此事绝无虚假。”
朱琏原本放松的神情陡然变得紧张起来,方才每个上来送东西的女人他都摸过,这里难道就有那个三声慢?固然张三公子不会因为这点事把他怎么样,但是心里肯定不痛快。张懋修可是张居正重点培养的儿子,如果自己所知消息不差,下一科张居正会让三公子下场,安排个极好的名次回来。说不定未来张家的带头人就是他,得罪了他,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他连忙道:“有这等事?我之前一无所知,方才……”
范进摇摇头,“方才自然是没有她的。但是那些女人里谁是她要好姐妹,谁是她手帕交,这种事又有谁知道?那个新来的丫头是不是格外受三声慢的关照,我们也不得而知。当然,这是小事情,即使三生慢再怎么不高兴也不会因为这点对少瑚如何,可是对我就难说了。我是这里的东家之一,做东家的不能为伙计出头,肯定要被伙计骂的。大家交情这么好,为你挨几句骂也不为过。可是广大东南的地方官,却不见得人人都与少瑚有交情吧?”
“巡按是流官,事后回朝,地方上怎么样跟你老兄无关。你要的是自己的功绩,地方官要的是辖地风平浪静不出事,两下天生就在对立。至于说谁对谁错一言难尽,如果按我的看法,百姓支持谁,谁就是对的。固然以全局而对一隅,难免要牺牲一地百姓而顾全大局,但是不能因为你是大局,就认为别人的牺牲理所当然自己理直气壮,这是行不通的。一个三声慢不能把我怎么样,如果全酒楼的伙计都骂我,这生意就做不下去。一二小民的怨气就只是怨气,一地百姓皆怨……奴变就是下场了。”
朱琏听出范进实在指责他,神色也有些不悦,不过念着范进是张家未来女婿,张大小姐又不是好好惹的角色不敢硬抗,强压着怒火道:“奴变之盛在于地方官无用。如果一开始就下令出兵,经制官兵还怕对付不了一群老百姓?杀几颗头,就都老实了。”
“如果不是奴变而是民变呢?如果他们的怨气更大一些呢?杀几颗头不行,就杀几十,几十不行,就杀几百。杀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老百姓不死也逃,我们这些牧民官无民可牧,拿什么完粮完课,难道自己下田耕作,自己洗衣做饭?再者一地民变,或可以兵戈荡平,如果这个变乱是几县,便要巡抚发兵,如果是一省,那便是相爷也要睡不着觉了。若是整个天下民变四起,我们又拿什么对付?即使官军百战百胜,百姓与朝廷为仇,我们征不到粮,拿什么给当兵的发放军食?拉不到夫,难道要衣冠中人去负土运粮,输送军资?”
范进说话间,眼前似是以浮现出那烽火连天民变四起,百姓对官兵视如仇敌,乃至有剿兵安民告示出现的情景。朱琏听得云里雾里,但是他终究不是个混人,也能明白范进担心自有道理,只是有些难以置信,又有些不甘心,问道:
“那按退思这么说,岂不是什么事都不要做了?”
“话不能这么说,什么都不做,不去查漏补缺百姓依旧还是会闹起来。我们要做事,但是也不能为了做事不计后果。拿了人家的东西要去给补偿,伤害了别人要去道歉,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我们读书人应该更明白才对。你老兄摸了人家小姑娘,我回头就要赔她银子,给她说好话。行新法的目的是为了百姓的日子过好,不是为了自己的业绩好看。如果单纯为了推行新法而推行,就失去了新法的意义所在。我在上元之所以走得很慢,一是为了打好基础,二就是为了尽可能保证黎民百姓不受损失。这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只要争取大多数人不恨朝廷,就可以算成功。毕竟三五个人想要乱,也乱不起来。这次上元奴变没闹出声势,不在于我安排了官兵,而在于参加变乱的奴仆少。”
朱琏道:“按退思所说的法子,我就怕几十年也见不到什么效果,万岁一旦觉得新法旧法没有区别,只怕就不会再支持我们。”
“慢也不是那么个慢法。想要看成绩,自然是能看到,但前提是当官的要去做事,不要只想着升官。新法要看成效,三几年就能看到,之后的施行补正因地制宜,就不是三几年的事,而是三几十年乃至百年的事。我大明立国近两百载,现在想要一个新法,三五年内就能胜过推行近两百年的规条,那只会适得其反。地方官要做的是不怕苦不怕累,到下面去认真办事。不能怕麻烦,也不能怕丢面子,该去跟百姓道歉说好话时,不能有丝毫的犹豫。而至于巡按官,就是朝廷的鞭子。谁不愿意做这些,就打到他愿意为止。谁要是闹出民变打谁,谁让百姓不欢喜打谁,而不是谁慢打谁,快不一定等于好,慢也不一定等于坏。”
说到这里,范进又笑了笑,“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见未必准,少瑚兄奉旨巡按一省,如何行事自有定见。范某也在朱兄的查纠之内,若有不当之处,朱兄随意处置。”
朱琏看着范进,久久无语。过了好一阵,他才长出一口气,“退思,我跟你说句实话。我出京之前,宫里来人,向我特意交代过,到了东南,必须全力配合退思。退思如今依旧每月经锦衣衙门向朝廷递送密奏,通政司不得预。如果你我二人争本,朝廷只会问我的罪,不会加罪于退思。原本我以为是相爷对退思偏爱,现在看来是我想差了。退思的才学足以配得上这个安排,如果你我发生争执,从道理上谁对谁错不论,于国于地方,一定是我错。”
范进摇头道:“朱兄这么说就过谦了。你到东南连办了不少大案,地方上很见你的情。未来的黄恩厚,也要靠你来惩治,若论名声,定是你在我之上。”
“可是要论爱民,朱某定不如你!昔日读书之时,朱某所想也是上报天子下安黎庶,为天子牧四方,为百姓求公道。这些年言官做下来,自以为弹劾了几个贪官污吏,就是为百姓做主。今日听退思一语才悟到,自己这几年做事,多是求自己念头通达,或是求新法推行得快些,于百姓二字想的少了。多亏退思当头棒喝,才让我醒悟。你且宽坐,我去去就回。”
“少瑚哪里去?”
“找那几位姑娘,当面赔个礼。”
“你就不怕吓死她?赔礼道歉的事,是我们亲民官的,少瑚这种风宪,还是适合板起面孔收拾人。有霹雳手段,再有了菩萨心肠,苍生就有福分了。现在少瑚兄有了菩萨心,我就等着看你的霹雳手段来着。”
朱琏点点头,“今晚黄恩厚也在被赴宴之内,到时候保证让退思看到我的霹雳手段。那位告状的人只要来,黄恩厚今晚就别想回衙门!恶人自有恶人磨,或许我这种酷吏,只有在这种地方才有些用处。能为百姓办点事,也为我自己赎些罪过。”
第四百六十二章 节妇清官(下)
这场宴席实际是江宁官场为朱琏办的接风宴会,巡按御史作为奉旨纠察一省的官员,地位一如钦差,非同小可。但是巡按办差也有自己规则,到达地方之后总要先记熟官员面孔才好工作,否则寸步难行,是以必要的流程总是要走。
应天府尹王世贞、江宁知县这些官员限制于体制不能出席,留都六部以及锦衣卫不归巡按纠察也不需要派人来,其他各衙门基本都要来人拜码头,织造衙门这边,则是黄恩厚亲身前来与朱琏相见。
江宁守备中官兼任内织染局提调,在东南的地位超然,作为镇守太监,其实不受巡按御史的管辖,一个是天子耳目坐镇地方一个是代天巡狩,两下属于平行关系。他能来算是给了朱琏不小的面子。
黄恩厚此时已经不似被罗武带人从内织染局打到锦衣卫衙门那般狼狈,一身簇新蟒袍,脸上泛着油光显得神采飞扬,手上紧握着一串手串,说话之间随手捻动不休。
“咱家这手串,乃是仁圣亲手赐的,这可是有些来历的。想当初咱家在先皇面前当差的时候,还是世庙在位,先皇那当还是王爷。彼时朝中奸佞当道,欺瞒圣聪,严世藩那个泼才对先皇亦不恭敬。先皇几次险些受了他的暗算,日子过得也是辛苦,仁圣在佛前发了个誓,只要先皇不受严世藩暗算,便每天在佛前念四千武百官岁赏布缎,哪年能少了?许他不穿,却不许陛下不赏。哪年要是赏赐缎匹不足数,最后的板子就得落在我的头上。”
“咱家也知道,外面有些风言风语,说咱家这缺分肥得流油,真要他们到了这个位置上,一准骂祖宗!朝廷定的缎匹数字是按着老年间来的,萧规曹随只增不减,可是内织染局的织机总不是万年牢。从洪武爷爷到现在,该坏的坏,不坏的也多半老旧得换新的,这钱从哪来?再说朝廷给价拨款,还是按着老年间的定额下发,全不看看外面市价到了什么地步。按着朝廷给的钱数,便是收丝也收不上来。这些事若是向朝中说明,那是给万岁添堵,在文武百官那里一准也是落不到好处。最后怎么办?只能自己犯难,顶着这石臼做戏,谁让咱做的是这差事呢?”
朱琏看看他,“黄公公这么说来,这差也很难阿!”
“那是,办差就没有不难的。外人看咱家是做织造,以为是个太平官,却不知道这织造也干系着朝廷安危江山安稳。像是赏塞外的毛青布,关系着大明蒙古两下不动刀兵,那是小事么?若是那北虏因为赏赐不及时起兵来犯,那时候整个天下都不安生。所以不管多难,都得把上用敷衍住。咱家是阉人,比不得两位满腹经纶,能想到的办法,也无外就是个东挪西借,从漕运、河工、户部几个衙门借钱,寅吃卯粮也不能耽误了上用。”
第 414 章
恋耽美
第 414 章
朱琏笑了笑,再少女脸上亲了一口才松开手,任少女尖叫着跑下楼去,自己哈哈笑道:“退思,你还是太年轻。一个女人事表子还是良家妇女,就像一个人有罪还是没罪一样,他自己说了不算,我们说了才算。没有这点权柄,做官还有什么意思?如今的大明,是相爷的天下;这江宁便是你我的天下,我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说谁是表子,谁就是表子!在这,我们说了算!”
第四百六十一章 节妇清官(中)
对于这位张系大将,范进还是了解一些的。张舜卿对自己心上人的帮衬之一,就是把包括自己父亲本人在内,整个江陵党要角的脾气喜好以及个人特点都向范进做过介绍,朱琏也不例外。
作为张系麾下大将,朱琏有才华有闯劲,不贪财货,敢于直谏。正是有着这些优点,朱琏才被张居正安插在都察院体系内,作为自己安插在言官势力里棋子。他当然有缺点,但是缺点里并不包括好涩这一条,再者他现在也没喝酒,怎么看这事做的都很反常。
朱琏并不认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有何不当之处,与范进调笑风声仿佛方才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是再送干果茶水来的,已经是幽兰馆出身的女人,不让那些良家少女冒风险。朱琏依旧与她们调笑乃至动手动脚,那些女子都是惯会应酬的,以旧日的本事应对,并没闹出方才那种情况。
“退思你看到了吧,我辈为官者,需要告诉人们你想要什么,别人才能给你提供什么。光是让下面的人去猜是不行的。我想要女人,他们就给了我女人,你想要推行新法,也要让下面的人明白,然后他们才会去做。退思在上元县确实很出色,但是太慢了一点,如果我是你,一到江宁就告诉人们我要推行新法。所有不配合的掣肘的,下属就滚蛋,同僚上官就指名严参!摘掉几顶乌纱,比你处置多少吏员都有用。像退思你这种搞法,一个县城没有三几年都看不出成效,放到一个国家身上,怕是百十年都未必能成事。相爷要上元成为东南榜样,你这个榜样的速度太慢了。”
“我们行新法,本就是要大刀阔斧,循规蹈矩是不行的。我自奉旨到东南而来,不和任何人讲官场规矩,只做一件事,找毛病!我知道,有些人其实是冤枉的,可那又怎么样呢?他挡了新政的路,就得挪开。我们不需要好人,只需要听话的人这就够了。就像这里的掌柜一样,我不管她背后的关系是退思还是徐小公爷,她就不能在我面前摆什么臭架子。我想要女人她就得给我女人,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如果退思像我这样做,一年之内,上元就一定能做出番成绩来。上元出了成绩,东南各省才好跟进,退思……你不能慢,不够快一样是罪责。”
范进问道:“像少瑚你说的那样,快是能快的,但是难免出纰漏,事情怕是做不圆满。”
“凡事不必苛求圆满,我辈所谋者是大明千秋基业,不能有妇人之仁,妄想无人受害,这本来就是办不到的事情。这里不是京师,就算有几个人无辜受难,事情也闹不大。放心,有我为你做主,天大的事都压得下来。咱们都是相爷门下,退思你又……格外不一般,我朱少瑚不给别人面子,也一定会给你面子。放开手脚随便去做,背后有相爷,我们怕什么?”
范进此时对于朱琏的心态以及方才的做法,多少有了几分了解。
在张居正这种强势人物手下做事,朱琏必须要表现得兢兢业业同时也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得到提拔重用。京师之地人多眼杂,作为言官纠察百官,自己首先持身就要正,像候守用日子过那么辛苦,也是这个原因。朱琏在京师的表现,其实是压抑自己的本心,为了在张居正面前表现良好,所以不得不谨言慎行彬彬有礼。这种压抑并不能看作一定是坏事,人如果不压抑自己的本性,与兽就没了区别。可是朱琏并未因压抑就真的转了性情,一旦到了外埠,手上又有了权柄就彻底放飞自我。
张居正用人重才轻德,江陵党门下的人有毛病的不少,包括范进本人在内也是如此。朱琏跟这些人混在一起,难免受到影响,他现在的这种表现,更像是对自己之前压抑的一种补偿。
这种需求不能说不正常,但不是所有正常的需求都该得到支持。一如人饿了要吃饭是正常需求,去抢别人的粮食并不该得到支持一样。朱琏的问题就是并未在心中设下藩篱,有了需求就去做,即使惹出事来也不在意。
对正常的官府来说,这种人都是需要打压的目标。对于百姓来说,这种人的损害也最大,因为他们为所欲为又没有规则可言,最为遭恨。如果是朱琏个人,倒也无关紧要,可问题是现在他的行为最终都会记到张居正头上,让张居正在毫不知情的前提下就背负了百姓的怨恨。
如果只是一个朱琏,那倒无关紧要,但是从他的态度就能折射出江陵党成员的行事态度。这么多人都是如此行事,百姓对于江陵党的看法越差,对于张居正难免怨恨。而且这样推行的新政,难免会伤害到百姓的权益,不管从大局看有多么高尚的目的,实际上升斗小民的日子并未受惠反倒吃苦,对于新法就更没好看法。历史上张居正死后,反对新政的大臣并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而是把新政施行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集中汇报,自然就让皇帝认定,新政不是个好东西。
范进不是神仙,他没办法保证新政的推行中不出纰漏,不伤害百姓。但是他既然要做张家女婿,就得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尽量把新政的危害降到最低,至少在民间留个好名声。
他看看朱琏,“少瑚兄所言极是,范某的新政推行确实缓慢,事实上如果没有这场奴变,我的新政可能会更慢一些。因为慢慢来,才比较快。”
朱琏没听过这种观点,有点摸不着头脑。
范进道:“在这座酒楼里,有一位曾经艳名远播的红倌人,花名三声慢。我也不瞒你,那是三公子的相好。三公子为她不惜以百金脱籍赎身,此事绝无虚假。”
朱琏原本放松的神情陡然变得紧张起来,方才每个上来送东西的女人他都摸过,这里难道就有那个三声慢?固然张三公子不会因为这点事把他怎么样,但是心里肯定不痛快。张懋修可是张居正重点培养的儿子,如果自己所知消息不差,下一科张居正会让三公子下场,安排个极好的名次回来。说不定未来张家的带头人就是他,得罪了他,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他连忙道:“有这等事?我之前一无所知,方才……”
范进摇摇头,“方才自然是没有她的。但是那些女人里谁是她要好姐妹,谁是她手帕交,这种事又有谁知道?那个新来的丫头是不是格外受三声慢的关照,我们也不得而知。当然,这是小事情,即使三生慢再怎么不高兴也不会因为这点对少瑚如何,可是对我就难说了。我是这里的东家之一,做东家的不能为伙计出头,肯定要被伙计骂的。大家交情这么好,为你挨几句骂也不为过。可是广大东南的地方官,却不见得人人都与少瑚有交情吧?”
“巡按是流官,事后回朝,地方上怎么样跟你老兄无关。你要的是自己的功绩,地方官要的是辖地风平浪静不出事,两下天生就在对立。至于说谁对谁错一言难尽,如果按我的看法,百姓支持谁,谁就是对的。固然以全局而对一隅,难免要牺牲一地百姓而顾全大局,但是不能因为你是大局,就认为别人的牺牲理所当然自己理直气壮,这是行不通的。一个三声慢不能把我怎么样,如果全酒楼的伙计都骂我,这生意就做不下去。一二小民的怨气就只是怨气,一地百姓皆怨……奴变就是下场了。”
朱琏听出范进实在指责他,神色也有些不悦,不过念着范进是张家未来女婿,张大小姐又不是好好惹的角色不敢硬抗,强压着怒火道:“奴变之盛在于地方官无用。如果一开始就下令出兵,经制官兵还怕对付不了一群老百姓?杀几颗头,就都老实了。”
“如果不是奴变而是民变呢?如果他们的怨气更大一些呢?杀几颗头不行,就杀几十,几十不行,就杀几百。杀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老百姓不死也逃,我们这些牧民官无民可牧,拿什么完粮完课,难道自己下田耕作,自己洗衣做饭?再者一地民变,或可以兵戈荡平,如果这个变乱是几县,便要巡抚发兵,如果是一省,那便是相爷也要睡不着觉了。若是整个天下民变四起,我们又拿什么对付?即使官军百战百胜,百姓与朝廷为仇,我们征不到粮,拿什么给当兵的发放军食?拉不到夫,难道要衣冠中人去负土运粮,输送军资?”
范进说话间,眼前似是以浮现出那烽火连天民变四起,百姓对官兵视如仇敌,乃至有剿兵安民告示出现的情景。朱琏听得云里雾里,但是他终究不是个混人,也能明白范进担心自有道理,只是有些难以置信,又有些不甘心,问道:
“那按退思这么说,岂不是什么事都不要做了?”
“话不能这么说,什么都不做,不去查漏补缺百姓依旧还是会闹起来。我们要做事,但是也不能为了做事不计后果。拿了人家的东西要去给补偿,伤害了别人要去道歉,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我们读书人应该更明白才对。你老兄摸了人家小姑娘,我回头就要赔她银子,给她说好话。行新法的目的是为了百姓的日子过好,不是为了自己的业绩好看。如果单纯为了推行新法而推行,就失去了新法的意义所在。我在上元之所以走得很慢,一是为了打好基础,二就是为了尽可能保证黎民百姓不受损失。这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只要争取大多数人不恨朝廷,就可以算成功。毕竟三五个人想要乱,也乱不起来。这次上元奴变没闹出声势,不在于我安排了官兵,而在于参加变乱的奴仆少。”
朱琏道:“按退思所说的法子,我就怕几十年也见不到什么效果,万岁一旦觉得新法旧法没有区别,只怕就不会再支持我们。”
“慢也不是那么个慢法。想要看成绩,自然是能看到,但前提是当官的要去做事,不要只想着升官。新法要看成效,三几年就能看到,之后的施行补正因地制宜,就不是三几年的事,而是三几十年乃至百年的事。我大明立国近两百载,现在想要一个新法,三五年内就能胜过推行近两百年的规条,那只会适得其反。地方官要做的是不怕苦不怕累,到下面去认真办事。不能怕麻烦,也不能怕丢面子,该去跟百姓道歉说好话时,不能有丝毫的犹豫。而至于巡按官,就是朝廷的鞭子。谁不愿意做这些,就打到他愿意为止。谁要是闹出民变打谁,谁让百姓不欢喜打谁,而不是谁慢打谁,快不一定等于好,慢也不一定等于坏。”
说到这里,范进又笑了笑,“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见未必准,少瑚兄奉旨巡按一省,如何行事自有定见。范某也在朱兄的查纠之内,若有不当之处,朱兄随意处置。”
朱琏看着范进,久久无语。过了好一阵,他才长出一口气,“退思,我跟你说句实话。我出京之前,宫里来人,向我特意交代过,到了东南,必须全力配合退思。退思如今依旧每月经锦衣衙门向朝廷递送密奏,通政司不得预。如果你我二人争本,朝廷只会问我的罪,不会加罪于退思。原本我以为是相爷对退思偏爱,现在看来是我想差了。退思的才学足以配得上这个安排,如果你我发生争执,从道理上谁对谁错不论,于国于地方,一定是我错。”
范进摇头道:“朱兄这么说就过谦了。你到东南连办了不少大案,地方上很见你的情。未来的黄恩厚,也要靠你来惩治,若论名声,定是你在我之上。”
“可是要论爱民,朱某定不如你!昔日读书之时,朱某所想也是上报天子下安黎庶,为天子牧四方,为百姓求公道。这些年言官做下来,自以为弹劾了几个贪官污吏,就是为百姓做主。今日听退思一语才悟到,自己这几年做事,多是求自己念头通达,或是求新法推行得快些,于百姓二字想的少了。多亏退思当头棒喝,才让我醒悟。你且宽坐,我去去就回。”
“少瑚哪里去?”
“找那几位姑娘,当面赔个礼。”
“你就不怕吓死她?赔礼道歉的事,是我们亲民官的,少瑚这种风宪,还是适合板起面孔收拾人。有霹雳手段,再有了菩萨心肠,苍生就有福分了。现在少瑚兄有了菩萨心,我就等着看你的霹雳手段来着。”
朱琏点点头,“今晚黄恩厚也在被赴宴之内,到时候保证让退思看到我的霹雳手段。那位告状的人只要来,黄恩厚今晚就别想回衙门!恶人自有恶人磨,或许我这种酷吏,只有在这种地方才有些用处。能为百姓办点事,也为我自己赎些罪过。”
第四百六十二章 节妇清官(下)
这场宴席实际是江宁官场为朱琏办的接风宴会,巡按御史作为奉旨纠察一省的官员,地位一如钦差,非同小可。但是巡按办差也有自己规则,到达地方之后总要先记熟官员面孔才好工作,否则寸步难行,是以必要的流程总是要走。
应天府尹王世贞、江宁知县这些官员限制于体制不能出席,留都六部以及锦衣卫不归巡按纠察也不需要派人来,其他各衙门基本都要来人拜码头,织造衙门这边,则是黄恩厚亲身前来与朱琏相见。
江宁守备中官兼任内织染局提调,在东南的地位超然,作为镇守太监,其实不受巡按御史的管辖,一个是天子耳目坐镇地方一个是代天巡狩,两下属于平行关系。他能来算是给了朱琏不小的面子。
黄恩厚此时已经不似被罗武带人从内织染局打到锦衣卫衙门那般狼狈,一身簇新蟒袍,脸上泛着油光显得神采飞扬,手上紧握着一串手串,说话之间随手捻动不休。
“咱家这手串,乃是仁圣亲手赐的,这可是有些来历的。想当初咱家在先皇面前当差的时候,还是世庙在位,先皇那当还是王爷。彼时朝中奸佞当道,欺瞒圣聪,严世藩那个泼才对先皇亦不恭敬。先皇几次险些受了他的暗算,日子过得也是辛苦,仁圣在佛前发了个誓,只要先皇不受严世藩暗算,便每天在佛前念四千武百官岁赏布缎,哪年能少了?许他不穿,却不许陛下不赏。哪年要是赏赐缎匹不足数,最后的板子就得落在我的头上。”
“咱家也知道,外面有些风言风语,说咱家这缺分肥得流油,真要他们到了这个位置上,一准骂祖宗!朝廷定的缎匹数字是按着老年间来的,萧规曹随只增不减,可是内织染局的织机总不是万年牢。从洪武爷爷到现在,该坏的坏,不坏的也多半老旧得换新的,这钱从哪来?再说朝廷给价拨款,还是按着老年间的定额下发,全不看看外面市价到了什么地步。按着朝廷给的钱数,便是收丝也收不上来。这些事若是向朝中说明,那是给万岁添堵,在文武百官那里一准也是落不到好处。最后怎么办?只能自己犯难,顶着这石臼做戏,谁让咱做的是这差事呢?”
朱琏看看他,“黄公公这么说来,这差也很难阿!”
“那是,办差就没有不难的。外人看咱家是做织造,以为是个太平官,却不知道这织造也干系着朝廷安危江山安稳。像是赏塞外的毛青布,关系着大明蒙古两下不动刀兵,那是小事么?若是那北虏因为赏赐不及时起兵来犯,那时候整个天下都不安生。所以不管多难,都得把上用敷衍住。咱家是阉人,比不得两位满腹经纶,能想到的办法,也无外就是个东挪西借,从漕运、河工、户部几个衙门借钱,寅吃卯粮也不能耽误了上用。”
第 414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