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的平凡生活 作者:普祥真人
第 446 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忽然之间明白了
阵阵鞭炮轰鸣,锣鼓喧嚣,一记记锣声震动京师,宣示着主人家那泼天的富贵与权势。明盔亮甲头插红缨的官兵在前开路,刀枪鲜明威风凛凛,在他们身后则是衣帽崭新的仆从,抬着一口口巨大箱笼招摇而过。看那些挑夫的装束就知道,这是送嫁妆的。一段天作之合人间佳话即将在不远的将来上演,未来的民间唱本里,又多了一段可供演绎的素材。
衣衫褴褛的乞丐,面黄肌瘦的贫民以忐忑羡慕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道队,在脑海里为这些陪嫁品估值,盘算着任意一口箱笼能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怎样的改善。还有人一本正经分析着这样的人家成亲时会不会施舍馒首,自己到时候又能抢到多少。
京师里官员众多,婚嫁之事常见,更何况天子大婚刚刚结束不久,本地的百姓眼界也就比其他地方开阔,排场体面见得多了,寻常的仪仗根本引不起兴趣。如今奢靡风大兴于市,不拘官民都喜好铺张,在结亲这件事上体现得更是明显。
成亲前的送嫁妆成了京师一景,甚至比婚礼当天更引人关注。老百姓看着队伍,计算嫁妆多少,对于女方的家室以及受重视程度进行评估。羡慕富户鄙夷贫民,成了百姓的一大娱性项目。
陪嫁数字从最开始的两抬已经到现在的士打扮,让负责治安的巡街乃至打探消息的锦衣都下意识地远远避开,没人敢靠近。这书生说得没错,如今是读书人的天下,锦衣卫只好吓唬平民,可不敢对赶考的举子动手。更何况一口南方话的书生,不知道是朝中哪位大佬的乡党门生,得罪了他背后的人,只要随手丢个夹片都能让自己粉身碎骨,谁又敢去送死。
这些书生都来自自南直隶,中间之人正是在万历四年南直隶乡试中高中解元与王士琪等人合称应天四公子之一的东南才子顾宪成。本来他和范进应该是同科下场,但是江宁的天花夺去他家里几个人的性命,自己又感染风寒,是以在家养病而错过了考期。以至于在东南文坛始终有个说法,如果顾宪成上次不病,万历五年的状元就不会姓沈。
除去自身的学识,顾宪成在东南另一个出名的地方,就是喜欢参与正事。虽然自己没有官身,但是毕竟有功名在,衙门里的皂隶还是要给他几分面子的。不管是钱谷征收还是赋役摊派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怒顾老爷给衙门里上禀帖,自己就要遭殃。地方官吏于他也是颇多忌惮,毕竟这么一位大名士如果发火,地方官的纱帽也不稳当。
时下正是阳明心学大行其道之时,人们谈起学问,多以心学为主。但是顾宪成却是理学的拥趸,公开批评心学空洞无物,败坏民风,主张正本清源,将理学尊为正溯,与张居正的老师徐阶这一派,算是没见过面的冤家。而他与张居正本人的怨恨,比这更深一些。
要想做名士,就得设法提高自己知名度,单纯几个文会对于顾宪成这种文士来讲意义不大。原本他靠讲学,在地方上赢得好大声望,可是张居正一声令下,他几个讲学的私学受到衙门重点关照,一律关闭。从那之后顾宪成就成了个标准的张黑,酒席之间言张必反,这一点对于他的友人而言也不是秘密。只不过江南那种地方,你喝酒不黑一下朝廷就不好意思跟人说话,骂几句宰执并无要紧。可是到了京师还不晓得收敛,这就让同行者有些头大了。
顾家经营过染坊、酒馆等生意,始终不温不火,最近更是一落千丈,家境已经有些艰难。但是顾宪成并不会利用自己的名声为自己谋取富贵,人品方面无可指责,站在为民请命的高度上说话,同伴想要阻止他也没道理,只好拉着他道:“少说几句吧,我们在这里说多少也没用,等到金榜题名之后,再上本弹劾也不晚。元定兄在莲香楼设了酒席等咱们,大家还是赶紧过去,免得让元定兄久等才是。”
“我初来京师,只当莲香楼是寻常的酒楼,不想居然是范家奴婢名下产业。我们去那里给他捧场,还要不要体面了?这酒你们去喝,我就不必了。”
“顾兄……你就算再不欢喜,也要给元定兄一个面子。再说范退思在上元颇多建树,尤其裁撤了东南织造,落了中官的面子,也是我辈衣冠中人的典范。起元兄不能听了几句闲言碎语,就和他过不去啊。”
“我与元定君子之交彼此知心,他不会为这点事就会觉得我不给他面子。至于范进……他确实是个能员,但却不是个好官。大家的眼睛不能只看着满朝朱紫,看不见这芸芸众生。你们看看四周,多少百姓面有饥色,这些人连饭都没得吃,范进娶个老婆就陡然而富,你们觉得这公平么?这样的人,心肠又能好到哪里去?官员为民之表率,百姓贫苦,官吏却以富贵为荣,廉耻二字何在?这等人的酒楼,我是不会去的。”
说话间,顾宪成已经转过头去,向外疾走,几个同行者连忙拉住他道:“顾兄,你往哪里去?”
“回客栈,写几个斗方楹联。徽州会馆那边一直有人要向我求字,我本来不打算给他们的。可是眼看天气越来越冷,这些百姓的衣食无着,不知饿死多少。我写几个字换些银子给他们买些米粮衣服,也算是略尽绵薄,这么多人没有饭吃,我们鸡鸭鱼肉又如何吃得下?”
文友的手不自觉地松开,看着顾宪成远去的身影,几人陷入迷惘之中。到底是该去追着顾宪成,还是该去赴宴吃酒,这倒真是个麻烦事。
第五百章 旧情难忘
从坊间传说到朝堂诸公,大多数人都认为范进与张舜卿的结合属于入赘,不能算作娶亲。但是对当事双方而言,两方的看法都认为这是一桩再正常不过的婚姻,张舜卿到范家依旧是出嫁。
按照京师风俗,女方亲眷被称为“低头亲家”,象征着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差距。世人传统的思想中就认为女性低于男性,在婚姻关系中,也认为妻子处于弱势,即使是名门之后或是千金娇女,嫁到别人家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要受婆家管束。古代的传说故事里,醉打金枝可以衍生出一段君臣相得,不哑不聋不为阿翁的佳话,醉打驸马就从没有这个机会。
从大明的民间风气再到男女地位看,这段婚姻里的两方,应该是作为妻子的张舜卿需要伏低做小,但是从实际情形上,反倒是作为夫家的范家更为小心翼翼。固然张舜卿本人在范家的表现尚算温和,并未摆出相府千金的势派压人,于范家人来说,却已经感受到门第阶层差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范母作为名义上的一家之主,日子也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在准儿媳面前说错话激怒这个美丽而又富贵的少女,至于乡下那种恶婆婆刁难媳妇的行事手段更是半点都不敢放出来。
眼看大婚就在眼前,一如罪犯到了秋决之期,早早换上诰命袍服头面的范母对着镜中自己,情绪既是欢喜又是忐忑。她的视力已经严重衰退,加上天色太晚灯光昏暗,看东西有些模糊,只好问在身边伺候的胡大姐以及范进。
“你们看,我这个样子行不行啊?我怎么总觉得不对劲。进仔不曾发达的时候,我特意做过一套新衣,就为了有朝一日喝媳妇茶的时候穿,那时候进仔还是八岁吧?莫看我们那时候穷,但是衣服料子和手工都不差。布是自己织的,衣服是你六婶做的,她的手艺在村子里人人都夸,衣服自然好的不得了。后来赶上灾荒,家里过不下去,就把衣服托胡二送去了当铺,再后来当票找不到,想赎也赎不得……如果那件衣服在就好了,正好明天来穿。我这个庄稼人天生就没有穿官衣的命,这衣服怎么看怎么丑啊。”
范进在旁笑道:“娘,您怎么会丑?这衣服又合身又气派,等明天花轿过了门,堂堂首辅千金要跪下来给您行礼,您穿这衣服正合适。”
“合适?”
范母不自信地看了一眼镜子,又看了一眼范进。“我这乡下婆子穿这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儿子费了这么大力气走出来,就是为了这辈子不回去。娘如今是天子特旨加贲三品诰命,若是回了家乡,咱们南海的父母官也要对您毕恭毕敬,有事拜见得先上名刺,还得看您耐烦不耐烦见他。这身衣裳头面,是您应有的体面。虽然张家千金身份非同寻常,但总归是您的儿媳,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自古都是儿媳怕阿姑,没有颠倒的道理。再说这段日子舜卿总来家里走动,对您不是很恭敬么?怕她作甚?”
范母叹了口气,手刚一伸出去,胡大姐已经利落地把水烟递过去。“要说恭敬,大小姐对我这个乡下老婆子倒是恭敬得很,就差直接叫阿姑了。比着两家身份,人家对我可以说是天高地厚,我若是再说出她得不好,那便是没有良心。可娘跟你说句实话,从她来的第一天开始,娘心里就怕。”
房间里一片寂静,过了好一阵,范母才继续道:“她没什么毛病,人漂亮,家室又好,自己又能经营家业,娘看得出来,自打她到了家里,咱家才有几分模样。有这么个内助,家里才会兴旺。可越是如此娘越害怕,怕我儿受她的气,又怕我儿吃了她的连累。咱们庄户人家不懂大道理,只知道这花开得再艳,也有谢的那天。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娘就怕有朝一日这大房子好衣裳,还有那么多下人、牲口全都没了,就像做梦似的,一睁眼就又回了乡下种地过苦日子。不怕你们笑我,娘如今已经回不去了,再让我过土里刨食的日子已经过不得。”
范进道:“娘尽管放心,儿子同样回不去,过那种日子还不如杀了我。所以我肯定不会让咱家再受穷受罪,这辈子我们绝不会再回去受苦!”
第 446 章
恋耽美
第 446 章
第四百九十九章 忽然之间明白了
阵阵鞭炮轰鸣,锣鼓喧嚣,一记记锣声震动京师,宣示着主人家那泼天的富贵与权势。明盔亮甲头插红缨的官兵在前开路,刀枪鲜明威风凛凛,在他们身后则是衣帽崭新的仆从,抬着一口口巨大箱笼招摇而过。看那些挑夫的装束就知道,这是送嫁妆的。一段天作之合人间佳话即将在不远的将来上演,未来的民间唱本里,又多了一段可供演绎的素材。
衣衫褴褛的乞丐,面黄肌瘦的贫民以忐忑羡慕的目光注视着这支道队,在脑海里为这些陪嫁品估值,盘算着任意一口箱笼能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怎样的改善。还有人一本正经分析着这样的人家成亲时会不会施舍馒首,自己到时候又能抢到多少。
京师里官员众多,婚嫁之事常见,更何况天子大婚刚刚结束不久,本地的百姓眼界也就比其他地方开阔,排场体面见得多了,寻常的仪仗根本引不起兴趣。如今奢靡风大兴于市,不拘官民都喜好铺张,在结亲这件事上体现得更是明显。
成亲前的送嫁妆成了京师一景,甚至比婚礼当天更引人关注。老百姓看着队伍,计算嫁妆多少,对于女方的家室以及受重视程度进行评估。羡慕富户鄙夷贫民,成了百姓的一大娱性项目。
陪嫁数字从最开始的两抬已经到现在的士打扮,让负责治安的巡街乃至打探消息的锦衣都下意识地远远避开,没人敢靠近。这书生说得没错,如今是读书人的天下,锦衣卫只好吓唬平民,可不敢对赶考的举子动手。更何况一口南方话的书生,不知道是朝中哪位大佬的乡党门生,得罪了他背后的人,只要随手丢个夹片都能让自己粉身碎骨,谁又敢去送死。
这些书生都来自自南直隶,中间之人正是在万历四年南直隶乡试中高中解元与王士琪等人合称应天四公子之一的东南才子顾宪成。本来他和范进应该是同科下场,但是江宁的天花夺去他家里几个人的性命,自己又感染风寒,是以在家养病而错过了考期。以至于在东南文坛始终有个说法,如果顾宪成上次不病,万历五年的状元就不会姓沈。
除去自身的学识,顾宪成在东南另一个出名的地方,就是喜欢参与正事。虽然自己没有官身,但是毕竟有功名在,衙门里的皂隶还是要给他几分面子的。不管是钱谷征收还是赋役摊派都得小心翼翼,生怕惹怒顾老爷给衙门里上禀帖,自己就要遭殃。地方官吏于他也是颇多忌惮,毕竟这么一位大名士如果发火,地方官的纱帽也不稳当。
时下正是阳明心学大行其道之时,人们谈起学问,多以心学为主。但是顾宪成却是理学的拥趸,公开批评心学空洞无物,败坏民风,主张正本清源,将理学尊为正溯,与张居正的老师徐阶这一派,算是没见过面的冤家。而他与张居正本人的怨恨,比这更深一些。
要想做名士,就得设法提高自己知名度,单纯几个文会对于顾宪成这种文士来讲意义不大。原本他靠讲学,在地方上赢得好大声望,可是张居正一声令下,他几个讲学的私学受到衙门重点关照,一律关闭。从那之后顾宪成就成了个标准的张黑,酒席之间言张必反,这一点对于他的友人而言也不是秘密。只不过江南那种地方,你喝酒不黑一下朝廷就不好意思跟人说话,骂几句宰执并无要紧。可是到了京师还不晓得收敛,这就让同行者有些头大了。
顾家经营过染坊、酒馆等生意,始终不温不火,最近更是一落千丈,家境已经有些艰难。但是顾宪成并不会利用自己的名声为自己谋取富贵,人品方面无可指责,站在为民请命的高度上说话,同伴想要阻止他也没道理,只好拉着他道:“少说几句吧,我们在这里说多少也没用,等到金榜题名之后,再上本弹劾也不晚。元定兄在莲香楼设了酒席等咱们,大家还是赶紧过去,免得让元定兄久等才是。”
“我初来京师,只当莲香楼是寻常的酒楼,不想居然是范家奴婢名下产业。我们去那里给他捧场,还要不要体面了?这酒你们去喝,我就不必了。”
“顾兄……你就算再不欢喜,也要给元定兄一个面子。再说范退思在上元颇多建树,尤其裁撤了东南织造,落了中官的面子,也是我辈衣冠中人的典范。起元兄不能听了几句闲言碎语,就和他过不去啊。”
“我与元定君子之交彼此知心,他不会为这点事就会觉得我不给他面子。至于范进……他确实是个能员,但却不是个好官。大家的眼睛不能只看着满朝朱紫,看不见这芸芸众生。你们看看四周,多少百姓面有饥色,这些人连饭都没得吃,范进娶个老婆就陡然而富,你们觉得这公平么?这样的人,心肠又能好到哪里去?官员为民之表率,百姓贫苦,官吏却以富贵为荣,廉耻二字何在?这等人的酒楼,我是不会去的。”
说话间,顾宪成已经转过头去,向外疾走,几个同行者连忙拉住他道:“顾兄,你往哪里去?”
“回客栈,写几个斗方楹联。徽州会馆那边一直有人要向我求字,我本来不打算给他们的。可是眼看天气越来越冷,这些百姓的衣食无着,不知饿死多少。我写几个字换些银子给他们买些米粮衣服,也算是略尽绵薄,这么多人没有饭吃,我们鸡鸭鱼肉又如何吃得下?”
文友的手不自觉地松开,看着顾宪成远去的身影,几人陷入迷惘之中。到底是该去追着顾宪成,还是该去赴宴吃酒,这倒真是个麻烦事。
第五百章 旧情难忘
从坊间传说到朝堂诸公,大多数人都认为范进与张舜卿的结合属于入赘,不能算作娶亲。但是对当事双方而言,两方的看法都认为这是一桩再正常不过的婚姻,张舜卿到范家依旧是出嫁。
按照京师风俗,女方亲眷被称为“低头亲家”,象征着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差距。世人传统的思想中就认为女性低于男性,在婚姻关系中,也认为妻子处于弱势,即使是名门之后或是千金娇女,嫁到别人家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要受婆家管束。古代的传说故事里,醉打金枝可以衍生出一段君臣相得,不哑不聋不为阿翁的佳话,醉打驸马就从没有这个机会。
从大明的民间风气再到男女地位看,这段婚姻里的两方,应该是作为妻子的张舜卿需要伏低做小,但是从实际情形上,反倒是作为夫家的范家更为小心翼翼。固然张舜卿本人在范家的表现尚算温和,并未摆出相府千金的势派压人,于范家人来说,却已经感受到门第阶层差异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范母作为名义上的一家之主,日子也过得提心吊胆,生怕在准儿媳面前说错话激怒这个美丽而又富贵的少女,至于乡下那种恶婆婆刁难媳妇的行事手段更是半点都不敢放出来。
眼看大婚就在眼前,一如罪犯到了秋决之期,早早换上诰命袍服头面的范母对着镜中自己,情绪既是欢喜又是忐忑。她的视力已经严重衰退,加上天色太晚灯光昏暗,看东西有些模糊,只好问在身边伺候的胡大姐以及范进。
“你们看,我这个样子行不行啊?我怎么总觉得不对劲。进仔不曾发达的时候,我特意做过一套新衣,就为了有朝一日喝媳妇茶的时候穿,那时候进仔还是八岁吧?莫看我们那时候穷,但是衣服料子和手工都不差。布是自己织的,衣服是你六婶做的,她的手艺在村子里人人都夸,衣服自然好的不得了。后来赶上灾荒,家里过不下去,就把衣服托胡二送去了当铺,再后来当票找不到,想赎也赎不得……如果那件衣服在就好了,正好明天来穿。我这个庄稼人天生就没有穿官衣的命,这衣服怎么看怎么丑啊。”
范进在旁笑道:“娘,您怎么会丑?这衣服又合身又气派,等明天花轿过了门,堂堂首辅千金要跪下来给您行礼,您穿这衣服正合适。”
“合适?”
范母不自信地看了一眼镜子,又看了一眼范进。“我这乡下婆子穿这个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儿子费了这么大力气走出来,就是为了这辈子不回去。娘如今是天子特旨加贲三品诰命,若是回了家乡,咱们南海的父母官也要对您毕恭毕敬,有事拜见得先上名刺,还得看您耐烦不耐烦见他。这身衣裳头面,是您应有的体面。虽然张家千金身份非同寻常,但总归是您的儿媳,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自古都是儿媳怕阿姑,没有颠倒的道理。再说这段日子舜卿总来家里走动,对您不是很恭敬么?怕她作甚?”
范母叹了口气,手刚一伸出去,胡大姐已经利落地把水烟递过去。“要说恭敬,大小姐对我这个乡下老婆子倒是恭敬得很,就差直接叫阿姑了。比着两家身份,人家对我可以说是天高地厚,我若是再说出她得不好,那便是没有良心。可娘跟你说句实话,从她来的第一天开始,娘心里就怕。”
房间里一片寂静,过了好一阵,范母才继续道:“她没什么毛病,人漂亮,家室又好,自己又能经营家业,娘看得出来,自打她到了家里,咱家才有几分模样。有这么个内助,家里才会兴旺。可越是如此娘越害怕,怕我儿受她的气,又怕我儿吃了她的连累。咱们庄户人家不懂大道理,只知道这花开得再艳,也有谢的那天。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娘就怕有朝一日这大房子好衣裳,还有那么多下人、牲口全都没了,就像做梦似的,一睁眼就又回了乡下种地过苦日子。不怕你们笑我,娘如今已经回不去了,再让我过土里刨食的日子已经过不得。”
范进道:“娘尽管放心,儿子同样回不去,过那种日子还不如杀了我。所以我肯定不会让咱家再受穷受罪,这辈子我们绝不会再回去受苦!”
第 44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