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全集 作者:肉书屋
步步生莲 全集第121部分阅读
的东西,所以……所以……”
“喔……”杨浩沉思有顷,微笑起来:“走精品路线,创独特品牌?呵呵,不错,真的不错,”他望了妙妙一眼,笑道:“方才当着朵儿,你怎不解释?”
妙妙捻着衣角不敢作答,杨浩摇了摇头:“你对的,就要坚持,不可因她是旧主而卑不敢言,你并不欠她甚么,你现在是在替我做事,这一点,你要记住了。”
妙妙涨红着脸道:“是,奴家记下了,老爷……你认为……奴家这般想法是对的么?”
杨浩笑道:“其实朵儿说的没有错,你也没有错,不过成功之路,本无一定之规,这就叫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杨浩说着,展颜一笑:“你做的不错,真的不错,‘女儿国’交给你,我如今才算是真正的放了心。”
妙妙被他一赞,也不禁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腼腆说道:“奴家还想,恐做得不合老爷心意,请老爷回来之后就另请贤明呢。”
“不不不,这‘女儿国’以后就是你来管,旁人谁也插不得手。”杨浩深深望她一眼,一语双关地道:“这‘女儿国’,你就管上一辈吧,行不行?”
妙妙被他深深凝视那一眼,芳心怦然而动,脱口便道:“只要是为老爷打理‘女儿国’,别说一辈子,就算三生三世,再苦再累,奴家也甘心情愿。”
杨浩扬起双眸,只看见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08章 钓饵
大清早,朝房里已满满当当坐了一屋子人,有人喝着茶聊天,有人倚坐在那儿打着瞌睡,还有几位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什么,侧耳一听,议论的竟是一笑楼上演的几出戏文的优劣。
杨浩衣袍整齐,也不找个坐位,就在串糖葫芦似的一溜朝房里迈着八字步踱来踱去,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有些官员见了,便与旁人耳语笑谈:“瞧瞧,那个愣头青也晓得此番立了大功回来,官家必有赏赐的,呵呵,已经沉不住气了。”旁边便传来一阵窃窃低笑。
这些官员去码头上送过一次,又去迎过一次,杨浩记不住他们,他们对杨浩多少却是有些熟悉的,有的官员见了他便拱手道贺:“哈哈,杨院使,此番粮草安然运抵京师,杨院使功不可没,今日临朝,官家定有赏赐的,本官这里先行恭喜,恭喜杨院使高升啊。”
“承您吉言,哈哈哈……此番运粮,群策群力,是魏王之功、朝廷之功,杨某可不敢居功自傲,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罢了,当不起这个赞誉,当不起啊。”
“嗳,杨院使居功至伟,何必自谦呢。说起来,杨院使如今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御,这官儿升的速度之快,在我大宋已是数一数二,这一次不知又要升个什么官儿,哈哈,杨院使如此年轻,仕途便是一帆风顺,真是羡煞旁人了,此番官家若再许你一个优差,那可是尽善尽美了。”
“哦?”杨浩神色一动,赶紧问道:“杨某入仕时日尚短,许多事情不甚了了。请教大人,不知这什么衙门的官儿才是优差呢?”
那官员笑道:“这第一等的,自然是外放出京,做一方大员,牧守一地的主吏。要在京里做官的,那自然就是枢密、中书一类手握大权、炙手可热的衙门,或者三司使那样掌管我宋国税赋钱米的财神爷喽。”
杨浩摆手道:“嗳,这些都不痛快,有什么衙门,是专门同地方上和其他国家打交道的,能在他们面前摆足咱宋国官儿的排场,那才威风八面,吐气扬眉。”
那官儿一呆:“院使大人是说礼部主客司、四方馆一类的迎来送往的衙门?那……那有什么好的?”
杨浩奇道:“怎么不好,出入总是摆着最大的排场,那还不够威风?咱宋国如今愈来愈是强大,周边诸国谁不敬畏三分,做了这样衙门的官儿,手持节钺,代天出使,就连他们的皇帝都得以礼相待,嘿嘿,本官是做过钦差的,此番又随魏王千岁巡狩江南,发现这样的官儿最是威风。想当初在芦岭,我这官儿犹如夹在风箱里的老鼠,受够了西北强藩的窝囊气,现在做个威风八面的大官儿,叫他们见了我也得卑躬屈膝,那才快意。”
旁边一个官儿正在眼热杨浩的升迁速度,听他这么一说,简直就是个大棒槌,偏生这大棒槌的官运比自己好的许多,便挪揄地开玩笑道:“哈哈,那杨院使不如就向官家请求,来我鸿胪寺做官吧,我鸿胪寺的官儿不但威风,平常还轻闲。一旦奉旨出京公干的话,还有钱粮补助,地方官员、馆驿都得好吃好喝的招待,不管到了哪儿,你都代表着大宋朝廷,轻易的没人敢惹你,正合院使大人所求。”
杨浩双眼一亮,赶紧问道:“这位大人高姓大名啊,也在鸿胪寺做官吗?不晓得这鸿胪寺都负责些什么,竟然有这般威风?”
那官员见这大棒槌对朝廷官制竟是如此无知,忍不住笑道:“本官是鸿胪寺丞,姓焦,名海涛的便是,闽地人。咱们这鸿胪寺。掌管诸国朝贡之事,当然威风啦。什么四夷朝贡、宴劳、给赐、迎送,什么四夷君长使节朝见呀,颁辞赐见封册诰命呀,往来出使交聘礼物呀,这些都是很风光的事,论起地位来,我鸿胪寺卿位列九卿之一,那也是绝不逊色于人的。有时候,蛮夷小国的君主来我大宋晋见,都要向我鸿胪寺官员行礼,你想想,大小那也是一国之君呐,风不风光?”
“风光,风光,果然是一等一的好衙门。”杨浩连连点头,惹得周围听见他们对话的那此官员忍俊不禁。一旁侍候的两个小黄门也听清了他们的对话,见杨浩如此受人捉弄,还傻乎乎的不解其意,也不禁笑成了掩口葫芦。
“咳”,门口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就像一阵风穿过松林,整个朝房里迅速安静下来。杨浩扭头一看,就见赵普冠带整齐,非常沉稳地走了进来。
“赵相公,见过相公,恩相今儿来的可早……”一堆人纷纷向赵普见礼,赵普微微颔首示意,直至看见了杨浩,脸上才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杨院使,此番南下,屡立大功,今日还朝,官家必然嘉勉,恭喜,恭喜。”
“赵相公夸奖了,下官愧不敢当。”
“呵呵,当得,当得,有甚么当不得的。”赵普抚须往左右一看,微笑道:“此番南行,巡视各方风土人情,不知杨院使有什么所得呀?”
“下官……”
“上朝还有些时间,来,咱们坐下慢慢谈。”赵普举步便向朝房深处走去,杨浩闻言只得跟在后面,这朝房是一溜儿的排房,越往里去,高职的官员越少,也就不嫌拥挤了。到了最后一间房,里边静悄悄,竟是一个人也没有。
这样的地方,在朝房里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只有宰执一级的人物才能进来,如今有这资格的人很少,除了赵普,只有枢密使李崇矩、三司使楚昭辅和副相薛居正、吕馀庆等人才有资格进来。
李崇矩这几日身体不适,正告假休养,楚昭辅在南边避祸还未回京,薛居正、吕馀庆等人虽是参知政事,份属副相,其实只是闲差,根本不用署衙办公的,若非官家特殊召见,也不需要上朝,所以这里边就成了赵普专属的休息场所。
“呵呵,不必拘谨,你坐吧。”赵普在黄梨木的圈椅中坐下来,看着杨浩在下首规规矩矩坐下,捻须微笑道:“开封若是断粮,国本也要动摇,此番杨院使辅佐魏王南巡,顺利解决了这桩难题,居功至伟呀。”
杨浩欠了欠身道:“相公谬赞了,杨浩愧不敢当。”
赵普微微一笑:“当然,这功劳么,主要是魏王千岁运筹帷幄,统筹全局,代天子巡狩于江淮,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事情才能办得这般圆满。唉,老夫是辅佐了官家多年的老臣,有从龙之功,官家视普若股肱心腹,普对官家是竭尽忠诚,如今皇长子品德高尚、年轻有为,官家后继有人,老夫也甚是欣慰啊。”
杨浩微微一笑,应道:“相公说的是,魏王千岁虽是皇子,却有谦谦君子之风,礼贤下士,勤于国政,聪敏睿智,人中之龙,下官对魏王千岁也是景仰的很。”
赵普赞道:“杨院使这番赞誉发自肺腑,说的真是太好啦。魏王以前从未离开过京城,能否担此重任,当初官家颇为担心呢,老夫大力举荐,魏王千岁这才得以成行,呵呵,魏王这一遭立下大功,顺利完成使命,老夫真是老怀大慰呀。这番南行,老夫对你们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详情却还不甚了了,如今尚有余暇,杨院使不妨说来听听。”
杨浩便把一路经历捡主要的向赵普说了一遍,其中自然要大大肯定魏王赵德昭在每一桩案件中的主要作用,这也是为官之道,一个明摆着即便抢功也不可能与他个人仕途产生竞争的上司,傻瓜才会去得罪他。
赵普用心听着,不是在关键处打断他再作明确的询问,听到泗洲粮案时,赵普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问道:“老夫听说,魏王与泗洲知府邓祖扬之女曾因私情而有意枉法私纵这个贪官,朝中现在有些风言风语,不知可有此事?”
杨浩一呆,心中急急一转,并不正面回答,应道:“朝中竟有这样的传言么?下官在泗洲时,按千岁的吩咐查办泗洲粮案,却是不曾得到过魏王千岁要下官对邓家网开一面的暗示或提醒,所以也不明这些消息据何而来。泗洲粮案了结,邓祖扬畏罪自杀,邓家小姐还曾欲当街刺杀下官泄愤,下官怜她一孤苦弱女,父母双亡,激愤之下神志不清,这才没有计较。似此,可为千岁佐证?”
赵普露出满意的笑容,颔首道:“嗯,杨院使亲身所历,自然是大有说服力的,任何时候,朝中都不乏宵小,需要他们为朝廷做事的时候,就缩头缩尾,旁人去做大事的时候,他们就在那儿说三道四。若是官家对此也有耳闻,那时还需杨院使为魏王正名啊。”
“理所当然,下官敢不从命。”杨浩连忙答应一声,心中却道:“赵普呀赵普……你这老狐狸打了一辈子雁,这一遭也要让雁啄了眼睛,赵老大属意的人不是赵德昭,而是赵德芳呀,就算没有赵老二从中作祟,他也与皇位无缘的,这一回你可抱错了大腿……”
心里想着,杨浩却毕恭毕敬地道:“杨浩职微言轻,朝堂之上,恐难有下官置喙的余地。不过,对魏王千岁的功绩和能力,下官是由衷佩服的,如果官家问起,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普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当然,杨院使的功劳也是不容抹煞的,如今三司使副使已然去位,三司使楚昭辅纵因粮厄已解,能免死罪,这三司使也是做不得的。朝廷赋税重地,不可没有一个得力的人呐,老夫对杨院使很赏识呀,拟向官家进言,让罗公明还朝任三司使,这三司副使么……”
他笑望杨浩一眼,问道:“不知杨院使可有兴趣?”
杨浩听了顿时一惊,财政部副部长?
这个赵普……还真敢封官许愿啊,他是宰相,举贤任能是他的责任,何况自己又是南衙属官,南衙与相府一向不合,他举荐自己不但能捞个外举不避仇的贤相声名,也必能因此挑拨了自己与南衙的关系,把自己拉到他的门下,更可藉此向百官证明他的手腕,一举三得。
而且这个钓饵实在诱人,换了谁,骤然能得此至关紧要衙门的计相权位,会不为之动心?赵普真是下了大本钱呐。可惜,我杨浩已经要摇头摆尾脱钩去了,总给你们当成外人利用来利用去的,你给我个副皇帝当,我也不干了。
杨浩连忙起身,诚惶诚恐地道:“这……这怎么使得,万万使不得,楚大人是有拥君立国之功的从龙之臣,罗大人为官多年德高望重,杨浩有甚么资历声望,能与他们比肩为官。三司使副使,杨浩万不敢受,万不敢受。”
赵普一见他模样,只道他是被自己许他的这个大官儿惊吓住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嗳,杨院使年轻有为,这三司副使有甚么做不得的呢?不过你太过年轻这倒是真的,要你任职三司使的话,只怕阻力重重。”
他笑微微地瞟了杨浩一眼,又道:“不过……魏王千岁对你青睐有加,在本官面前对你是大加赞誉啊。魏王千岁是皇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储,是我宋国未来的天子,杨院使有魏王的信赖,再有本官的赏识,这个位置必然能坐得稳稳当当的,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下官……”
“好啦好啦。”赵普笑吟吟地看了看滴漏,一语双关地道:“时候差不多了,官家马上就要临朝了,咱们走吧,这个三司副使你能不能做得,一半靠人力,一半还要看运气,能否成功,尚在两可之间,若你表现殊异,真个做了这三司副使,呵呵……凡事有魏王和老夫给你撑腰,有些人、有些事,你是不必担心的……”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09章 加官晋爵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真是一团和气。
魏王首航顺利低京,后续粮草正源源不断输运开封,开封八大官仓日夜都有粮米入项,米仓像蓄水一般一间间正在储得满满当当,官家闻讯眉开眼笑,原本对孤军奋战于闽南的军队,他的指令是稳扎稳扎,要做到进退自如,如今后顾之忧已解,他已连夜传旨,以八百里加急军情的速度,号令讨伐汉国的军队全力进攻,务必在今冬之前彻底削灭汉国。
大宋军队在闽南近一段的战斗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如今没了后顾之忧,一举踏平汉国指日可待,皇帝龙颜大悦、满心欢喜,谁会在这时候去触他霉头,说些惹他不开心的话?赵官家喜欢撇玉斧砸人,这个坏习惯满朝文武可是无人不知。
王相之争更是隐晦,并无杨浩所预料的当着皇帝的面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场面。赵普一派的人发动了许多官员向官家敬献贺表,只是着重对魏王的功劳大加褒扬而已,而赵光义一派的人也早得了赵光义的暗示,不断强调杨浩从筹划、执行各个方面所立的功勋,突出了杨浩的功勋,自然也就弱化了赵德昭的作用。
至于一些对魏王不利的风言风语,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很巧妙地传进皇帝耳中,是不会有人不识趣地当着满场文武提出来的。赵普和赵光义两个大佬更是不曾亲自出马,派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虾兵蟹将,这一来场面更加无聊。
杨浩对这种暗战把戏毫无兴趣,听得昏昏欲睡。做为当事人之一,皇帝向他问起南行经历时,杨浩便也上前禀奏,皇帝面前,他自然没有说皇子坏话的可能,这一点赵光义当然理解,而赵普却认为他是被自己许诺的那张“大饼”所惑,心中自然大为满意。
而皇帝问起赵德昭时,赵德昭对杨浩同样是不遗余力的大加褒扬,看在百官眼中,却是魏王与杨院使惺惺相惜,两人都在向对方推功,更显得品德高洁,于是皆大欢喜。
一番歌功颂德之后,便要论功行赏,这时稳稳当当站在那儿的赵普方始出班,高声奏道:“陛下,魏王德昭年少睿智,机敏干练,此番南狩,已然证明了他的才干。但臣以为,魏王年轻,虽具才干,却乏历练,如今魏王已然成年,陛下应予魏王一些具体的差遣,那对魏王是大有裨益的。”
“唔,赵卿所言有理……”赵官家今天心情真的很好,他笑眯眯地抚着胡须问道:“那么,依赵卿之见,德昭该做些什么差遣合适呢?”
赵普躬身道:“皇长子贵为王爵,已至人臣之巅,封赏是谈不上的,任何官职,都是为了让魏王能够有所历练,更加不必计较高低。臣以为,虽以魏王之尊,也不必许之以高官,否则就失去了让魏王多加历练的作用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那是自然。”
赵普不动声色地道:“魏王此番南狩,对风土人情、地方百官,已经有所了解。陛下戎马半生,武功卓著,正所谓虎父虎子,是故,臣以为,不如就封魏王为禁军殿前司都虞候,让魏王在军事方面再有所涉猎学习,成就文武双全的一位贤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光义听了这话脸上腾地一红,红光刚刚泛上额头,刷地一下整张面皮又白了,颜色变幻之快,就如唐焰焰在普济寺时的“柳眉倒竖”一般,都是杨浩以前只有耳闻不曾见过的神奇功夫,杨浩不禁唬了一跳:“我靠,赵老二这练的甚么内功?紫霞神功么……”
难怪赵光义有这样的表情,赵普这番话一出口,朝堂上已经有许多官员露出了诡异的神色,目光在官家、相爷、晋王三者之间开始逡巡起来。一些新晋的官员不知其中缘故,还不以为然,殿前都虞候是禁军殿前司的第三把手,算得上是个高级武官,可他上边还有殿帅和副殿帅呢,赵德昭是皇子亲王,何等尊贵的身份,屈尊做个禁军都虞候有甚么了不起的?
可是朝中一些老臣,尤其是大宋立国之初就是朝中官员的人,却知道涉及王相恩怨的一桩旧事,此刻听赵普这么一说,登时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表情可就有点古怪了。
这桩旧事,应该算是赵普与赵光义交恶的第一个冲突。立国之初,赵匡胤把素无军功的胞弟赵光义封为了禁军殿前司都虞候,不久又把开封这个最重要的根基之地交给了他,封他为开封府尹。
赵普当时还不是宰相,却是比宰相更得赵匡胤信任的重臣,他立即上本,强烈反对,坚决要求官家做个选择:要么让赵光义做殿前都虞候,要么让他做开封府尹,武将与文臣之间,只能选其一。
赵普的理由很充分,开封府一座城池当时几乎占据着宋国一半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掌握了开封府,就是掌握了半个大宋的资源。而禁军殿前司呢?当时的禁军分为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并称二司,其中侍卫亲军司统领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统领殿前诸班以及马步诸军。殿前司和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并称为三衙,三者之中最核心的京都拱卫力量就是殿前司。
赵光义掌握了这两支力量那还得了?就算他是皇帝的亲兄弟也不行!赵普犯颜直谏,据理力争,最后到底让赵匡胤收回成命,把赵光义禁军殿前司都虞候的头衔给撸了下来,从那以后,赵光义再也没有机会沾禁军的边。
当时的赵光义血气方刚,年轻识浅,在禁军中还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亲信,如今费尽心思,也只能和禁军一些中下级官员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而已,这都是拜赵普所赐啊。现如今赵普却主动建议让魏王担当这个军职,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是当众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是赵普说的冠冕堂皇,赵光义又不便反驳,甚至不方便让自己的人出面反驳。那一来就算赵德昭做不成殿前都虞候,也难保不会引起官家对他的警觉,未免得不偿失。赵光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恨深深压在心头。
赵光义没有表态,他这一派的人虽不出面附合,自然也不便出面反对,赵匡胤却似乎完全不曾记起这桩旧事,他缓缓扫视了群臣一眼,捋须沉思片刻,点头道:“好,那朕就封德昭为禁军殿前司都虞候,让他去学学行伍中的本领吧。”
赵普听了,嘴角便悄然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这不过是一个试探而已,现在,他自信已经明白了官家的心意,那么他就可以从容布置下一步棋了。
赵匡胤提起精神,又道:“此番顺利解决了开封粮荒,南衙院使杨浩,功不可没,亦当嘉奖,论功行赏,诸位爱卿以为,应该对杨院使加封何职啊。”
杨浩精神一振,腰杆儿悄悄挺直起来,赵匡胤话音刚落,刚刚归班的赵普和赵光义就不约而同地闪身出班,二人对视一眼,已经占据上风的赵普微微一笑,故作姿态地道:“赵大人,请。”
赵普是宰相,百官之长,赵光义在公开场合一向以谦卑的态度示人,如何能与之争,只得拱手谦谢道:“赵相公先请。”
赵普已然归位,含笑又向他做了个揖让的动作,赵光义这才深吸口气,缓步上前。向赵匡胤躬身施礼,说道:“杨院使本出身行伍,曾奉陛下所命,率三千虎贲,护卫五万黎民西迁于宋境。在芦岭知府任上,又曾出兵剿灭犯境羌人,于武功一道实有所长。
然杨院使自得官家赏识,入朝为官以来,虽官封右武大夫、和州防御,做的却一直是文官之事。如今杨浩与魏王德昭做为钦差正副使节,南巡于江淮,共赴国难,解此大围,于朝廷上立下了大功,彼此之间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臣以为,如今魏王既受封为殿前都虞候,不如……把杨浩也调入禁军殿前司,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匡胤听了眉头微微蹙了一下,赵普注意到了赵匡胤不经意的一蹙,不禁微微一笑,出班奏道:“官家,臣有异议。”
“哦?”赵匡胤松了口气,欣然道:“你有何异议,讲来。”
赵普道:“官家,禁军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不缺一个杨浩。然而,朝廷中一个紧要的衙门如今却急需干练之才补充,既如此,何必置此贤才于禁军之中,而使用人之处无大才可用呢?”
赵匡胤忙道:“赵卿,你说的是……”
赵普拱手道:“官家,一国都城,朝廷根本,存粮难以为续,竟然迟至今日才能发觉,楚昭辅责无旁贷,定然是要去职的。如此一来,三司使衙门可没有一个得力的官员了,臣身为宰执,对此甚是忧虑,臣以为,可以把罗公明调回京来,让他将功补过,担任三司使一职,至于这三司使副使一职,臣举荐南衙杨浩。”
“哗……”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杨浩什么出身来历,甫及弱冠之年,又非科举出身,这一个野路子的官儿,赵相公竟然举荐他做大宋的副财神,这……是不是太荒唐了?
赵光义听了也忍不住失笑,方才官家的反应他也看在眼里,他没想到官家对杨浩敏感的身份仍是这般戒备,自己举荐他入禁军做官,实在是冒失了,心中正后悔呢,赵普就来解围了,赵光义瞟了赵普一眼,头一回瞧这面目可憎的家伙有点顺眼了。
赵光义未经深思熟虑,便举荐杨浩入禁军,也是心情过于迫切的缘故,他以皇弟之尊,苦心经营开封十年,整个开封已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无一处没有他的耳目,就连禁宫之内也不例外。
唯独禁军,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这支最强大的军队,却如一座城中之城,他始终无法涉足一步。权力,是一种瘾,当它不知不觉渗入他的骨髓当中,他才知道权力是一种比女人、比财富更令人飘飘欲仙的东西。
他掌握了权力的同时,权力也掌握了他,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要保住权力、就只有不断地扩大权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匡胤闻言果然踌躇难决,赵光义已经从容起来,便悄悄向自己的人使了个眼色,当即便有人出班以杨浩年轻识浅,资历不足为由进行反驳,赵匡胤从善如流,马上微笑道:“开封断粮之事,朕至今仍有余悸啊,杨浩虽是干练之才,毕竟年纪尚轻,不够老成持重,骤然秉此大权,恐怕不太妥当。”
“是。”赵普捧笏退下,睨了面露微笑的赵光义一眼,心道:“老夫以进为退而已,你道老夫下了一手昏棋么?真是一个蠢材。”
赵匡胤转向杨浩,微笑道:“杨卿,你这次为朝廷立下大功,朕是一定要赏的,朕想知道,你愿意到什么衙门做事啊?”
杨浩立即欣然出班,高声答道:“陛下,微臣愿到鸿胪寺做官,尚请陛下恩准。”
赵光义正在高兴,一听这话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鸿胪寺?他去鸿胪寺那种无所事事的地方去干吗?这是哪个王八羔子给他出的主意!
“咳咳咳咳……”文官班中忽然有个官员呛了气儿,连声咳嗽不止,憋得面红耳赤,正是那个鸿胪寺丞焦海涛,他没想到自己随口开个玩笑,杨浩这个大棒槌竟然当了针(真),等他知道鸿胪寺只是个表面风光,毫无实权的衙门,还不恨死了自己?这仇结的,真他娘的冤枉。
赵匡胤也呆住了,虽说他对杨浩仍有忌惮,可是……可是他在南衙,至少也是个有实权的官儿,如今立下这么大的功夫,把他调去鸿胪寺那种清水衙门,就算是他自己要求的,自己要是答应了,那也有点太不厚道了,如此对待有功之臣,文武百官会怎么看?
一见赵匡胤坐在那儿发怔,内侍都知张德钧忙凑上去,对他悄悄耳语了一番。在朝房里侍候的小黄门,都是他辖下的人,每日有什么见闻,都要禀知于他的,如果大臣们有要紧的事,他就会提前告诉官家一声,让官家有所准备。这件趣闻他听小黄门说过了,当时只是哈哈一笑,觉得杨浩实是一个妙人儿,倒未把这个笑话说给官家知道,如今见官家一脸困惑,这才把缘由说与他听。
赵匡胤这才明白杨浩是受人捉弄,竟以为鸿胪寺是个炙手可热的衙门,去鸿胪寺做官是一等一的优差,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咳嗽一声,善意提醒道:“杨卿,鸿胪寺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迎送之事,多承外事,当怒时却要你笑,直言时却要你曲,平素事情又不甚多,杨卿精明干练,才能出众,若去鸿胪寺为官,不免委屈了你,不如……”
“臣不觉得委屈,既然官家问起,臣不敢欺君,自是知无不言,臣愿意到鸿胪寺受个差遣,为陛下竭诚效力、为我大宋竭诚效力。”
“呃……”赵大叔捻着胡须,有些无奈地看着杨浩,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这个老实人了。
杨浩又是一揖,朗声道:“请陛下恩准。”
“赵普……”
赵匡胤转向赵普,赵普出班应道:“臣在。”
赵匡胤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拟旨,封杨浩为鸿胪寺少卿,加爵……开国男。”
赵普是正二品,赵光义是从三品,杨浩这个鸿胪少卿是从五品,说起来官儿不算小了,升迁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可是去鸿胪寺做个外交大使……在那个朝代,外交大使实在算不得什么优差,多少官员宁可做个有实权的小官,也不乐意选择这种品秩虽高、却没什么实权的衙门,杨浩功劳不是不小,而是太大,让他屈就鸿胪寺,赵大也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又封了个男爵给他,让他多拿一份俸禄做为补偿。
一旁张德钧赶紧小声提醒道:“官家,现如今鸿胪寺卿、少卿、丞、主簿四官都是齐备的,没有空衔啊。”
“那就再增设一个少卿。”
宋初官制尚未稳定,加官裁官都是皇帝一句话儿的事,赵匡胤道:“鸿胪寺设左右卿使,杨浩任左卿使,原来的少卿任右卿使,这不就行了?”
唐宋尚左,左卿官职还在右卿之上,张德钧赶紧记下,一会儿好说与赵普知道。
赵匡胤一锤定音,杨浩就成了大宋外交部的二把手了,外交对象基本上就是契丹、南唐、南汉、北汉、吴越。
契丹基本上带兵来的时候比外事交涉的时候多,南唐和吴越基本上暗中交通中枢大臣比官方往来的多,南汉马上就不需要外交了,至于北汉……宋国也像契丹一样,带兵去的时候多,跟他们讲废话磨牙根的时候少。
所以……杨浩现在基本上就是灶王爷的待遇,平时贴墙上熏得跟小鬼儿似的也没人想得起来他,等到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那一天,他就突然变成一家之主了。问题是,灶王爷有腊月二十三,他呢?
此刻,吴越的秘使刚刚渡过长江,带了十坛子“海产”,可人家的行贿对象是宰相赵普;唐国正在准备国书、挑选美人和珠宝,可人家的进献对象是赵匡胤;也别说,很少遣使来朝的契丹此刻派了一位气势汹汹的信使,携带着御前女官罗冬儿措辞强硬的一封外交国书正风尘仆仆奔汴梁而来,开国男爵杨左使若是有闲功夫,倒能和她打打嘴仗……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10章 黑材料
早朝一散,赵光义便拂袖而去,连话也没和杨浩多说一句,直到回了南衙,在清心楼中坐定,这才余怒未息地骂了一句:“这个蠢材,自作主张,也不与我商量一下。去鸿胪寺?去鸿胪寺那种地方混吃等死么?亏得本王如此栽培,真是不成器!”
宋琪讶然道:“王爷今日上朝不是杨院使请功么,这是何人惹得王爷大怒?”
“还不就是那个杨浩!”赵光义愤然道:“就算禁军进不去,也可安排个重要的职司,他可倒好,也不知是受了何人蛊惑,居然主动要求去鸿胪寺做官。进了鸿胪寺,早晚磨去棱角,把他变成一个油滑无为的胥吏,唉!这个人算是废了,枉费本王一番心血。”
宋琪听了也不觉发怔,喃喃自语道:“这人时而聪明、时而蠢笨,真是叫人难以琢磨,那……今晚王爷为他召开的庆功宴还有必要么?”
赵光义苦笑一声,摇头道:“宴会还是要开的,哪怕他没有一点用处了,这功夫也得做足了,不管怎么说,他是升官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南衙的人,如果冷冷清清的无人相贺,我南衙面上也不好看。再说……”
他咬牙切齿地骂道:“等这蠢货明白鸿胪寺是个什么衙门,就会抹转身来求我把他调走了,到时候,这个人还是有用处的。”
宋琪见赵光义闷闷不乐,忙挑些高兴的事儿说,对他笑道:“王爷,唐威在小西湖已督造出了一批战舰,我朝水军战力不及唐国,在战舰上就得多下功夫,唐威雇来大批能工巧匠,所造的战船各具妙用,下官今日去看过了,有一种专门用来焚烧对方巨舰的小船,船头装有铁制尖刺,钉入对方船体便万难以挠钩撑杆推开,这时候搬开船体上的楔木,后半载船儿就可以变成一条独立的小船,使那操船放火的兵士可以原路逃回,真是独具匠心,这些各具奇用的大小战舰一旦使用,对我水军必然大大有利。”
赵光义听了果然转嗔为喜:“哼!赵普不想让我沾禁军的边,嘿嘿,不沾军队的边儿我也照样能立军功。唐威这人确实能干,今晚设宴把他也请来吧,这些富可敌国的豪绅巨贾肯为本王效力,图的就是有一个亲近,傍一个靠山,倒不可冷落了他。”
“是,下官遵命。”
当晚在“千金一笑楼”设宴,南衙的功曹以上级别官员全部参加,又邀请了许多士绅名流,给足了杨浩面子。这个势,还是要造的,因为今天的朝会,并不是王相之间这场争端的终结,而是矛盾全面爆发的开始
※ ※ ※
“老夫容忍他十年,如今……是该动手的时候了!”赵普环顾左右一众心腹,沉声说道。
“是的!”一个青袍士子颔首赞同:“皇长子已长大成|人,封皇长子为王,遣皇长子代天巡狩,今日朝会又让皇长子德昭任禁军殿前司都虞候。官家的意思已经表示的很明白了。”
他微微一笑,说道:“兄终弟及,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今皇长子已然成|人,而且显露了他的才干,官家这番举动,已是明白地告诉我们,他要立储了,而这皇储……不是皇弟,而是皇子!”
众幕僚摩拳擦掌,一脸振奋,只有坐在赵普下首的一个皓首夫子抚须不语,赵普向他微微一瞟,问道:“郭翁以为如何?”
这皓首夫子姓郭名永,与慕容求醉同是相府幕僚中赵普最为倚重的左右手,此刻慕容求醉不在京师,赵普便问起他的意思。
郭永捻着胡须,蹙紧眉头苦苦思索半晌,方沉沉说道:“相公,诸位,官家或有培植魏王之意,却未必有扳倒晋王之心呐,晋王苦心经营开封多年,他的潜势力着实不小,要扳倒这棵大树,未必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官家有没有这个心?如果官家不想动他,那咱们倾力一击,徒然暴露咱们的实力,引起官家的戒心,那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赵普本是心思沉稳的人,听他这么一说,冲动的心情平复了一些,沉思片刻,赵普肃然问道:“那依郭翁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郭永道:“官家有意于子嗣之中立储,这该是无疑的了,子继父业、家国相传,这是人之常情,帝王之家也不能免俗。但是,官家对晋王的兄弟之情也勿庸置疑。官家春秋正盛,并不着急为皇储扫清一切障碍,也未必没有慢慢培植,让魏王羽翼渐渐丰满,直至水到渠成的打算。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动晋王。这一点,我们不可不虑。”
另一个相府幕僚吕奉孝按捺不住问道:“那依郭翁之见,咱们就继续容忍专权跋扈,时时凌驾于我相府之上?”
郭永微微一笑:“奉孝不必着急,老夫不是这个意思。老夫以为,趁着官家意动,有意扶植皇子,这南衙是要削一削它的锐气的。但是,咱们得想清楚,这一棍子砸下去是成还是败,成则如何?败则如何应对?这一棍子下去,要打出几分力?要是连官家也打痛了,那咱们必然一败涂地,是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摸清官家的心思。”
赵普道:“本相追随官家多年,对官家的心思脾气最是了解,官家是有心动一动晋王的,这一点你们不必怀疑。在兄弟和儿子之间,如果要选择一个继承人,官家必会选择皇子,皇长子德昭品行出众,才干能力亦自不俗,我看官家是属意于他了,他是皇长子,而且他又是官家元配夫人贺皇后的嫡子,继承大统乃是实至名归。”
“好!”郭永颔首道:“那咱们就砸,接下来,咱们就得看看,晋王那边到底有多少力量,咱们这边能使出多大的力量,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彻底把他扳倒,叫他收拾收拾离开南衙,从此做一个有名无权的闲王,这才能永绝后患,这些年晋王苦心经营,许多实力都没有搬到台面上来,咱们大意不得啊,如无十分把握,就一定要留有后手,以免反受其制。”
赵普晒然一笑道:“这些年来,晋王的确利用开封府尹和皇弟的双重身份拉拢了一些人手,可是……他开封府尹的身份,就限制了他能交结的人脉,那些下九流的人物,拉拢的再多又怎么样?
朝堂上说的上话么?参知正事薛居正、吕馀庆,唯老夫马首是瞻,是不敢从中作梗的。至于枢密使么……呵呵,那是老夫的儿女亲家。再有一个,就是三司使了,楚昭辅这个官儿是做到头了,老夫已保举了罗公明回京……”
相府幕僚之一的江尘易像牙疼似的咧了咧嘴:“相公,罗公明那老狐狸,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相公保举他回京,他也未必就感念相公这份恩德,死心踏地的站在相公一边。”
赵普微微一笑,说道:“罗公明明哲保身而已,却非不识时务的人,本相保举他回京,至少他不会站过去与本相做对,只要咱们压倒了晋王,那时候,罗公明就算再不情愿,也得伸出一只脚来,帮咱们踩一踩晋王。”
他环顾一班幕僚,捋须微笑道:“中书在本相掌握之中,枢密在本相的儿女亲家掌握之中,中书、枢密二府把持着我大宋的文武二权,再有掌握财权的三司使不置可否,就算是官家见了如此声势,那时也必须在朝廷社稷的平稳和晋王之间做一个选择。如果你是官家,你会怎么选择?”
“怎么选择?”幕僚们略一沉思,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
中书、枢密,代表的是满朝文武,而满朝文武就是朝廷的根本,就算是皇帝,就算是传承百年之后,承平天下已久的太平皇帝,也不敢为保一个兄弟,同满朝文对立。更何况,这个皇帝本就有意削弱兄弟的权柄,确保儿子顺利上位。在这种情形下,满朝文武不过是请求皇帝让他的兄弟放弃官职,去做他的太平王爷,以确保皇子能稳稳当当的做太子,哪个皇帝会不顺水推舟?
郭永道:“既然如此,那咱们现在……就得先找到那根能打倒晋王的棍子。”
赵普微笑道:“晋王做事谨小慎微,很少遗人把柄,他交结朝臣的事我们虽然清楚,却很难捉住他的真凭实据,更无法叫那些受
步步生莲 全集第121部分阅读
欲望文
步步生莲 全集第121部分阅读
的东西,所以……所以……”
“喔……”杨浩沉思有顷,微笑起来:“走精品路线,创独特品牌?呵呵,不错,真的不错,”他望了妙妙一眼,笑道:“方才当着朵儿,你怎不解释?”
妙妙捻着衣角不敢作答,杨浩摇了摇头:“你对的,就要坚持,不可因她是旧主而卑不敢言,你并不欠她甚么,你现在是在替我做事,这一点,你要记住了。”
妙妙涨红着脸道:“是,奴家记下了,老爷……你认为……奴家这般想法是对的么?”
杨浩笑道:“其实朵儿说的没有错,你也没有错,不过成功之路,本无一定之规,这就叫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儿……”
杨浩说着,展颜一笑:“你做的不错,真的不错,‘女儿国’交给你,我如今才算是真正的放了心。”
妙妙被他一赞,也不禁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腼腆说道:“奴家还想,恐做得不合老爷心意,请老爷回来之后就另请贤明呢。”
“不不不,这‘女儿国’以后就是你来管,旁人谁也插不得手。”杨浩深深望她一眼,一语双关地道:“这‘女儿国’,你就管上一辈吧,行不行?”
妙妙被他深深凝视那一眼,芳心怦然而动,脱口便道:“只要是为老爷打理‘女儿国’,别说一辈子,就算三生三世,再苦再累,奴家也甘心情愿。”
杨浩扬起双眸,只看见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08章 钓饵
大清早,朝房里已满满当当坐了一屋子人,有人喝着茶聊天,有人倚坐在那儿打着瞌睡,还有几位聚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议论着什么,侧耳一听,议论的竟是一笑楼上演的几出戏文的优劣。
杨浩衣袍整齐,也不找个坐位,就在串糖葫芦似的一溜朝房里迈着八字步踱来踱去,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有些官员见了,便与旁人耳语笑谈:“瞧瞧,那个愣头青也晓得此番立了大功回来,官家必有赏赐的,呵呵,已经沉不住气了。”旁边便传来一阵窃窃低笑。
这些官员去码头上送过一次,又去迎过一次,杨浩记不住他们,他们对杨浩多少却是有些熟悉的,有的官员见了他便拱手道贺:“哈哈,杨院使,此番粮草安然运抵京师,杨院使功不可没,今日临朝,官家定有赏赐的,本官这里先行恭喜,恭喜杨院使高升啊。”
“承您吉言,哈哈哈……此番运粮,群策群力,是魏王之功、朝廷之功,杨某可不敢居功自傲,我只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罢了,当不起这个赞誉,当不起啊。”
“嗳,杨院使居功至伟,何必自谦呢。说起来,杨院使如今官至右武大夫、和州防御,这官儿升的速度之快,在我大宋已是数一数二,这一次不知又要升个什么官儿,哈哈,杨院使如此年轻,仕途便是一帆风顺,真是羡煞旁人了,此番官家若再许你一个优差,那可是尽善尽美了。”
“哦?”杨浩神色一动,赶紧问道:“杨某入仕时日尚短,许多事情不甚了了。请教大人,不知这什么衙门的官儿才是优差呢?”
那官员笑道:“这第一等的,自然是外放出京,做一方大员,牧守一地的主吏。要在京里做官的,那自然就是枢密、中书一类手握大权、炙手可热的衙门,或者三司使那样掌管我宋国税赋钱米的财神爷喽。”
杨浩摆手道:“嗳,这些都不痛快,有什么衙门,是专门同地方上和其他国家打交道的,能在他们面前摆足咱宋国官儿的排场,那才威风八面,吐气扬眉。”
那官儿一呆:“院使大人是说礼部主客司、四方馆一类的迎来送往的衙门?那……那有什么好的?”
杨浩奇道:“怎么不好,出入总是摆着最大的排场,那还不够威风?咱宋国如今愈来愈是强大,周边诸国谁不敬畏三分,做了这样衙门的官儿,手持节钺,代天出使,就连他们的皇帝都得以礼相待,嘿嘿,本官是做过钦差的,此番又随魏王千岁巡狩江南,发现这样的官儿最是威风。想当初在芦岭,我这官儿犹如夹在风箱里的老鼠,受够了西北强藩的窝囊气,现在做个威风八面的大官儿,叫他们见了我也得卑躬屈膝,那才快意。”
旁边一个官儿正在眼热杨浩的升迁速度,听他这么一说,简直就是个大棒槌,偏生这大棒槌的官运比自己好的许多,便挪揄地开玩笑道:“哈哈,那杨院使不如就向官家请求,来我鸿胪寺做官吧,我鸿胪寺的官儿不但威风,平常还轻闲。一旦奉旨出京公干的话,还有钱粮补助,地方官员、馆驿都得好吃好喝的招待,不管到了哪儿,你都代表着大宋朝廷,轻易的没人敢惹你,正合院使大人所求。”
杨浩双眼一亮,赶紧问道:“这位大人高姓大名啊,也在鸿胪寺做官吗?不晓得这鸿胪寺都负责些什么,竟然有这般威风?”
那官员见这大棒槌对朝廷官制竟是如此无知,忍不住笑道:“本官是鸿胪寺丞,姓焦,名海涛的便是,闽地人。咱们这鸿胪寺。掌管诸国朝贡之事,当然威风啦。什么四夷朝贡、宴劳、给赐、迎送,什么四夷君长使节朝见呀,颁辞赐见封册诰命呀,往来出使交聘礼物呀,这些都是很风光的事,论起地位来,我鸿胪寺卿位列九卿之一,那也是绝不逊色于人的。有时候,蛮夷小国的君主来我大宋晋见,都要向我鸿胪寺官员行礼,你想想,大小那也是一国之君呐,风不风光?”
“风光,风光,果然是一等一的好衙门。”杨浩连连点头,惹得周围听见他们对话的那此官员忍俊不禁。一旁侍候的两个小黄门也听清了他们的对话,见杨浩如此受人捉弄,还傻乎乎的不解其意,也不禁笑成了掩口葫芦。
“咳”,门口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就像一阵风穿过松林,整个朝房里迅速安静下来。杨浩扭头一看,就见赵普冠带整齐,非常沉稳地走了进来。
“赵相公,见过相公,恩相今儿来的可早……”一堆人纷纷向赵普见礼,赵普微微颔首示意,直至看见了杨浩,脸上才微微露出一丝笑意:“杨院使,此番南下,屡立大功,今日还朝,官家必然嘉勉,恭喜,恭喜。”
“赵相公夸奖了,下官愧不敢当。”
“呵呵,当得,当得,有甚么当不得的。”赵普抚须往左右一看,微笑道:“此番南行,巡视各方风土人情,不知杨院使有什么所得呀?”
“下官……”
“上朝还有些时间,来,咱们坐下慢慢谈。”赵普举步便向朝房深处走去,杨浩闻言只得跟在后面,这朝房是一溜儿的排房,越往里去,高职的官员越少,也就不嫌拥挤了。到了最后一间房,里边静悄悄,竟是一个人也没有。
这样的地方,在朝房里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规矩,只有宰执一级的人物才能进来,如今有这资格的人很少,除了赵普,只有枢密使李崇矩、三司使楚昭辅和副相薛居正、吕馀庆等人才有资格进来。
李崇矩这几日身体不适,正告假休养,楚昭辅在南边避祸还未回京,薛居正、吕馀庆等人虽是参知政事,份属副相,其实只是闲差,根本不用署衙办公的,若非官家特殊召见,也不需要上朝,所以这里边就成了赵普专属的休息场所。
“呵呵,不必拘谨,你坐吧。”赵普在黄梨木的圈椅中坐下来,看着杨浩在下首规规矩矩坐下,捻须微笑道:“开封若是断粮,国本也要动摇,此番杨院使辅佐魏王南巡,顺利解决了这桩难题,居功至伟呀。”
杨浩欠了欠身道:“相公谬赞了,杨浩愧不敢当。”
赵普微微一笑:“当然,这功劳么,主要是魏王千岁运筹帷幄,统筹全局,代天子巡狩于江淮,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事情才能办得这般圆满。唉,老夫是辅佐了官家多年的老臣,有从龙之功,官家视普若股肱心腹,普对官家是竭尽忠诚,如今皇长子品德高尚、年轻有为,官家后继有人,老夫也甚是欣慰啊。”
杨浩微微一笑,应道:“相公说的是,魏王千岁虽是皇子,却有谦谦君子之风,礼贤下士,勤于国政,聪敏睿智,人中之龙,下官对魏王千岁也是景仰的很。”
赵普赞道:“杨院使这番赞誉发自肺腑,说的真是太好啦。魏王以前从未离开过京城,能否担此重任,当初官家颇为担心呢,老夫大力举荐,魏王千岁这才得以成行,呵呵,魏王这一遭立下大功,顺利完成使命,老夫真是老怀大慰呀。这番南行,老夫对你们的所作所为有所耳闻,详情却还不甚了了,如今尚有余暇,杨院使不妨说来听听。”
杨浩便把一路经历捡主要的向赵普说了一遍,其中自然要大大肯定魏王赵德昭在每一桩案件中的主要作用,这也是为官之道,一个明摆着即便抢功也不可能与他个人仕途产生竞争的上司,傻瓜才会去得罪他。
赵普用心听着,不是在关键处打断他再作明确的询问,听到泗洲粮案时,赵普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问道:“老夫听说,魏王与泗洲知府邓祖扬之女曾因私情而有意枉法私纵这个贪官,朝中现在有些风言风语,不知可有此事?”
杨浩一呆,心中急急一转,并不正面回答,应道:“朝中竟有这样的传言么?下官在泗洲时,按千岁的吩咐查办泗洲粮案,却是不曾得到过魏王千岁要下官对邓家网开一面的暗示或提醒,所以也不明这些消息据何而来。泗洲粮案了结,邓祖扬畏罪自杀,邓家小姐还曾欲当街刺杀下官泄愤,下官怜她一孤苦弱女,父母双亡,激愤之下神志不清,这才没有计较。似此,可为千岁佐证?”
赵普露出满意的笑容,颔首道:“嗯,杨院使亲身所历,自然是大有说服力的,任何时候,朝中都不乏宵小,需要他们为朝廷做事的时候,就缩头缩尾,旁人去做大事的时候,他们就在那儿说三道四。若是官家对此也有耳闻,那时还需杨院使为魏王正名啊。”
“理所当然,下官敢不从命。”杨浩连忙答应一声,心中却道:“赵普呀赵普……你这老狐狸打了一辈子雁,这一遭也要让雁啄了眼睛,赵老大属意的人不是赵德昭,而是赵德芳呀,就算没有赵老二从中作祟,他也与皇位无缘的,这一回你可抱错了大腿……”
心里想着,杨浩却毕恭毕敬地道:“杨浩职微言轻,朝堂之上,恐难有下官置喙的余地。不过,对魏王千岁的功绩和能力,下官是由衷佩服的,如果官家问起,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普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当然,杨院使的功劳也是不容抹煞的,如今三司使副使已然去位,三司使楚昭辅纵因粮厄已解,能免死罪,这三司使也是做不得的。朝廷赋税重地,不可没有一个得力的人呐,老夫对杨院使很赏识呀,拟向官家进言,让罗公明还朝任三司使,这三司副使么……”
他笑望杨浩一眼,问道:“不知杨院使可有兴趣?”
杨浩听了顿时一惊,财政部副部长?
这个赵普……还真敢封官许愿啊,他是宰相,举贤任能是他的责任,何况自己又是南衙属官,南衙与相府一向不合,他举荐自己不但能捞个外举不避仇的贤相声名,也必能因此挑拨了自己与南衙的关系,把自己拉到他的门下,更可藉此向百官证明他的手腕,一举三得。
而且这个钓饵实在诱人,换了谁,骤然能得此至关紧要衙门的计相权位,会不为之动心?赵普真是下了大本钱呐。可惜,我杨浩已经要摇头摆尾脱钩去了,总给你们当成外人利用来利用去的,你给我个副皇帝当,我也不干了。
杨浩连忙起身,诚惶诚恐地道:“这……这怎么使得,万万使不得,楚大人是有拥君立国之功的从龙之臣,罗大人为官多年德高望重,杨浩有甚么资历声望,能与他们比肩为官。三司使副使,杨浩万不敢受,万不敢受。”
赵普一见他模样,只道他是被自己许他的这个大官儿惊吓住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嗳,杨院使年轻有为,这三司副使有甚么做不得的呢?不过你太过年轻这倒是真的,要你任职三司使的话,只怕阻力重重。”
他笑微微地瞟了杨浩一眼,又道:“不过……魏王千岁对你青睐有加,在本官面前对你是大加赞誉啊。魏王千岁是皇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储,是我宋国未来的天子,杨院使有魏王的信赖,再有本官的赏识,这个位置必然能坐得稳稳当当的,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下官……”
“好啦好啦。”赵普笑吟吟地看了看滴漏,一语双关地道:“时候差不多了,官家马上就要临朝了,咱们走吧,这个三司副使你能不能做得,一半靠人力,一半还要看运气,能否成功,尚在两可之间,若你表现殊异,真个做了这三司副使,呵呵……凡事有魏王和老夫给你撑腰,有些人、有些事,你是不必担心的……”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09章 加官晋爵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真是一团和气。
魏王首航顺利低京,后续粮草正源源不断输运开封,开封八大官仓日夜都有粮米入项,米仓像蓄水一般一间间正在储得满满当当,官家闻讯眉开眼笑,原本对孤军奋战于闽南的军队,他的指令是稳扎稳扎,要做到进退自如,如今后顾之忧已解,他已连夜传旨,以八百里加急军情的速度,号令讨伐汉国的军队全力进攻,务必在今冬之前彻底削灭汉国。
大宋军队在闽南近一段的战斗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如今没了后顾之忧,一举踏平汉国指日可待,皇帝龙颜大悦、满心欢喜,谁会在这时候去触他霉头,说些惹他不开心的话?赵官家喜欢撇玉斧砸人,这个坏习惯满朝文武可是无人不知。
王相之争更是隐晦,并无杨浩所预料的当着皇帝的面剑拔弩张、唇枪舌剑的场面。赵普一派的人发动了许多官员向官家敬献贺表,只是着重对魏王的功劳大加褒扬而已,而赵光义一派的人也早得了赵光义的暗示,不断强调杨浩从筹划、执行各个方面所立的功勋,突出了杨浩的功勋,自然也就弱化了赵德昭的作用。
至于一些对魏王不利的风言风语,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很巧妙地传进皇帝耳中,是不会有人不识趣地当着满场文武提出来的。赵普和赵光义两个大佬更是不曾亲自出马,派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虾兵蟹将,这一来场面更加无聊。
杨浩对这种暗战把戏毫无兴趣,听得昏昏欲睡。做为当事人之一,皇帝向他问起南行经历时,杨浩便也上前禀奏,皇帝面前,他自然没有说皇子坏话的可能,这一点赵光义当然理解,而赵普却认为他是被自己许诺的那张“大饼”所惑,心中自然大为满意。
而皇帝问起赵德昭时,赵德昭对杨浩同样是不遗余力的大加褒扬,看在百官眼中,却是魏王与杨院使惺惺相惜,两人都在向对方推功,更显得品德高洁,于是皆大欢喜。
一番歌功颂德之后,便要论功行赏,这时稳稳当当站在那儿的赵普方始出班,高声奏道:“陛下,魏王德昭年少睿智,机敏干练,此番南狩,已然证明了他的才干。但臣以为,魏王年轻,虽具才干,却乏历练,如今魏王已然成年,陛下应予魏王一些具体的差遣,那对魏王是大有裨益的。”
“唔,赵卿所言有理……”赵官家今天心情真的很好,他笑眯眯地抚着胡须问道:“那么,依赵卿之见,德昭该做些什么差遣合适呢?”
赵普躬身道:“皇长子贵为王爵,已至人臣之巅,封赏是谈不上的,任何官职,都是为了让魏王能够有所历练,更加不必计较高低。臣以为,虽以魏王之尊,也不必许之以高官,否则就失去了让魏王多加历练的作用了。”
赵匡胤哈哈大笑:“那是自然。”
赵普不动声色地道:“魏王此番南狩,对风土人情、地方百官,已经有所了解。陛下戎马半生,武功卓著,正所谓虎父虎子,是故,臣以为,不如就封魏王为禁军殿前司都虞候,让魏王在军事方面再有所涉猎学习,成就文武双全的一位贤王,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赵光义听了这话脸上腾地一红,红光刚刚泛上额头,刷地一下整张面皮又白了,颜色变幻之快,就如唐焰焰在普济寺时的“柳眉倒竖”一般,都是杨浩以前只有耳闻不曾见过的神奇功夫,杨浩不禁唬了一跳:“我靠,赵老二这练的甚么内功?紫霞神功么……”
难怪赵光义有这样的表情,赵普这番话一出口,朝堂上已经有许多官员露出了诡异的神色,目光在官家、相爷、晋王三者之间开始逡巡起来。一些新晋的官员不知其中缘故,还不以为然,殿前都虞候是禁军殿前司的第三把手,算得上是个高级武官,可他上边还有殿帅和副殿帅呢,赵德昭是皇子亲王,何等尊贵的身份,屈尊做个禁军都虞候有甚么了不起的?
可是朝中一些老臣,尤其是大宋立国之初就是朝中官员的人,却知道涉及王相恩怨的一桩旧事,此刻听赵普这么一说,登时勾起了他们的回忆,表情可就有点古怪了。
这桩旧事,应该算是赵普与赵光义交恶的第一个冲突。立国之初,赵匡胤把素无军功的胞弟赵光义封为了禁军殿前司都虞候,不久又把开封这个最重要的根基之地交给了他,封他为开封府尹。
赵普当时还不是宰相,却是比宰相更得赵匡胤信任的重臣,他立即上本,强烈反对,坚决要求官家做个选择:要么让赵光义做殿前都虞候,要么让他做开封府尹,武将与文臣之间,只能选其一。
赵普的理由很充分,开封府一座城池当时几乎占据着宋国一半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掌握了开封府,就是掌握了半个大宋的资源。而禁军殿前司呢?当时的禁军分为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并称二司,其中侍卫亲军司统领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殿前司统领殿前诸班以及马步诸军。殿前司和侍卫亲军马军司和侍卫亲军步军司并称为三衙,三者之中最核心的京都拱卫力量就是殿前司。
赵光义掌握了这两支力量那还得了?就算他是皇帝的亲兄弟也不行!赵普犯颜直谏,据理力争,最后到底让赵匡胤收回成命,把赵光义禁军殿前司都虞候的头衔给撸了下来,从那以后,赵光义再也没有机会沾禁军的边。
当时的赵光义血气方刚,年轻识浅,在禁军中还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亲信,如今费尽心思,也只能和禁军一些中下级官员保持比较友好的关系而已,这都是拜赵普所赐啊。现如今赵普却主动建议让魏王担当这个军职,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是当众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可是赵普说的冠冕堂皇,赵光义又不便反驳,甚至不方便让自己的人出面反驳。那一来就算赵德昭做不成殿前都虞候,也难保不会引起官家对他的警觉,未免得不偿失。赵光义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把恨深深压在心头。
赵光义没有表态,他这一派的人虽不出面附合,自然也不便出面反对,赵匡胤却似乎完全不曾记起这桩旧事,他缓缓扫视了群臣一眼,捋须沉思片刻,点头道:“好,那朕就封德昭为禁军殿前司都虞候,让他去学学行伍中的本领吧。”
赵普听了,嘴角便悄然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这不过是一个试探而已,现在,他自信已经明白了官家的心意,那么他就可以从容布置下一步棋了。
赵匡胤提起精神,又道:“此番顺利解决了开封粮荒,南衙院使杨浩,功不可没,亦当嘉奖,论功行赏,诸位爱卿以为,应该对杨院使加封何职啊。”
杨浩精神一振,腰杆儿悄悄挺直起来,赵匡胤话音刚落,刚刚归班的赵普和赵光义就不约而同地闪身出班,二人对视一眼,已经占据上风的赵普微微一笑,故作姿态地道:“赵大人,请。”
赵普是宰相,百官之长,赵光义在公开场合一向以谦卑的态度示人,如何能与之争,只得拱手谦谢道:“赵相公先请。”
赵普已然归位,含笑又向他做了个揖让的动作,赵光义这才深吸口气,缓步上前。向赵匡胤躬身施礼,说道:“杨院使本出身行伍,曾奉陛下所命,率三千虎贲,护卫五万黎民西迁于宋境。在芦岭知府任上,又曾出兵剿灭犯境羌人,于武功一道实有所长。
然杨院使自得官家赏识,入朝为官以来,虽官封右武大夫、和州防御,做的却一直是文官之事。如今杨浩与魏王德昭做为钦差正副使节,南巡于江淮,共赴国难,解此大围,于朝廷上立下了大功,彼此之间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臣以为,如今魏王既受封为殿前都虞候,不如……把杨浩也调入禁军殿前司,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赵匡胤听了眉头微微蹙了一下,赵普注意到了赵匡胤不经意的一蹙,不禁微微一笑,出班奏道:“官家,臣有异议。”
“哦?”赵匡胤松了口气,欣然道:“你有何异议,讲来。”
赵普道:“官家,禁军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不缺一个杨浩。然而,朝廷中一个紧要的衙门如今却急需干练之才补充,既如此,何必置此贤才于禁军之中,而使用人之处无大才可用呢?”
赵匡胤忙道:“赵卿,你说的是……”
赵普拱手道:“官家,一国都城,朝廷根本,存粮难以为续,竟然迟至今日才能发觉,楚昭辅责无旁贷,定然是要去职的。如此一来,三司使衙门可没有一个得力的官员了,臣身为宰执,对此甚是忧虑,臣以为,可以把罗公明调回京来,让他将功补过,担任三司使一职,至于这三司使副使一职,臣举荐南衙杨浩。”
“哗……”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杨浩什么出身来历,甫及弱冠之年,又非科举出身,这一个野路子的官儿,赵相公竟然举荐他做大宋的副财神,这……是不是太荒唐了?
赵光义听了也忍不住失笑,方才官家的反应他也看在眼里,他没想到官家对杨浩敏感的身份仍是这般戒备,自己举荐他入禁军做官,实在是冒失了,心中正后悔呢,赵普就来解围了,赵光义瞟了赵普一眼,头一回瞧这面目可憎的家伙有点顺眼了。
赵光义未经深思熟虑,便举荐杨浩入禁军,也是心情过于迫切的缘故,他以皇弟之尊,苦心经营开封十年,整个开封已牢牢控制在他的手中,无一处没有他的耳目,就连禁宫之内也不例外。
唯独禁军,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这支最强大的军队,却如一座城中之城,他始终无法涉足一步。权力,是一种瘾,当它不知不觉渗入他的骨髓当中,他才知道权力是一种比女人、比财富更令人飘飘欲仙的东西。
他掌握了权力的同时,权力也掌握了他,官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要保住权力、就只有不断地扩大权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匡胤闻言果然踌躇难决,赵光义已经从容起来,便悄悄向自己的人使了个眼色,当即便有人出班以杨浩年轻识浅,资历不足为由进行反驳,赵匡胤从善如流,马上微笑道:“开封断粮之事,朕至今仍有余悸啊,杨浩虽是干练之才,毕竟年纪尚轻,不够老成持重,骤然秉此大权,恐怕不太妥当。”
“是。”赵普捧笏退下,睨了面露微笑的赵光义一眼,心道:“老夫以进为退而已,你道老夫下了一手昏棋么?真是一个蠢材。”
赵匡胤转向杨浩,微笑道:“杨卿,你这次为朝廷立下大功,朕是一定要赏的,朕想知道,你愿意到什么衙门做事啊?”
杨浩立即欣然出班,高声答道:“陛下,微臣愿到鸿胪寺做官,尚请陛下恩准。”
赵光义正在高兴,一听这话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鸿胪寺?他去鸿胪寺那种无所事事的地方去干吗?这是哪个王八羔子给他出的主意!
“咳咳咳咳……”文官班中忽然有个官员呛了气儿,连声咳嗽不止,憋得面红耳赤,正是那个鸿胪寺丞焦海涛,他没想到自己随口开个玩笑,杨浩这个大棒槌竟然当了针(真),等他知道鸿胪寺只是个表面风光,毫无实权的衙门,还不恨死了自己?这仇结的,真他娘的冤枉。
赵匡胤也呆住了,虽说他对杨浩仍有忌惮,可是……可是他在南衙,至少也是个有实权的官儿,如今立下这么大的功夫,把他调去鸿胪寺那种清水衙门,就算是他自己要求的,自己要是答应了,那也有点太不厚道了,如此对待有功之臣,文武百官会怎么看?
一见赵匡胤坐在那儿发怔,内侍都知张德钧忙凑上去,对他悄悄耳语了一番。在朝房里侍候的小黄门,都是他辖下的人,每日有什么见闻,都要禀知于他的,如果大臣们有要紧的事,他就会提前告诉官家一声,让官家有所准备。这件趣闻他听小黄门说过了,当时只是哈哈一笑,觉得杨浩实是一个妙人儿,倒未把这个笑话说给官家知道,如今见官家一脸困惑,这才把缘由说与他听。
赵匡胤这才明白杨浩是受人捉弄,竟以为鸿胪寺是个炙手可热的衙门,去鸿胪寺做官是一等一的优差,不禁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他咳嗽一声,善意提醒道:“杨卿,鸿胪寺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迎送之事,多承外事,当怒时却要你笑,直言时却要你曲,平素事情又不甚多,杨卿精明干练,才能出众,若去鸿胪寺为官,不免委屈了你,不如……”
“臣不觉得委屈,既然官家问起,臣不敢欺君,自是知无不言,臣愿意到鸿胪寺受个差遣,为陛下竭诚效力、为我大宋竭诚效力。”
“呃……”赵大叔捻着胡须,有些无奈地看着杨浩,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这个老实人了。
杨浩又是一揖,朗声道:“请陛下恩准。”
“赵普……”
赵匡胤转向赵普,赵普出班应道:“臣在。”
赵匡胤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拟旨,封杨浩为鸿胪寺少卿,加爵……开国男。”
赵普是正二品,赵光义是从三品,杨浩这个鸿胪少卿是从五品,说起来官儿不算小了,升迁的速度更是令人瞠目,可是去鸿胪寺做个外交大使……在那个朝代,外交大使实在算不得什么优差,多少官员宁可做个有实权的小官,也不乐意选择这种品秩虽高、却没什么实权的衙门,杨浩功劳不是不小,而是太大,让他屈就鸿胪寺,赵大也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又封了个男爵给他,让他多拿一份俸禄做为补偿。
一旁张德钧赶紧小声提醒道:“官家,现如今鸿胪寺卿、少卿、丞、主簿四官都是齐备的,没有空衔啊。”
“那就再增设一个少卿。”
宋初官制尚未稳定,加官裁官都是皇帝一句话儿的事,赵匡胤道:“鸿胪寺设左右卿使,杨浩任左卿使,原来的少卿任右卿使,这不就行了?”
唐宋尚左,左卿官职还在右卿之上,张德钧赶紧记下,一会儿好说与赵普知道。
赵匡胤一锤定音,杨浩就成了大宋外交部的二把手了,外交对象基本上就是契丹、南唐、南汉、北汉、吴越。
契丹基本上带兵来的时候比外事交涉的时候多,南唐和吴越基本上暗中交通中枢大臣比官方往来的多,南汉马上就不需要外交了,至于北汉……宋国也像契丹一样,带兵去的时候多,跟他们讲废话磨牙根的时候少。
所以……杨浩现在基本上就是灶王爷的待遇,平时贴墙上熏得跟小鬼儿似的也没人想得起来他,等到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那一天,他就突然变成一家之主了。问题是,灶王爷有腊月二十三,他呢?
此刻,吴越的秘使刚刚渡过长江,带了十坛子“海产”,可人家的行贿对象是宰相赵普;唐国正在准备国书、挑选美人和珠宝,可人家的进献对象是赵匡胤;也别说,很少遣使来朝的契丹此刻派了一位气势汹汹的信使,携带着御前女官罗冬儿措辞强硬的一封外交国书正风尘仆仆奔汴梁而来,开国男爵杨左使若是有闲功夫,倒能和她打打嘴仗……
第八卷 出采江南莲 第010章 黑材料
早朝一散,赵光义便拂袖而去,连话也没和杨浩多说一句,直到回了南衙,在清心楼中坐定,这才余怒未息地骂了一句:“这个蠢材,自作主张,也不与我商量一下。去鸿胪寺?去鸿胪寺那种地方混吃等死么?亏得本王如此栽培,真是不成器!”
宋琪讶然道:“王爷今日上朝不是杨院使请功么,这是何人惹得王爷大怒?”
“还不就是那个杨浩!”赵光义愤然道:“就算禁军进不去,也可安排个重要的职司,他可倒好,也不知是受了何人蛊惑,居然主动要求去鸿胪寺做官。进了鸿胪寺,早晚磨去棱角,把他变成一个油滑无为的胥吏,唉!这个人算是废了,枉费本王一番心血。”
宋琪听了也不觉发怔,喃喃自语道:“这人时而聪明、时而蠢笨,真是叫人难以琢磨,那……今晚王爷为他召开的庆功宴还有必要么?”
赵光义苦笑一声,摇头道:“宴会还是要开的,哪怕他没有一点用处了,这功夫也得做足了,不管怎么说,他是升官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南衙的人,如果冷冷清清的无人相贺,我南衙面上也不好看。再说……”
他咬牙切齿地骂道:“等这蠢货明白鸿胪寺是个什么衙门,就会抹转身来求我把他调走了,到时候,这个人还是有用处的。”
宋琪见赵光义闷闷不乐,忙挑些高兴的事儿说,对他笑道:“王爷,唐威在小西湖已督造出了一批战舰,我朝水军战力不及唐国,在战舰上就得多下功夫,唐威雇来大批能工巧匠,所造的战船各具妙用,下官今日去看过了,有一种专门用来焚烧对方巨舰的小船,船头装有铁制尖刺,钉入对方船体便万难以挠钩撑杆推开,这时候搬开船体上的楔木,后半载船儿就可以变成一条独立的小船,使那操船放火的兵士可以原路逃回,真是独具匠心,这些各具奇用的大小战舰一旦使用,对我水军必然大大有利。”
赵光义听了果然转嗔为喜:“哼!赵普不想让我沾禁军的边,嘿嘿,不沾军队的边儿我也照样能立军功。唐威这人确实能干,今晚设宴把他也请来吧,这些富可敌国的豪绅巨贾肯为本王效力,图的就是有一个亲近,傍一个靠山,倒不可冷落了他。”
“是,下官遵命。”
当晚在“千金一笑楼”设宴,南衙的功曹以上级别官员全部参加,又邀请了许多士绅名流,给足了杨浩面子。这个势,还是要造的,因为今天的朝会,并不是王相之间这场争端的终结,而是矛盾全面爆发的开始
※ ※ ※
“老夫容忍他十年,如今……是该动手的时候了!”赵普环顾左右一众心腹,沉声说道。
“是的!”一个青袍士子颔首赞同:“皇长子已长大成|人,封皇长子为王,遣皇长子代天巡狩,今日朝会又让皇长子德昭任禁军殿前司都虞候。官家的意思已经表示的很明白了。”
他微微一笑,说道:“兄终弟及,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如今皇长子已然成|人,而且显露了他的才干,官家这番举动,已是明白地告诉我们,他要立储了,而这皇储……不是皇弟,而是皇子!”
众幕僚摩拳擦掌,一脸振奋,只有坐在赵普下首的一个皓首夫子抚须不语,赵普向他微微一瞟,问道:“郭翁以为如何?”
这皓首夫子姓郭名永,与慕容求醉同是相府幕僚中赵普最为倚重的左右手,此刻慕容求醉不在京师,赵普便问起他的意思。
郭永捻着胡须,蹙紧眉头苦苦思索半晌,方沉沉说道:“相公,诸位,官家或有培植魏王之意,却未必有扳倒晋王之心呐,晋王苦心经营开封多年,他的潜势力着实不小,要扳倒这棵大树,未必是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官家有没有这个心?如果官家不想动他,那咱们倾力一击,徒然暴露咱们的实力,引起官家的戒心,那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赵普本是心思沉稳的人,听他这么一说,冲动的心情平复了一些,沉思片刻,赵普肃然问道:“那依郭翁之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郭永道:“官家有意于子嗣之中立储,这该是无疑的了,子继父业、家国相传,这是人之常情,帝王之家也不能免俗。但是,官家对晋王的兄弟之情也勿庸置疑。官家春秋正盛,并不着急为皇储扫清一切障碍,也未必没有慢慢培植,让魏王羽翼渐渐丰满,直至水到渠成的打算。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动晋王。这一点,我们不可不虑。”
另一个相府幕僚吕奉孝按捺不住问道:“那依郭翁之见,咱们就继续容忍专权跋扈,时时凌驾于我相府之上?”
郭永微微一笑:“奉孝不必着急,老夫不是这个意思。老夫以为,趁着官家意动,有意扶植皇子,这南衙是要削一削它的锐气的。但是,咱们得想清楚,这一棍子砸下去是成还是败,成则如何?败则如何应对?这一棍子下去,要打出几分力?要是连官家也打痛了,那咱们必然一败涂地,是以最重要的还是要摸清官家的心思。”
赵普道:“本相追随官家多年,对官家的心思脾气最是了解,官家是有心动一动晋王的,这一点你们不必怀疑。在兄弟和儿子之间,如果要选择一个继承人,官家必会选择皇子,皇长子德昭品行出众,才干能力亦自不俗,我看官家是属意于他了,他是皇长子,而且他又是官家元配夫人贺皇后的嫡子,继承大统乃是实至名归。”
“好!”郭永颔首道:“那咱们就砸,接下来,咱们就得看看,晋王那边到底有多少力量,咱们这边能使出多大的力量,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彻底把他扳倒,叫他收拾收拾离开南衙,从此做一个有名无权的闲王,这才能永绝后患,这些年晋王苦心经营,许多实力都没有搬到台面上来,咱们大意不得啊,如无十分把握,就一定要留有后手,以免反受其制。”
赵普晒然一笑道:“这些年来,晋王的确利用开封府尹和皇弟的双重身份拉拢了一些人手,可是……他开封府尹的身份,就限制了他能交结的人脉,那些下九流的人物,拉拢的再多又怎么样?
朝堂上说的上话么?参知正事薛居正、吕馀庆,唯老夫马首是瞻,是不敢从中作梗的。至于枢密使么……呵呵,那是老夫的儿女亲家。再有一个,就是三司使了,楚昭辅这个官儿是做到头了,老夫已保举了罗公明回京……”
相府幕僚之一的江尘易像牙疼似的咧了咧嘴:“相公,罗公明那老狐狸,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相公保举他回京,他也未必就感念相公这份恩德,死心踏地的站在相公一边。”
赵普微微一笑,说道:“罗公明明哲保身而已,却非不识时务的人,本相保举他回京,至少他不会站过去与本相做对,只要咱们压倒了晋王,那时候,罗公明就算再不情愿,也得伸出一只脚来,帮咱们踩一踩晋王。”
他环顾一班幕僚,捋须微笑道:“中书在本相掌握之中,枢密在本相的儿女亲家掌握之中,中书、枢密二府把持着我大宋的文武二权,再有掌握财权的三司使不置可否,就算是官家见了如此声势,那时也必须在朝廷社稷的平稳和晋王之间做一个选择。如果你是官家,你会怎么选择?”
“怎么选择?”幕僚们略一沉思,纷纷露出会心的微笑。
中书、枢密,代表的是满朝文武,而满朝文武就是朝廷的根本,就算是皇帝,就算是传承百年之后,承平天下已久的太平皇帝,也不敢为保一个兄弟,同满朝文对立。更何况,这个皇帝本就有意削弱兄弟的权柄,确保儿子顺利上位。在这种情形下,满朝文武不过是请求皇帝让他的兄弟放弃官职,去做他的太平王爷,以确保皇子能稳稳当当的做太子,哪个皇帝会不顺水推舟?
郭永道:“既然如此,那咱们现在……就得先找到那根能打倒晋王的棍子。”
赵普微笑道:“晋王做事谨小慎微,很少遗人把柄,他交结朝臣的事我们虽然清楚,却很难捉住他的真凭实据,更无法叫那些受
步步生莲 全集第121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