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茶言观色 作者:肉书屋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14部分阅读

    想了。”刘大春喃喃说着,伸手把院门关上,正准备进屋去继续吃饭,“哚哚哚”,院门又响了。

    “谁啊?”刘大春打开门,只见刚才那位问路的黑俊后生又站在了门口。这回却没等刘大春开口问话,他抬脚就往院里走。

    “喂,喂,你找谁?怎么乱往我家里闯?”刘大春伸手去拉那人,竟一下没拉住。

    这人怎么回事?难道是来找麻烦的?这样想着,作为家中男人的刘大春,便使出妹妹教他的拳脚,准备把人撂倒,以保护家人。结果左腾右挪,刘大春却是半点衣角都没摸到。

    刘大春急了,大声喝道:“你到底是谁?想干什么?”

    “我就是我,想进屋吃饭。”“噗哧”一声笑,然后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刘大春停住动作,惊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住那人。

    “我说,哥哥,我要进屋吃饭。”那人嘻皮笑脸地答道。

    “什么?”大春定睛仔细一看,这眉眼,这身材,不是刘青是谁?

    “妹妹?你……”刘大春上下打量着装扮成男人的刘青,半天说不出话来。

    刚才秦玉英被刘大春的叫声吓了一跳,赶忙拿起家里劈柴的斧子守着孩子,只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动静。此时见是刘青,这才跑了出来,松了一口气道;“二丫,你怎么这付打扮?还唬你哥哥,刚才可吓人呢。”

    “怎么样?不认识了吧?”刘青笑嘻嘻地转了一个圈,“看看,是不是一表人才?”

    刘大春抹了抹汗,哀叹道:“妹妹,你这又是唱哪一出?”

    “你看,这付打扮,连最熟悉的哥哥嫂嫂都发现不了我是女的。哥哥,这下可以放心让我出去玩玩了吧?”

    刘大春把脸一板:“想都别想。”转身进屋里吃他的饭。

    这下换刘青哀叹了。

    第六十八章 离家而去

    刘大春不同意,刘青便做好了私自跑路的准备。有了蔺草背心,她又照着新的尺寸做了四套男式秋装,三套冬装,内衣鞋袜若干。

    她想好了,夏天太晒,现在又没有防晒霜,待晒出一个黑姑娘来,可就悔之晚矣。冬天本来太冷,不宜行路,但刘青由于练功的缘故,一点不怕泠。所以想来想去,她决定在秋天出发,要是不好玩,便在第二年春末回来,正好避开炎炎夏日。

    刘大春的不放心,刘青很能理解。要是换了她处于刘大春的位置,估计也是一样。但刘青是决定了一定要出去看看的,否则她燥动的心就永远静不下来。既然这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只能硬来了。

    到了八月,太阳不再火热。刘青便开始作准备。吃的穿的用的,往玉佩的储物空间一扔就完事,极为方便,而且还不用担心食物变质。

    去镇上送野味时,她又去看了代步工具,马匹太贵,买不起,于是选了头看起来比较温顺的驴,存在酒楼的马厩里。

    “有人在家吗?”刚进八月的一天,院外来了个人,“咚咚”地敲响了刘家的门。

    “谁啊?”刘大春不在家,刘青只好去应门。

    打开门,却见一位陌生地中年男子站在门前,肩上背着一个包袱。见刘青出来,那男子打量了一下,问道:“请问是刘青刘姑娘吧?”

    “正是。请问你是……”刘青甚是诧异。莫非,这人是来找她的?她在这世上,认识的人不多,这人找她会有什么事?

    “我是周家的仆人,上次来找我家少爷回去,远远见过姑娘一面,大概姑娘记不得了。”那人嘴里说的话极为客气,但眼光中的冷意却让刘青极不舒服。

    “哦。”这冷冷的目光让刘青想起来了。那次她拒绝周子冽的求亲,这人的目光冰冷得似乎要把她冻僵了一样。既知是周家的仆人,刘青便放下心来。她极为客气地问:“你家少爷好吗?上次他说回去成亲,不知何时办的喜酒?”

    “挺好,不牢姑娘挂心。”那人却不答刘青的问话。他从肩上拿下那个包袱来,递给刘青道:“这是我家少爷给姑娘的东西,请姑娘查收一下。”

    刘青接过包袱,打开来,却见里面分别是两个小包袱。她伸手摸了摸,里面似乎是一样的细长的东西。刘青打开一个一看,愣住了:“这是……”

    “少爷说,姑娘要行走江湖。这是他托人打制的铁钉。他说,江湖险恶,请姑娘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一包小的,里面的铁钉是淬过毒的,见血封喉,咱们广西最有名的毒药,极为厉害。铁钉刺过,只要见血,便能瞬间取人性命。请姑娘万不得已时,不要用。这一包的铁钉,则是浸过的。击伤对方后,能让对方暂时晕迷,却又不会伤及性命。”

    那人一一交待完毕,对刘青一拱手,道了声:“告辞。”便转身离去,连给刘青说句感谢话的机会都没有。

    拿着这包东西,刘青感激万分。周子冽为她做的实在太多了,她却无以回报。只能在心中,默默为他祝福。

    八月十五团圆节那天,刘青竭力让自己表现得跟平常一样。跟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一起赏月;跟大宝吟诗作词,逗小宝呵呵大笑。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刘青望着天上的月亮,心中默想:“明年的今日,我还能跟哥哥他们一起赏月吗?”她决定,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个她生活了六年的地方,离开在这世上唯一的几位亲人。她的心里,难过而不安。

    一夜的辗转难眠。第二天天还没亮,刘青一咬牙,起床换上男装,把昨晚写好的一张纸条放在桌上最醒目的位置——天亮后大宝进来时,自然会念给他爹娘听。她再一次环顾了这住了六年的屋子一眼,毅然转身离去。

    对于未知的前路她也很没底,可她有她的理想,如果她不能跨出这一步,这一辈子,她一定被闹得不得安生。

    刘青把房门转转虚掩好,转身正要走,忽然发现院子里站着个人,八月十五皎皎的月光下,那人正是刘大春。

    “完了。”刘青低呼一声。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呜,这一夜白伤感了。

    “妹妹。”刘大春高大的身影站到了刘青面前。“到了外面,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如果方便的话,一定要常常给家里带信。明年中秋前,一定要回来。”

    “哥。”刘青惊讶地看着刘大春,“你怎么……你同意了?”

    刘大春叹了口气:“不同意怎么办?你还不是要偷偷溜走?哥知道,不让你出去转一圈,你这一辈子,是不会快乐的。哥哥不想让你不开心。”

    “哥。”刘青鼻子发酸。

    刘大春拍拍刘青的头,道:“其实,哥哥也想跟你一样,去看看这天下是什么样子。只是哥是有家有业的人了,不能随着自己的想法胡来。你出去代哥哥好好看看,回来时,讲给哥听。”

    “好!”刘青抽抽鼻子,用力点点头。

    “这是三十两银子,你收好。”

    “哥,我有钱。”刘青推回去。这两年家里盖了房子,又添了个孩子,也用了不少钱。

    “我知道你采药赚了些钱,但家里每半年就有茶山的收益,又养了那么多野牲口,收入不少,唉,哥哥没本事,都是托你的福。这钱你要不拿,你就别走了,好好在家呆着。”

    “哥,你别这么说。那,这钱我就拿着了。”

    刘大春看着刘青,久久不语。末了,他叹了一口气,道:“好了,天快亮了,去吧。”

    “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刘青抹了一下眼泪,发誓似的说道。

    刘青走了很远,回头时,仍看到村口山头上,刘大春一个人的身影,在秋日黎明前微微的光里,透出一抹寂寥。

    刘青赶到大圩镇上时天才大亮。吃了早餐后到酒楼取了毛驴,便朝着往北的一条道路而去。

    □□□□□□□□□□□□

    第一卷写完了,接下来的第二卷里,刘青从南到北,她该怎样种茶、制茶在这大明发家致富?她能实现自己弘扬茶文化的理想吗?一路上,将会发生什么事?她会遇上什么人?

    希望各位亲能跟泠水一起,与刘青同行……

    第二卷 茶遍天下

    第六十九章 油茶

    本来刘青甚为担心,因为她没骑过驴。在现代的时候,连马都只是旅游时骑过,有人在前面拉着慢悠悠溜达的那种。不过现在的她与以前不同,骑个驴……应该是小菜一碟吧?

    而结果正如刘青所想的那样,因为这身体具有了武功,平衡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而且根本不惧怕会摔下来伤着自己,所以一会儿的功夫,刘青便可以像一个骑惯了驴的老手,悠闲地坐在上面东张西望了。

    刘青是个豁达的性子,早上的离愁别绪早已让她抛到了九霄云外,满满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下午的时候,刘青到了桂林府外,漓江边,象鼻山前。

    桂林,这是刘青上一世的家乡!

    刘青原来一直按捺着自己重游旧地,便是怕她像现在这般,情绪激荡,不能自已。穿越事实既不可变,追思哀叹无济于事,不如快乐过好今生。

    她原以为,六年的时光,可以冲淡一切。然而站在这桂林城的标志前,看着这如大象饮水般的山峰静静伫立在水中,漓江清澈见底的河水蜿蜒而过,早已淡漠了的穿越前的记忆,竟如重播的电影般,一幕幕显现在脑海里,挥也挥不去。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

    山还是那座山,洞还是那个洞,月也还是那个月,水也还是漓江水。那人呢?

    刘青恍惚,只觉时空一片混乱。

    刘青并没有在桂林府多停留,只在小摊前吃了前世记忆中的米粉,便骑驴向东北方向而去。傍晚时分,她到了灌阳境内的一个小村,找了户人家住宿。

    敲门进去,那家人正吃晚饭,见刘青进来,全都站起来,热情地招呼刘青坐下,捅旺堂屋中间的火塘,一起围坐着,一面聊天一面吃晚饭。

    “打扰了。”刘青坐下后,又深施一礼。

    “说哪里话?谁出门在外带着房子的?小哥不必客气。来来来,尝尝我们这里的油茶。”

    “油茶?”刘青极为惊喜,赶紧道谢。接过主人递过来的一碗浓香的油茶,只见碗里淡黄带有些||乳|白色的油茶里,上面飘着金黄的米果,雪白的阴米、碧绿的葱花,互相映衬,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增。

    刘青不禁道:“真香。”喝上一口,油茶里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葱姜蒜的香味,浓香甘美,回味无穷。这油茶暖暖地进到胃里,刘青顿觉全身舒畅,疲惫顿消。

    见到客人喜欢,主人阿妈极为高兴,手里利索地又打了一锅。油茶用的是一口有木长柄的小炒锅、一个竹篾编的茶滤、和一把柚木作的长柄小锤。炒锅里放上泡开的茶叶、葱根、姜、蒜,一面炒一面锤,直到香味扑鼻;再放上油,继续锤打;待葱姜蒜和茶叶融为一体,锅里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才注入沸水。

    这时每人都把自己小碗里的茶喝尽了。各人按着自己的喜好,把米果、阴米、花生和葱等装好,放在桌上一一排开,待锅里的油茶水烧开后,阿妈右手端锅,左手拿竹茶滤,依次把锅里的油茶通过竹茶滤沥入每人的碗里,渣子便留在了茶滤里,碗里是浓浓香醇的油茶。

    喝油茶的习俗是只用一根筷子。刘青一面喝着油茶,一面用那根筷子拔碗里的阴米花生吃,再用洗净的手拿起粑粑咬一口,只觉得无比的满足。在这仲秋寒意渐浓的时节里,围着火塘喝着香喷喷的油茶,大家一起聊着天,热腾腾暖洋洋的氛围,驱散了第一次离家的刘青心里那一抹离绪。

    “小哥这是要去哪里啊?”五十多岁的唐老爹惬意地喝了口油茶,开口问刘青。

    刘青忙放下油茶碗,笑着答道:“小子要去苏杭一带。”她早就想好了,往北只到苏杭。南京虽然繁华,但也是个是非窝。她是想看热闹,但却不想惹麻烦。她的茶之路,到苏杭就够了。再往北,便不太能出好茶了,意义不大。

    “苏杭?好像很远啊!”唐老爹依稀听过这些个地名,感慨道。

    刘青笑笑,点点头。古代许多人不识字,地图这东西更是只有官府有,唐老爹能知道这地名,也算得见多识广了。

    “去苏杭做什么?”唐老爹又问。

    “听说那里繁华,想去看看。”

    “啥?”唐老爹瞪大眼睛,“啥都不做,只是为了看热闹?”

    其他几个人也望过来,也都一付诧异的神情。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出了远门都不知还有没有回来的那一天。所以不是万不得已,决不背井离乡。因此对于刘青这样的行径,他们实在是不能理解。

    “呵呵,也是有个姑姑在那里,多年没她的消息,家里人让我去看一看。”刘青忙扯了个谎,免得自己太过异类。

    “哦。”唐老爹等人这才释然,又问:“小哥喝得惯这油茶么?”

    “嗯,我挺喜欢。”

    “那就好,那就好。我老汉一天不喝,就浑身不舒服。这可是好东西啊。‘常年喝油茶,百病不缠身’。我们这里湿度大,这地方住久了,很容易得风湿病。喝了这油茶,可以祛病延年哪!”唐老爹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而且听话言,似乎还读过书,有几分见识。

    刘青一边喝油茶一边吃粑粑,直到喝完四道茶,已有八分饱意,这才把那根筷子横在碗上。这是喝油茶的风俗,表示不用再添加油茶了。

    吃饱喝足,唐老爹等人又招呼刘青洗了脸脚,便指着一个憨厚的后生道:“小哥啊,咱贫户人家也没什么好地方,这是老汉的小儿子,还没成亲。你今晚就凑合着跟他住一间屋吧。”

    “不用不用。”刘青忙摆手,“我就在堂屋或是柴房凑合一夜就可以了。”

    “那怎么行?你是客人。怎么能让客人睡这里?开什么玩笑,就这么说定了,小哥不要客气。”

    刘青只好道:“老爹你不知道,小子有个怪毛病,不能跟人同住一房间,否则一宿都睡不着觉。我就在这里凑合一夜就可以了,真的不用麻烦。老爹你们去睡吧,这两张条凳就挺好。”

    □□□□□□□□□□

    感谢星月櫻雪今天再一次给泠水打赏!

    第七十章 人在旅途

    “这样啊?”唐老爹沉吟了一会儿,对他儿子道,“小五,你去你大哥家跟阿娃住吧。”说完又转过头来对刘青道,“他大哥家就在村边上,很近的,你就安心住他的房间吧。”

    “这……这怎么好意思。”刘青歉意地笑道。

    “不用客气。来吧,小哥,跟我来。”唐老爹带刘青进了一间房,把她安顿好,这才回屋睡觉去了。

    刘青叹了口气,敲敲自己的脑袋——她黄昏时看见村庄的袅袅炊烟,因离家第一天有些惶惶不安的心,就极为渴望走进来,于是便挑了一家房子不错院子干净整洁的。却没想到自己是个女扮男装,这个住宿的安排会大大的出问题啊!现在倒好,鸠占鹊巢了!

    事已至此,不好意思也无济于事了。刘青看看床上的铺盖,她虽没有洁癖,但想想这是一个大男人的床,多少还是有一些心理障碍。她只得把原来的被子拎下来,从芥子里弄了张床单铺上去,再弄了一床自己的被子,这才上床打坐练功。幸好她没有择席的习惯,前世也是一到放假就跟朋友开车出去到处流浪的,倒也不太想家,练完功这一觉睡得也挺香。

    第二天一早天没亮,生物钟就把她闹醒了。刘青只得起了床,溜出去找了个别人不太容易发现的角落练了一通拳,这才回到房里。等她收拾好再出来时,主家阿妈已把油茶打好了。刘青喝了三碗,便要告辞。但给食宿费的时候,唐老爹死活不要,推来推去,刘青只好趁他们不注意,把钱暗放在屋角的凳子上,才告辞离开。

    一路行去,当晚没找到有客栈的小镇,刘青却不敢借宿别人家里了,相对于要面临的尴尬,她宁愿一个人露宿荒野。

    找一个避风的地方,生一堆火,刘青便从芥子里掏出她的家当。先来个草垫子,让自己在火旁坐下。然后再是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焖点米饭,烤半只山鸡,再打个青菜汤——昨天从家里带来的青菜,似乎露水都还在上面,这芥子的保鲜功能不是一般的强。刘青想,吃完了,路上遇见有人卖,还可以买点放到芥子里。

    正忙乎着,小懒却从芥子里蹦了出来。

    这小懒也是个怪异的性子,只要刘青呆在人来人往、人声嘈杂的地方,它是决计不出来的,怎么威胁都没有用。只有她独自一人时,它才会出来溜达溜达。这小家伙除了性格怪异,生活习惯也怪异。呆在芥子里,十天半月不出来,它也没有说有解决大小便的需要。除非哪天刘青给它喝很多茶水,它才找个没人的时候从芥子里蹦出来,解决一下问题。

    这会儿刘青露宿荒野,小懒仿佛担心她孤独害怕似的,蹦出来后,一直乖乖地呆在刘青的肩膀上,看她忙乎着晚饭。刘青摸摸小懒墨绿光亮的小脑袋,心里很是感动。

    临离家前刘青在芥子里放了五个装满水的木桶,所以水是很充裕的。她做好自己的饭,为了慰劳小懒,还给它泡了一杯茶。又从芥子里拎了一张桌子和一个草垫出来,一人一兽在火堆的光照下,相对而坐,刘青吃饭,小懒喝茶。在这秋风萧瑟的旷野里,因为有了小懒的陪伴,刘青竟然感受到了一种温馨浪漫的味道。

    吃饱收拾完毕后,刘青还拿出了一个木盆,注上热水,净面洗脚,很是享受。其实想要洗澡都不会有问题,因为芥子里空间比较大,刘青又是准备充分,木澡盆也是有滴;水更是不用愁,一路遇水补及就行。但四野虽然无人,但她还是觉得不保险;再加上天气渐冷,也就洗个脚凑合了。

    如果这话给旅途的人听到,非得气死不可——这还叫凑合?看看,也就差房子没带出来了。

    烫完脚,把东西都洗净收进芥子,刘青便把火堆挪了个地方,将原来烧火的地方打扫干净,铺上两床狼皮褥子,又拿出一床棉被来,她便和衣而卧,下面暖烘烘的,甚是舒服。小懒也没回芥子去,倦缩在刘青身旁,一人一兽以天作被,以地作床,安然入睡。

    本来,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一个人在荒郊野外,不论是不是武功高强,都会有些害怕。尤其是在这地广人稀的古代,野兽比较多,光是晚上那奇奇怪怪的各种叫声,都会让你心里发毛。但刘青这几年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在大山里常常一呆就是一天;而且每天早上一个人到山上白雾丛里练功,她习惯了与大自然相融,倒也不觉得如何害怕。

    一路行去,遇上有客栈时,刘青还是会住店的,偶尔离群索居可以,长时间脱离社会是要不得滴。她不正是来感受古代各地的民俗风情的吗?再说,她一个大姑娘家,总得找地方洗澡吧?

    但小客栈不但鱼龙混杂,而且卫生方面也让人不敢恭维。所以不是高级的客栈,刘青还是宁愿跟小懒呆在荒郊野外里。

    这样一路悠哉游哉,路过了永州、衡阳,离家二十二天时,刘青到了长沙。“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刘青在长沙呆了一天,便直奔北而去,目的是洞庭湖。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上一世读书时刘青便对老范的《岳阳楼记》欣佩不已,如今到了这里,第一时间内便直奔岳阳楼。

    远远便看见了岳阳楼,此时的岳阳楼为四柱三层,为纯木结构;飞檐、盔顶;楼里面四根柱子高耸立,楼顶檐牙互啄,金碧辉煌。远远望去,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映在苍穹之下,浩水之畔,格外震憾人心。洪武二十五年,即刘青来到明朝的四年前,岳州卫指挥使音亮,扩建了岳阳楼府城,这两翼的扩建,使岳阳楼更为大气。

    上得楼来,刘青临窗而眺,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青脑子里除了那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别无他辞。要说心情,“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说的就是刘青这号。

    追今思古,缅怀“未来”。刘青站立良久,觉得肚子咕咕直叫,不禁哑然失笑:“看来,俺是雅不起来了,就俗人一个。”

    □□□□□□□□

    感谢书友100419181839138昨天给泠水投的年度票!不管怎么词穷,该感谢还是要感谢!嘿~~~

    第七十一章 君山银针

    不好意思,今天我的学生考证,考完又陪市茶艺中心的考官吃了个便饭,回来晚了,到现在才发文,抱歉!

    □□□□□□□□□□□□□□□□□□

    下得楼来,刘青问了问路,到了卖小吃的街上。此时是中午时分,正是吃饭的时候,小吃街上人来人往,听口音,五湖四海的都有,岳阳楼果真是个旅游胜地。

    刘青先去吃了一客虾饼,虾饼是用洞庭湖一带出产的鲜虾拌以面粉糊炸制成的,味鲜香嫩,焦脆可口。再来客竹筒鱼,‘竹筒鱼‘也是巴陵小吃的一绝,即把鲴鱼盛在楠竹筒里蒸制,使鲜嫩的鱼肉带着翠竹的清香,浓醇甘美,使人回味无穷。刘青吃得大呼过瘾。

    肚子填饱了,刘青瞥见路旁的茶馆,摸摸玉佩,一咬牙,走了进去。

    其实刘青这一路来,倒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风餐露宿,吃喝都不花钱;还有三分之一,住在大城小镇的好客栈里,这个花费比较大。但总体来说,刘青一路行来,也只用了三两多银子。现在要上茶馆喝个茶,倒不至于囊中羞涩。

    再说了,刘青芥子里还存有几枚紫芝、多枚赤芝、大量的田七和天麻等名贵中草药,把它们卖了也值不少钱。

    可前路未知啊!这样纯粹地坐吃山空,刘青自嘲地想:明年就得讨饭回家了,得想点办法开源才行。

    不过,目前还是先花着吧,喝茶喝茶。到了这地界,不但要喝茶,还要喝好茶。

    见刘青一付短褐打扮,门口的小二面上僵了一下,但不愧是旅游胜地的人,见多识广,训练有素,仍随即满脸堆笑道:“客官有请。”

    刘青低头看了一眼衣服,无奈地笑了笑,自顾自进了门,自觉地找了个角落里的小桌坐下。倒不是她自卑,身为现代穿越人士的刘青同志,离那种自轻自贱的想法远着呢。选这角落,不是古代小说里主人公们历来听壁角、看热闹的好去处么,舍它其谁?

    “客官想喝点什么?”小二颇为尽职尽责。

    “君山银针多少钱一壶?”

    “二钱银子。”

    真够贵的,刘青想。还是道:“来一壶。”

    “好嘞,您稍等。”小二眼睛一亮。

    刘青趁空打量这古代茶馆。茶馆的装潢甚为雅致,左边墙悬挂着两幅字画,墙下两边放着大大的青花瓷盆,种着碧绿的植物,一高一低错落有致;右边则是个雕花博古架,放着各色盆景、奇石及精美的茶盒等物;靠里是六开的大窗,透窗看去,浩渺的洞庭湖一望无际。

    临桌坐着两位青年男子,都二十岁左右年纪,头上扎着头巾,身穿直裰,这是明朝书生的标准打扮。两人看似也刚坐下,正等小二上茶。

    再过去一桌,是一个白面长须的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穿着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正品一杯香茗。身后站着两位仆人。

    刘青倒对两位仆人的帽子产生了兴趣:那小帽由六瓣布片缝合而成,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这不是清朝时流行的瓜皮小帽嘛,要是后面再留根长辫子,就更像了。”刘青恍然——原来这便是瓜皮小帽的前身。

    正看着,忽闻一声高呼:“来杯君山银针。”一个身材高大的道士走了进来,坐在了刘青右边的桌旁,铜铃大眼,满脸的络腮胡子,如果剃了头,穿上袈裟,便是活脱脱一个“鲁智深”。

    “客官请稍等。”小二亦高呼,情绪甚是愉悦。出门二十日,刘青也算长了些见识,知道这时候的道士地位高,而且还挺有钱。有钱的爷光临,小二当然要愉悦了。

    这时一个小二把邻座书生的茶送了上来。刘青对泡茶有着职业病般的关注,抬眼望去,只见小二手脚麻利地先把烧得正旺的的小红泥炉摆上,再把盛满沸水的汤瓶坐到火上,待水沸腾,便把茶叶倒入沏茶用的茗壶中,冲入沸水,盖上盖子,笑着点头道:“二位慢用。”

    靠近刘青的那个穿宝蓝直裰的书生,掀开盖子看了看,见银针茶在热腾腾壶中翻腾完毕,提起茶壶给另一个书生斟上一杯,笑道:“又安兄,你可知道这君山银针的传说?”一口湖南口音。

    “哦?愚弟倒是不知,还望林森兄告之。”那又安倒听不出是哪里口音。

    “传说,后唐的明宗皇帝,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沸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水,泡黄翎毛缘故。’明宗皇帝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

    “这‘白鹤泉’和‘黄翎毛’又是什么?”又安奇道。

    “这位檀越问的好。”那道士在旁听了,插嘴笑道:“这两样东西都跟我道派有关。如不嫌弃,贫道倒可以给你说一说。”

    又安忙放下手中的茶杯,拱拱手道:“请说。”

    “据传,初唐时,有一位名叫白鹤真人的云游道士从海外仙山归来,随身带了八株神仙赐予的茶苗,将它种在君山岛上。后来,他修起了巍峨壮观的白鹤寺,又挖了一口白鹤井。白鹤真人取白鹤井水冲泡仙茶,只见杯中一股白气袅袅上升,水气中一只白鹤冲天而去,此茶由此得名‘白鹤茶’。又因为此茶颜色金黄,形似黄雀的翎毛,所以别名‘黄翎毛’。”

    “原来如此。”又安恍然,又一拱手,“多谢真人赐教。”

    “呵呵,贫道多嘴了。你身边这位檀越必也知道的,贫道倒是班门弄斧了。”

    这时刘青的茶也来了,小二正准备帮她沏茶,刘青摆摆手道:“你把水烧上就行,其他我自己来。”

    茶馆本也不大,其他人听刘青这么一说,都往她这儿瞧。

    刘青也不在意。她前生就专教人泡茶的,最是受不得好茶被不会泡茶之人糟践。要知道,“三分茶,七分泡”,说的就——会泡茶的人,孬茶也能泡出好滋味来;而要是不会泡,便是好茶也出不了好味道。

    刚才她看那小二泡这君山银针,便如鲠在喉。只是因为低调原则,这才强压着不作声。现在她花了二钱银子,却喝不到好茶,那她非得找块豆腐撞死不可。

    □□□□□□□□□□□□□□□□

    推荐好友美文《十六国公主》,作者:璎影,书号:1738328

    广告:落难公主求生存,不靠夫君不靠天

    第七十二章 一心一意来泡茶

    刘青先叫小二又拿了一个茗壶过来,待水烧开后,让小二将火炉撤掉,自己将汤瓶里的沸水注入一个茗壶里,并不盖上盖子,以便将水晾凉。

    趁着晾汤的功夫,刘青拿起茶盒里的茶,细细的观赏。只见此茶茁壮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黄灼烁,果然是好茶,不枉她花了二钱银子。

    赏干茶后,刘青提起汤瓶里的热水,把另一个茗壶温了一遍,再把水控干拭净;然后把适量的君山银针放入茗壶,盖上盖子焖了一会儿,掀开盖时,一股幽香扑鼻而来。她看水晾得差不多了,便高高地快速旋转注水到茗壶里,再盖上壶盖。

    看着细白的茗壶,刘青心里极为惋惜。如果有玻璃杯,此时欣赏茶舞最是时候,可现在被条件所限,不能看到银针茶簇立的绽放与沉浮。没奈何,她趁此空闲把茶杯也温了一遍。

    一会儿她掀开盖子,只见芽尖都冲向了水面,悬空竖立着,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待它们都徐徐下沉,刘青才把茶汤斟到茶杯里,茶汤浅黄,幽香扑鼻,细细品啜一口,味道极为甜爽。

    那位道士性格甚是外向,见了刘青的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煞是好看,便开口问道:“请问这位小哥儿,你这样沏泡君山银针,可有讲究?”

    其他人也早被刘青的动作所吸引,见道士出面问了,都点点头,竖耳细听。

    “……”刘青从专注中被惊醒过来,看到茶馆里的人都注视着自己,不禁大窘。泡茶人的心态,便是好茶在握,所有的杂念便会摒弃云外,一心一意来泡茶。这是她一向教导学生的,自己更是一向这么做的。今天看到这好茶,她早已忘却了身外的喧嚣,只将自己对茶的敬重,一一表现出来。这样的做法使得她前世无论参加多大多重要的比赛,都能心态平和、镇定自若,让她取得了不少好成绩。但这会儿,却让她聚光在了这众目睽睽之下,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焦点。

    与其让人好奇,不如为人解惑。刘青也不愿藏着掩着,便开口侃侃道:“君山银针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茶,大家刚才那样泡法,其实也很有道理,更能促使君山银针的上下浮动,增加它的观赏性。但因为受这白瓷所限,我们不能更好的欣赏茶舞,小子便舍眼福而取味道了。”

    她轻轻啜一口茶,继续道:“这银针茶采摘的时候极为讲究,要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一斤银针茶,大约需要十万五千个茶芽,可见原料极为柔嫩。这样娇嫩的茶,冲泡时如果使用沸水,便会将茶烫伤烫熟,使茶汤的鲜爽度大为降低。所以小子刚才用的是温热之水来沏泡,盖上盖子焖上一焖,其实也一样能达到让茶上下浮动的效果,同时又不影响茶汤的滋味。”

    “刚才看小哥的手法,似乎还有讲究处,不知能否请小哥赐教赐教?”一直没露面的茶馆掌柜从后面出来,笑容真诚地对刘青作了个揖。

    刘青也拱拱手笑道:“赐教不敢,同是爱茶人,小子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共享而已。大家刚才看我用沸水洗壶和杯,那是提升壶和杯的温度,不致冲入热水时冷热悬殊,影响茶汤的味道;冲泡时高高提壶向同一方向旋转注入热水,是使茶叶与水能充分接触,激发茶叶的滋味,并使茶叶能整齐竖立。”

    在座的人都是爱茶之人,于茶之一道颇为懂上一些,否则也不会花上二钱银子来喝这君山银针了。所以听毕刘青的话,大家都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良久,道人先“哈哈”笑起来:“说得好,此法甚妙。”

    掌柜这才似醒过来一般,深深一揖,欢喜道:“谢谢这位公子不吝赐教。”又从怀里摸出一锭足有二两的银子,道:“公子赐教良多,不敢收公子茶钱。”

    而那位叫又安的书生,则拿来自己的茶杯:“这位兄台,陆某冒昧,不知能否尝尝兄台沏泡的茶?”

    刘青笑道:“请。”亲手为他斟了一杯。

    这明初因散茶的兴起,茗壶成为泡茶的主泡器,不过此时的茗壶较大,一壶茶倒适合四五个人同饮。所以刘青一个人便是牛饮也喝不完这壶茶,且与爱茶人共赏更比喝上好茶要来得开心,她便把自己那壶茶一杯杯倒给其他人品赏。

    掌柜团团作揖道:“今日同听这位公子高论,便是有缘。阿根,用公子刚才说的方法沏一壶银针茶,请各位同赏。”

    于是在座的人都得到了一杯赠送的茶。大家细细比较两种方法沏泡出来的茶汤味道,对刘青的泡茶法大加赞赏。

    刘青此时倒有些赧然,把掌柜放在桌上的银子推去:“只是一点心得,能得掌柜赞同,是小子的荣幸,这茶钱还请掌柜收回。”又拱手道,“各位,‘为爱清香同入座;欣与知己细谈心’,今日能与诸位同赏此茶之妙,小子甚是高兴。小子还有事要办,就此告辞,后会有期。”遂转身离开茶馆,直奔洞庭湖码头而去。

    走到码头,看到一艘船正向岸边行来。刘青大喜,等船到岸,讲了价钱,跳上去后正要喊开船,忽听远处有人大呼:“兄台,请等一等。”

    却见刚才茶馆里的那两位书生,一边喊着,一边朝这边跑来。因上面看着近,却要绕道才能下得来。待跑到岸边,那穿宝蓝直裰的书生,因身材稍胖,此刻早已气喘吁吁。另一位穿青色直裰的瘦高个书生好些,喘息片刻问道:“这位兄台,可是要去君山?”

    “正是。”

    “可否能与兄台一同前往?船资三人摊付,也经济些。”

    刘青笑道:“请上船吧。”

    两人上得船来,那位穿宝蓝直裰的书生拱手笑道:“在下陆宝成,字又安。这位是我的同窗李植李林森,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刘青笑道:“我叫刘青。”

    李植问道:“此去君山要一个时辰,不知刘兄今日可要返回。如是,不如再共乘一条船。”

    刘青说:“今日风平浪静,我已与船家说好,在岛上吃晚饭,待戌时明月升起,即起程回航。”

    李植点点头:“那便一起回来。”

    □□□□□□□□□□□□□□□□□□

    泠水在此拱手作揖,感谢星月櫻雪今天给泠水的又一次打赏。

    第七十三章 夜游洞庭

    有了伴,一个时辰倒也很快过去,君山已在望了。远远看去,君山确如刘禹锡所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君山位于岳阳西南十二公里处,与岳阳楼遥遥相望,是洞庭湖上一座孤岛,由七十二座大小山峰组成。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此二妃在屈原的《九歌》中被称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上得岛来,只见君山岛上山色如黛,正值深秋,蓼屿水边生满芦荻与野菊花,菊花朵朵,白、红、紫相杂,耀眼生辉,湖风吹来,清香阵阵,令人陶醉。树丛草坡,掩映着许多竹篱茅舍。

    君山茶园遍布,茶树芽叶肥壮。原来,这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常年气候温暖,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三月至九月间的湿度极高,气候非常湿润。为此,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极为适宜茶树生长。

    怪不得,这茶竟这般香,刘青叹道。有光,却不暴晒;有风,却不劲吹;有云蒸霞蔚,有雨露甘泉,得天独厚,茶的馥郁被滋养出来,色泽清凉浅淡,及入口,才知道什么唤作醇香四溢。

    待略略看过柳毅井、湘妃竹、金龟、铸鼎台、秦皇印、酒香亭、飞来钟等景物,刘青便与陆李二人到了一户人家吃饭,岛上食物,自是以鱼类为主,味道甚为鲜美。

    回程时,还着来时那叶小舟,徐行于湖水之上。

    虽已是九月中旬,仍有圆月初上,夜雾空朦。此远远望去,云如水,水如天,天容水色,不能分辨。波浪荡漾,小舟起伏,让人仿佛凌驾于仙景瑶池之上,真正是:“行云却在行舟下,

    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14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穿越之茶言观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穿越之茶言观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