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作者:没落皇朝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
复兴团要解决自己的补给,只有两条路可走,外购与内购。补给的问题不解决,复兴团的十五万军队,到了明年,也只能剩下三五万。
外购,周边的陆路国家,都是难兄难弟,想要从邻国买粮食,复兴团手里的金银是足够的,但邻国的粮食却不是足量供应的,买个几万人的口粮,花大价钱还是能够办到的,但复兴团不是个几万人的小组织,他是辐射半个北方平原的一个小国家,几万人的口粮,有和没有,没多大差别。
海路外购,是个不错的主意,东南亚的稻米,美洲的玉米、小麦,只要开足了价码,要多少有多少,买整个印度一两年的口粮,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猛以云烟换粮食的政策,对复兴团来说也是个好事儿,列强的殖民地,米利坚为代表的美洲,这两年那边的种植园,都在慢慢的侧重于粮食的生产。
但是,海外的粮食不少,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吉利,能让这些粮食顺利的到达印度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不可能!
外购粮食的路子,被先天条件限制的死死的,外购一两船或是陆路的几百吨粮食,对复兴团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的玩意儿,这样的路子,想想也就是了,伸手去做,那复兴团领导们脑子就有硬伤了。
外购不成,只有内购了,受杨猛粮食政策影响的,不仅有东南亚、美洲,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样,印度的土地上,只有三种经济作物,烟土、棉花和粮食,这些对东印度公司来说,利润都是差不多的,适合种烟土的,就种烟土。适合种棉花的就种棉花,剩下的全部是粮食种植园。
印度的莫卧儿皇室名存实亡,各地的王侯贵族与地主,就是割据印度的主要势力。他们与印度总督、东印度公司形成了一张极端复杂的关系网,依从、对抗、妥协,复兴团虽说发展的迅速,但要是对上这三大势力,也是属于找死的行为。
印度的北方平原,是英吉利的统治中心,德里,就在北方平原,复兴团频频占据北方平原的一些富庶地区,也引来许多人的不满与恐慌。
英吉利当然是最不满与最害怕的了。印度的王公贵族们也不消说,与复兴团打生打死的地主军团,跟大清的团练差不多,真正属于王公贵族的军队,还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内购粮食。说出来简单,可做起来也不容易,复兴团起码要跨过三大势力,才能顺利的购得粮食,英吉利的总督府、东印度公司还有就是印度的王公贵族们。
对英吉利来说,复兴团就是他们的死敌,印度复兴了。那还有英吉利的什么事儿?印度殖民地庞大的收入只是其一,充足的兵源,对岛国英吉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卖粮食给复兴团,这就是嫌死的慢了。
粮食对东印度公司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粮食、烟土是东印度公司换取云烟的货物,粮食和烟土,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之中,比现金银的价值大。
把粮食卖给复兴团,如果挣钱还好说。可没了粮食,用现金银购买云烟,这一进一出,复兴团肯定不能出天价,东印度公司赔钱的几率,占了多数,无利可图,这粮食买卖也就做不成了。
最重要的一点,东印度公司的名字还有一个前缀,那就是英属,扶持自家政府的叛军,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东印度公司利益的。
对印度的王公贵族来说,复兴团也不是个什么好玩意儿,复兴印度是他们这些王公贵族的事情,你复兴团蹦跶出来,将来要是真的复兴了,这功劳算谁的?
让复兴团把功劳让给这些个王公贵族,想想也不怎么可能。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复兴团是干什么的,是怎么起家的,复兴团这群人,说白了就是一群暴徒,打劫地主贵族的暴徒,看看复兴团这几个月的发家史,那可是印度的地主贵族大户们的血浇灌出来的,让印度的王公贵族与复兴团合作,还卖给他们粮食,除非这群人的脑子也抽抽了,不然是个人就不会干这事儿。
外购的路子,是条绝路,内购的路子,也差不多,复兴团想要维持十五万军队的补给,维持自己地盘上,几十上百万人的补给,除了武装劫掠,好像就没别的路可走了。
复兴团的消息传到了杨猛手里,看了看那十几个复兴团领导,对时局的分析,杨猛不由的笑出了声,这帮傻犊子,还真把复兴印度当成了己任,看来这帮子傻货,还是没让世道给回炉啊!
“说这些话有个屁用!直接抢他狗日的!”
复兴团的责任是什么,杨猛自己建的这个玩意儿,岂会不清楚?复兴团真是复兴印度的吗?这个不好明说,但现在复兴团的任务,就是全线激化印度的矛盾,让印度陷入一个极端混乱的局面。
买粮食,就是现在的云南,也是除了用云烟换,就是在大清的各省抢,在印度买?开什么玩笑,有这个闲钱,复兴团不如到自己这边买军火。
杨猛的话是这么说的,回信也是这么回的,韦驼子现在就是复兴团的最高领导,那十几个复兴团的缔造者,在韦驼子看来,就是杨家的奴仆,这事儿三爷怎么说,复兴团就要怎么做!
复兴团那边开抢了,杨猛也没闲着,杨家积存的老旧军火,也该换代了,燧发枪已经过时了,击发线膛枪,杨家也存了太多太多,老式的滑膛枪,没多大用途了,与其回炉,不如交给印度人民,为他们的民族独立,出上一份气力,毕竟杨家的褐贝丝滑膛枪占了绝大多数,而杨家的褐贝丝,也大多是印度款的。
这些凝聚了印度人血汗的东西,还是交给他们比较好,这样,纪年意义也是不小的。
复兴团开打了,继续对着北方平原使劲,现在复兴团的持久战力不成。杨猛也让复兴团的军队,避开了德里这样的大城市,现在搞这些大城,虽说胜算不小。但损失更大,与其在这些大城周边墨迹,倒不如先抢了小城和村镇,这些地方的地主贵族,虽说手里的财富不多,但他们的数量多啊!
而且小城和村镇,也是大量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印度的百姓,可比大清的百姓惨的多,不仅要受地主贵族的压迫。印度总督、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剥削也是无处不在。
别的不说,单说说印度的饥荒吧!是印度没粮食?当然不是!那是东印度公司,廉价收走了大部分的粮食,这跟大清的现状一样。不是没粮,而是粮食不是给老百姓吃的。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复兴团走的是亲民的路线,衣衫齐整军容威严的复兴团,很快就在印度北方的平原地区,打响了名头。
从荒僻之地,到富庶之地。无论是大清还是印度苦哈哈都是数量最为庞大的人群,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旦这桶火药被点燃,威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一夜之间,也或许是好几十个夜晚之间,印度的北方平原。兴起了无数打着复兴团名号的反抗组织,他们的理念或许与复兴团不同,但他们的做事方法却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劫掠。
压制的民怨一旦被释放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灾难。这些反抗者跟复兴团不一样,复兴团只会找大地主、大贵族下手,而这些印度老百姓,可不分这些,只要你比我富有,就是目标。
地主、贵族、大户、富户,就是这些人的目标,当然英吉利的大小商人,他们也没有放过,从村寨到乡镇,从乡镇到城市,这些人带着报复性的掠夺手段,一下就把复兴团的名声给败了个精光。
屠杀、奸淫掳掠、无时无刻不在印度的北方上演,随之兴起是一个个抵制复兴团的民团组织,这些印度穷汉的所作所为,有些令人发指了。
复兴团的军队到了这些地方,穷汉们的组织,也不会与复兴团合并,尝到了甜头之后,才是这些人最恐怖的时候。
“放一放!”
杨猛对此事的批示只有三个字,既然是激发矛盾,就要往大里做,这些暴民对杨猛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利用对象了。
印度的百姓也是被压抑了太久,无论是王侯贵族还是地主大户的武装,都不是很强势的存在,苦哈哈虽说没有火器,但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在北方平原也是横行无忌的存在。
因为是打着复兴团的旗号,这些人也从来不与复兴团冲突,反而频频的与复兴团做生意,这些暴民组织,起初还把金银粮食看的格外重要,可随着劫掠规模的扩大,无论是金银还是粮食,都成了他们的累赘。
这些反抗势力的人,也是越打越鸡贼,慢慢的他们也意识到了武器的重要性,这些人打一个普通的地主大户,都可能付出数人的伤亡,遇上稍微有些抵抗能力的贵族,这些人动辄就要败退,打一个城镇死伤几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但凭着对粮食和金银的占有欲,加上仇富的心思,这些反抗组织,跟复兴团一样,也是越打人数越多,越打战力越强悍。
对武力的渴求,成了复兴团敲诈这些反抗组织的好由头,就是敲诈!一捆马刀上万两金银,几万斤粮食,几十条破枪,就是这些组织十几天的劫掠收获。
复兴团的人,也很大气,几个人带着百十把马刀,几十条破枪,就能跟这些反抗组织做生意。先交货后付款,复兴团指定好了位置,这些反抗组织就会把粮食和金银送到相应的地方。
粮食是属于复兴团的,金银是属于杨猛的,复兴团不是没遇上过敢对他们下黑手的组织,但这样的反抗组织,只要玩了一次,接下来就会迎来复兴团的屠杀。
老百姓就不杀老百姓了吗?复兴团给了这些抵抗组织,一个极为明确的答复,为了百十把马刀,几十条破枪,复兴团的人,可以屠杀一个几万人的反抗组织,而且这个组织周边的其他反抗组织,也要跟着吃瓜落。
十倍或是几十倍于货款的财物,就是复兴团的收欠账的手段,正主满足不了,复兴团就会找周边的反抗组织收取这笔费用,道理?这哪是个讲道理的世道?
暴民们残忍,复兴团更残忍,很短的时间之内,北方平原的反抗组织,就学会了怎么做事儿,对复兴团老老实实,该付的钱款一分一毫也不敢短缺。
同时他们也在学习复兴团的残忍,被复兴团刮干净之后,这些人就会反过头来,更加残酷的搜刮印度的地主贵族还有英吉利的大小商家。
反抗组织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有了韦驼子在印度,偷坟掘墓也成了各地反抗组织,换武器的捷径,狂暴的百姓,是没有任何理性可言的,事情越做越过分,各地抵制复兴团的势力,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都露出了头角。rp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
复兴团要解决自己的补给,只有两条路可走,外购与内购。补给的问题不解决,复兴团的十五万军队,到了明年,也只能剩下三五万。
外购,周边的陆路国家,都是难兄难弟,想要从邻国买粮食,复兴团手里的金银是足够的,但邻国的粮食却不是足量供应的,买个几万人的口粮,花大价钱还是能够办到的,但复兴团不是个几万人的小组织,他是辐射半个北方平原的一个小国家,几万人的口粮,有和没有,没多大差别。
海路外购,是个不错的主意,东南亚的稻米,美洲的玉米、小麦,只要开足了价码,要多少有多少,买整个印度一两年的口粮,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猛以云烟换粮食的政策,对复兴团来说也是个好事儿,列强的殖民地,米利坚为代表的美洲,这两年那边的种植园,都在慢慢的侧重于粮食的生产。
但是,海外的粮食不少,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吉利,能让这些粮食顺利的到达印度吗?答案是很明显的,不可能!
外购粮食的路子,被先天条件限制的死死的,外购一两船或是陆路的几百吨粮食,对复兴团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的玩意儿,这样的路子,想想也就是了,伸手去做,那复兴团领导们脑子就有硬伤了。
外购不成,只有内购了,受杨猛粮食政策影响的,不仅有东南亚、美洲,东印度公司也是一个样,印度的土地上,只有三种经济作物,烟土、棉花和粮食,这些对东印度公司来说,利润都是差不多的,适合种烟土的,就种烟土。适合种棉花的就种棉花,剩下的全部是粮食种植园。
印度的莫卧儿皇室名存实亡,各地的王侯贵族与地主,就是割据印度的主要势力。他们与印度总督、东印度公司形成了一张极端复杂的关系网,依从、对抗、妥协,复兴团虽说发展的迅速,但要是对上这三大势力,也是属于找死的行为。
印度的北方平原,是英吉利的统治中心,德里,就在北方平原,复兴团频频占据北方平原的一些富庶地区,也引来许多人的不满与恐慌。
英吉利当然是最不满与最害怕的了。印度的王公贵族们也不消说,与复兴团打生打死的地主军团,跟大清的团练差不多,真正属于王公贵族的军队,还没有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
内购粮食。说出来简单,可做起来也不容易,复兴团起码要跨过三大势力,才能顺利的购得粮食,英吉利的总督府、东印度公司还有就是印度的王公贵族们。
对英吉利来说,复兴团就是他们的死敌,印度复兴了。那还有英吉利的什么事儿?印度殖民地庞大的收入只是其一,充足的兵源,对岛国英吉利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卖粮食给复兴团,这就是嫌死的慢了。
粮食对东印度公司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粮食、烟土是东印度公司换取云烟的货物,粮食和烟土,在以物易物的交易之中,比现金银的价值大。
把粮食卖给复兴团,如果挣钱还好说。可没了粮食,用现金银购买云烟,这一进一出,复兴团肯定不能出天价,东印度公司赔钱的几率,占了多数,无利可图,这粮食买卖也就做不成了。
最重要的一点,东印度公司的名字还有一个前缀,那就是英属,扶持自家政府的叛军,这显然也是不符合东印度公司利益的。
对印度的王公贵族来说,复兴团也不是个什么好玩意儿,复兴印度是他们这些王公贵族的事情,你复兴团蹦跶出来,将来要是真的复兴了,这功劳算谁的?
让复兴团把功劳让给这些个王公贵族,想想也不怎么可能。
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复兴团是干什么的,是怎么起家的,复兴团这群人,说白了就是一群暴徒,打劫地主贵族的暴徒,看看复兴团这几个月的发家史,那可是印度的地主贵族大户们的血浇灌出来的,让印度的王公贵族与复兴团合作,还卖给他们粮食,除非这群人的脑子也抽抽了,不然是个人就不会干这事儿。
外购的路子,是条绝路,内购的路子,也差不多,复兴团想要维持十五万军队的补给,维持自己地盘上,几十上百万人的补给,除了武装劫掠,好像就没别的路可走了。
复兴团的消息传到了杨猛手里,看了看那十几个复兴团领导,对时局的分析,杨猛不由的笑出了声,这帮傻犊子,还真把复兴印度当成了己任,看来这帮子傻货,还是没让世道给回炉啊!
“说这些话有个屁用!直接抢他狗日的!”
复兴团的责任是什么,杨猛自己建的这个玩意儿,岂会不清楚?复兴团真是复兴印度的吗?这个不好明说,但现在复兴团的任务,就是全线激化印度的矛盾,让印度陷入一个极端混乱的局面。
买粮食,就是现在的云南,也是除了用云烟换,就是在大清的各省抢,在印度买?开什么玩笑,有这个闲钱,复兴团不如到自己这边买军火。
杨猛的话是这么说的,回信也是这么回的,韦驼子现在就是复兴团的最高领导,那十几个复兴团的缔造者,在韦驼子看来,就是杨家的奴仆,这事儿三爷怎么说,复兴团就要怎么做!
复兴团那边开抢了,杨猛也没闲着,杨家积存的老旧军火,也该换代了,燧发枪已经过时了,击发线膛枪,杨家也存了太多太多,老式的滑膛枪,没多大用途了,与其回炉,不如交给印度人民,为他们的民族独立,出上一份气力,毕竟杨家的褐贝丝滑膛枪占了绝大多数,而杨家的褐贝丝,也大多是印度款的。
这些凝聚了印度人血汗的东西,还是交给他们比较好,这样,纪年意义也是不小的。
复兴团开打了,继续对着北方平原使劲,现在复兴团的持久战力不成。杨猛也让复兴团的军队,避开了德里这样的大城市,现在搞这些大城,虽说胜算不小。但损失更大,与其在这些大城周边墨迹,倒不如先抢了小城和村镇,这些地方的地主贵族,虽说手里的财富不多,但他们的数量多啊!
而且小城和村镇,也是大量贫困人口聚集的地方,印度的百姓,可比大清的百姓惨的多,不仅要受地主贵族的压迫。印度总督、东印度公司,对他们的剥削也是无处不在。
别的不说,单说说印度的饥荒吧!是印度没粮食?当然不是!那是东印度公司,廉价收走了大部分的粮食,这跟大清的现状一样。不是没粮,而是粮食不是给老百姓吃的。
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复兴团走的是亲民的路线,衣衫齐整军容威严的复兴团,很快就在印度北方的平原地区,打响了名头。
从荒僻之地,到富庶之地。无论是大清还是印度苦哈哈都是数量最为庞大的人群,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旦这桶火药被点燃,威力也是相当恐怖的。
一夜之间,也或许是好几十个夜晚之间,印度的北方平原。兴起了无数打着复兴团名号的反抗组织,他们的理念或许与复兴团不同,但他们的做事方法却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劫掠。
压制的民怨一旦被释放出来,随之而来的就是灾难。这些反抗者跟复兴团不一样,复兴团只会找大地主、大贵族下手,而这些印度老百姓,可不分这些,只要你比我富有,就是目标。
地主、贵族、大户、富户,就是这些人的目标,当然英吉利的大小商人,他们也没有放过,从村寨到乡镇,从乡镇到城市,这些人带着报复性的掠夺手段,一下就把复兴团的名声给败了个精光。
屠杀、奸淫掳掠、无时无刻不在印度的北方上演,随之兴起是一个个抵制复兴团的民团组织,这些印度穷汉的所作所为,有些令人发指了。
复兴团的军队到了这些地方,穷汉们的组织,也不会与复兴团合并,尝到了甜头之后,才是这些人最恐怖的时候。
“放一放!”
杨猛对此事的批示只有三个字,既然是激发矛盾,就要往大里做,这些暴民对杨猛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利用对象了。
印度的百姓也是被压抑了太久,无论是王侯贵族还是地主大户的武装,都不是很强势的存在,苦哈哈虽说没有火器,但靠着绝对的数量优势,在北方平原也是横行无忌的存在。
因为是打着复兴团的旗号,这些人也从来不与复兴团冲突,反而频频的与复兴团做生意,这些暴民组织,起初还把金银粮食看的格外重要,可随着劫掠规模的扩大,无论是金银还是粮食,都成了他们的累赘。
这些反抗势力的人,也是越打越鸡贼,慢慢的他们也意识到了武器的重要性,这些人打一个普通的地主大户,都可能付出数人的伤亡,遇上稍微有些抵抗能力的贵族,这些人动辄就要败退,打一个城镇死伤几万,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但凭着对粮食和金银的占有欲,加上仇富的心思,这些反抗组织,跟复兴团一样,也是越打人数越多,越打战力越强悍。
对武力的渴求,成了复兴团敲诈这些反抗组织的好由头,就是敲诈!一捆马刀上万两金银,几万斤粮食,几十条破枪,就是这些组织十几天的劫掠收获。
复兴团的人,也很大气,几个人带着百十把马刀,几十条破枪,就能跟这些反抗组织做生意。先交货后付款,复兴团指定好了位置,这些反抗组织就会把粮食和金银送到相应的地方。
粮食是属于复兴团的,金银是属于杨猛的,复兴团不是没遇上过敢对他们下黑手的组织,但这样的反抗组织,只要玩了一次,接下来就会迎来复兴团的屠杀。
老百姓就不杀老百姓了吗?复兴团给了这些抵抗组织,一个极为明确的答复,为了百十把马刀,几十条破枪,复兴团的人,可以屠杀一个几万人的反抗组织,而且这个组织周边的其他反抗组织,也要跟着吃瓜落。
十倍或是几十倍于货款的财物,就是复兴团的收欠账的手段,正主满足不了,复兴团就会找周边的反抗组织收取这笔费用,道理?这哪是个讲道理的世道?
暴民们残忍,复兴团更残忍,很短的时间之内,北方平原的反抗组织,就学会了怎么做事儿,对复兴团老老实实,该付的钱款一分一毫也不敢短缺。
同时他们也在学习复兴团的残忍,被复兴团刮干净之后,这些人就会反过头来,更加残酷的搜刮印度的地主贵族还有英吉利的大小商家。
反抗组织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有了韦驼子在印度,偷坟掘墓也成了各地反抗组织,换武器的捷径,狂暴的百姓,是没有任何理性可言的,事情越做越过分,各地抵制复兴团的势力,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都露出了头角。rp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抗者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