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3部分阅读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 作者:肉书屋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3部分阅读
“易姨娘的丫头秋巧,王爷唤了人牙子,要把她卖了呢。”
第十三章,旧友
玉妙看了坐在一旁的易姨娘,才十几天的功夫,人憔悴了不少。
也难怪,自己的丫头被赶出了府,是谁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端午节去城里最大的天齐庵敬香,玉妙还以为易姨娘不会来了,谁知她却出现了。
态度依然恭敬,眼神却飘飘乎乎的,不象以前那么利落。
跟玉妙的人就都一阵快意,谁叫你的丫头想害我们姑娘。
石姨娘欢天喜地,听说朱宣让玉妙出门,特特地跑到了玉妙处坐了半天,满口里都是逢迎话:
“姑娘可一定要去,姑娘不去,我们这等人可就出不门了,来了府里几年了,娘家不在这里,又不象易姨娘,还有娘家兄弟走动,一个兄弟跟了王爷军中侍候,一位兄弟四海里跑着作生意。常来走动。。。。。。”
易姨娘的兄弟有一个在军中,一个行商,玉妙也是知道的,他们都要来请安。被朱宣挡了,这是听朱福说的。
看了石姨娘提了易姨娘毫无芥蒂的,玉妙想想,自从园子里受惊吓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易姨娘了。
她被禁了足。玉妙想了想,就亲自去问了朱宣,端午节也请了两位姨娘一起去,朱宣没有意见。
坐着的易姨娘仍是有些滞纳的样子,姑娘出门问了自己,她不好不来的,这也是秋巧被卖后第一次接触。
听了石姨娘笑着在玉妙面前说话凑趣儿,一口一个姑娘的叫,易姨娘想起来自己听到的,王爷在石姨娘面前也发了脾气,说:“家里只有一位姑娘,叫什么表姑娘,象是来的客。”
从此家里上下都改口亲亲热热地叫姑娘。
再想到那晚秋巧与自己走上小桥时,那两个人分开了,的确是有一个往姑娘院子方向去了。秋巧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那晚王爷也在,王爷那么晚还在姑娘院子里。。。。。。
想到了这里,易姨娘不由得看了玉妙一眼,心里揪得痛,又开始痛恨自己的家人来,好好的把自己送到王府里来作姨娘,王爷并不贪图女色,一个石姨娘是与自己同时抬进门的。
还有几个通房丫头,贴身侍候王爷,是京里老王妃赏的。平时里也没听说王爷对谁特别的好。
可是对于这未过门的沈家姑娘,王爷一举一动都是偏袒的。家里有头有脸的没几天都要去姑娘房里请安,易姨娘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恍然。
虽然石姨娘在自己面前正说笑着逗乐,玉妙还是注意了易姨娘的表情。她不明白为什么易姨娘会对自己下手,让自己的丫头那么说话,来败坏自己的声誉,稍有一点脑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表哥对自己有多疼爱。而且表哥那晚也在,怎么会相信这样的假话。
看了易姨娘轻叹,玉妙的心突然也揪了一下,都是女子,相煎何太急。
知道朱宣要把秋巧卖了,玉妙也曾特地跑去书房求过情,朱宣淡淡说了一句:“糊涂。”就让自己回去了。
如春暖,如夏波,如果是有了好的归宿也罢了,如果是在眼前被卖了,玉妙用同理心来想一想,也为易姨娘难过。
总不能就这样让关系僵着吧。石姨娘说累了,坐下来喝茶,天齐庵是个尼庵,在这里比较有名气,主持慧圆正端了新鲜的果子送进来。
玉妙掂了,笑道:“请姨娘们也尝尝。”易姨娘就把眼光看向了玉妙,两个人目光碰在一起,一个惶然,一个平静。
平静的眼光有了微微的笑容,玉妙道:“挺好吃的,易姨娘也尝一个吧。”
易姨娘取了,石姨娘也取了。
春暖从外面匆匆走进来,脸上带了笑容,对玉妙小声说了几句话,玉妙也有了喜色,对春暖道:“请她进来。”
春暖出去带了一个穿了蓝衣衣裙的年青女子走进来,玉妙站了起来,易姨娘与石姨娘也跟着站了起来。
年青女人与玉妙对了行礼,才笑道:“姐姐吃胖了些。”来的人是玉妙在沈家的旧邻赵若南。
父亲中了秀才后再也没有中过,就四处做席教书。
沈若安推荐过赵秀才几个主顾,赵若南就备了礼物来谢,玉妙喜欢赵若南言语爽利,就常来常往了。
在这里见到更是高兴,忙介绍了两位姨娘给她认识,又让她坐在身边,问她怎么到了这里。
赵若南笑道:“妹妹的姑姑嫁在了这里,我来给姑姑送节礼的,姑姑留我住些日子才走呢。听说姐姐来进香,忙着赶了来。”
玉妙就问她来了几天,又抱怨她既然知道自己在,为什么今天才来看自己。
赵若南就看了两边的人,小声道:“想去看姐姐的,进不去。刚才还是看到了春暖姐姐才叫了一声。”
玉妙很是歉意。
赵若南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说回去晚了姑姑会担心。玉妙问了她姑姑的住处,约了她明日去接她,才放她走。
紧接着,就在当地官员夫人女眷来拜见。玉妙一会儿也没有闲下来。回来后,朱宣问她好不好玩,玉妙回道:“偶尔出去一次,当然是新鲜的。只是在那些夫人面前怕失了礼节。”
朱宣微微一笑道:“我问过朱喜了,他说你很是懂礼节。”朱福不在的时候,就是朱喜出现。
玉妙这才慢慢回道:“这里是表哥治下,她们只有说好的。京里表姨母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规矩,恐怕去了会让人笑话。”
朱宣就点了点头,不亏自己疼妙姐儿,小小的人儿想得如此周到。他并不知道这个十四岁的身体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灵魂。
又听到玉妙说在庙里见到了旧友明天去接,朱宣不在意地答应了,喊了管家来交待给他。
然后道:“在我这里吃了饭再去园子里吧,今天有新菱鲜藕,中午就给你留到着呢。”
饭后,朱宣送了玉妙回去,听她讲看到的街上的新鲜事。
玉妙为了看街上的热闹,提前对朱宣说了一声。她可不想再静街的闹一回,据她自已那可怜的一点历史知识来看。
手握兵权的朱宣,完全可以在自己家里人出来时静街,可是玉妙却不愿意再出这种风头,必竟是个成熟的灵魂,凡事还是平淡点的好。
第十四章,若南
一乘小轿停在了赵氏门前接走了赵若南。
赵氏躲在了屋子里,在窗眼里看到轿子离去以后才从房里出来,对丈夫汪大清道:“这丫头说的倒是实话。”
汪大清还在笑看着远去的轿子,听见妻子这么说,道:“怎么会不是实话。侄女儿与沈家是一条街住的邻居。舅爷的差事多是沈老爷推荐的。”
又一回头道:“难道你不知道,沈家的大姑娘自幼与南平王爷订了亲,那时候王爷还只是侯爷世子。”
赵氏一个妇道人家,倒真是不知道,见丈夫这么说,道:“那侯爷是怎么变成王爷的呢?”
汪大清有了说古记和的兴趣,对看热闹的邻居们拱手笑着,回到堂屋里坐下来,赵氏也就关上了门,在他对面坐下来,笑看着他。
汪大清这才道:“王爷是以战功提前袭了爵位,皇上加封为异姓王的。”
赵氏这才明白,也得意起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去王府里拜会一下这位沈王妃,以后乡邻们看了,也会敬我们几分。”
汪大清就一声笑,道:“王爷并没有大婚,还是沈家大姑娘。”
赵氏瞪圆了眼睛,好一会儿才迷糊过来,吃惊道:“没有出阁就住在王府里,这。。。。。。”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看了赵氏惊奇的样子,汪大清就哈哈笑了起来,跷起了腿道:“他们是表亲,有什么关系,就是有关系,这里是王爷治下,有几个脑袋,还有人敢说三道四的。”
抖了衣服站起来,汪大清在前门外开了一家小小杂货店,对赵氏道:“是时候了,我去店里看看。”
“站住,”赵氏喊住了他,走近身前悄声道:“你还是打听一下这位沈姑娘,为什么没有出阁就住在了王府里。”
汪大清答应了,又哼了一声道:“你还是小心你的侄女儿吧,我看她这次倒是来得尴尬。”拉开门就出去了。
赵氏就在他身后嘀咕了一句:“侄女儿看姑姑,有什么尴尬不尴尬的。”
小轿停在了园门以内,夏波站在园内以内接了赵若南往里走。
一路分花拂柳,赵若南道:“我的姐姐,这园子可是真大呀。”沈家在当地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和这里一比,差了好几倍也不止。
听她这样说,夏波就悄悄笑道:“那是当然的,这可是王府。”突然就来了兴致,边带路边指点:“那里翠烟楼,楼下好些个柳树,那里又是香梅馆。。。。。”
赵若南听她说来,看了看她身上穿了水绿色的衫子,银红色的裙子,就自惭行愧起来。
及到坐到了玉妙面前,房里三,四个穿戴华丽的老妈妈们,想来是陪着玉妙在说话。陪了常见到的春暖等四个大丫头,进来时看到廊下栏杆上或坐或站又是几个小丫头,或天真活泼地给雀儿添水,或拿了花针在穿花。
赵若南添了几份拘谨。
玉妙气色很好,心情也不错。昨天到最后,易姨娘的神色恢复了八八九九。
总要了解你的敌人,从什么理由来说,易姨娘都没有伤害自己的理由。
看石姨娘在自己面前,总是欢天喜地的。
自己还没有做这府里的女主人,现在还挡不到她的道。就是出阁了,一尊一卑,易姨娘何必现在就自惊自怪的惹了表哥不高兴。
狐狸的尾巴终会露出来,是什么想法自己也一定会知道。
玉妙已经告诫了房里的人,要对易姨娘客气如以前。春暖等人唯唯答应了,还是看得出来并不是很明白。
就让她们以后自己老实好欺吧。
与若南闲说了几句话,妈妈们就知趣地退出来了,年青的姑娘们,又是旧相识,一定有体已的话要说。
玉妙就邀了若南一同坐到榻上,才问道:“我家里如何?”
房里并没有了别人,若南就不隐瞒道:“姐姐家里还是吵闹不断,听说有一晚四姨娘直跑到了三姨娘的房里去请沈老爷。”
这是若南特意打听的,她昨天说了想来看玉妙倒不是假话。眼前的妙姐儿比在家里时气色更好。
原本眉梢眼角下总有若有所思的样子,现在换了三分闲适。
而沈家虽然宅院和旁人比是不小,闲言碎语还是能传出来,哪里象这王府里,赵若南往外面看了看,树影重重,进来就好象是到了另一个天地一般。
妙姐儿,会帮了自己吗?
若南说的话并不出玉妙意料之外,她笑容未滞,神思只飞转了一下就放下了。帘外小丫头轻脆地回道:“姑娘,刘瑞元家的来了。”
春暖不待玉妙吩咐,自打了竹帘出去喊刘大娘。再回来时手上端了时鲜的果品,笑着道:“说姑娘有客来了,这是刚送到的新鲜果子和新出来的点心,问姑娘还有什么吩咐的?”
玉妙笑着说没有,并没有赏,刘瑞元的是常来常往,除了初见面儿赏的收了,别的总是苦辞了,说王爷知道了,必定说自己家的下人还在赏着,一定是姑娘太外待了。
房内柜子里放了整齐的赏封,都是来以后朱宣命人送来的,送来的人就是刘瑞元家的。
赵若南就问了一句:“这位刘大娘是姐姐的管事娘子?”
玉妙笑道:“是表哥的管家娘子刘瑞元家的。”若南微红了脸,忙笑道:“对姐姐这么尽心的。”
春暖见两个人吃东西,时而闲闲地说几句,就上来凑趣儿道:“姑娘,刘家要办喜事了。刘瑞元家的要为儿子娶亲了。”
“一定是为刘全定亲事。”刘家的三个儿子刘全是最大的。玉妙这样说道。
若南就跟着说了一句道:“俗话说,宰相门人还七品官呢。王府里的管家娶亲,一定也求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了。”
春暖就笑道:“赵姑娘说的是,刘全现封了从六品的校尉,跟了王爷军中行走。听说求的亲是城里县尹家的姑娘冯家的二姑娘。”
玉妙就笑了起来道:“你打听得可真清楚。”管事的人都经常和春暖打交道,知道这是玉妙房里最得意的一个大丫头。
第十五章,念柔
夏波走进来,递了一个小小的贴儿给玉妙。
是一个折成方胜的薛涛笺,散发了淡淡的香气。夏波还在一旁笑道:“林姑娘现在门外候着呢。”
玉妙忙说:“快请。”站起来对若南道:“是林刺史家的姑娘。”
方胜上是林念柔写就的一手好字体。念柔是玉妙去庵里进香时认识的,当时念柔说了要来拜望,当时也只能是答应的。
春暖带了小丫头为玉妙换上一件粉色绣并蒂百花的罗衫,下面是喜相逢百蝶的裙子。玉妙又对了镜子稍微抿了抿头发,看了镜子里的人淡白轻红,自己也觉得满意。才回过身来重新坐下来,与若南继续说话,并听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一刻钟,有脚步声从院子传过来,小丫头刚说了一声:“林姑娘来了。”玉妙已是迎了出去,在滴水檐下挽住了行礼的林念柔,笑道:“姐姐请。”
赵若南站起来打量了林念柔,中等身体,穿一件青色绣花罗衫,自己也穿的是近青色的衣衫,可与林念柔比起来就透了寒酸。
林念柔早就看到了房里还坐了一位女子,衣衫洁净却有些旧,面上带了爽快的气质,正不知道如何称呼。
玉妙为她们介绍了。林念柔看若南与玉妙坐着说话,也不肯失礼于她。又是玉妙的旧友,更要结交才是。
玉妙再三携念柔上榻上一起坐,念柔看到榻边西侧有一排椅子,若南坐了第一张,忙向第三张上坐了。
玉妙就没有再勉强她。念柔坐下来不久,便对玉妙道:“家里也有一个花园子,没有这里的大,有专门的人在料理,新结了莲蓬,给姐姐送了几个来。”
一面唤留在外面的跟自己的小丫头,从小丫头手上取过一个画了喜鹊登枝画样的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十个极大的莲蓬,就呈给了玉妙。
玉妙接过来道谢,就喊春暖进来:“昨儿表哥送来的水蜜桃,给林姑娘装了回去。”
念柔就掩了口笑道:“明明是来看姐姐的,这下子变成来要回礼的了。”房里的人都笑了。
“还不到五月天里,有这么大的水蜜桃,真是难得。”若南也说了一句。玉妙笑道:“可不是,是刚运到的。”桌上现就摆了一盘子,若南刚才已经吃了一个,觉得香甜,怕失礼不肯再吃。
念柔笑笑道:“一定是姐姐平时爱吃,这个天气有桃子,要快马运来呢。”见玉妙只是微笑点头,
话音一转笑道:“我们园子里的新鲜果子也多,料理的人都是极在行的。什么时候能请姐姐来我们园子逛逛玩一天呢。”
对了有如芙蓉的笑脸,玉妙还是理智地想了一想,唇边依然笑着,道:“妹妹请用茶。”
放下茶碗用丝帕拭了嘴角边,才慢慢笑道:“我初来乍到的,也没有个姐妹来往。刚巧赵家妹妹来陪我,只是她过几天就走了,刚才还在想可怎么好。
现在有林姐姐走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念柔笑了看玉妙,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子,说出话来倒很周到的。
又听玉妙摇了扇子道:“只是还要禀过表哥,来了这里,除了天齐庵进香,还没有出去过呢。”
本来以为会拒绝,念柔心里松了一口气,沈姑娘必竟是这里的客人,就是出了阁,出门禀过王爷也是理当的。
若南坐在一旁,也没有冷场,她冷眼看了,侧耳听了念柔说笑斯文,却一点一点套问玉妙的喜好,唇边就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赵家妹妹如果不走也一起来逛逛。”念柔又转到若南身上。若南欠身笑道:“好的。”心里道,妙姐儿都没有答应一定去你家,你又把我拉上做什么。不过对于念柔的手段还是上心。
因为是第一次,念柔并没有坐太久。她离开后,玉妙与若南相视一笑,都没有说什么。
玉妙对若南道:“在我这里住几天再回去吧。咱们俩儿说说话。”留下来若南心里也想,这样才好说话,但是并没有对姑姑说过,请玉妙派个人去家里觉得不妥。
姑父家小门小户的,若南怕让人笑话。遂道:“今天没有和姑姑说,姑父在外作小生意,家务全仗着姑姑一个人操持,因为端午节,还有些粽子没有包,我回去帮姑姑忙完了,下次来带粽子给你,住上几天。”
玉妙只能答应了,又留若南吃晚饭。若南从刚才与玉妙的谈话中已经问得明白,王爷是陪了玉妙吃晚饭的,再三不肯,后来才说道:“王爷,今天应该来这里吃晚饭吧。”
“春暖,”玉妙扬声唤道。春暖急忙从外面进来,笑道:“姑娘叫我。”得知是去看一下朱宣在不在家时,春暖笑了道:“不用瞧,我都问过了,王爷今儿中午出去的,晚上不会过来咱们这边的。”
回完了话出来,夏波用手在脸上刮着羞她,悄声笑道:“姐姐什么都知道。”因在姑娘房外,春暖只飞红了脸嗔怪着夏波。
房里若南就放心地留了下来。近傍晚的时候,虽然有竹帘子,院子的花香树叶香气,一阵阵浸进来,本来也就有点儿不想离开。
吃过了晚饭,玉妙让人送若南回去,又给她带了一盒子吃的和端午节下的香囊等物,让若南带给赵氏。约了端午节后第二天去接她,才看了若南离去。
一时觉得无可消遣,取了自己没有做完的针指在灯下做起来。邢妈妈吃了晚饭后进来,看到玉妙在做针指,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带了若南出去坐轿子的是一个小丫头,在二门以外遇到了一个军装整肃的人。小丫头就堆了笑脸:“刘大哥。”站住了脚。
刘全笑道:“小霞往哪里去?”小丫头就回身看了几步外站住的若南道:“姑娘让我送赵姑娘坐轿子回去。”
看了低垂下头的若南一眼,刘全笑道:“你还没吃晚饭吧。”小霞点头道:“姑娘吃完了,我们的饭应该送到了,我送了赵姑娘再去吃。”
刘全道:“我正好回军营去,我来带赵姑娘去坐轿子,你不用再跑了,如何?”小霞犹豫了一下,又看看若南。
若南大大方方地走过来对刘全行礼,对小霞道:“吃饭的时候还要劳动你,这位大哥说的是。你回去姑娘那里不要说就是了。”
小霞只是个孩子,想想也行,刘全又是二管家的儿子,不会出错的。就说了谢字急忙跑回去了。
身边并没有看到有人在,刘全拉了脸下来,责问道:“你来做什么?”晕染的月影下,若南倔犟的回了一句:“看你娶的是哪家的官宦千金!”
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让刘全变了脸!
第十六章,牢马蚤
小轿在角门外等候着,当班为首的是陈三。黑影里看到刘全陪了一位姑娘走来。
“三哥,你当班啊。”刘全笑着解释:“正好我回营去,随便送了姑娘的客人。”
陈三也是王府里的家生子儿,父亲在大门上管事,母亲在大厨房上。他每日只知道贪玩,不如刘全从小就爱念书,后又投身军中跟了朱宣出身。
虽然两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但陈三还是嫉妒地对了刘全身上的从六品服色冷言冷语:“兄弟是个有眼色的人,回营都能顺路在姑娘面前买个好儿。”
刘全就对他笑笑,打了轿帘让若南上轿。自已与陈三一同上马在轿旁,走了半条街,陈三已经气平,与刘全有说有笑。
陈三不无感慨斜睨了刘全,道:“这人的命虽然是生来的,可是还在乎自己上不上进。我哪一点儿都不比你差,我父亲虽然不象刘大叔是二管家,也是府里从小侍候候爷,侍候王爷的老人儿。兄弟你再看看我,现在跟你一起,都怕丢你的人。”
他穿的也是锦绣衣裳,却不如刘全身上的军服耀眼。
刘全封了从六品以后,这样的话在王府里不知道听到了多少。也不为意,听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推心置腹了,心事也减了不少。
轿中的若南只初时听了几句,后来轿子走进了闹市,一则听不清楚,二来自己有心事。闷闷地想了自己的事情,不时从轿帘内对刘全注目。
马上的人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粗大的手掌上握了马缰,这才象个能顶门立户的男人。不象自己的父亲,终年是子曰之乎的,行路也要趋之方步,中了秀才后再不能中了。
平日里靠母亲针线支持家用,就连作个西席也要年年麻烦了沈老爷去推荐。也因此才与玉妙走得亲近。
若南露出一丝笑容,玉妙还是对人甚诚心。轿外传来大笑声,刘全与那个称之为三哥的人伏在马上哈哈大笑。
二门内打发了小霞后,刘全的脸色一直是阴沉的,听到了自己决绝的回答后,更是怒目圆睁,手握紧了拳头瞪了自己。
若南想起来自己当时的低语:“你打死我吧,世上少一个牵挂你的人。”那紧握的拳头才不再紧绷。
走下轿子,赵氏就笑容满面迎了出来,对了陈三等人连连道谢。刘全看了那袅娜的身影径直走进去,并不回头看自己一眼,知道她是铁了心了。
苦涩地笑了笑出了这条街口,看到陈三先打发了轿子回去,捅了捅刘全笑道:“兄弟,今天哥哥做东,请你去喝酒去。”看刘全表情有些不对,不乐意了道:“你可别蒙哥哥我,这个点儿不点卯,也不换岗,你这一套也就糊弄你家老爷子吧。我知道你这个点儿出来去军营,一定是在家里被刘大叔,刘大娘念叨怕了,出来躲烦的。”
陈三挤眉弄眼的一席话,让刘全又放声大笑,干脆道:“好,让三哥你说着了。走,咱们喝酒去。”
两个人找了一个酒楼单间坐下来,刘全才想起来道:“三哥你今晚不当班啊?”陈三拎了酒壶嘻嘻笑了道:“晚饭前我就下班了,我这不是也学一学兄弟你,姑娘交待的差事当然要巴结。现在这些二门上要轿子出门的差事都归兄弟我管着呢。”
“狡猾,”刘全手指了陈三笑道:“那今天咱们兄弟俩不醉不归。”
“对,哪一个不喝醉了就不让他回去。”陈三也应战。
酒喝到五分,本来话多的陈三又扯到刘全身上来,小心并小声问道:“听说兄弟你要娶冯县尹家的二姑娘。”
“没有的事。”脸红通通的刘全端了酒杯与陈三干杯,舌头有些大。
陈三一口喝干了,不服气地道:“还瞒我,府里谁不知道。刘大娘求了王爷同意,并请大管家朱大叔去下的定。你还瞒我呢?”
倒满了酒又瞪了眼睛来了一句:“你小子进了洞房,再走出来,才打算通知我是吧。”
刘全有了酒意,却还是谨慎,听陈三最后一句说得不雅,忙嘘了一声指指两边。这酒楼都是薄板壁,要是被人听见可不好。
陈三用手掩了口,也觉得失言。两个人一个指了板壁,一个掩口,顿了一顿,突然都失笑起来。
刘全呵呵笑着,弯了身子与陈三头碰头,低声笑道:“我进了洞房,还要再走出来,才通知你。三哥你念书不行,这编古记儿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陈三也笑得喘不过气来,半天忍住笑道:“谁叫你不老实回答我。难道怕哥哥我去闹洞房不成。”
若南的眉眼儿浮现在眼前,刘全叹了一口长气,人趴在桌子上,说了一句醉话:“三哥,你有所不知。这娶谁啊是要听爹娘的。没准儿那一天,我还真的是进了洞房揭了盖头才知道是谁。”
陈三自拿了酒杯往嘴里送酒,半迷糊着答应着。刘全又来了一句云里雾里的话:“这心里喜欢的,爹娘就拿不了主意了。”
“那是当然,我喜欢厨房上的素花,我娘非要为我定钱管事的女儿。这不,我还天天烦我娘叨叨呢。”
把从王府里带来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赵氏就合了双手灯下念佛,又眉开眼笑道:“怎么没留你住几天儿?”
若南回道:“留的,我说姑姑家里的粽子还没有包,包好了再去住几天,还说了给沈姑娘带粽子去。”一边挽了衣袖收拾桌上的杂物。
赵氏心疼道:“好孩子,我那小子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行了。既然要送沈姑娘,明天等我去买了青红丝,玫瑰馅,再来包。”
“不用,”若南嗔道:“王府里什么没有,她还在乎这些个呢。就是我们家常风味的。我们年年都是送这些个去,穷人的穷物件儿,给她们吃个新意儿吧。”
赵氏听进去了,道:“你说的是。”就打水洗了手来,盆里泡好了糯米粽叶,姑侄两个人在灯下就包起来。
第十七章,过节
包好了粽子是二更时分,汪大清还没有回来。赵氏打发了若南先去睡了。一个人在油灯下做衣衫。
敲了三更,汪大清回来了,喝得烂醉的扒着门喊:“家里的来开门。”
冷不防房门一开,差点儿摔了个跟头。汪大清举起拳头来晃一晃,道:“臭婆娘,差点被你摔一跤。”
酒后没有力气,反而被赵氏提了耳朵进屋里,喝问道:“去了哪里灌黄汤?”
汪大清挣开来,先小声问了一句:“侄女儿回来了?”
赵氏也压低了声音道:“回来了。”汪大清小声道:“你让我去打听沈大姑娘来王府住的原因,我可不是去找人打听事情了。”
赵氏就扑哧一笑,指了汪大清的醉脸道:“你这醉样,能打听到什么?”
汪大清大大咧咧躺到了床上去,指了指跷在床沿的脚道:“王府里的事情,你当是隔壁钱大家吵架,这么容易打听。”
赵氏也不与他计较了,走过来为他脱鞋,一面悄笑道:“我可打听出来了。若南这丫头啊,是个机灵鬼。”
汪大清一翻身坐了起来,险些把正为他脱另一只鞋的赵氏弄倒,赵氏骂了一句。汪大清则笑两声,悄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出阁的姑娘就住到了未来的姑爷家里?”
赵氏有意卖关子,继续为汪大清脱另一只鞋,笑道:“若南啊,说沈大姑娘走得匆忙,几天前还去沈家看过她,隔了五,七天再去就说走了。所以她留了心思就问了一问。”
看到两只鞋都脱完,汪大清把脚缩到了床上,一说话一股子酒气,笑道:“你这个赖婆娘,吊我胃口。”
夫妻两个玩笑开完,赵氏才悄声道:“说是京里老王妃娘娘要接的沈家大姑娘。”汪大清转动了眼珠道:“不对吧,怎么接到这里来了?”
赵氏也在床沿上坐下来道:“怎么不对,沈家的那几个姨娘都不是个省油灯,我回一次娘家,就听一次她们的笑话。王府里又不缺吃少穿的,疼自己的媳妇哪里不对,你当是你家的那两个老的呢。再说听说过年要送到京里去呢。”
汪大清哎了一声道:“儿子不是在老的面前带着。说别人家又扯到自己身上作什么。”然后又与赵氏商议:“既然都弄清楚了,侄女儿回去前,我们也去王府给沈大姑娘请个安,只会有好处的。”
“这才说了一句正经话。”赵氏把若南带回来的东西拿来给汪大清看,笑道:“你看,大姑娘给的。老头子,就依你刚才说的。明天我来和若南说。”
第二天是端午节,一早邢妈妈乐呵呵站在檐下,看了丫头们洒扫院子。一边喊春暖:“这天都大亮了,请姑娘起来吧。今天是节日,看一会儿王爷一早就来了怎么办?”
春暖答应了又道:“王爷昨天对姑娘说了,今天节日要在军营里和士兵们过,大管家前几天就把节下吃的用的都送过去了。”
邢妈妈就没再说什么。早就醒了的玉妙不情不愿的起来,夏波早过来为她臂上系了五彩丝,又看了她手上凤仙花染就的蔻丹,笑道:“姑娘醒了。”
小丫头们进来了五,六个侍候。玉妙一手扶了春暖,一手扶了夏波,笑道:“这天气睡觉真舒服。”又笑道:“中午咱们怎么吃?”
祝妈妈等也进来,笑道:“大厨房里准备了雄黄酒,王爷中午不在,姑娘领了我们过节吧。”
梳上头的时候,易姨娘与石姨娘一前一后走进来,听妈妈们在讨论中午摆在哪一处,也跟着商议。
最后定在了红染阁上,石姨娘只是笑:“那里有株碗口粗的老石榴树,一开花就一树红。而且也凉快。”
易姨娘只是笑,自从秋巧被赶出了府,她说话行事就退缩了许多。
玉妙就留了易姨娘与石姨娘吃早饭,这么早来应该还没有吃。
石姨娘又是笑:“一早打听了王爷今天不在家,所以特特与易姨娘早早的来姑娘这里趁饭吃,中午还要姑娘带着我们一起过节才好。”
早饭后,管事的来了几个,问中午这顿饭摆在哪里,说王爷交待了,今天是节日,姑娘爱摆在哪里就在哪里。
管事的领了地方就出去了。
红染阁外不仅那棵老石榴树开得火红,另外尚有数十棵石榴树,都开得恣意。
没有了朱宣在,饭就吃得笑声不断。
易姨娘看了跟石姨娘的夜梅也上去敬酒,想起了秋巧不无感伤。
桌上琼浆佳肴,耳边欢声笑语,姑娘是个怜下宽厚的人,跟来了的妈妈们有坐不说,小丫头和粗使的老妈子也赏了席面在一旁,听唤了再来。
我这也是苦中作乐吧。易姨娘这样想着,到底是年青妇人,地位不尴不尬,守空房的时候居多,到了热闹场景处心里是留连的。
看了席面笑容开朗的玉妙,一个想法突然涌进了易姨娘的心中,姑娘不象是刻薄的人,这一次为什么对自己严究。
“妈妈,吃酒。”杜妈妈对邢妈妈举起杯来。邢妈妈笑容满面地拿起酒杯来,心中不无得意却还是保持警惕之心。
来了没有两个月,妙姐儿被王爷宠了个舒心畅意。高兴归高兴,可也是要悠着点。象今天这种热闹,也只能节日里偶然玩一次罢了。
这王府里上上下下就有一,两百口人,哪一点都不会是好惹的。出了错可就笑话大了,王爷也丢脸。
邢妈妈一边管自己喝,还要敬别人,又分一大半的心盯了玉妙不要吃凉的,少喝酒。倒成了红染阁里的第一个大忙人。
“姨娘,”顶了秋巧窝的秋红回到了易姨娘身边,易姨娘就笑着抚了她的手,笑道:“脸都喝红了,你倒是坐会儿吧。”
坐在阁里也可以欣赏到外面的景致,沿河一溜是一条小小的石子路,朱喜快步走过来。
“姑娘,您看。”眼尖的是不怎么说话的水兰。
朱喜果然是往这里来的,阁上的人住了笑语,眼光都盯在了朱喜的身上。倒弄得朱喜有些局拘不安。施了礼道:“王爷已经上马往回赶,命小的快马先回来,看姑娘这里吃什么玩什么,王爷说了园子里可以过节。果然姑娘在这里过节呢。姑娘也赏我杯酒吃。”
石姨娘站起来笑道:“姑娘赏他酒吧,让他击鼓咱们传花玩。”玉妙也觉得有趣,还没有这样玩过。叫过春暖倒酒给朱喜,朱喜一饮而尽,脸就有些发红。
脚快的小丫头们早端了凳子摘了一枝石榴花来,又取了鼓来,把朱喜眼睛蒙了让他击鼓。
第十八章,游玩(上)
嘻笑了一阵也就散了。石姨娘送了玉妙回房就与易姨娘一起出来。
石姨娘看了易姨娘道:“园子也不是天天能来转的,多吃了杯酒,我与姐姐散散心如何?”
易姨娘婉拒了,笑道:“我多吃了酒是要困的,妹妹玩一会儿,我先回去了。”明知道自己不会与她一起走还假意儿殷勤。
笑嘻嘻看了易姨娘离开,石姨娘带了夜梅捡荫凉处走一回,酒意上来,只觉得两颊发烧,自知道一定红了脸,却偏了脸看了夜梅只是笑。
夜梅就用手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笑道:“姨娘只是看我,您象搽了胭脂一样,真是上好的胭脂也没有这样的水色。”
前面有一个小小的亭子在高处,石姨娘就唤了夜梅扶了自己一步一步登高,坐下来才喘口气笑道:“这可凉快了,多日不吃酒了,这几杯就不行了。”
想起来自己做闺女时,在家里过节,也有别样热闹。
夜梅站在风口吹了一会儿,又眺望着。石姨娘取笑道:“你看什么呢?半大的丫头动了春心了。”
“姨娘,你又取笑我。我是为姨娘看王爷的,刚巧儿这儿能看到园门入口的那条路。”夜梅不依道。
手里本来就拿了团扇,石姨娘自在扇了,笑道:“王爷这个时候怎么进园子。”这才午时过三刻。
夜梅不解地回过头来:“朱喜才刚讨酒吃,说了王爷已经在路上了。端午节都是中午过节,能不进来看看姑娘。”
对了夜梅的认真,石姨娘轻笑了一声,道:“姑娘一向午休,王爷只是让朱喜回来说一声罢了,既然说了让姑娘园里过节,又定了几处预备着。王爷过来了可乐不成了。”
若有所思地想了,夜梅点头道:“是啊,今天这样的热闹,可是很少的。王爷偶然带姨娘们玩一次,也是中规中矩的,让人都不敢说笑儿。”
再看了石姨娘绯红的面庞儿,杏子一样的眼睛,笑道:“姨娘今天倒是开心,说了那么话。”
觉得热,石姨娘换了位置坐到有风的地方,道:“傻丫头,易姨娘没有话了,我再不说话,姑娘也会闷的。难得跟了姑娘玩一次,总要尽心才是。”
想想易姨娘最近突然的腼腆,夜梅走到了石姨娘身边,看了周围无人,才笑道:“姑娘倒象是个性格宽容的,姨娘也可以放下点子心了吧。”
猛然提起了这个,石姨娘不由得也一一回想玉妙的言谈举止。现在还只是表亲,哪里能看得出来。
夜梅又自惊自怪的了,道:“现在也看不出来,只是赶走了秋巧,总让人心惊。”
石姨娘大惊失色,叱道:“该死的丫头,秋巧是王爷撵的。你可不能胡说八道。”这个心地实在的傻丫头,不时有一句惊人之语让自己提半天心。
总是觉得我不懂,夜梅暗地里撇了嘴,答应了一声。心里不服气,王爷撵了秋巧,还不是因为她胡说八道,说看到人往姑娘院子去。
这样一想,夜梅又高兴起来,我就算胡说八道也还比秋巧要谨慎的吧。那个丫头傲气着呢,还不是被撵走了。
石姨娘好笑地看了夜梅嘟了嘴,一会又笑,用扇子拍了她的手道:“我歇累了,咱们回去吧。”
晚上朱宣在正厅里摆了酒,带了玉妙与府里的人过节。易姨娘安分坐着,石姨娘也没了话。玉妙看到朱宣倒是不以为意,看来有朱宣在家宴一直都是这样的。
虽然宴席丰盛,但是吃得很快。朱宣如平日一样送了玉妙回来,小坐了只一会儿,看外面星月清朗,朱宣就带了微笑道:“妙姐儿,换了衣服,我带你去街上玩。”
“真的!。。。。。。。”玉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忽然就连声答应了:“表哥等我。”虽然稳住自己,步子还是要比平时快三分进了内房。
再出来时换了水红色衣衫,天青色裙子,头发挽起来只简单插了几支钗环,耳朵上原来是一对猫眼石的耳坠,也换成了一对小小的珍珠。
朱宣看她,她也看朱宣。朱宣晚饭时就穿了深色府绸袍子,脚下是一双布鞋,看上去象个公子哥儿。原来早就准备好了。
丫头们眼巴巴地看了玉妙,都想跟着去。朱宣道:“跟一个去就行了。”
春暖就先笑道:“我就不去了。”邢妈妈就微点了头,玉妙就带了夏波去。夏波欢天喜地换了衣服跟去了。
邢妈妈才对春暖赞许地道:“丫头越来越有眼色了。”
春暖一边收拾玉妙的床铺,一边笑道:“姑娘回来,茶水也要齐备的,出门在家,还不都是侍候姑娘。”又揭开多宝阁上的八宝香盒,取了百合香放到汉玉兽面炉里燃着。
在二门内,夏波为玉妙放了面纱下来,两乘小轿抬了两人,朱宣只带了朱喜骑了马跟着。
在最热闹的一条街前下了轿,朱宣一手挽了玉妙在街上自在的逛着,并不怕被人认出来。
“晚上还这么热闹的。”玉妙看了两边热腾腾的小吃摊,中间还夹杂着卖泥人儿的,摆字画的。挎了篮子卖炒花生,咸瓜子的大多是半大的孩子,在人群里叫卖着。
朱宣意味悠然,道:“是啊,这一条街是刺史府衙所在地,也是最宽阔的一条街,又位于中心,人流最多的。原来他们都撵了这些生意人,还是我说的,有税收,他们晚上也多了进益,总比偷鸡摸狗的好吧。你看现在,就这一条街,一个晚上几百两银子的税呢。”
有这么多,玉妙就打量了摊子上的招牌:凉粉,五钱一碗;这边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3部分阅读
“易姨娘的丫头秋巧,王爷唤了人牙子,要把她卖了呢。”
第十三章,旧友
玉妙看了坐在一旁的易姨娘,才十几天的功夫,人憔悴了不少。
也难怪,自己的丫头被赶出了府,是谁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端午节去城里最大的天齐庵敬香,玉妙还以为易姨娘不会来了,谁知她却出现了。
态度依然恭敬,眼神却飘飘乎乎的,不象以前那么利落。
跟玉妙的人就都一阵快意,谁叫你的丫头想害我们姑娘。
石姨娘欢天喜地,听说朱宣让玉妙出门,特特地跑到了玉妙处坐了半天,满口里都是逢迎话:
“姑娘可一定要去,姑娘不去,我们这等人可就出不门了,来了府里几年了,娘家不在这里,又不象易姨娘,还有娘家兄弟走动,一个兄弟跟了王爷军中侍候,一位兄弟四海里跑着作生意。常来走动。。。。。。”
易姨娘的兄弟有一个在军中,一个行商,玉妙也是知道的,他们都要来请安。被朱宣挡了,这是听朱福说的。
看了石姨娘提了易姨娘毫无芥蒂的,玉妙想想,自从园子里受惊吓以后,就再也没有见到易姨娘了。
她被禁了足。玉妙想了想,就亲自去问了朱宣,端午节也请了两位姨娘一起去,朱宣没有意见。
坐着的易姨娘仍是有些滞纳的样子,姑娘出门问了自己,她不好不来的,这也是秋巧被卖后第一次接触。
听了石姨娘笑着在玉妙面前说话凑趣儿,一口一个姑娘的叫,易姨娘想起来自己听到的,王爷在石姨娘面前也发了脾气,说:“家里只有一位姑娘,叫什么表姑娘,象是来的客。”
从此家里上下都改口亲亲热热地叫姑娘。
再想到那晚秋巧与自己走上小桥时,那两个人分开了,的确是有一个往姑娘院子方向去了。秋巧并没有错,错只错在那晚王爷也在,王爷那么晚还在姑娘院子里。。。。。。
想到了这里,易姨娘不由得看了玉妙一眼,心里揪得痛,又开始痛恨自己的家人来,好好的把自己送到王府里来作姨娘,王爷并不贪图女色,一个石姨娘是与自己同时抬进门的。
还有几个通房丫头,贴身侍候王爷,是京里老王妃赏的。平时里也没听说王爷对谁特别的好。
可是对于这未过门的沈家姑娘,王爷一举一动都是偏袒的。家里有头有脸的没几天都要去姑娘房里请安,易姨娘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恍然。
虽然石姨娘在自己面前正说笑着逗乐,玉妙还是注意了易姨娘的表情。她不明白为什么易姨娘会对自己下手,让自己的丫头那么说话,来败坏自己的声誉,稍有一点脑筋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表哥对自己有多疼爱。而且表哥那晚也在,怎么会相信这样的假话。
看了易姨娘轻叹,玉妙的心突然也揪了一下,都是女子,相煎何太急。
知道朱宣要把秋巧卖了,玉妙也曾特地跑去书房求过情,朱宣淡淡说了一句:“糊涂。”就让自己回去了。
如春暖,如夏波,如果是有了好的归宿也罢了,如果是在眼前被卖了,玉妙用同理心来想一想,也为易姨娘难过。
总不能就这样让关系僵着吧。石姨娘说累了,坐下来喝茶,天齐庵是个尼庵,在这里比较有名气,主持慧圆正端了新鲜的果子送进来。
玉妙掂了,笑道:“请姨娘们也尝尝。”易姨娘就把眼光看向了玉妙,两个人目光碰在一起,一个惶然,一个平静。
平静的眼光有了微微的笑容,玉妙道:“挺好吃的,易姨娘也尝一个吧。”
易姨娘取了,石姨娘也取了。
春暖从外面匆匆走进来,脸上带了笑容,对玉妙小声说了几句话,玉妙也有了喜色,对春暖道:“请她进来。”
春暖出去带了一个穿了蓝衣衣裙的年青女子走进来,玉妙站了起来,易姨娘与石姨娘也跟着站了起来。
年青女人与玉妙对了行礼,才笑道:“姐姐吃胖了些。”来的人是玉妙在沈家的旧邻赵若南。
父亲中了秀才后再也没有中过,就四处做席教书。
沈若安推荐过赵秀才几个主顾,赵若南就备了礼物来谢,玉妙喜欢赵若南言语爽利,就常来常往了。
在这里见到更是高兴,忙介绍了两位姨娘给她认识,又让她坐在身边,问她怎么到了这里。
赵若南笑道:“妹妹的姑姑嫁在了这里,我来给姑姑送节礼的,姑姑留我住些日子才走呢。听说姐姐来进香,忙着赶了来。”
玉妙就问她来了几天,又抱怨她既然知道自己在,为什么今天才来看自己。
赵若南就看了两边的人,小声道:“想去看姐姐的,进不去。刚才还是看到了春暖姐姐才叫了一声。”
玉妙很是歉意。
赵若南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说回去晚了姑姑会担心。玉妙问了她姑姑的住处,约了她明日去接她,才放她走。
紧接着,就在当地官员夫人女眷来拜见。玉妙一会儿也没有闲下来。回来后,朱宣问她好不好玩,玉妙回道:“偶尔出去一次,当然是新鲜的。只是在那些夫人面前怕失了礼节。”
朱宣微微一笑道:“我问过朱喜了,他说你很是懂礼节。”朱福不在的时候,就是朱喜出现。
玉妙这才慢慢回道:“这里是表哥治下,她们只有说好的。京里表姨母处,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规矩,恐怕去了会让人笑话。”
朱宣就点了点头,不亏自己疼妙姐儿,小小的人儿想得如此周到。他并不知道这个十四岁的身体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灵魂。
又听到玉妙说在庙里见到了旧友明天去接,朱宣不在意地答应了,喊了管家来交待给他。
然后道:“在我这里吃了饭再去园子里吧,今天有新菱鲜藕,中午就给你留到着呢。”
饭后,朱宣送了玉妙回去,听她讲看到的街上的新鲜事。
玉妙为了看街上的热闹,提前对朱宣说了一声。她可不想再静街的闹一回,据她自已那可怜的一点历史知识来看。
手握兵权的朱宣,完全可以在自己家里人出来时静街,可是玉妙却不愿意再出这种风头,必竟是个成熟的灵魂,凡事还是平淡点的好。
第十四章,若南
一乘小轿停在了赵氏门前接走了赵若南。
赵氏躲在了屋子里,在窗眼里看到轿子离去以后才从房里出来,对丈夫汪大清道:“这丫头说的倒是实话。”
汪大清还在笑看着远去的轿子,听见妻子这么说,道:“怎么会不是实话。侄女儿与沈家是一条街住的邻居。舅爷的差事多是沈老爷推荐的。”
又一回头道:“难道你不知道,沈家的大姑娘自幼与南平王爷订了亲,那时候王爷还只是侯爷世子。”
赵氏一个妇道人家,倒真是不知道,见丈夫这么说,道:“那侯爷是怎么变成王爷的呢?”
汪大清有了说古记和的兴趣,对看热闹的邻居们拱手笑着,回到堂屋里坐下来,赵氏也就关上了门,在他对面坐下来,笑看着他。
汪大清这才道:“王爷是以战功提前袭了爵位,皇上加封为异姓王的。”
赵氏这才明白,也得意起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去王府里拜会一下这位沈王妃,以后乡邻们看了,也会敬我们几分。”
汪大清就一声笑,道:“王爷并没有大婚,还是沈家大姑娘。”
赵氏瞪圆了眼睛,好一会儿才迷糊过来,吃惊道:“没有出阁就住在王府里,这。。。。。。”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看了赵氏惊奇的样子,汪大清就哈哈笑了起来,跷起了腿道:“他们是表亲,有什么关系,就是有关系,这里是王爷治下,有几个脑袋,还有人敢说三道四的。”
抖了衣服站起来,汪大清在前门外开了一家小小杂货店,对赵氏道:“是时候了,我去店里看看。”
“站住,”赵氏喊住了他,走近身前悄声道:“你还是打听一下这位沈姑娘,为什么没有出阁就住在了王府里。”
汪大清答应了,又哼了一声道:“你还是小心你的侄女儿吧,我看她这次倒是来得尴尬。”拉开门就出去了。
赵氏就在他身后嘀咕了一句:“侄女儿看姑姑,有什么尴尬不尴尬的。”
小轿停在了园门以内,夏波站在园内以内接了赵若南往里走。
一路分花拂柳,赵若南道:“我的姐姐,这园子可是真大呀。”沈家在当地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和这里一比,差了好几倍也不止。
听她这样说,夏波就悄悄笑道:“那是当然的,这可是王府。”突然就来了兴致,边带路边指点:“那里翠烟楼,楼下好些个柳树,那里又是香梅馆。。。。。”
赵若南听她说来,看了看她身上穿了水绿色的衫子,银红色的裙子,就自惭行愧起来。
及到坐到了玉妙面前,房里三,四个穿戴华丽的老妈妈们,想来是陪着玉妙在说话。陪了常见到的春暖等四个大丫头,进来时看到廊下栏杆上或坐或站又是几个小丫头,或天真活泼地给雀儿添水,或拿了花针在穿花。
赵若南添了几份拘谨。
玉妙气色很好,心情也不错。昨天到最后,易姨娘的神色恢复了八八九九。
总要了解你的敌人,从什么理由来说,易姨娘都没有伤害自己的理由。
看石姨娘在自己面前,总是欢天喜地的。
自己还没有做这府里的女主人,现在还挡不到她的道。就是出阁了,一尊一卑,易姨娘何必现在就自惊自怪的惹了表哥不高兴。
狐狸的尾巴终会露出来,是什么想法自己也一定会知道。
玉妙已经告诫了房里的人,要对易姨娘客气如以前。春暖等人唯唯答应了,还是看得出来并不是很明白。
就让她们以后自己老实好欺吧。
与若南闲说了几句话,妈妈们就知趣地退出来了,年青的姑娘们,又是旧相识,一定有体已的话要说。
玉妙就邀了若南一同坐到榻上,才问道:“我家里如何?”
房里并没有了别人,若南就不隐瞒道:“姐姐家里还是吵闹不断,听说有一晚四姨娘直跑到了三姨娘的房里去请沈老爷。”
这是若南特意打听的,她昨天说了想来看玉妙倒不是假话。眼前的妙姐儿比在家里时气色更好。
原本眉梢眼角下总有若有所思的样子,现在换了三分闲适。
而沈家虽然宅院和旁人比是不小,闲言碎语还是能传出来,哪里象这王府里,赵若南往外面看了看,树影重重,进来就好象是到了另一个天地一般。
妙姐儿,会帮了自己吗?
若南说的话并不出玉妙意料之外,她笑容未滞,神思只飞转了一下就放下了。帘外小丫头轻脆地回道:“姑娘,刘瑞元家的来了。”
春暖不待玉妙吩咐,自打了竹帘出去喊刘大娘。再回来时手上端了时鲜的果品,笑着道:“说姑娘有客来了,这是刚送到的新鲜果子和新出来的点心,问姑娘还有什么吩咐的?”
玉妙笑着说没有,并没有赏,刘瑞元的是常来常往,除了初见面儿赏的收了,别的总是苦辞了,说王爷知道了,必定说自己家的下人还在赏着,一定是姑娘太外待了。
房内柜子里放了整齐的赏封,都是来以后朱宣命人送来的,送来的人就是刘瑞元家的。
赵若南就问了一句:“这位刘大娘是姐姐的管事娘子?”
玉妙笑道:“是表哥的管家娘子刘瑞元家的。”若南微红了脸,忙笑道:“对姐姐这么尽心的。”
春暖见两个人吃东西,时而闲闲地说几句,就上来凑趣儿道:“姑娘,刘家要办喜事了。刘瑞元家的要为儿子娶亲了。”
“一定是为刘全定亲事。”刘家的三个儿子刘全是最大的。玉妙这样说道。
若南就跟着说了一句道:“俗话说,宰相门人还七品官呢。王府里的管家娶亲,一定也求的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了。”
春暖就笑道:“赵姑娘说的是,刘全现封了从六品的校尉,跟了王爷军中行走。听说求的亲是城里县尹家的姑娘冯家的二姑娘。”
玉妙就笑了起来道:“你打听得可真清楚。”管事的人都经常和春暖打交道,知道这是玉妙房里最得意的一个大丫头。
第十五章,念柔
夏波走进来,递了一个小小的贴儿给玉妙。
是一个折成方胜的薛涛笺,散发了淡淡的香气。夏波还在一旁笑道:“林姑娘现在门外候着呢。”
玉妙忙说:“快请。”站起来对若南道:“是林刺史家的姑娘。”
方胜上是林念柔写就的一手好字体。念柔是玉妙去庵里进香时认识的,当时念柔说了要来拜望,当时也只能是答应的。
春暖带了小丫头为玉妙换上一件粉色绣并蒂百花的罗衫,下面是喜相逢百蝶的裙子。玉妙又对了镜子稍微抿了抿头发,看了镜子里的人淡白轻红,自己也觉得满意。才回过身来重新坐下来,与若南继续说话,并听着外面的动静。
过了一刻钟,有脚步声从院子传过来,小丫头刚说了一声:“林姑娘来了。”玉妙已是迎了出去,在滴水檐下挽住了行礼的林念柔,笑道:“姐姐请。”
赵若南站起来打量了林念柔,中等身体,穿一件青色绣花罗衫,自己也穿的是近青色的衣衫,可与林念柔比起来就透了寒酸。
林念柔早就看到了房里还坐了一位女子,衣衫洁净却有些旧,面上带了爽快的气质,正不知道如何称呼。
玉妙为她们介绍了。林念柔看若南与玉妙坐着说话,也不肯失礼于她。又是玉妙的旧友,更要结交才是。
玉妙再三携念柔上榻上一起坐,念柔看到榻边西侧有一排椅子,若南坐了第一张,忙向第三张上坐了。
玉妙就没有再勉强她。念柔坐下来不久,便对玉妙道:“家里也有一个花园子,没有这里的大,有专门的人在料理,新结了莲蓬,给姐姐送了几个来。”
一面唤留在外面的跟自己的小丫头,从小丫头手上取过一个画了喜鹊登枝画样的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十个极大的莲蓬,就呈给了玉妙。
玉妙接过来道谢,就喊春暖进来:“昨儿表哥送来的水蜜桃,给林姑娘装了回去。”
念柔就掩了口笑道:“明明是来看姐姐的,这下子变成来要回礼的了。”房里的人都笑了。
“还不到五月天里,有这么大的水蜜桃,真是难得。”若南也说了一句。玉妙笑道:“可不是,是刚运到的。”桌上现就摆了一盘子,若南刚才已经吃了一个,觉得香甜,怕失礼不肯再吃。
念柔笑笑道:“一定是姐姐平时爱吃,这个天气有桃子,要快马运来呢。”见玉妙只是微笑点头,
话音一转笑道:“我们园子里的新鲜果子也多,料理的人都是极在行的。什么时候能请姐姐来我们园子逛逛玩一天呢。”
对了有如芙蓉的笑脸,玉妙还是理智地想了一想,唇边依然笑着,道:“妹妹请用茶。”
放下茶碗用丝帕拭了嘴角边,才慢慢笑道:“我初来乍到的,也没有个姐妹来往。刚巧赵家妹妹来陪我,只是她过几天就走了,刚才还在想可怎么好。
现在有林姐姐走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念柔笑了看玉妙,这个娇小玲珑的女孩子,说出话来倒很周到的。
又听玉妙摇了扇子道:“只是还要禀过表哥,来了这里,除了天齐庵进香,还没有出去过呢。”
本来以为会拒绝,念柔心里松了一口气,沈姑娘必竟是这里的客人,就是出了阁,出门禀过王爷也是理当的。
若南坐在一旁,也没有冷场,她冷眼看了,侧耳听了念柔说笑斯文,却一点一点套问玉妙的喜好,唇边就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赵家妹妹如果不走也一起来逛逛。”念柔又转到若南身上。若南欠身笑道:“好的。”心里道,妙姐儿都没有答应一定去你家,你又把我拉上做什么。不过对于念柔的手段还是上心。
因为是第一次,念柔并没有坐太久。她离开后,玉妙与若南相视一笑,都没有说什么。
玉妙对若南道:“在我这里住几天再回去吧。咱们俩儿说说话。”留下来若南心里也想,这样才好说话,但是并没有对姑姑说过,请玉妙派个人去家里觉得不妥。
姑父家小门小户的,若南怕让人笑话。遂道:“今天没有和姑姑说,姑父在外作小生意,家务全仗着姑姑一个人操持,因为端午节,还有些粽子没有包,我回去帮姑姑忙完了,下次来带粽子给你,住上几天。”
玉妙只能答应了,又留若南吃晚饭。若南从刚才与玉妙的谈话中已经问得明白,王爷是陪了玉妙吃晚饭的,再三不肯,后来才说道:“王爷,今天应该来这里吃晚饭吧。”
“春暖,”玉妙扬声唤道。春暖急忙从外面进来,笑道:“姑娘叫我。”得知是去看一下朱宣在不在家时,春暖笑了道:“不用瞧,我都问过了,王爷今儿中午出去的,晚上不会过来咱们这边的。”
回完了话出来,夏波用手在脸上刮着羞她,悄声笑道:“姐姐什么都知道。”因在姑娘房外,春暖只飞红了脸嗔怪着夏波。
房里若南就放心地留了下来。近傍晚的时候,虽然有竹帘子,院子的花香树叶香气,一阵阵浸进来,本来也就有点儿不想离开。
吃过了晚饭,玉妙让人送若南回去,又给她带了一盒子吃的和端午节下的香囊等物,让若南带给赵氏。约了端午节后第二天去接她,才看了若南离去。
一时觉得无可消遣,取了自己没有做完的针指在灯下做起来。邢妈妈吃了晚饭后进来,看到玉妙在做针指,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带了若南出去坐轿子的是一个小丫头,在二门以外遇到了一个军装整肃的人。小丫头就堆了笑脸:“刘大哥。”站住了脚。
刘全笑道:“小霞往哪里去?”小丫头就回身看了几步外站住的若南道:“姑娘让我送赵姑娘坐轿子回去。”
看了低垂下头的若南一眼,刘全笑道:“你还没吃晚饭吧。”小霞点头道:“姑娘吃完了,我们的饭应该送到了,我送了赵姑娘再去吃。”
刘全道:“我正好回军营去,我来带赵姑娘去坐轿子,你不用再跑了,如何?”小霞犹豫了一下,又看看若南。
若南大大方方地走过来对刘全行礼,对小霞道:“吃饭的时候还要劳动你,这位大哥说的是。你回去姑娘那里不要说就是了。”
小霞只是个孩子,想想也行,刘全又是二管家的儿子,不会出错的。就说了谢字急忙跑回去了。
身边并没有看到有人在,刘全拉了脸下来,责问道:“你来做什么?”晕染的月影下,若南倔犟的回了一句:“看你娶的是哪家的官宦千金!”
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让刘全变了脸!
第十六章,牢马蚤
小轿在角门外等候着,当班为首的是陈三。黑影里看到刘全陪了一位姑娘走来。
“三哥,你当班啊。”刘全笑着解释:“正好我回营去,随便送了姑娘的客人。”
陈三也是王府里的家生子儿,父亲在大门上管事,母亲在大厨房上。他每日只知道贪玩,不如刘全从小就爱念书,后又投身军中跟了朱宣出身。
虽然两个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但陈三还是嫉妒地对了刘全身上的从六品服色冷言冷语:“兄弟是个有眼色的人,回营都能顺路在姑娘面前买个好儿。”
刘全就对他笑笑,打了轿帘让若南上轿。自已与陈三一同上马在轿旁,走了半条街,陈三已经气平,与刘全有说有笑。
陈三不无感慨斜睨了刘全,道:“这人的命虽然是生来的,可是还在乎自己上不上进。我哪一点儿都不比你差,我父亲虽然不象刘大叔是二管家,也是府里从小侍候候爷,侍候王爷的老人儿。兄弟你再看看我,现在跟你一起,都怕丢你的人。”
他穿的也是锦绣衣裳,却不如刘全身上的军服耀眼。
刘全封了从六品以后,这样的话在王府里不知道听到了多少。也不为意,听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推心置腹了,心事也减了不少。
轿中的若南只初时听了几句,后来轿子走进了闹市,一则听不清楚,二来自己有心事。闷闷地想了自己的事情,不时从轿帘内对刘全注目。
马上的人身材魁梧,五官端正,粗大的手掌上握了马缰,这才象个能顶门立户的男人。不象自己的父亲,终年是子曰之乎的,行路也要趋之方步,中了秀才后再不能中了。
平日里靠母亲针线支持家用,就连作个西席也要年年麻烦了沈老爷去推荐。也因此才与玉妙走得亲近。
若南露出一丝笑容,玉妙还是对人甚诚心。轿外传来大笑声,刘全与那个称之为三哥的人伏在马上哈哈大笑。
二门内打发了小霞后,刘全的脸色一直是阴沉的,听到了自己决绝的回答后,更是怒目圆睁,手握紧了拳头瞪了自己。
若南想起来自己当时的低语:“你打死我吧,世上少一个牵挂你的人。”那紧握的拳头才不再紧绷。
走下轿子,赵氏就笑容满面迎了出来,对了陈三等人连连道谢。刘全看了那袅娜的身影径直走进去,并不回头看自己一眼,知道她是铁了心了。
苦涩地笑了笑出了这条街口,看到陈三先打发了轿子回去,捅了捅刘全笑道:“兄弟,今天哥哥做东,请你去喝酒去。”看刘全表情有些不对,不乐意了道:“你可别蒙哥哥我,这个点儿不点卯,也不换岗,你这一套也就糊弄你家老爷子吧。我知道你这个点儿出来去军营,一定是在家里被刘大叔,刘大娘念叨怕了,出来躲烦的。”
陈三挤眉弄眼的一席话,让刘全又放声大笑,干脆道:“好,让三哥你说着了。走,咱们喝酒去。”
两个人找了一个酒楼单间坐下来,刘全才想起来道:“三哥你今晚不当班啊?”陈三拎了酒壶嘻嘻笑了道:“晚饭前我就下班了,我这不是也学一学兄弟你,姑娘交待的差事当然要巴结。现在这些二门上要轿子出门的差事都归兄弟我管着呢。”
“狡猾,”刘全手指了陈三笑道:“那今天咱们兄弟俩不醉不归。”
“对,哪一个不喝醉了就不让他回去。”陈三也应战。
酒喝到五分,本来话多的陈三又扯到刘全身上来,小心并小声问道:“听说兄弟你要娶冯县尹家的二姑娘。”
“没有的事。”脸红通通的刘全端了酒杯与陈三干杯,舌头有些大。
陈三一口喝干了,不服气地道:“还瞒我,府里谁不知道。刘大娘求了王爷同意,并请大管家朱大叔去下的定。你还瞒我呢?”
倒满了酒又瞪了眼睛来了一句:“你小子进了洞房,再走出来,才打算通知我是吧。”
刘全有了酒意,却还是谨慎,听陈三最后一句说得不雅,忙嘘了一声指指两边。这酒楼都是薄板壁,要是被人听见可不好。
陈三用手掩了口,也觉得失言。两个人一个指了板壁,一个掩口,顿了一顿,突然都失笑起来。
刘全呵呵笑着,弯了身子与陈三头碰头,低声笑道:“我进了洞房,还要再走出来,才通知你。三哥你念书不行,这编古记儿的本事可是一流的。”
陈三也笑得喘不过气来,半天忍住笑道:“谁叫你不老实回答我。难道怕哥哥我去闹洞房不成。”
若南的眉眼儿浮现在眼前,刘全叹了一口长气,人趴在桌子上,说了一句醉话:“三哥,你有所不知。这娶谁啊是要听爹娘的。没准儿那一天,我还真的是进了洞房揭了盖头才知道是谁。”
陈三自拿了酒杯往嘴里送酒,半迷糊着答应着。刘全又来了一句云里雾里的话:“这心里喜欢的,爹娘就拿不了主意了。”
“那是当然,我喜欢厨房上的素花,我娘非要为我定钱管事的女儿。这不,我还天天烦我娘叨叨呢。”
把从王府里带来的东西放到了桌子上,赵氏就合了双手灯下念佛,又眉开眼笑道:“怎么没留你住几天儿?”
若南回道:“留的,我说姑姑家里的粽子还没有包,包好了再去住几天,还说了给沈姑娘带粽子去。”一边挽了衣袖收拾桌上的杂物。
赵氏心疼道:“好孩子,我那小子要是有你一半懂事就行了。既然要送沈姑娘,明天等我去买了青红丝,玫瑰馅,再来包。”
“不用,”若南嗔道:“王府里什么没有,她还在乎这些个呢。就是我们家常风味的。我们年年都是送这些个去,穷人的穷物件儿,给她们吃个新意儿吧。”
赵氏听进去了,道:“你说的是。”就打水洗了手来,盆里泡好了糯米粽叶,姑侄两个人在灯下就包起来。
第十七章,过节
包好了粽子是二更时分,汪大清还没有回来。赵氏打发了若南先去睡了。一个人在油灯下做衣衫。
敲了三更,汪大清回来了,喝得烂醉的扒着门喊:“家里的来开门。”
冷不防房门一开,差点儿摔了个跟头。汪大清举起拳头来晃一晃,道:“臭婆娘,差点被你摔一跤。”
酒后没有力气,反而被赵氏提了耳朵进屋里,喝问道:“去了哪里灌黄汤?”
汪大清挣开来,先小声问了一句:“侄女儿回来了?”
赵氏也压低了声音道:“回来了。”汪大清小声道:“你让我去打听沈大姑娘来王府住的原因,我可不是去找人打听事情了。”
赵氏就扑哧一笑,指了汪大清的醉脸道:“你这醉样,能打听到什么?”
汪大清大大咧咧躺到了床上去,指了指跷在床沿的脚道:“王府里的事情,你当是隔壁钱大家吵架,这么容易打听。”
赵氏也不与他计较了,走过来为他脱鞋,一面悄笑道:“我可打听出来了。若南这丫头啊,是个机灵鬼。”
汪大清一翻身坐了起来,险些把正为他脱另一只鞋的赵氏弄倒,赵氏骂了一句。汪大清则笑两声,悄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出阁的姑娘就住到了未来的姑爷家里?”
赵氏有意卖关子,继续为汪大清脱另一只鞋,笑道:“若南啊,说沈大姑娘走得匆忙,几天前还去沈家看过她,隔了五,七天再去就说走了。所以她留了心思就问了一问。”
看到两只鞋都脱完,汪大清把脚缩到了床上,一说话一股子酒气,笑道:“你这个赖婆娘,吊我胃口。”
夫妻两个玩笑开完,赵氏才悄声道:“说是京里老王妃娘娘要接的沈家大姑娘。”汪大清转动了眼珠道:“不对吧,怎么接到这里来了?”
赵氏也在床沿上坐下来道:“怎么不对,沈家的那几个姨娘都不是个省油灯,我回一次娘家,就听一次她们的笑话。王府里又不缺吃少穿的,疼自己的媳妇哪里不对,你当是你家的那两个老的呢。再说听说过年要送到京里去呢。”
汪大清哎了一声道:“儿子不是在老的面前带着。说别人家又扯到自己身上作什么。”然后又与赵氏商议:“既然都弄清楚了,侄女儿回去前,我们也去王府给沈大姑娘请个安,只会有好处的。”
“这才说了一句正经话。”赵氏把若南带回来的东西拿来给汪大清看,笑道:“你看,大姑娘给的。老头子,就依你刚才说的。明天我来和若南说。”
第二天是端午节,一早邢妈妈乐呵呵站在檐下,看了丫头们洒扫院子。一边喊春暖:“这天都大亮了,请姑娘起来吧。今天是节日,看一会儿王爷一早就来了怎么办?”
春暖答应了又道:“王爷昨天对姑娘说了,今天节日要在军营里和士兵们过,大管家前几天就把节下吃的用的都送过去了。”
邢妈妈就没再说什么。早就醒了的玉妙不情不愿的起来,夏波早过来为她臂上系了五彩丝,又看了她手上凤仙花染就的蔻丹,笑道:“姑娘醒了。”
小丫头们进来了五,六个侍候。玉妙一手扶了春暖,一手扶了夏波,笑道:“这天气睡觉真舒服。”又笑道:“中午咱们怎么吃?”
祝妈妈等也进来,笑道:“大厨房里准备了雄黄酒,王爷中午不在,姑娘领了我们过节吧。”
梳上头的时候,易姨娘与石姨娘一前一后走进来,听妈妈们在讨论中午摆在哪一处,也跟着商议。
最后定在了红染阁上,石姨娘只是笑:“那里有株碗口粗的老石榴树,一开花就一树红。而且也凉快。”
易姨娘只是笑,自从秋巧被赶出了府,她说话行事就退缩了许多。
玉妙就留了易姨娘与石姨娘吃早饭,这么早来应该还没有吃。
石姨娘又是笑:“一早打听了王爷今天不在家,所以特特与易姨娘早早的来姑娘这里趁饭吃,中午还要姑娘带着我们一起过节才好。”
早饭后,管事的来了几个,问中午这顿饭摆在哪里,说王爷交待了,今天是节日,姑娘爱摆在哪里就在哪里。
管事的领了地方就出去了。
红染阁外不仅那棵老石榴树开得火红,另外尚有数十棵石榴树,都开得恣意。
没有了朱宣在,饭就吃得笑声不断。
易姨娘看了跟石姨娘的夜梅也上去敬酒,想起了秋巧不无感伤。
桌上琼浆佳肴,耳边欢声笑语,姑娘是个怜下宽厚的人,跟来了的妈妈们有坐不说,小丫头和粗使的老妈子也赏了席面在一旁,听唤了再来。
我这也是苦中作乐吧。易姨娘这样想着,到底是年青妇人,地位不尴不尬,守空房的时候居多,到了热闹场景处心里是留连的。
看了席面笑容开朗的玉妙,一个想法突然涌进了易姨娘的心中,姑娘不象是刻薄的人,这一次为什么对自己严究。
“妈妈,吃酒。”杜妈妈对邢妈妈举起杯来。邢妈妈笑容满面地拿起酒杯来,心中不无得意却还是保持警惕之心。
来了没有两个月,妙姐儿被王爷宠了个舒心畅意。高兴归高兴,可也是要悠着点。象今天这种热闹,也只能节日里偶然玩一次罢了。
这王府里上上下下就有一,两百口人,哪一点都不会是好惹的。出了错可就笑话大了,王爷也丢脸。
邢妈妈一边管自己喝,还要敬别人,又分一大半的心盯了玉妙不要吃凉的,少喝酒。倒成了红染阁里的第一个大忙人。
“姨娘,”顶了秋巧窝的秋红回到了易姨娘身边,易姨娘就笑着抚了她的手,笑道:“脸都喝红了,你倒是坐会儿吧。”
坐在阁里也可以欣赏到外面的景致,沿河一溜是一条小小的石子路,朱喜快步走过来。
“姑娘,您看。”眼尖的是不怎么说话的水兰。
朱喜果然是往这里来的,阁上的人住了笑语,眼光都盯在了朱喜的身上。倒弄得朱喜有些局拘不安。施了礼道:“王爷已经上马往回赶,命小的快马先回来,看姑娘这里吃什么玩什么,王爷说了园子里可以过节。果然姑娘在这里过节呢。姑娘也赏我杯酒吃。”
石姨娘站起来笑道:“姑娘赏他酒吧,让他击鼓咱们传花玩。”玉妙也觉得有趣,还没有这样玩过。叫过春暖倒酒给朱喜,朱喜一饮而尽,脸就有些发红。
脚快的小丫头们早端了凳子摘了一枝石榴花来,又取了鼓来,把朱喜眼睛蒙了让他击鼓。
第十八章,游玩(上)
嘻笑了一阵也就散了。石姨娘送了玉妙回房就与易姨娘一起出来。
石姨娘看了易姨娘道:“园子也不是天天能来转的,多吃了杯酒,我与姐姐散散心如何?”
易姨娘婉拒了,笑道:“我多吃了酒是要困的,妹妹玩一会儿,我先回去了。”明知道自己不会与她一起走还假意儿殷勤。
笑嘻嘻看了易姨娘离开,石姨娘带了夜梅捡荫凉处走一回,酒意上来,只觉得两颊发烧,自知道一定红了脸,却偏了脸看了夜梅只是笑。
夜梅就用手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笑道:“姨娘只是看我,您象搽了胭脂一样,真是上好的胭脂也没有这样的水色。”
前面有一个小小的亭子在高处,石姨娘就唤了夜梅扶了自己一步一步登高,坐下来才喘口气笑道:“这可凉快了,多日不吃酒了,这几杯就不行了。”
想起来自己做闺女时,在家里过节,也有别样热闹。
夜梅站在风口吹了一会儿,又眺望着。石姨娘取笑道:“你看什么呢?半大的丫头动了春心了。”
“姨娘,你又取笑我。我是为姨娘看王爷的,刚巧儿这儿能看到园门入口的那条路。”夜梅不依道。
手里本来就拿了团扇,石姨娘自在扇了,笑道:“王爷这个时候怎么进园子。”这才午时过三刻。
夜梅不解地回过头来:“朱喜才刚讨酒吃,说了王爷已经在路上了。端午节都是中午过节,能不进来看看姑娘。”
对了夜梅的认真,石姨娘轻笑了一声,道:“姑娘一向午休,王爷只是让朱喜回来说一声罢了,既然说了让姑娘园里过节,又定了几处预备着。王爷过来了可乐不成了。”
若有所思地想了,夜梅点头道:“是啊,今天这样的热闹,可是很少的。王爷偶然带姨娘们玩一次,也是中规中矩的,让人都不敢说笑儿。”
再看了石姨娘绯红的面庞儿,杏子一样的眼睛,笑道:“姨娘今天倒是开心,说了那么话。”
觉得热,石姨娘换了位置坐到有风的地方,道:“傻丫头,易姨娘没有话了,我再不说话,姑娘也会闷的。难得跟了姑娘玩一次,总要尽心才是。”
想想易姨娘最近突然的腼腆,夜梅走到了石姨娘身边,看了周围无人,才笑道:“姑娘倒象是个性格宽容的,姨娘也可以放下点子心了吧。”
猛然提起了这个,石姨娘不由得也一一回想玉妙的言谈举止。现在还只是表亲,哪里能看得出来。
夜梅又自惊自怪的了,道:“现在也看不出来,只是赶走了秋巧,总让人心惊。”
石姨娘大惊失色,叱道:“该死的丫头,秋巧是王爷撵的。你可不能胡说八道。”这个心地实在的傻丫头,不时有一句惊人之语让自己提半天心。
总是觉得我不懂,夜梅暗地里撇了嘴,答应了一声。心里不服气,王爷撵了秋巧,还不是因为她胡说八道,说看到人往姑娘院子去。
这样一想,夜梅又高兴起来,我就算胡说八道也还比秋巧要谨慎的吧。那个丫头傲气着呢,还不是被撵走了。
石姨娘好笑地看了夜梅嘟了嘴,一会又笑,用扇子拍了她的手道:“我歇累了,咱们回去吧。”
晚上朱宣在正厅里摆了酒,带了玉妙与府里的人过节。易姨娘安分坐着,石姨娘也没了话。玉妙看到朱宣倒是不以为意,看来有朱宣在家宴一直都是这样的。
虽然宴席丰盛,但是吃得很快。朱宣如平日一样送了玉妙回来,小坐了只一会儿,看外面星月清朗,朱宣就带了微笑道:“妙姐儿,换了衣服,我带你去街上玩。”
“真的!。。。。。。。”玉妙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忽然就连声答应了:“表哥等我。”虽然稳住自己,步子还是要比平时快三分进了内房。
再出来时换了水红色衣衫,天青色裙子,头发挽起来只简单插了几支钗环,耳朵上原来是一对猫眼石的耳坠,也换成了一对小小的珍珠。
朱宣看她,她也看朱宣。朱宣晚饭时就穿了深色府绸袍子,脚下是一双布鞋,看上去象个公子哥儿。原来早就准备好了。
丫头们眼巴巴地看了玉妙,都想跟着去。朱宣道:“跟一个去就行了。”
春暖就先笑道:“我就不去了。”邢妈妈就微点了头,玉妙就带了夏波去。夏波欢天喜地换了衣服跟去了。
邢妈妈才对春暖赞许地道:“丫头越来越有眼色了。”
春暖一边收拾玉妙的床铺,一边笑道:“姑娘回来,茶水也要齐备的,出门在家,还不都是侍候姑娘。”又揭开多宝阁上的八宝香盒,取了百合香放到汉玉兽面炉里燃着。
在二门内,夏波为玉妙放了面纱下来,两乘小轿抬了两人,朱宣只带了朱喜骑了马跟着。
在最热闹的一条街前下了轿,朱宣一手挽了玉妙在街上自在的逛着,并不怕被人认出来。
“晚上还这么热闹的。”玉妙看了两边热腾腾的小吃摊,中间还夹杂着卖泥人儿的,摆字画的。挎了篮子卖炒花生,咸瓜子的大多是半大的孩子,在人群里叫卖着。
朱宣意味悠然,道:“是啊,这一条街是刺史府衙所在地,也是最宽阔的一条街,又位于中心,人流最多的。原来他们都撵了这些生意人,还是我说的,有税收,他们晚上也多了进益,总比偷鸡摸狗的好吧。你看现在,就这一条街,一个晚上几百两银子的税呢。”
有这么多,玉妙就打量了摊子上的招牌:凉粉,五钱一碗;这边
古代幸福生活 全文+番外第3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