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 作者:芈黍离
第 88 章
入夜,已至宵禁时分,街巷之间寂静无声,只有一队队巡城卫士时而巡逻而过。王柔府邸后院阁楼之中,几座烛台摆在两侧,明亮的烛火在轻风中晃动,将屋内映得昏黄。
王柔与一中年男子抵足而坐,相谈甚欢,关系明显很亲密,二人膝下还坐着两个男童,听二人畅谈。
该男子三十多岁,身上散发着书卷气息,颇为儒雅,面上俄而露出一丝上位者的威严。此人正是王柔弟弟,原代郡太守王泽。
“季道,还是为兄连累了你呀!前些年你于代郡治政养民,劝课农桑,力却外敌,仕途本该一路平坦,若不是为兄效命匈奴,你也不至于被罢官削职了!”望着一脸淡然的王泽,王柔不由得感叹道。
闻王柔之言语,王泽却是淡淡然地答道:“兄长不必自责,代郡也非小郡,阉宦之辈看中了,寻个由头罢免吾罢了。所幸,我这颗项上人头还在。况且,如今的大汉,为官何曾容易。小弟可没有那么多钱财‘捐’给雒阳的天子!”
越说越豁达,到最后,王泽竟有些嘲讽之意。“若不是白波黄巾作乱太原上党,小弟于家中读书习文,不亦乐乎?”
“倒是兄长,在这匈奴,如鱼得水?”望着王柔,王泽玩味道。
王柔面露苦笑,摇了摇头,反问道:“季道此来,对如今的匈奴有何感观?”
“文人雅集,商贾不绝,百畜兴旺,比起大汉各州的动乱,此地不失为一‘人间乐土’!”王泽面目恢复严肃:“匈奴单于刘渊之名,吾早有耳闻,如今亲至美稷,方明白其乃胡人不世出之雄主。”
“只是,胡人有如此领袖,对大汉来说,可不是好事啊。这些年他屡掀战乱,大肆扩张,如今更是吞并了鲜卑。只怕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汉了吧!”
“罢了!不提此事,季道既然投奔为兄而来,有何打算?”王柔试探问道:“是否愿在美稷为官,吾可向大单于推荐!”
王泽没做回答,只是举杯相邀,一饮而尽,显是拒绝了。王柔也不甚在意,低头望向旁边正昏昏欲睡的两个孩童,露出笑容望向其中一个十分灵动的孩子:“昶儿,困了就与机儿一同下去休息吧!”
两手附掌,立刻有奴仆进门,领着王昶与王机下去休息。而王柔与王泽兄弟,则继续攀谈。
……
即将入冬,天气渐寒,美稷却处于一种不自然的躁动之中,只因为从王宫中流出了些消息,大单于有称王立国建制的想法。此消息一经流传,立刻便引起了整个美稷的关注,上至贵族,下至白丁。
自古以来,草原之上,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部落吞并,种族更替,频繁之极。从戎狄到东胡,从匈奴到鲜卑,所有的统治政权都是一干混合游牧民族联盟而成。
对刘渊有意向建立的“匈奴王国”,所有人都抱以热衷的关注,这可是个“新鲜事”,好奇地很。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会刘渊要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封建半奴隶王国,而不是让如今的匈奴继续以“部落大联盟”的形式存在。十余年的不屑汉化,在匈奴,有这个土壤,有这个基础。
没过几日,在美稷上下大讨论之时,见发酵地差不多了,刘渊召集所有贵族大臣将领,于王宫议事。就一个议题,匈奴建国。
大殿之上,刘渊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想法,细节没多谈,就将他大单于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效仿汉朝,有类于之前的新国度的意志传达下去。
仅透露了一个建国政策,“封官进爵,采地食邑,世袭罔替”,便征服了一干贵族大臣的心,得到他们的拥护。
不少人都清楚了,这便是大单于对前次分封之议的回应。他们不关注新国是什么样的体制,国号又是什么,只关心爵位是怎样划分,他们又能获封什么爵位,能得到多少部落,多少奴隶,多少财富。
“哈哈,大单于立国分封,这是向我们妥协了。这会,一定要争取获得更多部众,壮大本族!”出宫之后,有一人低声对聚在身边的几人道。
虽则极力压低声音,但语气之中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正是独孤氏族长,之前最积极提议分封的氏族之一。
在不远处,乌樾悄悄盯着,嘴角挂着冷笑,死期将至,还不自知,还妄想获封。大单于要是这么容易就妥协了,还是大单于吗。
心中暗思,乌樾不由加紧步伐,有些迫切地想要回府,召集族中人好好商议。还有让供养的那些汉人士子仔细琢磨琢磨,汉化进行了这么久,大单于之立国,仿照汉人王朝来建,这些汉人该能得出些有用的结论。
美稷的聪明人不少,稍有地位的贵族、将领,都开始召集亲信商讨,想要从刘渊只言片语的信息中得出些什么。虽然大部分人两眼一麻黑,但还是有人品出了味道,就算世袭罔替,大单于只怕也不会效仿西周那般“大封诸侯”。
“季道,你对大单于立国之议,有何想法?”王府之中,王柔问王泽道。
“不简单呐!”王泽咂咂嘴,有些感叹道:“这匈奴单于要仿我汉家王朝建国,其志不小啊,只怕其野心,远不止当个塞外天子吧。”
“大单于只是心慕王化,爱汉家制度、礼仪,季道可不要多想!”王柔语气有些尴尬。
“这话,恐怕兄长自己都不信吧!”王泽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透,只是眼神愈加明亮,语气很坚定:“中原的花花世界,膏腴土地,才是他所觊觎的吧!”
在美稷待了些许日,便观周围,随着对此时匈奴了解的加深,王泽对刘渊更感兴趣的同时,也更加心惊。
耗费十年之功,放打造出这座高度汉化的城池,再联想到刘渊这些年在并州的扩张,刘渊这么积极费力地将汉家文化融入匈奴,真存了征服大汉之心了。
第133章 刘渊建夏
不慌不忙,刘渊总控匈奴建国诸事。召集了一干匈奴贵族与汉人臣子,加上不少避居美稷的汉人儒生士子,商量了近半月,方将新“匈奴国”的统治架构讨论出来。
国号“夏”,出处自然来自太史公书了。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对于自己的祖先,匈奴部民自己都不知道,但大单于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也是对匈奴汉化以来,刘渊暗暗强调的,潜移默化间给所有的匈奴人灌输,咱与汉人同根同种。
当然有贵族提议,立国号“匈奴”,直接被刘渊否决了。此时刘渊统治下的草原,匈奴、汉人、鲜卑、羌人、羯人,还有一些乌桓、扶余、濊貊、靺鞨人,与数十不知何种族的小部族。
可谓种族纷杂,且吞并鲜卑之后,与越来越多的汉人纳入统治,如今刘渊统治下的匈奴已经成为诸族大杂烩。以匈奴、汉人、鲜卑为主体的草原国度,单以“匈奴国”来概括,太过狭隘了。
“我刘渊治下部民,不管他之前是匈奴、汉人还是鲜卑,抑或是什么种族,从今之后,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夏人!”刘渊的原话,很是强势地表明了其整合诸族的决心。
而一干汉人士子则是兴奋极了,从刘渊的动作看来,这是要继续加强草原诸胡的汉化程度。化夷狄入夏,此等“伟业”将在他们的见证下逐渐实现,实感幸运。
都城毫无意外地定于美稷,至于龙城,提都没有人提。就算有“顽固不化”之辈有此想法,只怕不用刘渊拒绝,一干贵族大臣们就会怼回去。习惯了美稷这等“繁华”之地,没人愿意再回那苦寒之所。
官制刘渊愿意是模仿三公九卿,仔细思索后,也觉不必全盘照搬。借鉴隋唐之后的三省六部,三公之下设置尚书六部,将九卿之职能整合尽归尚书台。设都察院,主监察事务。另置内庭,下辖侍中、散骑、郎官等君王近臣官职。
地方上依旧仿汉郡县制,草原之上,在之前的邑落体系上,划分牧场,沿水建城,逐泽筑堡,设行政中心。虽然对部族的游牧性有所削弱,但再次加强控制。
对于制度这些复杂东西,除了少数人,大部分贵族都是不关心的,由大单于决定便是。他们更关心的还得属爵位,以及背后所涉及的食邑封赏,这才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中公、侯、伯又分一至三等。外臣爵位之巅暂时为一等侯,只有王族子弟方可封公,等于虚置公爵。刘渊的几个儿子还小,没想那么早就赐爵封邑,唯一符合条件的都仇,刘渊此时也不会赐之以公爵。
大体框架定下来,但也是纸面上的东西,想要落实,还需要一步一步开始搭建。
中平五年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美稷都陷入一种忙碌的状态中,准备着刘渊的建国事宜。
王柔是属于极其忙的那类人,作为美稷汉臣第一人,刘渊自然委以重任,领着一干汉臣积极参与建国诸事,忙得脚不沾地。经过犹豫,出于一个好奇的心理,终于决定出仕美稷,在王柔手底下挂了个职,协助其筹备典礼。
第 88 章
恋耽美
第 88 章
入夜,已至宵禁时分,街巷之间寂静无声,只有一队队巡城卫士时而巡逻而过。王柔府邸后院阁楼之中,几座烛台摆在两侧,明亮的烛火在轻风中晃动,将屋内映得昏黄。
王柔与一中年男子抵足而坐,相谈甚欢,关系明显很亲密,二人膝下还坐着两个男童,听二人畅谈。
该男子三十多岁,身上散发着书卷气息,颇为儒雅,面上俄而露出一丝上位者的威严。此人正是王柔弟弟,原代郡太守王泽。
“季道,还是为兄连累了你呀!前些年你于代郡治政养民,劝课农桑,力却外敌,仕途本该一路平坦,若不是为兄效命匈奴,你也不至于被罢官削职了!”望着一脸淡然的王泽,王柔不由得感叹道。
闻王柔之言语,王泽却是淡淡然地答道:“兄长不必自责,代郡也非小郡,阉宦之辈看中了,寻个由头罢免吾罢了。所幸,我这颗项上人头还在。况且,如今的大汉,为官何曾容易。小弟可没有那么多钱财‘捐’给雒阳的天子!”
越说越豁达,到最后,王泽竟有些嘲讽之意。“若不是白波黄巾作乱太原上党,小弟于家中读书习文,不亦乐乎?”
“倒是兄长,在这匈奴,如鱼得水?”望着王柔,王泽玩味道。
王柔面露苦笑,摇了摇头,反问道:“季道此来,对如今的匈奴有何感观?”
“文人雅集,商贾不绝,百畜兴旺,比起大汉各州的动乱,此地不失为一‘人间乐土’!”王泽面目恢复严肃:“匈奴单于刘渊之名,吾早有耳闻,如今亲至美稷,方明白其乃胡人不世出之雄主。”
“只是,胡人有如此领袖,对大汉来说,可不是好事啊。这些年他屡掀战乱,大肆扩张,如今更是吞并了鲜卑。只怕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汉了吧!”
“罢了!不提此事,季道既然投奔为兄而来,有何打算?”王柔试探问道:“是否愿在美稷为官,吾可向大单于推荐!”
王泽没做回答,只是举杯相邀,一饮而尽,显是拒绝了。王柔也不甚在意,低头望向旁边正昏昏欲睡的两个孩童,露出笑容望向其中一个十分灵动的孩子:“昶儿,困了就与机儿一同下去休息吧!”
两手附掌,立刻有奴仆进门,领着王昶与王机下去休息。而王柔与王泽兄弟,则继续攀谈。
……
即将入冬,天气渐寒,美稷却处于一种不自然的躁动之中,只因为从王宫中流出了些消息,大单于有称王立国建制的想法。此消息一经流传,立刻便引起了整个美稷的关注,上至贵族,下至白丁。
自古以来,草原之上,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部落吞并,种族更替,频繁之极。从戎狄到东胡,从匈奴到鲜卑,所有的统治政权都是一干混合游牧民族联盟而成。
对刘渊有意向建立的“匈奴王国”,所有人都抱以热衷的关注,这可是个“新鲜事”,好奇地很。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会刘渊要建立的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半封建半奴隶王国,而不是让如今的匈奴继续以“部落大联盟”的形式存在。十余年的不屑汉化,在匈奴,有这个土壤,有这个基础。
没过几日,在美稷上下大讨论之时,见发酵地差不多了,刘渊召集所有贵族大臣将领,于王宫议事。就一个议题,匈奴建国。
大殿之上,刘渊毫不客气地将自己的想法,细节没多谈,就将他大单于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效仿汉朝,有类于之前的新国度的意志传达下去。
仅透露了一个建国政策,“封官进爵,采地食邑,世袭罔替”,便征服了一干贵族大臣的心,得到他们的拥护。
不少人都清楚了,这便是大单于对前次分封之议的回应。他们不关注新国是什么样的体制,国号又是什么,只关心爵位是怎样划分,他们又能获封什么爵位,能得到多少部落,多少奴隶,多少财富。
“哈哈,大单于立国分封,这是向我们妥协了。这会,一定要争取获得更多部众,壮大本族!”出宫之后,有一人低声对聚在身边的几人道。
虽则极力压低声音,但语气之中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正是独孤氏族长,之前最积极提议分封的氏族之一。
在不远处,乌樾悄悄盯着,嘴角挂着冷笑,死期将至,还不自知,还妄想获封。大单于要是这么容易就妥协了,还是大单于吗。
心中暗思,乌樾不由加紧步伐,有些迫切地想要回府,召集族中人好好商议。还有让供养的那些汉人士子仔细琢磨琢磨,汉化进行了这么久,大单于之立国,仿照汉人王朝来建,这些汉人该能得出些有用的结论。
美稷的聪明人不少,稍有地位的贵族、将领,都开始召集亲信商讨,想要从刘渊只言片语的信息中得出些什么。虽然大部分人两眼一麻黑,但还是有人品出了味道,就算世袭罔替,大单于只怕也不会效仿西周那般“大封诸侯”。
“季道,你对大单于立国之议,有何想法?”王府之中,王柔问王泽道。
“不简单呐!”王泽咂咂嘴,有些感叹道:“这匈奴单于要仿我汉家王朝建国,其志不小啊,只怕其野心,远不止当个塞外天子吧。”
“大单于只是心慕王化,爱汉家制度、礼仪,季道可不要多想!”王柔语气有些尴尬。
“这话,恐怕兄长自己都不信吧!”王泽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透,只是眼神愈加明亮,语气很坚定:“中原的花花世界,膏腴土地,才是他所觊觎的吧!”
在美稷待了些许日,便观周围,随着对此时匈奴了解的加深,王泽对刘渊更感兴趣的同时,也更加心惊。
耗费十年之功,放打造出这座高度汉化的城池,再联想到刘渊这些年在并州的扩张,刘渊这么积极费力地将汉家文化融入匈奴,真存了征服大汉之心了。
第133章 刘渊建夏
不慌不忙,刘渊总控匈奴建国诸事。召集了一干匈奴贵族与汉人臣子,加上不少避居美稷的汉人儒生士子,商量了近半月,方将新“匈奴国”的统治架构讨论出来。
国号“夏”,出处自然来自太史公书了。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对于自己的祖先,匈奴部民自己都不知道,但大单于说是什么就是什么了。
这也是对匈奴汉化以来,刘渊暗暗强调的,潜移默化间给所有的匈奴人灌输,咱与汉人同根同种。
当然有贵族提议,立国号“匈奴”,直接被刘渊否决了。此时刘渊统治下的草原,匈奴、汉人、鲜卑、羌人、羯人,还有一些乌桓、扶余、濊貊、靺鞨人,与数十不知何种族的小部族。
可谓种族纷杂,且吞并鲜卑之后,与越来越多的汉人纳入统治,如今刘渊统治下的匈奴已经成为诸族大杂烩。以匈奴、汉人、鲜卑为主体的草原国度,单以“匈奴国”来概括,太过狭隘了。
“我刘渊治下部民,不管他之前是匈奴、汉人还是鲜卑,抑或是什么种族,从今之后,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夏人!”刘渊的原话,很是强势地表明了其整合诸族的决心。
而一干汉人士子则是兴奋极了,从刘渊的动作看来,这是要继续加强草原诸胡的汉化程度。化夷狄入夏,此等“伟业”将在他们的见证下逐渐实现,实感幸运。
都城毫无意外地定于美稷,至于龙城,提都没有人提。就算有“顽固不化”之辈有此想法,只怕不用刘渊拒绝,一干贵族大臣们就会怼回去。习惯了美稷这等“繁华”之地,没人愿意再回那苦寒之所。
官制刘渊愿意是模仿三公九卿,仔细思索后,也觉不必全盘照搬。借鉴隋唐之后的三省六部,三公之下设置尚书六部,将九卿之职能整合尽归尚书台。设都察院,主监察事务。另置内庭,下辖侍中、散骑、郎官等君王近臣官职。
地方上依旧仿汉郡县制,草原之上,在之前的邑落体系上,划分牧场,沿水建城,逐泽筑堡,设行政中心。虽然对部族的游牧性有所削弱,但再次加强控制。
对于制度这些复杂东西,除了少数人,大部分贵族都是不关心的,由大单于决定便是。他们更关心的还得属爵位,以及背后所涉及的食邑封赏,这才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中公、侯、伯又分一至三等。外臣爵位之巅暂时为一等侯,只有王族子弟方可封公,等于虚置公爵。刘渊的几个儿子还小,没想那么早就赐爵封邑,唯一符合条件的都仇,刘渊此时也不会赐之以公爵。
大体框架定下来,但也是纸面上的东西,想要落实,还需要一步一步开始搭建。
中平五年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美稷都陷入一种忙碌的状态中,准备着刘渊的建国事宜。
王柔是属于极其忙的那类人,作为美稷汉臣第一人,刘渊自然委以重任,领着一干汉臣积极参与建国诸事,忙得脚不沾地。经过犹豫,出于一个好奇的心理,终于决定出仕美稷,在王柔手底下挂了个职,协助其筹备典礼。
第 8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