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皇帝 作者:芈黍离
第 351 章
“刘渊诸子,都是人杰,可其心不齐,终有萧墙之祸!”曹操淡淡一笑:“孤之诸子,绝不若于彼,然孤之众子,兄友弟恭,齐心为国。就此点,刘渊不如孤!”
如今魏国,曹昂世子之位早定,只要曹昂无过,地位几乎没有动摇的可能性。且其人品才能,都得到上下认可,在宫中,亦受诸弟敬重。
当今天下,若论国家安定,魏国当属第一。其余诸国,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
“今日孤召诸位,是为一件大事!”曹操食指轻抬:“袁赵欺人太甚,屡屡侵我大河郡县。孤欲整军,出兵北伐!”
此言一落,诸臣大惊。
“王上不可啊!”程昱当即劝道。
......
散议,曹操出兵伐赵的事情定下,诸臣苦谏,不可动摇其心。
“奉孝!奉孝且住!”程昱唤住郭嘉,喘着气:“伐赵,绝不可取。西有胡夏虎伺在侧,南有楚、吴,贸然与进攻强赵,必给他国以可乘之机。吾不信尔等看不出来,文若不劝,奉孝你为何也不劝!”
“夏侯将军等人已然去调动兵马,各曹也都在准备军械粮草,刻不容缓,你我寻文若,再全劝王上!”
“仲德莫急!”郭嘉嘴角挂着笑意,待程昱情绪稍稍平缓下来,方出言:“你我都看得出来,此时大举伐赵,不足取,以王上之深谋,会看不出来?”
“奉孝的意思是?”程昱神色缓了下来。
“方才所议,王上着重问询西、北面事,对南面楚、吴却只字不提。”郭嘉若有所指。
“此次倒是吾太过心切了!”都是聪明人,程昱很快意识到了什么,对郭嘉一礼,眼神瞟向南方。
魏王伐赵,其意在南不在北!
这两年,南方反倒不怎么安宁。
偏居益州的蜀汉,若自刘焉时代算起,亦有十多年了。刘焉,给如今的蜀汉皇帝刘范,是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的,只是从刘范登基后的这六七年间,益州就难能太平。
刘范本身不过中人之资,相比于其父之老辣,他的能力手腕差距不是一点点。想要如刘焉那般压服益州世家,打击豪强,南拒蛮夷,北制张鲁,他还不行。其时,继位不过数月,便生动乱。
先是权臣赵韪的叛乱,波及数郡,持续了近半岁的时间。好在刘范将刘焉的临终告诫都听进去了,重用吴懿、庞羲、张任、甘宁等人,在诸臣辅助下,将之扑平。而经此乱,使刘范声望大跌。
其后,赵韪叛乱的风波过去不过两年,益州百姓方从前次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刘范的皇弟武阳王刘诞又叛了。这一次,刘诞实则只是台面上的人物,真正与刘范扳手腕的是一帮益州本土世家。
在刘焉时代,益州世家是被一直刘焉压制着的,及刘范继位,延续着刘焉的政策,对不法世家豪强进行打压。但在局势的把握与各方势力的平衡上,刘范远不如其父那般老到。
益州的世家们慑于刘焉,但对刘范,可不会怕,再勾连上对帝位有野心的刘诞,一场遍全国的叛乱再起。这一次,有益州本土世家的支持,叛军后劲十足,刘范难以短时间平定。
所幸蜀汉不是全国皆叛,除了中立势力之外,还是有不少益州世族坚定站在刘范这边。大义在手,人心思定,再加东州集团牢牢地守卫刘范,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刘范。
刘诞之乱,前后耗时近两年,蜀汉在此次内乱中的损失远甚于赵韪之乱。益州南部几郡离心,南蛮入侵,北边的张鲁亦不敢寂寞,侵占了益州不少地盘。这也是当年,北方大战之时,刘渊能放心东顾全力对付赵、魏、楚的原因。
对整个益州来说,两次大乱,伤了筋骨。但对刘范而言,他的帝位确是完全坐稳了,有点破后而立的意思。乱世出英雄,从大乱之中,涌现出了不少人才。似张任、甘宁,是完全崛起于益州军中,与大将军吴懿分管兵权。其他如张松、秦宓等人,俱出仕于成都。又有黄权、李严等臣受召,为刘范重用。
在北方三国休战的这几年,刘范腾出手来,整军向南,收复益南诸郡,消除割据不臣。其后以张任为主将,历时一岁多,击退南蛮,掠得南蛮人口过万,使南部暂宁。
休整一岁,再图北进,命甘宁领军出梓潼,一战而袭得葭萌关,斩首两千余,杀张鲁爱将杨昂。尔后甘宁统益州将兵,顺势北出,将张鲁的势力完全赶回汉中,蜀汉内外之祸乱,方得暂消。不过连年累月的征战之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蜀中,如今的益州,士民疲惫,亟待休养恢复。
而在南方,真正的主角,还得属楚、吴两方,刘、孙各自据有长江中、下游,从孙坚时代起,便相爱相杀。
孙坚、孙策父子之统御江东,进攻性十足,然过刚易折,这是通理,两父子颇不得江东世族之心,哪怕孙策也开始施以怀柔政策,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妥协。
孙氏父子似乎都逃不脱宿命,在去岁夏,吴王孙策外出狩猎,摆脱侍卫,亲射熊,遇刺而亡。
孙策一死,吴国国势再挫,动荡不已。这一次,孙策还没有来得及定下继承人,便故去。嗣君问题,令吴国朝堂风起云涌。
一干世家臣子,极力地拥护孙策之子孙绍继位,聪明人都看得出这干世家打的什么算盘,幼主继位,方便于他们掌控吴国。而在孙氏内部,也分为几派,有持立孙绍者,有议立孙权者,还有人提议由孙策之叔昭义将军孙静继位。
在军队中,亦不统一,孙策之亡令吴国乱象横生。这一世,没有随孙策草创江东的功勋,周瑜在军队中的威望远远不足。
但最终,还是周瑜牵头韩当、黄盖等孙氏老臣,并江表虎将,全力支持孙权,再由王太后吴氏拍板,张昭、桓阶等良臣鼎立支持,确立孙权。吴国嗣君之争,告一段落。
孙权初继位,朝局不稳,人心不定。不过孙仲谋何人,哪怕年方二十,却有雄主之资,极有气度。知晓自己继位,上下多有不服者。政事上,尽付大权于张昭、桓阶,军队中则以周瑜为大都督,统率吴国全军。自己则深居王府,读书习武,韬光养晦。短时间内,吴国安宁。
而在吴国深陷继位之争时,上游的楚国按捺不住了,在蔡瑁等人的怂恿下,发水陆大军五万,顺流东进,进攻吴国,兵临柴桑。彼时,新主未立,吴军军心不定,柴桑以西之吴土,尽数沦陷。
也就在柴桑守将周泰、董袭、蒋钦等人,率吴国水陆军士,拼死力战下,方抵挡住蔡瑁所率楚军精锐。蔡瑁非庸才,统军能力比起江夏的黄祖高了何止一筹,再加吴军本处劣势,柴桑激战,吴军保住了城寨,军士却死伤惨重,直接战殁者,便有三千多人。
建康事定后,周瑜受孙权王令,率援军西归,接管柴桑大军。新主既定,统帅又至,吴国军士便有了主心骨。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周瑜爆发了,亲率吴国水师,逆流而击楚军水军。
论统率,论智谋,蔡瑁哪儿是周瑜的对手。在临阵指挥,抓战机方面,周瑜更是甩了蔡瑁几条街。吴国柴桑水师,是周瑜调教多年的,几能如臂驱使,激起士卒战心,血战三场,蔡瑁不敌败走,周瑜趁势发起反攻。
长江一线的战争,主角是水师,楚军水师既败,陆上也动摇了,仓皇而退。周泰、董袭、陈武,率军穷追猛赶,杀戮甚多。
柴桑一战,吴军以少胜多,声势大胜,消息传回,顿时给吴国上下注射了一剂强心剂,渐安。
其后周瑜顺势西进,发起反攻,意欲再夺江夏。楚军这边,在后边的追逐战中损兵折将,士卒阵亡、受俘、失踪逾一万。消息传至襄阳,皇帝刘表龙颜大怒,不由分说,诏令一下,将蔡瑁调回。
然面对吴军侵攻,派何人统军应对,成为了当时摆在刘表面前的问题。他有意用刘备,招致蔡蒯等世家一致反对,无奈而用张允。结果注定了的,楚军再败,鄂县、邾县失守。
这个时候,楚汉朝廷大惊,若让周瑜继续西进,入得江汉腹地,威胁就太大了。顾不得其他了,果断委任刘备为征东将军,东去统军,抵御周瑜。
刘备南入荆州十年,至此,军权在握。
刘备屯军于夏水入江处,先筑一寨,而后立城,取名夏口,北靠安陆,南依沙羡,据此以敌周瑜。在徐庶的辅佐下,对吴军进行严防死守,周瑜力战不下,退兵。
其后,周瑜屯兵于鄂县,一直到今岁,在江夏一线,楚吴双方,集重兵,相持不下。当然,周瑜攻,刘备守的态势没改变。蔡瑁、张允两败,实在是大伤楚军元气,欲求反击而无力。
而曹操,在这个时候,将他的目光南移了。
如今,夏、赵不可骤图,唯一南向有动兵的机会。楚吴两虎相争,吴国新主继位,楚国刘表昏聩,储位不定,都是可图的对象。
相比于吴,曹操更钟意于楚,先取楚之南阳!
第 351 章
恋耽美
第 351 章
“刘渊诸子,都是人杰,可其心不齐,终有萧墙之祸!”曹操淡淡一笑:“孤之诸子,绝不若于彼,然孤之众子,兄友弟恭,齐心为国。就此点,刘渊不如孤!”
如今魏国,曹昂世子之位早定,只要曹昂无过,地位几乎没有动摇的可能性。且其人品才能,都得到上下认可,在宫中,亦受诸弟敬重。
当今天下,若论国家安定,魏国当属第一。其余诸国,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
“今日孤召诸位,是为一件大事!”曹操食指轻抬:“袁赵欺人太甚,屡屡侵我大河郡县。孤欲整军,出兵北伐!”
此言一落,诸臣大惊。
“王上不可啊!”程昱当即劝道。
......
散议,曹操出兵伐赵的事情定下,诸臣苦谏,不可动摇其心。
“奉孝!奉孝且住!”程昱唤住郭嘉,喘着气:“伐赵,绝不可取。西有胡夏虎伺在侧,南有楚、吴,贸然与进攻强赵,必给他国以可乘之机。吾不信尔等看不出来,文若不劝,奉孝你为何也不劝!”
“夏侯将军等人已然去调动兵马,各曹也都在准备军械粮草,刻不容缓,你我寻文若,再全劝王上!”
“仲德莫急!”郭嘉嘴角挂着笑意,待程昱情绪稍稍平缓下来,方出言:“你我都看得出来,此时大举伐赵,不足取,以王上之深谋,会看不出来?”
“奉孝的意思是?”程昱神色缓了下来。
“方才所议,王上着重问询西、北面事,对南面楚、吴却只字不提。”郭嘉若有所指。
“此次倒是吾太过心切了!”都是聪明人,程昱很快意识到了什么,对郭嘉一礼,眼神瞟向南方。
魏王伐赵,其意在南不在北!
这两年,南方反倒不怎么安宁。
偏居益州的蜀汉,若自刘焉时代算起,亦有十多年了。刘焉,给如今的蜀汉皇帝刘范,是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的,只是从刘范登基后的这六七年间,益州就难能太平。
刘范本身不过中人之资,相比于其父之老辣,他的能力手腕差距不是一点点。想要如刘焉那般压服益州世家,打击豪强,南拒蛮夷,北制张鲁,他还不行。其时,继位不过数月,便生动乱。
先是权臣赵韪的叛乱,波及数郡,持续了近半岁的时间。好在刘范将刘焉的临终告诫都听进去了,重用吴懿、庞羲、张任、甘宁等人,在诸臣辅助下,将之扑平。而经此乱,使刘范声望大跌。
其后,赵韪叛乱的风波过去不过两年,益州百姓方从前次战乱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刘范的皇弟武阳王刘诞又叛了。这一次,刘诞实则只是台面上的人物,真正与刘范扳手腕的是一帮益州本土世家。
在刘焉时代,益州世家是被一直刘焉压制着的,及刘范继位,延续着刘焉的政策,对不法世家豪强进行打压。但在局势的把握与各方势力的平衡上,刘范远不如其父那般老到。
益州的世家们慑于刘焉,但对刘范,可不会怕,再勾连上对帝位有野心的刘诞,一场遍全国的叛乱再起。这一次,有益州本土世家的支持,叛军后劲十足,刘范难以短时间平定。
所幸蜀汉不是全国皆叛,除了中立势力之外,还是有不少益州世族坚定站在刘范这边。大义在手,人心思定,再加东州集团牢牢地守卫刘范,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刘范。
刘诞之乱,前后耗时近两年,蜀汉在此次内乱中的损失远甚于赵韪之乱。益州南部几郡离心,南蛮入侵,北边的张鲁亦不敢寂寞,侵占了益州不少地盘。这也是当年,北方大战之时,刘渊能放心东顾全力对付赵、魏、楚的原因。
对整个益州来说,两次大乱,伤了筋骨。但对刘范而言,他的帝位确是完全坐稳了,有点破后而立的意思。乱世出英雄,从大乱之中,涌现出了不少人才。似张任、甘宁,是完全崛起于益州军中,与大将军吴懿分管兵权。其他如张松、秦宓等人,俱出仕于成都。又有黄权、李严等臣受召,为刘范重用。
在北方三国休战的这几年,刘范腾出手来,整军向南,收复益南诸郡,消除割据不臣。其后以张任为主将,历时一岁多,击退南蛮,掠得南蛮人口过万,使南部暂宁。
休整一岁,再图北进,命甘宁领军出梓潼,一战而袭得葭萌关,斩首两千余,杀张鲁爱将杨昂。尔后甘宁统益州将兵,顺势北出,将张鲁的势力完全赶回汉中,蜀汉内外之祸乱,方得暂消。不过连年累月的征战之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蜀中,如今的益州,士民疲惫,亟待休养恢复。
而在南方,真正的主角,还得属楚、吴两方,刘、孙各自据有长江中、下游,从孙坚时代起,便相爱相杀。
孙坚、孙策父子之统御江东,进攻性十足,然过刚易折,这是通理,两父子颇不得江东世族之心,哪怕孙策也开始施以怀柔政策,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妥协。
孙氏父子似乎都逃不脱宿命,在去岁夏,吴王孙策外出狩猎,摆脱侍卫,亲射熊,遇刺而亡。
孙策一死,吴国国势再挫,动荡不已。这一次,孙策还没有来得及定下继承人,便故去。嗣君问题,令吴国朝堂风起云涌。
一干世家臣子,极力地拥护孙策之子孙绍继位,聪明人都看得出这干世家打的什么算盘,幼主继位,方便于他们掌控吴国。而在孙氏内部,也分为几派,有持立孙绍者,有议立孙权者,还有人提议由孙策之叔昭义将军孙静继位。
在军队中,亦不统一,孙策之亡令吴国乱象横生。这一世,没有随孙策草创江东的功勋,周瑜在军队中的威望远远不足。
但最终,还是周瑜牵头韩当、黄盖等孙氏老臣,并江表虎将,全力支持孙权,再由王太后吴氏拍板,张昭、桓阶等良臣鼎立支持,确立孙权。吴国嗣君之争,告一段落。
孙权初继位,朝局不稳,人心不定。不过孙仲谋何人,哪怕年方二十,却有雄主之资,极有气度。知晓自己继位,上下多有不服者。政事上,尽付大权于张昭、桓阶,军队中则以周瑜为大都督,统率吴国全军。自己则深居王府,读书习武,韬光养晦。短时间内,吴国安宁。
而在吴国深陷继位之争时,上游的楚国按捺不住了,在蔡瑁等人的怂恿下,发水陆大军五万,顺流东进,进攻吴国,兵临柴桑。彼时,新主未立,吴军军心不定,柴桑以西之吴土,尽数沦陷。
也就在柴桑守将周泰、董袭、蒋钦等人,率吴国水陆军士,拼死力战下,方抵挡住蔡瑁所率楚军精锐。蔡瑁非庸才,统军能力比起江夏的黄祖高了何止一筹,再加吴军本处劣势,柴桑激战,吴军保住了城寨,军士却死伤惨重,直接战殁者,便有三千多人。
建康事定后,周瑜受孙权王令,率援军西归,接管柴桑大军。新主既定,统帅又至,吴国军士便有了主心骨。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周瑜爆发了,亲率吴国水师,逆流而击楚军水军。
论统率,论智谋,蔡瑁哪儿是周瑜的对手。在临阵指挥,抓战机方面,周瑜更是甩了蔡瑁几条街。吴国柴桑水师,是周瑜调教多年的,几能如臂驱使,激起士卒战心,血战三场,蔡瑁不敌败走,周瑜趁势发起反攻。
长江一线的战争,主角是水师,楚军水师既败,陆上也动摇了,仓皇而退。周泰、董袭、陈武,率军穷追猛赶,杀戮甚多。
柴桑一战,吴军以少胜多,声势大胜,消息传回,顿时给吴国上下注射了一剂强心剂,渐安。
其后周瑜顺势西进,发起反攻,意欲再夺江夏。楚军这边,在后边的追逐战中损兵折将,士卒阵亡、受俘、失踪逾一万。消息传至襄阳,皇帝刘表龙颜大怒,不由分说,诏令一下,将蔡瑁调回。
然面对吴军侵攻,派何人统军应对,成为了当时摆在刘表面前的问题。他有意用刘备,招致蔡蒯等世家一致反对,无奈而用张允。结果注定了的,楚军再败,鄂县、邾县失守。
这个时候,楚汉朝廷大惊,若让周瑜继续西进,入得江汉腹地,威胁就太大了。顾不得其他了,果断委任刘备为征东将军,东去统军,抵御周瑜。
刘备南入荆州十年,至此,军权在握。
刘备屯军于夏水入江处,先筑一寨,而后立城,取名夏口,北靠安陆,南依沙羡,据此以敌周瑜。在徐庶的辅佐下,对吴军进行严防死守,周瑜力战不下,退兵。
其后,周瑜屯兵于鄂县,一直到今岁,在江夏一线,楚吴双方,集重兵,相持不下。当然,周瑜攻,刘备守的态势没改变。蔡瑁、张允两败,实在是大伤楚军元气,欲求反击而无力。
而曹操,在这个时候,将他的目光南移了。
如今,夏、赵不可骤图,唯一南向有动兵的机会。楚吴两虎相争,吴国新主继位,楚国刘表昏聩,储位不定,都是可图的对象。
相比于吴,曹操更钟意于楚,先取楚之南阳!
第 35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