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 作者:肉书屋

    新唐遗玉 第127部分阅读

    李世民同宫人抬了魏征离开,宣布散朝后,才将手中的玉笏插进袖里,一抄手,朝殿外走去,有几人小步跟了上去,剩下的,多是偷偷瞄着他离开,神色各异,有胆子大的.当场便冷哼出声。

    “唉,这叫什么事儿,闹了几日,就这么结了。”

    “我早料到如此,离京两年,魏王之宠,仍旧是无人能及啊,不、该说是更有甚才对,太子前阵子又因错被禁足,魏王出这么大事,却这么简单就抹平了,唉。”

    “别叹气了,前几日我们在殿上帮腔,还是想想送些什么礼去魏王府赔不是吧。”

    “哼,要去你去,我才不去!”

    殿上有人交头接耳,殿外几人跟上李泰,说了些讨巧的便宜话,朝臣都知魏王脾气,见他爱答不理的,也不觉他是故作姿态,跟了小半段儿路,才停下等他先行。

    杜楚客见了,便与同行的几个人打了招呼,快步追上去,脸上全没了昨日的焦躁。

    “恭喜殿下,洗脱了这不白之冤。”

    “嗯。”李泰在宫门前站了,左右一看,便捡了西边的道走。

    “殿下,你这是要上户部去?”

    “太史局。”李泰没作解释,凉了一头雾水的杜楚客在宫门口,独个走了。

    圣谕分作两道发,他那一道昨日给了遗玉,按说今天是要在殿上宣的,好叫礼部和太史局操办,可魏征晕倒,皇帝走人,这便没宣出来,昨日卢家的事还没传开,并没多少人知道遗玉被指王妃的事,不过,这都是暂时的,待明日宣了这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指婚,尚不知会引来几处波澜。

    龙泉镇璞真园

    上午从京里回来,简单洗漱之后,在正房小厅摆了茶果,叫下人去西院邀了周夫人过来,遗玉将昨日及笄礼上的经过,说给了她听,卢氏在一旁补充。

    周夫人喝着茶,认真听着,并未吱声,说到长孙娴送了莠草添笄时,皱了眉头,听到遗玉应变,又松展,说到三夫人前来,若有所思,但当听到李泰带了圣谕过来,宣了指婚之后,这处事不惊的老妇,竟意外到失态的程度。

    遗玉见她一脸诧异,暗暗偷笑,面上一本正经地拿出那道圣谕给她瞧,在她低头看时,冲卢氏挤了挤眼睛,被周夫人逮到,瞟她一眼,将圣谕细细读了,收敛神色,一盆冷水浇下来。

    “有什么好高兴的,一个是皇帝的爱子,一个是乡野出身,无依无靠,同长孙家结怨的小女子,又有房家那层关系在,你们回京不过半个月,你可有深想过,魏王是如何求了这婚事的,皇帝又是为何答应这门婚事的。”

    遗玉默了一下,道:“婆婆说的是,您说的这些,我昨晚都想过,”她一开始是被喜悦冲昏头,可等夜深人静的时候,便习惯地冷静下来,去思皇上是怎么想的,她没有太多依据去揣测,李泰是怎么做到的,她亦不大清楚,可是如同周夫人说的,这当中定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才促成了这桩在外人看来绝无可能的婚事。

    可是昨天两人待了一下午,他都没有开口提起,这种态度,便让她明白,有些事,他不愿说,那她便不去问,哪怕她再好奇,就好像她在那接风宴上的一举一动乃至目的,都并未同他如何解释一般。

    他们是要并肩走下去的恋人,可更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他有他的事要做,她也有她的事要做,不说,不问,不是因为不关心,不在乎,只是一种默契,专心做好自己的那一部分,才能让对方更加轻松。

    周夫人在她脸上扫了一遍,将圣谕卷起来,递给她,道:“你心里清楚就好,莫要高兴过了头。”

    遗玉点点头,卢氏在一旁笑着道,“这好事怎就被你们说地糟了心,我现在倒是在愁,这嫁妆的事,可怎么办?”

    周夫人并不知道卢中植留了多少家产给卢氏母子,放下茶盏,娓娓道来:

    “按着往年长安城嫁娶的例子,玉儿这份嫁妆,要做的好看,少说是要有良田三倾,两座京城里的三进宅子,四处京畿庄子,双套齐的家具,红木难得,檀木次之,花梨木也可,最差也要是酸枣木的,屏床桌案,妆台橱柜,塌凳桶屉,一套三十四件儿,一样不能落下,又要有瓷器、漆器、釉器,字画、绣屏、帷幔,珍玩器物,一应的摆设,最吉是八八之数,少也要六十六件,另要备上丝绸绵帛,金银首饰,床毯被褥……”

    遗玉听周夫人好像在背书一艇细数,最后才总结道:

    “林林总总,用红脚桶,红扛箱抬了,是需得满六十四抬,才叫上得了台面,可依着魏王身份,这六十四抬便薄了,一百二十抬,才叫气派。”

    卢氏当年大婚,也是风光无比的,但比起周夫人所说,也只极了最低的标谁,听后便担心地问道:

    “这么算来,是得多少银两才能置办?”

    周夫人放下茶盏,两手捏算了一阵,伸出了四根手指,“不算田产房屋,少说是要四万两。”

    卢氏吸一口凉气,不怪她惊讶,她头十多年是不理家务的千金小姐,后七八年是生活无忧的官夫人,之后十几年,最多是拿着过三千两的银票,还这不舍花、那不舍花的,同韩厉去到普沙罗城,又什么都不用她经办,这四万两,若没有卢中植留下的家产,当真是一笔天文数宇了。

    想到卢中植留给他们母子的家产,卢氏便又苦恼地皱起眉头,钱,他们家是有的,可是要给了卢家那三万现银,他们剩下的,便只有田产和房契了,过去她给遗玉置办过嫁妆首饰,买了一千多两银子的东西,可是现在嫁到魏王府去,一千两银子的金银首饰,一抬都不够装的,魏王府可不是只有魏王一个人住,内官给事,各种人物,若遗玉嫁妆薄了,势必会被慢待,且女儿嫁了夫家,是要有自己的私房钱,才好行事,说话做事,才硬气!

    一个问题摆在卢氏面前,借钱给兄长,给女儿办嫁妆,此事难两全。孰轻孰重,她只是几下眨眼的功夫,便分了清楚,抬头看着正在沉思的遗玉,正色道:

    “那银子,咱们就先不借给他们了,你不用操心嫁妆的事,娘会和周夫人商量,给你备的妥妥当当的,叫你风风风光光地嫁人。”

    说这话,她却有些心酸,当初日日辛苦守那山楂林子,串糖葫芦赚钱,便是为了给儿子置产、给女儿备嫁妆,可事到临头,还是捉襟见肘。

    “娘,”遗玉伸手拉住卢氏,她倒是乐观,“这还早着呢,指婚刚下来,后头还要正经地三书六礼,不得几个月准备的,且叫我写封信去扬州问问,应是有木材生意,这家具想必能省下,库里又有不少现成的摆设,到时候添添加加,便也够了……”

    话是这么说,她心里却在苦思冥想着,上哪去弄一笔钱来填上这空洞,别她成个亲,把家里都搬空了,那二哥卢俊日后回来,拿什么成家立业。

    “对、瞧娘这记性,”卢氏捏捏她小手,脸上又有了喜色,“前年在国公府,同你姑母说起,扬州是有木材生意的,娘再写封信给她,让她出出主意。”

    卢家在扬州还有亲戚,卢氏的姐姐卢景珊,还有卢老夫人都居在那里,前阵子他们从普沙罗回来,卢氏便让人捎了信去报平安,这还不知她们收到没有。

    第六十三章 不着调的婚事

    “河北道那边,怀州、魏州、定州今年又是小旱,收成预计不足往年三成,春纳积欠已累有五万担,若强收租庸,民不堪负,臣以为,当得。”这是户部的程秉。

    “准奏。”各州各县,每年都有丰有旱,也是丰多旱少,像这种蠲免万担积欠的事,通常只需皇帝两个字便能拍定。

    又是一日,二月十四,因为前几天的闹腾,加上昨日的半场朝会,今天早朝时候,太极殿上格外安静,各部照例禀了几件事,一板一眼,得了皇上几句指示,没人插嘴,也没人打岔,直到每日的例项处理完,皇帝才会开口提些旁的事项,交待下去。

    “李泰,”李世民看向左列当首几人中的紫袍金冠者,严肃了一早上的脸色,始露出一丝笑容,“你今年是二十有二了,几名皇子中,也就你到这今年纪还未娶纳,前两年你忙着撰书一事,可到了这年纪,再不娶亲,就是不当了,撰书是要紧,可也不能误了婚姻大事,朕这恰有一合适人选,做你正妃也是使得了。”

    前日还在因为魏王盗库的事当朝吵架,今天就转而商量起了婚事,风向变得快,可朝臣多能适应,昨日卢家祠堂及笄礼一事还未传开,除了极个别昨日已知的闷不吭声外,其他人多是好奇的紧,而今魏王隆宠正盛,这有幸被指婚的,又会是哪家小姐?

    有人好奇,亦有人忧,如今承了莱公爵位的杜若谨站在李泰左后,抬头着一眼他背影,脸上轻现一抹忧色,遗玉回来几日,他已听说不少消息,尤其是在芙蓉园那场接风宴上的风头,前两日经人说起,他便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当初那小姑娘已长大,变得更加出类拔萃,忧的是树大招风,日后嫁入王府,那侧妃的身份会让那一首愈显脍炙人口的词牌遭人诟病,如今这担忧将变成现实,皇上再指婚——扣君心,这将置魏王妃于何处。

    李泰听了李世民的说辞,目光微闪后,上前去,一拜,道:“儿臣谨遵父皇安排。”

    咦?多少朝臣心里一诧,没想李泰是会这么乖乖听话,可接下来李世民的话,便叫他们傻眼了。

    “呵呵,朕曾在你府上中秋夜宴见过一女,印象颇深,此女聪慧大方,口齿伶俐,在国子监念书时,风评极佳,据说一场五院艺比上,可是连拿过两块木刻,说是才女也不为过了,她祖父是开国功勋,已故的怀国公卢中植,又同你一齐外出巡游两年,前被指作你侧妃,朕觉得是可惜了,这便将卢家的二小姐,指与你做王妃,如何?”

    安静!李世民一番笑语,愣是让朝堂上百文武寂下,皇上说的这是谁,有去参加过魏王接风宴的认得,有没去参加过魏王接风宴的也认得,时隔两年,当初长孙无忌嫡子被杀一案,仍旧让重臣记忆犹新,卢家的二小姐是谁,那不是杀了长孙无忌的那个卢智的胞妹吗!?

    若说其他人是惊,那杜若谨便是愣了,他侧头看一眼立在殿中的李泰身影,一时弄不清,这一门亲,是皇上的意思,还是李泰自已求来的。

    而长孙无忌和房乔脸上,则是不约而同地露出一抹异色,飞快地抬眼着一下龙椅上正座的赫衣君主,就听李泰一声低应。

    “谢父皇隆恩。”

    “好,你愿意就好,此事就交由礼部去办,太史局选好良辰吉日,朕便不督促了,克己,这事你可是要紧着些,看顾好,三书六礼都要做周全。”

    杜楚客还在傻站,被点了名,一时没反应,得叫身旁的同僚轻椎了两下,才慌忙出列,心一沉,知此事万万不妥,正要抬手揖秉,忽觉身上一冷,侧目看见李泰盯来的一记幽绿眼神,只觉头皮猛然发麻,脑子一个激灵手脚嘴巴都不听使唤,躬身道:

    “臣遵谕。”

    这件事算是拍板落定,但明眼人,都起了别样心思,这一桩“不着调”的婚事,亦让人嗅出不同寻常的味道来,照理说,皇上是万不该指了这门婚事下来,可听着话也不像是魏王自己去求的,这倒同当日那侧妃一指婚下来时候,众人的反应一样了,父子俩的心思,谁都猜不准,这门婚事的由来,谁都说不定。

    就在群臣复杂的心思里,散朝的钟鸣声响起,皇上一离殿,李泰便被一群人给围上了,都是恭喜道贺的,当然也有远远站着冷眼看热闹的。

    李泰被人围了,脸上没啥表情,没人知道他这模样,心情却是不错的,要不怎么也不能站在那里听这些人说废话,除了“嗯”,“啊”之外的鼻音,甚至还应了两句别的。

    一盏茶后,他身边人才少去,等在一旁的礼部尚书,伸手朝殿中一僻静的一角引了,李泰便同他踱过去。

    这任职礼部尚书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上的堂弟,西安王李孝恭,按辈分,李泰还需称他一声堂叔才是,这同怀国公卢中植、宋国公萧瑀被并称为开国三勋的西安王,曾经风光一时,于贞观三年交割了兵权之后,便任起了礼部尚书一职,比起亡故的卢中植,还有被时贬时用的萧瑀,倒算是最安逸的了。

    四周无人,李孝恭先一道贺,后笑道:“这婚礼事宜,可有特别要交待的。”

    李泰同他也没行什么虚礼,看着并不见外的样子,抬手要了他的象牙笏,用小笔在上面写下一列字,递还过去。

    “她府上眼下居在京外,采纳问礼,去此处便是。”

    李孝恭看了一眼那纸笺上的址所,点点头,沉吟中,便听李泰又一声:

    “还有,要尽快。”

    下朝回府,长孙无忌在前厅喝了半壶凉茶,才转到书房去,在书架上翻寻了一阵子,因动作太大,抽落了几本书在地上,他看着掉在地上的书,抬手拧了拧眉心,就听屋外有人敲门。

    “爹,夕儿能进来吗?”

    长孙无忌神色变幻,应了一声,便低头去将书捡起来,拍了两下,重新搁置在书架上,扭头就见长孙夕绕过帷幔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方托盘,一个浅笑便叫这满室明亮起来。

    “前日同赵太医抄了个补品方子,补气益神,今早烧了老参,给爹尝尝。”

    长孙无忌心中宽慰,在椅子上坐下,接过她递来的瓷盅,持了汤勺,一品之后,咸香饶舌,暖了心肺,有所感,便轻叹道:

    “谁若娶了我夕儿,当真是叫有福气,爹是不舍你嫁了。”

    长孙夕轻嗔一声,脸上有些羞红,捡了椅子坐下,待长孙无忌将补品喝完,才开口道:

    “今日朝上可是有什么有趣的事?”

    父女俩关系一向很好,长孙无忌并不避讳,时常同她讲一些朝事,因此她有这么一问,他并不觉奇怪,只是今日朝上这“趣事”,叫他如何开口。

    “爹?”看他出神半晌,长孙夕才轻唤了一声,疑惑地道,“可是有什么难事,不妨说说,夕儿帮您出主意。”

    “是有桩喜事,”长孙无忌放下碗盅,迟迟开口,看着她,道:“皇上赐了一桩婚事给魏王,把那卢家的二小姐,指了正妃。”

    一怔、一忡、一失神,短暂的沉默后,长孙夕方缓缓收起脸上的各种神情,脸色难看地对长孙无忌一点头。

    “爹,我有些不舒服,先回房去休息了。”

    说罢,不等长孙无忌应声,她便扭紧了发白的十指,低下头,脚步匆匆地离开,听见房门声响动,一声长叹,长孙无忌抬手在脸上搓过,低声自语道:

    “非是有报么…为何要应到我这几个孩子身上。”

    长孙夕回了房后,便退了侍女们,一个人关在房里,整个中午都没再出来,直到下午,等在院子里下人们,才又见房门打开,贴身侍候的侍女,忙叫人准备膳食,自己跟着开门的长孙夕进了内室。

    “小姐,您是身体不适么,可用叫大夫来?”

    “不必,”长孙夕躺回床上,隔着纱帐,声音轻缓来传来:

    “书案上有封信,你亲自替我送出去,另外再派人去我大姐那里,打听下,昨天可是出了什么事。”

    “是。”

    璞真园

    库房建在园子西处,并没有国公府那么大的规模,一半建在明处,有两间,一间放了常用的杂物,一间放了用来替换的家具摆设等物,地下又有一半,只有一间,里头除了四口特制的大箱子外,另有两只摆满盒子匣子的架柜。

    暗室的四面墙壁上,火烛都被点亮,照的阴暗的室内明亮,遗玉和卢氏站在架柜下头,一个翻看着一只只首饰盒子,一个在边上陪着说话。

    “这都是旧物了,”卢氏又合上一只盒子,皱眉道,“金银需打了重做,其他的都不合时宜,只能用来填箱。”

    “那便去京里找两个好手艺的金匠,”遗玉抚过一只盒子,看看手指上的灰尘,也蹙了下眉,两年了,她回京后,是头一次到库房来,当日得了这一笔钱财时候,是觉得多,也没样样细看,如今再瞧,有的越旧越值钱,有的却旧到不能直接拿来用。

    第六十四章 送药

    二月十六,春日早起,还有些微寒,陈曲打了清水端进来,遗玉洗漱后,坐在妆台前,发髻反绾,挑了一套三件点翠的珠花簪子别在髻上,又在耳上配了一对小巧的白兰坠子,用眉墨在眉头轻晕了两下,有些愈发显媚的桃花眼被压了色,变文静许多。

    陈曲取了榻上的衣裙,帮她穿戴,葱襦藕裙,颜色不和当下艳丽的时兴,却是街上少见的配色,帮遗玉系好了束裙带子,她后退两步站开,打眼瞧了,只觉得自家小姐没了前天下午的大方贵气,看着就是个文文气气的闺秀,且是那种会极会写诗作画的。

    遗玉对镜子瞧了一眼,便走到窗下的书桌边上,拿起放在上头的一只半尺长短的锦盒,对陈曲道: “去看看于通将马车备好没有,我去我娘那用早点。”

    陈曲应一声,便出了屋子,遗玉走在她后头,去了卢氏那里,进屋便听见少女的娇笑声,扬了扬眉,绕过屏风,就见韩拾玉搂着卢氏的手臂,坐在长椅上,笑得前仰后合,可一见她进来,便立马坐正了身子,收了笑容。

    “娘。”遗玉规规矩矩地请了礼,便在一旁的空椅上坐下,看着韩拾玉,一弯眼睛,道: “说什么高兴的呢?”

    韩拾玉轻哼一声,便松了卢氏,站起身,“我去看爹起了没。”

    看她离开,卢氏无奈地摇摇头,对遗玉招招手,示意她坐过来,道:“我瞧着这两天地更不对脾气了,见了你连招呼都不打,这又是怎么了?”

    遗玉明知韩拾玉是为了杜若瑾的事,才给自己拿脸,反正是不觉得有什么好同她隔气的,便不在意,道: “我也不知,许是哪句话又惹了她,对了,待会儿吃罢早点,我有事要去京里一趟。”

    卢氏脸色微变,“娘不是说了,这嫁妆的事,不要你操心,你只需把当亲缝的绣活做了,其他的都不用你管——哪里有女儿家自已经办嫁妆的道理,写给扬州的信巳寄出去了,娘又和周夫人说好,今日和她商量下明细,明天就去东都会的铺子,挑挑手艺,请两个金匠,还有—— “娘,”遗玉见卢氏一副自己要同她抢生意的模样,好笑地打断她的话,“我是要到文学馆去看看,虽不在国子监念书,可是那棋书的事,我还要担一份子,巡游了罢,眼下文学馆正在整稿,殿下那天说了,要我这几日抽空过去一趟,今早看着天气不错,我就想去瞧瞧。” 卢氏脸色这才好看些,看见她放在案几上的盒子,问道:“这是什么?”

    “哦,拿来送人的。”遗玉随口答道。

    卢氏只当是她鼓捣了什么东西要拿去送给李泰,便没多问,又叮嘱了她几句,小满带人摆了早点在前厅,母女俩吃罢饭,遗玉抱着盒子出门,韩厉才过来,进屋看见卢氏拿了纸笔在写写画画,走近看了,才发现是在算账。

    卢氏只抬头看他一眼,便又低下头去,韩厉在她对面坐下,好脾气地温言道: “这是算的什么?”

    “我女儿的嫁妆。”卢氏同他说话,全没旁人在时的好脸色,不咸不淡的。 “可要我帮你参谋参谋?”

    卢氏又将几个错数勾去,换了张纸,一边对校,一边摇头,“不用,我玉儿同你又没什么干系,你不是她长辈,不必操心,”顿了顿,抬头看他,道: “你莫想借机打什么鬼主意,我们路上便说好了,我让你跟着,你要让我和我玉儿在一处。”

    对上她无比认真和固执的眼神,韩厉眼神一软,讪讪地抬手摸模鼻子.道: “我还有笔资产,你若要用钱,可以拿给你,玉儿同我是无关,可是你同我有关。”

    卢氏低下头,继续算账,嘴角露出一抹无声的笑容,声音却平常道:“你是你,我是我。”

    还是上午,魁星楼这种顶尖的风流场所,一楼大厅也没见多少客人,而二楼的多数雅间,昨夜帘醉的客人多还没有睡醒。

    室内流转着一股蜜香,甜丝丝的,有些起腻,听见珠帘“哒哒” 作响,又闻一声笑语,遗玉便放下茶杯,从座上站起来,转身便见一袭橘衫酥胸半抹的女子拨帘走进来。

    “呵呵,今儿是吹什么风,怎妹妹有空想到来寻我?”

    “楚姐姐,”遗玉回以一笑,便被楚不留走过来拉着坐下,上下打量她一遍,亲呢地整了下她的衣襟,道: “你几次来都是男装,颇显清俏,这换上女装,又是一副美人模样,你生的好,可莫要浪费了这皮相,前几日从洛阳送了一种新鲜的口脂过来特意捎带给常来的几位夫人们,是顶好的脂粉师傅用花汁调的,我送些与你试试,若喜欢,日后只管来我这取。”

    两人满打满靠,见过四回,可楚不留这般亲近的态度,却一点都不做作,遗玉目里轻闪,眼里也有了笑,道: “总拿你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今日便是来回礼了。” 说着,便拿了放在一旁的锦盒,打开后,里头的黄绸布上,整整齐齐地横着四只大小不一的瓷瓶,两只细颈的,两只圆肚的。

    “这是?”楚不留疑惑地问道,饶是她心思玲珑,也猜不出里头是什么。

    遗玉不慌不忙地先捡了那细颈的瓶子出来,打开瓶塞,递给她,解释道: “上次过来,遇上几个醉酒的客人,在楼下疯痴,想是这样的事会常发生,既闹了场子,又难受了客人自己,这瓶子里装的是解酒的丸药,不说大话,就算是喝了两坛子的纯酿,只要用温水送服一粒,就不会再有呕吐感,盏茶后便会酒醒,宿后也不会头疼干渴,除了四肢稍乏外,与常无异,日后若有醉的厉害的客人,不妨给服上一粒。”

    楚不留一边称奇,一边倒了一粒小指甲盖大小的药丸出来,嗅了嗅.又装回去,思索了一下,扬声叫来门外一名丫鬟,将药瓶递过去.交待了几句,待人去办后,先冲遗玉歉意一笑,其中意味,不解自明.又指那另外一对瓶子。

    “那这个呢?”

    可以让我一诊?”遗玉道,见楚不留疑惑地点头.便捏拈贴仁,她的腕上试探一阵,几下轻点后,松开又盯着她眼底看了会儿,辨出香粉遮掩下微微的青色,道: “我上次来,发现你气色不如过往,必是近来经常饮烈酒食物又多荤腥,夜过子时才会休息的缘故,所以肝火过旺,肝气不足.肾气不固便会易躁易怒,眼底又安晕,肤脂略燥,泻而不通,睡常失眠。”

    楚不留将惊讶写在脸上,因遗玉所述症状半点不错,“我怎不知你还有这能耐,竞与同安堂的济大夫说的不差了,不瞒你讲,我上个月才寻他诊过,写了一副方子,这吃有一个月了,除却睡得好了些,症状却没轻缓多少。”

    遗玉暗笑,医馆里大夫的方氏重病症不重药理,虽说是对症下药,可有几个会像楚不留这样,因为皮肤变差,就会去找大夫的,既无病患,便无方可寻,给她开的药,也就针对失眠这一项,这才会让她吃了一个月,别的都没好转。

    遗玉拿起一只圆肚瓷瓶打开,倒出一粒浅褐色的药丸,小指甲盖大小,“你不妨试试我配出来的露容丹,每日早点时候服上一粒,三五日便会见效,这药丸没什么副用,味道略甜,你可当糖豆吃了一样,记得不要多服便可。”

    “多谢你还记挂着我,”楚不留面上带着谢意,心里是半信半疑,接过那小瓶又是闻了一阵,是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就连药气都淡的很。这时候,刚才拿了解酒丸出去的那个丫鞋敲门进来,匆匆走到楚不留,拿着那细颈的小瓶子,低头在她耳边低语几声。

    “去将新进的口脂拿一套过来,”屏退了丫鬟,楚不留手里拿着两只药瓶,低头看了一会儿,抬头对遗玉又是一笑,“你这回礼,我且收下。

    见她态度没刚才的热切,遗玉并不在意,山谷半年同萧蜓那等名医一起活人试药,浪费了多少奇花异草,在药草资源丰盛的六诏一年的日夜药研不是假的,那厚厚的两卷药理手稿也不是假的,她已不是当初那个初入门槛的小药徒,手上的许多方子,都是外头不曾见过,不曾听过的。她对自己制出的药物,有绝对的信心。

    楚不留收好了药瓶,给遗玉续了杯茶,便提起了另一桩事:“我听说一件事,不知是真是假,问了,若是我道听途说,你也别恼。” 遗丢点头,示意她问,就听她道:说是,皇上下了谕旨,指了你给魏王殿下当王妃?”

    “是真的。”

    “这、这可真是桩喜事,恭喜了!”

    遗玉看看她眼里的惊喜,辨不清是真是虚,拿起杯子凑到唇边,借着饮茶掩饰思虑,“谢谢。”

    高兴罢,楚不留突然话锋一转,道: “前天晚上,楼里便有姑娘跑到我这里来说,有客人讲,在魏王宴上喝了一种蛇胆酒,几天过后,眼神儿变好了,我起初是不信,可后来又有几个客人也这么说,道是原本捧在手上才能看请的书,搁在桌子上便能明了,昨日更是有一群客人来,点名要喝蛇胆酒。不虚夸,咱们这魁星楼的酒窖,是存有上百种佳酿,可就是没这蛇胆酒,就算是有了,又哪有那明目的效果,我本是打算托关系到魏王府上问问,怎知你就送上门来——” 她眼波一转,探向遗玉,“姐姐且厚颜问你一句,那蛇胆可还有多的?”

    遗玉是没想到这蛇胆酒的名头这么快就传开,她看着楚不留眼里的探询,知她是打的什么主意,摇头道: “那是一枚巨蟒的蛇胆酿的,本就不多,那天给客人们喝了两坛,更没剩下多少了。”

    见楚不留面露惋惜之色,又接着道:“不过姐姐若是想尝尝鲜,我那里还有一坛子未动,可以送你。”

    “这怎么好意思?”楚不留便做为难之色。

    遗玉摇头,“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比起你上次送我的利器和金疮药,该不好意思的是我才对,何况那蛇胆酒,喝多了药效便会淡.也是来你这里那几个客人眼神本就不好,药效才会显著。”

    “那便却之不恭了。”一坛子酒,少说可以均出二十来杯.这等稀罕的东西,就是要越少才越金贵。

    过了一会儿,有丫鬟送了口脂过来,四种颜色,浅粉的,桃红的,橘红的,丹红的,色泽极正,都用拇指粗细的象牙筒子盛了,一看便是稀罕玩意儿,遗玉没客气地收下,又和她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待她走后,楚不留才捧着那一只装药的锦盒,心事重重地朝后院走。另一头,遗玉出了魁星楼的大门,没有马车来接,步行朝西边去了,今儿是十六,白日见有女客从楼里出来,附近的行人也不觉稀奇,只多看了这头戴钱葱纱幂遮面,身穿藕裙的窈窕女子几眼。

    遗玉边走,边琢磨着楚不留今日的言谈,魁星楼和宫里有什么联系,楚不留为何对她存有善意,卢智的死,到底是因为什么?

    她送药,除却查探对方态度,另有目的,同李泰的婚事,势必会把她推在风口浪尖上,她便不避忌让人知道她擅药的本事,更何况,以她现在的分量,在宫里那位的眼里,抛开李泰不说,想是同一只小小的蚂蚁没什么两样,一个掌尽天下的人,怎会在意一只蚂蚁在做什么?今日借着魁星楼行事,放长线钓大鱼,许是与虎谋皮,可未尝不能得,周夫人说的好——凡事有得有失,只要的得过于失,便可行。走到西口,便见于通驾着马车来接她,遗玉上了车,取下纱幂,问道车中另一人。

    “可是办妥了?”

    “嗯,那些小儿见奴婢唱的好听,便都围上来,我听见有人能跟着唱了,这才换地方,总共去了四处。”

    “好。”遗玉靠在车壁上,摩挲着手中纱幂,闭上眼睛,遮去当中的浮躁,心里迫切见到那人,好能心宁。

    “于通,赶快些。”

    “是!”

    第六十五章 辩、变

    遗玉去到文学馆的时候,正是中午,有些闷热,正门前的两个腰胯长刀的守卫依然站的笔直,遗玉拿着李泰给她的牌子在他们面前晃过,两人躬身一礼,便让她通行。

    文学馆比国子监的门禁可要严多了,尤其是近两年,《坤元录》在此修撰,除了极个别几位,没有牌子,就是尚书大人来了,也得拦在外头。

    遗玉左手提着东西,将腰牌仔细收进袖中,进了门,便直接朝大书楼的方向去了,路上没见几个人,想是都去吃午饭,可她穿过前院,走过长廊花园,站在红瓦白墙的大书楼正门口,便知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从门口朝内看去,当中一条路上摆着七八排书案,案后或有人书写,案上或杂七杂八地堆着一摞摞纸册,地板上零星散落着一堆堆沾染墨迹的纸张,左右两区十几排书架中,有许多身穿月衫常服的文学馆学者,抱着书卷、捧着竹简,脚步匆匆地穿梭左右,忙碌的就连进来个人都没人分神看。

    “这位公子,”遗玉叫住一名从身前走过的青年,“请问,殿下这会儿可是在楼内?”

    那青年先是皱眉,又上下一扫遗玉,瞥到她手中提着的食盒,神色略有缓和,道:“你是来送膳的吧,殿下正在四楼审稿。”

    遗玉被误会,也不解释,冲他道了谢,顺着书架边上穿过,同时低头注意着脚下不要踩到谁的稿子,就听见原本只有书卷翻动和脚步声的楼内,突然响起一道大喊:

    “快、快上来瞧啊,三小姐又同殿下辩了起来,好精彩!”

    抬头,她便见着楼梯口飞快跑下一个少年,神情有些激动地对一楼众人招手,不过是眨眼的功夫,四周已是鸡飞狗跳,不管是坐着的、站着的,还是走着的学者,全都一拥而上,朝着楼梯口跑过去,“轰隆隆”一阵脚步声,刚才还到处是人的大厅,便只掉小猫两三只。

    遗玉心底疑惑,依旧迈着步子,一小心不踩到地上四处散落的文稿,走上楼去,二楼没人,三楼也没人,可站在四楼楼梯口处,却被挡住,几十号人,水泄不通地堵在那里,也亏得这大书楼的楼梯是花了大价钱修建的,承重大,不然非得塌了去。

    她着看眼前攒动的人头,后退了两步,一手搭在楼梯扶手上,侧耳辨听着楼上动静,只模模糊糊听见一道婉转的女子嗓音正在叙事,正要仔细辨别说些什么,却被前面的窃窃私语声阻拦了试听。

    “三小姐这回说得太有理了,我瞧今日这一条,殿下许是会辨不过,那些各地采来的民词小调,会编入著中也说不定。”

    “妙啊!旁征博引,字字珠玑,有理有据,三小姐果真不负才女之名也——一夕绝颜色,非是单指貌也。”

    “我是觉得,三小姐同前两天一样,还是会输,没瞧殿下现在都一句没有驳斥吗,这不是胸有成竹又是什么?”

    “是啊,若论博才多学,又有谁能逾过殿下,他不开口,便是另有打算,那些民词小调,殿下若不想将其当作正文载入《坤元录》中,必有他的目的,等下还是听听,殿下如何说好了。”

    听着众人难掩兴奋的低语,遗玉目露沉思,他们口中的三小姐无疑是在说同样参与编撰此著的长孙夕,楼上正在发生的事,应该是长孙夕因为一些内容是否要加入到《坤元录》中,和李泰起了争执,辩论起来,且这样的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只是,长孙夕和李泰争辩?

    遗玉目光闪烁,总觉得这事件有些无法想象,在她的记忆中,长孙夕是那个表现乖巧又惹人怜爱的长孙家嫡女,几次的接触让她知道,长孙夕的“纯真”并非是如一张白纸,比起她姐姐长孙娴,这位三小姐更要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不论是美貌、出身,还是才学。

    然而,在面对李泰的时候,她的态度,总是有些小心翼翼地讨好、靠近,包括那天在接风宴上,她别有深意地献诗,她出声挽留客人时的言辞相护,这么说吧,遗玉认识的长孙夕,在面对李泰的时候,一直是站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女性立场,非是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一件事,去同李泰争辩的强势女子。

    正想着,前头的嗡嗡低语声,突然消止,那婉转的女声传入遗玉的耳中,清晰,有力。

    “殿下不说话,可是赞同将那些韵律独特的民词和小调,加入到各地的志文中去?”

    借着,楼上静了片刻,遗玉便听见了李泰独有的低沉嗓音,不紧不慢地响起:

    “这是《坤元录》,不是《诗经》。”

    楼上楼下同时沉默了一阵,在窃窃私语声又响起之前,遗玉听见长孙夕清亮的声音:

    “殿下一语中的,我这里是暂无应对了,不过,我仍然以为,民词小调,也是当地人文风情的一种展示,不可忽视,请殿下再做考量,我先告辞。”

    遗玉抬头,看着楼梯上的众人迅速向下分散两边,自觉让出一条道来,就见一袭雪青纱衣的绝色美人儿步入视线,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微仰着精致的下巴,眉眼间,流动着一种名为自信的神采,在一片或含痴慕或含欣赏的目光中,一步步下了阶梯,在还有几阶踏上三楼时,视线一转,落在了边角上立着的遗玉身上,脸上露出意外之色,而后一点头,露出一抹让人为之失神的笑容,哪怕这只是客套。

    “卢二小姐。”

    这一声,道出遗玉身份,在场多是知道前日卢家的二小姐被指婚做魏王妃的,一时间,都移目看向遗玉,眼神里,明明暗暗,多是不冷不热地审视。

    遗玉点头回以一礼,“长孙小姐。”

    四天前,她及笄礼上,尔容诗社花草评人出了佯相,长孙娴被周国夫人训斥,颜面扫地一事,凭着自己对长孙娴的了解,她回去后,必是为了面子,极力隐瞒此事,更别提回娘家“告状”了,但这件事被疯传开,是早晚的事,介时高家和长孙家一定会极力压下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像当初那场礼艺比试之后一般,稳稳地保住长孙娴的名声。

    只是这会儿看长孙夕模样,也判断不出,这对好姐妹,是否已通过气了。

    长孙夕看见遗玉手提的食盒,道:“你是来给殿下送膳的?快上去吧,他早点都还没吃呢,”说到这,也不管遗玉怎么想,便又一点头,“我先告辞了。”

    随着长孙夕的离开,刚才围观的众人,也都退去,有同遗玉简单问候的,也有看她一眼就下楼去的,不多大会儿,楼梯口,便只剩下遗玉一人,她始露出耐人寻味的神色,圆润地指尖在楼梯扶手上轻轻摩擦着,直到静悄悄的楼上,响起李泰带着回声的嗓音——

    “怎么不上来。”

    她过回神,摇头一笑,轻提起裙摆,走上楼去。

    大书楼借大的顶层,同她最后一次来时已大不相同,原本夹道摆列的高大书架,全部都被靠着四面墙壁安放着,放眼望去,黄皮绿皮、纸卷竹简,远远的,空荡的中间地带,暗红的地毯上,摆着一张银足长案,完全是一副被书海包围的模样,身着水色长衫的李泰,就坐在案后,一手翻阅着竹简,一手执笔游走,听见脚步声,方抬起头来,看见葱衫藕裙的女子,冷硬五官略有放松。

    “几时了?”

    遗玉边朝他走去,边环顾四周的书架

    新唐遗玉 第127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新唐遗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新唐遗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