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录 作者:火焰塔
第 35 章
统万城的守军本来就没几个,第二天就向拓拔焘投降。号称永不陷落的统万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陷落了。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四)
经过九死一生的恶战,被命运女神的青睐的拓拔焘终于得到了比钢铁还要坚固的统万城。缴获三十多万匹战马,数千万头牛羊,和数不清的珍宝武器,都是当年赫连勃勃戎马一生得来的。又逮捕了赫连昌的文武百官、老婆孩子、宫女太监数万人。其中还有当年赫连勃勃在关中大破刘裕后俘虏的东晋将领。比如毛修之就在统万城当小官,后来拓拔焘吃了他做的饭赞不绝口,聘请他到平城当大厨。(看来无论啥时候有一门技术就是饿不着)统万城被克的同时,和赫连定在长安对峙的奚斤战况也有所进展。拓拔焘派丘堆分兵五千去增援,赫连定听说后只好放弃进攻,撤到了上邽投奔赫连昌。拓拔焘就命令奚斤回平城听候新的任务。
奚斤觉得打得还不过瘾,请求继续增援一鼓作气灭掉胡夏,拓拔焘见奚斤公然违抗命令,感到很不痛快,只拨给他一万军队,三千匹战马去追击,另派御史大夫安颉去当监军。(其实就是看看是不是要造反)奚斤和赫连昌在安定对峙,安定和平城的路途遥远,后勤供应都要通过长安来周转,(安定到统万城的交通线还没好)北魏军粮食一直跟不上,只好以杀马为生,骑兵都改行当了步兵。奚斤就叫丘堆以抢劫百姓为生,赫连昌也经常袭击丘堆的抢劫队伍,顺便杀杀老百姓,丘堆掠夺的粮食经常落到赫连昌手里。由于北魏军经常饿肚子,奚斤就叫士兵少运动,在地上躺着节省体力,赫连昌越抢越大胆,最后竟跑到安定城下抢夺居民的粮食和牲畜,奚斤就干看着没一点脾气。
监军安颉对奚斤的政策很不满:“大人在陛下面前自请灭夏,现在反而要被夏国所灭,就算不被赫连昌所灭,也会得到军法处罚,你们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奚斤回答说:“如今士兵都没有马,骑兵都没受过步战训练,却要用他们来对付胡夏训练有素的骑兵,这没有胜利的道理。必须等平城的援军来了才能开战。”
安颉大怒,说道:“如今赫连昌都打到眼皮底下来了!我军没有粮食,不打仗的话第二天都活不下去了,援军明天能到吗?现在把武将的坐骑收集一下,可以凑出二百匹战马,都是优良马种。我愿意自请死士出战,就算不能消灭他们,打击一下敌人的锐气也是好的。而且赫连昌有勇无谋,经常出阵到城下挑战,我们的士兵都认识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真抓住他呢。”
第二天,胡夏军又耀武扬威地来到安定城下挑战。城上观看的北魏士兵个个怒不可遏。安颉就精选二百骑兵出来应战。双方刚排好阵势,突然暴风骤起,刮起漫天地尘土,白天马上被刮得如同黑夜。北魏骑兵都认识赫连昌,一拥而上过去就揍,赫连昌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一下就“马有失蹄”,被北魏军活捉。(安颉这回真的撞了大运。通鉴对这段描写的很简练,前后文联系起来看就觉得很有意思。赫连昌有一半他老子的本事也不会这么惨了:会天大风,扬尘,昼昏,夏主急走,军士识其貌,争赴之。颉追之,夏主马蹶而坠,遂擒之。)赫连昌被送到平城,由于赫连昌相貌英俊,身材健美,拓拔焘对他很有好感,封他当自己的随从。经常和他一齐出去打猎,甚至两人结伴进入深山探险。大臣们颇有异议,拓拔焘说:“天命属我,害怕什么?”从来不防备他。(拓拔焘本身就是个勇士,打仗的时候都是冲锋在前,左右护卫死掉了马上就有提补,拓拔焘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因此手下对他相当敬畏,各个拼命。拓拔焘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有个好处就是性格简朴,吃饭穿衣和常人一样。大臣们建议他大修宫殿,增强平城的防御,拓拔焘说:“古人有言说‘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的统万城比钢铁还要坚固,不也是在朕的手里吗?如今天下未定,民生疾苦,正需要珍惜民力,大兴土木都是前朝灭亡之道埃”用钱也是这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国库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易动用。但赏赐军功却毫不吝啬,都是有战死或立战功的人,亲戚族人从来没有开口重赏的。拓拔焘用人也很知才善用,很多大将都是从士兵层里提拔上来的,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不论门第,赏不遗贱,罚不避贵。和注重门第出身的南朝士族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唯一不足的是性格过于轻率,经常动了刀才会后悔,后来崔浩就因为这个倒了霉。)赫连定听说皇帝被俘,只好带领数万残部撤退到了平凉(今甘肃华亭)称帝。奚斤却认为自己是元帅而赫连昌被手下抓走了,心里非常憋气,就丢下辎重带着三天的粮食杀向平凉追击老对手赫连定。从安定到平凉有两条路,一条沿河而去,另一条要翻越当年苻登被杀的马毛山。这时胡夏军正准备继续向西逃跑,有些逃亡的魏兵向赫连定投降,说魏军走山路追来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没有带水。赫连定就分兵堵截奚斤,魏军没水喝,六七千人干渴而死,奚斤也被赫连定活捉。
在安定的丘堆把守着奚斤留下的辎重,听说奚斤战败,丢弃辎重逃到长安,胡夏军活捉奚斤后反而回头追杀丘堆,丘堆不能抵敌,放弃长安逃跑,长安再次落到胡夏手中。拓拔焘大怒,派安颉处死丘堆,(太仓促了吧)接替奚斤的职务,防御胡夏的进攻。
关中形势突然变化,拓拔焘的六大臣被俘一个,被杀一个,长安也丢了,这种局面让所有参与者都没有想到。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赫连定收复关中后,又派使者向拓拔焘求和,拓拔焘反而欣然接受。原来柔然族听说北魏和胡夏连年交兵,有心一雪当年被逐之耻,发兵进犯北魏。拓拔焘决心亲征柔然,这一次却遭到大臣张渊的反对。张渊小时候曾作为民众代表上书阻止苻坚南征,苻坚不听从而战败。张渊就成为神童,一向以擅长辩论著称。后来担任胡夏大臣,被拓拔焘俘虏,又当上了北魏的大臣。
张渊先对拓拔焘说:“蠕蠕国远在漠北,是荒芜人烟的地方,这种领土就算得到了也无法耕种,这里的人民归顺了也不好控制。何必要劳动军队讨伐呢?”
崔浩说:“张渊的见解是汉朝的老话,放到今天不见得就合乎时宜。蠕蠕本来是我们的臣民,忽然背叛,如今杀掉主犯,归化我民,没什么不妥的。别人都说你张渊是神童,明白世间兴亡的道理。那么当年你在统万城当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国家将亡的征兆呢?
如果没有发现,就是没那么神,如果发现了没说,就不是忠心。”
这时赫连昌也在一边旁听,咕哝一句:“哪儿有啊?”顿时遭来哄堂大笑。使得拓拔焘坚定了北伐的信心。就问崔浩:“如今宋国整天宣扬要北伐,如果主力远征蠕蠕,一时回不来,怎么面对宋国的挑战呢?”
崔浩回答说:“如果我们这回不能击败蠕蠕,就无法对付南人。前几天南人听说我国占领统万城,都已丧胆,所以要大声鼓噪要进攻我国来转移国内矛盾,实际上没什么可怕的。而且敌人是步兵,我军是骑兵,他们北上的时候我们也能南下,对他们来说,长途行军是苦差事,对我们却未必。当年刘裕这样的英雄派爱子名将坐镇关中都挡不住赫连勃勃的骑兵,何况刘义隆比刘裕差远了,陛下英武过人,兵强马壮,南人敢发兵前来,正是派羊羔和虎狼搏斗,有什么可怕的?蠕蠕自认为距我国遥远,认为无法对付他,所以敢如此猖狂,我军发动突然袭击,必定能击败他们。”
听了崔浩的劝告,拓拔焘带领轻骑出平城,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的大漠突袭柔然的部落。柔然人正在放牧,万没想到北魏兵会突然出现,只好四处逃跑,漫山遍野都是丢弃的牛羊和逃亡的人群。魏军四处追杀,无论牲畜还是百姓都不放过。此仗光杀掉的柔然官员就数百人。柔然人又遭到了惨败。
不出北魏所料,北魏北伐柔然的同时,宋国也派出使者来到平城递交国书,严正声明说河南一带自古就是宋国的领土,北魏如果识相的话就早点归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云云。拓拔焘大笑说:“这些王纵横。入夏以来水草丰盛,无论人马都容易生病,不可进攻。而且对手擅长守城,很可能打成持久战。我军靠骑兵无法和对方步兵进行长期作战。不如主动撤出南方城市,等秋后再来,稳扎稳打,这才是万全之计。南方这次出击,领兵者大都是些膏粱子弟,听说陛下和赫连勃勃、蠕蠕作战屡次得胜,别看他们口号喊的震天响,说什么打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我看羡慕陛下的珍宝财产多一些才对。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私心,不是真心为国卖力,哪能不败呢?”
拓拔焘这时还和柔然打得热闹,一直很担心南方防御兵力不足,崔浩的分析真是及时的定心丸。拓拔焘就下令黄河以南的碻磝、滑台、洛阳、虎牢守军全部撤退到邺城,任命阳平公杜超为冀州大都督,统帅四镇精兵看宋军如何表演。
刘义隆此次作战发明一种很奇怪的战略指挥方法,和蒋介石打仗一个脾气,喜欢干预千里之外具体的战斗,部队不准任意行事,要接到他的锦囊密令后才知道下一步的作战方针。现代打仗有无线电报和沙盘地图,可以实时指挥,就那样蒋介石还败的输掉裤子。古代从南京到洛阳前线快马走个来回也要N天的,不知道这位皇帝准备怎么收常为了等刘义隆的命令,到彦之的军队从淮河走到泗河,(就在山东,我们那里啦,现在已经基本干涸了)行军速度达到了创了历史记录的每天十里路。这还是在明知魏军主力都在漠北恶斗柔然的有利条件下取得的。
这样,宣战以后四个月,从建康发兵的宋国十万大军才徐徐到达黄河南岸,收复了潼关以东的广大土地,分重兵占领滑台、虎牢、金墉城,向建康告捷,宣布在天纵英明、智慧超人的皇帝陛下指挥下,魏军望风溃散,北伐军已顺利收复黄河南岸,不日将攻克平城,活捉拓拔焘等等。
取得如此徽赫的战绩,刘义隆马上高兴的不知道姓什么了。急忙派使者联系胡夏赫连定约定同时进攻,说好了一定把北魏赶出长城以南,而且如何分赃都商量完了,将来两国以恒山为界,东归宋国,西归胡夏,大家和平共处,永结盟好。(呵呵,就算这两位真点天灯撞好运把北魏赶出去了,我就不信这个盟好能结上三年)北魏大臣都很害怕胡夏和宋国联合,崔浩却认为刘义隆和赫连定虽然表面上打得火热,实际上各怀鬼胎,赫连定希望刘义隆先来送命,刘义隆希望赫连定先当炮灰,其实都不会真的进攻。但赫连定国土弱小,又有骑兵优势,需要重点注意。于是拓拔焘就亲领主力来到统万城,准备先下手为强进攻平凉,并在蒲坂备下重兵,可以救应两路。
宋军占领了黄河南部的诸要塞,很快就发现不是什么好事,这几个城市都是空的!没有一粒粮食,也没有一个居民。(很象银英里的亚姆力札战役,帝国军面对盟军优势兵力的猛烈进攻也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这次拓拔焘做的更绝,凡是当地流民一律杀掉)十万大军需要的粮食只能从后方通过水运从建康送过来。
庆功会又开了一个月,又到了中秋节,还得等大家吃完月饼再打仗吧。等过了中秋,吃饱喝足的到彦之下令渡过黄河收复沦陷已久的河北失地,宋军的第一支先头部队刚过河,就碰到了魏军精锐骑兵的伏击。守卫黄河北岸的就是曾活捉赫连昌的冠军将军安颉和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下)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六)
宋国和胡夏联手,趁北魏远征柔然时发动了第二次南北大战。北魏三面受敌,形势乍一听很危急,但经崔浩一分析就发现没什么可怕的。宋军和夏军都不愿意先和北魏拼命,一个比一个懒,宣战半年了连正经的会战都没打过一回,白白丧失一次大好机会。不久北魏击败柔然,主力得胜回到平城,拓拔焘反而有更强大的力量来对付宋国和胡夏。
先打哪个好呢?宋军已经占领了黄河南岸,随时都有威胁河北重镇邺城的危险,但宋军统帅到彦之却是名副其实的傀儡,完全受到几千里外的建康刘义隆的遥控。远在平凉的赫连定却是如崔浩说的那样,是“残根易摧,击之必仆”,消灭赫连定后,可以从潼关往东出击,一路是千里大平原,正好发挥骑兵的优势,足可以让江淮之间片甲不留。于是下一步作战的对象,不是近在咫尺的到彦之,而是数千里外的赫连定。
占据甘肃南部到青海东部的西秦也是凉州后期幸存的国家之一,乞伏炽磐在世时还能勉强和胡夏北凉一较短长,等他死掉后,儿子乞伏暮末继位,(听名字就那么衰,还打什么仗啊?)西秦的武运也不见得要长久了。
西秦缺乏大将,国君又不是什么牛人,不象北凉沮渠蒙逊担任能呼风唤雨的妖术师那样有前途,西秦经常遭到胡夏和北凉的联合打压。乞伏暮末不得已只好派使者象远在平城的拓拔焘投降,主动要求将国土和人民并入北魏。有此等好事,拓拔焘自然满口答应,许诺说将来把平凉和安定两块地方分给他。乞伏暮末就放弃国土,烧掉首都,砸毁皇宫,带领宗族部落一万五千户艰难地往平城方向迁移。路过上邽时遭到赫连定的进攻,将乞伏暮末和他的族人都包围在了南安城。但正在赫连定四处调集军队准备吃掉西秦的最后力量的时候,北魏大军已从统万城出兵大军乌压压一片杀向平凉来了。
当时赫连定正在安定作战,听说平凉遭到袭击,自带两万步骑兵来救援,半路上进入北魏军的埋伏,损失惨重。赫连定擅长使用步骑兵混合的方阵作战,(和苻登的方圆大阵一样的罗马作战风格。但苻登的方圆大阵却综合了东西方战阵的优点,既有坚固的阵形来防御敌人的突击,又有强大的机动兵力来配合攻防,战斗力相当惊人。赫连定可没这些道道,他的步骑方阵更偏向于西方,就是向四周支起兵器平均分配实力。这样的话反而没有重点可言)北魏骑兵一开始作战不利,后来瞧出了步骑方阵的弱点,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夏军就吃不住了,不久阵形就被源源不断涌入的北魏骑兵冲垮,万余人战死,赫连定身负重伤,单人逃回了上邽。
赫连定一打败仗,安定和长安军都失去战心,长安守将军赫连乙斗又带头逃跑,一路连带安定军也逃跑了,胡夏军就在没有追兵甚至敌人根本没有进攻的想法的情况下一路溃散到了上邽。不久魏军就占领了无人把守的平凉,把监狱里面关押的饿得半死的奚斤放了出来。
曾经傲视西北从无敌手的胡夏终于尝到连续惨败的滋味。这个总习惯打胜仗的国家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败仗后的烂摊子。多路溃兵逐渐汇集到上邽后,赫连定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决定放弃故土,向西进行民族大迁徙,到西域称霸。
从上邽到西域必经南安,前段时间被胡夏军包围在这里的西秦百姓还没跑出来一个呢。赫连定有心除掉这批人,抢夺些财宝辎重当盘缠,就发兵一万猛攻南安。乞伏暮末本来就不会打仗,只好坚守不出,没几天南安城就没粮食吃了,只好吃人。再加上乞伏暮末性格懦弱,统帅力不够,身边的大臣们能动的都抓紧时间出门逃跑,饿得不能动的只好当忠臣陪乞伏暮末一块挨饿。不久连乞伏暮末也没东西吃了,只好向赫连定投降。赫连定并不因为乞伏暮末放下武器就优待俘虏,下令将他和他的宗族五百人全部斩首示众。西秦经过四十六年的挣扎,终于灭亡了。(四十六年在五胡十六国中算混的比较长的了,排名在代国和前凉之后。看来还是弱小点的国家有点熬头。不过弱到这个份上,活得也没大意思)赫连定灭掉西秦,带领着十多万居民继续往西北方向撤退,准备故技重施,进攻北凉夺取沮渠蒙逊的地盘。沮渠蒙逊可不象乞伏暮末那么衰,此人本来就很能打,再加上数十年的磨练,无论从脸皮还是经验上都可以称为老油条。他看到赫连定不怀好意,就在四处散布流言,说赫连定准备西去进攻吐谷浑。盘踞在青海湖一带的少数民族吐谷浑对此很不满,事先派三万骑兵埋伏在黄河边上,等赫连定的大部队渡黄河渡一半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还蒙在鼓里的赫连定遭到如此冤枉,对此飞来横祸可一点都没防备,乖乖地缴械投降,十多万家属全部被吐谷浑得去。
吐谷浑将赫连定献给北魏,拓拔焘一看赫连兄弟都来齐了,将兄弟两人在平城一起斩首。胡夏这个要与天神相连的国家,只存在了二十四年就灭亡了。(赫连一族在此次作战中全部战死,当年由于赫连勃勃认为这个姓血统高贵,不许亲戚一块姓赫连,把他们都改姓铁伐。这回铁伐到没死绝,赫连一家可是绝了后,这样看来,天龙八部里的西夏一品堂总管赫连铁树的姓似乎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了?当然不排除铁伐们又改姓的)在拓拔焘进攻赫连定的同时,北魏在河南战区也发动起狂风扫落叶般的反击。拓拔焘从统万城带去的主力军队由于赫连定的千里大逃亡,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这回全部都投入河南战线,顿时形成对南方山崩一般的巨大优势。北魏大将安颌叔孙建、长孙道生分路大举渡河,多路进攻黄河南岸的金墉城、虎牢诸要塞,宋军可谓一败涂地。金墉城、滑台、虎牢这三个要塞建成以来就从没失陷的这么快过。接着北魏军三路分兵,安颉向东进攻荥阳、洛阳,长孙道生向南,叔孙建向东,一路上势如破竹,宋军都是步兵,逃也逃不多远,大都被北魏的铁骑分割成数块逐渐消失。
第 35 章
恋耽美
第 35 章
统万城的守军本来就没几个,第二天就向拓拔焘投降。号称永不陷落的统万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陷落了。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四)
经过九死一生的恶战,被命运女神的青睐的拓拔焘终于得到了比钢铁还要坚固的统万城。缴获三十多万匹战马,数千万头牛羊,和数不清的珍宝武器,都是当年赫连勃勃戎马一生得来的。又逮捕了赫连昌的文武百官、老婆孩子、宫女太监数万人。其中还有当年赫连勃勃在关中大破刘裕后俘虏的东晋将领。比如毛修之就在统万城当小官,后来拓拔焘吃了他做的饭赞不绝口,聘请他到平城当大厨。(看来无论啥时候有一门技术就是饿不着)统万城被克的同时,和赫连定在长安对峙的奚斤战况也有所进展。拓拔焘派丘堆分兵五千去增援,赫连定听说后只好放弃进攻,撤到了上邽投奔赫连昌。拓拔焘就命令奚斤回平城听候新的任务。
奚斤觉得打得还不过瘾,请求继续增援一鼓作气灭掉胡夏,拓拔焘见奚斤公然违抗命令,感到很不痛快,只拨给他一万军队,三千匹战马去追击,另派御史大夫安颉去当监军。(其实就是看看是不是要造反)奚斤和赫连昌在安定对峙,安定和平城的路途遥远,后勤供应都要通过长安来周转,(安定到统万城的交通线还没好)北魏军粮食一直跟不上,只好以杀马为生,骑兵都改行当了步兵。奚斤就叫丘堆以抢劫百姓为生,赫连昌也经常袭击丘堆的抢劫队伍,顺便杀杀老百姓,丘堆掠夺的粮食经常落到赫连昌手里。由于北魏军经常饿肚子,奚斤就叫士兵少运动,在地上躺着节省体力,赫连昌越抢越大胆,最后竟跑到安定城下抢夺居民的粮食和牲畜,奚斤就干看着没一点脾气。
监军安颉对奚斤的政策很不满:“大人在陛下面前自请灭夏,现在反而要被夏国所灭,就算不被赫连昌所灭,也会得到军法处罚,你们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奚斤回答说:“如今士兵都没有马,骑兵都没受过步战训练,却要用他们来对付胡夏训练有素的骑兵,这没有胜利的道理。必须等平城的援军来了才能开战。”
安颉大怒,说道:“如今赫连昌都打到眼皮底下来了!我军没有粮食,不打仗的话第二天都活不下去了,援军明天能到吗?现在把武将的坐骑收集一下,可以凑出二百匹战马,都是优良马种。我愿意自请死士出战,就算不能消灭他们,打击一下敌人的锐气也是好的。而且赫连昌有勇无谋,经常出阵到城下挑战,我们的士兵都认识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真抓住他呢。”
第二天,胡夏军又耀武扬威地来到安定城下挑战。城上观看的北魏士兵个个怒不可遏。安颉就精选二百骑兵出来应战。双方刚排好阵势,突然暴风骤起,刮起漫天地尘土,白天马上被刮得如同黑夜。北魏骑兵都认识赫连昌,一拥而上过去就揍,赫连昌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一下就“马有失蹄”,被北魏军活捉。(安颉这回真的撞了大运。通鉴对这段描写的很简练,前后文联系起来看就觉得很有意思。赫连昌有一半他老子的本事也不会这么惨了:会天大风,扬尘,昼昏,夏主急走,军士识其貌,争赴之。颉追之,夏主马蹶而坠,遂擒之。)赫连昌被送到平城,由于赫连昌相貌英俊,身材健美,拓拔焘对他很有好感,封他当自己的随从。经常和他一齐出去打猎,甚至两人结伴进入深山探险。大臣们颇有异议,拓拔焘说:“天命属我,害怕什么?”从来不防备他。(拓拔焘本身就是个勇士,打仗的时候都是冲锋在前,左右护卫死掉了马上就有提补,拓拔焘的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因此手下对他相当敬畏,各个拼命。拓拔焘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有个好处就是性格简朴,吃饭穿衣和常人一样。大臣们建议他大修宫殿,增强平城的防御,拓拔焘说:“古人有言说‘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的统万城比钢铁还要坚固,不也是在朕的手里吗?如今天下未定,民生疾苦,正需要珍惜民力,大兴土木都是前朝灭亡之道埃”用钱也是这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国库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易动用。但赏赐军功却毫不吝啬,都是有战死或立战功的人,亲戚族人从来没有开口重赏的。拓拔焘用人也很知才善用,很多大将都是从士兵层里提拔上来的,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不论门第,赏不遗贱,罚不避贵。和注重门第出身的南朝士族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唯一不足的是性格过于轻率,经常动了刀才会后悔,后来崔浩就因为这个倒了霉。)赫连定听说皇帝被俘,只好带领数万残部撤退到了平凉(今甘肃华亭)称帝。奚斤却认为自己是元帅而赫连昌被手下抓走了,心里非常憋气,就丢下辎重带着三天的粮食杀向平凉追击老对手赫连定。从安定到平凉有两条路,一条沿河而去,另一条要翻越当年苻登被杀的马毛山。这时胡夏军正准备继续向西逃跑,有些逃亡的魏兵向赫连定投降,说魏军走山路追来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没有带水。赫连定就分兵堵截奚斤,魏军没水喝,六七千人干渴而死,奚斤也被赫连定活捉。
在安定的丘堆把守着奚斤留下的辎重,听说奚斤战败,丢弃辎重逃到长安,胡夏军活捉奚斤后反而回头追杀丘堆,丘堆不能抵敌,放弃长安逃跑,长安再次落到胡夏手中。拓拔焘大怒,派安颉处死丘堆,(太仓促了吧)接替奚斤的职务,防御胡夏的进攻。
关中形势突然变化,拓拔焘的六大臣被俘一个,被杀一个,长安也丢了,这种局面让所有参与者都没有想到。但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赫连定收复关中后,又派使者向拓拔焘求和,拓拔焘反而欣然接受。原来柔然族听说北魏和胡夏连年交兵,有心一雪当年被逐之耻,发兵进犯北魏。拓拔焘决心亲征柔然,这一次却遭到大臣张渊的反对。张渊小时候曾作为民众代表上书阻止苻坚南征,苻坚不听从而战败。张渊就成为神童,一向以擅长辩论著称。后来担任胡夏大臣,被拓拔焘俘虏,又当上了北魏的大臣。
张渊先对拓拔焘说:“蠕蠕国远在漠北,是荒芜人烟的地方,这种领土就算得到了也无法耕种,这里的人民归顺了也不好控制。何必要劳动军队讨伐呢?”
崔浩说:“张渊的见解是汉朝的老话,放到今天不见得就合乎时宜。蠕蠕本来是我们的臣民,忽然背叛,如今杀掉主犯,归化我民,没什么不妥的。别人都说你张渊是神童,明白世间兴亡的道理。那么当年你在统万城当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国家将亡的征兆呢?
如果没有发现,就是没那么神,如果发现了没说,就不是忠心。”
这时赫连昌也在一边旁听,咕哝一句:“哪儿有啊?”顿时遭来哄堂大笑。使得拓拔焘坚定了北伐的信心。就问崔浩:“如今宋国整天宣扬要北伐,如果主力远征蠕蠕,一时回不来,怎么面对宋国的挑战呢?”
崔浩回答说:“如果我们这回不能击败蠕蠕,就无法对付南人。前几天南人听说我国占领统万城,都已丧胆,所以要大声鼓噪要进攻我国来转移国内矛盾,实际上没什么可怕的。而且敌人是步兵,我军是骑兵,他们北上的时候我们也能南下,对他们来说,长途行军是苦差事,对我们却未必。当年刘裕这样的英雄派爱子名将坐镇关中都挡不住赫连勃勃的骑兵,何况刘义隆比刘裕差远了,陛下英武过人,兵强马壮,南人敢发兵前来,正是派羊羔和虎狼搏斗,有什么可怕的?蠕蠕自认为距我国遥远,认为无法对付他,所以敢如此猖狂,我军发动突然袭击,必定能击败他们。”
听了崔浩的劝告,拓拔焘带领轻骑出平城,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的大漠突袭柔然的部落。柔然人正在放牧,万没想到北魏兵会突然出现,只好四处逃跑,漫山遍野都是丢弃的牛羊和逃亡的人群。魏军四处追杀,无论牲畜还是百姓都不放过。此仗光杀掉的柔然官员就数百人。柔然人又遭到了惨败。
不出北魏所料,北魏北伐柔然的同时,宋国也派出使者来到平城递交国书,严正声明说河南一带自古就是宋国的领土,北魏如果识相的话就早点归还,否则一切后果自负云云。拓拔焘大笑说:“这些王纵横。入夏以来水草丰盛,无论人马都容易生病,不可进攻。而且对手擅长守城,很可能打成持久战。我军靠骑兵无法和对方步兵进行长期作战。不如主动撤出南方城市,等秋后再来,稳扎稳打,这才是万全之计。南方这次出击,领兵者大都是些膏粱子弟,听说陛下和赫连勃勃、蠕蠕作战屡次得胜,别看他们口号喊的震天响,说什么打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我看羡慕陛下的珍宝财产多一些才对。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私心,不是真心为国卖力,哪能不败呢?”
拓拔焘这时还和柔然打得热闹,一直很担心南方防御兵力不足,崔浩的分析真是及时的定心丸。拓拔焘就下令黄河以南的碻磝、滑台、洛阳、虎牢守军全部撤退到邺城,任命阳平公杜超为冀州大都督,统帅四镇精兵看宋军如何表演。
刘义隆此次作战发明一种很奇怪的战略指挥方法,和蒋介石打仗一个脾气,喜欢干预千里之外具体的战斗,部队不准任意行事,要接到他的锦囊密令后才知道下一步的作战方针。现代打仗有无线电报和沙盘地图,可以实时指挥,就那样蒋介石还败的输掉裤子。古代从南京到洛阳前线快马走个来回也要N天的,不知道这位皇帝准备怎么收常为了等刘义隆的命令,到彦之的军队从淮河走到泗河,(就在山东,我们那里啦,现在已经基本干涸了)行军速度达到了创了历史记录的每天十里路。这还是在明知魏军主力都在漠北恶斗柔然的有利条件下取得的。
这样,宣战以后四个月,从建康发兵的宋国十万大军才徐徐到达黄河南岸,收复了潼关以东的广大土地,分重兵占领滑台、虎牢、金墉城,向建康告捷,宣布在天纵英明、智慧超人的皇帝陛下指挥下,魏军望风溃散,北伐军已顺利收复黄河南岸,不日将攻克平城,活捉拓拔焘等等。
取得如此徽赫的战绩,刘义隆马上高兴的不知道姓什么了。急忙派使者联系胡夏赫连定约定同时进攻,说好了一定把北魏赶出长城以南,而且如何分赃都商量完了,将来两国以恒山为界,东归宋国,西归胡夏,大家和平共处,永结盟好。(呵呵,就算这两位真点天灯撞好运把北魏赶出去了,我就不信这个盟好能结上三年)北魏大臣都很害怕胡夏和宋国联合,崔浩却认为刘义隆和赫连定虽然表面上打得火热,实际上各怀鬼胎,赫连定希望刘义隆先来送命,刘义隆希望赫连定先当炮灰,其实都不会真的进攻。但赫连定国土弱小,又有骑兵优势,需要重点注意。于是拓拔焘就亲领主力来到统万城,准备先下手为强进攻平凉,并在蒲坂备下重兵,可以救应两路。
宋军占领了黄河南部的诸要塞,很快就发现不是什么好事,这几个城市都是空的!没有一粒粮食,也没有一个居民。(很象银英里的亚姆力札战役,帝国军面对盟军优势兵力的猛烈进攻也采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这次拓拔焘做的更绝,凡是当地流民一律杀掉)十万大军需要的粮食只能从后方通过水运从建康送过来。
庆功会又开了一个月,又到了中秋节,还得等大家吃完月饼再打仗吧。等过了中秋,吃饱喝足的到彦之下令渡过黄河收复沦陷已久的河北失地,宋军的第一支先头部队刚过河,就碰到了魏军精锐骑兵的伏击。守卫黄河北岸的就是曾活捉赫连昌的冠军将军安颉和征西大将军长孙道生。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下)
五胡录 *第十章*佛狸祠下(六)
宋国和胡夏联手,趁北魏远征柔然时发动了第二次南北大战。北魏三面受敌,形势乍一听很危急,但经崔浩一分析就发现没什么可怕的。宋军和夏军都不愿意先和北魏拼命,一个比一个懒,宣战半年了连正经的会战都没打过一回,白白丧失一次大好机会。不久北魏击败柔然,主力得胜回到平城,拓拔焘反而有更强大的力量来对付宋国和胡夏。
先打哪个好呢?宋军已经占领了黄河南岸,随时都有威胁河北重镇邺城的危险,但宋军统帅到彦之却是名副其实的傀儡,完全受到几千里外的建康刘义隆的遥控。远在平凉的赫连定却是如崔浩说的那样,是“残根易摧,击之必仆”,消灭赫连定后,可以从潼关往东出击,一路是千里大平原,正好发挥骑兵的优势,足可以让江淮之间片甲不留。于是下一步作战的对象,不是近在咫尺的到彦之,而是数千里外的赫连定。
占据甘肃南部到青海东部的西秦也是凉州后期幸存的国家之一,乞伏炽磐在世时还能勉强和胡夏北凉一较短长,等他死掉后,儿子乞伏暮末继位,(听名字就那么衰,还打什么仗啊?)西秦的武运也不见得要长久了。
西秦缺乏大将,国君又不是什么牛人,不象北凉沮渠蒙逊担任能呼风唤雨的妖术师那样有前途,西秦经常遭到胡夏和北凉的联合打压。乞伏暮末不得已只好派使者象远在平城的拓拔焘投降,主动要求将国土和人民并入北魏。有此等好事,拓拔焘自然满口答应,许诺说将来把平凉和安定两块地方分给他。乞伏暮末就放弃国土,烧掉首都,砸毁皇宫,带领宗族部落一万五千户艰难地往平城方向迁移。路过上邽时遭到赫连定的进攻,将乞伏暮末和他的族人都包围在了南安城。但正在赫连定四处调集军队准备吃掉西秦的最后力量的时候,北魏大军已从统万城出兵大军乌压压一片杀向平凉来了。
当时赫连定正在安定作战,听说平凉遭到袭击,自带两万步骑兵来救援,半路上进入北魏军的埋伏,损失惨重。赫连定擅长使用步骑兵混合的方阵作战,(和苻登的方圆大阵一样的罗马作战风格。但苻登的方圆大阵却综合了东西方战阵的优点,既有坚固的阵形来防御敌人的突击,又有强大的机动兵力来配合攻防,战斗力相当惊人。赫连定可没这些道道,他的步骑方阵更偏向于西方,就是向四周支起兵器平均分配实力。这样的话反而没有重点可言)北魏骑兵一开始作战不利,后来瞧出了步骑方阵的弱点,集中兵力攻击一点,夏军就吃不住了,不久阵形就被源源不断涌入的北魏骑兵冲垮,万余人战死,赫连定身负重伤,单人逃回了上邽。
赫连定一打败仗,安定和长安军都失去战心,长安守将军赫连乙斗又带头逃跑,一路连带安定军也逃跑了,胡夏军就在没有追兵甚至敌人根本没有进攻的想法的情况下一路溃散到了上邽。不久魏军就占领了无人把守的平凉,把监狱里面关押的饿得半死的奚斤放了出来。
曾经傲视西北从无敌手的胡夏终于尝到连续惨败的滋味。这个总习惯打胜仗的国家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败仗后的烂摊子。多路溃兵逐渐汇集到上邽后,赫连定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决定放弃故土,向西进行民族大迁徙,到西域称霸。
从上邽到西域必经南安,前段时间被胡夏军包围在这里的西秦百姓还没跑出来一个呢。赫连定有心除掉这批人,抢夺些财宝辎重当盘缠,就发兵一万猛攻南安。乞伏暮末本来就不会打仗,只好坚守不出,没几天南安城就没粮食吃了,只好吃人。再加上乞伏暮末性格懦弱,统帅力不够,身边的大臣们能动的都抓紧时间出门逃跑,饿得不能动的只好当忠臣陪乞伏暮末一块挨饿。不久连乞伏暮末也没东西吃了,只好向赫连定投降。赫连定并不因为乞伏暮末放下武器就优待俘虏,下令将他和他的宗族五百人全部斩首示众。西秦经过四十六年的挣扎,终于灭亡了。(四十六年在五胡十六国中算混的比较长的了,排名在代国和前凉之后。看来还是弱小点的国家有点熬头。不过弱到这个份上,活得也没大意思)赫连定灭掉西秦,带领着十多万居民继续往西北方向撤退,准备故技重施,进攻北凉夺取沮渠蒙逊的地盘。沮渠蒙逊可不象乞伏暮末那么衰,此人本来就很能打,再加上数十年的磨练,无论从脸皮还是经验上都可以称为老油条。他看到赫连定不怀好意,就在四处散布流言,说赫连定准备西去进攻吐谷浑。盘踞在青海湖一带的少数民族吐谷浑对此很不满,事先派三万骑兵埋伏在黄河边上,等赫连定的大部队渡黄河渡一半的时候突然发动袭击,还蒙在鼓里的赫连定遭到如此冤枉,对此飞来横祸可一点都没防备,乖乖地缴械投降,十多万家属全部被吐谷浑得去。
吐谷浑将赫连定献给北魏,拓拔焘一看赫连兄弟都来齐了,将兄弟两人在平城一起斩首。胡夏这个要与天神相连的国家,只存在了二十四年就灭亡了。(赫连一族在此次作战中全部战死,当年由于赫连勃勃认为这个姓血统高贵,不许亲戚一块姓赫连,把他们都改姓铁伐。这回铁伐到没死绝,赫连一家可是绝了后,这样看来,天龙八部里的西夏一品堂总管赫连铁树的姓似乎是不大可能出现的了?当然不排除铁伐们又改姓的)在拓拔焘进攻赫连定的同时,北魏在河南战区也发动起狂风扫落叶般的反击。拓拔焘从统万城带去的主力军队由于赫连定的千里大逃亡,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这回全部都投入河南战线,顿时形成对南方山崩一般的巨大优势。北魏大将安颌叔孙建、长孙道生分路大举渡河,多路进攻黄河南岸的金墉城、虎牢诸要塞,宋军可谓一败涂地。金墉城、滑台、虎牢这三个要塞建成以来就从没失陷的这么快过。接着北魏军三路分兵,安颉向东进攻荥阳、洛阳,长孙道生向南,叔孙建向东,一路上势如破竹,宋军都是步兵,逃也逃不多远,大都被北魏的铁骑分割成数块逐渐消失。
第 3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