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刹那芳华 作者:肉书屋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20部分阅读
唯手熟尔。很快,三班的人基本上都能打60个以上了,有的和芳华的速度也很接近了。
倒是芳华练了一段后,就终止了对速度的追求。因为她那打结的速度,对手术来说早就够了。台下的练习速度再快也只是台下的,是远远不能代表在病人身上动手术的水平的。之所以要求一定的速度,只是为了保证有一定的熟练度。而手术台上根本不需要这么快的打结速度,而更讲究的是牢固、不滑脱。
这种感觉就需要长期的磨练了。芳华就在火柴棍儿上练习,打结的时候尽量做到不拖动火柴棍儿乱跑。这当然很困难,也几乎是无法计时的。因为稍微打两个就会不小心拉动了火柴棍儿。不过,这样慢慢练着,时间长了,芳华还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动作更轻柔、更稳健了。
很快,在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清创缝合术、离体小肠吻合术后,同学们大体掌握了手术中止血、解剖、缝合的基本技术。下一步,就要在狗的身上做接近于临床意义上的手术了。
全班分成六个组,每组五个人,将轮流担任一台手术中的主刀、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医生、巡回护士。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五人就是一台手术中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人员了。
每个组都会领到一只黄狗,自己负责喂养、手术后还要负责护理。按计划,一只狗会相继接受盲肠切除术、肠穿孔修补、脾切除、胃大部切除四次手术。但基本上头两次手术后就会死得差不多了,多数要再换一只狗才能继续实验下去,甚至做一台换一只。
分组的时候是自由组合的,芳华和嘉辉、戴平、王菊、张永一组。不只是因为大家关系好,而是芳华早就暗中观察过,这几个都是打结速度快、也就是手脚灵活的人,而且都是学习态度认真的人,这样的团体才能更好地配合。如果让芳华和一个像自己前世那样不想干外科、做事偷懒的人一组,那她肯定是不干的。
芳华主动提出担任本小组即第六小组的组长,并在第一次手术的前一天下午,召集全体组员坐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开了一次小组会。别的小组可都没这种举动,戴平嚷嚷着“组长有什么指示啊”。
芳华非常严肃地说,动物手术是进临床实习前最好的锻炼手术基本技能的机会,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特别认真地对待。几个人都表示赞同。
于是,芳华拿出了自己制定的岗位轮换表和手术计划书。原来她将四次手术中每个人的岗位和职责都排好了,还有每次手术的基本步骤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比老师下发的实验指导清楚明了的多。大家也都是聪明的学生,一看之下就表示了支持。
芳华又说,第一次手术由自己主刀、嘉辉当助手,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急诊时曾经做过不少小手术,有配合的经验,能给大家起一个示范作用。但其实参与手术的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相互配合好了,才能让手术成功。而且接下来,大家会轮换担任并体验不同的岗位,所以不存在吃不吃亏的问题。当然第一次手术的时候。狗的状态还很健康。
这一点,大家都表示了理解。戴平还说:“反正就算狗死了,还会换一只狗的,没得关系噻。”
芳华摇摇头:“不,我就是不希望狗死掉。如果你们把那只分到我们组的狗,当做自己真正的病人,能说出就算人死了,再换个人练手的话吗?”
戴平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从没听说过,有哪一只狗能在接受四次大手术的情况下活下来的啊!”
芳华鼓励大家:“事在人为嘛,以前没有不一定就代表我们做不到!至少大家把它当做真正的病人,这样做手术也更认真些、护理也更精心些,不是更能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嘛?”
几个人觉得芳华的话也有道理,纷纷说:“那行,我们都好好干,一起努力做到最好就是!”
嘉辉在其他三个组员走了后,问芳华:“真的这么喜欢做外科手术?”
芳华点点头:“嗯,是我的梦想!你呢,不喜欢手术吗?”她清楚地记得前世的嘉辉就是干的肝胆外科嘛。
嘉辉笑了笑:“还好吧!大家都说男的就该干外科!不过,我可没有你那么执着!话说回来,女生干外科,挺辛苦的!”
芳华做了个鬼脸:“那不是照样有不少外科女医生,国外的女外科大夫也很多啊!人家干的下来,我也可以!”
嘉辉看着芳华,若有所思。
芳华站起身说:“我去图书馆,借本动物手术图谱!”
嘉辉摇头说:“我就不去了,一会儿还踢球呢!”
“哎,对了,放羊师兄他们进附院实习了,就该退出球队了吧?”
“是啊,他们忙得很,没时间了!偶尔星期天才来随便玩玩!”
“那你们明年联赛还有把握拿冠军吗?”
“尽力吧,其他大学也会有调整变化的,到了比赛的时候就知道了。”
“嗯。”芳华知道嘉辉是不会随便乱打包票的人。
嘉辉临走前说:“晚上病理楼见!”
正文 七十二、可爱老头儿
七十二、可爱老头儿
晚上六点多钟,芳华到达附属医院。把车停好,向病理楼走去。却发现平时供学生上课出入的后门被锁上了。这种情况偶有发生,因为值班员为了省事,会关闭一些较少人走行的通道。
还好芳华这会儿没背大书包,否则背着它绕个大圈也累人啊!她就只带了本每次做读片记录、画图的笔记本,厚厚的病理书和参考书都是长期放在看片室的教室里了。
芳华绕了个大圈,来到供病人出入的病理楼正门。她发现一楼大厅重新装修了,除了给病人提供了一片等候报告时的休息区外,还在两侧过道上设置了科室介绍栏。平时都走后门,可没看到这边的变化。
专家介绍栏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病理科主任梁光明。他可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的会长,算得上是国内排名第一的病理学专家了。正因为声望很高,他还兼任了本校的副校长一职。
怀着敬仰的心情匆匆浏览了一下展示栏,芳华就上楼了。病理楼的临床工作区和教学实验区是分开的,工作区全在四楼以下,四五楼是实验室,六楼则为教室和会议室,这样秩序井然,教学和临床工作就不会相互干扰了。
芳华走出六楼的电梯,却看见自己刚刚景仰的人物正站在电梯门口等着呢。他这会儿,可不像照片上那样穿西服打领带、衣冠楚楚、神采奕奕,而是衣着平凡普通。样子和公园里常见的那些进行晨练的退休老头儿也没多大的分别。
老头儿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出来,似乎还愣了一下。
芳华忙微微一鞠躬:“梁主任好!”早听说这位专家不喜欢人叫他校长,他只看重自己病理科主任的头衔,还总想着要辞去副校长的职务,一心搞好病理科呢。
老头儿回应了一句“嗯,你好”,一边用手按住电梯外的楼层键,等着芳华走出来,一边微笑地询问道:“同学,这个时候,你来这里是……?”
芳华没想到照片上面相严肃的老头儿,生活中倒挺随和的,居然会和一个偶遇的普通学生打招呼。她忙走出来,身子一侧恭敬地用一手挡着电梯门,一边请老头儿进去一边说:“哦,我就是来这里看标本切片的。”
老头儿顿时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哦,你是医学院的吧?大三的?”同时摆摆手,意思是暂时不走了。
芳华对他一口说出自己的年级,一点没有感到奇怪:“对啊,我们医学院的病理课就是开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的嘛。”
老头儿很关心地问:“那你都上了一半课程,对病理课有什么感受啊?”
芳华看老头这么随和的,也就放松起来,像以前给学生讲课那样,边说边比划起来:
“病理对临床太重要了。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断都是以病理依据作为‘金标准’,也就是最后的诊断。比如一个人身上长了个包块,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查体、照x片、b超、ct这些检查找到它,看到它。但我们没办法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最后还是要把它取下来,做个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病了。”
老头儿点点头:“嗯,说的不错,老师就是这么教你们的吧?还有没有你自己的理解?”
芳华想了想,说:“其实,病理学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在疾病病因上的研究进展会对临床治疗水平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哦——,你说的是病因病理学了,再说的详细点呢?”
“嗯,就是治疗一种病,就应该先知道它发病的原因和具体的发病机制。比如是什么病原体侵入人体了,是什么器官受影响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又做出了什么反应,等等,这些都搞清楚,才能制定好针锋相对的治疗方法。这才是所谓的治病要治本。如果连什么病因,发病机制都不清楚,就胡乱给药的话,最多只是治标了。”
芳华说得兴起:“比如现在最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就是癌症了。可是医学界长期以来对癌症的发病机制模棱两可,只能用手术加放化疗来治疗肿瘤,也就是治标了,所以很难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是现在,在美国微生物和病理学家的研究下,发现了癌基因致癌的理论,就好像是揭开了一层迷雾,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条有希望的治疗肿瘤的道路,那就是基因治疗。当然,真的成功恐怕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至少还要等病理生理学家们再进一步研究清楚癌基因致癌的具体细节后了。”十几年后,人类虽然还没有彻底征服恶性肿瘤,但基因治疗毕竟是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老头儿听了之后,微笑着说:“看你对病理学的这些理解,不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啊?”
芳华自然是有过去的阅历打底,不过也有别的因素:“哦,我是美国小说家阿瑟?黑利的书迷,特别喜欢他的小说《最后诊断》,那本书说的就是一个病理科大夫误诊导致了病人死亡。我看了以后就对病理学特别有兴趣了。”
老头儿不由哈哈大笑:“我也是黑利的书迷啊!大概因为是搞病理的吧,我也特别喜欢这本书啊!”
“啊?您这么大的专家还看通俗小说啊?”芳华有点意外了。自己的前世就是资深小说迷,玩物丧志的代表。而印象中但凡是大专家大学者,无不是宵衣旰食、如痴如狂地钻研科学的人物。就是有点娱乐,那也是高雅的古典音乐、芭蕾歌剧,阳春白雪的玩意儿。他们也有看这种通俗小说的吗?
老头儿笑得很开心:“怎么不看呢?黑利的小说,什么《航空港》、《汽车城》、《烈药》、《钱商》、《晚间新闻》,我几乎都看过了。”
芳华不由暴露出小说迷的本性:“哎呀,我就看过三本。书店里很难找到他的书呢。”
老头儿说:“我都是在上海买的。呵呵!他的书都挺不错的。值得一读!”
共同的爱好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芳华觉得老头儿非常率真可爱,说话也不由得更放松了:“那您老人家能不能借我两本黑利的小说看看呢?”
说到借书。芳华向来是拉得下脸来的。只要被她看上的书,死皮赖脸也要借过来。当然,她的借品很好,绝对很快看完就给人还回去。看到书旧了脏了,还会给人包上书皮。因为她自己就是个爱书的人,当然会为别人考虑了。
老头儿笑着说:“行,我回家找出来,就带给你。嗯,你这个女娃娃挺有意思的!也挺聪明的,学习成绩一定不错吧?年级第几名啊?”
芳华提起来就有气:“两年了,都是总成绩屈居第二。哎,您是不知道我们年级那个第一名,学习起来真是太变态了。他那脑子就是复印机。您说,我再能背书,背得赢复印机吗?”
老头儿笑得很没风度地捂住了肚子:“呵呵!有意思!哎哟,笑得我肚子都疼了!哎,其实你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以后有没有兴趣来搞病理啊?我可以收你当我的研究生,不是挂名的哦!”
芳华一愣: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正砸在我头上啊!
老头儿作为no1 的学术大佬,这些年很少收研究生了。因为太忙,有好几个弟子都是挂名,让别人带的。既然他说收自己不是挂名,那就是亲传了,这可不得了!不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关门弟子了吗!哇。上面有老头儿罩着,下面有一群已经颇有建树的大师兄大师姐们撑腰,那我以后在病理界还不是横着走了!
嗨!想多了吧?芳华摇摇头,赶紧把自己从白日梦里拉回来。
她再定神看看面前这位微笑着等自己答复的可爱老头儿,不禁哀叹:呜呜,这么好相处的导师,到哪里去找啊!可惜,我心里已经有目标了啊!
芳华半真半假地说:“承蒙您老看重,学生不胜感激。只不过学生心里早就把考上时英杰院长的研究生,当做奋斗目标了。我和您老只能是相见恨晚了!如果我早遇到您,可能就追随您了!”
老头儿倒也没有生气:“呵呵!别说的那么好听了!我知道。你们医学院的刚毕业出来,当然是更想当大夫了,不想搞基础。这很正常!不过,时院长可是搞的脑外科啊,不要说不好考,一般来说脑外也不招女生的啊!”
芳华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想是因为没有女生报名,才没招过吧!当然,我可能也是有点不自量力了,时院长的研究生的确是竞争激烈。不过我一来是很敬佩时院长的医术和人品,二来是对脑外科真的特别感兴趣。人的大脑太玄妙了,意识和灵魂这些难解之谜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老头儿关切地说:“有兴趣固然是好事,可是脑外科是非常辛苦的啊,晚上急诊多,每个病人的病情都是危重的,医生的压力很大啊!你一个小姑娘,能受得了吗?”
芳华抱紧了手中的笔记本,似乎要从这个动作中吸取力量:“只要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就不会放弃的!”
老头儿点点头:“好样的!”然后走进开了半天的电梯门,按了下楼后,冲芳华摆了摆手:“再见,林芳华同学!过两天我把书带给你啊!”
芳华也摆手告别:“谢谢主任!主任再见!”然后等电梯门关上后才想起,这老头儿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不过她低头看见手上写着名字的笔记本,也就释然了。不愧是病理科主任,很会抓细节啊!
能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芳华心情很好,哼着小调走进楼道尽头的看片室。推门进去,却见嘉辉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眺望着远方。大概是看显微镜看累了,正在休息吧!
芳华把东西先放下,一边坐下一边说:“喂,知道我刚才在电梯门口碰见谁了吗?”
嘉辉回过神,转头走过来:“谁啊?”
“病理科主任,副校长梁光明啊!”
嘉辉笑了:“那也没什么啊!我还经常在电梯里碰到他呢!”
芳华边准备显微镜,边说:“那怎么一样呢?我可是跟他说了好半天话,他还说要收我当研究生呢!”其实,芳华心里多少还是点小得意的。
嘉辉眼睛一亮,有点激动地问:“真的?!他居然会说收你当研究生?”
芳华也绷不住了:“哈哈。是啊!还是当亲传弟子呢!”笑了两声,她又正色地说:“可是,我谢绝了!”
嘉辉愣了:“啊?!你怎么想的?多好的机会啊?”
“哎!虽然我也喜欢病理学,但是我对外科更有兴趣啊!鱼和熊掌,只能选一个啦!”
嘉辉坐下来,沉默了。
芳华想了想,又说:“哎,我唯一可惜的是这老头儿人太好了,不能当他的学生真是遗憾!从没见过这么没架子的专家呢!不像有的人,没有什么本事吧,架子倒是摆得挺大、牛皮吹得挺响的,动不动就把我毕业于哪个名校,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本书,评上什么名人名医的挂在嘴边。”她这是有感于过去工作单位的某些“教授”的做派而发的。
她接着说:“再看看人家老头儿,都是国内的no1了,那么大学问的人,还能和我一个没毕业的在校生聊得起劲,听我发表了半天谬论。哎!可见,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他还说要借书给我看呢!”
嘉辉本来是微笑着听着她唠叨,听到这不由奇怪地问:“嗯?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就会借书给你?什么书啊?”他心里想:是什么病理专业书呢?
芳华得意地说:“阿瑟?黑利的小说!想不到吧?那么大的专家,还爱看小说!”
嘉辉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不由笑了:“这也不奇怪!”
芳华已经把眼睛凑到显微镜目镜上,开始看片了:“哎,啥时候我也能成为一个大专家呢!”然后就不再说话,专心看片了。
嘉辉却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几次看了看芳华,似乎想说什么,但是见到芳华专注的样子,又忍住了。最终,直到他们看完片子回宿舍时,他还是什么话都没和芳华说。
正文 七十三、模拟手术
七十三、模拟手术
第二天上午,同学们来到实验动物房。老师带领大家去狗舍领各自组的手术用狗。
顿时狗舍里一片鸡飞狗跳,热闹极了。女生们纷纷“哎呀哎呀”地惊叫唤,要么是被大个头的样貌凶猛的狗吓到了,要么就是被一些体型较小又温顺可爱的狗萌到了。总有她们叫唤的理由!
在分给三班的一列狗舍中,第六小组的狗笼是最后一个。芳华她们走过去,只见一只中等个头的黄狗,静静地趴在铁丝笼里。听见有人来了,它微微抬起头,目光竟似人类一般地凝视着芳华。
芳华虽然从来没养过什么宠物,但这狗的眼神这么的特别,似乎很通人性。芳华心里不由有点异样。
几个组员围在笼子前,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大家相互看看,戴平开口了:“组长大人,说吧!谁来抓狗?”
芳华因为小时候见过一条恶犬把路人的小腿撕咬下一块肉的情形,一直对狗有点畏惧。无论大狗小狗,她只要看见了,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觉得小腿肚发酸。于是,她对张永说:“班头,今天你是麻醉师,你上吧!”
张永说了声“行”。就打开笼子上的门闩,伸手解下笼子上系着的狗链,将那只黄狗牵了出来。大家这才看出这是只母狗,也不挣扎也不吠叫,静静地跟在张永身边。这狗和周围那些死活在狗舍里抵着不出,要几个男生一起拖出来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芳华的心里,也有点不忍心了。
大家也都跟着张永来到六号手术台,这实际上就是个木制长桌子。三个男生一起动手,把狗抬上桌子,按倒,用桌子腿上早就绑好的布条将狗的四肢束缚在手术台上。在此过程中,这只狗依然没有大的挣扎动作,乖乖地任人将她置于砧板上。
芳华压下心中的不忍,对嘉辉和王菊点点头:“你们先去洗手吧!”然后又对张永说:“你准备麻醉!”最后和戴平说:“你来给狗备皮!”
戴平端过备皮的器具,在狗的肚子上剃起毛来。芳华帮着张永给狗做静脉穿刺。以前做生理、药理实验也是经常要在动物身上扎针的,张永很顺利地把针头扎进了狗的上肢足背血管。没有输液,只是用装着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慢慢缓推,维持着静脉不回血。
这时戴平已经将狗的上腹部的毛剃干净了,露出了淡粉色光滑的皮肤。芳华用龙胆紫棉签在预定开刀的右上腹划了一条短短的直线。这次做的是盲肠切除术,相当于人的阑尾切除术,只不过狗的是在上腹,人的是在下腹罢了。
嘉辉和王菊这时候已经洗完了手,双手举在胸前,走了过来。他们俩个分别是手术助手和器械护士,是手术中最先洗手的人员。
芳华赶紧招呼担任巡回护士的戴平,一起铺起手术器械台来。在手术桌的右侧横着一架小推车。上面摆着一个消毒灭菌后的手术包,这就是器械台了。
芳华和戴平合作,将手术包外层包布打开,里面的东西都是无菌的,他俩没有洗手就不能碰了。王菊上前,拿出包里面的无菌手术衣并抖开,开始穿衣了。戴平站在她身后协助。
嘉辉作为助手,则拿起包里的消毒用品,开始给狗的腹部进行消毒皮肤的工作。
所有的人里,芳华最放心的就是嘉辉了。因为他们在急诊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说是见习,其实和实习没两样,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到后来都挺信任他们的能力,除了没有处方权,几乎就是拿他们当住院医生般使唤了。没办法,急诊忙起来的时候太缺人手了。经过这些日子的实践,嘉辉也早就可以做一些小手术了。
趁着他消毒的时间,芳华赶紧到水房,洗手刷手泡手了。实验动物手术中心这里真和医院的手术室设置一样,就是东西比较陈旧、毁损的也多了点,但是还是能用的。而且各种消毒设施也都齐备。
只是当芳华回到手术大厅,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这里可太不像医院的手术室了。一个大房间里好几张手术桌,几十个人在里面,这走动和说话的动静虽没有菜市场那般热闹,但也绝对不安静。这种环境下要做到无菌,太难了。唯一庆幸的是,自己分到的手术桌在最里面,人员经过的人少,相对干净点。
等她回到手术桌旁,嘉辉已经消毒结束了。芳华手一摆,示意他重新去泡手。按照手术无菌原则,助手消毒手术区皮肤后应再去泡手,消毒自己手臂皮肤,才能穿手术衣。但是老师下发的实验动物手术指导中这一条并没有强调,于是别的小组的人都省略了这一项。
在之前的组内会议时,芳华把实验指导上一些和临床手术规矩不符合的地方都指了出来,认为还是严格按临床规矩来比较好。大家也都同意了,一开始学习就应该养成正确的习惯嘛。
芳华边穿手术衣,边和张永说:“可以推麻药了!”张永把早准备好的装着麻醉药液的注射器针管换下了原来的盐水,开始注药了。不一会儿,药物起效,狗的眼睛就闭上了。
芳华和王菊往狗的身上铺上了一块大手术单,布单中间有个洞可以暴露出狗腹部的手术区。然后,她又将手术器械按常用次序排好,让王菊等会儿就按这个顺序递给自己就好了。
嘉辉也回来了,穿好手术衣后站在芳华对面。两人手里都拿块纱布,将开刀处的皮肤压住绷紧了。
芳华右手拿起手术刀,看了看周围三人。见他们一副期待又紧张的模样。不由一笑,学着迪斯尼动画片的配音说:“啊~~哦!演出开始啦——!”然后手中手术刀落下,在狗的肚皮上,沿着刚才做的紫色标记,划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鲜血涌了出来,芳华手中纱布迅速压上止血,口中不时发出命令:“止血钳!缝线!线剪!血管钳!组织剪!拉钩!”
王菊边看边听,不断地把手术器械递到芳华和嘉辉的手中。还抽空把用过的器械进行整理,方便一会儿再用。由于刚才芳华已经帮她摆好次序,所以她虽然忙,但也能跟上芳华的手术速度。
戴平和张永也在一边围观。戴平凑得很近,他看了一会儿说;“书上说切口要6到8公分,你这好像还不到4公分?太小了吧!”
阑尾切除术对医生来说就是个最基本的手术,即使是在狗身上有些不同,也完全能应付。芳华自信地说:“够了!切那么大干嘛?又不是剖腹产!”几个人被她逗笑了。
芳华又斜了戴平一眼:“别站我旁边啊!你的脑袋都伸我头顶上去了!伤口感染了,你负责啊?”戴平无奈地离远一点,嘟囔了一句:“是你太矮了嘛!”
芳华拖长了声音说:“说什么呢?下次是不是不想做主刀了?”戴平赶紧讨好:“没有没有,组长大人您不高不矮,正合适!哪像我就一个傻大个啊!”其他几人都笑了,手术气氛也放松了许多。这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说说笑话,其实就是一种减压的手段。
别看芳华和戴平斗着嘴,她手下的动作却是一点没受影响。三下五除二,不到30分钟就做完了。
她们小组本来是最后一个开始动刀的。但是却是最先切下狗的盲肠,并最先结束手术的。当第六小组都将狗护送回狗笼,离开手术大厅时,大多数的组还没找到盲肠在哪儿呢。
当天晚上五点半,算起来也是手术后七、八个小时了。芳华和嘉辉在晚上上课前,又去了一趟动物房。还没进狗舍呢,就听见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一路走进去,只见一排排分属不同班级的狗舍里,凡是今天做了手术的狗看上去大多情况不好,都躺在笼子里不怎么活动,还不住“汪汪”地呜咽悲号着。少数几只体型健硕的大狗。倒是能站起来,在狗笼子里转着圈,很狂躁的样子。见到芳华她们通过,这几只狗的眼光都很凶狠地瞪着她俩,还大声地狂吠起来。
芳华不由向嘉辉那边靠近了一点,但还故作镇静地说:“这狗可够凶的!”
嘉辉看着她,笑了笑,拉过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到最后那间狗笼前。这只狗倒是看着和早上也没什么大的变化,看到她们过来,也只是稍微直起了头,但是却张着嘴,舌头伸在外面,头不住地转来转去。
芳华看这狗怎么比早上还兴奋了点呢,就捅捅嘉辉:“你看看她的伤口!”
嘉辉笑着放开芳华的手,边开笼子边说:“难得你也有怕的东西!”
芳华嘟囔着:“我那是不和禽兽一般见识!”
嘉辉把狗的身子侧翻,看到她腹部的伤口纱布敷料固定得挺好,外层也很干净,没有血迹。芳华想,这狗大概还是因为伤口疼痛,才有兴奋不安的表现吧。
可是芳华也没办法像对病人一样给狗止痛药,她只好壮起胆子也进了狗笼,蹲下来,和嘉辉一起抚摸着狗背的皮毛。就这么简单的动作,这狗就安静多了,侧躺在干草上,很舒服的样子,看着芳华的眼神也更柔和。
芳华不禁想,真有这么一条温柔的狗,也很不错啊。最后,芳华给狗的饭盆里加了点水,看着她喝了点,才和嘉辉就离开了狗舍。
今天晚上,诊断课的老师召集六个平行班的学生,一起到校西院的第八教学楼上课,据说有重要事情宣布。
正文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到达八教的大阶梯教室。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还好这个教室够大,大家挤着点,还是勉强坐得下六个班的人。
芳华和嘉辉一进门,看见王菊、戴平、张永等人正在进门这边的第三排向他们招手,显然是帮他们占着位子呢。两个人走过去,挤着坐下来,那几人都关心地问起手术后狗的情况。听说情况良好,他们也很高兴。
芳华朝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讲台两侧一边一个放着台大电视,这是要放教学录像?那也没必要召集六个班的人一起吧,分别放映不是效果更好吗?
再一看,发现教室里面那一侧的第一排坐着几个重量级人物。在年级主任郭老师身边坐的有附属医院的院长时英杰,副院长兼内科主任杨锦新,还有全面负责本年级诊断课教学的内科住院总医师朱丹阳。几个人在那里低声交谈着,还面带微笑。
乖乖,这阵势不小,看来真是有什么大事啊!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好事吧!周围的同学也被这领导压阵的气氛震住了,纷纷小声地议论着。
不一会儿,开会时间到了。先是郭老师站起来讲话:“同学们,今天把六个班的同学召集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在今天宣布。这件事将在我校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它是我校和国际接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郭老师顿了一下说:“那就是我校将在国内医学院中,首次引入标准化病人的诊断教学模式,而你们年级就是第一批试点的班级。同学们,这是你们的光荣啊!如果这项改革成功了,必然会使我校的医学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甚至可能在诊断学教育方面,领先国内所有兄弟学校!”
嗡——!不等郭老师说完,底下的学生们都兴奋地议论起来。但是兴奋归兴奋,什么标准化病人可都是头一次听说。病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要说得的病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等情况都还是千差万别的,怎么可能做到标准化呢?
郭老师微笑地等大家平静了下来,才接着说:“这个标准化病人是来自美国医学院的术语,具体情况呢,下面请主导这次教育改革的时院长给我们讲讲吧!大家欢迎!”
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全医学院闻名的新院长时阎王,不由得纷纷鼓掌,后面的同学还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
时院长微笑着走到台上,接过话筒和大家打起了招呼:“同学们好啊!这是我上任院长以来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哪!后面的同学是不是看不清楚啊,站到前面来看嘛!我这号身材体型其实很好认啊!在学校里肯定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看到没,本人就是病人称作‘弥勒佛’,医生称作‘时阎王’的时英杰!”
台下的同学们大笑,但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有个性的院长。
时院长和同学们说笑了几句,就聊起了正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华西医大在建校没多久,就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结成了兄弟学校。什么是兄弟学校?那就是相互承认毕业生学历啊!要是在那个时代,你们这些人毕业后就可以在美国行医了!”
下面的同学发出一片遗憾的叹息声。谁都知道解放后。这种兄弟关系就停止了。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所国内医学院的学历能被美国承认。
时英杰微笑着说:“去年我们和纽约大学联系,已经初步就医学交流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医学教育方面,美方已经同意恢复兄弟学校关系,并原则上同意恢复相互承认学历的传统!”
“哗——!”台下响起了开会以来最热烈的掌声。兴奋的同学们似乎已经看到美国医院的大门就在眼前了,一条黄金铺就的大路也似乎一蹴可及。
时英杰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鼓掌累了后,才说到:“同学们没有注意,我说的是原则上同意,也就是要经美国大学考察合格后。很遗憾啊,美方对我校的教育考察结果是不合格!”
“咣当!——唉——!”好些同学以头抢桌,被时院长说话的大喘气怄到了。
芳华也以手覆额,边摇头边微笑。她刚才也是没仔细听清,虽然很惊讶但也跟着大家鼓掌,还以为又是什么蝴蝶效应呢!果然她也就是只小蝴蝶,还扇不起那么大的巨!
时院长又和大家说了一下美方考察的情况。他们指出了学校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和临床实习的学生的接触,他们也承认了医大学生的素质不错,而且非常勤奋,同时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也让美方很羡慕。
最后,纽约大学方面愿意出资帮助医大,主要是医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和世界医学教育水平接轨。等今后医学院的教育改革成功,经美方再次考察合格后,将会授予医学院的毕业生纽约大学的毕业证和学历学位证明。
这些听起来是很遥远的事情,和在座的人已经关系不大了。大家现在接受的教育改革,也就是为后人栽树了,但是年青的学子们还是为母校的美好未来鼓起掌来。
时院长说,教改的第一步就是摒弃传统的诊断学教育模式,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具体情况,他请内科主任杨锦新给同学们做介绍。
杨锦新也是位海归派,和时院长的教育主张很相似,都是极力主张教育要向国外先进水平看齐。不过杨主任就是典型的内科医生的做派了,说话舒缓文雅,不疾不徐,思维缜密,很有条理。
他给大家介绍了过去上诊断课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大课,学生相互之间练习,教学录像也较少。很多学生是在临床实习后,才真正学会了医生的基本功——问诊和查体。
他又给大家说了美国在诊断教学方面的特点,那就是特别重视标准化的步骤,特别重视和病人的互动,连和病人的交流方式都有讲究。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
而且也不用学生之间相互练习,每个学生都是在经过训练的“标准化病人”身上,一对一地进行问诊查体的实践。
这标准化病人,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经过训练的健康人。他们并不懂医学知识,只是将标准病案上的病人资料熟记于心。在和学生的练习中就起到陪练的作用,可以表演出规定的症状体征。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演员,但他们同时也是考官,在学生问诊查体过程中,暗暗记下学生的失误,在练习结束后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
就这样通过和标准化病人的互动,让医学生们学会正确的问诊查体方法。临床上真正的病人是不可能这样来陪练,也没有能力判断学生做的好坏,也就难以让学生的诊断能力得到提高。
杨主任又让大家看了一段美国学生和标准化病人进行诊断学教学全过程的录像。虽然听不懂很多医学术语,同学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芳华看了一会儿后,也不由感慨,发达国家就是注重法制、条令、规章制度啊,而且每一项都细化得很具体。一切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查。这的确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地方。
等大家都弄懂了标准化病人是怎么回事,住院总朱丹阳医生又介绍,今年的诊断学教学除了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也会在其他方面做调整,如增加更多的教学录像、增加病房见习的时间等等措施。
最后,郭眉老师在结束前,又强调说:这次诊断学教学改革在本年级开始试点,是在座各位同学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
因为标准化病人,是以高薪向社会招募的,还要求文化程度至少高中以上。应该说素质是很高的了。经过了美国专家在暑假两个多月的训练,第一批标准化病人刚刚结业,领到了上岗证。
同学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断基本知识、技巧的学习,就可以和这些标准化病人见面了。郭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尊重这些为医学教育做贡献的普通人,同时也要珍惜和他们学习的机会。因为学生和他们交流的每一分钟,学校都是花了钱的。
标准化病人在学习训练期间就是时薪15元,和学生交流陪练时是30元时薪,而某些担负特殊体检任务的标准化病人,时薪最高可达50元。
这个工资标准,美国专家还直说低了,但在当下的中国是相当高的高薪了。甚至在十几年后也不算低了。要不是美方提供资金赞助,学校还真难以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
芳华知道这是实话。
这时候有美方出钱,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标准化病人。估计合作几年后,美方也就会撤资了,到时候还有多少标准化病人能留下呢?十几年后,国内也就只有少数医学院养得起这种标准化病人,但数目也都不多,甚至不得不请无薪的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20部分阅读
欲望文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20部分阅读
唯手熟尔。很快,三班的人基本上都能打60个以上了,有的和芳华的速度也很接近了。
倒是芳华练了一段后,就终止了对速度的追求。因为她那打结的速度,对手术来说早就够了。台下的练习速度再快也只是台下的,是远远不能代表在病人身上动手术的水平的。之所以要求一定的速度,只是为了保证有一定的熟练度。而手术台上根本不需要这么快的打结速度,而更讲究的是牢固、不滑脱。
这种感觉就需要长期的磨练了。芳华就在火柴棍儿上练习,打结的时候尽量做到不拖动火柴棍儿乱跑。这当然很困难,也几乎是无法计时的。因为稍微打两个就会不小心拉动了火柴棍儿。不过,这样慢慢练着,时间长了,芳华还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动作更轻柔、更稳健了。
很快,在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清创缝合术、离体小肠吻合术后,同学们大体掌握了手术中止血、解剖、缝合的基本技术。下一步,就要在狗的身上做接近于临床意义上的手术了。
全班分成六个组,每组五个人,将轮流担任一台手术中的主刀、助手、器械护士、麻醉医生、巡回护士。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五人就是一台手术中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人员了。
每个组都会领到一只黄狗,自己负责喂养、手术后还要负责护理。按计划,一只狗会相继接受盲肠切除术、肠穿孔修补、脾切除、胃大部切除四次手术。但基本上头两次手术后就会死得差不多了,多数要再换一只狗才能继续实验下去,甚至做一台换一只。
分组的时候是自由组合的,芳华和嘉辉、戴平、王菊、张永一组。不只是因为大家关系好,而是芳华早就暗中观察过,这几个都是打结速度快、也就是手脚灵活的人,而且都是学习态度认真的人,这样的团体才能更好地配合。如果让芳华和一个像自己前世那样不想干外科、做事偷懒的人一组,那她肯定是不干的。
芳华主动提出担任本小组即第六小组的组长,并在第一次手术的前一天下午,召集全体组员坐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开了一次小组会。别的小组可都没这种举动,戴平嚷嚷着“组长有什么指示啊”。
芳华非常严肃地说,动物手术是进临床实习前最好的锻炼手术基本技能的机会,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特别认真地对待。几个人都表示赞同。
于是,芳华拿出了自己制定的岗位轮换表和手术计划书。原来她将四次手术中每个人的岗位和职责都排好了,还有每次手术的基本步骤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比老师下发的实验指导清楚明了的多。大家也都是聪明的学生,一看之下就表示了支持。
芳华又说,第一次手术由自己主刀、嘉辉当助手,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急诊时曾经做过不少小手术,有配合的经验,能给大家起一个示范作用。但其实参与手术的每个人都很重要,只有相互配合好了,才能让手术成功。而且接下来,大家会轮换担任并体验不同的岗位,所以不存在吃不吃亏的问题。当然第一次手术的时候。狗的状态还很健康。
这一点,大家都表示了理解。戴平还说:“反正就算狗死了,还会换一只狗的,没得关系噻。”
芳华摇摇头:“不,我就是不希望狗死掉。如果你们把那只分到我们组的狗,当做自己真正的病人,能说出就算人死了,再换个人练手的话吗?”
戴平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是从没听说过,有哪一只狗能在接受四次大手术的情况下活下来的啊!”
芳华鼓励大家:“事在人为嘛,以前没有不一定就代表我们做不到!至少大家把它当做真正的病人,这样做手术也更认真些、护理也更精心些,不是更能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嘛?”
几个人觉得芳华的话也有道理,纷纷说:“那行,我们都好好干,一起努力做到最好就是!”
嘉辉在其他三个组员走了后,问芳华:“真的这么喜欢做外科手术?”
芳华点点头:“嗯,是我的梦想!你呢,不喜欢手术吗?”她清楚地记得前世的嘉辉就是干的肝胆外科嘛。
嘉辉笑了笑:“还好吧!大家都说男的就该干外科!不过,我可没有你那么执着!话说回来,女生干外科,挺辛苦的!”
芳华做了个鬼脸:“那不是照样有不少外科女医生,国外的女外科大夫也很多啊!人家干的下来,我也可以!”
嘉辉看着芳华,若有所思。
芳华站起身说:“我去图书馆,借本动物手术图谱!”
嘉辉摇头说:“我就不去了,一会儿还踢球呢!”
“哎,对了,放羊师兄他们进附院实习了,就该退出球队了吧?”
“是啊,他们忙得很,没时间了!偶尔星期天才来随便玩玩!”
“那你们明年联赛还有把握拿冠军吗?”
“尽力吧,其他大学也会有调整变化的,到了比赛的时候就知道了。”
“嗯。”芳华知道嘉辉是不会随便乱打包票的人。
嘉辉临走前说:“晚上病理楼见!”
正文 七十二、可爱老头儿
七十二、可爱老头儿
晚上六点多钟,芳华到达附属医院。把车停好,向病理楼走去。却发现平时供学生上课出入的后门被锁上了。这种情况偶有发生,因为值班员为了省事,会关闭一些较少人走行的通道。
还好芳华这会儿没背大书包,否则背着它绕个大圈也累人啊!她就只带了本每次做读片记录、画图的笔记本,厚厚的病理书和参考书都是长期放在看片室的教室里了。
芳华绕了个大圈,来到供病人出入的病理楼正门。她发现一楼大厅重新装修了,除了给病人提供了一片等候报告时的休息区外,还在两侧过道上设置了科室介绍栏。平时都走后门,可没看到这边的变化。
专家介绍栏中排第一位的就是病理科主任梁光明。他可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的会长,算得上是国内排名第一的病理学专家了。正因为声望很高,他还兼任了本校的副校长一职。
怀着敬仰的心情匆匆浏览了一下展示栏,芳华就上楼了。病理楼的临床工作区和教学实验区是分开的,工作区全在四楼以下,四五楼是实验室,六楼则为教室和会议室,这样秩序井然,教学和临床工作就不会相互干扰了。
芳华走出六楼的电梯,却看见自己刚刚景仰的人物正站在电梯门口等着呢。他这会儿,可不像照片上那样穿西服打领带、衣冠楚楚、神采奕奕,而是衣着平凡普通。样子和公园里常见的那些进行晨练的退休老头儿也没多大的分别。
老头儿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出来,似乎还愣了一下。
芳华忙微微一鞠躬:“梁主任好!”早听说这位专家不喜欢人叫他校长,他只看重自己病理科主任的头衔,还总想着要辞去副校长的职务,一心搞好病理科呢。
老头儿回应了一句“嗯,你好”,一边用手按住电梯外的楼层键,等着芳华走出来,一边微笑地询问道:“同学,这个时候,你来这里是……?”
芳华没想到照片上面相严肃的老头儿,生活中倒挺随和的,居然会和一个偶遇的普通学生打招呼。她忙走出来,身子一侧恭敬地用一手挡着电梯门,一边请老头儿进去一边说:“哦,我就是来这里看标本切片的。”
老头儿顿时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哦,你是医学院的吧?大三的?”同时摆摆手,意思是暂时不走了。
芳华对他一口说出自己的年级,一点没有感到奇怪:“对啊,我们医学院的病理课就是开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的嘛。”
老头儿很关心地问:“那你都上了一半课程,对病理课有什么感受啊?”
芳华看老头这么随和的,也就放松起来,像以前给学生讲课那样,边说边比划起来:
“病理对临床太重要了。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断都是以病理依据作为‘金标准’,也就是最后的诊断。比如一个人身上长了个包块,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查体、照x片、b超、ct这些检查找到它,看到它。但我们没办法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最后还是要把它取下来,做个病理切片,在显微镜下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病了。”
老头儿点点头:“嗯,说的不错,老师就是这么教你们的吧?还有没有你自己的理解?”
芳华想了想,说:“其实,病理学更大的价值在于,它在疾病病因上的研究进展会对临床治疗水平的进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哦——,你说的是病因病理学了,再说的详细点呢?”
“嗯,就是治疗一种病,就应该先知道它发病的原因和具体的发病机制。比如是什么病原体侵入人体了,是什么器官受影响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又做出了什么反应,等等,这些都搞清楚,才能制定好针锋相对的治疗方法。这才是所谓的治病要治本。如果连什么病因,发病机制都不清楚,就胡乱给药的话,最多只是治标了。”
芳华说得兴起:“比如现在最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就是癌症了。可是医学界长期以来对癌症的发病机制模棱两可,只能用手术加放化疗来治疗肿瘤,也就是治标了,所以很难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是现在,在美国微生物和病理学家的研究下,发现了癌基因致癌的理论,就好像是揭开了一层迷雾,让我们看到了另一条有希望的治疗肿瘤的道路,那就是基因治疗。当然,真的成功恐怕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至少还要等病理生理学家们再进一步研究清楚癌基因致癌的具体细节后了。”十几年后,人类虽然还没有彻底征服恶性肿瘤,但基因治疗毕竟是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
老头儿听了之后,微笑着说:“看你对病理学的这些理解,不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啊?”
芳华自然是有过去的阅历打底,不过也有别的因素:“哦,我是美国小说家阿瑟?黑利的书迷,特别喜欢他的小说《最后诊断》,那本书说的就是一个病理科大夫误诊导致了病人死亡。我看了以后就对病理学特别有兴趣了。”
老头儿不由哈哈大笑:“我也是黑利的书迷啊!大概因为是搞病理的吧,我也特别喜欢这本书啊!”
“啊?您这么大的专家还看通俗小说啊?”芳华有点意外了。自己的前世就是资深小说迷,玩物丧志的代表。而印象中但凡是大专家大学者,无不是宵衣旰食、如痴如狂地钻研科学的人物。就是有点娱乐,那也是高雅的古典音乐、芭蕾歌剧,阳春白雪的玩意儿。他们也有看这种通俗小说的吗?
老头儿笑得很开心:“怎么不看呢?黑利的小说,什么《航空港》、《汽车城》、《烈药》、《钱商》、《晚间新闻》,我几乎都看过了。”
芳华不由暴露出小说迷的本性:“哎呀,我就看过三本。书店里很难找到他的书呢。”
老头儿说:“我都是在上海买的。呵呵!他的书都挺不错的。值得一读!”
共同的爱好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芳华觉得老头儿非常率真可爱,说话也不由得更放松了:“那您老人家能不能借我两本黑利的小说看看呢?”
说到借书。芳华向来是拉得下脸来的。只要被她看上的书,死皮赖脸也要借过来。当然,她的借品很好,绝对很快看完就给人还回去。看到书旧了脏了,还会给人包上书皮。因为她自己就是个爱书的人,当然会为别人考虑了。
老头儿笑着说:“行,我回家找出来,就带给你。嗯,你这个女娃娃挺有意思的!也挺聪明的,学习成绩一定不错吧?年级第几名啊?”
芳华提起来就有气:“两年了,都是总成绩屈居第二。哎,您是不知道我们年级那个第一名,学习起来真是太变态了。他那脑子就是复印机。您说,我再能背书,背得赢复印机吗?”
老头儿笑得很没风度地捂住了肚子:“呵呵!有意思!哎哟,笑得我肚子都疼了!哎,其实你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以后有没有兴趣来搞病理啊?我可以收你当我的研究生,不是挂名的哦!”
芳华一愣: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正砸在我头上啊!
老头儿作为no1 的学术大佬,这些年很少收研究生了。因为太忙,有好几个弟子都是挂名,让别人带的。既然他说收自己不是挂名,那就是亲传了,这可不得了!不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关门弟子了吗!哇。上面有老头儿罩着,下面有一群已经颇有建树的大师兄大师姐们撑腰,那我以后在病理界还不是横着走了!
嗨!想多了吧?芳华摇摇头,赶紧把自己从白日梦里拉回来。
她再定神看看面前这位微笑着等自己答复的可爱老头儿,不禁哀叹:呜呜,这么好相处的导师,到哪里去找啊!可惜,我心里已经有目标了啊!
芳华半真半假地说:“承蒙您老看重,学生不胜感激。只不过学生心里早就把考上时英杰院长的研究生,当做奋斗目标了。我和您老只能是相见恨晚了!如果我早遇到您,可能就追随您了!”
老头儿倒也没有生气:“呵呵!别说的那么好听了!我知道。你们医学院的刚毕业出来,当然是更想当大夫了,不想搞基础。这很正常!不过,时院长可是搞的脑外科啊,不要说不好考,一般来说脑外也不招女生的啊!”
芳华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我想是因为没有女生报名,才没招过吧!当然,我可能也是有点不自量力了,时院长的研究生的确是竞争激烈。不过我一来是很敬佩时院长的医术和人品,二来是对脑外科真的特别感兴趣。人的大脑太玄妙了,意识和灵魂这些难解之谜都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老头儿关切地说:“有兴趣固然是好事,可是脑外科是非常辛苦的啊,晚上急诊多,每个病人的病情都是危重的,医生的压力很大啊!你一个小姑娘,能受得了吗?”
芳华抱紧了手中的笔记本,似乎要从这个动作中吸取力量:“只要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我就不会放弃的!”
老头儿点点头:“好样的!”然后走进开了半天的电梯门,按了下楼后,冲芳华摆了摆手:“再见,林芳华同学!过两天我把书带给你啊!”
芳华也摆手告别:“谢谢主任!主任再见!”然后等电梯门关上后才想起,这老头儿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不过她低头看见手上写着名字的笔记本,也就释然了。不愧是病理科主任,很会抓细节啊!
能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芳华心情很好,哼着小调走进楼道尽头的看片室。推门进去,却见嘉辉站在窗前,一动不动地眺望着远方。大概是看显微镜看累了,正在休息吧!
芳华把东西先放下,一边坐下一边说:“喂,知道我刚才在电梯门口碰见谁了吗?”
嘉辉回过神,转头走过来:“谁啊?”
“病理科主任,副校长梁光明啊!”
嘉辉笑了:“那也没什么啊!我还经常在电梯里碰到他呢!”
芳华边准备显微镜,边说:“那怎么一样呢?我可是跟他说了好半天话,他还说要收我当研究生呢!”其实,芳华心里多少还是点小得意的。
嘉辉眼睛一亮,有点激动地问:“真的?!他居然会说收你当研究生?”
芳华也绷不住了:“哈哈。是啊!还是当亲传弟子呢!”笑了两声,她又正色地说:“可是,我谢绝了!”
嘉辉愣了:“啊?!你怎么想的?多好的机会啊?”
“哎!虽然我也喜欢病理学,但是我对外科更有兴趣啊!鱼和熊掌,只能选一个啦!”
嘉辉坐下来,沉默了。
芳华想了想,又说:“哎,我唯一可惜的是这老头儿人太好了,不能当他的学生真是遗憾!从没见过这么没架子的专家呢!不像有的人,没有什么本事吧,架子倒是摆得挺大、牛皮吹得挺响的,动不动就把我毕业于哪个名校,写过几篇论文,出过几本书,评上什么名人名医的挂在嘴边。”她这是有感于过去工作单位的某些“教授”的做派而发的。
她接着说:“再看看人家老头儿,都是国内的no1了,那么大学问的人,还能和我一个没毕业的在校生聊得起劲,听我发表了半天谬论。哎!可见,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他还说要借书给我看呢!”
嘉辉本来是微笑着听着她唠叨,听到这不由奇怪地问:“嗯?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他就会借书给你?什么书啊?”他心里想:是什么病理专业书呢?
芳华得意地说:“阿瑟?黑利的小说!想不到吧?那么大的专家,还爱看小说!”
嘉辉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不由笑了:“这也不奇怪!”
芳华已经把眼睛凑到显微镜目镜上,开始看片了:“哎,啥时候我也能成为一个大专家呢!”然后就不再说话,专心看片了。
嘉辉却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几次看了看芳华,似乎想说什么,但是见到芳华专注的样子,又忍住了。最终,直到他们看完片子回宿舍时,他还是什么话都没和芳华说。
正文 七十三、模拟手术
七十三、模拟手术
第二天上午,同学们来到实验动物房。老师带领大家去狗舍领各自组的手术用狗。
顿时狗舍里一片鸡飞狗跳,热闹极了。女生们纷纷“哎呀哎呀”地惊叫唤,要么是被大个头的样貌凶猛的狗吓到了,要么就是被一些体型较小又温顺可爱的狗萌到了。总有她们叫唤的理由!
在分给三班的一列狗舍中,第六小组的狗笼是最后一个。芳华她们走过去,只见一只中等个头的黄狗,静静地趴在铁丝笼里。听见有人来了,它微微抬起头,目光竟似人类一般地凝视着芳华。
芳华虽然从来没养过什么宠物,但这狗的眼神这么的特别,似乎很通人性。芳华心里不由有点异样。
几个组员围在笼子前,观察了一会儿,然后大家相互看看,戴平开口了:“组长大人,说吧!谁来抓狗?”
芳华因为小时候见过一条恶犬把路人的小腿撕咬下一块肉的情形,一直对狗有点畏惧。无论大狗小狗,她只要看见了,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觉得小腿肚发酸。于是,她对张永说:“班头,今天你是麻醉师,你上吧!”
张永说了声“行”。就打开笼子上的门闩,伸手解下笼子上系着的狗链,将那只黄狗牵了出来。大家这才看出这是只母狗,也不挣扎也不吠叫,静静地跟在张永身边。这狗和周围那些死活在狗舍里抵着不出,要几个男生一起拖出来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芳华的心里,也有点不忍心了。
大家也都跟着张永来到六号手术台,这实际上就是个木制长桌子。三个男生一起动手,把狗抬上桌子,按倒,用桌子腿上早就绑好的布条将狗的四肢束缚在手术台上。在此过程中,这只狗依然没有大的挣扎动作,乖乖地任人将她置于砧板上。
芳华压下心中的不忍,对嘉辉和王菊点点头:“你们先去洗手吧!”然后又对张永说:“你准备麻醉!”最后和戴平说:“你来给狗备皮!”
戴平端过备皮的器具,在狗的肚子上剃起毛来。芳华帮着张永给狗做静脉穿刺。以前做生理、药理实验也是经常要在动物身上扎针的,张永很顺利地把针头扎进了狗的上肢足背血管。没有输液,只是用装着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慢慢缓推,维持着静脉不回血。
这时戴平已经将狗的上腹部的毛剃干净了,露出了淡粉色光滑的皮肤。芳华用龙胆紫棉签在预定开刀的右上腹划了一条短短的直线。这次做的是盲肠切除术,相当于人的阑尾切除术,只不过狗的是在上腹,人的是在下腹罢了。
嘉辉和王菊这时候已经洗完了手,双手举在胸前,走了过来。他们俩个分别是手术助手和器械护士,是手术中最先洗手的人员。
芳华赶紧招呼担任巡回护士的戴平,一起铺起手术器械台来。在手术桌的右侧横着一架小推车。上面摆着一个消毒灭菌后的手术包,这就是器械台了。
芳华和戴平合作,将手术包外层包布打开,里面的东西都是无菌的,他俩没有洗手就不能碰了。王菊上前,拿出包里面的无菌手术衣并抖开,开始穿衣了。戴平站在她身后协助。
嘉辉作为助手,则拿起包里的消毒用品,开始给狗的腹部进行消毒皮肤的工作。
所有的人里,芳华最放心的就是嘉辉了。因为他们在急诊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说是见习,其实和实习没两样,急诊科的医生和护士到后来都挺信任他们的能力,除了没有处方权,几乎就是拿他们当住院医生般使唤了。没办法,急诊忙起来的时候太缺人手了。经过这些日子的实践,嘉辉也早就可以做一些小手术了。
趁着他消毒的时间,芳华赶紧到水房,洗手刷手泡手了。实验动物手术中心这里真和医院的手术室设置一样,就是东西比较陈旧、毁损的也多了点,但是还是能用的。而且各种消毒设施也都齐备。
只是当芳华回到手术大厅,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这里可太不像医院的手术室了。一个大房间里好几张手术桌,几十个人在里面,这走动和说话的动静虽没有菜市场那般热闹,但也绝对不安静。这种环境下要做到无菌,太难了。唯一庆幸的是,自己分到的手术桌在最里面,人员经过的人少,相对干净点。
等她回到手术桌旁,嘉辉已经消毒结束了。芳华手一摆,示意他重新去泡手。按照手术无菌原则,助手消毒手术区皮肤后应再去泡手,消毒自己手臂皮肤,才能穿手术衣。但是老师下发的实验动物手术指导中这一条并没有强调,于是别的小组的人都省略了这一项。
在之前的组内会议时,芳华把实验指导上一些和临床手术规矩不符合的地方都指了出来,认为还是严格按临床规矩来比较好。大家也都同意了,一开始学习就应该养成正确的习惯嘛。
芳华边穿手术衣,边和张永说:“可以推麻药了!”张永把早准备好的装着麻醉药液的注射器针管换下了原来的盐水,开始注药了。不一会儿,药物起效,狗的眼睛就闭上了。
芳华和王菊往狗的身上铺上了一块大手术单,布单中间有个洞可以暴露出狗腹部的手术区。然后,她又将手术器械按常用次序排好,让王菊等会儿就按这个顺序递给自己就好了。
嘉辉也回来了,穿好手术衣后站在芳华对面。两人手里都拿块纱布,将开刀处的皮肤压住绷紧了。
芳华右手拿起手术刀,看了看周围三人。见他们一副期待又紧张的模样。不由一笑,学着迪斯尼动画片的配音说:“啊~~哦!演出开始啦——!”然后手中手术刀落下,在狗的肚皮上,沿着刚才做的紫色标记,划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鲜血涌了出来,芳华手中纱布迅速压上止血,口中不时发出命令:“止血钳!缝线!线剪!血管钳!组织剪!拉钩!”
王菊边看边听,不断地把手术器械递到芳华和嘉辉的手中。还抽空把用过的器械进行整理,方便一会儿再用。由于刚才芳华已经帮她摆好次序,所以她虽然忙,但也能跟上芳华的手术速度。
戴平和张永也在一边围观。戴平凑得很近,他看了一会儿说;“书上说切口要6到8公分,你这好像还不到4公分?太小了吧!”
阑尾切除术对医生来说就是个最基本的手术,即使是在狗身上有些不同,也完全能应付。芳华自信地说:“够了!切那么大干嘛?又不是剖腹产!”几个人被她逗笑了。
芳华又斜了戴平一眼:“别站我旁边啊!你的脑袋都伸我头顶上去了!伤口感染了,你负责啊?”戴平无奈地离远一点,嘟囔了一句:“是你太矮了嘛!”
芳华拖长了声音说:“说什么呢?下次是不是不想做主刀了?”戴平赶紧讨好:“没有没有,组长大人您不高不矮,正合适!哪像我就一个傻大个啊!”其他几人都笑了,手术气氛也放松了许多。这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说说笑话,其实就是一种减压的手段。
别看芳华和戴平斗着嘴,她手下的动作却是一点没受影响。三下五除二,不到30分钟就做完了。
她们小组本来是最后一个开始动刀的。但是却是最先切下狗的盲肠,并最先结束手术的。当第六小组都将狗护送回狗笼,离开手术大厅时,大多数的组还没找到盲肠在哪儿呢。
当天晚上五点半,算起来也是手术后七、八个小时了。芳华和嘉辉在晚上上课前,又去了一趟动物房。还没进狗舍呢,就听见此起彼伏的狗吠声。
一路走进去,只见一排排分属不同班级的狗舍里,凡是今天做了手术的狗看上去大多情况不好,都躺在笼子里不怎么活动,还不住“汪汪”地呜咽悲号着。少数几只体型健硕的大狗。倒是能站起来,在狗笼子里转着圈,很狂躁的样子。见到芳华她们通过,这几只狗的眼光都很凶狠地瞪着她俩,还大声地狂吠起来。
芳华不由向嘉辉那边靠近了一点,但还故作镇静地说:“这狗可够凶的!”
嘉辉看着她,笑了笑,拉过她的手,两人并肩走到最后那间狗笼前。这只狗倒是看着和早上也没什么大的变化,看到她们过来,也只是稍微直起了头,但是却张着嘴,舌头伸在外面,头不住地转来转去。
芳华看这狗怎么比早上还兴奋了点呢,就捅捅嘉辉:“你看看她的伤口!”
嘉辉笑着放开芳华的手,边开笼子边说:“难得你也有怕的东西!”
芳华嘟囔着:“我那是不和禽兽一般见识!”
嘉辉把狗的身子侧翻,看到她腹部的伤口纱布敷料固定得挺好,外层也很干净,没有血迹。芳华想,这狗大概还是因为伤口疼痛,才有兴奋不安的表现吧。
可是芳华也没办法像对病人一样给狗止痛药,她只好壮起胆子也进了狗笼,蹲下来,和嘉辉一起抚摸着狗背的皮毛。就这么简单的动作,这狗就安静多了,侧躺在干草上,很舒服的样子,看着芳华的眼神也更柔和。
芳华不禁想,真有这么一条温柔的狗,也很不错啊。最后,芳华给狗的饭盆里加了点水,看着她喝了点,才和嘉辉就离开了狗舍。
今天晚上,诊断课的老师召集六个平行班的学生,一起到校西院的第八教学楼上课,据说有重要事情宣布。
正文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七十四、标准化病人
到达八教的大阶梯教室。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了。还好这个教室够大,大家挤着点,还是勉强坐得下六个班的人。
芳华和嘉辉一进门,看见王菊、戴平、张永等人正在进门这边的第三排向他们招手,显然是帮他们占着位子呢。两个人走过去,挤着坐下来,那几人都关心地问起手术后狗的情况。听说情况良好,他们也很高兴。
芳华朝四周打量了一下,发现讲台两侧一边一个放着台大电视,这是要放教学录像?那也没必要召集六个班的人一起吧,分别放映不是效果更好吗?
再一看,发现教室里面那一侧的第一排坐着几个重量级人物。在年级主任郭老师身边坐的有附属医院的院长时英杰,副院长兼内科主任杨锦新,还有全面负责本年级诊断课教学的内科住院总医师朱丹阳。几个人在那里低声交谈着,还面带微笑。
乖乖,这阵势不小,看来真是有什么大事啊!不过看样子应该是好事吧!周围的同学也被这领导压阵的气氛震住了,纷纷小声地议论着。
不一会儿,开会时间到了。先是郭老师站起来讲话:“同学们,今天把六个班的同学召集在一起,是因为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在今天宣布。这件事将在我校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它是我校和国际接轨、进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郭老师顿了一下说:“那就是我校将在国内医学院中,首次引入标准化病人的诊断教学模式,而你们年级就是第一批试点的班级。同学们,这是你们的光荣啊!如果这项改革成功了,必然会使我校的医学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甚至可能在诊断学教育方面,领先国内所有兄弟学校!”
嗡——!不等郭老师说完,底下的学生们都兴奋地议论起来。但是兴奋归兴奋,什么标准化病人可都是头一次听说。病人都是不一样的,不要说得的病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病,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等等情况都还是千差万别的,怎么可能做到标准化呢?
郭老师微笑地等大家平静了下来,才接着说:“这个标准化病人是来自美国医学院的术语,具体情况呢,下面请主导这次教育改革的时院长给我们讲讲吧!大家欢迎!”
大多数同学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全医学院闻名的新院长时阎王,不由得纷纷鼓掌,后面的同学还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
时院长微笑着走到台上,接过话筒和大家打起了招呼:“同学们好啊!这是我上任院长以来第一次和同学们见面哪!后面的同学是不是看不清楚啊,站到前面来看嘛!我这号身材体型其实很好认啊!在学校里肯定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了!看到没,本人就是病人称作‘弥勒佛’,医生称作‘时阎王’的时英杰!”
台下的同学们大笑,但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位有个性的院长。
时院长和同学们说笑了几句,就聊起了正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华西医大在建校没多久,就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结成了兄弟学校。什么是兄弟学校?那就是相互承认毕业生学历啊!要是在那个时代,你们这些人毕业后就可以在美国行医了!”
下面的同学发出一片遗憾的叹息声。谁都知道解放后。这种兄弟关系就停止了。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所国内医学院的学历能被美国承认。
时英杰微笑着说:“去年我们和纽约大学联系,已经初步就医学交流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医学教育方面,美方已经同意恢复兄弟学校关系,并原则上同意恢复相互承认学历的传统!”
“哗——!”台下响起了开会以来最热烈的掌声。兴奋的同学们似乎已经看到美国医院的大门就在眼前了,一条黄金铺就的大路也似乎一蹴可及。
时英杰笑眯眯地看着大家鼓掌累了后,才说到:“同学们没有注意,我说的是原则上同意,也就是要经美国大学考察合格后。很遗憾啊,美方对我校的教育考察结果是不合格!”
“咣当!——唉——!”好些同学以头抢桌,被时院长说话的大喘气怄到了。
芳华也以手覆额,边摇头边微笑。她刚才也是没仔细听清,虽然很惊讶但也跟着大家鼓掌,还以为又是什么蝴蝶效应呢!果然她也就是只小蝴蝶,还扇不起那么大的巨!
时院长又和大家说了一下美方考察的情况。他们指出了学校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和临床实习的学生的接触,他们也承认了医大学生的素质不错,而且非常勤奋,同时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教学资源也让美方很羡慕。
最后,纽约大学方面愿意出资帮助医大,主要是医学院,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和世界医学教育水平接轨。等今后医学院的教育改革成功,经美方再次考察合格后,将会授予医学院的毕业生纽约大学的毕业证和学历学位证明。
这些听起来是很遥远的事情,和在座的人已经关系不大了。大家现在接受的教育改革,也就是为后人栽树了,但是年青的学子们还是为母校的美好未来鼓起掌来。
时院长说,教改的第一步就是摒弃传统的诊断学教育模式,引入标准化病人教学。具体情况,他请内科主任杨锦新给同学们做介绍。
杨锦新也是位海归派,和时院长的教育主张很相似,都是极力主张教育要向国外先进水平看齐。不过杨主任就是典型的内科医生的做派了,说话舒缓文雅,不疾不徐,思维缜密,很有条理。
他给大家介绍了过去上诊断课的情况,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大课,学生相互之间练习,教学录像也较少。很多学生是在临床实习后,才真正学会了医生的基本功——问诊和查体。
他又给大家说了美国在诊断教学方面的特点,那就是特别重视标准化的步骤,特别重视和病人的互动,连和病人的交流方式都有讲究。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
而且也不用学生之间相互练习,每个学生都是在经过训练的“标准化病人”身上,一对一地进行问诊查体的实践。
这标准化病人,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经过训练的健康人。他们并不懂医学知识,只是将标准病案上的病人资料熟记于心。在和学生的练习中就起到陪练的作用,可以表演出规定的症状体征。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演员,但他们同时也是考官,在学生问诊查体过程中,暗暗记下学生的失误,在练习结束后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
就这样通过和标准化病人的互动,让医学生们学会正确的问诊查体方法。临床上真正的病人是不可能这样来陪练,也没有能力判断学生做的好坏,也就难以让学生的诊断能力得到提高。
杨主任又让大家看了一段美国学生和标准化病人进行诊断学教学全过程的录像。虽然听不懂很多医学术语,同学们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芳华看了一会儿后,也不由感慨,发达国家就是注重法制、条令、规章制度啊,而且每一项都细化得很具体。一切都有法可依,有标准可查。这的确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地方。
等大家都弄懂了标准化病人是怎么回事,住院总朱丹阳医生又介绍,今年的诊断学教学除了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也会在其他方面做调整,如增加更多的教学录像、增加病房见习的时间等等措施。
最后,郭眉老师在结束前,又强调说:这次诊断学教学改革在本年级开始试点,是在座各位同学的幸运。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
因为标准化病人,是以高薪向社会招募的,还要求文化程度至少高中以上。应该说素质是很高的了。经过了美国专家在暑假两个多月的训练,第一批标准化病人刚刚结业,领到了上岗证。
同学们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断基本知识、技巧的学习,就可以和这些标准化病人见面了。郭老师希望大家一定要尊重这些为医学教育做贡献的普通人,同时也要珍惜和他们学习的机会。因为学生和他们交流的每一分钟,学校都是花了钱的。
标准化病人在学习训练期间就是时薪15元,和学生交流陪练时是30元时薪,而某些担负特殊体检任务的标准化病人,时薪最高可达50元。
这个工资标准,美国专家还直说低了,但在当下的中国是相当高的高薪了。甚至在十几年后也不算低了。要不是美方提供资金赞助,学校还真难以承担这笔不小的费用。
芳华知道这是实话。
这时候有美方出钱,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标准化病人。估计合作几年后,美方也就会撤资了,到时候还有多少标准化病人能留下呢?十几年后,国内也就只有少数医学院养得起这种标准化病人,但数目也都不多,甚至不得不请无薪的
重生之刹那芳华 第20部分阅读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