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屠 作者:奉旨把妹
744,进退之间(下)
郑屠 作者:奉旨把妹
744,进退之间(下)
郑飞一面给扈三娘和公孙胜发去消息,告诉他们首先确保灾民的生存所需,尽全力保住后方的安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的想办法筹集一些粮草继续运往前线,不过运往前线的粮草已经不用太多,前线目前的存量可够支撑一个月,一个月内,大军就会回撤,所以能给前线再补充多少粮草就补充多少,实在没办法补充了也没关系。
同时,郑飞下令全军停止进攻,仍旧对宋军采取压迫之势,但却没有给李纲和姚古通报自己准备谈判的事,而是往东京汴梁放飞了最好的几只信鸽,传消息给东京城内的密探,让他们去告诉大宋,就说我们想和你们就停战展开谈判。
之所以把谈判的事越过了李纲和姚古,是因为郑飞以自己对历史上李纲的了解,他认为李纲不会同意议和,不但不同意,说不定还会破坏议和,告诉他议和的事纯粹是无用功。
退一步讲,就算李纲同意议和,也会向朝廷转达郑飞的意思,可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有些太慢了,大宋朝廷得到消息最少得五六天,做出决定又得五六天,再派出使者,再来前线,再谈判,整个过程没有个把月根本不够,而目前留给郑飞谈判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个多月,一个月后,就算谈判没结果郑飞也得撤兵,所以郑飞必须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天道军突然毫无征兆的停止了进攻,大名府内的李纲和姚古都是大感疑惑,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首先反应是敌军是要暂时休战,继而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甚至是发动攻城战,所以他们仍旧让大名府及全线各地的宋军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但又等了几天,天道军那边还是一片安静,丝毫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李纲和姚古更加疑惑了,想来想去后,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敌军眼看无法逼降他们,这是要改变策略,与他们展开持久战,开始拼粮饷了!因为大宋缺粮本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今虽然因为辽夏两军的叛降为大宋节省了一大笔粮饷,但前线大军整体上的粮饷情况仍不容乐观,即便在李纲的亲自督管下将粮饷的使用进行了几乎最优化的配给,却也仅够宋军不到三个月的用量而已,如今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之后,如果朝廷无法再挤出粮饷运往前线,宋军就只能不战而降。
反观天道军,历来摆出的就是“爷有的是钱和粮”的架势,拼消耗,天道军极有优势,但这还不是让李纲和姚古误以为郑飞是要和他们拼消耗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李纲认为,兵力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天道军之所以在这一个多月中始终不敢与自己展开正面对决,只是一味的用远程火力压迫自己,逼迫自己投降,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来自于他们的内部——天道军刚刚才招降了几十万辽夏军队,这几十万军队用好了就是一支强军,用不好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反噬其身,而那郑临风定然是还没有彻底摆平几十万降军,所以他才不敢轻易的发动决战,一旦战事不利,辽夏两军就会造反,到时候他就全完了!
于是,在这两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李纲和姚古从一开始就误会了郑飞,而虽然他们自己的形势仍旧严峻,但天道军的停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给了他们一次难得的喘息之机,对他们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李纲很快做出决定,命令全线宋军抓紧时间进行调整,修缮城墙,加强防御,该养伤的养伤,该休息的休息,尽快调整好状态,随时等待他的进一步命令。而他则时刻关注天道军的动向,因为他知道,这持久战也不是说打就那么容易打的,持久的意思首先意味着很长的时间,这时间一长无论是谁都会出现懈怠与疲惫,只要出现了懈怠与疲惫,就有可能露出破绽,他等的就是就是这个破绽,只要抓住了敌军的破绽,攻击它,宋军就有可能起死回生,反败为胜!正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曹操正是在与实力远胜于他的袁绍在僵持中抓到了袁绍的一次破绽,烧毁了袁绍的粮营,瞬间扭转了战局!
只可惜,李纲做梦也没想到,郑飞已经越过他要与大宋展开谈判了,郑飞猜测的也没错,他的确是一名坚定的主战派,因为他相信自己在离开东京前留给赵桓的那道奏章一定能打动赵桓,只要赵桓能按照他所的要求去做,他在前线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到时候,这一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是主战派,并不代表别人也是,尤其是赵桓身边的那些亲信……。
几日后,开封府,在一个寻常的早上,天色尚早,路上的行人刚刚才多了起来,只见一个寻常的男子挑着两筐炊饼在沿街叫卖着,不时出现在街上的巡逻兵在他的身边一队又一队的经过,却没有一个兵会多看他两眼,因为这个人已经在大名府卖了好几年的炊饼,他做的炊饼又香又厚实,分量十足,童叟无欺,已是远近有名的“炊饼张”,无论谁是贼寇奸细或者郑居中一党的余孽,他都不可能是!
炊饼张一边叫卖着,一边跟认识的街坊热情的打着招呼,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开封府衙外,他的脚步却突然停了下来,只见他把自己的担子与筐子往地上轻轻一放,又伸出手轻轻地如同是告别一般拍了拍已经伴随自己好几年的担子,然后抬起头看着“开封府”的牌匾微微一笑,便大踏步走进了开封府……。
没过多久,就见从开封府内急匆匆的冲出来一队兵士与衙役,抬着一顶轿子往皇宫的方向狂奔而去,轿子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开封府尹,又没过多久,赵桓就从他的嘴中得知了一个令他惊呆片刻的消息——贼寇,要议和!
赵桓马上召集一干亲信大臣入宫仪式,半个时辰后,耿南仲、唐恪、吴敏、张邦昌等诸大臣就到了宫中,炊饼张也被从开封府带进了宫中,在经过彻体的搜身并捆缚住了双手后,炊饼张被带到了赵桓与众大臣的面前,
炊饼张一改往日小买卖人的谨慎与小心,面对赵桓与众大臣面色不变,昂首挺胸,将手中的绳索一扬首先问道,“这就是堂堂大宋对待使者的礼数吗?”
赵桓面色一变,皱了皱眉,命人为炊饼张解开了绳索,
炊饼张这才跪地朝着赵桓行了一个大礼,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磕两个头就磕两个,没什么大不了的,
随后,炊饼张就将天道军统帅郑临风的话一字不差的道出,
“天道军统帅郑临风宅心仁厚,心系天下黎民苍生,不想战火进一步燃起以致生灵涂炭,特命本使来问一问大宋新任皇帝赵桓愿不愿意议和?我天道军议和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三条,第一,大宋皇帝承认我国皇帝与天道军的地位,两国皇帝以兄弟相称。二,将我国皇帝之同胞弟妹,皇十二子赵植、顺德帝姬赵缨络、柔福帝姬赵多富与皇二十二子赵机归还我国。三,割让河北东路于我国。”
说罢,炊饼张又道,“我们统帅的话在下已经带到,请大宋快些做出决定,如果没事,我想先回使馆休息,对了,你们还没给我安排使馆呢。”
赵桓听了这话真想上去一刀劈了炊饼张那张欠揍的脸,但还是只能摆摆手,命人把炊饼张带了下去,先好生安置起来。
炊饼张一走,赵桓就与众大臣紧急讨论起了是否要与郑临风谈判,说实话,他们做梦都没想到会突然得到这个消息,前线最新的战况每天都有,他们都知道前线的形势有多恶劣,大名府及各地都已陷入了几倍于他们的贼寇大军进攻之中,虽然大名府并没有被攻破,但那也只是因为贼寇并没有发动攻城战,赵桓每天都被这些消息搞得茶不思饭不想,生怕那一天会突然接到大名府失守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令赵桓彻夜难寐,那就是粮饷,国库真是已经空了,再没有办法挤出一点银两运往前线,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征一次税,但照现在这个形势,赵桓也不敢再征税,否则这个时候再逼反一伙什么人的话,那大宋可就真完了!
于是,谁都没想到,各方面都出于绝对优势的郑临风居然主动提出了议和,这可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但无论怎样,这件事真的发生了,议和就意味着停战,停战就意味着能度过眼前这场甚至可以灭国的危机,不用灭国,那大家的权势就都还能保存,该发财的发财,该掌权的掌权,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几位大臣中的大部分瞬间就一边倒的倒向了支持议和,再说贼寇的条件也没那么不可接受,比如第一条,咱们承认他们,也就相当于他们也承认咱们,陛下与赵楷也本就是亲兄弟,继续互称亲兄弟也没什么大不了。比如第二条,赵楷的生母萧贵妃已经在去年死了,他那几个亲弟弟妹妹都还是小孩,而且咱们都知道,赵楷只不过是那郑临风手中的一个傀儡,咱们也根本没法拿这几个小孩威胁赵楷,还给他就是了。如此看下来,也就第三个条件较难接受,但不要忘记,河北东路与辽国接壤,辽国派大军攻击郑临风,郑临风又招降了辽军,他们实际上已经是死对头,让那郑临风与辽国接壤,就相当于让他跟敌人接壤,如此一来不但让那郑临风多了一个死敌,也能缓解来自辽国报复咱们的压力。
赵桓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由更是心动,但他还是下定不了决心,除了因为仅有的两个主战派大臣,少宰兼中书侍郎欧阳珣与兵部尚书孙傅的极力反对,也因为他这些年已经被那郑临风给弄怕了,担心这次自己再度上了那郑临风的当,
没想到,犹豫了两天之后,一条消息就传到了宫中,贼寇在前线停战几日后再度行动,已经攻克了临清、博平等五个县!
赵桓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明知是威胁却也毫无办法,这就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这下他不敢再耽误了,随即决定按照主和派大臣的建议,接受议和的条件!
当然,也不能白接受,耿南仲等人也想出了一些看似对大宋有利的附加条件,要敌军也接受,大宋才会完全同意议和。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744,进退之间(下)在线阅读
744,进退之间(下)
744,进退之间(下)
744,进退之间(下)
郑屠 作者:奉旨把妹
744,进退之间(下)
郑飞一面给扈三娘和公孙胜发去消息,告诉他们首先确保灾民的生存所需,尽全力保住后方的安稳。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的想办法筹集一些粮草继续运往前线,不过运往前线的粮草已经不用太多,前线目前的存量可够支撑一个月,一个月内,大军就会回撤,所以能给前线再补充多少粮草就补充多少,实在没办法补充了也没关系。
同时,郑飞下令全军停止进攻,仍旧对宋军采取压迫之势,但却没有给李纲和姚古通报自己准备谈判的事,而是往东京汴梁放飞了最好的几只信鸽,传消息给东京城内的密探,让他们去告诉大宋,就说我们想和你们就停战展开谈判。
之所以把谈判的事越过了李纲和姚古,是因为郑飞以自己对历史上李纲的了解,他认为李纲不会同意议和,不但不同意,说不定还会破坏议和,告诉他议和的事纯粹是无用功。
退一步讲,就算李纲同意议和,也会向朝廷转达郑飞的意思,可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有些太慢了,大宋朝廷得到消息最少得五六天,做出决定又得五六天,再派出使者,再来前线,再谈判,整个过程没有个把月根本不够,而目前留给郑飞谈判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一个多月,一个月后,就算谈判没结果郑飞也得撤兵,所以郑飞必须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
天道军突然毫无征兆的停止了进攻,大名府内的李纲和姚古都是大感疑惑,却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们首先反应是敌军是要暂时休战,继而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甚至是发动攻城战,所以他们仍旧让大名府及全线各地的宋军保持十二分的警惕,
但又等了几天,天道军那边还是一片安静,丝毫没有发动进攻的意思,李纲和姚古更加疑惑了,想来想去后,他们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敌军眼看无法逼降他们,这是要改变策略,与他们展开持久战,开始拼粮饷了!因为大宋缺粮本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今虽然因为辽夏两军的叛降为大宋节省了一大笔粮饷,但前线大军整体上的粮饷情况仍不容乐观,即便在李纲的亲自督管下将粮饷的使用进行了几乎最优化的配给,却也仅够宋军不到三个月的用量而已,如今一个月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之后,如果朝廷无法再挤出粮饷运往前线,宋军就只能不战而降。
反观天道军,历来摆出的就是“爷有的是钱和粮”的架势,拼消耗,天道军极有优势,但这还不是让李纲和姚古误以为郑飞是要和他们拼消耗的最主要原因,因为李纲认为,兵力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天道军之所以在这一个多月中始终不敢与自己展开正面对决,只是一味的用远程火力压迫自己,逼迫自己投降,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来自于他们的内部——天道军刚刚才招降了几十万辽夏军队,这几十万军队用好了就是一支强军,用不好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反噬其身,而那郑临风定然是还没有彻底摆平几十万降军,所以他才不敢轻易的发动决战,一旦战事不利,辽夏两军就会造反,到时候他就全完了!
于是,在这两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李纲和姚古从一开始就误会了郑飞,而虽然他们自己的形势仍旧严峻,但天道军的停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给了他们一次难得的喘息之机,对他们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李纲很快做出决定,命令全线宋军抓紧时间进行调整,修缮城墙,加强防御,该养伤的养伤,该休息的休息,尽快调整好状态,随时等待他的进一步命令。而他则时刻关注天道军的动向,因为他知道,这持久战也不是说打就那么容易打的,持久的意思首先意味着很长的时间,这时间一长无论是谁都会出现懈怠与疲惫,只要出现了懈怠与疲惫,就有可能露出破绽,他等的就是就是这个破绽,只要抓住了敌军的破绽,攻击它,宋军就有可能起死回生,反败为胜!正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曹操正是在与实力远胜于他的袁绍在僵持中抓到了袁绍的一次破绽,烧毁了袁绍的粮营,瞬间扭转了战局!
只可惜,李纲做梦也没想到,郑飞已经越过他要与大宋展开谈判了,郑飞猜测的也没错,他的确是一名坚定的主战派,因为他相信自己在离开东京前留给赵桓的那道奏章一定能打动赵桓,只要赵桓能按照他所的要求去做,他在前线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值得的,到时候,这一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是主战派,并不代表别人也是,尤其是赵桓身边的那些亲信……。
几日后,开封府,在一个寻常的早上,天色尚早,路上的行人刚刚才多了起来,只见一个寻常的男子挑着两筐炊饼在沿街叫卖着,不时出现在街上的巡逻兵在他的身边一队又一队的经过,却没有一个兵会多看他两眼,因为这个人已经在大名府卖了好几年的炊饼,他做的炊饼又香又厚实,分量十足,童叟无欺,已是远近有名的“炊饼张”,无论谁是贼寇奸细或者郑居中一党的余孽,他都不可能是!
炊饼张一边叫卖着,一边跟认识的街坊热情的打着招呼,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开封府衙外,他的脚步却突然停了下来,只见他把自己的担子与筐子往地上轻轻一放,又伸出手轻轻地如同是告别一般拍了拍已经伴随自己好几年的担子,然后抬起头看着“开封府”的牌匾微微一笑,便大踏步走进了开封府……。
没过多久,就见从开封府内急匆匆的冲出来一队兵士与衙役,抬着一顶轿子往皇宫的方向狂奔而去,轿子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开封府尹,又没过多久,赵桓就从他的嘴中得知了一个令他惊呆片刻的消息——贼寇,要议和!
赵桓马上召集一干亲信大臣入宫仪式,半个时辰后,耿南仲、唐恪、吴敏、张邦昌等诸大臣就到了宫中,炊饼张也被从开封府带进了宫中,在经过彻体的搜身并捆缚住了双手后,炊饼张被带到了赵桓与众大臣的面前,
炊饼张一改往日小买卖人的谨慎与小心,面对赵桓与众大臣面色不变,昂首挺胸,将手中的绳索一扬首先问道,“这就是堂堂大宋对待使者的礼数吗?”
赵桓面色一变,皱了皱眉,命人为炊饼张解开了绳索,
炊饼张这才跪地朝着赵桓行了一个大礼,这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磕两个头就磕两个,没什么大不了的,
随后,炊饼张就将天道军统帅郑临风的话一字不差的道出,
“天道军统帅郑临风宅心仁厚,心系天下黎民苍生,不想战火进一步燃起以致生灵涂炭,特命本使来问一问大宋新任皇帝赵桓愿不愿意议和?我天道军议和的条件很简单,只有三条,第一,大宋皇帝承认我国皇帝与天道军的地位,两国皇帝以兄弟相称。二,将我国皇帝之同胞弟妹,皇十二子赵植、顺德帝姬赵缨络、柔福帝姬赵多富与皇二十二子赵机归还我国。三,割让河北东路于我国。”
说罢,炊饼张又道,“我们统帅的话在下已经带到,请大宋快些做出决定,如果没事,我想先回使馆休息,对了,你们还没给我安排使馆呢。”
赵桓听了这话真想上去一刀劈了炊饼张那张欠揍的脸,但还是只能摆摆手,命人把炊饼张带了下去,先好生安置起来。
炊饼张一走,赵桓就与众大臣紧急讨论起了是否要与郑临风谈判,说实话,他们做梦都没想到会突然得到这个消息,前线最新的战况每天都有,他们都知道前线的形势有多恶劣,大名府及各地都已陷入了几倍于他们的贼寇大军进攻之中,虽然大名府并没有被攻破,但那也只是因为贼寇并没有发动攻城战,赵桓每天都被这些消息搞得茶不思饭不想,生怕那一天会突然接到大名府失守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令赵桓彻夜难寐,那就是粮饷,国库真是已经空了,再没有办法挤出一点银两运往前线,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征一次税,但照现在这个形势,赵桓也不敢再征税,否则这个时候再逼反一伙什么人的话,那大宋可就真完了!
于是,谁都没想到,各方面都出于绝对优势的郑临风居然主动提出了议和,这可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但无论怎样,这件事真的发生了,议和就意味着停战,停战就意味着能度过眼前这场甚至可以灭国的危机,不用灭国,那大家的权势就都还能保存,该发财的发财,该掌权的掌权,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几位大臣中的大部分瞬间就一边倒的倒向了支持议和,再说贼寇的条件也没那么不可接受,比如第一条,咱们承认他们,也就相当于他们也承认咱们,陛下与赵楷也本就是亲兄弟,继续互称亲兄弟也没什么大不了。比如第二条,赵楷的生母萧贵妃已经在去年死了,他那几个亲弟弟妹妹都还是小孩,而且咱们都知道,赵楷只不过是那郑临风手中的一个傀儡,咱们也根本没法拿这几个小孩威胁赵楷,还给他就是了。如此看下来,也就第三个条件较难接受,但不要忘记,河北东路与辽国接壤,辽国派大军攻击郑临风,郑临风又招降了辽军,他们实际上已经是死对头,让那郑临风与辽国接壤,就相当于让他跟敌人接壤,如此一来不但让那郑临风多了一个死敌,也能缓解来自辽国报复咱们的压力。
赵桓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由更是心动,但他还是下定不了决心,除了因为仅有的两个主战派大臣,少宰兼中书侍郎欧阳珣与兵部尚书孙傅的极力反对,也因为他这些年已经被那郑临风给弄怕了,担心这次自己再度上了那郑临风的当,
没想到,犹豫了两天之后,一条消息就传到了宫中,贼寇在前线停战几日后再度行动,已经攻克了临清、博平等五个县!
赵桓知道,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明知是威胁却也毫无办法,这就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这下他不敢再耽误了,随即决定按照主和派大臣的建议,接受议和的条件!
当然,也不能白接受,耿南仲等人也想出了一些看似对大宋有利的附加条件,要敌军也接受,大宋才会完全同意议和。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744,进退之间(下)在线阅读
744,进退之间(下)
744,进退之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