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作者:豫西山人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重生之红星传奇 作者:豫西山人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激烈的枪炮声惊醒了上海市民,那些在百乐门歌舞厅里轻歌曼舞的先生、小姐们不用说了,刚刚还搂着美女呢喃着醉人的情话的先生们纷纷推开了怀里的美女,朝出口涌去;那些方才还陶醉在男人的臂弯里的美女更可怜,尖叫声、哭泣声随即响起,跑的快的,高跟鞋把脚弄崴了;跑的慢的也好不到哪去,不是在骂没良心的男人,就是在叫钱包丢了。倒是那些普通的上海市民,一见打起来了,就悄悄地把门啊、窗户啊推开一道细缝,想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这一看,才发现今夜的上海城变得莫名其妙,小鬼子内讧了,互相打开了。许多人低声咒骂几句,就关上了门窗。
这也不怪上海市民,八路军为了达到奇袭目的,全部都穿的是日军军装,头戴钢盔,比上海守备队的小鬼子装备的还齐整呢!
就在八路军迅速攻击前进的同时,一纵辎重团已经开始清查十六铺码头上的货轮、货船,所有货轮、机动船全部接到了八路军的征用通知。紧接着,唐星樱、赵小曼率领着一纵政治部的干部战士开始在各码头进行宣传发动。
出发前,军区政治部就拟定了进入上海的宣传材料。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边张贴、散发,一边直接宣讲,效果奇好。
码头工人和船员、水手本来就是纪律性、团结性比较的族群,上海又是一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城市,唐星樱、赵小曼他们一宣传,大家伙都知道是八路军进了上海,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快就有不少人要求报名参加对日军的战斗,为部队带路。唐星樱、赵小曼和一纵政治部的同志们趁热打铁,马上就在十六铺码头组建上海码头工人纠察队,带上红袖章,抽调人员给部队带路,开战抬运伤员等支前工作,对那些被征用的轮船、机动船进行编组,准备运载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油料、粮食、布匹、药品、钢材等物资。
大上海自从有了租界以后,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外国人的天堂是租界,中国人控制的地区叫华界。
由于殖民主义者不断越界筑路,扩充租界,使租界地横贯上海市区,将华界的南市、闸北阻隔为二,由北入南,需假道租界。就这,殖民者仍不满足,居然抛出一个“大上海计划”,意欲将南市、闸北全部并入租界,迁上海县治于闵行。这样以来,软弱无能、无力收回租界又不甘受辱的国民政府就不得不着手规划建设新市区。于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留美六年的建筑大师、中国建筑学会会长董大猷,就被委任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建设委员会”顾问兼建筑师办事处主任,在上海东北角的江湾开始规划建设新市区。
之所以选中江湾,是因为这里东邻黄浦江,南近租界,既有建深水码头的优越自然条件,从北站延伸的铁道亦可直接与海港相衔,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同时这里平畴宽广,招商建厂前景无量,且少有动迁户,可收平地建设之功,却无改造旧区之烦。此后“新市区”可南北推展。
国民政府在江湾征地7000亩,规划建造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三个部分。主要建筑有市府大厦、图书馆、博物馆、上海运动场、市立一医院、三十六宅等,另外还有纪念塔、喷水池、美术馆、文化宫以及五孔巨型牌楼等。区内公路以五角场环岛为圆点,呈放射状,100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犹其令人感受至深的是这些道路的路名,一反租界采用西文译音命名的惯例,而带有浓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为名首,五角场周围东西向路名以“政”字打头,南北向路名以“国”字为首,如政通路、政肃路、政府路,国权路、国顺路、国济路,置身其间,倍觉庄严。“新市政府大厦”坐落于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路四条干线之中,一眼即明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世界大同”之义。
可惜,工程才进行一半,日军就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停战协议规定中**队不准在上海市区驻扎,一心忙着围剿红军的蒋委员长竟然同意了这样的安排。等到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小鬼子嫌华界老城区破败,又不能随意在租界动手,干脆就把江湾的上海新市区当成了自己的兵营,并炮制“上海大都市”计划,准备将江湾五角场地区建成移民56万、建筑面积2240万平方米的新殖民区,与日本在虹口、杨浦的控制区连成一片,以便限制美英法的租界势力,有效地控制整个上海。
这样一来,江湾五角场就成了上海日军的大本营,十三军司令部在这里,日军的骑兵、特种兵全部驻扎在这里,连伪上海市政府也设在这里。
八路军的部署是骑兵纵队经吴淞江上岸,包围攻击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以及日军海军江湾机场、虹桥机场所在的江湾新区和日本控制的杨浦租界地,封堵日军向北撤退通路;一纵沿黄浦江西进,主力在十六铺码头上岸,以装甲团主力和搭载重机枪团、一纵补充团、工兵团组成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由南向西北迂回包抄,封堵上海日军向西、向西南逃跑通路;一纵主力从十六铺上岸后横扫华界,然后攻击租界西北的虹口日军占领区,与骑兵纵队一道,合击上海日军主力。
之所以这样部署,是因为一纵机械化部队的坦克、装甲车、汽车需要从十六铺码头的招商局码头上岸。而且,骑兵的机动能力强,上岸后可以以最快速度展开,部署包围圈,便于封死上海日伪军向东北方向逃跑的通路。
这样一来,八路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彻底封死上海日伪军逃跑的水路、铁路、公路,四面合围,关起门打狗,中间突破。鬼子也好,汉奸也罢,一个都不准溜掉!
因为这种情况,一纵主力在上海县城和华界的战斗异常顺利。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在沪宁铁路和虹口、杨浦、江湾展开。
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和参谋长参谋长唐川安夫在确认八路军船队偷袭上海后,没有退缩,一边向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和东京大本营报告,一边下令在上海的日伪军紧急动员,布设阵地,坚决消灭偷袭上海的八路军。
泽田茂之所以敢于下达死守上海的命令,是基于三点判断:一是八路军长途奔袭,船只数量必然有限,运送到上海的兵力也必然有限;二是十三军几个师团都部署在上海周边地区,虽然正在配合十一军第二次长沙会战,但是长沙哪里能比得上大上海重要,一道命令下去,各师团都会以最快速度回援上海。而且,参与远东战役的海军已经抽调三艘航母返回本土,可以以最快速度增援上海作战。三是上海是日军的大本营,日军经营日久,不但有十三军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也可以紧急武装侨民,八一三事变时中**队曾经攻占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陆,最后还是被击败。泽田茂有信心在上海坚守待援。
泽这就是泽田茂长期坐在日军参谋本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恶果,如果他曾经上过华北战场,与八路军山东主力交过手,见识过日军第八师团、战车第一师团等精锐师团被歼灭的过程,相信他就不会下令死守上海了,怕是会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就下令炸毁军火库、全线撤退,那样子的话,八路军袭占上海的战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赵大河率领两个轻型坦克营上岸后,从上海县城外围的华界地区绕过,直奔沪宁铁路天通庵车站,在装甲团主力身后,是不断上岸的长长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钢铁洪流。
泽田茂不是庸手,他在下令死守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把上海战场的局势看明白了。八路军是从黄浦江上登陆的,必然会将攻击重点放在江湾、杨浦、虹口,至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以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八路军是不会进攻的,正好可以用来替日军阻挡八路军从东南方向进攻。至于华界,那里的守备兵力本身就不多,只要能牵制登岸的八路军就行。关键的关键一是要夺回吴淞口要塞,二是要保守沪宁铁路,便于派遣军司令部和联合舰队增援。现在吴淞口要塞暂时间无暇顾及,这沪宁铁路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保住的。
因为泽田茂有这个考虑,日军上海守备队在一时间加强天通庵车站、北站的守备兵力。
日军增援天通庵车站的部队刚刚抵达,八路军机械化集团的车灯就像银河奔流一样,朝着天通庵车站流淌过来了!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在线阅读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重生之红星传奇 作者:豫西山人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激烈的枪炮声惊醒了上海市民,那些在百乐门歌舞厅里轻歌曼舞的先生、小姐们不用说了,刚刚还搂着美女呢喃着醉人的情话的先生们纷纷推开了怀里的美女,朝出口涌去;那些方才还陶醉在男人的臂弯里的美女更可怜,尖叫声、哭泣声随即响起,跑的快的,高跟鞋把脚弄崴了;跑的慢的也好不到哪去,不是在骂没良心的男人,就是在叫钱包丢了。倒是那些普通的上海市民,一见打起来了,就悄悄地把门啊、窗户啊推开一道细缝,想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这一看,才发现今夜的上海城变得莫名其妙,小鬼子内讧了,互相打开了。许多人低声咒骂几句,就关上了门窗。
这也不怪上海市民,八路军为了达到奇袭目的,全部都穿的是日军军装,头戴钢盔,比上海守备队的小鬼子装备的还齐整呢!
就在八路军迅速攻击前进的同时,一纵辎重团已经开始清查十六铺码头上的货轮、货船,所有货轮、机动船全部接到了八路军的征用通知。紧接着,唐星樱、赵小曼率领着一纵政治部的干部战士开始在各码头进行宣传发动。
出发前,军区政治部就拟定了进入上海的宣传材料。这个时候拿出来,一边张贴、散发,一边直接宣讲,效果奇好。
码头工人和船员、水手本来就是纪律性、团结性比较的族群,上海又是一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城市,唐星樱、赵小曼他们一宣传,大家伙都知道是八路军进了上海,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很快就有不少人要求报名参加对日军的战斗,为部队带路。唐星樱、赵小曼和一纵政治部的同志们趁热打铁,马上就在十六铺码头组建上海码头工人纠察队,带上红袖章,抽调人员给部队带路,开战抬运伤员等支前工作,对那些被征用的轮船、机动船进行编组,准备运载缴获的武器弹药和油料、粮食、布匹、药品、钢材等物资。
大上海自从有了租界以后,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外国人的天堂是租界,中国人控制的地区叫华界。
由于殖民主义者不断越界筑路,扩充租界,使租界地横贯上海市区,将华界的南市、闸北阻隔为二,由北入南,需假道租界。就这,殖民者仍不满足,居然抛出一个“大上海计划”,意欲将南市、闸北全部并入租界,迁上海县治于闵行。这样以来,软弱无能、无力收回租界又不甘受辱的国民政府就不得不着手规划建设新市区。于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留美六年的建筑大师、中国建筑学会会长董大猷,就被委任为“新上海市中心区建设委员会”顾问兼建筑师办事处主任,在上海东北角的江湾开始规划建设新市区。
之所以选中江湾,是因为这里东邻黄浦江,南近租界,既有建深水码头的优越自然条件,从北站延伸的铁道亦可直接与海港相衔,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同时这里平畴宽广,招商建厂前景无量,且少有动迁户,可收平地建设之功,却无改造旧区之烦。此后“新市区”可南北推展。
国民政府在江湾征地7000亩,规划建造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三个部分。主要建筑有市府大厦、图书馆、博物馆、上海运动场、市立一医院、三十六宅等,另外还有纪念塔、喷水池、美术馆、文化宫以及五孔巨型牌楼等。区内公路以五角场环岛为圆点,呈放射状,100多条道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犹其令人感受至深的是这些道路的路名,一反租界采用西文译音命名的惯例,而带有浓烈的现实政治色彩,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为名首,五角场周围东西向路名以“政”字打头,南北向路名以“国”字为首,如政通路、政肃路、政府路,国权路、国顺路、国济路,置身其间,倍觉庄严。“新市政府大厦”坐落于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路四条干线之中,一眼即明为“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与“世界大同”之义。
可惜,工程才进行一半,日军就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停战协议规定中**队不准在上海市区驻扎,一心忙着围剿红军的蒋委员长竟然同意了这样的安排。等到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小鬼子嫌华界老城区破败,又不能随意在租界动手,干脆就把江湾的上海新市区当成了自己的兵营,并炮制“上海大都市”计划,准备将江湾五角场地区建成移民56万、建筑面积2240万平方米的新殖民区,与日本在虹口、杨浦的控制区连成一片,以便限制美英法的租界势力,有效地控制整个上海。
这样一来,江湾五角场就成了上海日军的大本营,十三军司令部在这里,日军的骑兵、特种兵全部驻扎在这里,连伪上海市政府也设在这里。
八路军的部署是骑兵纵队经吴淞江上岸,包围攻击日军第十三军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以及日军海军江湾机场、虹桥机场所在的江湾新区和日本控制的杨浦租界地,封堵日军向北撤退通路;一纵沿黄浦江西进,主力在十六铺码头上岸,以装甲团主力和搭载重机枪团、一纵补充团、工兵团组成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机械化快速机动部队由南向西北迂回包抄,封堵上海日军向西、向西南逃跑通路;一纵主力从十六铺上岸后横扫华界,然后攻击租界西北的虹口日军占领区,与骑兵纵队一道,合击上海日军主力。
之所以这样部署,是因为一纵机械化部队的坦克、装甲车、汽车需要从十六铺码头的招商局码头上岸。而且,骑兵的机动能力强,上岸后可以以最快速度展开,部署包围圈,便于封死上海日伪军向东北方向逃跑的通路。
这样一来,八路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彻底封死上海日伪军逃跑的水路、铁路、公路,四面合围,关起门打狗,中间突破。鬼子也好,汉奸也罢,一个都不准溜掉!
因为这种情况,一纵主力在上海县城和华界的战斗异常顺利。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在沪宁铁路和虹口、杨浦、江湾展开。
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和参谋长参谋长唐川安夫在确认八路军船队偷袭上海后,没有退缩,一边向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和东京大本营报告,一边下令在上海的日伪军紧急动员,布设阵地,坚决消灭偷袭上海的八路军。
泽田茂之所以敢于下达死守上海的命令,是基于三点判断:一是八路军长途奔袭,船只数量必然有限,运送到上海的兵力也必然有限;二是十三军几个师团都部署在上海周边地区,虽然正在配合十一军第二次长沙会战,但是长沙哪里能比得上大上海重要,一道命令下去,各师团都会以最快速度回援上海。而且,参与远东战役的海军已经抽调三艘航母返回本土,可以以最快速度增援上海作战。三是上海是日军的大本营,日军经营日久,不但有十三军部队,还有海军陆战队,也可以紧急武装侨民,八一三事变时中**队曾经攻占了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大陆,最后还是被击败。泽田茂有信心在上海坚守待援。
泽这就是泽田茂长期坐在日军参谋本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的恶果,如果他曾经上过华北战场,与八路军山东主力交过手,见识过日军第八师团、战车第一师团等精锐师团被歼灭的过程,相信他就不会下令死守上海了,怕是会在接到报告的第一时间就下令炸毁军火库、全线撤退,那样子的话,八路军袭占上海的战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赵大河率领两个轻型坦克营上岸后,从上海县城外围的华界地区绕过,直奔沪宁铁路天通庵车站,在装甲团主力身后,是不断上岸的长长的装甲车、汽车组成的钢铁洪流。
泽田茂不是庸手,他在下令死守上海的时候,就已经把上海战场的局势看明白了。八路军是从黄浦江上登陆的,必然会将攻击重点放在江湾、杨浦、虹口,至于英美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以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八路军是不会进攻的,正好可以用来替日军阻挡八路军从东南方向进攻。至于华界,那里的守备兵力本身就不多,只要能牵制登岸的八路军就行。关键的关键一是要夺回吴淞口要塞,二是要保守沪宁铁路,便于派遣军司令部和联合舰队增援。现在吴淞口要塞暂时间无暇顾及,这沪宁铁路是无论如何都必须保住的。
因为泽田茂有这个考虑,日军上海守备队在一时间加强天通庵车站、北站的守备兵力。
日军增援天通庵车站的部队刚刚抵达,八路军机械化集团的车灯就像银河奔流一样,朝着天通庵车站流淌过来了!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在线阅读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
第一一八三章 战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