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 作者:雾十
第13节
潘安就拒绝不了了。
一是惭愧于和峤的胸襟,二则是和峤是当权派,潘安若不想自己的仕途到此为止,自然是万万不能再推却了和峤的美意的。
潘安这才上了马车,他的家眷则乘坐更加稳健的牛车跟在后面。
王济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既然答应了和峤与乐广,做事还是十分细心妥帖的。呃,好吧,大部分都是常山公主给准备的。但是在不知情的潘安看来,就是王济在嘴硬心软。
连晋武帝得知后,也哈哈大笑,觉得自己这个妹夫的行事方式,与他的思路十分相似。
当年晋武帝被王济气狠了时,就曾想过要这么做,他想先骂王济一顿,再给予王济高官厚禄的补偿。虽然,咳,最后被劝的没有这么做,但如今听得王济反而这么做了,还是觉得十分有趣。最主要的是,王济成功了,让晋武帝感觉到了好像他当年也成功的痛快。
王济没有把潘安接去王家,也不是王家别院,而是王济送给和峤的和解礼物,曾经属于王戎的李园。
王戎是个死抠门,但是他的李园位置却极佳,就在洛京边上,引得不少人垂涎。
王氏从王戎手下买下这里,着实花了不少钱,但是与此后得到的种种好结果相比,这些钱也就不算什么了。和峤如今便借花献佛,把李园借给了潘安暂住。
去李园就要途径城门口,门外有不少因为螟害逃难而来的灾民,他们是不可能入城的,而晋武帝为了重获老天爷的爱,也为了彰显任意,便没有让士兵驱赶这些在城郭下的灾民,只等着各地灾难已过的消息传来,让灾民自愿慢慢散去。
这一日,城门下十分热闹,车水马龙,粥棚林立,灾民排起了长龙,却井然有序,全然不复以往乱哄哄的模样。
潘安看后连连惊叹:“这是哪家寺庙或者道观在施舍粥饭?”
出家人慈悲为怀,也是为了在洛京这一亩三分地能争赢个好名声,各家寺庙、道馆总会对京中的乞丐、城下的难民定时定点的施舍一下稀疏的菜粥。
王济微微昂起下巴,得意的仿佛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哪次舍粥这里不是乱哄哄的?那些出家人可没有办事让灾民守礼。”
潘安看王济的样子,就知道王济肯定知道这是谁的手笔,并就等着他去问。可他……真心不想满足王济啊。也许当年他看错了和峤和裴楷,但他绝逼没有看错王济,这货几十年如一日的讨人厌。
王济见潘安只是看着他,就是不开口。也没觉得怎么样,反而自圆其说道:“唉,看你的样子就很想知道,可是又不好意思问,我就大方的告诉你好了。”
“……”潘安:能要点脸吗?
“我妹子!”
“二郎?”全天下都知道,王济只有一个宝贝妹妹王氏,王氏嫁给了大书法家卫恒,生了两子一女,其中长子二郎拜名士张华为师,是世家圈里下一代里最被看好的翘楚。潘安没想到这卫家二郎还这般心善,不仅心善,在管理方面也很是有一手,看粥棚的细心布置,在小小年纪、没有丝毫民生体验的情况下,便能替灾民想到这么多,真是后生可畏啊。
不过,潘安不屑的撇了一眼王济,卫璪如此,那也是卫家的家教好,和王济有个毛关系?再说了,卫老爷子官声极好,朝中谁人不知?他的子孙能有如此能耐,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呵呵。”王济给了潘安一个“愚蠢的人类啊”的眼神,这话他是在他家小娘和太子“玩游戏”时学来的,总觉特别有气势,“是三郎。”
“三郎?”三郎是谁?救世主卫玠!这个名声在洛京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但是,三郎才几岁?三岁有吗?他还养在王济身边半年……潘安终于懂了,这才是王济炫耀的点,他养了个好妹子。
“我妹子天生早慧,这可不是别人教他的,是他自己想的。你总说世家子弟不知疾苦,结果呢?”王济一提起卫玠就是滔滔不绝的好话,他平时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别人炫耀,因为他身边的人基本都知道卫玠的种种神通事迹,早已经见怪不怪。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潘安,一定要说个尽兴!
“嘿嘿,我妹子厉害吧?那日,我故意问他,你日日舍粥,只能救下眼前的这一点人,那又能如何呢?全天下那么多的灾民,你救的过来吗?你看京中有多少簪缨世家出手?大家都不做,你为什么要做呢?
“你猜小娘是怎么和我说的?哦,小娘就是我妹子的小名,他不喜欢别人这么叫你,你听听就得了啊。
“小娘说,我能救下一个,便是一个。难道因为救不下所有,就一个都不救了吗?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平日行事,应该按照的是这个世界本来该有的原则去做,不是吗?若随波逐流的麻木不仁,还自诩为现实清醒,那又与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咸鱼?”
“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咸鱼,大概他喜欢吃?”
“……”本来挺好的话,为什么你这么一说,就显得这么不对劲儿呢?
马车路过城门时,潘安看到不少灾民都在拿到粥后,自愿朝着卫家的方向三跪九拜,只为感念卫家大恩,希望能让卫家的慈善美名能够传扬出去,为天下所知。
潘安不禁好奇起,能做到这一步的卫玠,该是何等的模样。京中一直在传,卫玠长相极好,就像是菩萨的座下金童,想必应该是很好看的吧?
王济自然不会错过潘安眼中的欣赏与向往,更是得意不已。
而在和峤的新李园里,卫玠早已经与和峤一起等候潘安多时,他不知道潘安的才华,只知道潘安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美男,哪怕年纪大了,也一定要看看,绝不错过!
潘安到时,也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卫玠,再移不开目光。然后,他便把心中此前对卫玠全部的想象,都抹消了个一干二净,因为堆砌再多的美好词藻,在真正的卫玠面前都会显得苍白空洞,无论如何如何,都是不及这“谁家璧人”的!
☆、第46章 古代四十六点都不友好:
太熙八年,二陆入京,三张减价。
三张,顾名思义,张家的三兄弟张载、张协和张亢,均以才华闻名于世,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三,西晋名士。
二陆说的则是江南名士陆机与其弟陆云。后世一直以陆机和潘安为西晋诗坛的代表,比喻人才华横溢的成语“陆海潘江”,说的就是陆机和潘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而西晋末期的陆机,他和弟弟陆云还只是个寻常的世家子弟,只不过他们是出身孙吴的名门望族,其祖是孙吴丞相,其父是孙吴大司马。吴国被西晋灭亡之后,陆机便与家人暂避吴洲吴县(苏州)老家,闭门苦学十数年,终以一篇评论孙权是如何建立吴国、孙皓又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毁了吴国的《辩亡论》,而名满天下。
时值年迈的晋武帝为太子选官,二陆就与他们共同的好友名士顾荣,通过水陆两种交通方式换乘,一边游学,一边缓缓驶入了洛川。
这个洛川,就是《山海经》中“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的洛水,也是曹植所作的《洛神赋》里的那个“余朝京师,还济洛川”中的洛川。“洛阳城”便是因地处洛水北岸而得名。这时的洛阳是整个华夏的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引自度娘)。
洛阳城拔地而起,高耸巍峨,洛水从城门下悠然而过,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它历经数朝,见过的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已经不知道换了几姓,而它却依旧还是洛川的斯水之神宓妃。
日即西倾,陆机与阿弟好友三人,终于一起抵达了洛阳,他们在生长着杜衡草的河岸停船,感受着一年之春的草长莺飞、姹紫千红。一抹斜阳挂在西边,说落未落,仙女编织的晚霞散发着橙黄色的暖光。洛阳城还未掌灯,城门前依旧是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原来这就是洛京。”带着一口吴音的弟弟陆云开口道。
陆机却觉得洛阳再繁华也不该如此:“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总不能是大家知道你陆士衡来了,便倾城相迎吧?”好友顾荣在一边开玩笑道。
这边三人只是玩笑之语,那边厢刚巧也在同一天从封地与儿子一起回到洛阳的贾午,却在下人的吹捧中,真的有点飘飘然的觉得,洛阳的人从未有一天忘记过曾权倾朝野的贾家,不曾遗忘了她容貌过人的丈夫韩寿,不敢忘了她被赞誉为“文采可与西汉贾谊相比”的宝贝儿子贾谧。
等贾午听到城门边有人拿这话开玩笑时,怒从胸中起,她的脾气不仅没有因为当年姐姐贾南风被废而有所收敛,反而因为几年来生活在儿子就堪比是当地土皇帝的封地,而被纵的气焰更加嚣张。
贾午不识陆机,只听到了他们与雅言不同的吴音,当下便讥笑出声,说话也很是不客气:“蕞尔小臣,邈彼荒域。”
这话和骂对方“乡巴佬”是没什么区别的。
此时的陆机三人刚刚上岸,正负手而立,远眺洛阳。没想到人在路边站,祸从天上来,无缘无故便被一介妇人如此羞辱。
如果是王济在这里,他肯定不会管对方是男是女的羞辱回去,不把对方毒舌到恨不能钻进地缝,决不罢休。
而如果换和峤与卫玠遭遇此事,大概会一笑晒之,前者是大度,后者是懒得生气,这种人早晚会把自己作死,他又何必不成全她呢?
但陆机三人既不是王济,也不是和峤、卫玠,他们从小受到的世家礼仪,让他们无法做出在街边与一个妇人发生口角的事情;但他们年轻气盛的心,又实在是忍不了被人这般羞辱,陷入了“说了小气、不说憋屈”的怪圈。
已经二十多岁的贾谧,在安置好下人来接母亲时,正好就赶在了陆机三人积攒到无处发泄的怒气值的爆发顶端。
这个历史上以贾谧和巴结他的人为中心十分有名的“金谷二十四友”,友谊还没开始,就已经濒临崩溃。
陆云不愿意与贾午较真,却并不会放过贾谧,上来就是一顿你们家怎么如此不知礼仪的责备。
贾谧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被人冷不丁这么说,内心十分的不痛快,本继承于父亲韩寿的好容貌也在戾气横生中被破坏殆尽,与陆云争锋相对起来。哪怕等后面知道了是他母亲又在惹事,贾谧也已经被话赶话挤兑的没办法再退半步。
一个觉得对方是南蛮子,一个认为对方是毫无底蕴的乡间巨富。
两方人马互相十分的看不顺眼,却因为要一起缓慢入城,而不得不继续忍耐,互扔眼刀。贾午重新上车后,坐在车厢里也是火气直冒,忍不住埋怨丈夫:“都是你没用,若你官职能做的大些,咱们还用在城门前磨叽,受那种小地方来的人气?”
韩寿也出身小地方,没落世家,一辈子被妻子骑在头上,始终无法翻身。曾经贾家煊赫时,他会无底线的忍耐;如今贾家再不复以往,还被自己儿子继承了,韩寿……好吧,他还是只能忍耐,毕竟如今这偌大的家业还是姓贾,不姓韩,连儿子在人前不能叫他爹,而是要叫一声姑父。不过他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捧着妻子了,他会一声不吭,假装没听见。
被无视的贾午更加生气了,却也拿韩寿没有办法,只是说:“你变了。”
曾经的偷香窃玉(因贾午和韩寿偷情而有的典故),变成了如今的相看两厌。
韩寿还是不说话,贾午一边痴迷于丈夫的容颜,一边还是忍不住埋怨:“那么多人,肯定是来看长渊(贾谧的字)和你的,这么挤,真是一点都不会照顾人。”
终于忍无可忍的韩寿开口了:“闭嘴吧,不要再自作多情。”
韩寿比始终沉溺在过去贾家风光里的贾午更加理智一些,当年贾南风做了那样的事,他们一家自请灰溜溜的离开京城,搬去了贾谧继承来的封地。好不容易等时过境迁,他们才敢重新回京,贾午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脸,觉得他们会被人争相来看?
这些挤在城门前的人,当然不是来看贾谧和韩寿的。
“也不是来看咱们的。”顾荣派下人打听到了消息后,就赶忙来告诉了陆氏兄弟,“据说是乐尚书、裴仆射等人共游洛水,即将而回,大家都在等着看呢。”
乐尚书就是乐广,西晋清谈的领袖,一代美姿亦、善玄学的风流名士。
陆机和陆云对乐广倒是感官寥寥,这是一种出身世家的子弟,对寒门天生的不屑一顾,哪怕乐广以一介寒门之身爬到了如今的位置上,在他们看来乐广也是万万不如其他世家出身的名士的。
顾荣欲扬先抑,先说了乐广,就是为了在后面惊掉陆氏兄弟的下巴:“乐尚书还在其次,毕竟他已经上了年纪,你们可知这些人是在等着看谁?”
“谁?总不能掷果盈车的潘安仁吧?”
“还真让你说对了。”顾荣道,“名士同赏洛水,把臂同游的自然都是至交好友,子侄徒弟。连你们心向往之的名师张侯(张华)也在其中!”
“!!!”陆家兄弟自持南方才子,对北方的名士大多都看不上,唯张华能让他们兄弟心悦臣服,他们这次入京的头等大事,就是希望能想办法拜见到张华。
不过,再怎么样,这也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叔了,怎么会引发交通堵塞?
不等顾荣继续卖关子,那边衣轻乘肥的车队已经缓缓驶入了众人的视野,不用顾荣开口,旁边突然呼声震天的声音,就已经说出了最后的答案:“卫郎,卫郎,卫郎。”
陆家兄弟这才意识到,谁家璧人的卫家三郎,就在那羊车之上。
羊车,并不是羊拉的车,而是古代对一种装饰精美的小车的叫法,后世基本都变成了只有皇帝可以在宫中乘坐的车,但在魏晋时期,世家中年纪稍微小一些的公子也爱乘坐。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引自《隋书》)
而《晋书》中则说过,卫玠总角乘羊车人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意思就是说,卫玠在六七岁的时候,在乘坐羊走上大街时,大家都以为他是玉人,倾城而出来围观。
卫玠在看到这段的时候,很怕总是这样看来看去的,真被看死了,就一直在尽力避免在再古代添上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传说。
但是……他躲过了总角,却没躲过少年。
这日他老师乐广,还有枣哥的老师张华,以及自家舅舅和琅琊王氏的几位名士,一起趁着唇色正浓去洛水踏青,回来时也不知道消息怎么就走漏了,便有了眼前这一幕。
陆云呆呆的看着卫玠的车从自己眼前从容而过,有些不敢置信的问自己兄长:“洛神显灵了吗?”
陆机和顾荣都没回话。这世界上怎么会有洛神呢?只是有比洛神更美的人。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真真应了那句“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第47章 古代四十七点都不友好: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呢?
卫玠揽镜自照感慨道。
说实话,连他都觉得自己这样说蛮不要脸的。但是、但是……是真的很好看啊啊啊!卫玠有些词穷,因为觉得这种好看是没办法用词藻来表达的。
他只知道在他十岁生辰,当他如愿以偿的从他大方的二舅和公主舅母那里得到了一面清晰如光的变形四叶佛像鸟凤镜后,他第一次清楚的看到了自己这一世到底长成了什么模样,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觉得他恋爱了,和自己,一见钟情误终身。
有事没事,卫玠都喜欢拿出镜子来和自己打声招呼。
卫玠身边不少人都是知道卫玠最近这二年培养起来的水仙毛病的,但他们完全没觉得卫玠这样有什么问题。相反,用取代了旧婢子阿孙的新婢子阿孙的话来说,我要是拥有三郎君这张脸,我也要天天看自己,这么美的容貌,只能别人看,自己却看不到,未免不太人道。
一时间赞同者众,包括卫玠自己。
拓跋六修毫不怀疑,如果有天他忍不住对卫玠告白说,我心悦于你,卫玠肯定会回答他说,好巧,我也心悦于自己(的脸)呢。
不过,说实话,卫玠“喜欢”上了自己的脸,反而让拓跋六修的安全感空前高涨,因为再不会有人比卫玠这一世长的更好看了。
哪怕是潘安,毕竟他已经是个四十多快五十岁的大叔了。
潘安搬出了暂住的和峤李园,有了属于自己的京中房产,他被和峤举荐重新入朝,如今辗转当了给事黄门侍郎。就是卫玠的阿爹卫恒以前当过的官职,正五品,级别不算高,却是个只有很得圣心的人才能做上去的职位。
而自从当年李园一见,潘安和卫玠就特别“臭不要脸”的互相倾倒在了对方的颜值上,进而成为了忘年交。
这次一众名士出游,潘安也是得到了卫玠的邀请,才有幸蹭了个热度。
一同沾光的还有左思、刘琨和石崇。左思,就是那个因为写《三都赋》而被人竞相传颂,在太康年间引起了“洛阳纸贵”的左思;刘琨,则是“闻鸡起舞”的那个刘琨;石崇,自然就是西晋第一首富、古代十大美人之一的绿珠的丈夫石崇了。
这四人与陆机、陆云一样,皆本应该是“金谷二十四友”里面的人物,如果贾南风没有被废的话。
石崇甚至是核心人物中的核心人物。因为金谷就是石崇在京郊别苑的名字。历史上,他们依附于贾谧,形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文学政治团体,虽然有因为巴结外戚贾谧,而多被后事诟病,但谁也不能否认“二十四友”所创作的、高质量的诗词歌赋的总量,占了西晋文学的半壁江山,都是这个时代泰斗级的人物。
可惜,由于贾南风的提前失势,贾谧再无可能成为这样一个文学团体所巴结依附的人。
卫玠还曾和拓跋六修兴致勃勃的讨论过,谁会取贾谧而代之,是马上就要成为新太子妃的羊献容的弟弟,还是新后胡芳的族侄。
结果……石崇却眼光独到的巴巴贴上了卫玠。
一开始卫玠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他一直觉得,哪怕大家要巴结,也是巴结枣哥,那才是卫府正儿八经的未来继承人,不是吗?所以,在石崇通过曾当过他同事的嵇绍,而渐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卫玠的生命里时,卫玠也只是奇怪了一下这个比他大了三十七岁、按理来说算是他高了一辈的男人,为啥那么喜欢请他和司马衷吃饭。
不知不觉间,卫玠和傻太子的传统“游戏”里,就多了不少自愿前来的文人群演,不仅不要钱,还自掏腰包买角色,哭着喊着求试镜。
当然,很少会有真的能加入就是了。司马衷这二年好不容易才稍稍摆脱了一些傻子的恶名,谁也不想因为走路风声而功亏一篑。
而等卫玠渐渐反应过来,他貌似、可能、大概成为了新一代中最被看好的值得巴结的潜力股时,他已经习惯了石崇在看到他阿娘王氏、常山公主的马车外出时,狗腿到不忘对着尘土一拜再拜的模样。
“习惯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啊。”卫玠今日才惊觉。
但真正可怕的是,连卫玠身边的大人,都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游完洛水后回京,并没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是提前就包下了洛阳最贵的酒楼续摊儿开宴,花的自然就是石崇的钱。连大手大脚的王济,都用的毫无心理负担。
“这样……不太好吧?”卫玠忍不住私下里拦下他二舅问道。
王济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不好什么?你放心,有你和仲宝(枣哥的字)以及王家的几个小子在,我们肯定不招妓,就是一些歌姬、舞姬劝酒助兴而已。”
卫玠都不知道该谢谢他舅舅为了照顾他还保持了底线,还是该吐槽他舅舅的底线竟然只是不在小孩子面前招妓。歌姬和舞姬都穿的辣么“清凉”,真的不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吗?他真心不明白,为什么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好好的宴会总要整的那么色情低俗。
“我是说不能让石安阳(石崇被封为安阳乡侯)请客……”
王济这才懂了卫玠的担忧,先是恍然,再是哭笑不得,最后揉了一把卫玠的脑袋,朗声而笑,觉得自家妹子哪怕长大了,也还是很可爱:“放心大胆的花吧,你不花,他才会心里不安。反过来说,咱们花的越多,他越开心。”
卫玠觉得这种说法简直匪夷所思,他反讽道:“他得了不花钱就不爽的病?”
王济却很认真的点点头:“是啊,因为他钱太多了。他当年与国舅斗富,导致全国都知道他是大晋第一富,有的是钱。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卫玠把头摇的就像是拨浪鼓,吹弹可破的脸蛋因为激动变得更加白里透红。
“意味着大家都想得到他的钱。”石崇的家世虽也小有名气,但继承家业的是他的哥哥,于他无关。他能有今时今日,全靠他自己那劫商致富而来的“勤劳”双手。眼看着晋武帝一年不如一年,日薄西山,羽翼渐丰的王八,呃,不对是八王蠢蠢欲动,石崇若是再不站队送钱,他的家产大概就要全部充公,成为别人的军资了。
到底是舍弃一点点请客的钱,还是舍弃全部甚至包括身家性命,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会知道该怎么选才合适。
卫玠也终于明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聪明。”王济对卫玠满意极了,小时候玉雪可爱,长大了一点就透,不愧是他的妹子,“所以,为了让你的这位忘年交朋友放心,咱们是不是应该努力替他花钱?我最近看上一匹鲜卑拓跋的好马,他是不是应该给我买?”
“好像是这个道理。”但卫玠还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王济忍不住抬手,揉开了卫玠紧皱的眉头:“虽然无论小娘你怎么样都好看,但皱纹显老,答应舅舅,别学你爹未老先衰,好吗?”
卫玠一双明亮的桃花眼,上挑看了一眼他舅舅,散发着强烈的不满,再叫小娘,翻脸!
王济却在心里捂脸荡漾的想着,啊啊啊,我妹子怎么能这么好看呢,连生气都这么好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灯火辉煌的晚宴上,无外乎诗酒逐欢、丝竹管弦那一套。
卫玠在老师乐广身边服侍,各种努力的刷着存在感,乐广这个历史上的岳父,在变成了老师之后,对卫玠也还是视如亲子,照顾异常。出门一趟,总要先问问卫玠的身体和心情。
“京郊空气清新,身心反而舒畅。”卫玠这倒没有骗人,在还没离开京城时,他的心就已经飞出了几百里,因为他娘和舅母难得同意他出门一趟,当然,要带上123言情疾医才能出门。在洛川行船时,看着水天一色的景象,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
王衍坐在一边,受拿一柄玉做的浮尘,笑看乐广与卫玠互动,觉得这二人老师冰清,徒弟玉润,真是再没有比他们更搭配的了。
乐广是个长袖善舞的人,总能照顾到身边的人的感觉,他把王衍也拉入了话题:“你今天如何?”
王衍笑着说:“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卫玠心想着,这样的自信自夸,也就只会在魏晋出现了,也就只有魏晋才能够接受文人如此自恋。
王衍在说到最后,眼睛一转,看着卫玠又加了一句:“卫家小娘有好颜,楚楚又动人。”
“……”
☆、第48章 古代四十八点都不友好:
被人夸好看,卫玠只能笑笑表示感谢。
因为这确实是魏晋时期一种恭维人的特殊姿势,哪怕是“楚楚动人”这个在卫玠看来并不适合用在男人身上的奇葩词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也再正常不过。
先不说这会儿就流行男生女相,各种夸女人漂亮的词汇往男人身上扔住没错;只说“楚楚”这个词,它本身被创造出来时就是用来夸男人的。始自诗经,“衣裳楚楚”,然后一直延续到了金朝还是,元好问就曾写过“诸郎楚楚皆玉立”。
但是,王衍不仅夸了卫玠,还叫了卫玠的小名。是个人都知道,卫玠对这个小名有多暴躁,哪怕是乐广一般都也只会直接叫卫玠的名字,或者三郎。
王衍出身琅琊王,与太原王走的极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卫玠这个不可说的爆点?
但他还是叫了。
为什么?他是故意的呗。
魏晋时期的名士多多少少有点“蛇精病”,只不过有些人的病症轻点,有些人重点。王衍的病情和王济差不多,酷爱先撩你一把,再你夸一下的行为模式。
俗称“贱的慌”。
王衍罗汉果色的杏仁眼饱含期待,兴致勃勃的就等着看卫玠生气。因为他觉得卫玠生气起来,眼角微红、脖颈如血玉的样子是最漂亮的,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眼睛里有着始终在坚持的信仰曙光,哪怕是拖着焦黑的翅膀,也能冲破层层阻碍,终翱翔于九天之上。
卫玠被王衍故意气过很多回,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王衍在打什么主意?所以他偏偏不会如王衍的愿,他憋死他!
好吧,这是一种阿q精神。
如果是在私下里,卫玠不介意关门放六修,让王衍也知道知道他卫玠有着怎么样的两副面孔。
但是,如今老师乐广就在一旁坐着,卫玠不敢放肆,也不想让乐广难做。
王衍除了乐广的好基友和琅琊王家两个身份以外,还有另外一层对于乐广来说很重要的意义,王衍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的嫡亲堂弟,两人的爹是亲兄弟,拥有一个共同的祖父。
乐广能以一介寒门之身,冲破世家的政治壁垒、层层垄断,终发迹获得今时今日的地位,一是他真的有才华,二是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总能得遇贵人赏识。
第一个把乐广的才华宣传出去的贵人,是和峤的舅舅夏侯玄。
而真正帮助乐广踏入仕途第一步的,则是王衍的堂兄王戎。
王戎当时在荆州当刺史,他听说了夏侯玄对乐广的赏识,便举荐了乐广为秀才。
这里说的“秀才”,和后世科举考试中的酸秀才是不同的。秀才早在东周时便已经存在,原本的意思只是对“秀异之士”的泛称,及至汉朝魏晋时,“秀才”则变成了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和“举孝廉”的功能差不多。
成为秀才后的乐广,这才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夏侯玄便给自家的妹子(和峤)修书一封,将乐广介绍给了和峤的连襟裴楷和王济;裴楷与乐广坐而论道,十分佩服乐广的意简言赅,就把乐广推荐给了当时担任太尉的贾充,几经调任升迁,乐广这才得到了曾身为尚书令的卫瓘卫老爷子的赏识。
整个魏晋的官场就是如此,他们就像是一条自产自销的作业流水线,结识——举荐——结识——升迁——再结识,互相介绍人才,生生不息的编织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庞大关系网。
可想而知,普通寒门的升迁之路有多艰难,这些世家连自己的家人朋友都不一定举荐的过来,又怎么可能顾得上别人?
乐广本就是个品性极好的人,在深入知道了世家圈的游戏规则之后,就更是对帮助过他的世家子弟心怀感恩,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占去了一个推荐名额,别人家族里的子侄就会少一个名额。上位后,不管是对夏家、裴家、卫家还是王家的子侄后代,乐广都是多有照拂。能举荐的就举荐,能结识的就结识,遇到实在是太过合心意的,就收来当徒弟,好比卫玠。
卫玠也很喜欢这个与他三观很和的老师,所以他愿意为了乐广忍了没事找事的王衍。
卫玠能忍,拓跋六修却不能忍。他常年跟在卫玠身后当背后灵,只能看,不能吃,还酷爱装深沉的闷骚忍耐,如今真的已经快要忍成“怨”灵了,再加上他活着时本身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所以他此时眼中的王衍已经是个死人了。
当然,拓跋六修还没有真的培养出一般志怪里的凶灵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毛病。,
哪怕沾染上了,他也是断然不会在卫玠面前表现出来的。
他只是打算找找王衍的麻烦。
作为一个活了千年的阿飘,尤其是在他因为穿越而改变了自身技能树之后,拓跋六修想要找谁的麻烦,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对付一个蛇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来另外一个蛇精病。
玩家【拓跋怨灵修】召唤【王移动式地图炮济】。
在这过去的九年里,拓跋六修的【幻境】能力有了长足而恐怖的进步,这么说吧,他已经成功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外挂,变成了技术部门的主管,卫玠想要什么,拓跋六修就能给他创造什么。拓跋六修开发出了一个【环境】的变种新技能叫【造念】,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利用短暂的幻境,在顺着他人正常性格思路走的前提条件下,让别人以为某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是自己的主意。
这个技能的成功的几率,从过去的一九,在拓跋六修勤学苦练的试验下,已经提到了如今的五五。
王济算是被拓跋六修试验最多次数的人,因为王济经常心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连他自己都不会觉得自己突然这么蛇精病有什么不对的。在这个过程里,拓跋六修发现了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一旦涉及到对待卫玠的问题,【造念】在王济身上的作用就没失败过。
果然,拓跋六修这边一个眼神,本来还在和潘安“相爱相杀”拼酒的王济,就抛下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死敌”,颠颠跑了过来,一把卡过王衍的脖子,吊儿郎当的威胁道:“说过多少回了,不许叫我们家小娘的小名。”
“你听见了?”
“对啊。”王济感觉他听的真真的。虽然事实上宴会的管弦呕哑,并不足以让坐在远处的他听到,但他就是听到了,所以他是不会放过王衍的!
王衍给了王济一个“我已经说了,你奈我何”的挑衅眼神。
王衍和王济,这是两个魏晋有名的放诞之士,不仅都姓王,出身世家,属性毒舌,还有着一模一样的讨人厌的嚣张人设。王济曾比箭吃过王国舅的八百里驳,王衍也曾比箭吃过彭城王司马权的快牛。两人的任性,简直如出一辙。
但王济是因为年少时以为有长兄顶门立户,王衍身为嫡长子……蛇精病就是他的真性情。
两人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王济已经从熊孩子的梦里醒了,王衍却依旧在口无遮拦中醉生梦死。
王衍与王济是平辈,王衍要比王济小上很多,冲劲儿也更大,不仅不惧人嫌狗避的王济,还特别爱上赶着与王济练嘴炮,因为他特别享受和王济来一场“来啊,来互相伤害啊”的技能切磋,他跃跃欲试道:“你叫得?我就叫不得?”
王衍和王济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就像是他们所代表着的两大家族,存在互相竞争,却也觉得能打败对方的唯有自己。
“废话,这是我妹子,”王济应战,勾唇坏笑,两个字就轻松制住了敌人,“丽奴。”
全场寂静三秒,然后爆发出了哄堂大笑。
丽奴是王衍十分鲜为人知的小名。
在魏晋时期,丽还是“麗”这样写的,丽的下面有个鹿字,取义雄鹿站在山岗之下,鹿角在金色阳光下的美好模样。鹿角又被称为头角,在古代是生命阳气最高端的象征。美丽的丽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来的。
王衍出生时,她的母亲做梦梦到了一只雄鹿站在高处与她对视,然后孩子就出生了,所以就给王衍取了个小名叫丽。
奴则是古人很喜欢给孩子取的搭配贱命,好比刘寄奴(南朝皇帝刘裕)、石齐奴(石崇的小名)什么的。
但是,丽奴……还是有些超出了王衍所能接受的底线。
勃然大怒的分分钟就变成了王衍,他没想到王济竟然如此卑鄙,嘴炮还带揭短的!
结果全场除了笑,还是笑,因为在场的人基本的都是出身沾亲带故的世家,多多少少和两王有些关系,而且都比王衍大,换言之就是,他们其实都知道王衍的小名的。有这样一群熟知你所有黑历史的亲戚,真的没办法愉快的玩耍。
王衍被一直取笑到了酒足饭饱,大家纷纷登车回家。
卫玠还未走出酒楼,就看到了门口红色的灯笼下,站得笔直的石勒。石勒手里拿着一件素色羽衣,见卫玠带着酒气出来,就赶忙上前给卫玠披上了这件轻盈的外衣,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晚上还是十分寒凉的。
“你怎么回来了?”卫玠一边被石勒扶着上车,一边询问。
五年前,在卫老爷子觉得石勒和卫玠培养够了感情,对卫家的忠诚度十足后,就被卫老爷子派去了军营,放着这么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不用,那简直就是暴遣天物了。
“得了一段时间的假期。”石勒如今说话已经没了过去的胡人口音,要不是高鼻深目黄眼珠的胡人特点太过明显,几乎不会有人能猜到他曾经的奴隶经历,“回家后就听说郎君出来喝酒了,我怕新来的婢子不会照顾您。”
“她们照顾的很好,我也没喝酒,是别人在喝。而且123言情两位疾医也都跟着我呢。”卫玠很开心于石勒的关心。
拓跋六修就有些黑脸了,好不容易才利用幻境让卫老爷子把石勒弄走,他怎么又回来了?卫玠有我保护!不需要任何其他外人!
等回了卫府,遣了下人,卫玠这才哈哈大笑起来,最后笑到上气不接下气。刚刚在酒楼里,他毕竟是晚辈,而且又端着架子,实在是不好笑话王衍,如今总算是可以笑个够了。他其实比别人更容易笑,因为他还想到了另外一个词——《绝对丽奴》,一个知名的漫画。
拓跋六修:……你有没有觉得你知道了很多身为一个直男其实并不应该知道的东西?
☆、第49章 古代四十九点都不友好:
天还没亮,卫玠就醒了,凝神静气的继续躺在床上,开始练习笑面狐狸晋疾医教给他的内家的呼吸吐纳之法,这可以帮助他顺畅呼吸,缓解疲劳。
别人经过一晚上的充分睡眠,醒来后都是神清气爽、精神奕奕。
卫玠却完全不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头疼欲裂,昏昏沉沉,有时候还会舌尖发麻,满嘴苦涩,唇瓣总是青紫发白,手脚就像是绑上了气球被虚浮带着飞走了,放空想法的时候甚至很难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卫玠醒后,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想动,但是硬躺着却也并不会再睡着。
这与卫玠小时候截然相反,以前他是不想睡,却总是控制不住的睡过去;如今则是严重缺觉,却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睡不着并不是什么好的体验,那与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清醒是两种概念。卫玠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我好累、我好累的各种乏力,可灵魂却不知道已经偏差着飘到了哪里去。
拓跋六修曾以为这是他每天把卫玠拉进【幻境】所导致的(他没试过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对一个人施展【幻境】会是什么结果),当时的他简直要被自己的愧疚自责所溺毙。但卫玠却坚持觉得这不是拓跋六修的锅,后来通过几次反复的试验也证明了,卫玠的睡不着和拓跋六修的【幻境】没什么关系,他就是单纯的神经衰弱。
随着年龄一点点的增长,卫玠的觉越来越少,饭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
眼下总是青黑色的眼圈,但因为卫玠本身的底子实在是好看到不像是正常人类,所以旁人很难看出他的憔悴,只觉得他弱不胜衣的样子就像是随时会驾风而去的仙人。
虽然【幻境】并不会给卫玠造成影响,但拓跋六修还是坚持,把他和卫玠的【幻境】之旅,从最早的每天晚上变成了如今的三天一次,一次最多三个时辰。
拓跋六修坐在卫玠的床边,安静的守着卫玠。虽然他可以直接很酷炫的漂浮在空气里,但他却总是倔强的想要尽可能的拿一个活生生的人类标准来要求,因为他需要无时无刻的提醒自己,他是个人,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卫玠躺在屏风塌上,闭着眼时,真的很像是一尊雕工精美、五官栩栩如生的玉人。拓跋六修忍不住试探抬手鼻息,只为确定卫玠还活着。
当然,拓跋六修作为一个灵魂,不管是暖流,还是寒气,他都是感受不到的,别人也感受不到他的靠近。
除了卫玠。
卫玠吐出最后一口浊气,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他生理上确实感受不到拓跋六修的靠近,但是心理上可以,很玄妙的一种感觉。他安静的看着拓跋六修伸过来的手,待拓跋六修确定他无事后,这才哭笑不得道:“我真的还活着。”
拓跋六修用漆黑的双眼,一错不错的看着卫玠,道了句:“我知道。”
一旦卫玠睁开眼睛,黑色双眸里便会出现仿佛能让整个世界都活过来的流光溢彩,傍有梨颊生微涡。
……但知道归知道,害怕归害怕,害怕再也见不到卫玠对他微笑,害怕眼前的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梦醒了,他还是他,卫玠却不再是卫玠。
小院外面一片万籁俱寂,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
刚开始有睡不着觉这种症状时,卫玠会生生挺尸一般躺到天亮,因为他害怕阿娘她们担心。结果有次被偷偷来他房里的枣哥发现,他们彼此都吓了一大跳。枣哥受到的惊吓比较多,他以为阿弟还在睡,结果就看到弟弟一个人睁着眼、直挺挺的躺在那里。
然后,全家就都知道了,王氏既生气又心疼,然后卫家就有了一旦卫玠睡下,卫玠的小院及附近谁也不许发出响动吵到卫玠难得的睡眠的死命令。
拓跋六修觉得这样的卫玠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睡美人一样,当他睡下后,整座荆棘城堡都会与他一起陷入长眠,唯有当他清醒了,世界才会重新绽放出本来的色彩。
而卫玠……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枣哥到底来他房里干什么,简直逼死好奇心。
如今卫玠已经习惯了起来也不先叫人,只是从旁边拿起婢子昨晚就为他准备好的锦缎练功服,自己换上,束好绑袖和绑腿,准备开始一天之计的五禽戏锻炼。
五禽戏是神医华佗在《庄子》中的二禽戏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一套养生功法。
卫玠感觉这玩意和广播体操差不多,强度不到,但日夜不缀也是能起到一定强身健体的功能,最适合他这样风一吹就倒的小身板。这一套五禽戏也是晋疾医推荐给卫玠的,他还手把手的教了卫玠一段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
也是在那个时候卫玠才知道,晋疾医的外祖是樊阿,华佗的亲传弟子,老爷子活了一百多岁。
相处了这么多年,卫玠始终没能搞懂123言情疾医之间的相爱相杀,他只是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卫玠没有遇到晋疾医。因为历史上的卫家并没有给卫玠请来江疾医治病,至于卫家为什么没那么做,有可能是卫家当时并没能意识到卫玠的身体差到了何种程度,也有可能是卫家与江疾医擦肩而过。据说要是卫老爷子晚去个几天,江疾医就会收拾行囊离开洛京了。
没了江疾医,也就不会吸引来晋疾医。而没了晋疾医……晋武帝就会死。
历史上的晋武帝死在太熙元年,如今已经是太熙八年了,晋武帝虽然不是很活蹦乱跳,但至少还被吊着一口气。
晋疾医并没有直接出面医治晋武帝,而是由江疾医当了晋疾医的代言人。据晋疾医给出的理由是,他不想被逼改姓:“我们家从祖上起就姓晋,没道理因为后来者脑袋一拍决定给自己的王朝起名叫晋,我就要改姓。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吧?”
晋疾医不入宫,自然没人会揪着他到底姓什么研究,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到底姓什么,只叫他神医。而晋疾医入了宫,就肯定要被查个底掉了。
只有卫玠相信这是晋疾医不入宫的唯一理由。必须避讳皇上的姓名什么的,这真的很没有道理。
全家:……你高兴就好。
卫玠练五禽戏不是自己的小院,而是卫家的演武场。
在卫老爷子的要求下,卫家除了卫玠这个特殊情况以外,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女眷),都必须有一身最起码能在乱世中自保的好武艺。
被爹娘溺爱过头的小五郎,总是□□练的哭爹喊娘,很是不能明白祖父到底在想什么。他和七娘私下里抱怨说,阿翁肯定还活在三国乱世里,大晋开国满打满算才一代,天下太平,怎么可能说乱就乱?
七娘听后,又跑来和卫玠学话:“三郎,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学?”
“别听小五的,练武可以强身健体,就像是六姊那样。若以后你丈夫不听话,都不需要我们兄弟上门,你自己就能分分钟拆了他,多好?”
“对哦。”七娘欢快的啃着阿钱研究出来的类似于饼干又不是饼干的东西,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很听卫玠的话。
卫玠摸了摸七娘的头,然后给了小五郎一个“愚蠢的人类啊”的眼神,便翩然而去,毫不犹豫的打了个小报告。小五郎自此被卫老爷子亲自带在身边回炉重造再教育,再没敢抱怨过练武太辛苦。
未免别人在练武场上刀光剑影,他在旁边花拳绣腿,卫玠借着睡不着的优势,总是最早来练武场,也是最早离开的。
但今日却有些不同,卫玠去时,他阿姊卫熠已经在了,哼哼哈嘿,香汗淋漓。
和卫熠对打的是画风严重不符的石勒。
“他俩什么时候搅合在一起的?”卫玠一愣。
拓跋六修也不知道:【就我所知,他们此前应该没什么交集。】
见卫玠过来,卫熠和石勒倒也大大方方,就是单纯的一个攻击,一个陪练。卫熠还朝着卫玠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
“阿姊今天这么早?”
“睡不着。”卫熠还是一双干练的男性胡装,说话意简言赅,好像生怕说多了就会有怒气从字里行间散出来。
卫玠给了石勒一个眼神。
石勒却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他也不知道,还是卫熠交代了不让他说。他只是勤勤恳恳的陪着卫熠练武,就像是一个不知道疼痛的石头人。
一家人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卫玠才终于知道了他阿姊不痛快的原因。
逼婚。
卫玠今年十二,比他大五岁的卫熠十七,放在现代连大学还没上,但在古代,特别是因为连年战乱、灾祸而人口稀少的魏晋,十七岁还没嫁人,就已经是大龄剩女了。
十九的卫瑜、十八岁的卫璪都已经结了婚,卫瑜的娘子甚至即将临盆。
卫熠倒是完全不觉得自己剩在了哪里,包括卫玠在内的兄弟父母也不觉得,但卫家却不是只有卫玠一家。
卫熠是六娘,上面五个从姐早就嫁人了,她幼时玩的好的堂姑卫烁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下面几个年岁挨的近的从妹也都眼看着一天天大了起来,叔母、伯母们就急了,希望卫熠能早点嫁出去,这样她们的女儿才好嫁人,总不能姐姐没嫁,妹妹先嫁,对吧?
其实从叔母和伯母的角度来说,她们也是在她们有限的理解世界里对卫熠好。从妹不能越过从姐早嫁,这不是什么规矩,而是一种约定俗成。如果妹妹先嫁了,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姐姐嫁不出去了。这也是当年贾南风设计抢过妹妹贾午、嫁给傻太子的原因,她长的不太符合大众审美、母亲早年又凶名远扬,差点没嫁出去。
所以,虽然从妹们可以嫁,但叔母、伯母还是希望能等到卫熠嫁出去之后再说。
但是,怎么说好呢,你之蜜糖,她之□□。叔母、伯母们觉得好的事情,卫熠却并不觉得好,她苦闷的简直无法言语,却连说叔母、伯母们做错了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是繁昌公主以赏花之名设宴,请了一众世家夫人和小娘子来卫家做客,所暗含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第50章 古代五十点都不友好:
卫玠在得知了这场醉翁之意不“花”的“鸿门宴”之后,当即就表示要留在家里陪着卫熠,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以壮声势,也总比让卫熠一个人去面对三姑六婆们来自心灵上的拷问的好。
卫玠连台词都准备好了——我阿姊想什么时候嫁人,就什么时候嫁人。婚姻不能将就,次一等终究是次一等。等不来一个合心意的,还不如不嫁,我养她!
结果,反倒是卫熠,却并不想卫玠留下。
“我发现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卫小娘,不好好跟着老师学习,反倒琢磨起怎么请假逃课了!说,谁把你教坏的?!”卫熠抬手,毫不客气的给了卫玠额头一个脑瓜崩,教训起弟弟的气势比王氏都像阿娘。
在全家都把卫玠当一件精美易碎的瓷器时,只有卫熠不这么觉得。她更喜欢把卫玠当一个普通人,平常心平常对待。因为她觉得越是小心翼翼,反而越容易给卫玠造成压力,让他哪怕很难受了也不敢和家里人说。
她曾私下里对卫璪说过:“小娘不就是生病了吗?有病就治,有药就吃,早晚会好的。这个神医不行,我会爬山涉水为找到更好、更高明的神医。”
卫熠真的很像是女版王济,觉得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如果不能让自己痛痛快快的活着,还不如不活。
小时候,卫熠就偷偷带着卫玠做尽了她觉得小孩子应该会喜欢的事情,上房揭瓦,下河摸鱼。长大了,她就开始监督卫玠读书练武,努力成才,和别家兄弟姐妹的相处没什么差别。只是多了“盯着卫玠喝药”和“换着花样让卫玠吃下更多东西”这两个程序。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只是到了七十五岁才埋葬。
卫熠就是典型的,坚决不让自己的心在很小的时候就死的了那种人,她不想自己活的如一口枯井,激不起半点涟漪。
卫玠很喜欢和熠姐,很喜欢和她相处,觉得和她和二舅相处,是最放松的。因为在他的角度看来,他就是个正常人,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病人,他多方注意,也只是不想家人担心。
卫玠积极为自己辩护:“我没逃过课。”
这话是真的。卫玠生怕堕了卫家、乐广以及历史上卫玠的名声,这些年真的是拿出了比高考还要认真的劲儿在学习,寒暑不避、风雨无阻的上门求学。
从开蒙至今,已经近七年的时间,连卫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坚持了下来。
卫玠在现代的时候,其实是个三分钟热度,干什么事,一开始都总像是打了鸡血,但是还没到中间就萎了,都不需要等到结尾这件事就已经强行结束。
当卫玠以为他这辈子都会如此的视乎,他终于在穿越之后,遇到了一件坚持了快七年的事情。呃,或者说是几件事情?跟着乐广通玄学清谈,在家里被各个长辈指点集众家所长的书法,在梦境中坚持不断的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词歌赋。
从一开始跌跌撞撞,思辨时漏洞百出,字体横七竖八竖,文章通篇不知所云;
再到如今的……勉强入门,偶尔也能论赢一回乐广,所习之字终于得到了祖父一句尚可的评价,写出来的古文最起码不再不中不洋的了。
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有过低谷,很多次,但卫玠却从未想过要放弃。
因为他很理想化的坚信着“勤能补拙”,坚信着康熙老爷子的教育真理,读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他这个年纪的很多学识,其实还没有上升到需要拼天赋的高度。现代思维再怎么根深蒂固,在多听、多看、多写、多练的古代大背景影响下,终究也可以水滴石穿。纵使不能成为站在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的天才,他也要成为天才之下以靠自己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的人!
当然,这一过程卫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既然已经坚持了一个七年,就能再坚持一个七年,两个七年。
回首往事,这样的坚持简直太td的有成就感了。
只一个七年,他就已经感受到了如此之大的愉悦,可想而知日后他会收获怎么样更大的愉快心情。
卫熠无奈的戳了戳自家弟弟就像是煮熟了的鸡蛋一般嫩滑的脸蛋,戳了又戳,都有些舍不得放开自己的手了。
第13节
恋耽美
第13节
潘安就拒绝不了了。
一是惭愧于和峤的胸襟,二则是和峤是当权派,潘安若不想自己的仕途到此为止,自然是万万不能再推却了和峤的美意的。
潘安这才上了马车,他的家眷则乘坐更加稳健的牛车跟在后面。
王济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既然答应了和峤与乐广,做事还是十分细心妥帖的。呃,好吧,大部分都是常山公主给准备的。但是在不知情的潘安看来,就是王济在嘴硬心软。
连晋武帝得知后,也哈哈大笑,觉得自己这个妹夫的行事方式,与他的思路十分相似。
当年晋武帝被王济气狠了时,就曾想过要这么做,他想先骂王济一顿,再给予王济高官厚禄的补偿。虽然,咳,最后被劝的没有这么做,但如今听得王济反而这么做了,还是觉得十分有趣。最主要的是,王济成功了,让晋武帝感觉到了好像他当年也成功的痛快。
王济没有把潘安接去王家,也不是王家别院,而是王济送给和峤的和解礼物,曾经属于王戎的李园。
王戎是个死抠门,但是他的李园位置却极佳,就在洛京边上,引得不少人垂涎。
王氏从王戎手下买下这里,着实花了不少钱,但是与此后得到的种种好结果相比,这些钱也就不算什么了。和峤如今便借花献佛,把李园借给了潘安暂住。
去李园就要途径城门口,门外有不少因为螟害逃难而来的灾民,他们是不可能入城的,而晋武帝为了重获老天爷的爱,也为了彰显任意,便没有让士兵驱赶这些在城郭下的灾民,只等着各地灾难已过的消息传来,让灾民自愿慢慢散去。
这一日,城门下十分热闹,车水马龙,粥棚林立,灾民排起了长龙,却井然有序,全然不复以往乱哄哄的模样。
潘安看后连连惊叹:“这是哪家寺庙或者道观在施舍粥饭?”
出家人慈悲为怀,也是为了在洛京这一亩三分地能争赢个好名声,各家寺庙、道馆总会对京中的乞丐、城下的难民定时定点的施舍一下稀疏的菜粥。
王济微微昂起下巴,得意的仿佛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哪次舍粥这里不是乱哄哄的?那些出家人可没有办事让灾民守礼。”
潘安看王济的样子,就知道王济肯定知道这是谁的手笔,并就等着他去问。可他……真心不想满足王济啊。也许当年他看错了和峤和裴楷,但他绝逼没有看错王济,这货几十年如一日的讨人厌。
王济见潘安只是看着他,就是不开口。也没觉得怎么样,反而自圆其说道:“唉,看你的样子就很想知道,可是又不好意思问,我就大方的告诉你好了。”
“……”潘安:能要点脸吗?
“我妹子!”
“二郎?”全天下都知道,王济只有一个宝贝妹妹王氏,王氏嫁给了大书法家卫恒,生了两子一女,其中长子二郎拜名士张华为师,是世家圈里下一代里最被看好的翘楚。潘安没想到这卫家二郎还这般心善,不仅心善,在管理方面也很是有一手,看粥棚的细心布置,在小小年纪、没有丝毫民生体验的情况下,便能替灾民想到这么多,真是后生可畏啊。
不过,潘安不屑的撇了一眼王济,卫璪如此,那也是卫家的家教好,和王济有个毛关系?再说了,卫老爷子官声极好,朝中谁人不知?他的子孙能有如此能耐,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呵呵。”王济给了潘安一个“愚蠢的人类啊”的眼神,这话他是在他家小娘和太子“玩游戏”时学来的,总觉特别有气势,“是三郎。”
“三郎?”三郎是谁?救世主卫玠!这个名声在洛京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但是,三郎才几岁?三岁有吗?他还养在王济身边半年……潘安终于懂了,这才是王济炫耀的点,他养了个好妹子。
“我妹子天生早慧,这可不是别人教他的,是他自己想的。你总说世家子弟不知疾苦,结果呢?”王济一提起卫玠就是滔滔不绝的好话,他平时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别人炫耀,因为他身边的人基本都知道卫玠的种种神通事迹,早已经见怪不怪。如今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潘安,一定要说个尽兴!
“嘿嘿,我妹子厉害吧?那日,我故意问他,你日日舍粥,只能救下眼前的这一点人,那又能如何呢?全天下那么多的灾民,你救的过来吗?你看京中有多少簪缨世家出手?大家都不做,你为什么要做呢?
“你猜小娘是怎么和我说的?哦,小娘就是我妹子的小名,他不喜欢别人这么叫你,你听听就得了啊。
“小娘说,我能救下一个,便是一个。难道因为救不下所有,就一个都不救了吗?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平日行事,应该按照的是这个世界本来该有的原则去做,不是吗?若随波逐流的麻木不仁,还自诩为现实清醒,那又与一条咸鱼有什么区别?”
“咸鱼?”
“呃,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咸鱼,大概他喜欢吃?”
“……”本来挺好的话,为什么你这么一说,就显得这么不对劲儿呢?
马车路过城门时,潘安看到不少灾民都在拿到粥后,自愿朝着卫家的方向三跪九拜,只为感念卫家大恩,希望能让卫家的慈善美名能够传扬出去,为天下所知。
潘安不禁好奇起,能做到这一步的卫玠,该是何等的模样。京中一直在传,卫玠长相极好,就像是菩萨的座下金童,想必应该是很好看的吧?
王济自然不会错过潘安眼中的欣赏与向往,更是得意不已。
而在和峤的新李园里,卫玠早已经与和峤一起等候潘安多时,他不知道潘安的才华,只知道潘安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美男,哪怕年纪大了,也一定要看看,绝不错过!
潘安到时,也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卫玠,再移不开目光。然后,他便把心中此前对卫玠全部的想象,都抹消了个一干二净,因为堆砌再多的美好词藻,在真正的卫玠面前都会显得苍白空洞,无论如何如何,都是不及这“谁家璧人”的!
☆、第46章 古代四十六点都不友好:
太熙八年,二陆入京,三张减价。
三张,顾名思义,张家的三兄弟张载、张协和张亢,均以才华闻名于世,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三,西晋名士。
二陆说的则是江南名士陆机与其弟陆云。后世一直以陆机和潘安为西晋诗坛的代表,比喻人才华横溢的成语“陆海潘江”,说的就是陆机和潘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而西晋末期的陆机,他和弟弟陆云还只是个寻常的世家子弟,只不过他们是出身孙吴的名门望族,其祖是孙吴丞相,其父是孙吴大司马。吴国被西晋灭亡之后,陆机便与家人暂避吴洲吴县(苏州)老家,闭门苦学十数年,终以一篇评论孙权是如何建立吴国、孙皓又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毁了吴国的《辩亡论》,而名满天下。
时值年迈的晋武帝为太子选官,二陆就与他们共同的好友名士顾荣,通过水陆两种交通方式换乘,一边游学,一边缓缓驶入了洛川。
这个洛川,就是《山海经》中“灌举之山(今冢岭山),洛水出焉”的洛水,也是曹植所作的《洛神赋》里的那个“余朝京师,还济洛川”中的洛川。“洛阳城”便是因地处洛水北岸而得名。这时的洛阳是整个华夏的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引自度娘)。
洛阳城拔地而起,高耸巍峨,洛水从城门下悠然而过,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它历经数朝,见过的坐在龙椅上的天子已经不知道换了几姓,而它却依旧还是洛川的斯水之神宓妃。
日即西倾,陆机与阿弟好友三人,终于一起抵达了洛阳,他们在生长着杜衡草的河岸停船,感受着一年之春的草长莺飞、姹紫千红。一抹斜阳挂在西边,说落未落,仙女编织的晚霞散发着橙黄色的暖光。洛阳城还未掌灯,城门前依旧是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原来这就是洛京。”带着一口吴音的弟弟陆云开口道。
陆机却觉得洛阳再繁华也不该如此:“一定还有别的原因。”
“总不能是大家知道你陆士衡来了,便倾城相迎吧?”好友顾荣在一边开玩笑道。
这边三人只是玩笑之语,那边厢刚巧也在同一天从封地与儿子一起回到洛阳的贾午,却在下人的吹捧中,真的有点飘飘然的觉得,洛阳的人从未有一天忘记过曾权倾朝野的贾家,不曾遗忘了她容貌过人的丈夫韩寿,不敢忘了她被赞誉为“文采可与西汉贾谊相比”的宝贝儿子贾谧。
等贾午听到城门边有人拿这话开玩笑时,怒从胸中起,她的脾气不仅没有因为当年姐姐贾南风被废而有所收敛,反而因为几年来生活在儿子就堪比是当地土皇帝的封地,而被纵的气焰更加嚣张。
贾午不识陆机,只听到了他们与雅言不同的吴音,当下便讥笑出声,说话也很是不客气:“蕞尔小臣,邈彼荒域。”
这话和骂对方“乡巴佬”是没什么区别的。
此时的陆机三人刚刚上岸,正负手而立,远眺洛阳。没想到人在路边站,祸从天上来,无缘无故便被一介妇人如此羞辱。
如果是王济在这里,他肯定不会管对方是男是女的羞辱回去,不把对方毒舌到恨不能钻进地缝,决不罢休。
而如果换和峤与卫玠遭遇此事,大概会一笑晒之,前者是大度,后者是懒得生气,这种人早晚会把自己作死,他又何必不成全她呢?
但陆机三人既不是王济,也不是和峤、卫玠,他们从小受到的世家礼仪,让他们无法做出在街边与一个妇人发生口角的事情;但他们年轻气盛的心,又实在是忍不了被人这般羞辱,陷入了“说了小气、不说憋屈”的怪圈。
已经二十多岁的贾谧,在安置好下人来接母亲时,正好就赶在了陆机三人积攒到无处发泄的怒气值的爆发顶端。
这个历史上以贾谧和巴结他的人为中心十分有名的“金谷二十四友”,友谊还没开始,就已经濒临崩溃。
陆云不愿意与贾午较真,却并不会放过贾谧,上来就是一顿你们家怎么如此不知礼仪的责备。
贾谧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被人冷不丁这么说,内心十分的不痛快,本继承于父亲韩寿的好容貌也在戾气横生中被破坏殆尽,与陆云争锋相对起来。哪怕等后面知道了是他母亲又在惹事,贾谧也已经被话赶话挤兑的没办法再退半步。
一个觉得对方是南蛮子,一个认为对方是毫无底蕴的乡间巨富。
两方人马互相十分的看不顺眼,却因为要一起缓慢入城,而不得不继续忍耐,互扔眼刀。贾午重新上车后,坐在车厢里也是火气直冒,忍不住埋怨丈夫:“都是你没用,若你官职能做的大些,咱们还用在城门前磨叽,受那种小地方来的人气?”
韩寿也出身小地方,没落世家,一辈子被妻子骑在头上,始终无法翻身。曾经贾家煊赫时,他会无底线的忍耐;如今贾家再不复以往,还被自己儿子继承了,韩寿……好吧,他还是只能忍耐,毕竟如今这偌大的家业还是姓贾,不姓韩,连儿子在人前不能叫他爹,而是要叫一声姑父。不过他也不会像以往一样捧着妻子了,他会一声不吭,假装没听见。
被无视的贾午更加生气了,却也拿韩寿没有办法,只是说:“你变了。”
曾经的偷香窃玉(因贾午和韩寿偷情而有的典故),变成了如今的相看两厌。
韩寿还是不说话,贾午一边痴迷于丈夫的容颜,一边还是忍不住埋怨:“那么多人,肯定是来看长渊(贾谧的字)和你的,这么挤,真是一点都不会照顾人。”
终于忍无可忍的韩寿开口了:“闭嘴吧,不要再自作多情。”
韩寿比始终沉溺在过去贾家风光里的贾午更加理智一些,当年贾南风做了那样的事,他们一家自请灰溜溜的离开京城,搬去了贾谧继承来的封地。好不容易等时过境迁,他们才敢重新回京,贾午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脸,觉得他们会被人争相来看?
这些挤在城门前的人,当然不是来看贾谧和韩寿的。
“也不是来看咱们的。”顾荣派下人打听到了消息后,就赶忙来告诉了陆氏兄弟,“据说是乐尚书、裴仆射等人共游洛水,即将而回,大家都在等着看呢。”
乐尚书就是乐广,西晋清谈的领袖,一代美姿亦、善玄学的风流名士。
陆机和陆云对乐广倒是感官寥寥,这是一种出身世家的子弟,对寒门天生的不屑一顾,哪怕乐广以一介寒门之身爬到了如今的位置上,在他们看来乐广也是万万不如其他世家出身的名士的。
顾荣欲扬先抑,先说了乐广,就是为了在后面惊掉陆氏兄弟的下巴:“乐尚书还在其次,毕竟他已经上了年纪,你们可知这些人是在等着看谁?”
“谁?总不能掷果盈车的潘安仁吧?”
“还真让你说对了。”顾荣道,“名士同赏洛水,把臂同游的自然都是至交好友,子侄徒弟。连你们心向往之的名师张侯(张华)也在其中!”
“!!!”陆家兄弟自持南方才子,对北方的名士大多都看不上,唯张华能让他们兄弟心悦臣服,他们这次入京的头等大事,就是希望能想办法拜见到张华。
不过,再怎么样,这也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大叔了,怎么会引发交通堵塞?
不等顾荣继续卖关子,那边衣轻乘肥的车队已经缓缓驶入了众人的视野,不用顾荣开口,旁边突然呼声震天的声音,就已经说出了最后的答案:“卫郎,卫郎,卫郎。”
陆家兄弟这才意识到,谁家璧人的卫家三郎,就在那羊车之上。
羊车,并不是羊拉的车,而是古代对一种装饰精美的小车的叫法,后世基本都变成了只有皇帝可以在宫中乘坐的车,但在魏晋时期,世家中年纪稍微小一些的公子也爱乘坐。金宝饰,紫锦幰,朱丝网。驭童二十人,皆两鬟髻,服青衣,取年十四五者为,谓之羊车小史。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引自《隋书》)
而《晋书》中则说过,卫玠总角乘羊车人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
意思就是说,卫玠在六七岁的时候,在乘坐羊走上大街时,大家都以为他是玉人,倾城而出来围观。
卫玠在看到这段的时候,很怕总是这样看来看去的,真被看死了,就一直在尽力避免在再古代添上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传说。
但是……他躲过了总角,却没躲过少年。
这日他老师乐广,还有枣哥的老师张华,以及自家舅舅和琅琊王氏的几位名士,一起趁着唇色正浓去洛水踏青,回来时也不知道消息怎么就走漏了,便有了眼前这一幕。
陆云呆呆的看着卫玠的车从自己眼前从容而过,有些不敢置信的问自己兄长:“洛神显灵了吗?”
陆机和顾荣都没回话。这世界上怎么会有洛神呢?只是有比洛神更美的人。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真真应了那句“闻说羊车趋盛府,何言琼树在东林”。
☆、第47章 古代四十七点都不友好:
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呢?
卫玠揽镜自照感慨道。
说实话,连他都觉得自己这样说蛮不要脸的。但是、但是……是真的很好看啊啊啊!卫玠有些词穷,因为觉得这种好看是没办法用词藻来表达的。
他只知道在他十岁生辰,当他如愿以偿的从他大方的二舅和公主舅母那里得到了一面清晰如光的变形四叶佛像鸟凤镜后,他第一次清楚的看到了自己这一世到底长成了什么模样,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觉得他恋爱了,和自己,一见钟情误终身。
有事没事,卫玠都喜欢拿出镜子来和自己打声招呼。
卫玠身边不少人都是知道卫玠最近这二年培养起来的水仙毛病的,但他们完全没觉得卫玠这样有什么问题。相反,用取代了旧婢子阿孙的新婢子阿孙的话来说,我要是拥有三郎君这张脸,我也要天天看自己,这么美的容貌,只能别人看,自己却看不到,未免不太人道。
一时间赞同者众,包括卫玠自己。
拓跋六修毫不怀疑,如果有天他忍不住对卫玠告白说,我心悦于你,卫玠肯定会回答他说,好巧,我也心悦于自己(的脸)呢。
不过,说实话,卫玠“喜欢”上了自己的脸,反而让拓跋六修的安全感空前高涨,因为再不会有人比卫玠这一世长的更好看了。
哪怕是潘安,毕竟他已经是个四十多快五十岁的大叔了。
潘安搬出了暂住的和峤李园,有了属于自己的京中房产,他被和峤举荐重新入朝,如今辗转当了给事黄门侍郎。就是卫玠的阿爹卫恒以前当过的官职,正五品,级别不算高,却是个只有很得圣心的人才能做上去的职位。
而自从当年李园一见,潘安和卫玠就特别“臭不要脸”的互相倾倒在了对方的颜值上,进而成为了忘年交。
这次一众名士出游,潘安也是得到了卫玠的邀请,才有幸蹭了个热度。
一同沾光的还有左思、刘琨和石崇。左思,就是那个因为写《三都赋》而被人竞相传颂,在太康年间引起了“洛阳纸贵”的左思;刘琨,则是“闻鸡起舞”的那个刘琨;石崇,自然就是西晋第一首富、古代十大美人之一的绿珠的丈夫石崇了。
这四人与陆机、陆云一样,皆本应该是“金谷二十四友”里面的人物,如果贾南风没有被废的话。
石崇甚至是核心人物中的核心人物。因为金谷就是石崇在京郊别苑的名字。历史上,他们依附于贾谧,形成了一个十分有名的文学政治团体,虽然有因为巴结外戚贾谧,而多被后事诟病,但谁也不能否认“二十四友”所创作的、高质量的诗词歌赋的总量,占了西晋文学的半壁江山,都是这个时代泰斗级的人物。
可惜,由于贾南风的提前失势,贾谧再无可能成为这样一个文学团体所巴结依附的人。
卫玠还曾和拓跋六修兴致勃勃的讨论过,谁会取贾谧而代之,是马上就要成为新太子妃的羊献容的弟弟,还是新后胡芳的族侄。
结果……石崇却眼光独到的巴巴贴上了卫玠。
一开始卫玠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他一直觉得,哪怕大家要巴结,也是巴结枣哥,那才是卫府正儿八经的未来继承人,不是吗?所以,在石崇通过曾当过他同事的嵇绍,而渐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卫玠的生命里时,卫玠也只是奇怪了一下这个比他大了三十七岁、按理来说算是他高了一辈的男人,为啥那么喜欢请他和司马衷吃饭。
不知不觉间,卫玠和傻太子的传统“游戏”里,就多了不少自愿前来的文人群演,不仅不要钱,还自掏腰包买角色,哭着喊着求试镜。
当然,很少会有真的能加入就是了。司马衷这二年好不容易才稍稍摆脱了一些傻子的恶名,谁也不想因为走路风声而功亏一篑。
而等卫玠渐渐反应过来,他貌似、可能、大概成为了新一代中最被看好的值得巴结的潜力股时,他已经习惯了石崇在看到他阿娘王氏、常山公主的马车外出时,狗腿到不忘对着尘土一拜再拜的模样。
“习惯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啊。”卫玠今日才惊觉。
但真正可怕的是,连卫玠身边的大人,都觉得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游完洛水后回京,并没有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而是提前就包下了洛阳最贵的酒楼续摊儿开宴,花的自然就是石崇的钱。连大手大脚的王济,都用的毫无心理负担。
“这样……不太好吧?”卫玠忍不住私下里拦下他二舅问道。
王济甚至都没反应过来:“不好什么?你放心,有你和仲宝(枣哥的字)以及王家的几个小子在,我们肯定不招妓,就是一些歌姬、舞姬劝酒助兴而已。”
卫玠都不知道该谢谢他舅舅为了照顾他还保持了底线,还是该吐槽他舅舅的底线竟然只是不在小孩子面前招妓。歌姬和舞姬都穿的辣么“清凉”,真的不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生理健康吗?他真心不明白,为什么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好好的宴会总要整的那么色情低俗。
“我是说不能让石安阳(石崇被封为安阳乡侯)请客……”
王济这才懂了卫玠的担忧,先是恍然,再是哭笑不得,最后揉了一把卫玠的脑袋,朗声而笑,觉得自家妹子哪怕长大了,也还是很可爱:“放心大胆的花吧,你不花,他才会心里不安。反过来说,咱们花的越多,他越开心。”
卫玠觉得这种说法简直匪夷所思,他反讽道:“他得了不花钱就不爽的病?”
王济却很认真的点点头:“是啊,因为他钱太多了。他当年与国舅斗富,导致全国都知道他是大晋第一富,有的是钱。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卫玠把头摇的就像是拨浪鼓,吹弹可破的脸蛋因为激动变得更加白里透红。
“意味着大家都想得到他的钱。”石崇的家世虽也小有名气,但继承家业的是他的哥哥,于他无关。他能有今时今日,全靠他自己那劫商致富而来的“勤劳”双手。眼看着晋武帝一年不如一年,日薄西山,羽翼渐丰的王八,呃,不对是八王蠢蠢欲动,石崇若是再不站队送钱,他的家产大概就要全部充公,成为别人的军资了。
到底是舍弃一点点请客的钱,还是舍弃全部甚至包括身家性命,但凡有点智商的人,都会知道该怎么选才合适。
卫玠也终于明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聪明。”王济对卫玠满意极了,小时候玉雪可爱,长大了一点就透,不愧是他的妹子,“所以,为了让你的这位忘年交朋友放心,咱们是不是应该努力替他花钱?我最近看上一匹鲜卑拓跋的好马,他是不是应该给我买?”
“好像是这个道理。”但卫玠还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王济忍不住抬手,揉开了卫玠紧皱的眉头:“虽然无论小娘你怎么样都好看,但皱纹显老,答应舅舅,别学你爹未老先衰,好吗?”
卫玠一双明亮的桃花眼,上挑看了一眼他舅舅,散发着强烈的不满,再叫小娘,翻脸!
王济却在心里捂脸荡漾的想着,啊啊啊,我妹子怎么能这么好看呢,连生气都这么好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灯火辉煌的晚宴上,无外乎诗酒逐欢、丝竹管弦那一套。
卫玠在老师乐广身边服侍,各种努力的刷着存在感,乐广这个历史上的岳父,在变成了老师之后,对卫玠也还是视如亲子,照顾异常。出门一趟,总要先问问卫玠的身体和心情。
“京郊空气清新,身心反而舒畅。”卫玠这倒没有骗人,在还没离开京城时,他的心就已经飞出了几百里,因为他娘和舅母难得同意他出门一趟,当然,要带上123言情疾医才能出门。在洛川行船时,看着水天一色的景象,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
王衍坐在一边,受拿一柄玉做的浮尘,笑看乐广与卫玠互动,觉得这二人老师冰清,徒弟玉润,真是再没有比他们更搭配的了。
乐广是个长袖善舞的人,总能照顾到身边的人的感觉,他把王衍也拉入了话题:“你今天如何?”
王衍笑着说:“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
卫玠心想着,这样的自信自夸,也就只会在魏晋出现了,也就只有魏晋才能够接受文人如此自恋。
王衍在说到最后,眼睛一转,看着卫玠又加了一句:“卫家小娘有好颜,楚楚又动人。”
“……”
☆、第48章 古代四十八点都不友好:
被人夸好看,卫玠只能笑笑表示感谢。
因为这确实是魏晋时期一种恭维人的特殊姿势,哪怕是“楚楚动人”这个在卫玠看来并不适合用在男人身上的奇葩词汇,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也再正常不过。
先不说这会儿就流行男生女相,各种夸女人漂亮的词汇往男人身上扔住没错;只说“楚楚”这个词,它本身被创造出来时就是用来夸男人的。始自诗经,“衣裳楚楚”,然后一直延续到了金朝还是,元好问就曾写过“诸郎楚楚皆玉立”。
但是,王衍不仅夸了卫玠,还叫了卫玠的小名。是个人都知道,卫玠对这个小名有多暴躁,哪怕是乐广一般都也只会直接叫卫玠的名字,或者三郎。
王衍出身琅琊王,与太原王走的极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卫玠这个不可说的爆点?
但他还是叫了。
为什么?他是故意的呗。
魏晋时期的名士多多少少有点“蛇精病”,只不过有些人的病症轻点,有些人重点。王衍的病情和王济差不多,酷爱先撩你一把,再你夸一下的行为模式。
俗称“贱的慌”。
王衍罗汉果色的杏仁眼饱含期待,兴致勃勃的就等着看卫玠生气。因为他觉得卫玠生气起来,眼角微红、脖颈如血玉的样子是最漂亮的,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眼睛里有着始终在坚持的信仰曙光,哪怕是拖着焦黑的翅膀,也能冲破层层阻碍,终翱翔于九天之上。
卫玠被王衍故意气过很多回,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王衍在打什么主意?所以他偏偏不会如王衍的愿,他憋死他!
好吧,这是一种阿q精神。
如果是在私下里,卫玠不介意关门放六修,让王衍也知道知道他卫玠有着怎么样的两副面孔。
但是,如今老师乐广就在一旁坐着,卫玠不敢放肆,也不想让乐广难做。
王衍除了乐广的好基友和琅琊王家两个身份以外,还有另外一层对于乐广来说很重要的意义,王衍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的嫡亲堂弟,两人的爹是亲兄弟,拥有一个共同的祖父。
乐广能以一介寒门之身,冲破世家的政治壁垒、层层垄断,终发迹获得今时今日的地位,一是他真的有才华,二是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总能得遇贵人赏识。
第一个把乐广的才华宣传出去的贵人,是和峤的舅舅夏侯玄。
而真正帮助乐广踏入仕途第一步的,则是王衍的堂兄王戎。
王戎当时在荆州当刺史,他听说了夏侯玄对乐广的赏识,便举荐了乐广为秀才。
这里说的“秀才”,和后世科举考试中的酸秀才是不同的。秀才早在东周时便已经存在,原本的意思只是对“秀异之士”的泛称,及至汉朝魏晋时,“秀才”则变成了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和“举孝廉”的功能差不多。
成为秀才后的乐广,这才有了入朝为官的资格。
夏侯玄便给自家的妹子(和峤)修书一封,将乐广介绍给了和峤的连襟裴楷和王济;裴楷与乐广坐而论道,十分佩服乐广的意简言赅,就把乐广推荐给了当时担任太尉的贾充,几经调任升迁,乐广这才得到了曾身为尚书令的卫瓘卫老爷子的赏识。
整个魏晋的官场就是如此,他们就像是一条自产自销的作业流水线,结识——举荐——结识——升迁——再结识,互相介绍人才,生生不息的编织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庞大关系网。
可想而知,普通寒门的升迁之路有多艰难,这些世家连自己的家人朋友都不一定举荐的过来,又怎么可能顾得上别人?
乐广本就是个品性极好的人,在深入知道了世家圈的游戏规则之后,就更是对帮助过他的世家子弟心怀感恩,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占去了一个推荐名额,别人家族里的子侄就会少一个名额。上位后,不管是对夏家、裴家、卫家还是王家的子侄后代,乐广都是多有照拂。能举荐的就举荐,能结识的就结识,遇到实在是太过合心意的,就收来当徒弟,好比卫玠。
卫玠也很喜欢这个与他三观很和的老师,所以他愿意为了乐广忍了没事找事的王衍。
卫玠能忍,拓跋六修却不能忍。他常年跟在卫玠身后当背后灵,只能看,不能吃,还酷爱装深沉的闷骚忍耐,如今真的已经快要忍成“怨”灵了,再加上他活着时本身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儿,所以他此时眼中的王衍已经是个死人了。
当然,拓跋六修还没有真的培养出一般志怪里的凶灵一言不合就杀人的毛病。,
哪怕沾染上了,他也是断然不会在卫玠面前表现出来的。
他只是打算找找王衍的麻烦。
作为一个活了千年的阿飘,尤其是在他因为穿越而改变了自身技能树之后,拓跋六修想要找谁的麻烦,都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而对付一个蛇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找来另外一个蛇精病。
玩家【拓跋怨灵修】召唤【王移动式地图炮济】。
在这过去的九年里,拓跋六修的【幻境】能力有了长足而恐怖的进步,这么说吧,他已经成功从一个简简单单的外挂,变成了技术部门的主管,卫玠想要什么,拓跋六修就能给他创造什么。拓跋六修开发出了一个【环境】的变种新技能叫【造念】,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利用短暂的幻境,在顺着他人正常性格思路走的前提条件下,让别人以为某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是自己的主意。
这个技能的成功的几率,从过去的一九,在拓跋六修勤学苦练的试验下,已经提到了如今的五五。
王济算是被拓跋六修试验最多次数的人,因为王济经常心生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连他自己都不会觉得自己突然这么蛇精病有什么不对的。在这个过程里,拓跋六修发现了一个不算规律的规律,一旦涉及到对待卫玠的问题,【造念】在王济身上的作用就没失败过。
果然,拓跋六修这边一个眼神,本来还在和潘安“相爱相杀”拼酒的王济,就抛下掐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死敌”,颠颠跑了过来,一把卡过王衍的脖子,吊儿郎当的威胁道:“说过多少回了,不许叫我们家小娘的小名。”
“你听见了?”
“对啊。”王济感觉他听的真真的。虽然事实上宴会的管弦呕哑,并不足以让坐在远处的他听到,但他就是听到了,所以他是不会放过王衍的!
王衍给了王济一个“我已经说了,你奈我何”的挑衅眼神。
王衍和王济,这是两个魏晋有名的放诞之士,不仅都姓王,出身世家,属性毒舌,还有着一模一样的讨人厌的嚣张人设。王济曾比箭吃过王国舅的八百里驳,王衍也曾比箭吃过彭城王司马权的快牛。两人的任性,简直如出一辙。
但王济是因为年少时以为有长兄顶门立户,王衍身为嫡长子……蛇精病就是他的真性情。
两人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王济已经从熊孩子的梦里醒了,王衍却依旧在口无遮拦中醉生梦死。
王衍与王济是平辈,王衍要比王济小上很多,冲劲儿也更大,不仅不惧人嫌狗避的王济,还特别爱上赶着与王济练嘴炮,因为他特别享受和王济来一场“来啊,来互相伤害啊”的技能切磋,他跃跃欲试道:“你叫得?我就叫不得?”
王衍和王济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就像是他们所代表着的两大家族,存在互相竞争,却也觉得能打败对方的唯有自己。
“废话,这是我妹子,”王济应战,勾唇坏笑,两个字就轻松制住了敌人,“丽奴。”
全场寂静三秒,然后爆发出了哄堂大笑。
丽奴是王衍十分鲜为人知的小名。
在魏晋时期,丽还是“麗”这样写的,丽的下面有个鹿字,取义雄鹿站在山岗之下,鹿角在金色阳光下的美好模样。鹿角又被称为头角,在古代是生命阳气最高端的象征。美丽的丽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来的。
王衍出生时,她的母亲做梦梦到了一只雄鹿站在高处与她对视,然后孩子就出生了,所以就给王衍取了个小名叫丽。
奴则是古人很喜欢给孩子取的搭配贱命,好比刘寄奴(南朝皇帝刘裕)、石齐奴(石崇的小名)什么的。
但是,丽奴……还是有些超出了王衍所能接受的底线。
勃然大怒的分分钟就变成了王衍,他没想到王济竟然如此卑鄙,嘴炮还带揭短的!
结果全场除了笑,还是笑,因为在场的人基本的都是出身沾亲带故的世家,多多少少和两王有些关系,而且都比王衍大,换言之就是,他们其实都知道王衍的小名的。有这样一群熟知你所有黑历史的亲戚,真的没办法愉快的玩耍。
王衍被一直取笑到了酒足饭饱,大家纷纷登车回家。
卫玠还未走出酒楼,就看到了门口红色的灯笼下,站得笔直的石勒。石勒手里拿着一件素色羽衣,见卫玠带着酒气出来,就赶忙上前给卫玠披上了这件轻盈的外衣,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晚上还是十分寒凉的。
“你怎么回来了?”卫玠一边被石勒扶着上车,一边询问。
五年前,在卫老爷子觉得石勒和卫玠培养够了感情,对卫家的忠诚度十足后,就被卫老爷子派去了军营,放着这么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不用,那简直就是暴遣天物了。
“得了一段时间的假期。”石勒如今说话已经没了过去的胡人口音,要不是高鼻深目黄眼珠的胡人特点太过明显,几乎不会有人能猜到他曾经的奴隶经历,“回家后就听说郎君出来喝酒了,我怕新来的婢子不会照顾您。”
“她们照顾的很好,我也没喝酒,是别人在喝。而且123言情两位疾医也都跟着我呢。”卫玠很开心于石勒的关心。
拓跋六修就有些黑脸了,好不容易才利用幻境让卫老爷子把石勒弄走,他怎么又回来了?卫玠有我保护!不需要任何其他外人!
等回了卫府,遣了下人,卫玠这才哈哈大笑起来,最后笑到上气不接下气。刚刚在酒楼里,他毕竟是晚辈,而且又端着架子,实在是不好笑话王衍,如今总算是可以笑个够了。他其实比别人更容易笑,因为他还想到了另外一个词——《绝对丽奴》,一个知名的漫画。
拓跋六修:……你有没有觉得你知道了很多身为一个直男其实并不应该知道的东西?
☆、第49章 古代四十九点都不友好:
天还没亮,卫玠就醒了,凝神静气的继续躺在床上,开始练习笑面狐狸晋疾医教给他的内家的呼吸吐纳之法,这可以帮助他顺畅呼吸,缓解疲劳。
别人经过一晚上的充分睡眠,醒来后都是神清气爽、精神奕奕。
卫玠却完全不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头疼欲裂,昏昏沉沉,有时候还会舌尖发麻,满嘴苦涩,唇瓣总是青紫发白,手脚就像是绑上了气球被虚浮带着飞走了,放空想法的时候甚至很难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卫玠醒后,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想动,但是硬躺着却也并不会再睡着。
这与卫玠小时候截然相反,以前他是不想睡,却总是控制不住的睡过去;如今则是严重缺觉,却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睡不着并不是什么好的体验,那与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清醒是两种概念。卫玠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我好累、我好累的各种乏力,可灵魂却不知道已经偏差着飘到了哪里去。
拓跋六修曾以为这是他每天把卫玠拉进【幻境】所导致的(他没试过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对一个人施展【幻境】会是什么结果),当时的他简直要被自己的愧疚自责所溺毙。但卫玠却坚持觉得这不是拓跋六修的锅,后来通过几次反复的试验也证明了,卫玠的睡不着和拓跋六修的【幻境】没什么关系,他就是单纯的神经衰弱。
随着年龄一点点的增长,卫玠的觉越来越少,饭量却没有明显的增加。
眼下总是青黑色的眼圈,但因为卫玠本身的底子实在是好看到不像是正常人类,所以旁人很难看出他的憔悴,只觉得他弱不胜衣的样子就像是随时会驾风而去的仙人。
虽然【幻境】并不会给卫玠造成影响,但拓跋六修还是坚持,把他和卫玠的【幻境】之旅,从最早的每天晚上变成了如今的三天一次,一次最多三个时辰。
拓跋六修坐在卫玠的床边,安静的守着卫玠。虽然他可以直接很酷炫的漂浮在空气里,但他却总是倔强的想要尽可能的拿一个活生生的人类标准来要求,因为他需要无时无刻的提醒自己,他是个人,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卫玠躺在屏风塌上,闭着眼时,真的很像是一尊雕工精美、五官栩栩如生的玉人。拓跋六修忍不住试探抬手鼻息,只为确定卫玠还活着。
当然,拓跋六修作为一个灵魂,不管是暖流,还是寒气,他都是感受不到的,别人也感受不到他的靠近。
除了卫玠。
卫玠吐出最后一口浊气,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他生理上确实感受不到拓跋六修的靠近,但是心理上可以,很玄妙的一种感觉。他安静的看着拓跋六修伸过来的手,待拓跋六修确定他无事后,这才哭笑不得道:“我真的还活着。”
拓跋六修用漆黑的双眼,一错不错的看着卫玠,道了句:“我知道。”
一旦卫玠睁开眼睛,黑色双眸里便会出现仿佛能让整个世界都活过来的流光溢彩,傍有梨颊生微涡。
……但知道归知道,害怕归害怕,害怕再也见不到卫玠对他微笑,害怕眼前的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梦醒了,他还是他,卫玠却不再是卫玠。
小院外面一片万籁俱寂,他们的眼中只有彼此。
刚开始有睡不着觉这种症状时,卫玠会生生挺尸一般躺到天亮,因为他害怕阿娘她们担心。结果有次被偷偷来他房里的枣哥发现,他们彼此都吓了一大跳。枣哥受到的惊吓比较多,他以为阿弟还在睡,结果就看到弟弟一个人睁着眼、直挺挺的躺在那里。
然后,全家就都知道了,王氏既生气又心疼,然后卫家就有了一旦卫玠睡下,卫玠的小院及附近谁也不许发出响动吵到卫玠难得的睡眠的死命令。
拓跋六修觉得这样的卫玠就像是童话故事里的睡美人一样,当他睡下后,整座荆棘城堡都会与他一起陷入长眠,唯有当他清醒了,世界才会重新绽放出本来的色彩。
而卫玠……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枣哥到底来他房里干什么,简直逼死好奇心。
如今卫玠已经习惯了起来也不先叫人,只是从旁边拿起婢子昨晚就为他准备好的锦缎练功服,自己换上,束好绑袖和绑腿,准备开始一天之计的五禽戏锻炼。
五禽戏是神医华佗在《庄子》中的二禽戏的基础上创编而成的一套养生功法。
卫玠感觉这玩意和广播体操差不多,强度不到,但日夜不缀也是能起到一定强身健体的功能,最适合他这样风一吹就倒的小身板。这一套五禽戏也是晋疾医推荐给卫玠的,他还手把手的教了卫玠一段时间。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
也是在那个时候卫玠才知道,晋疾医的外祖是樊阿,华佗的亲传弟子,老爷子活了一百多岁。
相处了这么多年,卫玠始终没能搞懂123言情疾医之间的相爱相杀,他只是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历史上的卫玠没有遇到晋疾医。因为历史上的卫家并没有给卫玠请来江疾医治病,至于卫家为什么没那么做,有可能是卫家当时并没能意识到卫玠的身体差到了何种程度,也有可能是卫家与江疾医擦肩而过。据说要是卫老爷子晚去个几天,江疾医就会收拾行囊离开洛京了。
没了江疾医,也就不会吸引来晋疾医。而没了晋疾医……晋武帝就会死。
历史上的晋武帝死在太熙元年,如今已经是太熙八年了,晋武帝虽然不是很活蹦乱跳,但至少还被吊着一口气。
晋疾医并没有直接出面医治晋武帝,而是由江疾医当了晋疾医的代言人。据晋疾医给出的理由是,他不想被逼改姓:“我们家从祖上起就姓晋,没道理因为后来者脑袋一拍决定给自己的王朝起名叫晋,我就要改姓。总要有个先来后到吧?”
晋疾医不入宫,自然没人会揪着他到底姓什么研究,甚至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到底姓什么,只叫他神医。而晋疾医入了宫,就肯定要被查个底掉了。
只有卫玠相信这是晋疾医不入宫的唯一理由。必须避讳皇上的姓名什么的,这真的很没有道理。
全家:……你高兴就好。
卫玠练五禽戏不是自己的小院,而是卫家的演武场。
在卫老爷子的要求下,卫家除了卫玠这个特殊情况以外,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包括女眷),都必须有一身最起码能在乱世中自保的好武艺。
被爹娘溺爱过头的小五郎,总是□□练的哭爹喊娘,很是不能明白祖父到底在想什么。他和七娘私下里抱怨说,阿翁肯定还活在三国乱世里,大晋开国满打满算才一代,天下太平,怎么可能说乱就乱?
七娘听后,又跑来和卫玠学话:“三郎,你说我到底该不该学?”
“别听小五的,练武可以强身健体,就像是六姊那样。若以后你丈夫不听话,都不需要我们兄弟上门,你自己就能分分钟拆了他,多好?”
“对哦。”七娘欢快的啃着阿钱研究出来的类似于饼干又不是饼干的东西,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很听卫玠的话。
卫玠摸了摸七娘的头,然后给了小五郎一个“愚蠢的人类啊”的眼神,便翩然而去,毫不犹豫的打了个小报告。小五郎自此被卫老爷子亲自带在身边回炉重造再教育,再没敢抱怨过练武太辛苦。
未免别人在练武场上刀光剑影,他在旁边花拳绣腿,卫玠借着睡不着的优势,总是最早来练武场,也是最早离开的。
但今日却有些不同,卫玠去时,他阿姊卫熠已经在了,哼哼哈嘿,香汗淋漓。
和卫熠对打的是画风严重不符的石勒。
“他俩什么时候搅合在一起的?”卫玠一愣。
拓跋六修也不知道:【就我所知,他们此前应该没什么交集。】
见卫玠过来,卫熠和石勒倒也大大方方,就是单纯的一个攻击,一个陪练。卫熠还朝着卫玠点了点头,示意了一下。
“阿姊今天这么早?”
“睡不着。”卫熠还是一双干练的男性胡装,说话意简言赅,好像生怕说多了就会有怒气从字里行间散出来。
卫玠给了石勒一个眼神。
石勒却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他也不知道,还是卫熠交代了不让他说。他只是勤勤恳恳的陪着卫熠练武,就像是一个不知道疼痛的石头人。
一家人一起吃早饭的时候,卫玠才终于知道了他阿姊不痛快的原因。
逼婚。
卫玠今年十二,比他大五岁的卫熠十七,放在现代连大学还没上,但在古代,特别是因为连年战乱、灾祸而人口稀少的魏晋,十七岁还没嫁人,就已经是大龄剩女了。
十九的卫瑜、十八岁的卫璪都已经结了婚,卫瑜的娘子甚至即将临盆。
卫熠倒是完全不觉得自己剩在了哪里,包括卫玠在内的兄弟父母也不觉得,但卫家却不是只有卫玠一家。
卫熠是六娘,上面五个从姐早就嫁人了,她幼时玩的好的堂姑卫烁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下面几个年岁挨的近的从妹也都眼看着一天天大了起来,叔母、伯母们就急了,希望卫熠能早点嫁出去,这样她们的女儿才好嫁人,总不能姐姐没嫁,妹妹先嫁,对吧?
其实从叔母和伯母的角度来说,她们也是在她们有限的理解世界里对卫熠好。从妹不能越过从姐早嫁,这不是什么规矩,而是一种约定俗成。如果妹妹先嫁了,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姐姐嫁不出去了。这也是当年贾南风设计抢过妹妹贾午、嫁给傻太子的原因,她长的不太符合大众审美、母亲早年又凶名远扬,差点没嫁出去。
所以,虽然从妹们可以嫁,但叔母、伯母还是希望能等到卫熠嫁出去之后再说。
但是,怎么说好呢,你之蜜糖,她之□□。叔母、伯母们觉得好的事情,卫熠却并不觉得好,她苦闷的简直无法言语,却连说叔母、伯母们做错了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是繁昌公主以赏花之名设宴,请了一众世家夫人和小娘子来卫家做客,所暗含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第50章 古代五十点都不友好:
卫玠在得知了这场醉翁之意不“花”的“鸿门宴”之后,当即就表示要留在家里陪着卫熠,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以壮声势,也总比让卫熠一个人去面对三姑六婆们来自心灵上的拷问的好。
卫玠连台词都准备好了——我阿姊想什么时候嫁人,就什么时候嫁人。婚姻不能将就,次一等终究是次一等。等不来一个合心意的,还不如不嫁,我养她!
结果,反倒是卫熠,却并不想卫玠留下。
“我发现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啊,卫小娘,不好好跟着老师学习,反倒琢磨起怎么请假逃课了!说,谁把你教坏的?!”卫熠抬手,毫不客气的给了卫玠额头一个脑瓜崩,教训起弟弟的气势比王氏都像阿娘。
在全家都把卫玠当一件精美易碎的瓷器时,只有卫熠不这么觉得。她更喜欢把卫玠当一个普通人,平常心平常对待。因为她觉得越是小心翼翼,反而越容易给卫玠造成压力,让他哪怕很难受了也不敢和家里人说。
她曾私下里对卫璪说过:“小娘不就是生病了吗?有病就治,有药就吃,早晚会好的。这个神医不行,我会爬山涉水为找到更好、更高明的神医。”
卫熠真的很像是女版王济,觉得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如果不能让自己痛痛快快的活着,还不如不活。
小时候,卫熠就偷偷带着卫玠做尽了她觉得小孩子应该会喜欢的事情,上房揭瓦,下河摸鱼。长大了,她就开始监督卫玠读书练武,努力成才,和别家兄弟姐妹的相处没什么差别。只是多了“盯着卫玠喝药”和“换着花样让卫玠吃下更多东西”这两个程序。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只是到了七十五岁才埋葬。
卫熠就是典型的,坚决不让自己的心在很小的时候就死的了那种人,她不想自己活的如一口枯井,激不起半点涟漪。
卫玠很喜欢和熠姐,很喜欢和她相处,觉得和她和二舅相处,是最放松的。因为在他的角度看来,他就是个正常人,从不觉得自己是个什么病人,他多方注意,也只是不想家人担心。
卫玠积极为自己辩护:“我没逃过课。”
这话是真的。卫玠生怕堕了卫家、乐广以及历史上卫玠的名声,这些年真的是拿出了比高考还要认真的劲儿在学习,寒暑不避、风雨无阻的上门求学。
从开蒙至今,已经近七年的时间,连卫玠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他竟然真的坚持了下来。
卫玠在现代的时候,其实是个三分钟热度,干什么事,一开始都总像是打了鸡血,但是还没到中间就萎了,都不需要等到结尾这件事就已经强行结束。
当卫玠以为他这辈子都会如此的视乎,他终于在穿越之后,遇到了一件坚持了快七年的事情。呃,或者说是几件事情?跟着乐广通玄学清谈,在家里被各个长辈指点集众家所长的书法,在梦境中坚持不断的写了一篇又一篇的诗词歌赋。
从一开始跌跌撞撞,思辨时漏洞百出,字体横七竖八竖,文章通篇不知所云;
再到如今的……勉强入门,偶尔也能论赢一回乐广,所习之字终于得到了祖父一句尚可的评价,写出来的古文最起码不再不中不洋的了。
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有过低谷,很多次,但卫玠却从未想过要放弃。
因为他很理想化的坚信着“勤能补拙”,坚信着康熙老爷子的教育真理,读一百二十遍,默一百二十遍,他这个年纪的很多学识,其实还没有上升到需要拼天赋的高度。现代思维再怎么根深蒂固,在多听、多看、多写、多练的古代大背景影响下,终究也可以水滴石穿。纵使不能成为站在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的天才,他也要成为天才之下以靠自己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的人!
当然,这一过程卫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既然已经坚持了一个七年,就能再坚持一个七年,两个七年。
回首往事,这样的坚持简直太td的有成就感了。
只一个七年,他就已经感受到了如此之大的愉悦,可想而知日后他会收获怎么样更大的愉快心情。
卫熠无奈的戳了戳自家弟弟就像是煮熟了的鸡蛋一般嫩滑的脸蛋,戳了又戳,都有些舍不得放开自己的手了。
第13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