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昏君 作者:车厘子四时江南江南四时樱桃认真脸

    第12节

    “那狼王他……”

    “还活着。”我瞥他一眼,淡淡道,“朕知道他还活着,而且石英很可能没有发现他的身份。否则擒住狼王这么好的筹码,他既可以要挟我,又可以要挟草原,怎会在劝降信中提也不提。”

    夏炎点头道:“吾皇圣明。只是今晨,殷首辅已将陛下战败的消息通告各府县,这个,倒是瞒也瞒不住了。”

    我冷笑一声道:“他们占尽天时地利,却直到现在才打一场大胜仗,怪不得他迫不及待要通告天下。再不打胜仗,只怕军心就散了。”

    “营中此刻兵力薄弱,陛下可要召魏铎将军率兵回援么?”夏炎问我。

    “不必。”我道,“朕猜石英城中人也不多,否则直接打过来就是了,何必叫朕投降,又何必拿杀俘来威胁朕。朕会修书一封,叫魏铎稳定军心,继续攻打安明、建州两地。花洲一事,朕自有办法。”

    “是何办法?”夏炎急问道。

    我停下脚步,转头打量着他。夏炎被我看得很不自在,退后一步,恭敬地低下了头。

    我问:“夏炎,你拜孟卿为师,不惧杀身之祸与他逃离流放地,多年来东奔西跑也未尝有一声抱怨。当日朕讥你前程远大,你告诉朕乃是为万民福祉。朕今日再问你一遍,你果真没有一丝功利之心么?”

    夏炎周身一震,像是不知如何回答,头埋得更低了。

    我知自己正戳在他心头,继续道:“追随孟士准为师,赌注虽大,赢了却是一本万利。你于诗文上天资平平,走科举之路势必无望,又不愿一生籍籍无名,所以冒险拜孟士准为师,与他一同找寻朕。若朕有朝一日回到京城,你便有了拥立之功,入朝为官不在话下,平步青云也未可知。”我顿道,“朕说得对吗?”

    夏炎不答,然而脸色发白,显然被我说中心事。这不奇怪,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孟士准与我多年君臣,我还能信他目的纯直,夏炎?呵。

    “人各有志,你能豁出命去,出人头地,也不失磊落。”我缓缓道,“既然你想立功,朕这里有一份天大的功劳,你要不要?”

    夏炎抬头道:“臣要,陛下请吩咐。”

    他竟不问功劳是什么,可见心情急切。我要的就是这份急切,沉声道:“朕将朕的快马借给你,你骑着它,去找一个人,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朕要你三天内把他请来……”

    转眼,三日之期已过,我坚决不降,石英将十名俘虏束手缚脚,押上城头。

    我知石英阵前杀俘有两个目的,一来是为动摇军心,二来是为辱我。我自称帝王,却连士兵的命都救不了,他不光要打我耳光,还要一次打十个,打得我军心涣散,无力再战为止。我不知他从哪儿学来这样的招数,他祖父石栋不屑,师叔卫明不懂,还有一位曾教过他兵法的,若是身在此处,只怕暴脾气上来能单枪匹马杀上城楼,打死这混小子。

    而我处于劣势,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军战俘十人如两脚羊一般被推上城楼,并排站开。

    我军大营就在花洲城外,今日石英杀俘,我军同仇敌忾,于营外列阵以待。我一身戎装,骑马立于阵前,与城头遥遥相望。风声呼啸,吹得城头旌旗猎猎作响,更添悲凉。

    那十人之中没有我最担心的面孔,可个个都是我同生共死的同袍兄弟。我见他们被强迫面朝我军,身后各站一手持利刃的刀斧手,不由心中大恸,这时却见城楼上突然走出一个身穿赤色锦花战袍的青年将军,腰系战刀,满脸阴鸷,对我喊道:“逆贼,你投不投降!”

    那副模样丝毫不像他所崇敬的卫明大将军,更不及其祖父石栋万一。

    我不理他,耳边风声刮过,仿若众女啼哭。我远远地望着城楼上那一张张脸孔,自左边看到右边,仔仔细细,将每一张脸孔记在心上。

    他们当中,有相貌清秀者,亦有相貌普通者,年纪最大的许有四五十岁,年纪小的看起来仍是个孩子。

    他们本可留在乡里,或做一点小生意,或耕种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今日却要站在这里,为我一句”不降“而送上性命。

    我单手握紧马缰,狠狠吸了口气,扬声道:“众将士听令!此十人乃为朕而死,为我军而死,为武将荣耀而死!记住他们,便是我军战至最后一人,也要为他们报仇!”

    “报仇!”

    “报仇!”

    “报仇!”

    身后的呐喊震耳欲聋,石英恼羞成怒,一声令下,长刀刺穿一名俘虏胸膛,那人口吐鲜血,身子只晃了一晃,便如折翼之鸟般从城楼坠了下去。

    石英每杀一人,我军便喊一声“报仇”,呐喊响彻天际,震起远处一片飞鸟。我双手紧握马缰,死死盯着城楼,几乎目眦尽裂,眼见他杀至最后一人,那人突然屈膝下跪,于高耸城墙之上,远远向我叩了个头。

    “陛下乃天命之君,绝不可为我等小人向篡位谋权之贼低头!仰赖陛下开仓放粮,小人才能救活家中老母小儿,此来从军之前早已安顿家中一切,这条命交给陛下,就随陛下处置!可惜今日小人要先走一步,不能为陛下杀上京城了。小人就用这条命求皇天庇佑陛下得政还朝,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城墙足有数层楼高,这一跳摔得他脑浆迸裂,肉碎骨散,来日便是有人想为他收尸,都收不回来了。

    我心中悲凉已极,怒目瞪着城墙上的石英。兵败之恨,哈丹被俘之忧,同袍惨死于前之仇……种种涌上心头,我一手至身后擎过重弓,一手从身前的箭袋中抽出一支羽箭。此弓为哈丹所有,极重极沉,除哈丹外,任何人都无力拉动。今早我出营之前一眼扫到,不知怎的,竟执意将它挂在马上。此时我怒血上涌,根本忘了自己拉不动这张弓,手中羽箭搭于指间,拼了全身气力,张弓引箭,对准城头上的石英一箭射了过去!

    羽箭极快,霎时间飞至石英面门,石英未料到此箭如此之快,情急之下竟楞在原地,眼见便要被射死,身边人猛地将他一扯,箭镞贴着他的侧脸没入城墙之上。

    鲜血瞬时从伤口流出,染红石英侧脸至颈间一片。事后我方知,我悲愤之下射出的这一箭没入城墙三寸,去势已尽,箭身仍不断颤动,发出“瓮瓮”之声。

    “石英!”我直视城头之人,厉声叫道,“今日之仇,朕铭记于心。来日城破,你杀朕一人,朕杀你十人,定要尔全军陪葬!”

    一直回到营中,我手中仍紧紧攥着那张重弓,下马,行路,入帐。帐中早有一人在等我,我俩彼此对了一眼,他快步上来,一把将我手中的弓接了过去。

    “去拿药酒!”他对随我进来的夏炎道,“快!”

    我的两手臂已经失去知觉,重弓在手还能勉力撑出三分,回到帐中,重弓一下,我的手臂抖若筛糠一般。夏炎很快将药酒拿来,那人叫我坐下,撕开我的衣袖,倒了半瓶药酒在我手臂上。

    “陛下恕臣不敬之罪。”

    他跪在我脚边,两手一边一个,夹住我手臂使劲地搓。他这样搓,我的手臂该很快就发红发烫才是,我却没有一点感觉。那人急得额上冒出了汗,将剩下的药酒全数倒了上去,又叫夏炎去拿。如此搓了很长时间,我才有了一点知觉。

    我道:“戚卿,别跪着了,坐下吧。”

    戚长缨长出一口气,这才搬来凳子,坐在我面前。

    他虽坐着,却不敢坐实了,只将小半边屁股挨着椅子,一边为我顺经脉一边道:“陛下要是再像刚才似的逞能,这两条胳膊就别要了。”

    我不由笑了:“你都看见了?”

    “没看见,听说了。”戚长缨嗤道,“臣还寻思呢,陛下以前三两弓都拉不动,怎的几年不见变这么厉害了?原来是逞能!”

    我又笑了。

    石英共有三位师父,第一位便是他的祖父石栋老将军。去世得早,只留给他一屋子兵书;第二位是卫明大将军,没教他多少就被我卸了军权只能在家擦长戈;戚长缨是第三位,当年他郁郁不得志,淮江之战时我钦点他上阵领兵,并把石英派去给他帮手。石英名为帮手,实为徒弟,跟着戚长缨委实学了不少东西。

    若说魏铎擅守城,那戚长缨于兵法之上可谓无所不会。他既能打水战,亦能打陆战,攻城有妙计,守城也能将城池守得铁桶一块。当初殷燕宁在淮江搞鬼的时候,戚长缨打得他屁滚尿流,狗急跳墙甚至用了行刺这一招。按理讲他俩该是血海深仇,可我被哈丹救往草原的时候,殷燕宁撤了那么多我一手提拔上来的文官武将,却唯独留下了戚长缨。

    戚长缨带着石英很是打了两年仗,把在我朝东北虎视眈眈多年的异族揍得毫无还手之力以后,十分潇洒地交出兵符,回归乡里。

    殷燕宁竟然由始至终没有拿他怎么样,或者说,不能拿他怎么样。

    “朕叫夏炎去请你,你不觉得闹鬼么?”我问道。

    “要说闹鬼,几个月前陛下起兵的时候就已经闹过一回了。臣真的没想到陛下还活着,一直以为是殷、卫二人合谋害了陛下。不过后来看了那篇檄文,也能推测出个大概。陛下这么机灵,怎么会真被这两个宵小害死,定是已假死之计脱身,以谋后定了。”戚长缨说话直,不像魏铎,明明是个粗人,为了显得有文化,偏要咬文嚼字,“不过陛下怎的这么多年才起兵?若是前两年,臣手中有兵,跟魏将军两相一合,还用得着如今这么费劲么?”

    他说得轻巧,然而我当年身在草原,咱俩一个大西北,一个大东北,我连伏虎关都进不来,哪里联络得上他?今次要不是孟士准传信给我,告知他的所在,他以为我就找得到他么?

    我的手臂没那么僵了,这会儿被他左右开弓的搓,也稍微缓解了一些。我屈了屈手臂,笑道:“你把自己说得跟千古第一大忠臣似的,怎的知道殷、卫二人害朕,还能给他们打了两年仗呢?”

    此话一出,戚长缨垂了垂眼睛,叹气道:“陛下被假传死讯之后,臣从淮江急调回京。卫将军那个人,陛下知道的,目下无尘,除了他自己,他谁都看不上,因此不怎么搭理臣,殷燕宁对臣却极为拉拢。臣知二人为人,那时已经萌生退意,可殷燕宁叫臣去东北……陛下,东北边患多年,百姓深受其害,臣就是再不想打,可朝廷无人可用,百姓无辜啊……”

    “好了,戚卿,朕明白了。”我止住他的话,“朕只问你一句,今时今日,你可愿为朕而战吗?”

    “臣赶来此地便是做好了为陛下马前卒的打算。”戚长缨单膝跪地道,“只恨孟大人偏心,竟叫魏铎将军拿去首功,臣必要好好打几个胜仗,把功劳抢回来。”

    “好!”我大笑,“朕祝将军旗开得胜!如今石英正在花洲城内,以将军只见,花洲城几日可破?”

    “十天。”戚长缨眼都不眨地说。

    我真想一脚踹过去。

    “不成,”我冷下脸,“三天。”

    “三天?!就是臣答应,有样东西也不答应啊!”戚长缨叫道。

    “什么东西?”

    “臣斗胆卖个关子……”

    “呵,”我冷笑,“那就五天,五天之后若不能破城,朕就把你绑在箭上射进城去,叫你跟你的好徒弟团聚。”

    可能是我那一箭把石英射懵了,接下来几天他不光杀俘,还偷袭过我军几次,被我军挡了回去。我想给他个惊喜,不想让他那么早就知道自己的克星来了,于是一直没叫戚长缨露面。如此过了四天,到晚上,我跟戚长缨正在沙盘推演军情时,突然有人来报:“陛下,将军,外头……外头突然来了个……”

    那人骇得够呛,话都说不利索,我压根没明白他要说什么,戚长缨却一拍大腿叫道:“呀!来了!”

    戚长缨叫我一起出去看,我一路琢磨着怎么以前没发现他这么神神叨叨的,难不成这几年隐居,他哪次洗澡叫脑子进了水?可一出帐子,我也愣了。

    营中灯火通明,照得眼前白昼一般。十二门火炮一字排开,乌黑炮筒简直闪瞎了我的眼。

    我狠狠吞了口口水,问戚长缨:“你要等的就是这个?”

    戚长缨道:“正是。当年在淮江之上,臣就是用船载着这东西轰开了淮江水匪的大营。”他拍了拍火炮的炮口,旁边个没见过的小士兵登时吓得抱紧了头,“这玩意儿攻城最好,只是不知殷燕宁为何要弃之不用。”

    我心里呵呵道你当初就是拿这东西轰得殷燕宁差点死在江面上,他心里可不是烦么?

    当时大内同时在研制火炮与火铳,火炮研制成十二门,我悉数给了戚长缨,火铳还未研制成功,我便叫他们继续研究。六年过去,该我的就是我的,火铳回来了,火炮也回来了。

    戚长缨问我:“陛下,咱们明日轰他几发?”

    我想了想:“他们杀我军俘虏四十人,就轰他们四十发吧。”

    戚长缨朗声大笑:“成,那臣再送他八发,凑个吉利数!”

    第二日,火炮齐发,轰隆隆四十八响之后,花洲城墙已成齑粉。

    我大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除少数人留在营中外,几乎全军出动,进攻花洲!

    事后回想这场大战,我真觉得没什么可说的,戚长缨将火炮推到阵前,四十八发炮弹一轰,我方已经胜了。剩下的,就是单方面的屠杀。石英于守城一事尽得戚长缨真传,当日我不敢贸然进攻,也是怕一击不成再无法翻身。然而戚长缨一到,管你用什么方法守城,他按住了就是一顿乱揍,很快便打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我置身大军之中,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当日我们被石英包饺子似的困在瓮城,不过片刻便摞了一地死尸,如今情势倒转,进城不过片刻,我方如砍菜切瓜一般,地上倒的全成了他们的人。

    我骑在马上,且战且寻,生怕错过哈丹的一丝踪迹。忽听城那头传来喊打喊杀之声,不少敌兵被赶牲口似的朝我们赶回来,我心中大惊,不由一抖缰绳,向那头而去。一路上的敌兵被吓破了胆,豁出命去,见人就杀,见东西就砍。他们一刀砍向阿凤的腿,被阿凤一脚踩死,竟还不自量力地用长矛向我刺来。这种蝼蚁我懒得搭理,直接在马上旋了个身,刀光翻卷,斩杀无数。四周一片死尸,其余人不敢靠近了,我扬起头,在人群中看到了哈丹的脸。

    那一刻,我悬了多日的心终于沉沉地落到了肚子里。

    我挥缰跃马,跨过死尸,哈丹也手挥长刀,带身后的兄弟们冲。身边响起一片冲杀声,我俯身向哈丹伸出手,大声道:“上马!”

    哈丹借力一跃,跨于马上,我将带来的长刀递在他手心,两人一起,杀将出去!

    这场大战全歼敌军,更生擒敌方主将。回到营中主帐,石英被五花大绑,押到我与戚长缨、夏炎面前。

    石英在这场大战中极为勇猛,旁人皆被吓破了胆,满城逃窜,他却一人一枪立于城中。敌方有近身者,杀!己方有退却者,也杀!他在战场中面目狰狞敌我皆杀如凶神一般,竟杀得面前尸体成堆,无人胆敢靠前!石英好胆识,好武艺,若他在我麾下,我必善待于他,可惜他执意与我做对,戚长缨亲自上阵,一番缠斗,生擒了他。

    他的右手臂被戚长缨拧脱臼了,没人给他接,还被缚在身后,导致他右半边身子极其诡异。他的身上也遍布伤痕,刀伤箭伤枪伤无数,更不必提拳脚踢打出的伤口。我军上下如今恨极了他,听说他自押入营中起,人人都想溜到他身边狠狠给他几脚。不知道有多少人得逞,总之他如今满身伤痕,头顶不知哪里破了,流了满脸的血,样子真是狼狈丢人极了。

    他入帐时根本不跪,左右用力押他肩膀,他两脚使力,站得笔挺。戚长缨一声冷哼,过去狠狠踹他膝弯,他吃痛跪下,抬头瞪着我,“呸”的吐出一口血水。

    “昏君!”他斥道,“你要杀就杀,不必废话!”

    “昏君?”我不禁笑了,“这么说,你也承认朕不是假的?”

    自我檄文发出后,朝廷立即通告府县,说我是乡野疯人,假扮先皇,更说这一切皆为魏铎指使,为的是进京夺权。石英这般说,无疑打了朝廷的脸。他自知失言,脸色顿时变了。我笑吟吟地看着他,他冷着脸不发一言,时间久了,终于被我盯得心虚,冷声道:“我所率的不过是先遣军而已,你赢了我也没什么好得意。朝廷精锐皆在后头,来日定能替我取你狗命!”

    战败了放狠话谁都会,我不接他的茬,问道:“殷燕宁这些年怎么样?”

    石英可能没想到我会问到殷燕宁,脸色又是一变,片刻梗脖道:“燕宁哥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如今身担首辅重任,黎民百姓在他治下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万里江山,一片锦绣,他好,他好极了!”

    “谁问你他治下的江山什么样了?”我皱眉反问道,“百姓现在过得是什么日子,朕看得到,心里有数。不过他身为首辅,仅为帝王辅助,治理江山乃是帝王的事。你将百姓有所养有所依的功劳都归于殷燕宁身上,难不成是已经将他当做皇帝了么?”

    我问得石英哑口无言,他的脸色变了又变,配上满头血了呼啦的,煞是好看。一旁的夏炎抿唇想笑不敢笑,戚长缨拳头堵在嘴上,使劲憋着笑,我不想再捉弄石英了,语气放软,问道:“朕想知道的是殷燕宁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我缓缓道:“他近年过得好不好,可曾婚配,可曾生得儿子,可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可觉得如今的一切是他想要的么?”

    石英被我问住了。

    他自然是要被我问住的——如此交心的话,殷燕宁怎会对他说呢?

    半晌,石英喉结颤动,低声道:“燕宁哥未曾婚配,更不会有儿子。他已决定要独身终老,我听他亲口说过,待今上长大,他便要还政于君,觅一处山高水阔之地,静养天年。”

    “甚好。”我道。

    帐中安静下来,四人皆不发一语。许久,我开口道:“朕不杀你。”

    石英抬起头,虽表情不变,可眼中的震惊骗不了人。

    “朕不杀你,放你回去。有句话,你替朕带给殷燕宁。”

    “玉玺的下落……”我扬唇笑了,“朕回去后会亲自告诉他。”

    我送了石英一匹快马,叫他骑回京城。这句话他带没带给殷燕宁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虽回去了,但朝臣们怀疑他与我有所苟且,否则我凭什么不杀他,还要放他回来。朝臣们在早朝上吵了整整七天,更指石英阵前通敌,证据确凿,论罪当斩。殷燕宁好不容易把石英保了下来,判他充军,可石英启程那日,刚一出牢门,便一头撞死在门前的大石上。

    然而此刻,就在这营帐中,石英还未死。他被士兵押解,走到门口,突然回头,对我露齿一笑。

    “你只关心燕宁哥好不好,就不关心卫明将军么?”他噙着冰凉的笑意道,“不过就算你关心也没有用,这六年来,卫将军一次都没有提过你——一次都没有!”

    他昂首走了出去。

    我很尴尬。

    帐中的气氛也十分尴尬。

    戚长缨知道我跟卫明那点子事——事实上当时的朝臣都知道——他充满同情地望着我,而夏炎比较了解前因后果,一个劲给戚长缨使眼色,戚长缨却看不到。

    我看到了,我一眼扫过去,夏炎眼观鼻鼻观心,平铺直叙道:“臣刚刚什么都没听见!”

    “很好。”我点点头,走出营帐,“朕去看看狼王。”

    ……直到我放下营帐的门帘,还能听到戚长缨在里头压低了声音问:“狼王?哪个狼王?我知道的那个?他怎么在这儿?抓来的?”

    回了起居帐,哈丹坐在床上,正背对着我给自己上药。他身上添了几处伤痕,虽是皮肉伤,却也要细细包扎。我见状赶忙走上去,从他手中夺过药瓶道:“我来。”

    哈丹瘦了点,腰细了,肋骨略微突出,穿着衣服还不明显,上衣一脱,真叫人看得心疼。我小心翼翼将药粉洒在伤口上,他疼得吸气,口中却笑道:“十一,我方才去看了追风。他们不知道追风是神驹,把追风同其他马匹关在一起,草料喂得一样,追风根本不吃,瘦得皮包骨头。我刚刚抓了一把草给它,它三两口吃完了,我把一包草料都丢给它,一转头,又没了。”

    他的伤口有刀伤,但更多是拳脚造成的瘀伤。内里都被打出血了,洇出一片,表皮未破,形成一大块一大块青紫的伤痕。那些刀伤要撒药粉再包扎,瘀伤却只能手蘸了药膏一点一点推开。我一边给哈丹推,哈丹一边说:“万幸找回了我的弯刀,那刀是草原独一把,我用得最趁手就是这个。要是丢了,我心疼不说,从哪里再打一把都是个大问题。好在他们不识货,那天搜身的时候把我的刀跟其他兵器扔在一起,我翻了好久,可算给找到了。还有……”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突然什么都不说了。

    好一会儿,他摸摸我的脸,柔声道:“十一,你在哭么?”

    我吸吸鼻子说:“没有。”

    “我就是怕你难过,才故意扯这些叫你分心的。”哈丹叹了口气,将我搂在怀里,“别难受,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我轻轻搂住哈丹的腰,离得远还好,这会儿抱紧了,脸颊贴着他的颈窝,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我忍啊忍,眼泪还是忍不住。我微微张开嘴,咬住他的脖子,细细的,细细的咬。咬出两排牙印,又舔了舔那里。

    “这样的事可千万别再来一回了。”我说,“你都不知道这几天我是怎么过的。”

    哈丹顺着我的头发,叫我坐在他腿上,像搂个孩子似的搂着我。明明他才是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伤的人,我却觉得心里委屈极了。他的手指插进我发中,忍不住笑,时而吻吻我的发顶,时而拿大拇指擦擦我的脸。我手里还抓着药瓶,侧身靠在他怀里,手指头蘸了药膏,有一搭没一搭的给他上药。

    他道:“当日看着你出城后,我把甲胄脱了,换了普通士兵的衣衫,混在普通士兵里。没人认出我,咱们的人也互相照应。我听看管我们的士兵互相聊天时说,石英是为了立个大功,所以主动领了两万兵马来花洲城换防,如今他虽打了胜仗,却没能要你性命,所以要杀俘来逼你投降。我没想到你会搬戚将军这个救兵来,却想到以你的脾气绝不会降,更不会坐以待毙,所以暗中与兄弟们商定,咱们的大军攻城之时,我们同时于城中起义,里应外合,拿下花洲城。”

    “那些站在城楼上的兄弟都是自愿赴死的。”哈丹道,“我们私下已然说好,只要此战能胜,无论谁生谁死,大伙都心甘情愿。四天,我们死了四十个兄弟,本来第四天要点到我上城楼,有个兄弟站出来,顶了我的名字。十一,他们都是为我军而死,我们定要厚待他们的家人,要……”

    要如何,我再没听到。

    我缩在哈丹怀里,一梦香甜地睡了过去。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外头大亮,我瞧了瞧帐顶透出的一线天光,闭上眼睛,觉得这一觉睡得真是好。手往旁边一伸,毫不意外地摸到了那个人,那人揽住我的腰,把我拉进怀里,我还没睁开眼呢,他先给了我一个细碎而缠绵的吻。

    我被吻得咯咯直笑,哈丹摸着我胸口道:“你笑什么?可是做了什么梦了?”

    我摇摇头,脸埋进他怀里,半晌抬起头,望着他道:“阿哥,我这几天做了许多恶梦,梦得真真的,一觉醒来,记得清清楚楚。可昨晚那个梦极好,这会儿我却不记得了,你说是不是奇怪?”

    哈丹认认真真地听,听到最后,不由失笑:“就算不记得梦了,记得梦里头高兴,不也很好么?”

    我想了想,是这个理,于是身子窜上去,吻了吻他的唇角。

    这一早我们吻了无数次,穿衣要吻,净面要吻,他下巴上冒出硬硬的胡茬,我拿着剃刀给他剃,剃到一半也动情,忍不住捧着他的脸吻上去。我叫人把早膳端进帐中,与他一同用过,然后去主帐。帐中早有两封军报在等着我,一封来自魏铎,言道安明、建州两地已先后攻克,大军正在就地驻扎,另一封则来自孟士准,我翻开,里头只说了一件事。

    淮江洪水了。

    庆朝疆域,江河无数,但淮江是其中最大,也是最长的一条。

    历朝历代,每逢夏季,淮江极易泛滥。一旦泛滥,淮江中下游沿线三省无一能够幸免,最严重时,甚至波及五省,水流到处,一片汪洋,百姓流离失所,家园尽毁。

    我刚即位时,淮江中下游连下四十四天暴雨,雨水导致淮江水位疾升,形成洪水,冲垮了堤坝,淹没了沿线的万顷良田,更使得近千万灾民无家可归,因洪水而死者不计其数。当年因洪水,淮江一线赋税交不上,以致国库空虚,蛮族趁机入侵,边关军饷告急。我实在筹措不出钱来,只好带着宫中上下节衣缩食,更向京中官员商借。那时我的皇后还在,那么漂亮的女孩子,半年没穿新衣服;那时我外祖家也在,外祖在祠堂召集家人,一次拿出了几百万两银子。就是这么凑,军饷仍旧凑不够,淮江的官员还一个劲上书,请求朝廷拨款,救济因水患无家可归,急需过冬的灾民。我实在没办法,着太监偷偷变卖了宫中的珍宝,已然传了一千一百年的雨过天青瓶,我二百两银子就卖了,这么着,才终于凑足钱,给两地运了过去。

    后来我自己掌权,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大把的银子治理淮江水患,一治就是好几年,花费再多,再多朝臣反对我都顶住了。淮江发水固然淹不着那些京官,可这天下是我的,我实在不想当年的事再来一回。

    不过这么大的压力,不是谁都能顶住的。我约莫殷燕宁就没顶住,我一走,他可能就把淮江上的工事停了。

    停了就要发水。这次淮江中下游又是连番暴雨,洪水中游因已建好的水利工事,一时未能受灾,下游却泛滥成泽国。今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更早,以经验来看,这次淮江水患只怕比我即位之初那次还要严重。果然,我们刚接到淮江洪水的消息,下一封书信又到,言洪水过猛,已经连淮江中游的水利工事都冲毁了。

    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我心痛之余,急召孟士准回还,令他拟文,与朝廷暂时休战。

    我军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又得名将戚长缨相助,正是士气正盛,当一鼓作气,迎战强敌之时。何况朝廷正值水患,军饷补给必然受到影响,敌方军心不稳,我们若抓住机会,定可取胜。然百姓何辜,我叫孟士准通告朝廷,更通告天下,洪水当前,百姓为重,双方休战,待水患平息,双方再来一决胜负。

    淮江水患此次波及三省,灾民数百万,我虽未还朝,可那些仍是我的子民。我当即拿出军饷,叫我方之人押送灾区,赈济灾民。更派出五千人至淮江一线,帮助当地官员修筑堤坝,拓渠治水。朝廷虽未回应我,但二十五万大军即刻止步,事实上已然休战。当地官员也毫不排斥我派去的士兵,更有为救人而送命者,当地百姓敛尸号哭,悲痛难缓。

    然而我终究远离淮江,赈灾一事,朝廷才是主力。

    不过殷燕宁治下的这个朝廷,大家各怀鬼胎,心不往一处使。平日无风无浪还好,屁大点事就能让他们分崩离析。洪水一来,殷燕宁反应极快,立即通告各州府安置灾民,治理水患,更从京中派去心腹任巡抚,亲自监督治水一事。可惜他身在京师,政令出了京郊,底下人就不那么买账,再加上这位巡抚也不太管事,治水一度闹出了大事。

    武安县乃是淮江沿线一处地方,因地势低洼,向来受灾最是严重。我在位时,武安县令的人选从来亲自过问,没办法,毕竟这县令官虽小,责任却大,若遇着洪水,他可是要豁出性命治水的。殷燕宁大概是没经验,区区县令的任免,他没放在心上,叫吏部安排了个软蛋来坐这个位置。洪水来时,那县令收拾细软,带着家眷,自己先跑到高地躲起来了,却苦了一无所知的百姓,以至活活淹死四十余人,失踪十人。百姓一怒之下,冲进县衙,纵火焚毁了官老爷每日拍惊堂木的高堂,得知官老爷正在与人宴饮作乐,一行数百人掉转方向,冲了过去。

    也巧了,县令当时正因水寄居于城中首富许氏家中。许氏有钱,这城中的商铺有一半都是许老爷的,许老爷在高处建了宅院,百姓们砸烂木门冲进去时,他跟县令正搂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听曲儿。早在洪水来临之前,武安县米价就已经开始疯涨,有人质疑许老爷囤积粮食,哄抬米价,官司打到县衙,被县令驳斥道许老爷家也揭不开锅。然而百姓冲进宅院,却见酒桌上鸡鸭鱼肉俱全,碗里的饭连白米都不是,是最上等的粳米蒸的。百姓吃不上饭,无家可归,亲人惨死……种种怨愤冲上心头,他们捉住许老爷跟县令就是一通暴打,更有人直接冲进许老爷家后院,打开米仓,一袋袋的粮食摞到了房顶。好不容易武安守军带兵来了,可把许老爷跟县令大人脱出来一看,县令大人还剩一口气,许老爷已经连气都没了。

    武安守军当场捉拿百姓三十余人,据说他捉拿百姓时竟无人拒捕,反倒争着认罪,要官兵捉拿自己。此等大案守军不敢隐瞒,上报朝廷,立时天下大哗。朝廷得了消息,早朝上立刻有人闹开了。

    那人乃礼部尚书,姓许,灵州许家的人,从家谱上算,死了的许老爷是他远房叔叔。

    世家大族,别管多远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在朝堂上要求彻查此案,还无辜良民,即他叔叔,一个公道。他所说的彻查很简单,就是把那三十余人一字排开,通通问斩。我猜殷燕宁当时应该十分为难,毕竟他也出身世家,他能坐稳首辅的位子,不被天下人质疑,全仰赖那些世家大族的拥立,他要不同意,岂不是忘恩负义么?

    可灾民有什么错?他们已然饱受官商勾结之苦,又刚被洪水夺去亲人,既然朝廷不能给他们公道,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讨还公道,有错么?

    据说殷燕宁为难良久,甚至还为此拜访了许久不曾踏足的卫将军府,终于痛下决定,于朝堂上疾言斥责了礼部尚书,并传令将武安县令以失职之罪问斩,即刻释放乡民三十余人,并警示淮江官场,若再有囤积哄抬、阻碍治水者,官员革职,百姓立斩!

    政令下达当日,巡抚撤职,卫明大将军亲至淮江一线坐镇,之后沿线治水虽有小磕绊,但终于没再出什么幺蛾子。

    洪水一直肆虐了几个月,才随着雨季的结束逐渐褪去。我军这几个月中稳稳驻扎于花洲、安明、建州三地,征兵练兵,休养生息。转眼到了八月中秋,附近的百姓送来了成匣的月饼,我叫夏炎组织,分给士兵。那月饼什么馅的都有,蛋黄莲蓉的,豆沙枣泥的,也不知他们是什么舌头,五仁馅的竟然还遭到哄抢。见大伙这么高兴,难得军中过节,我传令下去,叫火头军切肉备酒,全军一起过节。

    到中秋之夜,天边一轮明月,军中一片欢腾。每人除月饼外,还能领到二两酒半斤肉,各色吃食更是敞开了吃。我于驻地宴请孟士准、魏铎、戚长缨、夏炎四人,哈丹作陪,几坛美酒下来,众人都扔掉了平常那副待人的面孔。

    魏铎与戚长缨双双喝高了,亲兄弟似的搂在一起,大聊军中往事,戚长缨尚未婚配,叫魏铎给自己找媳妇,魏铎说自家夫人有个娘家妹妹十分好看,改日为两人引见;孟士准真名士自风流,手举酒壶对月吟诗,新鲜出炉的诗词趁着酒兴一首接一首,夏炎满眼小星星,举着本子跟在后面记;哈丹是千杯不醉的量,众人都喝高了,他跟没事儿似的;我是主君,众人也不敢灌我,整桌上也只剩我俩清醒了。

    哈丹眼见这饭是吃不下去,反正我俩也饱了,他将我的手一执,柔声道:“我听说今日城中有花灯会,咱们去看看可好?”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我轻笑:“好啊。”

    花洲几月前刚毁于火炮之下,我军占领了这里,更帮百姓把这里重建起来。花洲城如今恢复昔日繁华,我与哈丹自驻地往灯市走,一路行人络绎不绝,待走到灯市路头,来看灯的人们已然摩肩接踵。

    花灯煌煌,游人如织,年轻男女眉目传情,空气中飘着不知哪种花的甜香。哈丹来时,兜里特地装了银子,碰见前面有个卖糖人的,他买一个给我,再走走看见有卖荷包的,他又买一个给我。我见他两眼放光,瞧着什么都新鲜,瞧着什么都想要,瞧着什么都想买来给我,不由想起当年狼王一行刚到京城时,勇士们一起上街,搬空人家半条街的情形。

    吓得我赶紧把他兜里的钱夺了过来,装进了我的口袋里。

    人流熙熙攘攘,哈丹怕我丢,悄悄牵住我的手。他没了钱,却还是见什么都稀奇,嚷着叫我看,我却觉得,他比满街的花灯还更好看。我俩在一处猜出两个灯谜,得了彩头,转过身,前头不知何事,聚满了人。哈丹要去看热闹,手中一拽,我跟了过去。

    原来这家的小姐不日便要出嫁,家人正在派喜果,博个好彩头。我与哈丹领了两个红通通的贴着“囍”字的喜果,见旁边有人正伏案题诗,这家的管家便介绍道此处设有两条书案,过往者中有才之人皆可于此题诗作画,祝贺小姐新婚。那伏案题诗之人落了款,盖了章,又有一人上前作画。书案空了一张,哈丹手里捧着喜果,对我道:“十一,你也给这家小姐题个字,如何?”

    我微微一怔,不禁含笑望他。他眨了眨眼,也想起来了。

    当日温柔乡中,他说了一车好话,求我为他题诗一首,求见温香。我怎么拒绝他的来着?我说,朕御笔亲题,就是写个“滚”字,也会被人供在大堂,光耀门楣。

    我将手中的喜果交给他,走到桌案前。那笔不是上品,纸也不是,可我心中满是柔得化不开的欢喜,提笔运气,在纸上题下四个字。

    哈丹凑过来,下巴微微搁在我肩头,问:“十一,你写的是什么?”

    教了这么久,哈丹仍旧榆木疙瘩脑袋,汉话什么都会说,认识的汉字只有那么几个。我放下笔,回头笑道:“佳偶天成。”

    我俩行至灯市另一头,路遇几个玩闹的孩子,喜果给了他们。另一头有棵槐树,槐树下燃着鼎大香炉,许多人正在那里焚香祝祷。我与哈丹走过去,那树上挂满花灯,照得附近亮堂堂如白昼。树上还系着许多丝带荷包,我见一妙龄少女踮脚将荷包系于树上,便问她这是何故。少女答道此树已有上千岁高龄,历经干旱、饥荒、战乱,始终立于此处。花洲人称此树为神树,每年中秋元宵皆在此烧香祈福。若是企盼家人和乐平安,便系丝带;若是盼着与夫君琴瑟和谐,便将两人的头发一起装进荷包里,系在树上,树神定能听到此人的心声,护佑他们和睦美好。

    神鬼之事,我一向是不信的。我爹生前把能拜的菩萨都拜了个遍,也没见他做个长命的皇帝,养出孝顺的儿子。然而今夜月光皎洁,令我念着岁月静好,我起了与这姑娘同样的心思,掏出荷包,忍着痛拽下自己一根头发,又抬头望着哈丹。

    灯火摇曳,映得哈丹双眸明亮如星子。他深深地望着我,手指绕到发间,拔下自己的头发交到我手中。

    我低头,将两根头发缠在一起,打了个分也分不开的结,装进荷包。哈丹将荷包系在谁都够不到的那根枝子上,然后回到我身边,与我双手合十,静静许愿。

    四周人声鼎沸,而我只闻风声。

    我俩离开槐树,沿着长街,一直走到人迹稀少处。不知哪家文人雅士在院门外辟了一爿荷塘,荷花都谢了,荷叶仍在。灯火投在塘中,倒影出一片柔光。我停下脚步,问哈丹:“你刚刚许了什么愿?”

    哈丹道:“我想顺利打到京城,将你平平安安地送回去。”他问我,“你呢?”

    我微微一惊,掩不住唇边的笑意,低声道:“我盼今生今世,连着来世,都要与你一起。”

    哈丹眉梢微挑,然后他按住我的肩,缓缓低下头。

    我扬起头,闭上眼睛。

    吻却迟迟未落。

    我睁开眼,哈丹一脸杀意,瞪着我俩头顶。我转过头,极长一枚羽箭悬在我眉心,若不是哈丹当空握住,此刻已然取我性命!

    我骇得不能动弹,哈丹将羽箭往地上狠狠一掷,跨步挡在我身前。只见明月当空,昏暗中骤然凌空跳出五个身影,手中或持刀或引剑,遮住满地月光。那五人黑衣黑裤,更以黑布遮住面孔,只留一双眼睛视物,落地之后便呈扇形将我与哈丹围住。四周百姓被此情景吓得纷纷奔跑,叫“报官”者有之,叫“救命”者有之,不过片刻,原地便只剩下了我与哈丹两人。

    哈丹“镪”的一声从怀中抽出弯刀,我出来时没想到会在此遇袭,因此也只剩靴中一把向来随身的短刀。以五人对二人,谁胜谁负一目了然,对方虎视眈眈地望着我俩,仿佛我俩已是其囊中之物。

    轻敌不祥。

    敌我对峙半晌,突然刀光一闪,五人一齐向我与哈丹袭来。哈丹与我错身而立,他在前,首先迎敌,只见他手腕翻动,弯刀在空中一旋,顷刻间便缴了一人的械。那人失了武器,无法攻击,立刻有人补上他的位子,持刀向哈丹杀来。那人明显比同伴多了三分提防谨慎,手中长剑足有三尺,不刺哈丹心腹等要害,却专打哈丹穴道。要知人身上有若干死穴,剑尖不必深入,只需刺入死穴半寸,便可轻易取人性命。此人功夫恁的刁钻,哈丹格他一剑,他即刻变换招数,又是一剑此来。

    若只有这一人与哈丹过招还好,可恶的是,其他人似乎知道要伤我,首先要取哈丹性命,故而一时间武器齐出,身影掠动,竟有三人是冲哈丹去的。三尺青锋外,有一人持手臂长一条铜鞭,砸在人身上,能硬生生将人骨头砸成碎块。那人趁长剑直刺哈丹眉心之时,横出铜鞭,猛地砸向哈丹肋骨,用力之猛,裂出夜中呼啸风声。电光火石间,哈丹一刀斩断长剑,同时身子向旁一侧,凌空而起,避过铜鞭之劲。稳稳落地之后,又以人眼看不清的速度掠到持剑之人身后,一刀斩下!霎时间血喷了三丈高,那人毙命倒地。哈丹看都不看一眼,转身以两指夹住袭来的剑锋。

    五人之中,两人持剑,毙命之人持三尺长剑,剑身略软,可叫人以内劲操控剑身,蛇一般取人穴道。哈丹面前之人则持一柄重剑,剑柄宽大乌黑几与夜色融为一体,剑身则发银发白,最厚处竟不必一根手指薄多少。只听那一剑袭来的风声,我便知此剑之重,只怕我倾全力未必能接他一招,哈丹竟以两指轻易夹住,动弹不得,可见他征战数月来,武功又精进了多少!

    哈丹这两指迫得对方不能动弹,耳边隐隐有风声,他微一矮身,铜鞭擦着他肩膀重重砸在地上。石板地面登时被砸成碎块,那人一击不成,翻身又是一扫。哈丹松了手指,施展轻功,足尖凌空点于铜鞭前端,那人还未来得及反应,哈丹已几步到了眼前,抬脚连环飞踢,踢得那人鼻口出血,手中铜鞭乱打乱挥,竟生生脱出手去。持重剑之人见状不妙,赶忙上来增援,哈丹脚尖一横,正中太阳穴,将跟前这人踢得没了气,身子在空中极利索地连翻几个跟斗,避开重剑的锋芒。那重剑之利已然叫人难以招架,自身之重又不逊于铜鞭,哈丹堪堪避开,靠的是天下难敌的身法,那人横剑又是一扫,他再难躲避,只能举刀过顶,硬生生接下这一招。

    刀剑相撞撞出刺耳声响,便是哈丹也被逼得退了两步,直将右腿后撤做支点,才硬生生稳住自己。二人一刀一剑,兵器皆为难得,使的都是上重武学,你争我斗间过了有数十招,竟一时无法分出胜负。当世能与哈丹过几十招的还有几人?我不由心下大惊,这一分心,一刀寒光侵至眼前。

    哈丹与那三人对战之时,另两人也将我团团围住。我原以为其中一人被哈丹缴械,当只能以拳脚为战,却不想他伸手自怀中一掏,竟掏出足有十几尺长的一条长鞭。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我手中仅有一柄短刀,对付长鞭实在不占便宜,正苦愁不知如何应对,后脑生风,我下意识一闪,两柄长刀贴着我头顶掠过,若不是我反应及时,只怕要削掉我的头。饶是如此,我后脑也颇被削去了几缕头发,往后若戴长冠,只怕那几缕头发是怎么都梳不上去的。

    我心知自己绝不是这二位的对手,可也不能坐以待毙,只等着哈丹来救。怎么办?我足尖一点,躲过双刀斜劈,却没能躲过长鞭的鞭梢,被套了铁的鞭梢扫了一下,手臂登时剧痛。这一痛,我的动作迟了半分,被双刀自头顶用力劈来,我不得已身子一矮,两腿紧贴地面,几乎匍匐在地,躲开这两刀,而后短刀刺地,借力弹起。那鞭子真是烦人,几乎在我弹起刹那,鞭子紧随而至,紧紧在我腰上缠了好几圈。我挣脱不开,还被鞭子带得凌空而起,整个向那人飞去,情急之下,我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于是不再挣扎,顺鞭子而动。待到得那人面前,我突然亮出短刀,此时回势已不可收,那人再要躲闪已经迟了,被我一刀刺在心口,一命呜呼。

    短刀沾满热血,我“噗嗤”一声拔出,在那人身上草草一擦,突然两手提起那人,向身后扔去。身后双刀近在咫尺,被我全力抛出的尸体打中,尸体坠着那人摔在地上,“咚”的一声,直把双刀都摔得脱手。趁此机会,我将短刀收入靴中,疾跑几步,捡起一柄长刀,待要再捡另一柄,那人脚跟一勾,一个极快的动作将长刀抓入手中,身子还未站直,刀刃已然向我脖颈削来。

    此人功夫比执长鞭者略强,却不及另外三人。我与他长刀对长刀,刀刃碰撞发出兵器撞击特有的“盈盈”声,一时间难分难舍,难分胜负,身形翻转,都在等对方露出破绽。我是勉力而为,知道自己靠武艺肯定不成,所以身子动,脑子也动。我引他战至塘边,旁边的荷塘中溅满鲜血,碧绿荷叶也凝着几点血腥,我突然身子一矮,长刀探入水中,割断荷叶的茎脉,刀身为托,将荷叶如同个碗似的扣在他脸上。那人身形迟滞,我瞧准机会,一刀刺入他小腹,刀身在里面打了个转,才带着肠子血肉抽出。

    方才把尸体扔向他时我就发现了,这人若不能视物,动作便会慢上半分。我俩以名相博,半分足够定生死。我手提长刀,后怕不止,肩膀耸动,不停喘着粗气。突然想到什么,赶紧回头,一柄重剑剑尖锋利,直刺我咽喉!

    我吓得后退几步,抬刀急挡,薄薄一把长刀怎是重剑对手,立时便被削去一半,连我也因这股力量摔了出去。这一摔几乎将我的腰给摔折,我用手肘撑着身子,却怎么都爬不起来,眼睁睁看着重剑到了眼前,紧接着弯刀一挑,将重剑生生挡下。

    那人与哈丹拼了这许久,自己已是强弩之末,被哈丹挑开重剑,又一掌拍在胸口,口中“噗”地喷出一口鲜血,就这么仰面倒了下去。哈丹见他倒在地上,身子不断扭曲,却终究无力站起,赶忙回头检查我伤势。我只是吃力狠了,并无大碍,他把弯刀收入鞘中,从上到下把我摸了一遍,确定我没伤着,长长地舒了口气。

    “十一,你……”

    “当心!”

    我直指后头,哈丹回头,胳膊将我往身后一推,重剑闪着寒光插入他肋下,在背后探出寸余长的剑尖。

    而持重剑者也终于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倒在地上,两眼望天,虽还活着,却再站不起来了。

    “阿哥!”我扑过去死死地抱住哈丹,重剑周围渗出一大片血迹,洇得他内外衣服全都湿了。我捂着他的伤口想为他止血,可不管我怎么捂着都无济于事。我又急又怕,方寸大乱,手脚冰凉,哈丹疼得直吸气,却轻轻抓住我的手。

    “没事,”他竟还笑,“我躲开要害了,就是血流得多点而已,死不了。”

    说话这会儿,守城的官兵到了。他们是认得我的,一见我抱着哈丹跪在地上,顿时吓得膝盖发软,连连向我磕头请罪。我叫他们赶紧把哈丹小心抬回驻地,再传军医,一转头,有几人正拿着绳子,要将那还活着的刺客五花大绑。

    其中一人用力拽下刺客的面巾,露出一张我从没见过的脸。我仔细看去,忽然察觉不对,大叫道:“卸掉他下巴,快!”

    太迟了,刺客咬破齿间毒药,服毒而死。

    好在剑上无毒,如哈丹所说,避开要害,只是血流得多些,却伤不到性命。然而连番征战,哈丹身上新伤摞旧伤,利剑穿体而过虽不致命,却也大伤他元气。军医再三叮嘱,要哈丹务必卧床静养两个月,把伤养好再上战场,否则留下病根,来日一遇风寒就会咳喘不止。我听得直点头,军医退出去以后坐到哈丹床边,轻轻捉住了哈丹的手。

    大量失血使得哈丹脸色苍白嘴唇毫无血色,我见他嘴唇都干裂起皮了,便端过旁边的碗,用手帕沾了水,点在他唇上。他闭着眼睛,我也不知他睡没睡,轻手轻脚,怕惊醒了他。点了半晌,他忽然抿了抿唇,勾出一个有些疲惫的笑。

    “十一,”他的眼睛睁开一条缝,往周围扫了一圈,问,“魏将军他们走了吗?”

    魏铎孟士准等人得知我遇刺的消息后,吓得立刻醒了酒,有人安排全城搜查刺客余党,有人负责调查刺客从哪里来。刚刚我俩回来了,他们几个都来了,见我没事,哈丹伤了,又是一番担心。我嫌他们烦,叫他们都走,于是道:“嗯,走了。你别惦记他们,累不累,睡一会儿吧?”

    “睡不着。”哈丹抬手要水,我把碗递给他,他咕咚咕咚,一气都喝了,“你别听军医胡说,我以前受的伤哪次都比这回重,还不是照样能带着人上战场?他若不把情况说得严重些,就显得他没本事了。”

    我扁嘴道:“今时不同往日,你这是让人一剑捅个对穿,军医说若偏一点,捅在肺上,你的命就没了!我已经告诉魏铎,这两个月你打不了仗了。反正有魏、戚两个人在,年轻人中也有几个脱颖而出,可堪大用,你别想东想西,好好给我歇着,把身体养回来再说。”

    我是真的怕了,话也说得格外重。哈丹打量着我的脸色,乖乖地点了点头,我这才放心了些,接过他手中的碗,问:“可要再喝点水么?”

    哈丹点点头,笑道:“叫九五之尊伺候,我也算古今第一个了。”

    我横他一眼,不跟他计较,去给他倒水。水倒回来,他已经撑着身子坐起来了。我叫他喝水,怕他难受,又在背后塞了几个软枕叫他倚着。他喝了两口,没喝完,把碗交给我,仔细盯着我的脸色问:“十一,怎么了?”

    我微微一怔,避开他的眼神,支吾道:“什么怎么了?”

    “出什么事了吗?怎么你一直皱着眉头?”哈丹的直觉有时准得惊人,“查出刺客是哪来的了?”

    我原本不想同他说这个,可他一语道破,我装都装不出来了。就着那碗,我一口喝完剩下的水,道:“人都死了,审是没法审。不过,他们的兵器上都有皇宫大内的标记。”

    “是殷燕宁派来的?”哈丹问道。

    我不答,只望着他。

    他马上察觉出不对劲,“不,不对,若是殷燕宁派人刺杀你,为何要带着上头有大内标记的武器?他怕人不知道是他要刺杀你么?你主动提出与他休战,百姓为重,正是天下民心所向之际,他本就不占便宜,还派人搞刺杀,是想把自己那点民心都折腾光么?何况今夜我们去灯市是一时起意,就连我俩事先都不知道,他怎么会恰好知道,还叫人埋伏在那里?不,不是他,绝不是他。”

    哈丹问:“这件事你同孟大人说过了么?”

    “兵器上有大内字样就是他告诉我的。”我道。

    “孟大人信吗?”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哈丹挑眉大惊——便是得知刺客乃殷燕宁所派,他都没这么惊讶。

    “这事查不出真相的,我猜也不会有下一回了。”我道,“说到底,咱们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相信。至于是谁派出刺客就更不重要了,因为无论他是谁,我都必须领这个人情。”

    殷燕宁定以为杀手是我自己派来刺杀我自己,好嫁祸于他,不过他太看得起我了,这招数我还真没想到。

    我遇刺的消息传了出去,不知怎么以讹传讹,还传成是我重伤,让人一刀贴着心窝子捅进去的,三个军医会诊了三天三夜才把我从阎王殿拉回来。我坐在驻地大堂里听说这消息都不知道该不该走出去——你说待会儿士兵看见我全须全尾没病没灾的会不会觉得闹鬼?

    可偏偏百姓信了,还说我是休战治水积了功德,真龙天子所以阎王不敢收我。

    百姓不关心这江山是谁坐,只要不是异族,换谁当皇帝,换几个皇帝,对他们来讲都没什么区别。可他们关心谁能让自己过好日子,若是昏君当头,饭都吃不上,他们肯定是要反的,但凡能吃上一口饭,他们都会守着自己的一亩二分田,好好过日子。这道理我即位第一天就懂,却不知殷燕宁懂不懂。

    中秋之后,我军与朝廷再次开战。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魏铎统领,自西路攻击,一路由戚长缨带兵,自东路杀向京城。二人皆为我朝名将,朝廷将领虽多,鲜有二人敌手,因此开战之后,我方一路取胜,直逼京城。

    魏铎擅长快战,出击之后他疾行军,于三天内连下五城,海内震动,而戚长缨所率十五万大军则在函交与朝廷二十五万大军正面遭遇。函交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方占住此地后,与二十五万大军交手,先赢一场,而后派出三百人骑兵队趁夜烧毁对方粮草大营,又以区区两万人绕至敌后,切断对方补给线。而后十五天,我方据城不出,敌攻我守,逼得二十五万大军弹尽粮绝,不得不以草根果腹,士气大挫。这二十五万人本就从淮江调来,不擅北地之战,眼见天气渐寒,补给已断,全军上下竟连一件可以御寒的棉衣都没有。戚长缨见时机成熟,又起了坏心眼,一方面叫人暗中联络军中几位偏将,一方面派出人马,入夜便在地方军营附近大唱淮歌。那淮歌勾起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几位偏将又是戚长缨在淮江剿匪时的老部下,如此多番配合,我军某日尽出精锐,将对方杀得一溃千里,二十五万大军尽收囊中。

    这二十五万已经是从淮江调来的了,再要调兵,便只能动京畿守备大营与西南驻军的心思。更何况素为“天下粮仓”的淮江一线刚遭洪灾,再要调兵,粮草从哪里来?若此时强行征粮,只怕天下百姓捂不住,就都要反了。

    我坐在军帐里都能想到殷燕宁如今该是如何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他坐镇京师,手握天下兵权,本来占尽优势,奈何老天不肯帮他,发了淮江一场洪水,名将不肯帮他,纷纷投至我麾下。函交一战大胜后,我旗下不缺良将,更有如柴飞荣、李虎等人已在连番征战中成长起来,可独当一面。我料定殷燕宁绝不会费时费力去调西南守军,于是将戚长缨、魏铎两股大军的会合地选在了唐州。

    唐州,北地七府十五县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过了唐州,京城将无险可守,顺地形一攻而下,京畿重镇将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而唐州守将张良镛,文官出身,读过兵书,早年戚长缨还未去东北平乱时,他曾在东北呆过几年,毫无建树。我对他的评价很简单,就两个字:无能。

    都不用戚长缨与魏铎亲自出马,柴飞荣上阵都能轻易把他打趴下。

    故而我大军长驱直下,于十月初到达唐州。刚到那,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唐州守将已于日前悄然换了,来者正是我们的老熟人——

    卫明。

    论我朝近百年来最为人钦佩的名将,非石栋老将军莫属。

    我祖父时,草原蛮族猖獗,曾一度进逼京城,祖父不得不割地议和,并嫁出了自己最疼爱的碧城公主和亲,才换来蛮族退兵。祖父一生叱咤,遭此奇耻大辱,愤而将后半生的精力都投注在练兵上。祖父的一番努力,成就出无数名将,其中最耀眼的一个便是石栋。

    有石栋将军驻守的伏虎关,蛮族不敢南下而牧羊,近十年边关风平浪静,我祖父也能了无遗憾地在龙床合上眼睛,将皇位传给我爹。

    石栋将军六十岁时,仗打不动了,请调回京。他向朝廷推荐了自己的徒弟替自己镇守伏虎关,那徒弟就是卫明。卫明是石栋将军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徒弟,他一身武艺兵法皆自石将军处学来,驻守伏虎关十年,被人称为“常胜将军”。他们师徒二人齐心协力,不仅震慑蛮族不敢入侵,更使离间之计使草原分为狄、羌两族,两族内战多年,我朝坐山观虎斗,高枕无忧。

    石栋将军一生对我祖父,我爹两代帝王忠心耿耿,手握足以倾覆江山的兵权,却甘为帝王手中长鞭,任帝王差遣。石栋将军晚年回到京城本该颐养天年,却在得知大皇子与八皇子兵临京城之时不顾高龄披挂上阵,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忠心像一身本领一样传到卫明身上,京师告急之时,我爹发出圣旨号召各地守军进京勤王,接到圣旨,卫明是第一个动身,也是第一个到的。

    后来卫明被我卸掉军权,留在京中。他不领兵了,可军中依然称他为“军神”,便是新一代伏虎关守将魏铎,心里头这么跟他不对付,也想处处跟他比个高下,好吹嘘自己曾胜过卫大将军。军中这一代,要么是与卫明一同成长起来的,要么是听着卫明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卫明在他们心中是不可战胜的人物,谁要是有幸与卫明一战,输了也荣光。

    所以就算知道自己与卫明早晚有此一战,魏铎与戚长缨也如临大敌,拿出了自开战以来前所未有的谨慎与认真,简直恨不得搬来神兵,好赢卫明将军。

    然而我军对战卫明,第一战惨败。回营休整之后,自认已定出万全之策,再战,仍旧惨败。第三战,魏铎与戚长缨使出浑身解数,将几十年的领兵之道全付于眼前,不惜兵行诡招,偷袭奇袭之类更是全用上了,然而卫明于城门前摆出九转连环阵,轻轻松松便叫我军溃不成军。

    三战三负,这对我军而言是从未有过的。军营中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主帐中,魏铎与戚长缨面对沙盘也久久不能言语。

    要打赢卫明……太难了。

    “若是……”许久,戚长缨道,“若是有办法破九转连环阵,我军还有一丝获胜的希望。”

    “老戚,你说得轻巧。”魏铎嗤道,“这阵法是石栋将军生前所创,卫明能扬名海内,就是靠这套阵法。若阵法这么好破,卫明凭什么能做这么多年常胜将军?”

    “凡是阵法,必有法可破!”戚长缨道,“我在东北征战时,地方曾摆出一字长蛇阵,打它中间,两头合拢,打它头尾,另一边立即支援。这么难破的阵,我愣是想出办法破掉了,九转连环阵会破不掉?我不信!”

    接连三败,戚长缨心急了,魏铎语气也有些不好,道:“一字长蛇阵岂可与九转连环阵相提并论?连环阵中融合八卦五行之术,若不曾学过这些,便是告诉你破阵之法你也不懂。我是个粗人,没读过书,八卦五行半点不懂,老戚,你懂么?”

    戚长缨眼睛瞪大如牛盯着他,却说不出话,好一会儿,他狠狠一跺脚,泄气道:“我是个粗人,我也不懂。”

    魏铎咬牙一拳砸在沙盘上。

    忽然,旁边有个声音说道:“二位将军参不透破阵之法,可帐中有个人懂。”

    魏、戚二人猛地抬头,只见孟士准幽幽对我一拱手道:“当年陛下不是对臣说过,温泉山庄您与狼王遇刺,对方便使出了九转连环阵。当时陛下解阵,狼王破阵,尽戮对方九人,臣记得对不对?”

    我一直沉默不语,万万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孟士准记性这般好,竟将其说了出来,不得不道:“卿没记错,朕是会破九转连环阵。破阵之法是当年朕为皇子之时,殷燕宁教的。”

    此话一出,魏铎与戚长缨双双瞪着我,像是没想到我还有这份本事,叫活活吓着了似的。

    孟士准瞥了他俩一眼,走到我身边道:“臣斗胆请陛下来破此阵,如何?”

    “此阵正如魏卿所说,融合五行八卦之术,阵眼所在稍纵即逝且只有一次机会,破阵需要速度,也需要运气。”我道,“当年在温泉山庄,组成此阵的仅有九人,朕与狼王心意相通,彼此配合默契才能侥幸将此阵破了。军中没有与朕这般配合默契之人,朕也不敢再保证有这份运气,可以一击找准阵眼,破了此阵。”

    我方已连败三回,损失不小,再败,只怕就军心涣散,不可能再赢了。

    “既然如此,不若今次由狼王领军如何?”孟士准突然道,“若不尝试,陛下怎知这次没有以前的运气?何况陛下乃天命所归,臣相信老天一定会站在陛下这边。至于配合默契……狼王领兵,还愁不与陛下心意相通吗?”

    这老狐狸原来打得是这个主意,我怒道:“哈丹此刻身在后方,他身受重伤,军医嘱他要好好休养,否则日后会落下病根。”

    “若我军此时止步不前,将前功尽弃!陛下难道甘心因一时儿女私情将皇位拱手他人吗?”孟士准争道,“陛下,臣已修书一封,方才用战鹰递出,相信不日便会到达狼王手中。来或不来,不如交给狼王定夺。”

    “孟士准你混账!”我勃然大怒,“哈丹接到此信怎能不来?你安的是什么心!”

    “臣安的是一颗忠君爱民的忠心!”孟士准“扑通”跪地,大声道,“臣亲赴草原迎接陛下时便说过,只要能叫陛下回京复位,死有何惧?今日一同昨日,若狼王能助我军破城,陛下就是要杀臣泄愤,臣也死而无憾!”

    这就是在逼我了。

    我咬紧牙关,狠狠地盯着孟士准,真恨不得把他一脚踹倒,再补上几脚狠狠地踢一顿。我俩君臣太久,彼此了解,我知道他不是真的请死,只是以死逼我,他也知道我定会因为哈丹的缘故在此事上犹豫不决。我不能杀他,他却能先斩后奏,将养伤中的哈丹叫来,打这生死未卜的一场仗。

    好一个孟士准,真是忠臣、良臣、能臣。

    我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数日后,哈丹快马而来。

    他自己说伤早就养好了,可我看他嘴唇仍无血色,实际情况恐怕没他说得那么轻松。他一来就钻入军帐,与我、魏铎及戚长缨三人研究破阵之策。九转连环阵可大可小,九人可摆,九万人亦可摆;阵法千变万化,可为长矛制敌,亦可为盾牌御敌。连环阵制敌时,我方要防得滴水不漏;连环阵御敌时,恰是我方攻击的好时机。破阵的机会只有一次,若能抓住机会一击制敌于死地,再有魏铎与戚长缨二人率军在两翼配合,我方即可大举破城。

    破阵之人宜少不宜多,多者联动不便。除火铳队外,哈丹又从军中挑选身手出色者共计两千人,日夜操练,以求哈丹一声令下,两千人行动为一人。哈丹负责破阵,我则负责解阵。若我身在阵中,只观一隅,不能洞察卫明全军动向,于解阵无益。可如何才能将对方阵法尽收眼底?

    哈丹道,前日他去附近勘测地形时,曾发现北侧有一矮山,向南可俯瞰整个战场。若破阵当日我率人立于矮山上,以赤、橙两色旗子挥舞,哈丹观旗语便知阵眼所在。戚长缨听了,却不怎么赞同。

    “那矮山我知道,我方当日占领之时曾试图从那里观望唐州城动向,然而矮山距城太远,只能模糊看个大概。陛下在矮山上站着看战场是没问题,只是狼王要看旗子却……”

    戚长缨瞪眼瞧着哈丹,叹道:“是了,狄族打猎时,一眼望出百里都不成问题,何况狼王是狄族之王。我老戚服了,服了!”

    如此,十日之后,我军再下战书,双方于唐州城外列阵,决战。

    天将破晓,我与哈丹为彼此穿上甲胄,系紧兵器。外头已有士兵来往之声,一场大战近在眼前,我一边为哈丹检查怀中的弯刀,一边问:“旗语你都记住了么?”

    “你问了许多遍了,”哈丹笑道,“我记得牢牢的,放心吧。”

    “旗语的意思,世上就咱俩知道,你一定要好好记在心里,战场上听我旗语行事。”

    “嗯。”哈丹点点头。

    他这么乖,我心里头软的什么似的,忍不住握紧弯刀的刀柄,长长呼吸:“我本想再找军医问问你的伤势,后来想想,实在不必。就算他说你不宜上战场又如何,生死攸关,我能不叫你打这场仗吗?”

    哈丹轻轻顺了顺我的头发。

    “阿哥,”我从怀中拿出两枚平安扣,一枚系在哈丹腰间,一枚系在我的腰带之上,“这是离开草原那日先知给我的,一枚平安,一枚如意。平安给你,如意我自己留着,愿你平安,愿我如意。”

    “十一……”哈丹忽然抓住我的手。

    我抬起头,深深凝望着他。

    “自你我相识那天起,你就一直护着我。我知道我欠了你的,我一直想为你做些什么,好还你的恩情,却始终未能如愿。”

    “你不愿欠我的么?”

    “若是别人,还不上,我肯定是不愿意的。可是你……我如今想通了,反正欠你的那么多,债多了不愁,欠些就欠些吧。”

    我笑着,靠进哈丹怀中。

    清晨,劲风猎猎,两军对峙。

    我站在高处,俯瞰下的两军军容整肃,剑拔弩张。我方士兵以戚长缨为主将,魏铎为辅,身后将士皆着墨色甲胄,列阵之势如黑云压城;敌方将士则尽着褐色甲胄,长枪长刀弓箭盾牌,武器齐备,不愧名将治下的威武之师。

    而立在敌军阵前那人,我看不清他的面孔,却知道那定是他。

    高头大马,银甲白袍,手中一杆长戈无人可敌,一如当年熊熊战火中策马奔来,带我远离危险的模样。

    卫明,许久不见了。

    敌我双方皆知此为决战,一战定胜负,故而两方主将都极其谨慎。对峙半晌,我方突然吹起号角,率先发起冲锋,同时卫明身侧令旗挥动,敌方迎战。战场上轰隆作响,厮杀声马蹄声兵器交戈声响成一片,眨眼间双方便交手一回合,而后卫明一声令下,只见敌方迅速分兵,摆出九转连环阵!

    第12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一代昏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车厘子四时江南江南四时樱桃认真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车厘子四时江南江南四时樱桃认真脸并收藏一代昏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