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 作者:皮蛋粥

    第3节

    第14章:家训

    家仆们的“八人大轿”把张天少爷像猪一样地送回了吉苑里。这支队伍从东溪渡口一路走回,田野山林上的里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然后嘿嘿一笑,憨厚地说一句:张家少爷可真会玩。

    队伍抵达乡里。一群孩童从各自的家里跑了出来,凑完热闹还帮忙宣传起来:“快来看咯,张家少爷上猪架咯,要被抬去卖咯!”而乡里那些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们,十分害羞地聚集在一起,极其大方地观望嬉笑着,然后窃窃私语道:“瞧,张家少爷,可真有趣儿,是个读书人吧,却又爱玩闹,让人受不了吧,又讨人喜欢。”

    废了这般九牛二虎之力,八个家仆总算把张天少爷抬回了家里。张家的宅邸在乡里,虽不比建州城里的官宅气派奢华,但张宅在吉苑里、乃至在北苑一带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宅,比城里那些精贵的官宅大多了。

    当张天被抬进家门的时候,他的老子早已经坐在前厅里,等得不耐烦了。

    “老爷,我们把少爷送回来了,这捆绳?”家仆问道。

    “就这样先放着,你们去做其他事情吧。”张良吩咐道。

    张天一路上哭天喊地,喊得可谓是口干舌燥、喉咙沙哑。此时,身上仍然被绳索捆绑着,动荡不得,于是冲着李宽喊道:

    “阿宽,我口渴了,给我端一瓯凉茶来。”

    “是,少爷。”

    李宽应声道,正想走去端壶倒茶,却见老爷正一脸怒气地瞪着自己,这才停下脚步,乖乖地站在了一旁。

    张良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张天的身上,却见动荡不得的张天闭上了眼睛,躺在地上一副假装昏睡的样子,完全不看老爷子的脸色。张良暂时忍住心中的怒火,问道:

    “离家出走?怎么样啊,还想走吗?”

    “想啊,当然想了,我终究不属于这个小地方,不像爹爹你,我是有胸怀大志的人。”张天辩解道,仍然紧闭眼睛。

    “你,翅膀硬了,想飞了是吧,我看你现在怎么飞。”张良见张天仍然嘴硬,继续嘲讽道:“想走,你现在倒是走一个给我看啊!”

    “走就走!”张天瞬间睁大了双眼,躺在地上的他,两腿屈膝旋转了起来,先是逆时针走了一圈,后又顺时针走了一圈,继续呛道:“爹爹你看,我这又走回来了。”

    张良火冒三丈,再也忍不住想动手了,对李宽叫道:

    “去给我把家伙拿来,这个兔崽子真是皮厚贱骨头欠揍,老子今天非打死他不可。”

    “可是,老爷……”李宽显得为难。

    “可是什么!快去!”

    “哦,是,老爷,我这就去拿了。”

    张天意识到,再不请救兵,这次就真的要皮开肉绽了,于是大声呼救道:

    “娘亲,救命啊!爷爷,救命啊!”

    此时,李宽不紧不慢,已经把一根实木的鸡毛掸子交给了老爷子。

    “我看你还敢嘴硬,还敢离家出走,还敢说什么胸怀大志。”

    “不要啊,爹爹,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实木掸子呀,我的亲爹爹,我不走了,真的不走了啊。”

    “现在叫什么也没有用了。”

    张良说着,手中的鸡毛掸子被高高举起,然后一个僵硬的弧线,重重地落在了张天的屁股上。

    “啊!”

    一声痛彻心扉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张宅,李宽掩面,不忍直视。

    张天一边假装哀怜,一边朝李宽眨眼求助。

    “老爷,别再打了,要是惊动了老太爷,就不好了呀!”李宽伸出双手抓住了张良手中的鸡毛掸子。

    “去你的!老子今天就打断他的腿!”

    张良一把推开了李宽,再次高高举起地举起了鸡毛掸子,眼看张天的屁股就要第二次开花。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浑厚有力的声音恰时从后院传来了:

    “住手!我倒要看看,是谁敢打断我宝贝孙子的腿!”

    那浑厚有力的声音传来,张良立即就怂了下来,手中的鸡毛掸子像是被放了鸡血,瞬间失去了活力,可谓先声夺人。

    在那声音传来的方向,一位白发的老者拄着拐杖,在一个妇人的掺扶下,从后院走到了前厅。这位老者紧紧板着脸,那脸色看起来可比张良的难看多了。

    “父亲,你怎么出来了,你应该躺着多休息。”张良匆忙走过去,和妇人一起掺扶着老太爷。

    “爷爷,娘亲,疼,我的屁股,我的屁股恐怕已经皮开肉绽了,快救救我。”张天说着,快要哭出声来。原来,这位老者便是张家的老太爷,而那位夫人则是张天他娘,张老夫人。

    “乖孙子,别怕,有爷爷在,我看谁敢动你一根汗毛!”老太爷吃力地推开身旁的张良,怒斥道:“老子还没死呢,这个家还是我做主!”

    “父亲,你看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呀,你还不如直接骂我两句得了。”张良委屈地说。

    “你以为我不敢骂你吗,我还想打你呢!”老太爷说着,举起拐杖就朝张良身上打去,张良及时躲过,得以幸免。

    “父亲,你消消气,消消气,你说得对,你是一家之主,你先坐下来,我们都好好说话,好好说话。”张良连声安抚着,见老太爷的情绪没有那么激动了,于是再次走近老太爷,搀扶着他坐在了前厅的正位上。

    老太爷正襟危坐,张良和张夫人站在一旁。老太爷瞪了一眼张良,说道:

    “还不快去把绳索解开,难道要我自己动手吗?”

    张良一脸纠结,显得万分不情愿的样子,于是对着李宽使唤道:

    “去去去,给你的少爷松绑。”

    李宽立马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张天的身旁。

    老爷子再次瞪了张良一眼,说道:

    “老子叫你去松绳索,你倒是在老子面前充当爷起来,站一边去,给我的宝贝孙子腾出位置来。”说着,对张天招了招手,唤道:“天天呀,坐到爷爷旁边来,好好跟爷爷说说,这家伙是怎么欺负你的。”

    “好咧,亲爷爷!”张天应声道。

    李宽麻手麻脚,弄了好半天,才把捆绑在张天身上的绳索解开。

    “阿宽,你真是笨死了,快扶着我,到我爷爷那儿去,哎呦喂!”张天站起身来,一只手搭着李宽的肩膀,另一只手托着自己的屁股,艰难地行走着。

    俩人紧紧依偎,李宽悄悄给张天使了个鄙夷的眼神,好像在说:“不就被打了一下嘛,至于装得如此夸张吗?”

    凭借多年的默契,张天得以领会,给李宽回了一个愤恨的眼神,好像在说:“要不你也试试被我这样打一下,到时你就知道屁股是多么的脆弱了。再说了,不在我爷爷面前来点苦肉计,如何从我爹那里全身而退。”

    李宽顺手拿来一把凳子放在了老太爷的座位旁边,张天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哪知,屁股刚刚落座,一声凄厉的惨叫声再次响彻张家大宅。

    “哎哟!疼!”

    “等会儿,我去拿个坐垫来。”张夫人说着,快步走进了后院,一会儿就从里屋把坐垫拿来了。

    “你看看你,把他打成什么样了,真是不像话!”老太爷举起拐杖,又想朝张良的身上挥去。

    “父亲,我可就只打了他一下呀!”张良辩解道。

    “一下是吧,要不让老子也打你一下试试?”老太爷提起拐杖跃跃欲试,张良快速躲闪,有苦难言,找了一个座位,郁闷地坐了下来。

    “我去沏壶茶来,天天,还有孩子他爹,你们都好好说话,别再惹老太爷子生气了。阿宽,你过来帮我。”张夫人说着,带着李宽一起走到后院,泡茶去了。沏茶有许多讲究,张夫人经常都是亲自动手。

    张天屏住呼吸,早已想好等待着说话的机会。此时,老太爷的情绪平静了下来,说道:

    “说吧!”

    老太爷刚说完,张天就抢着说道:

    “我先说,我先说。”

    老太爷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你先说。”

    于是,张天开始把今天的事情略微改动,添油加醋,娓娓道来:

    “是这样的,爷爷,今天孙儿和阿宽就是想出门走走,不经意就走到了东溪边的渡口,孙儿想到,我那书房里的笔墨纸砚都用得差不多了,就想着去购置一些回来,另外,再去书市看看有没有什么最新的书籍,所以,孙儿就临时决定,坐着渡船到建州城里去一趟。可是,孙儿一想,还没有跟家人说一声呢,这会就看到了邻居家的婶婶,正好在回家的路上,孙儿便让她把我离家的事情转告给咱们家的家仆一声。孙儿是觉得,不就是进城一趟吗,这一来一回也不过三个时辰,爹爹不至于不同意吧。爷爷,你说说,孙儿这样想有错吗?”

    说完张天就后悔了,事实改动得太多,就成了谎言了。果然,张良听了气急败坏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呵斥道:

    “胡说八道!你这个兔崽子,现在学会撒谎了是不是!”

    恰时,张夫人从后院走出来,李宽跟在后面,手里端着一壶刚刚沏好的热茶。

    张夫人见张良的情绪又失控了,连忙安抚道:

    “孩子他爹,你就坐下好好说嘛,老太爷子还坐在这儿呢。”

    这一次,老太爷没有针对张良,而是对张天说道:

    “孙儿呀,爷爷在这儿,你心里想着什么就实话实说,你要是说谎话、假话,那可就没有人能帮得了你咯。”

    张天沉默了。李宽端着茶壶,给老太爷、老爷、还有张夫人一一上了热茶,然后给张天端来了一大瓯的凉茶。早已经口干舌燥的张天,端起这一瓯的凉茶,咕咚咕咚几下,就全喝光了。

    第15章:蜡面茶

    “爷爷,我想离家出走,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张天鼓足了勇气,实话说道。

    “父亲,你听听,这像什么话,还好我及时叫家仆们去把他追了回来,不然的话,这兔崽子翅膀硬了,都不知道要飞哪里去了。”张良说完,端起茶瓯,吹了吹热气,喝下一大口,吞咽之后,嘴里发出奇怪的声响,十分爽口的样子。

    “我让你说话了吗?给我把茶瓯放下,天天看你喝个没完!”老太爷训斥道,转而对张天继续问道:“孙儿,你长大了,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这没有错,可是你总得有个确切的想法,你到底想去看什么呀?”

    “父亲,你就别纵容他了,他就是去外面瞎逛,有个鸟想法!”张良插嘴道。

    “你给我闭嘴,让天天来说。”老太爷瞪了张良一眼。

    “爷爷,咱们家是产茶的,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能不能把茶做成像诗画那样。”张天还是第一次将这个想法在家人面前说出来。

    老太爷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张良最是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说道:

    “行啦,你还是乖乖地跟着我学习种茶、焙茶的工艺吧。之前,你说想学习音乐,我让你去抚琴了,你说自己没有天赋,又想学习棋艺,我让你去研究了,你却又说吟诗作画才是正道,我还是准备好笔墨纸砚让你涂涂画画。你说说看,这几年,你毁了多少木琴,多少棋盘,多少字帖书籍。现在倒好,打起茶的主意来了。茶是什么?差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跟你那琴棋诗书画没有一点儿关系,屁关系都没有!我可告诉你,有老子一天在,你就休想把咱们家的茶给毁了!”

    张天原本鼓起的勇气,被他老子张良这个大老粗那么一拱,就给拱没了。

    老太爷听了张良最后一句话,突然横眉竖眼地说道:

    “嘿,什么叫‘有老子一天在,你就休想把咱们家的茶给毁了’?这句话我咋听起来这么耳熟呀!哦!我想起来了,当年,我老子他也经常这么跟我说过。”

    张天听了激动地问道:“是太爷爷,太爷爷也这么说过,难道爷爷你以前也有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奇怪的想法?”

    “父亲,那根本就不一样,不一样啊!”张良脸色一阵发慌。

    “怎么就不一样了!”老太爷继续说道:“想当年,我们这里到处是战乱频发,民不聊生啊!你太爷爷整天只能对着几十里的茶园发愁,没办法呀,产了茶没有任何的销路呀!我忙前忙后忙得不耐烦了,索性怄气说道,不如把茶园卖掉得了。你太爷爷转头一问,这个时候大家都吃紧,卖给谁,谁会要?我随口说道,那就卖给最有钱的皇帝!本来只是随口一说,后来,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之后,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里却越发的坚定了。”

    “后来呢,后来呢,爷爷?”

    老太爷愣了愣,说道:“后来?后来就有了北苑呀!为什么叫北苑?就是闽国以北的皇家御茶园。可惜呀,十多年之后,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皇帝每天都喝,那是我们北苑产的茶好喝。所以我才严格地要求张天,让他好好学习造茶的工艺,这样才能把近百年的家业继续传承下去啊!”

    张良不想老太爷把话题扯得太远,所以把视线重新聚焦到了张天的身上,继续说道:“可是父亲,您老人家也好好看看呀,这个兔崽子都多大年纪了,还整天游手好闲,什么琴棋诗书画,老子就一次都没看见,他有去过茶园,进过茶场。”

    “天天,爷爷都糊涂了,你今年几岁了呀?”老太爷听张良说起张天的年纪,这才问道。

    “孙儿已经虚岁十六了,爷爷,你就让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嘛!”张天乞求道。

    “爷爷问你,你说你想把茶做得像诗画一样,是当真的想法,还是随口说说?”老太爷严肃地问道。

    “哎呀,父亲呀,就这你还用得着问吗,天天他懂啥,就连最普通的造茶工艺他都搞不懂,作诗作画也是半桶水,说什么把茶做得像诗画一样,那当然是他胡口乱说的了。”张良插嘴道。

    “你闭嘴,我要天天他亲口跟我说。”老太爷瞪了张良一眼,转而对张天说道:“孙儿,你认真想想,爷爷给你三天的时间,三天之后,你再告诉爷爷,如果你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了,爷爷准许你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真的?爷爷,你真是我的亲爷爷!哎哟,我的屁股!”张天高兴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忘记了屁股上的伤痛。

    “开什么玩笑呀父亲,你怎么能跟孩子这样瞎闹呢?这外面的世界乱得很,可不是说去就去的,弄不好风餐露宿不说,丢了性命也是可能的。”作为张天的父亲,张良也是激动站起来,想要让老太爷收回刚才的那句话。

    “我话还没有说完呢,你们急什么!”老太爷凶了一句,继续说道:“天天,你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刚才我也说明了我的条件,那就是你要有一个确定的想法和目标,而不是去瞎逛。但毕竟家里的长辈不只我一个,所以,你还要满足你爹和你娘提出的条件。”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老太爷此话一出,张天的心顿时凉了半截。他先是跑到张夫人身边,嘟着嘴,娇气地喊道:

    “娘亲,爷爷都同意了,你就让孩儿到外面的世界转一转嘛。”

    张夫人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

    “不是娘亲不答应,实在是娘亲不放心呀!你说你这才十六岁,一点儿社会经验也没有,去了外面,万一要是吃了亏,那该怎么办呀!”

    “娘亲,你就放心吧,我会经常写信回来的。娘亲还有其他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的。”

    “哎,只要你平平安安,娘亲没什么好要求你的。天天呀,你还是去问问你爹吧,看看你爹有什么条件。”

    张天偷偷用眼角看了一眼他的爹爹张良,此时张老爷的嘴角上翘,一副得意的表情,好像心里在想,小兔崽子,最后你还不是要栽在我的手里。

    “我的条件说起来非常简单,但要说难,真正做起来,可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张老爷说道。

    “爹,你就说吧,无论是什么艰巨的任务,孩儿一定会完成的。”张天喜出望外,着急地问道:“快告诉孩儿,爹到底要我做什么事情?”

    “阿宽,倒茶。”张良示意李宽给自己的茶瓯里添加热茶。

    “我来,我来,爹爹,孩儿亲自为你倒茶。”张天示意李宽把茶壶给他。

    “少爷,给。”李宽把茶壶递给了张天。

    “爹,请慢用。”张天手脚麻利,表现得十分积极。

    张良端起茶瓯,吹了吹热气,抿了一口,问道:

    “知道你爹现在这喝的是什么茶吗?”

    “咱们家产的是研膏茶,这是研膏茶对吧,爹?”张天非常自信的说道。

    张良摇了摇头。

    张天朝李宽使了个眼色求救,李宽急忙躲闪开来,表示不知。

    张天只好实话说道:“爹,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家又出新茶品了?”

    “你说你从来不关心家里的茶业,怎么可能知道新出的茶品。”张良训了张天一顿后,继续说道:“之前,我们生产的茶叶,主要是通过蒸青、压榨、烘焙制作成茶饼,我们称作研膏茶,所谓研膏,就是在制作中通过压榨而去其茶膏。而现在,我们的工艺更进一步了,需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名贵的香料膏油,印制成茶饼后光润如蜡,煎点时,乳泛汤面,与镕蜡相似,因此,我们决定把这品新茶称为蜡面茶。”

    “蜡面茶?”

    “对,这是我们的造茶师傅无意中摸索出来的一道工艺,还没有定型。你不是想到外面的世界去,可以,我的条件很简单,就是带上蜡面茶这款茶品。”

    “没问题呀,爹爹,你多给我几份这种茶品,我到了外面,一定好好帮你推广推广。”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是不会给你任何蜡面茶样品的。我刚才说了,这款蜡面茶还没有定型,几位造茶师傅们还在摸索阶段。你刚刚不是口口声声,说要把茶做得像诗画一样吗?我现在就给你一个机会。我要你向那几位造茶的师傅们好好请教请教,到茶园和茶场好好学学蜡面茶的制作过程,然后把工艺流程写成书册,我不管你是用文字还是用图画的形式。只要把蜡面茶的制作工艺定了型,让茶场的所有造茶师傅都可以学会蜡面茶的制作,我们北苑生产的蜡面茶兴许将全面替代研膏茶,成为上贡的茶品。到时候,你随时都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去,带上的可不仅仅只是几份蜡面茶的样品而已。”

    张天听了父亲的话,顿时来气了,说道:

    “爹爹,你这不是故意为难孩儿吗?这蜡面茶的制作真等到定了型,还不是一年两年之后的事情。我看呐,爹爹是诚心不让我离家吧。”

    “这到底是一年两年,还是一个月两个月,不都是取决于你自己吗?你要是真想去那外面的世界看看,就别偷懒,争分夺秒地把这事帮我给办了,否则休想可以在眼皮底下消失。”张老爷说得坚决。

    “爷爷,你倒是替孙儿说说话呀。”张天向老天爷求救道。

    “孙儿啊,世界之大,你也不急于一时,就先帮你爹爹把蜡面茶的工艺定下来吧,张家近百年的茶业,今后还指望着你来发扬光大哩!”老太爷站起身来,继续说道:“这档子事就这么定了吧,你爷爷我老了,要去休息咯。”

    “父亲,我来扶你进屋吧。”张夫人起身说道。

    “不用了,让丫鬟来吧,你去看看天天屁股上的伤,涂点跌打药水。”老太爷说着,被丫鬟扶着走进了后院。

    张天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屁股还疼着哩,而那鸡毛掸子还放置在他爹的手边,他的心一哆嗦,转身溜进了自己的房间。

    “少爷,我去给你拿跌打药水。”李宽倒也机灵,急忙跟了上去。

    第16章:茶园往事

    几年前,已是楚楚少年的张天坐在老茶树下读书,读的是《茶经》。他一遍又一遍地默读着“茶之源”的段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正读得入迷,突然一个声音在耳边想起:

    “小朋友,请问这个乡里叫什么名呀?”

    “吉苑里。”

    “请问,你知道里长家住在哪儿吗?”

    “里长就是我爷爷,你跟我来吧。”

    原来,此人名叫章仔钧,一代兵法名家,闻名遐迩。

    张天带着章仔钧走进家中,刚踏进家门口,就呼唤道:

    “爷爷,爷爷,有客人找你。”

    此时,张天的爷爷正在品尝新制的研膏茶,听见孙子的呼唤后,正疑惑这孩子会带来什么客人,却听见章仔钧说道:

    “里正大人,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里正一听,便知道是个有学之士,便急忙出门迎接,说:

    “欢迎欢迎,我这个老头子正好在品茶,请!”里正说着,对孙子吩咐道:“乖孙子,你去给三位客人泡上一壶新制的茶茗来。”

    “好的,爷爷。”那孩子说着,利索地泡起了茶来。

    “这茶清香独特,我在老远的门外就已经闻到了。不知这是什么茶品?”章仔钧问道。

    “这叫研膏茶,正是产于我们这乡里所在的凤凰山。”里正回答说。

    “这山势如展翅的凤凰,原来果真就叫凤凰山?”章仔钧问道。

    “这溪北的叫凤山,溪南的叫凰山。”里正解释道。

    此时,那孩子已经泡好了茶,正往章仔钧的茶瓯里倒。

    “原来这就是这些年名誉江南的研膏茶呀,请恕在下愚昧了。”

    原来章仔钧也有听闻研膏茶的美名。这研膏茶,是由茶焙作坊制作的独特茶品。一般来讲,其他地方的茶品都是通过草茶来制作生产蒸青茶。而茶焙作坊,采用独特的制作工艺,把蒸青茶也研末和膏,压成茶饼,创制了研膏茶。

    里正说道:

    “先生不必客气,请品尝。”

    章仔钧品尝后,开口赞道:

    “这茶清而不淡,香而不浓,正是在下喜欢的茶品!”

    “先生喜欢就好,我们这里是山村乡里,我也算是一个茶农出生的粗人,唯恐招待不周啊!”

    “里正真是热情好客,在下失礼了。”

    “老朽姓张,谈了这么久,还没问先生高姓大名,来自哪里?”

    “在下浦城人士章仔钧。”

    “哦,你就是浦城的兵家章仔钧先生?”

    “正是在下。”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张老先生,您言重了。我看着漫山的茶园,气势不凡,必然有些来头吧。”

    “这茶园是一百多年前,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发展起来的。那年,茶圣陆羽途经此地,留下了一册《茶经》和一粒茶种。那茶种被种在了凤凰山顶,就是如今的那株老茶树。我爷爷经过十余年研读那册《茶经》,又经十余年繁植那株茶树,最后才开始发展茶叶加工生产。时任福建观察使兼建州刺史的常衮大人,对我爷爷的成果大力褒奖,特设此地为吉苑里,还任命我爷爷为里正,这里正之职就这样一直传到了我这里。如今的茶品越来越不景气,我愧对祖上噢,唉!说起来都是因为这兵荒马乱的时势呀!”

    章仔钧听了,想了想安慰道:“既是如此,里正也不必自责,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漫上的茶园能依然生机勃勃,已经是你莫大的功劳。”

    当再次谈起这茶园,里正忍不住道出心结,说道:“实不相瞒,三十年前,这茶园险些就毁了。”

    “哦,竟有此事?”章仔钧显然感到惊奇。

    “唉!”里正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五年前,北方来的起义军途经吉苑里说要黄金和壮士,否则烧毁这漫山的茶园。”

    章仔钧回想三十年前,吃惊地问道:“三十年前,北方的起义军,莫非老人家说的那义军头目是那黄巢?”

    “正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里正拍了下桌子,愤愤地说道。

    没等章仔钧细问,里正便开始讲述当年的故事了。

    那天晚上,恰好惊蛰天降雷雨,乡里这天准备举行喊山造茶活动,建州副使李大人也将莅临吉苑里。

    每年春季开采造茶时,吉苑里的里正就要带领里乡里人们,举行喊山造茶活动,地方官员都特别重视。

    喊山的时间选在惊蛰天降雷雨之际,由吉苑里的里正和几位老者登台喊山、祭礼茶圣。喊山造茶,就是在茶山上叫茶树发芽。喊山造茶,表面上是和茶山茶树进行沟通,实际上是在和神灵交流,表达内心诉求。

    喊山造茶活动每年春季开采造茶时,由吉苑里里正主持开展。这项活动是从张仲的祖父担任里正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天一早,张仲洗簌后,走出家门口,绕吉苑里走了一圈。看着黎明降临凤凰山,他的心中陡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愿望,那就是将凤凰山的建茶进贡给当今皇帝品尝。可惜时局动荡,年轻时想想也就罢了。

    张仲来到茶祠,吉苑里的几位老者已经在这里准备祭礼仪式了。

    不一会儿,远处一个声音响起:

    “建州副使李大人到!”

    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向茶祠走来,那便是建州副使李大人。

    张仲急忙上前欢迎,说:

    “李大人大驾光临,定能让今年的活动增色不少啊!”

    “张里正不必客气,今年观察使大人点名要品尝我们凤凰山产的研膏茶,我也感到有面子呀!”李大人说着,和张里正都高兴地哈哈笑了起来。

    茶祠外,里人们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喊山祭礼仪式的开始。

    张仲站在祭台上,铿锵有力地说道:“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喊山造茶活动,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建州副使李大人亲临了活动。我们热烈欢迎一下李大人的大驾光临。”

    张仲说着,朝台下端坐正中的李大人看去。台上的鼓手,鸣金击鼓,台下的里人们欢呼雀跃。李大人起身,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张仲继续说下去。

    “这凤凰山一带的茶园和茶焙是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的。当年,茶圣陆羽留下一册《茶经》,我的爷爷十年颂读,十年钻研。又过几十年,在我爷爷和吉苑里所有祖祖辈辈的辛勤劳作下,我们的茶业才有了今天的规模。面对吉苑里百年的茶业,身为里正,我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张仲和几位老者一起给茶圣陆羽上香,其他里人们无不作揖朝拜,场面极其庄严。

    祭毕,张仲邀请李大人上台宣布:“喊山造茶活动现在开始。”这时,台上鸣金击鼓、鞭炮齐鸣、红烛高烧。张里正带领里人们结成队伍,从茶祠出发,十步一句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场面极为雄伟壮观。耳边,击鼓声,鞭炮声,声震山谷。眼前,火红的烛光,缥缈的香烟。喊山队伍绕凤凰山一圈,再回到了茶祠。

    就在爆竹声响过,吉苑里的里人们欢庆大好日子的时候,门外一个里人急冲冲地跑了进来,边跑边喊道:

    “里正,有情况,十里外一大批兵马向我们这儿逼近了。”

    “兵马?你有没有看到,他们打出的是谁的旗号?”

    “旗子上是个黄字。”

    “不好,是北方来的黄巢起义军!”

    此前,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北方的战火已经烧到了他们的家门口。

    张仲对李大人说道:

    “请李大人从后山的小路,先回建州城去,并烦请大人把事情禀告给刺史大人,让刺史大人随时准备出兵。李大人,吉苑里里人们的身家性命就拜托了。”

    “张里正,你放心,匪军显然是想攻打建州城,刺史大人一定会发兵的。”

    之后,张仲急忙解散众人,敦促大家回到各自家中,关好门窗,不要随意外出。

    为了做好反攻的准备,从北方南下的黄巢起义军需要补给军饷。打着黄字旗号的起义军,浩浩荡荡地来到吉苑里,却见各家各户门窗紧闭,又见山腰见那祠堂香烟弥漫,火光四溅,于是把军营驻扎在了祠堂的里里外外。

    来者不善,张仲身为里正,自当前往会一会不善的来者。于是张仲来到军营中,见到了这支起义军的头目黄巢。

    “这个地方,你能做主吗?”黄巢问。

    “能,我是这里的里正。”张仲回。

    “我叫黄巢,你可听说。”

    “知道。”

    黄巢原本并不是一个粗人,而是一个仕途失意的书生。可如今,经历多少战事沙场之后,这个失意的书生已经变得凶神恶煞。黄巢见此地漫山遍野都是茶树,知道吉苑里是个产茶的地方。茶是经济作物,此地必然金钱有余而粮食稀少。

    黄巢见到张仲,说:

    “听好了,我只有两个要求——第一交出吉苑里的全部黄金作为粮饷,第二交出所有的壮丁用于充军。”

    张仲则冷静地问了一句:

    “不知将军能给我多少时间准备呢。”

    黄巢说:

    “给你一天的时间,明天这个时候,你再来见我。”

    张仲又问:“这征收黄金和征用壮丁都是大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恐怕我无法说服我们吉苑里的里人们接受呀。”

    黄巢声色未动,说,

    “我是个读书人,不喜欢动粗杀人,尤其是对一个乡里的大屠杀。但如果把我逼急了,我敢向你保证,眼前这座山的茶园一定会化成灰烬。”

    张仲退出军营,急匆匆地赶回了家中,一脸的凝重。

    张天和吉苑里的几位老者已经聚在了张仲家中的正厅。见张仲匆忙回来的身影,几位老者纷纷起身。张仲示意大家坐好,自己则坐上了正厅中央。

    半晌,张仲这才说话:

    “是北方来的黄巢,他要黄金,只有一天的期限。”

    这天晚上,一阵飓风从凤凰山方向刮来,传来茶树叶子沙沙作响的声音,和风声混合交替,在山谷中久久回响。

    起义军的军营里,众人面露惧色,非常惊异,军中的战马更是陷入恐慌的嚎叫中。

    就连黄巢也是大惊失色,暗暗思索,此茶此山此地必然不一般,军马不可以继续驻扎在此,还是尽早离去吧。

    许多年以后,张仲仍然记得,自己清清楚楚地听到,那天山谷间久久回荡着沙沙作响的茶叶声。

    章仔钧听了张老先生讲述的故事,感慨万分。

    “哎,说起黄巢,我家倒也和他有过一点交涉。”章仔钧心绪略显沉重,摇了摇头,转而理直气壮地说道:“当年,黄巢率军南下,派遣部下延请我父亲随他打天下,我父亲谢绝了。”

    第17章:满城尽带黄金甲

    三十多年前,黄巢率领的起义军连续受挫。为了避开朝廷在北方的强劲军力,十万起义军南下,渡过长江,突入江西,转战两浙,沿仙霞岭开拓山路七百里,进入闽地。

    “大帅,我们已经过了仙霞岭山脉,前方就到浦城县了!”行营先锋使朱温从行军的前头急步跑来禀报。

    “浦城?”威风八面的黄巢坐在高头大马上,稍稍思索了一番,继续说道:“听说上大夫章岩仕的后人如今就定居在浦城县,而且也是一个博学贤良之士,更是通晓军事战术。”

    黄巢身旁的军师听了不免有些吃醋,露出一脸酸溜溜的假笑,附和道:“大帅真是好记性呀!这浦城里确实有这么一个姓章的儒士,好像叫什么章修,不过此人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听说更是视官场仕途如粪土。要不我们直接杀进县城里去,教训教训这个自命清高的家伙?”

    “万万不可!”黄巢霸气地挥了挥手,然后笑道:“哈哈哈哈!如今我黄巢威震四方,坐拥天下是迟早的事,大家巴结我还来不及,哪有人敢在我面前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看来你们文人相轻一点都不假,本帅不信你说的,本帅要亲自拜访,会一会这位贤士。”

    “可是大帅,我军十万兵马,叱咤风云,浦城区区小县,弹丸之地,何必劳师动众。我们的行军目标是在年底之内经过福州城前往岭南,十万人马翻山越岭还急着赶路呢。”军师假面忧虑道。

    “军师多虑了,行军漫漫,不急于这一时。”黄巢一眼望向前前后后的十万人马,又想了想说道:“不过军师说的也对,我们十万人马不可全部停留浦城,何况可能会惊动到城内的那位贤士。”

    黄巢说着,见行营先锋使朱温还半跪在前头,好像在等待着自己的指示,突然对此人心生好感,于是唤道:

    “朱三儿!”

    朱温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所以被黄巢唤作朱三儿!

    “是,大帅,末将在!”朱温自称末将,虽然半跪着,却显得十分有底气。

    “本帅问你,你听说过这个贤士没有,叫章修!”

    “大帅好尚儒雅,真令末将崇拜得五体投地,还请大帅饶恕末将的无知之罪。末将虽说是一个教书先生的儿子,但我老子那点可怜的文化素养连半点也没遗传到我的身上,末将在跟随大帅之前就是一个地痞流氓,这些年多亏大帅的栽培,末将永生感恩难忘。”

    “哈哈哈哈!朱三呀朱三,你可真是泼皮朱三啊!你直接回答本帅没有就是了,干嘛扯出这一大堆的唠叨话来。本帅再问你,这样的贤能儒士,本帅是不是应该亲自拜访一下,收为己用呢?”

    朱温略有所思一番,说道:

    “请恕末将直言,若是此人当真愿意跟随大帅,当然可以收为己用。但倘若如军师所言那般嚣张跋扈,大帅又何必躬身拜访。末将认为,大帅不如遣派一个人前去拜访,传达大帅的延请之意。”

    “说的好,就这么办!你给本帅传令下去,全军在浦城县外十公里处扎营休息,等待进一步的行军安排。”

    “遵令!”

    朱温起身,正准备潇洒地走开,身后又传来了黄巢的呼唤:

    “对了,朱三儿!”

    “末将在!”

    “扎营之后,帮我把各营的副帅们都召来,开个军事会议。你小子也要来,本帅还有事要你去办。”

    “遵令!”

    一旁的军师欲言又止,见黄巢军令已下,只好乖乖从命。

    黄巢的营帐里,一个简单的军事会议开始了。会议上,黄巢决定把十万兵马分为三路南下福州。左翼由副帅领两万转向东南,经长溪、连江沿海挺进。右翼由副帅领三万沿武夷山脉东麓南击,由邵武折向延平,顺闽江而下。主力由黄巢领五万先攻下浦城,然后直趋建州,从古田间道进逼福州。三路军马预计十二月在福州城外会师。

    “军师竟然急于行军赶路,不妨就跟随副帅先行进军福州吧。会议到此为止,各位都回营休息吧,半个时辰后,两翼副帅率领兵马各自继续行军。”黄巢说。

    “是,大帅。”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

    参与会议的将士纷纷离去,军师更是垂头丧气地告退了,唯独朱温一人纹丝不动。

    黄巢当然注意到了朱温的纹丝不动,因为之前说有事要他去办,所以也猜测到了朱温为什么没有离去,但黄巢却始终假装没看见。

    等到大家都一一散去的时候,朱温这才开口说道:

    “大帅。”

    “噢,是朱三儿,你还在这儿呀!”

    “大帅真是贵人多忘事儿,之前大帅让末将来参加会议,说是有事让末将去办。”

    “哦!本帅差点忘了,哈哈哈哈!”黄巢见朱温老实巴交的样子,顿时乐了起来,继续说道:

    “本帅有两件事情要委托你去办。”

    “别说两件,一千件、一万件都无妨。”

    “好个泼皮朱三儿!听好了,在义军进攻浦城之前,本帅要你乔装成平民的身份混进县城里。第一件事情,你去给守城的官兵通报,说十五万义军已经驻扎在城外,即将攻打浦城。”

    “大帅英明,是想假报十五万义军,让浦城的守军先自乱阵脚。只是末将担心,万一提前将消息散布出去,反而给了他们请求援兵的时间。”

    “不怕!浦城地处山坳,实乃孤城,大家弃守还来不及,根本不会有什么援军。”

    “大帅说的极是,末将五体投地。还有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情就是拜访贤士章修。提出遣派一个人前去拜访这个主意是你想出来的,所以本帅自然把这个功劳交给你完成。”黄巢眼珠一转,说道:“只怕万一章修不但不听从于你,反而揭发你的身份,恐怕会把你交由官兵,后果不堪设想。”

    “上刀山下火海,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朱温咬紧牙关说道。

    “好小子!本帅果然没有看错人!以后就跟在本帅身边吧!”

    “谢大帅栽培!”

    第二天,起义军兵临浦城城下,黄巢不废一兵一卒就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县城内。原来,驻守浦城的朝廷官兵听说十五万起义军就在十公里之外,早已经闻风丧胆,先后逃命去了,留下一座空城拱手送给了黄巢。

    “哈哈哈哈,瞧瞧朝廷养的这帮窝囊废!看来不是我黄巢要灭了李唐,而是李唐气数已尽,上天要亡他李唐。”

    威风八面的黄巢骑着军马,昂首阔步地走在军前。浦城的大街小巷不见人影,城内的百姓们听说杀人魔头黄巢来了,都躲在屋子里闭门不出。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黄巢面前,只见此人浑身又臭又脏,半跪在黄巢跟前,说道:

    “恭迎大帅进城!”

    黄巢一看,原来是朱三儿!问道:

    “泼皮朱三,你怎么搞的,浑身又臭又脏的,掉进粪坑了么?”

    “禀告大帅,那章修果然不识抬举,竟然让末将在猪圈里睡了一宿!”

    “哦,哈哈哈哈!快跟本帅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昨晚,乔装进城的朱温散布了十五万起义军的谣言之后,便找到了贤士章修的屋宅。

    第3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皮蛋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皮蛋粥并收藏君临天下:本攻要登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