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沟发家记 作者:南侠小展
第16节
“二哥说……放我假,我学过了。”小宝的语气里还颇有些失望。
江逸“呵呵”地笑了一会儿,先前的矫情顿时烟消云散。
苏云起和大海几个在前面刨地,江逸和小宝跟在后面一边聊天一边撒种子,配合得还算默契。
他们刚刚种完小一片地方,就看到江春树、江春木兄弟两个牵着小牛犊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两位伯伯,早啊!”江逸笑盈盈地打了个招呼。
“不早了。”江春树笑呵呵的,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听春材哥说你要补种儿,我们过来帮把手。”
江逸赶紧拦住他们,“可别!就这么点儿地,我们几个两天就能弄完,没理由劳烦两位伯伯。”
“你小子,地里有活儿也不说一声,你以为买了牛犊是闲在家里长草的?”江春木显然比他哥脾气大得多,但心眼儿却不差。
他嘴上说着责怪的话,手上早就把犁套在牛身上,对好垄开始干了起来。看那样子,若是江逸再开口拒绝,他没准儿真会生气。
江逸不再说什么,心里却承了这份情。
有了小牛犊,效率就是不一样。苏云起他们挥汗如雨地刨了大半个时辰,还赶不上两个小家伙“哞哞哞”地犁上一刻钟的。
后来,苏云起几个自发地跑到没办法下犁的零散地方补种儿去了,把大片缺苗的地方留给了小牛犊。
江春树一边赶着牛一边和江逸说着闲话:“小逸啊,你以后也别‘两位伯伯、两位伯伯’地叫了,你不是叫春材哥大伯么,他在我们这一辈排行老大,我和你春木伯伯排第三、第四,以后直接叫三伯、四伯就行!”
“好的,三伯!”江逸干脆地应了。
“这就叫上了!”江春树咧开嘴笑了笑,“你爹排行老五,他下面还有你春庆叔、春喜叔。你原本还有个二伯,走得早,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你江贵哥,他是这一辈的老大,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找他,他都会给你担着。再下面就是大柱、二柱两兄弟,是你大伯家的……”
接着,他又提了几个跟江逸同辈的人名,都是江逸平时看着眼熟却不清楚具体关系的。经江春树这么一说,江逸头脑里也有了个简易族谱,远近亲疏倒也大致分明了。
不过,江逸又多了一个疑问,“三伯,我听着您这辈名字里都带个‘春’字,我们这辈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江春树喘了口气,解释道:“我们这辈是‘春’字辈,你们按理该是‘如’字辈。却不知道老族长从哪里算了一卦,说是‘如’字克长辈,跟谁都没商量就把这个字从族谱上划去了,所以你们这辈的名字都是随便起的。”
江逸心里膈应了一下,又是老族长!
这边,江春树停下话头,歇了口气。江春木又开口问道:“小逸呀,你种的这个叫‘菠菜’的,真能长出来?”
江逸笑笑,耐心地说:“我买种子的时候仔细问了小贩,他把菠菜的种法详详细细地跟我说了,照着他的办法种应该不会出问题,这些种子就是他家自己养出来的。”
江春木仍然不放心地问:“这菜苗真能和麦子一样,过了一冬都不会死?”
江逸点点头,“种子撒密一些,下霜前能吃一茬,明年开春还能吃一茬。正常年景不用担心,若是天冷的年份就盖上些秸杆保暖,也不算麻烦。”
“那敢情好!”江春木一听,更加上心,“若真像你说的这样,明年我就在院子里种些。你四阿奶胃口不好,到了冬天就馋菜,若是有了这个,还能让她老人家吃上两顿好的。”
江逸知道他口中的“四阿奶”是江春树和江春木的婶子,听说当初他们的娘死得早,是这个婶子把他们两兄弟拉扯大的,他们也孝顺得很。
江逸赶紧说道:“不用等明年,今年收了我先给四阿奶送上两捆!”
“不用!不用!”江春木连忙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小逸,四伯刚刚就是那么一说,可不是在跟你要菜……”
“四伯,我知道,是我自己想给四阿奶。”江逸笑着说。
江春木涨红了脸,原本还想解释什么,却被江春树打断,“行了,这孩子懂事,你也别拧着了。要是怕人家说你当长辈的占小辈便宜,就多帮小逸家干活呗!”
江春木也是个实在的,听了这话,也不再多说,果然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
有了他们的加入,原本计划要做好几天的活,只一天就干完了。
更幸运的是,种子刚好够用,不多也不少,江逸因此乐了好久,直说自己有眼光。
苏云起也顺着他的话夸了两句,江逸竟然还幼稚地美得不行,其他人看在眼里,都默默地笑了。
小宝早就跑回去通知夏荷多准备些好菜,江逸留江春树两人在家吃了饭。
他们原本还推辞,江逸却十分坚持,又让梅子去村北的酒庐里打了些酒,一顿饭吃得十分尽兴。
地里的活儿收拾清了之后,大伙又转战到枣山上,那里还有个大工程等着他们。
前几日江逸在忙着办学堂的时候,大海他们几个就把山上的路清理出来了。其他的没敢动,在等着江逸视察过后发话。
江逸经过一个晚上的深思熟虑,决定今年不嫁接枣树了,明年开春再弄。这片枣林受了这么大的创伤,就算他心急接上了砧木也不一定能活,没准还会伤了母株。
但是,这么一大片山林,如果就这么闲着的话,也实在浪费。
养些野兔?江逸摇摇头,大家都没经验。
买些小鸡?这个季节好像没有鸡崽卖。
倒是可以把小鸭子们挪过去养,但是这样一来就得有个人专门在那边守着,想想就麻烦。
就在江逸为难的时候,大山正好拎着一包种子走进来,说道:“逸哥,这里还有些菜种儿没用,不然我把院子里的马齿苋刨了,种上萝卜和白菜?”
所谓“头伏萝卜二伏菜”,说起来,现在种白菜、萝卜确实有点晚了,所以卖种子的小贩给江逸算的价格十分便宜,江逸也就没忍住,每样都买了不少。好在他懂得种子催熟的办法,所以心里还算有底儿。
如今看到大山手里的布包,江逸惊喜地说:“正好,咱们先紧着枣山种,若是有剩余再种在院子里。”
他买下的那两座山头土层原本就比别处厚上许多,如今被火一烧,更是平白多上了一层天然的草木灰,想来种上些越冬的蔬菜不成问题。
说干就干,江逸指挥着大海几个人以最快的速度把山上那些石头少、土层厚的地方都刨了一遍,他自己则抽出晚上的工夫把一大包种子用温水催出小芽,坏种、次种全都挑出来不要,然后全家出动,小心翼翼地把带着嫩芽的种子一粒粒撒到土里。
白菜种儿本来就像芝麻似的那么小,如今还得万分小心别把那些芽儿碰掉,这可难为坏了几个铁打的汉子。
最为耿直的二牛一边苦着脸撒种一边嘟囔:“让俺们下力气刨地、挖树都行,这绣花似的的活可再也别派给俺们了!”
大伙听了这话,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件事江逸操的心不少,干的活却不多。苏云起担心他腿脚不稳再从山上掉下去,因此等江逸指派了任务后就把他赶下了山。
江逸只得把力气全都使在了厨房里,马齿苋菜干加猪肉馅的大包子、抖着酸黄瓜和肉沫酱的手擀面、咸口的月饼、鸡蛋面粉掺着野菜尖蒸的丸子,顿顿不重样。
二牛再也不抱怨“绣花”辛苦了。
第51章 麻山药
山上的活干完了,江逸又开始琢磨着家里的活。
“对了,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想在新房里盘俩土炕的事?”江逸戳戳旁边的苏云起。
“说过……”苏云起声音里带上了几分睡意。
“诶,你先别睡,一起商量商量呗!”江逸翻了个身,扳着苏云起的肩膀让他面对自己。
苏云起闭着眼睛,放松身体,任由他胡闹。
“不许睡。”江逸带着坏笑,用手指撑开对方的眼皮。
苏云起无奈地叹了口气,抓住他作乱的手,睁开寒星般的眼眸纵容地看着江逸,“说吧,商量什么?”
江逸扭着身子往他那边拱了拱,凑近了说道:“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咱们到河边晒些土坯呗,大伯家有模子,趁着立冬前把后屋的炕盘起来,天越来越凉,不能总让大海他们打地铺啊!”
“行,都听你的。”苏云起眼带笑意,语气也比平时柔软了许多。
江逸捏住他脸颊上的肉,不满地说道:“认真点儿好不好?跟你商量事儿呢!”
苏云起无奈地揉了揉额角,驱赶跑了最后一只瞌睡虫,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江逸。
江逸“扑哧”一声笑了,“干嘛瞪这么大眼,怪吓人的。”
苏云起表情破裂,一把将人禁锢到怀里,声音低沉,“我的小祖宗,你到底想怎么样?”
“呸!我才没那么老。”江逸闷在他怀里,声音也闷闷的,“我还想在西墙下起两间坯房,过了寒露就要下霜,大娘她们总不能大冬天的还在草庐里做活;学堂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白天云舒还说有外村的过来打听,兴许还得加人,总不能一直挤在那个小厅里。”
苏云起揉了揉他的脖颈儿,轻轻地“嗯”了一声。
江逸蹭了蹭脑袋,摆脱掉脖子上的搔痒,继续道:“那几间屋子本来是留给大山和云舒娶媳妇用的,大海他们几个如今算是暂住,等明年开春银钱充足了就在院墙外面另起一套,照着这个样子,大海他们都有份。”
“嗯,你想做什么就去做,银钱等物不用担心。”苏云起沉稳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
江逸无声地笑了,嘴上却不客气地说:“说得你好像挺有钱似的,拿出来我看看?”
江逸比谁都清楚,苏云起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卖药材的那二百多两早就交给他了。就算他时不时进山猎个野物得个几钱银子,不是给家里买了日用就是悉数交给江逸保管,从不私藏。
“是,我哪里有钱?我是你的小长工……主人,施舍点银钱可好?”苏云起故意凑到他耳边慢慢地说着。
那磁性的声音仿佛带着勾似的,把江逸的心都勾到了温嘟嘟的水里,一下就酥了。
“臭不要脸!”江逸恼羞成怒地骂。
“哈哈!”苏云起无比包容地笑。
第二天,江逸就在饭桌上宣布了未来几天的安排。
上午,云舒照例是教导孩子们读书。大山留在家里照应着针线坊,必要的时候搭把手。
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分两波到地里和山上干活,锄草、浇水、捉虫。
这段日子江逸渐渐发现,古代粮食产量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天收,尤其是在水肥管理上,十分不科学。他决定通过自家的尝试,至少让枣儿沟的村民形成按作物成长周期浇水施肥的观念。
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一个时辰。
下午,全体出动,到河边挖胶泥,做土坯。
这样一来,正好避开了一天中太阳最晒的时候,人不至于太辛苦,也不用担心土坯会晒坏。
这样的安排几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为什么说几乎呢?因为,江逸跟着下地的想法被驳回了,与他低效率的田间劳动相比,针线坊显然更需要他。
更何况,如果他留在家里,还能给辛苦劳作的众人准备些营养丰富的饭菜。一举多得。
江逸最终妥协,和大山调换了位置。
日子照着他的计划一天天过着。
唯一不同的是,下午晒土坯的时候多了许多小帮手,大多是学堂的孩子,还有些没在学堂读书的也跟着过来帮忙。
这个时间孩子们往常都会看着小鸭们游泳吃草,顺便给家里的牲口家禽割些草叶或者找点其他吃食。
如今鸭子们都被赶到河边,在那里愿干嘛干嘛,它们的小主人则积极地加入到了江逸家的干活队伍中,挖胶泥、运送土坯,干得可起劲儿了,根本不比大人差多少。
江逸原本还担心人家大人会有意见,没想到,后面几天甚至还有大人们专门把孩子领过来让江逸尽管指派。看那架势,如果不是地里农活多,他们自己肯定都得过来帮着弄。
孩子们干活纯卖力气,不会使巧劲儿,江逸怕把他们累坏了,每次劝他们去玩的时候,这些半大小子们总会无辜地看着他,一副“我是不是做错什么”的表情。
江逸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干脆由他们去了。
他琢磨着等闲下来之后给孩子们准备些好吃的好玩的,不然心里过意不去啊!
这天上午事情不多,针线坊里用不着他。正好,江春材送来了些好东西。
“小逸,你看看,这是我种的山药。村里没人种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收拾,没想到长得还挺粗。”江春材一脸喜气,显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满意。
江逸也高兴得不行,之前就听英花提过好几次,没想到真是麻山药。
这可是好东西,当初他们做项目的时候,枣园旁边就是他们学校兄弟专业的麻山药基地,每年收获的时候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人家经费可比他们充足多了,没办法,麻山药浑身是宝,吃法也多样,麻山药露还被那帮家伙做成了品牌。厂商一高兴,上百万的经费眨眼工夫到位,地方政府也有奖励政策。
当初看得江逸他们是眼红不已,因此他对这东西可谓是印象深刻。
“大伯,这东西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和排骨一起炖,味道不错。”江逸翻看着地上的几支带着枝杈和须根的麻山药,心里想着或许是没经过人工培育的关系,品相算不上好。
江春材听了他的话,十分惊喜地问:“你吃过这个?”
江逸点点头,“我管这个叫麻山药,能食用也可入药,产妇、脾虚者以及消渴症患者最适合吃。老人小孩多吃些也没坏处。”
“对对对!”江春材连连点头,“那几株秧苗是我上次出门一个博陵的朋友送的,当初他也是这么说。我一听这么好就想着带回家种种,若是能成也算给咱们村多寻了一条路。小逸可会种?”
江逸不好意思地笑笑,实话实说:“我只见过人家种。”
江春材闻言有些失望。
江逸安慰道:“大伯若真想种何不问问您那位朋友?或者干脆去一趟博陵,怎么说也要买秧苗。”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这博陵镇在保定府南一百里,距咱们这儿少说三百里地,中间翻山越岭的往快了算也得走上六天,这中间的一应花销不说,光是雇车的钱就不是小数。哎!我再想想吧!”江春材越合计心里越苦。
江逸心思一转,倒是有了些想法,但他没立即说出来,万一到时候不成反而让江春材失望。
把江春材送走后,江逸心里也有了主意——不是要犒劳孩子们吗?正好做些麻山药的糖葫芦。
没有竹签可以用木签代替,枣木心实,削好了之后又硬挺又干净。江逸把这活交给了谭小山,这孩子也不问有什么用,江逸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江逸趁他削竹签的工夫,把麻山药洗了切成段上锅蒸。
在这期间江逸又找来光面的案板,用冷水泡过之后晾在一边。还有一大块冰糖,这东西是他上次去县里的时候见到的,买了好大一块,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约莫过了二十来分钟,锅里的麻山药变软了,白色的肉质边缘泛着微微的紫色,就算是蒸好了。
这时候谭小山也已经安安静静地削好了三十多根木签,用水洗干净之后整齐地码在一起。
江逸赞赏地拍拍他的肩,“待会儿做好了,给你挑根最大的。”
“给……小宝。”谭小山一本正经地说。
“呵,你小子!”江逸忍不住笑了。他手上不停,把蒸好的山药段一截截插到木签上,每插好一串就放在高粱秆编的盖帘上,没一会儿就插了十来串。
谭小山在一旁看着,很快就学会了。他也开始帮着江逸弄。
谭小山从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着谭木匠做木活了,自小练就了一双巧手。他串出来的山药串怎么看怎么比江逸弄的多出了几分美感。关键是人家速度还快。
江逸干脆摊摊手,把这活交给他做,自己跑去生火、熬糖色(shǎi)。
他把那块超大的冰糖用干净的麻布裹了,找了块石头狠命砸,全部砸成小碎块以后才丢进锅里,又加了些水。
熬糖色刚开始要用大火,等到糖色微微发黄、开始冒泡之后就立马变小火。火候不到黏性不够颜色也不好看,过火了会发黑发焦口感变苦。
如今江逸用惯了这种烧干柴的土灶,也渐渐练就了一副掌握火候的本事。糖色熬得不轻不重刚刚好。
“小山,快把麻山药串拿过来!”江逸在厨房喊。
谭小山关键时刻机灵得很,端着一盖帘山药串就送到了江逸手边。
江逸捏起一串,在泛起的糖泡上转了一圈,基本沾得均匀之后,“啪”的一声摔在一旁的案板上,再朝着自己的方向一拉,好看又好吃的糖片就出来了。
“成了!晾凉后就能吃。”江逸抱着手臂观察了一小会儿,还挺有成就感。
谭小山咽咽口水,眼睛往学堂的方向瞄了一下,问:“小宝什么时候下学?”
江逸看了看院子中间的日晷——这还是他特意让苏云起买的,“大概还有半个时辰吧,不用等小宝,待会儿晾好了你可以先吃。”
谭小山摇摇头,又跑到院子里穿串去了。
江逸看着他的背影笑笑,继续手上的动作。
青砖围成的院落组成一方小小的天地,厨房里“啪啪啪”粘糖葫芦的声音,伴着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还有草庐里妇人们的轻声细语,和谐而美好。
让人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
第52章 送吃食
麻山药的糖葫芦毫不意外地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欢迎。
无论是外面脆甜的冰糖片还是里面软糯的麻山药,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物,孩子们一只手抓着签子,另一只手还在下面小心地接着,舍不得浪费一点儿。
江逸特意做得多,给孩子们一人分了一根之后还有剩,就让梅子给做活的妇人们送过去了。
那些婶子大娘们看着孩子们吃得香甜,确实有些眼馋,没想到还有自己的。让江逸意外的是,她们不仅没表现出高兴,反而一迭声地推辞着:“哎哟,我们哪能吃这个,快拿走罢。”
“谢谢东家的好意,老婆子们牙口不好,吃了也浪费!”
“是啊,给孩子们留着吧,他们读书费脑子,应该吃些好东西。”
梅子也是个口才好的,当即就脆生生地说道:“这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只是逸哥给大家做的零嘴而已,若说辛苦不辛苦的,婶子大娘们整日里费眼费手地做活,不比他们辛苦?”
“我们做活也不是白做,哪有脸再吃东家的东西?”有位外村的大娘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句。
“逸哥儿做出这么多来就是为了给大伙都尝尝,快别推辞了。”夏荷放下手中的针线,给英花和江春草打了个眼色。
江春草会意,笑盈盈地说道:“做活是做活,吃喝是吃喝,他们家什么样嫂子们待熟了就知道了。”
英花主动拿起一根,张嘴就咬下一大块来,咂吧着嘴扬声说:“哟,还真甜!你们也吃,别拘着。小逸那孩子惯会鼓捣这些,好吃又新奇,出了这个院子你们可是想吃都吃不到。”
“大娘说得没错,这吃食就连京城都没有。”梅子跟着应道。
有英花和江春草带头,同村的几个也纷纷应和着,大大方方地吃了。
梅子趁机把剩下的塞到其余人手里,倒是没人再推辞。
妇人们一边小心翼翼地吃,一边说着“真甜、真好吃”“东家人真好”之类称赞的话。
其中有个外村的大娘,边吃边问英花:“上次我说的那件事,你可跟东家提过没有?”
英花嚼着一块糖片,顺嘴回道:“我倒是想提,你看他们家这事儿一件连着一件的,又是整地又是鼓捣山,过两天还得盖偏房,想来就算咱们提了小逸也没心思细想。还不如过些日子安生了再说。”
那人忙说:“还是你想的周到,等这些事过去了再说也不迟。你是知道的,我也没差心,就是觉得两家合适才有意搓和。”
英花笑笑,“我还不知道你?不用说道这些!我知道你不是专门做媒的,即使这事儿成了也捞不到半点好处,不过是热心肠罢了!”
那人听英花这样说,脸上更多了几分笑意,“你明白就好,别让我好心办了坏事就成。那家姑娘是真不错,样貌性格都好,祖上也出过官身,更巧的是还和东家年纪相当,错过了恐怕再难遇到。”
“让你这么一说还真不错,你放心,等过几天闲下来了我一准去说。”英花笑着应道。
她们说这些的时候也没背着人,妇人们当个闲话似的,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忘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
谁都没注意到,夏荷抓着布料的手,越收越紧。
土坯承重不如青砖好,所以一般土坯房都会建得矮一些,这样一来用料自然就会少上一些。
江逸他们前前后后忙了十来天,前几批打制出来的土坯已经能用了,数量上还差一些。
眼看天越来越凉,若是再拖下去等着土层开始上冻之后就没办法挖地基了。江逸打算边打坯边盖房,两边都不耽误。
各地盖房子都有一定的讲究,当初搭草庐的时候江春材就提醒过江逸,偏房只能靠着西墙,东墙阴下是给家里的家禽牲口们留着做窝的。这样一来,要想盖偏房就得把草庐拆了。
江逸提前跟王石打了招呼,这批鞋交上去之后,就先歇几天工。
王石也传过话来,这些日子朝廷频繁派兵,城里的百姓们心里的弦也绷得紧紧的,鞋子不好卖,歇几天也无妨。
大山传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明显的担忧,整个人都蔫蔫的。
江逸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担心什么?以后啊,咱们家赚钱的营生只会越来越多,还能饿着你不成?”
大山对江逸向来有种与生俱来的信任感,一听这话,立马把担忧和沮丧抛到了九霄云外。
江逸却多转了一层心思,如今鞋子难卖纵然有打仗的缘故,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其实这是早晚的事,他和王石包括李家少奶奶在内心里都明白。只是这话就没必要对大山说了。
唯一对不住的恐怕就是针线坊里这些做活的人,她们被介绍进来的时候是抱了很大期待的。
江逸想着,若是真到不得不解散的那天,就把方子告诉她们,这样她们自己在家也能接个零活,挣些家用,若是辛勤些,反而会比在这里打工赚得多。
江逸脑子里转着这些想法,手上也没闲着。
刚刚大山说李家少奶奶快生了,胃口却不好,正好麻山药剩下了几根,江逸打算做份山药筋腱汤让大山送去,到时候上屉热热就能吃。
不得不说,他们家能走到今天,多亏了余素娥的提携。江逸每每想起来都会异常感激。
灶上的香味渐渐溢了出来,火候差不多了。
江逸还没着急起锅,小黑熊就“呜呜”叫着扒上了锅台,那只黑乎乎的小熊掌一边拍着锅盖一边扭头看着江逸,生怕他忘了似的。
江逸忍俊不禁。
“知道了,待会儿就掀锅,一定有你的份,好不好?”他把小黑熊抱到一边,免得烫着。
不知道这家伙是断奶断得太早还是品种问题,好几个月过去了,小黑熊也就在刚开始的时候蹿了蹿个子,后面几乎没长多少,江逸一只手就能把它提起来。
“我还想着你能长成威武的大黑熊呢,看来是没希望喽!”江逸怜爱地揉了揉小家伙毛绒绒的大脑袋。
“呜呜……”小家伙扭着脑袋蹭触着江逸,软趴趴地撒娇。
自从小宝进学堂读书之后,小黑熊第一喜欢坐在小池塘边看小鸭子们游泳,第二喜欢黏在江逸身边。
江逸在针线坊帮忙它要跟着,江逸去河边看土坯它要跟着,江逸在厨房做饭它就在一边守着。无论江逸怎么捏它揉它拿好吃的逗它,它都不带生气的。
原本做活的妇人们见了小黑熊还挺害怕,后来看透它这副绵软又黏人的性子之后,完全放下了心,甚至有些胆大的还会主动摸摸它。
这倒让江逸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还真担心因为自家养着只“凶猛”的动物而惹得别人说闲话,万一以后东家死了羊西家丢了鸡的,都来找他计说法可就麻烦了。
当然,如果是只绵软的小动物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山药筋腱汤做好之后,江逸找了个结实的饭盅盛了许多,大山喜滋滋地骑上追云就去送了——不知道是因为骑马高兴还是因为送汤高兴。
傍晚散工之前,江逸跟英花说了这批活完了之后要歇几天的事,到时候把这些日子的工钱也顺便结了。
大伙早知道他家要盖偏房,也料到了会歇几天,听说要结工钱就更高兴了,一个个喜气洋洋地讨论着要去县里逛庙会。
江逸这才知道,广昌县每逢农历九、十月交替的时候有庙会,到时候临近几个县能来的百姓都会凑过来看热闹,县里有钱的老爷们还会轮番请有名的戏班们搭台子唱戏,还有舞狮子的、敲花鼓的,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江逸想着,等把手头的事情了了,他们一家也去见见识识,有幸能逛一逛这古代的庙会,想想还挺令人期待的。
大山天黑了才回来,脸色不太好。
江逸有些纳闷,“怎么了这是?出去的时候不是挺高兴的吗?”
大山闷闷地把马牵到马厩里,卸了马鞍添了草料,梗着脖子不吱声。
江逸更纳闷了,试按性地问道:“汤盅摔了,没送成?”
大山动了动嘴唇,憋出两个字,“不是。”
“那是怎么了?”江逸有点急了,不是让人欺负了吧?莫名想起那个死掉的江二,江逸一阵闹心——这才过上几天安生日子?
大山闷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说:“逸哥,李少奶奶都快生孩子了,李少爷还跟她吵架!”
江逸愣了一瞬,反应过来之后又松了口气,好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人家吵架了?”
“我都看见了!”大山愤愤地说。
“夫妻吵架还不是常事?床头吵了床尾和呗,你瞅着吧,保准儿明天就能和好。”江逸语气轻松地说。
大山把水瓢往桶里一扔,肯定地说:“不可能!李少爷瞒着李少奶奶在外面养戏子,李少奶奶是不会轻易原谅他的!”
江逸愣了一下,有些为余素娥不值。然而,在这样的社会中这种事太正常了。他们这些局外人又能做得了什么?
江逸只得开玩笑似的说道:“确实是李少爷不对,你可不能那样做。”
大山瞪大眼,连忙保证道:“逸哥,我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江逸好笑地拍拍他的肩,“这话留着跟你媳妇儿说吧!”
大山挠挠头——媳妇儿?
头脑中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李少奶奶站在花树下摸着肚子温柔地笑着的样子。
好像……也不错。
江逸从马厩转出来,跨过门槛走进堂屋,正好看见苏云起坐在桌边喝茶。
江逸眨了眨眼,特意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恶声恶气地警告道:“你也不许做出那样的事,听到没?”
“……”苏云起保持着端着茶杯的动作,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江逸白了他一眼,潇洒地走掉了。
苏云起看着他嚣张的背影,笑得无奈又宠溺。
第53章 说亲事
挖地基这天,村民们都赶过来帮忙了。
和上次盖后屋时的分工差不多,窗户门槛等涉及到木工的活自然是交给谭木匠做,剩下的挖地基、垒墙体等技术活交给村里的熟手们。其余的人就帮着搬砖、和泥、打下手。
若是有人偷懒耍滑或者闲待着不干活,就等着让人念叨吧!
大海他们这段日子跟村民们混熟了,就连这边的口音都学了个七八分像,村民们爱听他们说在军营中的趣事,什么哪个将军喝多了大半夜操练新兵啊,什么有人偷着赌钱把裤子都输掉了,每每惹得大伙一阵笑。
从些以后枣儿沟的村民们都一致认为在江逸家帮忙最好了,有肉吃还有故事听,这日子就跟过年似的!
江逸不用干活,只负责给大伙准备丰盛的饭菜就行。
英花、江春草还有族里几个婶子大娘一早就过来帮忙洗菜收拾,厨房里有这些女人们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比外面还热闹。说到尽兴的地方,她们还非要拉着江逸表态。
每每这个时候江逸就会由衷地羡慕苏云起——这人一早就出门买石灰去了。还是江逸指派的。
江逸观察了一下村里的房子,发现土坯房刚盖成的时候方方正正挺好看,风吹雨淋之后就会变得坑坑洼洼。尤其是内墙上,特别容易掉土。
参考现代的房子,江逸就想到这么一个办法,他决定用石灰粉把内墙、外墙和地面都抹一遍,这样房子能结实些,也干净。
人多的时候就显着活少,不过几天的工夫,结结实实的两间屋子就垒成了。
一家人看着这座光秃的连屋顶都没有的房子,心里却是无比满足——这可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呀!
那一块块方正的土坯,可都是他们亲手挖的胶泥,亲手掺得土,亲手打出来的。
不到两个月的工夫,大海他们几个,包括大山、云舒、江逸在内,都明显黑了一层,身上的酸痛就更不用说了。
看到成果的这一刻,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着:之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垒墙体的时候,江逸特意跟技工商量着在里面留了烟道,这样盘上土炕以后就不用再额外垒烟囱了,而且烧炕的时候整面墙都是热的。
江逸特意让人把灶台盘在了外面,这样屋里熏不到烟,能干净很多。
新屋一共有两大间,南边那间连着前屋,云舒挑了当学堂。
江逸磨着苏云起用河滩上的胶泥混着鹅卵石在屋里垒了个大肚炉子,可以烧干柴也可以烧炭,免得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冷。
北边那间留给妇人们做活用,江逸和小川合力在临窗的一面盘了一个足足占了半间屋子的大土炕。
这个过程说起来都是泪。
这帮人里只有小川入军营前住过土炕,江逸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会弄。而小川见江逸叫他,就以为江逸会,所以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结果两个人一碰头,才发现对方也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最后只能边琢磨边试验,垒了拆拆了垒,折腾了好几回才把土炕给顺利盘上。
接下来就等着房体晾干,然后再上屋顶,这房子才算彻底完工。
好在天公作美,连着半个月日头都很足,房子里的湿气很快就蒸干了。
江逸请人看过之后,选了个好日子摆酒席、上屋顶。
这边的屋顶大多是那种带一根横梁的悬山式,虽然下雨的时候能避免存水,却也十分费料。
江逸却打算搭成平的,横纵交错着搭上横梁和椽子,上面用秸杆和着泥一层层铺了,再压上厚厚的土夯实了,最后抹上一层石灰,再留几个出水口避免雨水存在屋顶上。
这种设计参考了现代农村的平房,住上十年八年都不用担心会漏雨,收了粮食还能摊在屋顶上晾晒,可谓是结实、美观又实用。
一个老技工听了江逸的设计,兴奋地一宿没睡着觉,翻来覆去地比对,最终修改得更加完善。
江逸十分感激,专门打了半斤酒给人送到家里,把老技工乐得合不拢嘴。
农村上梁是大事,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在一旁喊着“大吉大利”,还要放炮、摆酒席。讲究的人家甚至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一家平安,子孙绵延。
摆酒席的时候出了个小意外——谁都没想到,里正竟然不请自来——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了江逸的设计,一定要亲自来看看。
十几个村子的里正,几乎是掌握着这些村子的一应事物。直白地说,没有里正的首肯你就盖不了房、买不了地甚至迁不了户籍;如果你跟里正关系好,没准就能给你虚报些年岁免除徭役,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别看区区一个里正,那也不是谁想请都能请到的人物,对主人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人家还特意备了礼。
江逸和苏云起没显出什么,三叔公和江春材倒是高兴坏了。
江逸还是第一次见里正,第一印象还不错。
这位里正是北坛村人,名叫王平,中等身材,面白,微胖,看上去和和气气的,就像电视上演的小地主。年岁看上去倒比江春材还要小一些,据说也是考了功名的。
“你们家又是办针线坊,又是办学堂,这些都是于百姓有益的大好事,按理说老朽早该来道一声贺,奈何一直抽不开身,江小友千万别见怪。”里正笑眯眯地说着客气话。
江逸连忙说:“原本应该请您的,又怕扰了您的正事,您千万别怪小子礼数不周。”
里正摆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脸上没有半点不高兴。
一屋子的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于是,除了酒席上的座位稍有变动之外,其他照旧。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来渐渐发现里正并没什么架子,时不时还会主动跟人搭话,别人问话时都会笑眯眯地回答,于是大家也就慢慢放开了。
总之,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干活的时候自然也更加卖力气。
里正是个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屋顶的各种好处,眼中明显带了几分深思。
他特意问了江逸,可愿把这种设计公开。
江逸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里正赞赏地拍拍江逸的肩,感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偏房盖好了,江逸总算能踏踏实实地喘口气了。
然而,这口气还没喘匀,英花就找上门了。
英花是个爽快性子,她最不善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小逸呀,如今你娘不在了,你爹又不在身边,有些事大娘就得多嘴提上一提——眼看着过了年你就十七了,这亲事早该定下来了。”
江逸惊住了,支支吾吾地说:“那什么……大娘,这事儿不急……”
英花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不急什么呀?咱们这儿的规矩,订亲之后放三年,就算你今天订下了也得等三年才能把人娶进门,那时候你都多大了?”
“为什么?”这话一出口,江逸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天知道,他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然而,英花却不这么想,她“扑哧”一声笑了,“你看,急了吧?”
“我就是随便一问。”江逸讪讪地说。
“得了吧?少在这儿装,哪有小子不想媳妇的?”英花一脸“我什么都懂”的表情,“那闺女我和你春草姑姑都去看了,不羞不怯的挺招人喜欢,听说还念过书。和你倒也般配。”
英花喝了口水继续道:“对了,这丫头论起来还是里正没出五福的外甥女,虽说离得远了点,却也常走动。你要是有想法,不如就给你爹去封信说说,他要是没意见就早点定下来。省得一大家子跟着你操心。”
江逸一听就急了,“大娘,这才到哪儿啊?”
英花叹了口气,劝道:“小逸啊,大娘心里明白,你不一定能看上咱们这乡下姑娘,可是,凡事讲个缘法,既然说到这儿了,就是有缘。”
“大娘,不是看上看不上的问题,那什么……我……”江逸抓抓脑袋,苦恼着要怎么解释。他能干脆地对苏云起说自己喜欢男人,却没办法对英花开口。
旁边,苏云起的脸色已经明显不太好了,他轻咳一声,开口道:“大娘,您有所不知,苏江两家早有婚约。”
“这……”英花此时的表情比方才的江逸还要惊讶三分。
江逸也没好到哪儿去,他拼命给苏云起使眼色,生怕他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苏云起看了他一眼,不急不缓地道:“还请您别怪小逸瞒着您,他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英花从惊讶中反正过来,露出一个笑,“你这孩子,有婚约了不早说,害我白忙一场!”
江逸暗地里拧了苏云起一把,回过头来窘迫地看着英花,“大娘,实在不好意思,我……”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还当真了?”英花打断他的话,脸上笑意未减,“反正待着也是待着,不过多跑了两步路而已。唉,你这边有着落我也就安心了,旁的都是小事。对了,我得赶紧回了人家去!”
“这就走啊?您再坐会儿呗?”江逸心虚地说。
“不了,早点跟人家说清楚了咱们心里也踏实,省得叫人家挑出错来。”英花站起来就往外走。
夏荷不知道在门外站了多久,她看到英花突然出来,也来不及躲,只得忍着羞窘打了声招呼。
英花对她比往日更亲近了几分,拉着她的手赞了一句,“是个好姑娘!”
第16节
恋耽美
第16节
“二哥说……放我假,我学过了。”小宝的语气里还颇有些失望。
江逸“呵呵”地笑了一会儿,先前的矫情顿时烟消云散。
苏云起和大海几个在前面刨地,江逸和小宝跟在后面一边聊天一边撒种子,配合得还算默契。
他们刚刚种完小一片地方,就看到江春树、江春木兄弟两个牵着小牛犊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两位伯伯,早啊!”江逸笑盈盈地打了个招呼。
“不早了。”江春树笑呵呵的,一看就是个好脾气的,“听春材哥说你要补种儿,我们过来帮把手。”
江逸赶紧拦住他们,“可别!就这么点儿地,我们几个两天就能弄完,没理由劳烦两位伯伯。”
“你小子,地里有活儿也不说一声,你以为买了牛犊是闲在家里长草的?”江春木显然比他哥脾气大得多,但心眼儿却不差。
他嘴上说着责怪的话,手上早就把犁套在牛身上,对好垄开始干了起来。看那样子,若是江逸再开口拒绝,他没准儿真会生气。
江逸不再说什么,心里却承了这份情。
有了小牛犊,效率就是不一样。苏云起他们挥汗如雨地刨了大半个时辰,还赶不上两个小家伙“哞哞哞”地犁上一刻钟的。
后来,苏云起几个自发地跑到没办法下犁的零散地方补种儿去了,把大片缺苗的地方留给了小牛犊。
江春树一边赶着牛一边和江逸说着闲话:“小逸啊,你以后也别‘两位伯伯、两位伯伯’地叫了,你不是叫春材哥大伯么,他在我们这一辈排行老大,我和你春木伯伯排第三、第四,以后直接叫三伯、四伯就行!”
“好的,三伯!”江逸干脆地应了。
“这就叫上了!”江春树咧开嘴笑了笑,“你爹排行老五,他下面还有你春庆叔、春喜叔。你原本还有个二伯,走得早,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就是你江贵哥,他是这一辈的老大,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找他,他都会给你担着。再下面就是大柱、二柱两兄弟,是你大伯家的……”
接着,他又提了几个跟江逸同辈的人名,都是江逸平时看着眼熟却不清楚具体关系的。经江春树这么一说,江逸头脑里也有了个简易族谱,远近亲疏倒也大致分明了。
不过,江逸又多了一个疑问,“三伯,我听着您这辈名字里都带个‘春’字,我们这辈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
江春树喘了口气,解释道:“我们这辈是‘春’字辈,你们按理该是‘如’字辈。却不知道老族长从哪里算了一卦,说是‘如’字克长辈,跟谁都没商量就把这个字从族谱上划去了,所以你们这辈的名字都是随便起的。”
江逸心里膈应了一下,又是老族长!
这边,江春树停下话头,歇了口气。江春木又开口问道:“小逸呀,你种的这个叫‘菠菜’的,真能长出来?”
江逸笑笑,耐心地说:“我买种子的时候仔细问了小贩,他把菠菜的种法详详细细地跟我说了,照着他的办法种应该不会出问题,这些种子就是他家自己养出来的。”
江春木仍然不放心地问:“这菜苗真能和麦子一样,过了一冬都不会死?”
江逸点点头,“种子撒密一些,下霜前能吃一茬,明年开春还能吃一茬。正常年景不用担心,若是天冷的年份就盖上些秸杆保暖,也不算麻烦。”
“那敢情好!”江春木一听,更加上心,“若真像你说的这样,明年我就在院子里种些。你四阿奶胃口不好,到了冬天就馋菜,若是有了这个,还能让她老人家吃上两顿好的。”
江逸知道他口中的“四阿奶”是江春树和江春木的婶子,听说当初他们的娘死得早,是这个婶子把他们两兄弟拉扯大的,他们也孝顺得很。
江逸赶紧说道:“不用等明年,今年收了我先给四阿奶送上两捆!”
“不用!不用!”江春木连忙摆摆手,不好意思地说,“小逸,四伯刚刚就是那么一说,可不是在跟你要菜……”
“四伯,我知道,是我自己想给四阿奶。”江逸笑着说。
江春木涨红了脸,原本还想解释什么,却被江春树打断,“行了,这孩子懂事,你也别拧着了。要是怕人家说你当长辈的占小辈便宜,就多帮小逸家干活呗!”
江春木也是个实在的,听了这话,也不再多说,果然更加卖力地干了起来。
有了他们的加入,原本计划要做好几天的活,只一天就干完了。
更幸运的是,种子刚好够用,不多也不少,江逸因此乐了好久,直说自己有眼光。
苏云起也顺着他的话夸了两句,江逸竟然还幼稚地美得不行,其他人看在眼里,都默默地笑了。
小宝早就跑回去通知夏荷多准备些好菜,江逸留江春树两人在家吃了饭。
他们原本还推辞,江逸却十分坚持,又让梅子去村北的酒庐里打了些酒,一顿饭吃得十分尽兴。
地里的活儿收拾清了之后,大伙又转战到枣山上,那里还有个大工程等着他们。
前几日江逸在忙着办学堂的时候,大海他们几个就把山上的路清理出来了。其他的没敢动,在等着江逸视察过后发话。
江逸经过一个晚上的深思熟虑,决定今年不嫁接枣树了,明年开春再弄。这片枣林受了这么大的创伤,就算他心急接上了砧木也不一定能活,没准还会伤了母株。
但是,这么一大片山林,如果就这么闲着的话,也实在浪费。
养些野兔?江逸摇摇头,大家都没经验。
买些小鸡?这个季节好像没有鸡崽卖。
倒是可以把小鸭子们挪过去养,但是这样一来就得有个人专门在那边守着,想想就麻烦。
就在江逸为难的时候,大山正好拎着一包种子走进来,说道:“逸哥,这里还有些菜种儿没用,不然我把院子里的马齿苋刨了,种上萝卜和白菜?”
所谓“头伏萝卜二伏菜”,说起来,现在种白菜、萝卜确实有点晚了,所以卖种子的小贩给江逸算的价格十分便宜,江逸也就没忍住,每样都买了不少。好在他懂得种子催熟的办法,所以心里还算有底儿。
如今看到大山手里的布包,江逸惊喜地说:“正好,咱们先紧着枣山种,若是有剩余再种在院子里。”
他买下的那两座山头土层原本就比别处厚上许多,如今被火一烧,更是平白多上了一层天然的草木灰,想来种上些越冬的蔬菜不成问题。
说干就干,江逸指挥着大海几个人以最快的速度把山上那些石头少、土层厚的地方都刨了一遍,他自己则抽出晚上的工夫把一大包种子用温水催出小芽,坏种、次种全都挑出来不要,然后全家出动,小心翼翼地把带着嫩芽的种子一粒粒撒到土里。
白菜种儿本来就像芝麻似的那么小,如今还得万分小心别把那些芽儿碰掉,这可难为坏了几个铁打的汉子。
最为耿直的二牛一边苦着脸撒种一边嘟囔:“让俺们下力气刨地、挖树都行,这绣花似的的活可再也别派给俺们了!”
大伙听了这话,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件事江逸操的心不少,干的活却不多。苏云起担心他腿脚不稳再从山上掉下去,因此等江逸指派了任务后就把他赶下了山。
江逸只得把力气全都使在了厨房里,马齿苋菜干加猪肉馅的大包子、抖着酸黄瓜和肉沫酱的手擀面、咸口的月饼、鸡蛋面粉掺着野菜尖蒸的丸子,顿顿不重样。
二牛再也不抱怨“绣花”辛苦了。
第51章 麻山药
山上的活干完了,江逸又开始琢磨着家里的活。
“对了,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想在新房里盘俩土炕的事?”江逸戳戳旁边的苏云起。
“说过……”苏云起声音里带上了几分睡意。
“诶,你先别睡,一起商量商量呗!”江逸翻了个身,扳着苏云起的肩膀让他面对自己。
苏云起闭着眼睛,放松身体,任由他胡闹。
“不许睡。”江逸带着坏笑,用手指撑开对方的眼皮。
苏云起无奈地叹了口气,抓住他作乱的手,睁开寒星般的眼眸纵容地看着江逸,“说吧,商量什么?”
江逸扭着身子往他那边拱了拱,凑近了说道:“趁着这几天天气好,咱们到河边晒些土坯呗,大伯家有模子,趁着立冬前把后屋的炕盘起来,天越来越凉,不能总让大海他们打地铺啊!”
“行,都听你的。”苏云起眼带笑意,语气也比平时柔软了许多。
江逸捏住他脸颊上的肉,不满地说道:“认真点儿好不好?跟你商量事儿呢!”
苏云起无奈地揉了揉额角,驱赶跑了最后一只瞌睡虫,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江逸。
江逸“扑哧”一声笑了,“干嘛瞪这么大眼,怪吓人的。”
苏云起表情破裂,一把将人禁锢到怀里,声音低沉,“我的小祖宗,你到底想怎么样?”
“呸!我才没那么老。”江逸闷在他怀里,声音也闷闷的,“我还想在西墙下起两间坯房,过了寒露就要下霜,大娘她们总不能大冬天的还在草庐里做活;学堂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白天云舒还说有外村的过来打听,兴许还得加人,总不能一直挤在那个小厅里。”
苏云起揉了揉他的脖颈儿,轻轻地“嗯”了一声。
江逸蹭了蹭脑袋,摆脱掉脖子上的搔痒,继续道:“那几间屋子本来是留给大山和云舒娶媳妇用的,大海他们几个如今算是暂住,等明年开春银钱充足了就在院墙外面另起一套,照着这个样子,大海他们都有份。”
“嗯,你想做什么就去做,银钱等物不用担心。”苏云起沉稳的声音在他头顶响起。
江逸无声地笑了,嘴上却不客气地说:“说得你好像挺有钱似的,拿出来我看看?”
江逸比谁都清楚,苏云起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卖药材的那二百多两早就交给他了。就算他时不时进山猎个野物得个几钱银子,不是给家里买了日用就是悉数交给江逸保管,从不私藏。
“是,我哪里有钱?我是你的小长工……主人,施舍点银钱可好?”苏云起故意凑到他耳边慢慢地说着。
那磁性的声音仿佛带着勾似的,把江逸的心都勾到了温嘟嘟的水里,一下就酥了。
“臭不要脸!”江逸恼羞成怒地骂。
“哈哈!”苏云起无比包容地笑。
第二天,江逸就在饭桌上宣布了未来几天的安排。
上午,云舒照例是教导孩子们读书。大山留在家里照应着针线坊,必要的时候搭把手。
其他人,包括他自己在内分两波到地里和山上干活,锄草、浇水、捉虫。
这段日子江逸渐渐发现,古代粮食产量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天收,尤其是在水肥管理上,十分不科学。他决定通过自家的尝试,至少让枣儿沟的村民形成按作物成长周期浇水施肥的观念。
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一个时辰。
下午,全体出动,到河边挖胶泥,做土坯。
这样一来,正好避开了一天中太阳最晒的时候,人不至于太辛苦,也不用担心土坯会晒坏。
这样的安排几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为什么说几乎呢?因为,江逸跟着下地的想法被驳回了,与他低效率的田间劳动相比,针线坊显然更需要他。
更何况,如果他留在家里,还能给辛苦劳作的众人准备些营养丰富的饭菜。一举多得。
江逸最终妥协,和大山调换了位置。
日子照着他的计划一天天过着。
唯一不同的是,下午晒土坯的时候多了许多小帮手,大多是学堂的孩子,还有些没在学堂读书的也跟着过来帮忙。
这个时间孩子们往常都会看着小鸭们游泳吃草,顺便给家里的牲口家禽割些草叶或者找点其他吃食。
如今鸭子们都被赶到河边,在那里愿干嘛干嘛,它们的小主人则积极地加入到了江逸家的干活队伍中,挖胶泥、运送土坯,干得可起劲儿了,根本不比大人差多少。
江逸原本还担心人家大人会有意见,没想到,后面几天甚至还有大人们专门把孩子领过来让江逸尽管指派。看那架势,如果不是地里农活多,他们自己肯定都得过来帮着弄。
孩子们干活纯卖力气,不会使巧劲儿,江逸怕把他们累坏了,每次劝他们去玩的时候,这些半大小子们总会无辜地看着他,一副“我是不是做错什么”的表情。
江逸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干脆由他们去了。
他琢磨着等闲下来之后给孩子们准备些好吃的好玩的,不然心里过意不去啊!
这天上午事情不多,针线坊里用不着他。正好,江春材送来了些好东西。
“小逸,你看看,这是我种的山药。村里没人种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收拾,没想到长得还挺粗。”江春材一脸喜气,显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十分满意。
江逸也高兴得不行,之前就听英花提过好几次,没想到真是麻山药。
这可是好东西,当初他们做项目的时候,枣园旁边就是他们学校兄弟专业的麻山药基地,每年收获的时候他们也能跟着沾沾光。
人家经费可比他们充足多了,没办法,麻山药浑身是宝,吃法也多样,麻山药露还被那帮家伙做成了品牌。厂商一高兴,上百万的经费眨眼工夫到位,地方政府也有奖励政策。
当初看得江逸他们是眼红不已,因此他对这东西可谓是印象深刻。
“大伯,这东西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还可以和排骨一起炖,味道不错。”江逸翻看着地上的几支带着枝杈和须根的麻山药,心里想着或许是没经过人工培育的关系,品相算不上好。
江春材听了他的话,十分惊喜地问:“你吃过这个?”
江逸点点头,“我管这个叫麻山药,能食用也可入药,产妇、脾虚者以及消渴症患者最适合吃。老人小孩多吃些也没坏处。”
“对对对!”江春材连连点头,“那几株秧苗是我上次出门一个博陵的朋友送的,当初他也是这么说。我一听这么好就想着带回家种种,若是能成也算给咱们村多寻了一条路。小逸可会种?”
江逸不好意思地笑笑,实话实说:“我只见过人家种。”
江春材闻言有些失望。
江逸安慰道:“大伯若真想种何不问问您那位朋友?或者干脆去一趟博陵,怎么说也要买秧苗。”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这博陵镇在保定府南一百里,距咱们这儿少说三百里地,中间翻山越岭的往快了算也得走上六天,这中间的一应花销不说,光是雇车的钱就不是小数。哎!我再想想吧!”江春材越合计心里越苦。
江逸心思一转,倒是有了些想法,但他没立即说出来,万一到时候不成反而让江春材失望。
把江春材送走后,江逸心里也有了主意——不是要犒劳孩子们吗?正好做些麻山药的糖葫芦。
没有竹签可以用木签代替,枣木心实,削好了之后又硬挺又干净。江逸把这活交给了谭小山,这孩子也不问有什么用,江逸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江逸趁他削竹签的工夫,把麻山药洗了切成段上锅蒸。
在这期间江逸又找来光面的案板,用冷水泡过之后晾在一边。还有一大块冰糖,这东西是他上次去县里的时候见到的,买了好大一块,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
约莫过了二十来分钟,锅里的麻山药变软了,白色的肉质边缘泛着微微的紫色,就算是蒸好了。
这时候谭小山也已经安安静静地削好了三十多根木签,用水洗干净之后整齐地码在一起。
江逸赞赏地拍拍他的肩,“待会儿做好了,给你挑根最大的。”
“给……小宝。”谭小山一本正经地说。
“呵,你小子!”江逸忍不住笑了。他手上不停,把蒸好的山药段一截截插到木签上,每插好一串就放在高粱秆编的盖帘上,没一会儿就插了十来串。
谭小山在一旁看着,很快就学会了。他也开始帮着江逸弄。
谭小山从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着谭木匠做木活了,自小练就了一双巧手。他串出来的山药串怎么看怎么比江逸弄的多出了几分美感。关键是人家速度还快。
江逸干脆摊摊手,把这活交给他做,自己跑去生火、熬糖色(shǎi)。
他把那块超大的冰糖用干净的麻布裹了,找了块石头狠命砸,全部砸成小碎块以后才丢进锅里,又加了些水。
熬糖色刚开始要用大火,等到糖色微微发黄、开始冒泡之后就立马变小火。火候不到黏性不够颜色也不好看,过火了会发黑发焦口感变苦。
如今江逸用惯了这种烧干柴的土灶,也渐渐练就了一副掌握火候的本事。糖色熬得不轻不重刚刚好。
“小山,快把麻山药串拿过来!”江逸在厨房喊。
谭小山关键时刻机灵得很,端着一盖帘山药串就送到了江逸手边。
江逸捏起一串,在泛起的糖泡上转了一圈,基本沾得均匀之后,“啪”的一声摔在一旁的案板上,再朝着自己的方向一拉,好看又好吃的糖片就出来了。
“成了!晾凉后就能吃。”江逸抱着手臂观察了一小会儿,还挺有成就感。
谭小山咽咽口水,眼睛往学堂的方向瞄了一下,问:“小宝什么时候下学?”
江逸看了看院子中间的日晷——这还是他特意让苏云起买的,“大概还有半个时辰吧,不用等小宝,待会儿晾好了你可以先吃。”
谭小山摇摇头,又跑到院子里穿串去了。
江逸看着他的背影笑笑,继续手上的动作。
青砖围成的院落组成一方小小的天地,厨房里“啪啪啪”粘糖葫芦的声音,伴着学堂里朗朗的读书声,还有草庐里妇人们的轻声细语,和谐而美好。
让人的心也跟着安静下来。
第52章 送吃食
麻山药的糖葫芦毫不意外地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欢迎。
无论是外面脆甜的冰糖片还是里面软糯的麻山药,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物,孩子们一只手抓着签子,另一只手还在下面小心地接着,舍不得浪费一点儿。
江逸特意做得多,给孩子们一人分了一根之后还有剩,就让梅子给做活的妇人们送过去了。
那些婶子大娘们看着孩子们吃得香甜,确实有些眼馋,没想到还有自己的。让江逸意外的是,她们不仅没表现出高兴,反而一迭声地推辞着:“哎哟,我们哪能吃这个,快拿走罢。”
“谢谢东家的好意,老婆子们牙口不好,吃了也浪费!”
“是啊,给孩子们留着吧,他们读书费脑子,应该吃些好东西。”
梅子也是个口才好的,当即就脆生生地说道:“这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只是逸哥给大家做的零嘴而已,若说辛苦不辛苦的,婶子大娘们整日里费眼费手地做活,不比他们辛苦?”
“我们做活也不是白做,哪有脸再吃东家的东西?”有位外村的大娘诚惶诚恐地说了一句。
“逸哥儿做出这么多来就是为了给大伙都尝尝,快别推辞了。”夏荷放下手中的针线,给英花和江春草打了个眼色。
江春草会意,笑盈盈地说道:“做活是做活,吃喝是吃喝,他们家什么样嫂子们待熟了就知道了。”
英花主动拿起一根,张嘴就咬下一大块来,咂吧着嘴扬声说:“哟,还真甜!你们也吃,别拘着。小逸那孩子惯会鼓捣这些,好吃又新奇,出了这个院子你们可是想吃都吃不到。”
“大娘说得没错,这吃食就连京城都没有。”梅子跟着应道。
有英花和江春草带头,同村的几个也纷纷应和着,大大方方地吃了。
梅子趁机把剩下的塞到其余人手里,倒是没人再推辞。
妇人们一边小心翼翼地吃,一边说着“真甜、真好吃”“东家人真好”之类称赞的话。
其中有个外村的大娘,边吃边问英花:“上次我说的那件事,你可跟东家提过没有?”
英花嚼着一块糖片,顺嘴回道:“我倒是想提,你看他们家这事儿一件连着一件的,又是整地又是鼓捣山,过两天还得盖偏房,想来就算咱们提了小逸也没心思细想。还不如过些日子安生了再说。”
那人忙说:“还是你想的周到,等这些事过去了再说也不迟。你是知道的,我也没差心,就是觉得两家合适才有意搓和。”
英花笑笑,“我还不知道你?不用说道这些!我知道你不是专门做媒的,即使这事儿成了也捞不到半点好处,不过是热心肠罢了!”
那人听英花这样说,脸上更多了几分笑意,“你明白就好,别让我好心办了坏事就成。那家姑娘是真不错,样貌性格都好,祖上也出过官身,更巧的是还和东家年纪相当,错过了恐怕再难遇到。”
“让你这么一说还真不错,你放心,等过几天闲下来了我一准去说。”英花笑着应道。
她们说这些的时候也没背着人,妇人们当个闲话似的,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忘了,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
谁都没注意到,夏荷抓着布料的手,越收越紧。
土坯承重不如青砖好,所以一般土坯房都会建得矮一些,这样一来用料自然就会少上一些。
江逸他们前前后后忙了十来天,前几批打制出来的土坯已经能用了,数量上还差一些。
眼看天越来越凉,若是再拖下去等着土层开始上冻之后就没办法挖地基了。江逸打算边打坯边盖房,两边都不耽误。
各地盖房子都有一定的讲究,当初搭草庐的时候江春材就提醒过江逸,偏房只能靠着西墙,东墙阴下是给家里的家禽牲口们留着做窝的。这样一来,要想盖偏房就得把草庐拆了。
江逸提前跟王石打了招呼,这批鞋交上去之后,就先歇几天工。
王石也传过话来,这些日子朝廷频繁派兵,城里的百姓们心里的弦也绷得紧紧的,鞋子不好卖,歇几天也无妨。
大山传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明显的担忧,整个人都蔫蔫的。
江逸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担心什么?以后啊,咱们家赚钱的营生只会越来越多,还能饿着你不成?”
大山对江逸向来有种与生俱来的信任感,一听这话,立马把担忧和沮丧抛到了九霄云外。
江逸却多转了一层心思,如今鞋子难卖纵然有打仗的缘故,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其实这是早晚的事,他和王石包括李家少奶奶在内心里都明白。只是这话就没必要对大山说了。
唯一对不住的恐怕就是针线坊里这些做活的人,她们被介绍进来的时候是抱了很大期待的。
江逸想着,若是真到不得不解散的那天,就把方子告诉她们,这样她们自己在家也能接个零活,挣些家用,若是辛勤些,反而会比在这里打工赚得多。
江逸脑子里转着这些想法,手上也没闲着。
刚刚大山说李家少奶奶快生了,胃口却不好,正好麻山药剩下了几根,江逸打算做份山药筋腱汤让大山送去,到时候上屉热热就能吃。
不得不说,他们家能走到今天,多亏了余素娥的提携。江逸每每想起来都会异常感激。
灶上的香味渐渐溢了出来,火候差不多了。
江逸还没着急起锅,小黑熊就“呜呜”叫着扒上了锅台,那只黑乎乎的小熊掌一边拍着锅盖一边扭头看着江逸,生怕他忘了似的。
江逸忍俊不禁。
“知道了,待会儿就掀锅,一定有你的份,好不好?”他把小黑熊抱到一边,免得烫着。
不知道这家伙是断奶断得太早还是品种问题,好几个月过去了,小黑熊也就在刚开始的时候蹿了蹿个子,后面几乎没长多少,江逸一只手就能把它提起来。
“我还想着你能长成威武的大黑熊呢,看来是没希望喽!”江逸怜爱地揉了揉小家伙毛绒绒的大脑袋。
“呜呜……”小家伙扭着脑袋蹭触着江逸,软趴趴地撒娇。
自从小宝进学堂读书之后,小黑熊第一喜欢坐在小池塘边看小鸭子们游泳,第二喜欢黏在江逸身边。
江逸在针线坊帮忙它要跟着,江逸去河边看土坯它要跟着,江逸在厨房做饭它就在一边守着。无论江逸怎么捏它揉它拿好吃的逗它,它都不带生气的。
原本做活的妇人们见了小黑熊还挺害怕,后来看透它这副绵软又黏人的性子之后,完全放下了心,甚至有些胆大的还会主动摸摸它。
这倒让江逸松了口气。
说实话,他还真担心因为自家养着只“凶猛”的动物而惹得别人说闲话,万一以后东家死了羊西家丢了鸡的,都来找他计说法可就麻烦了。
当然,如果是只绵软的小动物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了。
山药筋腱汤做好之后,江逸找了个结实的饭盅盛了许多,大山喜滋滋地骑上追云就去送了——不知道是因为骑马高兴还是因为送汤高兴。
傍晚散工之前,江逸跟英花说了这批活完了之后要歇几天的事,到时候把这些日子的工钱也顺便结了。
大伙早知道他家要盖偏房,也料到了会歇几天,听说要结工钱就更高兴了,一个个喜气洋洋地讨论着要去县里逛庙会。
江逸这才知道,广昌县每逢农历九、十月交替的时候有庙会,到时候临近几个县能来的百姓都会凑过来看热闹,县里有钱的老爷们还会轮番请有名的戏班们搭台子唱戏,还有舞狮子的、敲花鼓的,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江逸想着,等把手头的事情了了,他们一家也去见见识识,有幸能逛一逛这古代的庙会,想想还挺令人期待的。
大山天黑了才回来,脸色不太好。
江逸有些纳闷,“怎么了这是?出去的时候不是挺高兴的吗?”
大山闷闷地把马牵到马厩里,卸了马鞍添了草料,梗着脖子不吱声。
江逸更纳闷了,试按性地问道:“汤盅摔了,没送成?”
大山动了动嘴唇,憋出两个字,“不是。”
“那是怎么了?”江逸有点急了,不是让人欺负了吧?莫名想起那个死掉的江二,江逸一阵闹心——这才过上几天安生日子?
大山闷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说:“逸哥,李少奶奶都快生孩子了,李少爷还跟她吵架!”
江逸愣了一瞬,反应过来之后又松了口气,好笑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人家吵架了?”
“我都看见了!”大山愤愤地说。
“夫妻吵架还不是常事?床头吵了床尾和呗,你瞅着吧,保准儿明天就能和好。”江逸语气轻松地说。
大山把水瓢往桶里一扔,肯定地说:“不可能!李少爷瞒着李少奶奶在外面养戏子,李少奶奶是不会轻易原谅他的!”
江逸愣了一下,有些为余素娥不值。然而,在这样的社会中这种事太正常了。他们这些局外人又能做得了什么?
江逸只得开玩笑似的说道:“确实是李少爷不对,你可不能那样做。”
大山瞪大眼,连忙保证道:“逸哥,我不可能做出这种事!”
江逸好笑地拍拍他的肩,“这话留着跟你媳妇儿说吧!”
大山挠挠头——媳妇儿?
头脑中莫名其妙地出现了李少奶奶站在花树下摸着肚子温柔地笑着的样子。
好像……也不错。
江逸从马厩转出来,跨过门槛走进堂屋,正好看见苏云起坐在桌边喝茶。
江逸眨了眨眼,特意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恶声恶气地警告道:“你也不许做出那样的事,听到没?”
“……”苏云起保持着端着茶杯的动作,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江逸白了他一眼,潇洒地走掉了。
苏云起看着他嚣张的背影,笑得无奈又宠溺。
第53章 说亲事
挖地基这天,村民们都赶过来帮忙了。
和上次盖后屋时的分工差不多,窗户门槛等涉及到木工的活自然是交给谭木匠做,剩下的挖地基、垒墙体等技术活交给村里的熟手们。其余的人就帮着搬砖、和泥、打下手。
若是有人偷懒耍滑或者闲待着不干活,就等着让人念叨吧!
大海他们这段日子跟村民们混熟了,就连这边的口音都学了个七八分像,村民们爱听他们说在军营中的趣事,什么哪个将军喝多了大半夜操练新兵啊,什么有人偷着赌钱把裤子都输掉了,每每惹得大伙一阵笑。
从些以后枣儿沟的村民们都一致认为在江逸家帮忙最好了,有肉吃还有故事听,这日子就跟过年似的!
江逸不用干活,只负责给大伙准备丰盛的饭菜就行。
英花、江春草还有族里几个婶子大娘一早就过来帮忙洗菜收拾,厨房里有这些女人们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比外面还热闹。说到尽兴的地方,她们还非要拉着江逸表态。
每每这个时候江逸就会由衷地羡慕苏云起——这人一早就出门买石灰去了。还是江逸指派的。
江逸观察了一下村里的房子,发现土坯房刚盖成的时候方方正正挺好看,风吹雨淋之后就会变得坑坑洼洼。尤其是内墙上,特别容易掉土。
参考现代的房子,江逸就想到这么一个办法,他决定用石灰粉把内墙、外墙和地面都抹一遍,这样房子能结实些,也干净。
人多的时候就显着活少,不过几天的工夫,结结实实的两间屋子就垒成了。
一家人看着这座光秃的连屋顶都没有的房子,心里却是无比满足——这可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呀!
那一块块方正的土坯,可都是他们亲手挖的胶泥,亲手掺得土,亲手打出来的。
不到两个月的工夫,大海他们几个,包括大山、云舒、江逸在内,都明显黑了一层,身上的酸痛就更不用说了。
看到成果的这一刻,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着:之前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垒墙体的时候,江逸特意跟技工商量着在里面留了烟道,这样盘上土炕以后就不用再额外垒烟囱了,而且烧炕的时候整面墙都是热的。
江逸特意让人把灶台盘在了外面,这样屋里熏不到烟,能干净很多。
新屋一共有两大间,南边那间连着前屋,云舒挑了当学堂。
江逸磨着苏云起用河滩上的胶泥混着鹅卵石在屋里垒了个大肚炉子,可以烧干柴也可以烧炭,免得孩子们上课的时候冷。
北边那间留给妇人们做活用,江逸和小川合力在临窗的一面盘了一个足足占了半间屋子的大土炕。
这个过程说起来都是泪。
这帮人里只有小川入军营前住过土炕,江逸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会弄。而小川见江逸叫他,就以为江逸会,所以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结果两个人一碰头,才发现对方也是只见过猪跑没吃过猪肉的,最后只能边琢磨边试验,垒了拆拆了垒,折腾了好几回才把土炕给顺利盘上。
接下来就等着房体晾干,然后再上屋顶,这房子才算彻底完工。
好在天公作美,连着半个月日头都很足,房子里的湿气很快就蒸干了。
江逸请人看过之后,选了个好日子摆酒席、上屋顶。
这边的屋顶大多是那种带一根横梁的悬山式,虽然下雨的时候能避免存水,却也十分费料。
江逸却打算搭成平的,横纵交错着搭上横梁和椽子,上面用秸杆和着泥一层层铺了,再压上厚厚的土夯实了,最后抹上一层石灰,再留几个出水口避免雨水存在屋顶上。
这种设计参考了现代农村的平房,住上十年八年都不用担心会漏雨,收了粮食还能摊在屋顶上晾晒,可谓是结实、美观又实用。
一个老技工听了江逸的设计,兴奋地一宿没睡着觉,翻来覆去地比对,最终修改得更加完善。
江逸十分感激,专门打了半斤酒给人送到家里,把老技工乐得合不拢嘴。
农村上梁是大事,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在一旁喊着“大吉大利”,还要放炮、摆酒席。讲究的人家甚至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一家平安,子孙绵延。
摆酒席的时候出了个小意外——谁都没想到,里正竟然不请自来——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了江逸的设计,一定要亲自来看看。
十几个村子的里正,几乎是掌握着这些村子的一应事物。直白地说,没有里正的首肯你就盖不了房、买不了地甚至迁不了户籍;如果你跟里正关系好,没准就能给你虚报些年岁免除徭役,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别看区区一个里正,那也不是谁想请都能请到的人物,对主人家来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更何况人家还特意备了礼。
江逸和苏云起没显出什么,三叔公和江春材倒是高兴坏了。
江逸还是第一次见里正,第一印象还不错。
这位里正是北坛村人,名叫王平,中等身材,面白,微胖,看上去和和气气的,就像电视上演的小地主。年岁看上去倒比江春材还要小一些,据说也是考了功名的。
“你们家又是办针线坊,又是办学堂,这些都是于百姓有益的大好事,按理说老朽早该来道一声贺,奈何一直抽不开身,江小友千万别见怪。”里正笑眯眯地说着客气话。
江逸连忙说:“原本应该请您的,又怕扰了您的正事,您千万别怪小子礼数不周。”
里正摆摆手,嘴上说着:“哪里、哪里。”脸上没有半点不高兴。
一屋子的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
于是,除了酒席上的座位稍有变动之外,其他照旧。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来渐渐发现里正并没什么架子,时不时还会主动跟人搭话,别人问话时都会笑眯眯地回答,于是大家也就慢慢放开了。
总之,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干活的时候自然也更加卖力气。
里正是个有眼光的,一眼就看出了这种屋顶的各种好处,眼中明显带了几分深思。
他特意问了江逸,可愿把这种设计公开。
江逸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里正赞赏地拍拍江逸的肩,感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
偏房盖好了,江逸总算能踏踏实实地喘口气了。
然而,这口气还没喘匀,英花就找上门了。
英花是个爽快性子,她最不善拐弯抹角,而是开门见山地说明了来意:“小逸呀,如今你娘不在了,你爹又不在身边,有些事大娘就得多嘴提上一提——眼看着过了年你就十七了,这亲事早该定下来了。”
江逸惊住了,支支吾吾地说:“那什么……大娘,这事儿不急……”
英花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不急什么呀?咱们这儿的规矩,订亲之后放三年,就算你今天订下了也得等三年才能把人娶进门,那时候你都多大了?”
“为什么?”这话一出口,江逸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天知道,他真的只是好奇而已。
然而,英花却不这么想,她“扑哧”一声笑了,“你看,急了吧?”
“我就是随便一问。”江逸讪讪地说。
“得了吧?少在这儿装,哪有小子不想媳妇的?”英花一脸“我什么都懂”的表情,“那闺女我和你春草姑姑都去看了,不羞不怯的挺招人喜欢,听说还念过书。和你倒也般配。”
英花喝了口水继续道:“对了,这丫头论起来还是里正没出五福的外甥女,虽说离得远了点,却也常走动。你要是有想法,不如就给你爹去封信说说,他要是没意见就早点定下来。省得一大家子跟着你操心。”
江逸一听就急了,“大娘,这才到哪儿啊?”
英花叹了口气,劝道:“小逸啊,大娘心里明白,你不一定能看上咱们这乡下姑娘,可是,凡事讲个缘法,既然说到这儿了,就是有缘。”
“大娘,不是看上看不上的问题,那什么……我……”江逸抓抓脑袋,苦恼着要怎么解释。他能干脆地对苏云起说自己喜欢男人,却没办法对英花开口。
旁边,苏云起的脸色已经明显不太好了,他轻咳一声,开口道:“大娘,您有所不知,苏江两家早有婚约。”
“这……”英花此时的表情比方才的江逸还要惊讶三分。
江逸也没好到哪儿去,他拼命给苏云起使眼色,生怕他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苏云起看了他一眼,不急不缓地道:“还请您别怪小逸瞒着您,他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
英花从惊讶中反正过来,露出一个笑,“你这孩子,有婚约了不早说,害我白忙一场!”
江逸暗地里拧了苏云起一把,回过头来窘迫地看着英花,“大娘,实在不好意思,我……”
“我就是那么一说,你还当真了?”英花打断他的话,脸上笑意未减,“反正待着也是待着,不过多跑了两步路而已。唉,你这边有着落我也就安心了,旁的都是小事。对了,我得赶紧回了人家去!”
“这就走啊?您再坐会儿呗?”江逸心虚地说。
“不了,早点跟人家说清楚了咱们心里也踏实,省得叫人家挑出错来。”英花站起来就往外走。
夏荷不知道在门外站了多久,她看到英花突然出来,也来不及躲,只得忍着羞窘打了声招呼。
英花对她比往日更亲近了几分,拉着她的手赞了一句,“是个好姑娘!”
第1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