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人生大赢家 作者:非摩安
第57节
刘德妃的日子也不好过,她一直都很受赵恒爱重不假,可谁让半路杀出个小妖精——字面意思——呢,血浓于水的宝贝儿子,和爱重的女人,男人啊,尤其是盼儿心切的男人,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出这两个在他心中孰轻孰重了。刘德妃虽没有失宠,但到底不比从前了,再加上她也是千盼万盼来的儿子,因为她自己造的孽早产了,使得小孩儿体弱,到底没活过两周岁就夭折了。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变态,在多重折磨下,刘德妃黑化了,她借由她儿子的夭折,恳请赵恒请来了当朝最德高望重的了无大师来给她儿子做法,送他安然往生。
这自然是要“暗度陈仓”:祈福是假,捉妖是真。刘德妃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所以这一次等待她的也仍旧是“意外之喜”——
了无大师佛法高深,乍见虚岁三岁,穿着一身描金大红色对襟,头上用红头绳扎两个冲天鬏,眨巴着一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的寿春郡王,当下就愣住了。
刘德妃当下便以为了无大师是看穿了寿春郡王的真身,下一刻就要来一句呔,妖精了,可等啊等,刘德妃也没等来这句话,而是等来了无大师对官家说:“此子非同凡响,官家得此子乃我朝大幸,善哉善哉。”
哉你妈个头!
刘德妃喉头腥甜,原是一口心头血哽了上来,变态不成,就只有自取灭亡了,她当下什么都不顾了,嚷嚷起来:“官家,您这心头肉却是不凡,他根本不是人,他是狸猫成精啊,官家!”
赵恒的脸立马阴沉了下来:“德妃,休得胡说!”
被狸猫精的真狸猫精,寿春郡王很是天真烂漫的背着小手说:“喵喵,我喜欢喵喵。”
——是哒,虚岁才三岁的寿春郡王在“猫”和“喵”这两个字上,总是带着那么些可爱的口齿不清来着。
赵恒的脸色都缓和了。
可人家寿春郡王明明很萌的喵喵说,看在刘德妃眼里是狸猫在说话,听在她耳朵里也是“喵呜喵呜喵喵呜”,成了彻底压弯她的一根稻草,很是疯魔般的呵呵笑起来,完了冷不丁就冲着寿春郡王过来,“狸猫,我打死你这个狸猫精!”这是要手撕人寿春郡王了。
想当然的手撕未遂,而这手撕未遂的后果很严重,刘德妃被打入冷宫,她手下包括郭槐一干人等自然是连坐了,郭槐在圣旨下来前就相当生无可恋的把自己给吊死了,嘴角还带着解脱的笑容。
至此,刘德妃一系退出了舞台。
喵喵殿下,呸,是寿春郡王在皇城中的地盘得到了进一步扩张,彻彻底底成为了皇城小霸主,人人得而敬畏之,当然也不止愚蠢的凡人,还有皇城甚至渐渐扩张到整个汴梁城的猫子猫孙们。说起来,当猫儿静卧墙头时,有谁会怀疑那是一只线猫(与线人对应)呢,便是自家的猫来书房,在宣纸上踩出几朵梅花,也只会认为猫儿顽皮,不会认为人家是只有雄心壮志,来做间谍的猫吧。
可有人就要问了,难道宋朝的文武百官家都养猫吗?答案还真是,不是做臣子的养,就是家里的夫人养,谁让官家家里就有一古灵精怪,人见人爱的喵喵殿下呢。寿春郡王咱养不成,可养只猫“借物喻人”没罪吧,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引猫入室啊!
不过,这是喜闻乐见的,对吧?
就在这猫族地位压过狗族地位的形势下,寿春郡王也跟着长成大孩子了,地位也是节节升高,从寿春郡王进中书令,过两年又为升王,在八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在朝野地位稳固。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赵恒驾崩,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是为宋真宗。
太子殿下赵祯登基为新帝,年仅十三岁的新帝着明黄五爪飞龙缂丝龙袍,一双明亮有神的猫眼将他衬得……更加稚嫩,更别提人家还有点婴儿肥呢,这种情况下似乎没那么多威慑力,但跪在九层御阶下的文武百官可不会这么想:先帝身体也不是这一年就不好了,而是前几年身体就不怎么好了,那时候太子殿下很顺理成章的再侧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
待到真宗驾崩前两年,太子殿下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因为太子殿下年幼又面善(可爱)而轻视他的,家里耗子都不光顾了。说句通俗的那就是谁不听话,就这么挠几爪子,挠到你服气,乖乖做朕的铲屎官。咳,对太子殿下的非凡能耐,大臣们领略多了,不服不行,也就官家还被蒙在鼓里,认为自家太子还是个需要长辈庇护的乖孩子,这不,在驾崩前不放心他的乖宝,就指了他的弟弟,朝野中有“八贤王”美称的泾王赵元俨来辅佐朝政。这里面说起来还有点八贤王摄政的意思,到底太子殿下还年幼,还有好几年才成年呢。
当时的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想官家您是不是病糊涂了?太子殿下是人不老心老啊,瞧瞧前阵子才被他小人家挠的撞柱子明志……未遂的御史大夫;看看原本斗得你死我活的分别以寇凖、丁谓为首的两派,斗来斗去就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斗到我们手牵手,我们一起死了,蓦然回首,大权都回到太子殿下手中了;听听被贬谪官员们的悔不当初的哀嚎声等等。如果说这样的太子殿下登基后,还需要人来辅佐或者摄政?官家,您其实不是疼爱您弟弟八贤王,其实是挖坑给八贤王跳的吧?难道皇家就没有真兄弟情了?
诸位大臣绝对阴谋化了,赵恒是真不知道他家乖宝吊炸天了呀。
可怜真宗就这么在临驾崩前还被臣子们阴谋化一回,还没能解除这误会,唉。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太子殿下的演技越发出神入化了,明明是朵霸王花,他愣是在真宗面前演成了小奶猫——唔,这绝对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即便太子殿下真的是一只刚化形也就十来年的狸猫。
其实吧,真的不止大臣们这么暗搓搓阴谋了,德高望重的八贤王也忐忑了,他虽然不是那种贪恋权势之人,可有时候人言可畏,所以思忖再三后,在太子殿下登基后,八贤王就进宫推辞这辅佐大任了。
八贤王进宫时,官家正在……晒太阳。
听八贤王请辞,官家那双本就又大又圆的猫眼瞪得更大了,莫名的还有种泫然欲泣的错觉。平时在朝野,在民间都人气很高的八贤王立马就感受到宫人们投射过来的谴责目光。
八贤王:“……”
官家没说话,有一下没一下的挠了挠御花园里开得正盛的花,花瓣簌簌掉了一地。御花园里的花哪个不是花中极品,不过呢,等官家挠完一盘,立马就有官人眼疾手快的送上另一盆,还一副“让官家折花是你的荣幸”的神情,不是有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吗?
八贤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周围官人的神情太一致了,让八贤王都觉得自己的‘官家这么浪费是不对的’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了?毕竟官家小小年纪的——等等,这不对,官家虽然年纪小,但已然心有万千沟壑了,不需要他这个皇叔来“画蛇添足”了。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叫了一声官家,理所当然的又得到一波谴责的目光。
八贤王:“……”
官家被叫得回过神来了,他一甩手不再蹂躏价值不菲的鲜花了,只是往花簇旁一战,素色的绛纱袍穿在身上,粉白的脸都衬得他似在散发寂寥的气息。让多少少女羡慕嫉妒恨又长又翘的睫毛颤啊颤的,再配合着那双明亮又水润的大眼睛瞟你一眼,无不让人感觉心里就跟有只猫爪在挠啊挠的,他说什么你就得答应,何况人家都还没说话呢。
八贤王垂下头。
看穿了心灵的官家微微叹息,这叹息也跟直接叹到你心里似的,“八叔可是担心人云亦云?”
八贤王默认了。
“朕明白了,八叔就安心回府等朕的好消息吧。”一直逻辑死,从未超越过的顾青说着神情就振奋起来,瞬间点亮起来,把满园花草统统比下去了。八贤王被人家那笑脸弄得一愣一愣的,就迷迷糊糊的出宫了,等回到王府才回过味来,“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官家是不是理解错他的用意了?
八贤王虽然蒙了一头雾水,但并不影响他就闭门不出,不理朝政了。可这样的清闲日子,等到十天后就被组团来请他出山的大臣们被打破了。
组团而来的大臣们见到八贤王就跟见到亲人似的,八贤王定睛一看,原本光鲜亮丽的大臣们一个个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眼底下都是乌青青一片,八贤王忙问:“出什么事了?”
八贤王不问还好,一问大臣们差点泪崩。
“王爷,臣等已经十天没睡好觉了,不,是没有在晚上睡觉了啊!”
“王爷您就行行好吧,回去当差吧!”
“王爷,您不回去当差,臣等就没办法在晚上睡觉啊!”
八贤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等问清楚后,八贤王也是哭笑不得——
做太子时地位超然,成了官家后也一样大权在握,还更加名正言顺的官家当政后,下的第一条政令就是把朝会时辰颠倒了个,也就是从大白天的颠倒到了半夜。
有权任性。
大臣们起先也没抗议,不就是日夜颠倒吗?可过三天,大臣就不这么认为了,这本来作息规律被打乱了,夜里就是该睡觉的时候偏偏得精神亢奋,没办法就只能多喝浓茶,可等在夜里上完朝回家补觉吧,因为喝太多浓茶反而睡不着了。如此往复的,大臣们就严重缺眠。
他们倒是想抗议呢,可官家也是跟着日夜颠倒的啊,大家都一样,你好意思抗议?可怪就怪在这里了,官家晚上开朝会时精神反而更好了,那大眼睛都往外放光,照着谁谁要是撑不住打瞌睡,不好意思,你就自认倒霉吧。真的,是真倒霉,这不是说罚铜币就完事的,逮住了不罚钱,自己上来抽签——没错,官家弄了一笔筒的罚签,上面的惩罚都是那种“自己痛,别人笑”的类型,比如当众放歌一曲(说来也奇怪,抽中这个罚签的都是五音不全的类型),再比如将自己的糗事,得一半同僚认为这真糗你才能通过(所以遇到同僚缘不好的,就等着糗事连连讲吧),诸如此类的。
再如此又过了七天,朝中文武百官有七成的人都中招了,再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必须得曲线求国,于是大臣们就追溯到实行日夜颠倒政令前一日了,再于是就有了琢磨出官家用意的大臣们就跑到八贤王府,哭着喊着要八贤王出山这件事。
八贤王被“赶鸭子上架”般的簇拥到皇宫里,白天也就比晚上精神稍微差那么些的官家顿时笑靥如花,“这很好。”
大臣们着实松一口气,可晴天霹雳的,当天晚上官家又召唤他们开朝会了。
大臣们:“……”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qwq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夜里开朝会告一段落后,文武百官又迎来了“晴天不上朝阴天上朝”,“不在金銮殿上朝在御花园上朝”,更奇葩的还有一次官家爬树上就不下来,他们就在下面仰着脖子聆听圣训,等朝会开完了脖子好半天都没低下来;不对,不知道这和冬天时一次官家在龙床上赖床不起,他们只有围着龙床排排坐跟官家议事那件比起来,哪个更奇葩?等等,还有一次是冬天下雪了,官家带他们打雪仗……挑不出哪个更奇葩了。
宋朝的文武百官就这么欢乐多的迎来了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官家十八岁了,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呸,是面如冠玉,同时这一年是大比年,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都来汴梁城参加会试以及殿试。
待到殿试时,试卷呈到官家面前,八贤王在旁作陪,忽听官家赞叹一声:“庐州包拯,好。”
八贤王等了片刻也没等来官家说好在哪里,只有自己开口问好在哪里。
官家就眨巴着他那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给出一个让八贤王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的答案:“好在名字好。”
八贤王:“……”
不管八贤王信不信,竖起耳朵听到这话的大臣们信了,给家里的孙辈纷纷起名为“包拯”的“拯”也就顺理成章了,试想想等数年后,满朝文武一棍子打下去十个里面有四个都叫“x拯”的。唔,想想的还是很美好的…吧。
不过现在的关键并不是这个,庐州包拯都来了,南侠展昭还远吗?
——哦,你或许会问南侠展昭不是历史上的人物,他怎么会出现?狸猫换太子都出现了,真狸猫成精都做官家了,你还会认为这是正史吗?野史都没有这么玄幻的。
——喵~
第215章 秦皇[六]
百越,指的是岭南越族,是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民族的统称。他们由众多族群组成,排外不说,那边也是蛮荒之地,多蛇虫,林中多有瘴气。如果贸然攻打的话,秦国军士们根本就讨不着好。
十八公子这么一说,自有人不服气了,认为他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十八公子似乎被噎住了,也只是似乎而已,因为他接下来抛出来了一连串关于越族的问题,不说把不服气的人问的哑口无言,便是在座的各位也是面面相觑。
十八公子很满意这种效果,他微微一笑:“我可以郑重保证我并非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们不要那么不淡定么。”
秦始皇:“……”
扶苏:“……”
众位大臣:“……”
始皇陛下惊奇之余就问小儿子:“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八公子喃喃了这么一句,众人恍然,十八公子爱看书大家都知道,没想到他博览群书连这方面的书都看过,这么想的众人都是太天真了,因为十八公子下一刻就笑嘻嘻的说:“哦,刚才那句我只是有感而发,和先前我说的事没有任何关系,我之所以知道的那么详细,是因为在章台任职的官员有从百越来的啦。”
在座众人:“……”这不是浪费感情吗?
始皇陛下爱儿子爱脑补,能从小儿子知道那么多那么详细这件事上,联系到小儿子是知道他对百越势在必得,所以就事先了解那么多,多么孝顺的好孩子。
——所以说,好孩子都是脑补出来的。
被十八公子这么一搅合,大家逻辑有那么点混乱,所以不知不觉的就直接跟着十八公子的逻辑走了。听十八公子的提议,说什么“走出来”,“从三面包饺子”,“一石二鸟”等等的,乍一听都很有道理,而始皇陛下在斟酌过后也同意了十八公子的提议。
所以是
大将军任嚣带领十万大军,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也不说往今广西地区的越族地区进攻,就那么驻扎下来,然后……开始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该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能使得秦军的粮饷络绎不绝的运到岭南。
秦军确实运了粮草过来,一方面是供给驻扎的军队,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发展番禺,再来随着秦军粮草的运输的还带动了商队的发展,于此给番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章台的发明也进一步传输到了岭南来——使得番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新建设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可对番禺往南的越族们来讲就不是一件好事了,首先他们很清楚秦军是打定主意要攻打他们了,他们也做好了和秦军刚正面的准备了,让秦军知道知道他们是一块硬骨头,想啃了他们,做好崩掉你们大牙的准备吧!
可等啊等,秦军就是不往他们这边进攻,似乎就是在番禺和南越划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他们就不越雷池一步!
这是什么意思?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阴谋!
这必须得有阴谋,可到底是什么阴谋?虽说这边是少数民族的集合,可大家都是大中华家的,脑洞开起来都是一样没极限的。所以他们一边疑神疑鬼,一边抓心挠肺的好奇,这心都不安定了,还谈什么主动出击,所以他们就观望啊观望,一直到过上两年,番禺已然同化,而且繁荣起来时,还在观望。
番禺繁荣起来了,他们也不说先富带动后富的事,只是在岭南到处都流传着番禺富裕了的事,不用再多鼓动了,其他普通越人就蠢蠢欲动了,谁不想吃香的喝辣的,不是?所以当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越人,从他原本的居住地自愿跑到番禺后,就会有第二个,有千百个。
等百越首领们发现不对劲时,他们领地里的越人都迁徙了十之四五了,剩下的那十之六五,里面也有十之四五在准备迁徙的路上了。
百越首领们:“……!!”秦人果断大大的狡猾!
再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还有一个篱笆还要三个桩呢,底下普通越人都“偷渡”而去了,心里早就不在越族了。哦,你说越人士兵,拜托难道要他们去攻打他们家人都迁徙过去的番禺吗?想想都不可能,再说秦军就没有再和他们刚正面的意向,人家就是耐得住,人家就是缩头乌龟,怎么了?有种咬人家啊。
百越首领们还真就……没种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再一年,基本上成光杆司令的百越首领们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实在撑不住投降了。
消息传回咸阳,知道整桩事情始末的大臣们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始皇陛下龙心大悦,很是谦虚——关于这点就见仁见智了,可有一点达成共识的那就是,陛下是个妥妥的炫娃狂魔——的勉励了小儿子几句,真的就那么几句,结果人十八公子礼尚往来的回道:“父王很有眼光。”
大臣们:“……”这句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呢,一定是错觉吧,才不是!但没办法他们觉得他们有必要适应起来了,因为照着现在这趋势,十八公子会成为下一任老板的优势又变大了。到底吧,这南平百越的方法听起来很悬乎,可这过程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结果,百越就这么被平定了,而且在这过程中,岭南经济,文化都得到繁荣,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秦国的归属感,这大概就是当时十八公子说的一石二鸟吧。
因而平定百越的功劳,有一大半都要归功于十八公子的,这必须得算在军功里啊。再有章台如今在朝野中名声更卓越了,十八公子作为章台的主人,名望一升再升。更妙的是,十八公子和始皇陛下的年龄差在那里摆着,如果再早十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可如今始皇陛下已然过了不惑之年,正朝着知天命的路上奔走,过了再忌惮儿辈的时候了。
所以十八公子这边不可谓不是天时地利人和么,可如果这么“随波逐流”的话,那就不是接连坑了儒生,坑了儒家,坑了百越,无差别噎死人不偿命的十八公子了——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此时百越已正式归入了秦国的版图,中原还朝岭南地区进行了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另外还有文化上的入侵,务必使得越人从身心上都拜倒在秦人的袍服下,咳,是感受到中原怀抱的温暖,咱们是相亲相爱的中华人。
所以是时候北击匈奴了!
始皇陛下有意为自家宝贝小儿子再增添功绩,就想让他为副官跟随主帅蒙恬去攻打匈奴,可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苦心都被小儿子当成了驴肝肺,那小白眼狼竟然不愿意上阵杀敌!不仅如此,十八公子还很郑重的推荐了他大哥扶苏。
嬴政就差上手指点小儿子的额头,问他“你是不是傻”了,这时候你讲究什么兄友弟恭啊你!始皇陛下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偏偏十八公子还理直气壮的倒打一耙,他很痛心疾首的说:“我以为我和父王总是心有灵犀的,这一次父王让我失望了,我要回去静静。”
然后,他就走了,走了。
原先还无名火起的始皇陛下,顿时就冷静下来了,开始思考……他怎么就没有和宝贝小儿子心有灵犀了?
——由此可见,熊孩子熊上天了,那都是熊孩子他爹惯出来的!
不止始皇陛下不明白,就是赵高也捉摸不透,到底十八公子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眼泪掉下来,所以赵高就直接问了。
十八公子面沉如水,赵高也忍不住跟着提起心来,难道十八公子有什么难言之隐?是仙人给的时间到了?还是说十八公子要飞升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也带走?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而且还是拿命拼搏出来的苦劳呢。
就在赵高脑补正欢的时候,十八公子就开口了:“我问你一个问题——”
正脑补到自己跟着鸡犬升天的赵高想也不想就回答:“我愿意。”
十八公子挑眉。
赵高:“……您说。”
十八公子眉梢眼角全是浑然天成的忧郁:“有一天我不想做二世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
赵高不觉得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当然是公子您的儿子了。”
十八公子长叹一声道:“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锻炼扶苏了。”
赵高:“??下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十八公子闷声放大雷:“我的意思我不喜欢女人,我不喜欢女人也就不会有我自己的儿子,那么问题就回到原点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我思来想去,扶苏就是个很好的人选,不过扶苏还需要锤炼,而战争无疑会让一个男人快速成长。现在我解释那么多,你明白了吗?”
赵高:“……”他一点都不想明白啊!还有你不喜欢女人,你父王知道吗?
——唔,这还真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第216章 狸猫猫不猫[b]
包拯进士及第,被授任大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这件事并没有溅起多大的浪花,很快就淹没在朝海里了,朝堂里在忙活完会试以及殿试后,议题就放在官家身上了。官家今年十八岁了,后宫里连个妃嫔都没有,好吧,大臣们关心的也不是这个,关键是皇后,这可是关乎国家社稷。
朝臣们踌躇一番后,就联名上奏了。到底还有个词叫“法不责众”么,要倒霉还有作伴的,咳。
官家这次竟然意外的好说话,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官家慢悠悠的说:“卿家们的奏疏朕看了,不得不说,你们这么关心朕,让朕有那么些…毛骨悚然。”
文武百官:“……”
官家话还没说完呢,“悚然归悚然,你们确实提醒朕了。”
文武百官心都提到了半截,官家说话经常大喘气,他们不听到官家说他同意立皇后,就不好把心放回肚子里啊。可即便他们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官家接下来说的话给震的六神无主——
“十年了,该攻打辽国了。”
文武百官:“……!!”这两件事到底是怎么联系到一起去的啊!还有咱在说这么重大的事件前能不能做点铺垫?再有十年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十年前,哦,那时候官家做了太子,怎么和辽国扯上关系的?他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在心里呐喊脸,“相由心生”,脸上的神情也没有控制好,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扭曲。
幸运的是,官家给他们解惑了:“十年前,朕初为太子便知忧父皇之忧,暗自发誓十年后必当降辽国,如今是时候了。”
文武百官:“……”所以说是“暗自发誓”?怪不得他们不知道!
等等,重点不在这里吧?先帝是忧辽国,可不是这么个忧法啊。说起这个来,就不得不提到“澶渊之盟”,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朝率军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到都城汴梁,不久后就有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朝番方缴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这听起来不但不值得夸耀,反而还得鄙夷下,但实际上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为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常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另外在宋辽边境开放贸易,也使得宋朝在两国贸易里将岁币赚了回来。所以,真宗对此事不但不觉得丢脸,反而还很得意,就更没有什么忧心辽国不灭,他就死不瞑目的。
所以官家啊,咱想挑起宋辽两国战争,想师出有名,也不用睁眼说瞎话吧!
再等等,重点不是这个吧?重点是要和辽国开战啊!
文武百官反应过来,必须得劝谏,结果他们刚开个口让官家三思,官家就眨巴眨巴眼睛问了个似乎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你们知道辽国如今的战马总数吗?”
文武百官话全都被噎在嗓子眼里,差点没被呛死。
而有权任性想打断谁的话就打断谁的话的官家微微叹口气,“朕知道你们不知道,所以朕就好心的自问自答吧。”稍后他说了一个数字,文武百官还一头雾水呢,官家又说了一个数字,是上个数字的一倍还有余,“这是十年前辽国的战马总数,所以你们猜猜这差额数目的战马都去哪里了?”
文武百官若有所思,辽国的骑兵十分彪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再加上辽人在牧马上很有独到之处,这是他们能屡屡侵犯中原还能全身而退的最主要原因。中原并非没有能将和敢于拼搏的战士,只是中原在战马上先天条件就跟不上,以及给数十年前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当时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使得辽国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也使得中原失去了战略意义重大的天然防线,不得不将对辽国的策略从以前的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而现在辽国的战马竟然在短短十年内减少了五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天灾?人祸?可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啊?
就当文武百官苦苦思索时,官家拉长调子“哦”了一声:“朕只是加强下语气,没有要让你们真猜的意思。”
文武百官:“……”
“以及朕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它们绝大部分都被朕用奶糖换来了。是的,奶糖。”官家很形象的展示了下奶糖,他从荷包里抓出来一颗,左晃晃右晃晃,让文武百官看个清楚,然后官家就把那颗奶糖剥了糖纸塞嘴里了。
文武百官:“……??”官家您认真的吗?哦,倒不是说官家在开朝会时公然吃糖,而是用奶糖将辽国十之有五的战马换了回来!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辽人难道是智障吗?
在文武百官又在心里呐喊脸的空档里,官家吃完糖了,似恍然大悟的说:“朕说错了。”
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这么想的:果然有问题吧!
他们还是没有被调教好啊,因为官家总是那么逻辑死,还爱用他的神逻辑调戏一切可调戏之人,果然:“朕的奶糖不仅换了辽人的战马,还换来了他们的黄金,宝石,烈酒,牛,羊,……还有什么呢,哦,制作奶糖用的牛奶是从他们那边收购的。咦,这么一想还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文武百官变成浆糊的脑袋终于开始运转了,官家这么一说他们就觉得他们抓到点什么了。回想下官家是从什么时候爱喝牛奶的,好像就是他成为太子的那一年。官家从小就长得那叫一个冰雪可爱,甭管大臣们怎么想,家里夫人们纷纷倒戈了,所以官家从小就那么引领着汴梁城,甚至等成为官家后就引领着全国的潮流。官家喝牛奶,汴梁城也跟着喝,后来就扩展到全国上下,为此还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副产品,比如说奶糖,再比如糕点店研究如何用牛奶做出更美味的糕点,酒楼研究如何把牛奶运用到菜系里去,茶楼都研究出奶茶了等等,不要小觑劳动人民的智慧!
供求关系也带动了商人们活泛的头脑,他们看准了商机,一时间就导致了辽人的牛奶价格飞涨,还供不应求。如此一来,辽人更多的就会养奶牛,而不是马,等反过来了,商人再把中原开发出的新型奶制品卖回到辽国去。自然,原料(牛奶)的价格是怎么也比不上成品的,所以一来一往的就换取了源源不断的黄金,宝石,等到后来以物换物里的物就换成了战马。
辽人大概是这么想的,反正他们辽国战马无数,卖一匹给宋朝又怎么样啊!另外,辽人的虚荣心也随着澶渊之盟而大涨,他们不可避免就变得自大。
有一个辽人这么想,那么就有第二个,如此一来积少成多不说,辽人已然被麻痹了,察觉不出其中的不对劲。
其实还并不止这种牛奶(辽国)→中原→奶制品(辽国)的循环模式,类似的还有羊毛,中原商人从辽国大肆收购羊毛,再回到中原进行加工,加工成精美的装饰品,再高价卖回给辽国贵族。如此过上十年,辽国战马数量就陡降了一半不说,贵族们的黄金宝石们进了中原商人的腰包,另外还给中原开创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衍生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岗位,极大的带动了经济交流与发展。
当然,最大的赢家是官家,猫族网络有好处也有缺点,这时候商人网络就应运而生了。
再以及,猫族网络什么的文武百官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的,但不妨碍他们集思广益时,想到了商人这一块。这时候他们也差不多把整件事想的七七八八了,一时间还真是五味杂陈。
没什么好说的了,官家请收下臣等的膝盖。
在九层御阶之上俯视愚蠢的凡人们的官家稍微倾斜头说:“所以,对朕要御驾亲征辽国这件事,你们没意见了?”
文武百官:“!!”您什么时候说您要御驾亲征了?咱不带这么玩的呀官家!
对文武百官再度扭曲的表情,官家的理解是这样的:“朕知道,你们舍不得朕,朕同样舍不得你们,所以朕御驾亲征的时候会带上你们的,这下你们总该开心了吧?”官家还一副“真拿你们没办法”的神情,文武百官这次是真给跪了,官家臣等的膝盖您拿去,别这么玩了行不?玩一次最起码夭寿一年啊!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官家要你们的膝盖干什么,官家又不吃膝盖骨,官家爱喝牛奶,你们不是知道的吗?再有官家从来都是金口玉言的,说带着大臣们御驾亲征,他还真就带着了,不过没有全都带走,还留下了八贤王和一干臣等在汴梁城镇守。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官家御驾亲征,打响了让番国跪地唱征服的第一场战争。
此次:宋辽之战历时八个月,最终以宋国大胜为结局。
此次战争,使得后晋时期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重回到中原的统治下,另外,宋辽两国重新制定议和条约,很有趣的是新条约仍旧在澶州签订,史称“后澶渊之盟”,不过和旧澶渊之盟不同的是,这次宋辽两国的地位完全反过来了,往后轮到辽国往宋朝提供“助军旅之费”金五万两(这可比往年宋朝往辽国交纳的岁币三十万两银多出了足足二十万银)。
更重要的是,在宋辽交战的八个月里,宋朝完全停止了和辽国的对外贸易,使得普通辽人所蓄养的牛羊“烂”在了牧场里,不说彻底拖垮了辽国的经济,但他们的损失不可估计,得需要数十年来恢复,更不用说易守难攻的幽云十六州也被割让走了,他们还要交纳岁币,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下,就使得地大物博,八个月不和辽国交易也不会伤筋动骨的宋朝掐住了辽国的七寸。
至此,宋辽两国的地位彻底反转了。
官家,赵家军——是的,在过去十年里,官家真的很忙,他还训练了一支英勇无比的赵家军,对此,文武百官已经木然了,他们一点都不想知道官家到底都做了什么——还有当初哭着喊着跟随陛下亲征的文武百官们班师回朝,八贤王带领留守后方的臣子们出城迎接,乍见官家愣住了。
官家走得时候还是一奶油小生,等回来时……还是一奶油小生,就好像没有出去过一样,只不过脸上多了个金制的面具,遮住了额头和眼部,更不同的是,穿着盔甲,再配合这面具,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果非天潢贵胄,气宇不凡,令人望而生畏!
不止八贤王,就是留守后方的臣子们也是肃然起敬。
下一刻官家独特的亲切感就扑面而来了,官家仍是那懒洋洋的腔调:“八叔别哭,朕没毁容,仍然是汴梁第一美。”
八贤王:“……”
文武百官:“……”没错,这是他们的官家来着,如假包换。
官家摘了面具,这又换了个风格,原先还是玉面罗刹呢,现在就变成了写意风流,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了。展颜一笑,仿佛天地都为之变色。
八贤王和文武百官忍不住热泪盈眶,官家没毁容真是太好了,呸,当然不是,而是该是白马轻裘足风流,陌上游的少年,却扛起了万重江山,平时那般爱(说)笑,可实际上背负的压力远不是他们能想象的呀。有这样的官家,必须得死而后已!
——都说了顾青有特别(让人自动脑补)提升好感值的技巧了,别人学都学不来。
官家自称汴梁第一美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瞧瞧此次班师回朝,汴梁城里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潘安出门掷果盈车在官家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最强有力的证明是,不仅汴梁城的百姓全城出动了,便是汴梁城的猫子猫孙们都齐齐静卧墙头的卧墙头,爬树的爬树,就为了恭迎喵陛下回归,至于汴梁少女少妇们,她们恨不能把自己从楼上窗户里掷出来。
还有,官家微微一笑,不远处的墙都被倾倒了。
——人家墙的承重也是有限的啊,一个个都那么不矜持的往上爬,不倒才怪呢。
——不过后来以讹传讹,大家都忘记了那墙原本是被汴梁热情的百姓压倒的,都在传官家倾国倾城←倾墙头什么的太不书面了,咳。
这件事也就彻底了坐实了官家貌美如花,乃汴梁甚至大宋朝第一美的名头,然后导致了等官家弱冠了,再到二十四岁了,都还孑然一身。
没错,就因为官家长得太好,找不出比官家还好看的适龄女。找不出这样的适龄女,那官家就不立皇后嫔妃更不用说了。因为后妃也无,所以官家都二十四岁了还孑然一身就很理所当然了,不是吗?
唔,说不出这件事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彼时已然是景佑一年(公元1034年),包拯升迁为正三品的开封府尹,这升迁速度着实是凤毛麟角。知道当时“好在名字好”典故的大臣们纷纷思忖,难道还真是这个原因吗?不过想想官家平时的行事,也不是不可能。不对,官家哪里有这么肤浅,再纵观那包拯的履历和政绩,果然是胸有沟壑之人,官家当时必然是慧眼识珠,一定是这样…吧。
包拯在觐见官家时,向官家举荐了一位文武双全的青年英才,此人名展昭,不仅再三救包拯于危急之中,为人还恩怨分明,行侠仗义,在江湖上很有威名,被江湖人士尊称为“南侠”。
“展昭?朕知道他。”官家一派惬意的支着额头慢条斯理的说着,“朕不仅知道他,还和他有过一面之缘,让朕印象深刻。哦,说起来他当时认为朕是女扮男装来着,想让朕不深刻都不行呢。”
包拯:“……”
——官家,您平时在于朝政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里的“两天”里都干了什么啊!
第217章 秦皇[七]
始皇陛下从来都是个说一不二的,可在小儿子的问题上,如果出现分歧,最后先妥协的必定是始皇陛下这做父王的,一物克一物,说的就是这种关系了。
因此,十八公子不愿意随大军北击匈奴,始皇陛下也就默许了。十八公子推荐大公子扶苏做副官,始皇陛下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他该怎么和小儿子心有灵犀,但为了制造这种假象,始皇陛下也假装明白了小儿子的用意,把大儿子派去给蒙恬做副官。
在这种糟心情况的对比下,等知道小儿子要在大军出发前做演讲,始皇陛下得到的惊喜远比在其他情况得知这件事要来得多。
更很快十八公子做的动员演讲,那叫一个激励军心,愤慨激昂,看下面的秦军们恨不能立即抛头颅洒热血就知道了。
始皇陛下很骄傲,又若有所思,他家小儿子着实心有沟壑,一场演讲下来,在军士眼中就涨了一大截,似乎比跟着做副官还有效果。
赵高随行,他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啊,谁让他知道那么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呢。偏偏这时候御史大夫冯劫感慨起来:“十八公子幼时有口疾,如今却练就这番口条,一定不容易吧。”
妈的口疾。
赵高真想呵呵冯劫冯大人一脸,内心一片荒芜。
项少龙也在此次出征的队伍中,他本领过人,才智非凡,再加上背后有人,所以官阶升得很快,如今已然为将军了,很受朝堂一干老油条看好,想拉拢他做女婿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见十八公子时,十八公子那三十二,或三十四个女人,还有牛鞭鹿鞭补肾的事弄得尴尬癌犯了,还是现在还“贼心不死”的想要回到现代去继续一夫一妻制——这都还要感谢梁晋了,他给项少龙科普了现代穿越的一百零八式,其中就还有莫名其妙穿越,莫名其妙穿越回去的——反正项少龙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其他人的好意,至于推辞的理由呢还就是那个男儿不立业,何以成家,结果上门提亲的人……更多了。
项少龙无奈了,梁晋尴尬了。
前者很好理解,至于后者,梁晋穿越前自然是向往过左拥右抱的美好幸福生活,可现在吧,老乡们里一个是开宗立派的柔夫人,人家是始皇陛下的妃子,也不想左拥右抱,这没什么可对比性。咱就说同为穿越男吧,十八公子身体年龄不够,还没有接触美色,先排除;赵高是身体硬件条件不行,就是有心也无力不是;再有一个项少龙吧,大哥咱说好的种马呢?梁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都叫什么事啊。
扯远了,仍旧单身的项少龙随大军从上郡北出长城出发了,一路势如破竹,匈奴败逃,秦军一路占领了河南地。
捷报频频传回咸阳,始皇陛下龙心大悦,可坏的事情总是会伴随好的事情而来,十八公子勇敢上阵告诉他家父王他这辈子都不会有后代了,就在陪着始皇陛下用晚膳的时候,用“我要吃韭菜炒鸡蛋”的语气说的。
赵高当下“噗通”就给跪了,他就想撸袖子上手拽着十八公子的衣领摇晃摇晃,冲他咆哮,咱们做点铺垫会死啊!懂不懂说话之道啊!婉约美不懂吗?
殊不知,十八公子下一句就让他不想咆哮,而是直接想死了。
“哦,赵高早知道了。”
始皇陛下,始皇陛下看起来很淡定,他把筷子一放:“出去!”语气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内心早已经奔溃的赵高知道始皇陛下这次是真怒了,这不是不生气,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宁静啊。赵高也不敢耽搁,连忙领着宫人出去,等到了殿外,他就自觉跪下了,在五味杂陈后竟然升起了一股微妙的幸灾乐祸:十八公子胆儿肥了,平时以为陛下宠着他疼着他,自己就能上天了。现在他就要看看十八公子把天捅了个窟窿,还怎么死里逃生?嘿嘿。
——有句话叫阎王打架,小鬼遭殃,赵大人还是想想自身吧。
——再有对十八公子来讲一句话形容的特别靠谱,一切皆有可能,信十八公子得永生啦。
殿内,十八公子不当一回事的继续用公筷给他家父王夹菜,始皇陛下气得心肝都疼了,他甩手就把小儿子伸过来的筷子给打飞了,好巧不巧的其中一根筷子就飞到十八公子的额头上,留下一道红印子,在白皙光洁的额头上格外刺眼。
始皇陛下心疼,从小他何曾动过小儿子一根手指头,所以才宠得他如此放肆了!这无后之事是能那么轻飘飘说出来的吗?这要是让大臣们知道,知不知道会给他往后登基造成多大的阻碍?这件事最好就一直烂在心里,就是要说也是在登基之后说,那时候都登基了,谁要是不服就拉出去斩了!这熊孩子到底是不是傻啊!
——等等,始皇陛下这想法不对吧?
十八公子就不说话,他掏出帕子来来回回的擦着额头,把整个额头都擦的红彤彤的,完了觉得干净了,又重新拿了一双筷子给始皇陛下夹菜,等夹完一筷子菜,他把筷子放下,沉默半晌像是自言自语般说:“我曾恨过父王,恨父王既是生了我,又为何不来看我,不来在我摔倒的时候能把我扶起来,或者骂我一顿叫我站起来,不来在他们欺辱我的时候出现呵护我……我当时想过如果以后我有了儿子,我一定会全心全意的爱他,可现在跟在父王身边生活十年后,我觉得我做不到,我即便有孩子,也做不到像父王爱我般爱他那么多,我也不想把我的爱分给别人。”
对这么朴实的一番话,“铁石心肠”的始皇陛下是什么反应呢?他老人家……眼圈都红了,当然是被感动的啦。
也就是说十八公子不仅安全过关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刷父子情刷出新高度的)任务。和始皇陛下互诉衷肠后,额头上的红痕还被始皇陛下亲自给上了药,十八公子还是那么光风霁月的走出了大殿。
赵高听到脚步声小心翼翼的抬头,就对上了一如往昔神采飞扬的十八公子似笑非笑的眼睛,赵高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咋的,就登时把头低下了,似乎听到了十八公子轻笑一声,然后十八公子就迈步离开了。
赵高的心情物语是这样的:真是日了狗了!!!
所以十八公子疑似出柜这件事非但没有惹来始皇陛下厌弃,反而始皇陛下溺爱之情又上一层了,简直是走哪里都离不了小儿子了,而且他老人家圈定继承人的心迹也表现的很明显了,朝中文武百官们心里也是有了谱。
赵高,赵高被打了四十大板,现在正躺在床上养屁股呢。
……
秦军北击匈奴节节开花,公元前214年,取河南地,沿河置44县,移民恳守。次年,匈奴又来犯,始皇陛下复命蒙恬倒北渡黄河,取取高阙,攻占阳山、北假。匈奴不敌,向北迁徙。
又为了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就使得匈奴被迫北徙,不敢南下而牧马。
大军班师回朝,十八公子代始皇陛下出咸阳迎接大军,看到跟着着蒙恬历练了两年的大公子扶苏,上上下下打量着扶苏,直把脸皮薄的扶苏给打量的不自在了,“十八弟?”
脸皮厚度天下无双的十八公子丝毫不尴尬,反而是冲着扶苏露出了一个向日葵般的笑容,“大哥,你没让我失望,这很好,非常好。”
扶苏:“……?”
这没有上下文的,扶苏被这么一句听起来似乎不该是弟弟对哥哥说的话,而弄得一头雾水。不过呢,等再过个十年八年的,被好好的皇帝就当几年就各种闹腾这撂挑子不干的秦二世胡亥,折腾着弟没终要兄及,愣是以着比不当皇帝的秦二世还大十一岁的“高龄”成为了秦三世时,扶苏再蓦然回首,就会明白他亲爱的好弟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只不过到那时候都晚了。
在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后,为开拓西南,始皇陛下决定通西南夷,这时候章台发明的各种修路工具和大名鼎鼎的水泥就有了用武之地,开通了一条“光明大道”。至此,大秦朝的势力直接抵达且兰、夜郎、邛都、昆明等地,并在这里设官“置吏”,建立了行政机构。与此同时,秦又经蜀郡,加强了与邛都、筰、冉者的联系,并使之纳入了郡县制的行政系统。
等一切尘埃落定时,已到了公元前210年,十八公子胡亥弱冠之年,始皇陛下册封其为太子,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子,也是在历史上留下相当浓墨重彩的一位皇太子,以及皇帝。
哦,还是第一位公然出柜的皇帝,以及公然出柜后还稳坐皇位的皇帝。这么一想,必然得在历史上璀璨无比呀,毕竟往后没有哪一个皇帝敢于之争锋啊,在这一点上,这还真是……非同凡响!
第218章 秦皇[八]
主题:818那个把我玩坏的二世祖!
№0:二世祖:网络释义行事作风不同寻常,却又有真才实学的富二代,权二代,此圈子入圈资格非常严厉,信奉秦二世,最最出名的二世祖!今天楼主要818的就是这位二世祖的终极信仰嬴姓赵氏的胡亥,老师布置了写他的论文,楼主在详细查阅了他的部分资料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那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特来发帖抒发下内心情怀。
№1:看到标题进来的,却发现原来楼主是个内涵党,楼主你很有出息,看好你哦。
№2:1,还以为楼主要深扒现在的二世祖圈子又做什么奇葩事呢,不过看到楼主说胡亥,这朵纵观五千年历史里最大一朵奇葩花,我的兴趣顿时就更大了。
№3:2,现在的二世祖们再奇葩能奇葩到哪里去,也就是高科技加成,仍旧是新瓶装老酒,玩得还都是二世玩剩下的。
№4:3,要不怎么说他们的终极信仰就是二世呢。
№5:胡亥?是不是那位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柜的gay皇帝?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崇拜的。
№6:我有预感故事要变得有趣了。
№7:火钳刘明。
№8:妈妈快出来看傻狍子!
№9:多少年了,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们都动作轻一点,别把五楼吓跑了。
№10:都说了是傻狍子了,楼上你这么喊五楼一声,他肯定要停下来看看。
№11:我就是五楼,我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
№12:给楼上的楼上点赞。
№13:默默觉得五楼有那么点蠢萌了,但这不影响我们围观你,拉你入伙。
№14:干嘛把二世教说的像邪教一样?
№15:它不是吗?想当年我是一入二世教深似海,从此各种正直美好的品德成路人。
№16:楼上说的好有道理,同为教徒的我也无言以对,所以我们来手牵手发展五楼小哥儿吧。小哥儿,先不说你这话里对gay的歧视,咱们国家早数十年都已经通过同性恋婚姻法了,你这腐朽思想要不得啊;我们现在说的是你竟然觉得二世没什么好崇拜的?你是史前来的吗?四大发明知道吗?其中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都是二世带领着章台的宅宅们发明的!楼下接力——
№17:我们现在吃的西红柿,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等等都是二世引渡进来的!
№18:我们现在盖房子用的水泥,就是二世带领着章台的宅宅们发明的!
№19:我们现在宪法里使用的最核心的思想,都是二世那时候定性过的!
№20: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字典》《俗语大全》,二世本人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五楼小哥儿,你知道你用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二世发明的吗?二世他啊,就是行走的成语包!
№21:噗——人家著书都是著学术思想,就是著平时说过的话,那也是归类到学术思想里,唯独二世说出来的话就成了《成语字典》《俗语大全》。
№22:《成语字典》《俗语大全》怎么了!你知道大中华家平均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这两本书吗?再说了,别小看这两本书,历史学家研究始皇,二世和秦三世再有秦四世那段时期的历史时,从来都不敢把二世著的那本书忽略,他们反而从那本书里研究出很多耐人寻味的历史。
№23:确实很耐人寻味哈哈哈,不知道该对在二世的《成语字典》《俗语大全》这两本书里充当了背景板的名人们羡慕嫉妒呢,还是对他们报以同情的目光呢。
№24:这个问题难道不好回答吗?对在一本正经的成语里充当背景板的名人羡慕嫉妒,对不是那么一本正经,像是黑历史的成语里充当背景板的,报以一半羡慕嫉妒和一半同情,然后不要大意的嘲笑之。讲真的,有时候心情不好去翻翻二世著的这两本书,看看那明明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都是高大上的名人们满满的黑历史,我顿时就心飞扬,透心凉了哈哈哈。
№25:楼上这心态明显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对此,我必须得说……楼上你不是一个人!
№26:不是一个人1
№27:不是一个人2
……
№123:不是人身份证号
№124:这是什么?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残缺现象,我们必须得有成语/俗语来形容这种现象,请叫它缺胳膊少腿。
№125:我是一二三楼的,打漏字了应该是“不是一个人身份证号”。
№126:这是什么现象?如果非要用成语/俗语来形容的话,我会把它叫做听风就是雨。
№127:一二三楼到一二六楼就是一个人,他自问自答得还有来有去的→_→
№128:我就想问问五楼小哥儿还在吗?
№129:难道不是该问问楼主还在吗?
№130:古往今来被秦二世玩坏的人还少楼主一个吗?想想当时的秦人,想想后来的历史学家,想想二世教的教众,想想现在的二世祖们,想想你,想想我……还想什么楼主。
№131:掬一把辛酸泪,强烈呼唤五楼小哥儿!
№132:看我的,傻狍子叫你呢。
№133:……
№134:哟,五楼小哥儿出现了,真的是傻狍子啊。
№135:我开始相信关于傻狍子的都市传说了。
№136:那是什么鬼?
№137: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我大中华家,傻狍子生活的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的小山坡稀疏的树林中,是东北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傻狍子就是东北流传出来的,和都市扯上什么关系了?
№138:哦,我只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已。别打我,我这是跟二世学的啊。
№139:你长得好看吗?
№140:还成吧,你干嘛这么问?你想做什么?
№141:哦,我也只是学二世逻辑死一把啊,蠢货。
№1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五楼小哥儿你现在有什么感想?
№143:看出来大家都是邪教的了,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和逻辑死这两大技能都掌握的挺好。那么五楼小哥儿,你周围难道有亲近的人出柜了?还把二世举例了,是不是?
№144:……你怎么知道?
№145:哦,也没什么,就那么随口一说。
№146:……难道我还说错了,秦二世胡亥不是gay皇帝吗?我刚才特意去翻看了下史书,上面就很明确的记载了他的性向啊,所以就不懂了当时怎么还会让他继续做皇帝,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了?
№147:让我大胆的再随口一说,你周围亲近的人出柜了,结果很惨烈?被暴打一顿赶出家门了?
№148:……嗯呢。
№149:哦,节哀。
№150:解释下我们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邪教,呸,二世教里的教众平时都中毒不浅了,逻辑不通顺了。所以你这是在迁怒我们二世了?不过真说起来二世大胆出柜这件事,不,我就不该用“大胆出柜”来形容,他明明就是在大朝会的时候,很稀疏平常的说出了这件事。根据记载,上一刻他还和大臣们扯皮政事呢,下一刻就说了“你们知道吗?朕喜欢男人。”完了,又说“我们来接着说刚才的事”。大臣们一脸懵逼,懵逼完了就全给跪了。所以五楼小哥儿,你感受到二世的独特魅力(逻辑死)了吗?
№151:我没感受到他的逻辑死,我就感受到你的逻辑死了。
№152:谢谢夸奖xd
№153:讲真的,二世在这件事上表现的主要不是他的逻辑死,而是他的熊吧。他可是古往今来第一熊,熊起来能上天。哦,这能上天不是字面意思,虽然二世真的发明过载人天灯上天过。
№154:关于这点,完全没办法反驳。这点指的是二世是熊孩子,不是二世发明了载人天灯这点,不过说起来载人天灯这件事,我就不得不说了,二世也是古往今来第一学霸,徒子徒孙遍布全世界,对两千多年来的文明,意识形态进步起到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所以说他熊孩子熊上天啊。
№155:懂了,有事没事先吹一波就对了。看我的,人家太子皇子的是没困难要当皇帝,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当皇帝,二世倒好,皇位唾手可得不说,当上皇帝后各种“水土不服”,各种折腾着不当皇帝了,当皇帝不自由。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他之所以当众出柜就是想退位的解释,但二世苦啊,他都出柜了大臣们也是哭着喊着不让他退位。然而胳膊拧不过粗大腿,二世不也就当了五年皇帝就禅位给他大哥扶苏,也就是秦三世了。这熊劲儿,也是没谁了。
№156:求当时秦三世的心理阴影面积。
№157:求当时大臣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158:求始皇陛下的心理阴影面积,不对,当时始皇陛下已经驾崩了,不过照着始皇陛下那晚期放弃治疗的儿控程度,他若是泉下有知,一定是含笑九泉,而不是气得从陵墓里爬出来。
№159:我必须得同意楼上的说法,熊孩子为什么那么熊,那都是熊孩子他爹宠出来的!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求始皇陛下其他儿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160:我那英明神武的爹偏心到咯吱窝了,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能说qwq№161:谁说他们没往外说,他们只是憋住了,等始皇陛下驾崩了,二世也禅位出海去了,他们就憋不住了,就暗搓搓出来闹腾了。然而没什么卵用,二世虽然离开了咸阳,但咸阳到处还都是二世的传说和人马,专治各种不服,隔空一巴掌都能打下来,也是没谁了。
№162:说起这个来,我就觉得有件事特别遗憾,当时秦三世晚年不是要考虑下一任皇帝的事吗?据说当时二世从海外回来了,他怎么就不考虑再当皇帝呢。秦二世和秦四世是同一个人,想想就让我心潮澎湃。
№163:楼上这脑洞也是没sei了,二世本来就是不想当皇帝了,他干嘛还要自讨苦吃啊。不过,这个设定一旦接受了还蛮带感的嘛。
№164:迷之带感。
№165:知道更带感的是什么吗?二世做了四世,做了两年,把皇位传位侄子,侄子就是秦五世了,等侄子再在弥留之际时,就又登基做了秦六世,如此往复。你们做单数世皇帝,双数世皇帝都被我承包了,哈哈。
第57节
恋耽美
第57节
刘德妃的日子也不好过,她一直都很受赵恒爱重不假,可谁让半路杀出个小妖精——字面意思——呢,血浓于水的宝贝儿子,和爱重的女人,男人啊,尤其是盼儿心切的男人,过不了多久就会看出这两个在他心中孰轻孰重了。刘德妃虽没有失宠,但到底不比从前了,再加上她也是千盼万盼来的儿子,因为她自己造的孽早产了,使得小孩儿体弱,到底没活过两周岁就夭折了。
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变态,在多重折磨下,刘德妃黑化了,她借由她儿子的夭折,恳请赵恒请来了当朝最德高望重的了无大师来给她儿子做法,送他安然往生。
这自然是要“暗度陈仓”:祈福是假,捉妖是真。刘德妃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所以这一次等待她的也仍旧是“意外之喜”——
了无大师佛法高深,乍见虚岁三岁,穿着一身描金大红色对襟,头上用红头绳扎两个冲天鬏,眨巴着一双又圆又亮的大眼睛的寿春郡王,当下就愣住了。
刘德妃当下便以为了无大师是看穿了寿春郡王的真身,下一刻就要来一句呔,妖精了,可等啊等,刘德妃也没等来这句话,而是等来了无大师对官家说:“此子非同凡响,官家得此子乃我朝大幸,善哉善哉。”
哉你妈个头!
刘德妃喉头腥甜,原是一口心头血哽了上来,变态不成,就只有自取灭亡了,她当下什么都不顾了,嚷嚷起来:“官家,您这心头肉却是不凡,他根本不是人,他是狸猫成精啊,官家!”
赵恒的脸立马阴沉了下来:“德妃,休得胡说!”
被狸猫精的真狸猫精,寿春郡王很是天真烂漫的背着小手说:“喵喵,我喜欢喵喵。”
——是哒,虚岁才三岁的寿春郡王在“猫”和“喵”这两个字上,总是带着那么些可爱的口齿不清来着。
赵恒的脸色都缓和了。
可人家寿春郡王明明很萌的喵喵说,看在刘德妃眼里是狸猫在说话,听在她耳朵里也是“喵呜喵呜喵喵呜”,成了彻底压弯她的一根稻草,很是疯魔般的呵呵笑起来,完了冷不丁就冲着寿春郡王过来,“狸猫,我打死你这个狸猫精!”这是要手撕人寿春郡王了。
想当然的手撕未遂,而这手撕未遂的后果很严重,刘德妃被打入冷宫,她手下包括郭槐一干人等自然是连坐了,郭槐在圣旨下来前就相当生无可恋的把自己给吊死了,嘴角还带着解脱的笑容。
至此,刘德妃一系退出了舞台。
喵喵殿下,呸,是寿春郡王在皇城中的地盘得到了进一步扩张,彻彻底底成为了皇城小霸主,人人得而敬畏之,当然也不止愚蠢的凡人,还有皇城甚至渐渐扩张到整个汴梁城的猫子猫孙们。说起来,当猫儿静卧墙头时,有谁会怀疑那是一只线猫(与线人对应)呢,便是自家的猫来书房,在宣纸上踩出几朵梅花,也只会认为猫儿顽皮,不会认为人家是只有雄心壮志,来做间谍的猫吧。
可有人就要问了,难道宋朝的文武百官家都养猫吗?答案还真是,不是做臣子的养,就是家里的夫人养,谁让官家家里就有一古灵精怪,人见人爱的喵喵殿下呢。寿春郡王咱养不成,可养只猫“借物喻人”没罪吧,殊不知这根本就是引猫入室啊!
不过,这是喜闻乐见的,对吧?
就在这猫族地位压过狗族地位的形势下,寿春郡王也跟着长成大孩子了,地位也是节节升高,从寿春郡王进中书令,过两年又为升王,在八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在朝野地位稳固。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赵恒驾崩,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是为宋真宗。
太子殿下赵祯登基为新帝,年仅十三岁的新帝着明黄五爪飞龙缂丝龙袍,一双明亮有神的猫眼将他衬得……更加稚嫩,更别提人家还有点婴儿肥呢,这种情况下似乎没那么多威慑力,但跪在九层御阶下的文武百官可不会这么想:先帝身体也不是这一年就不好了,而是前几年身体就不怎么好了,那时候太子殿下很顺理成章的再侧处理朝廷日常政务,裁定军国大事。
待到真宗驾崩前两年,太子殿下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因为太子殿下年幼又面善(可爱)而轻视他的,家里耗子都不光顾了。说句通俗的那就是谁不听话,就这么挠几爪子,挠到你服气,乖乖做朕的铲屎官。咳,对太子殿下的非凡能耐,大臣们领略多了,不服不行,也就官家还被蒙在鼓里,认为自家太子还是个需要长辈庇护的乖孩子,这不,在驾崩前不放心他的乖宝,就指了他的弟弟,朝野中有“八贤王”美称的泾王赵元俨来辅佐朝政。这里面说起来还有点八贤王摄政的意思,到底太子殿下还年幼,还有好几年才成年呢。
当时的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心里都在想官家您是不是病糊涂了?太子殿下是人不老心老啊,瞧瞧前阵子才被他小人家挠的撞柱子明志……未遂的御史大夫;看看原本斗得你死我活的分别以寇凖、丁谓为首的两派,斗来斗去就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斗到我们手牵手,我们一起死了,蓦然回首,大权都回到太子殿下手中了;听听被贬谪官员们的悔不当初的哀嚎声等等。如果说这样的太子殿下登基后,还需要人来辅佐或者摄政?官家,您其实不是疼爱您弟弟八贤王,其实是挖坑给八贤王跳的吧?难道皇家就没有真兄弟情了?
诸位大臣绝对阴谋化了,赵恒是真不知道他家乖宝吊炸天了呀。
可怜真宗就这么在临驾崩前还被臣子们阴谋化一回,还没能解除这误会,唉。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太子殿下的演技越发出神入化了,明明是朵霸王花,他愣是在真宗面前演成了小奶猫——唔,这绝对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即便太子殿下真的是一只刚化形也就十来年的狸猫。
其实吧,真的不止大臣们这么暗搓搓阴谋了,德高望重的八贤王也忐忑了,他虽然不是那种贪恋权势之人,可有时候人言可畏,所以思忖再三后,在太子殿下登基后,八贤王就进宫推辞这辅佐大任了。
八贤王进宫时,官家正在……晒太阳。
听八贤王请辞,官家那双本就又大又圆的猫眼瞪得更大了,莫名的还有种泫然欲泣的错觉。平时在朝野,在民间都人气很高的八贤王立马就感受到宫人们投射过来的谴责目光。
八贤王:“……”
官家没说话,有一下没一下的挠了挠御花园里开得正盛的花,花瓣簌簌掉了一地。御花园里的花哪个不是花中极品,不过呢,等官家挠完一盘,立马就有官人眼疾手快的送上另一盆,还一副“让官家折花是你的荣幸”的神情,不是有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吗?
八贤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周围官人的神情太一致了,让八贤王都觉得自己的‘官家这么浪费是不对的’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了?毕竟官家小小年纪的——等等,这不对,官家虽然年纪小,但已然心有万千沟壑了,不需要他这个皇叔来“画蛇添足”了。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叫了一声官家,理所当然的又得到一波谴责的目光。
八贤王:“……”
官家被叫得回过神来了,他一甩手不再蹂躏价值不菲的鲜花了,只是往花簇旁一战,素色的绛纱袍穿在身上,粉白的脸都衬得他似在散发寂寥的气息。让多少少女羡慕嫉妒恨又长又翘的睫毛颤啊颤的,再配合着那双明亮又水润的大眼睛瞟你一眼,无不让人感觉心里就跟有只猫爪在挠啊挠的,他说什么你就得答应,何况人家都还没说话呢。
八贤王垂下头。
看穿了心灵的官家微微叹息,这叹息也跟直接叹到你心里似的,“八叔可是担心人云亦云?”
八贤王默认了。
“朕明白了,八叔就安心回府等朕的好消息吧。”一直逻辑死,从未超越过的顾青说着神情就振奋起来,瞬间点亮起来,把满园花草统统比下去了。八贤王被人家那笑脸弄得一愣一愣的,就迷迷糊糊的出宫了,等回到王府才回过味来,“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官家是不是理解错他的用意了?
八贤王虽然蒙了一头雾水,但并不影响他就闭门不出,不理朝政了。可这样的清闲日子,等到十天后就被组团来请他出山的大臣们被打破了。
组团而来的大臣们见到八贤王就跟见到亲人似的,八贤王定睛一看,原本光鲜亮丽的大臣们一个个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眼底下都是乌青青一片,八贤王忙问:“出什么事了?”
八贤王不问还好,一问大臣们差点泪崩。
“王爷,臣等已经十天没睡好觉了,不,是没有在晚上睡觉了啊!”
“王爷您就行行好吧,回去当差吧!”
“王爷,您不回去当差,臣等就没办法在晚上睡觉啊!”
八贤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等问清楚后,八贤王也是哭笑不得——
做太子时地位超然,成了官家后也一样大权在握,还更加名正言顺的官家当政后,下的第一条政令就是把朝会时辰颠倒了个,也就是从大白天的颠倒到了半夜。
有权任性。
大臣们起先也没抗议,不就是日夜颠倒吗?可过三天,大臣就不这么认为了,这本来作息规律被打乱了,夜里就是该睡觉的时候偏偏得精神亢奋,没办法就只能多喝浓茶,可等在夜里上完朝回家补觉吧,因为喝太多浓茶反而睡不着了。如此往复的,大臣们就严重缺眠。
他们倒是想抗议呢,可官家也是跟着日夜颠倒的啊,大家都一样,你好意思抗议?可怪就怪在这里了,官家晚上开朝会时精神反而更好了,那大眼睛都往外放光,照着谁谁要是撑不住打瞌睡,不好意思,你就自认倒霉吧。真的,是真倒霉,这不是说罚铜币就完事的,逮住了不罚钱,自己上来抽签——没错,官家弄了一笔筒的罚签,上面的惩罚都是那种“自己痛,别人笑”的类型,比如当众放歌一曲(说来也奇怪,抽中这个罚签的都是五音不全的类型),再比如将自己的糗事,得一半同僚认为这真糗你才能通过(所以遇到同僚缘不好的,就等着糗事连连讲吧),诸如此类的。
再如此又过了七天,朝中文武百官有七成的人都中招了,再这样下去真不是办法,必须得曲线求国,于是大臣们就追溯到实行日夜颠倒政令前一日了,再于是就有了琢磨出官家用意的大臣们就跑到八贤王府,哭着喊着要八贤王出山这件事。
八贤王被“赶鸭子上架”般的簇拥到皇宫里,白天也就比晚上精神稍微差那么些的官家顿时笑靥如花,“这很好。”
大臣们着实松一口气,可晴天霹雳的,当天晚上官家又召唤他们开朝会了。
大臣们:“……”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qwq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在夜里开朝会告一段落后,文武百官又迎来了“晴天不上朝阴天上朝”,“不在金銮殿上朝在御花园上朝”,更奇葩的还有一次官家爬树上就不下来,他们就在下面仰着脖子聆听圣训,等朝会开完了脖子好半天都没低下来;不对,不知道这和冬天时一次官家在龙床上赖床不起,他们只有围着龙床排排坐跟官家议事那件比起来,哪个更奇葩?等等,还有一次是冬天下雪了,官家带他们打雪仗……挑不出哪个更奇葩了。
宋朝的文武百官就这么欢乐多的迎来了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官家十八岁了,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呸,是面如冠玉,同时这一年是大比年,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都来汴梁城参加会试以及殿试。
待到殿试时,试卷呈到官家面前,八贤王在旁作陪,忽听官家赞叹一声:“庐州包拯,好。”
八贤王等了片刻也没等来官家说好在哪里,只有自己开口问好在哪里。
官家就眨巴着他那双明亮有神的大眼睛,给出一个让八贤王差点从椅子上摔下去的答案:“好在名字好。”
八贤王:“……”
不管八贤王信不信,竖起耳朵听到这话的大臣们信了,给家里的孙辈纷纷起名为“包拯”的“拯”也就顺理成章了,试想想等数年后,满朝文武一棍子打下去十个里面有四个都叫“x拯”的。唔,想想的还是很美好的…吧。
不过现在的关键并不是这个,庐州包拯都来了,南侠展昭还远吗?
——哦,你或许会问南侠展昭不是历史上的人物,他怎么会出现?狸猫换太子都出现了,真狸猫成精都做官家了,你还会认为这是正史吗?野史都没有这么玄幻的。
——喵~
第215章 秦皇[六]
百越,指的是岭南越族,是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民族的统称。他们由众多族群组成,排外不说,那边也是蛮荒之地,多蛇虫,林中多有瘴气。如果贸然攻打的话,秦国军士们根本就讨不着好。
十八公子这么一说,自有人不服气了,认为他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十八公子似乎被噎住了,也只是似乎而已,因为他接下来抛出来了一连串关于越族的问题,不说把不服气的人问的哑口无言,便是在座的各位也是面面相觑。
十八公子很满意这种效果,他微微一笑:“我可以郑重保证我并非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们不要那么不淡定么。”
秦始皇:“……”
扶苏:“……”
众位大臣:“……”
始皇陛下惊奇之余就问小儿子:“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八公子喃喃了这么一句,众人恍然,十八公子爱看书大家都知道,没想到他博览群书连这方面的书都看过,这么想的众人都是太天真了,因为十八公子下一刻就笑嘻嘻的说:“哦,刚才那句我只是有感而发,和先前我说的事没有任何关系,我之所以知道的那么详细,是因为在章台任职的官员有从百越来的啦。”
在座众人:“……”这不是浪费感情吗?
始皇陛下爱儿子爱脑补,能从小儿子知道那么多那么详细这件事上,联系到小儿子是知道他对百越势在必得,所以就事先了解那么多,多么孝顺的好孩子。
——所以说,好孩子都是脑补出来的。
被十八公子这么一搅合,大家逻辑有那么点混乱,所以不知不觉的就直接跟着十八公子的逻辑走了。听十八公子的提议,说什么“走出来”,“从三面包饺子”,“一石二鸟”等等的,乍一听都很有道理,而始皇陛下在斟酌过后也同意了十八公子的提议。
所以是
大将军任嚣带领十万大军,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也不说往今广西地区的越族地区进攻,就那么驻扎下来,然后……开始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该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能使得秦军的粮饷络绎不绝的运到岭南。
秦军确实运了粮草过来,一方面是供给驻扎的军队,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发展番禺,再来随着秦军粮草的运输的还带动了商队的发展,于此给番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章台的发明也进一步传输到了岭南来——使得番禺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新建设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可对番禺往南的越族们来讲就不是一件好事了,首先他们很清楚秦军是打定主意要攻打他们了,他们也做好了和秦军刚正面的准备了,让秦军知道知道他们是一块硬骨头,想啃了他们,做好崩掉你们大牙的准备吧!
可等啊等,秦军就是不往他们这边进攻,似乎就是在番禺和南越划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他们就不越雷池一步!
这是什么意思?
这其中肯定有什么阴谋!
这必须得有阴谋,可到底是什么阴谋?虽说这边是少数民族的集合,可大家都是大中华家的,脑洞开起来都是一样没极限的。所以他们一边疑神疑鬼,一边抓心挠肺的好奇,这心都不安定了,还谈什么主动出击,所以他们就观望啊观望,一直到过上两年,番禺已然同化,而且繁荣起来时,还在观望。
番禺繁荣起来了,他们也不说先富带动后富的事,只是在岭南到处都流传着番禺富裕了的事,不用再多鼓动了,其他普通越人就蠢蠢欲动了,谁不想吃香的喝辣的,不是?所以当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越人,从他原本的居住地自愿跑到番禺后,就会有第二个,有千百个。
等百越首领们发现不对劲时,他们领地里的越人都迁徙了十之四五了,剩下的那十之六五,里面也有十之四五在准备迁徙的路上了。
百越首领们:“……!!”秦人果断大大的狡猾!
再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还有一个篱笆还要三个桩呢,底下普通越人都“偷渡”而去了,心里早就不在越族了。哦,你说越人士兵,拜托难道要他们去攻打他们家人都迁徙过去的番禺吗?想想都不可能,再说秦军就没有再和他们刚正面的意向,人家就是耐得住,人家就是缩头乌龟,怎么了?有种咬人家啊。
百越首领们还真就……没种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再一年,基本上成光杆司令的百越首领们在快被饿死的情况下,实在撑不住投降了。
消息传回咸阳,知道整桩事情始末的大臣们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始皇陛下龙心大悦,很是谦虚——关于这点就见仁见智了,可有一点达成共识的那就是,陛下是个妥妥的炫娃狂魔——的勉励了小儿子几句,真的就那么几句,结果人十八公子礼尚往来的回道:“父王很有眼光。”
大臣们:“……”这句话怎么听起来怪怪的呢,一定是错觉吧,才不是!但没办法他们觉得他们有必要适应起来了,因为照着现在这趋势,十八公子会成为下一任老板的优势又变大了。到底吧,这南平百越的方法听起来很悬乎,可这过程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结果,百越就这么被平定了,而且在这过程中,岭南经济,文化都得到繁荣,这大大提高了他们对秦国的归属感,这大概就是当时十八公子说的一石二鸟吧。
因而平定百越的功劳,有一大半都要归功于十八公子的,这必须得算在军功里啊。再有章台如今在朝野中名声更卓越了,十八公子作为章台的主人,名望一升再升。更妙的是,十八公子和始皇陛下的年龄差在那里摆着,如果再早十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可如今始皇陛下已然过了不惑之年,正朝着知天命的路上奔走,过了再忌惮儿辈的时候了。
所以十八公子这边不可谓不是天时地利人和么,可如果这么“随波逐流”的话,那就不是接连坑了儒生,坑了儒家,坑了百越,无差别噎死人不偿命的十八公子了——
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此时百越已正式归入了秦国的版图,中原还朝岭南地区进行了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另外还有文化上的入侵,务必使得越人从身心上都拜倒在秦人的袍服下,咳,是感受到中原怀抱的温暖,咱们是相亲相爱的中华人。
所以是时候北击匈奴了!
始皇陛下有意为自家宝贝小儿子再增添功绩,就想让他为副官跟随主帅蒙恬去攻打匈奴,可没想到自己这一番苦心都被小儿子当成了驴肝肺,那小白眼狼竟然不愿意上阵杀敌!不仅如此,十八公子还很郑重的推荐了他大哥扶苏。
嬴政就差上手指点小儿子的额头,问他“你是不是傻”了,这时候你讲究什么兄友弟恭啊你!始皇陛下气得吹胡子瞪眼的,偏偏十八公子还理直气壮的倒打一耙,他很痛心疾首的说:“我以为我和父王总是心有灵犀的,这一次父王让我失望了,我要回去静静。”
然后,他就走了,走了。
原先还无名火起的始皇陛下,顿时就冷静下来了,开始思考……他怎么就没有和宝贝小儿子心有灵犀了?
——由此可见,熊孩子熊上天了,那都是熊孩子他爹惯出来的!
不止始皇陛下不明白,就是赵高也捉摸不透,到底十八公子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眼泪掉下来,所以赵高就直接问了。
十八公子面沉如水,赵高也忍不住跟着提起心来,难道十八公子有什么难言之隐?是仙人给的时间到了?还是说十八公子要飞升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他也带走?他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而且还是拿命拼搏出来的苦劳呢。
就在赵高脑补正欢的时候,十八公子就开口了:“我问你一个问题——”
正脑补到自己跟着鸡犬升天的赵高想也不想就回答:“我愿意。”
十八公子挑眉。
赵高:“……您说。”
十八公子眉梢眼角全是浑然天成的忧郁:“有一天我不想做二世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
赵高不觉得这个问题有多难回答:“当然是公子您的儿子了。”
十八公子长叹一声道:“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锻炼扶苏了。”
赵高:“??下臣不明白您的意思。”
十八公子闷声放大雷:“我的意思我不喜欢女人,我不喜欢女人也就不会有我自己的儿子,那么问题就回到原点了,我该把皇位传给谁。我思来想去,扶苏就是个很好的人选,不过扶苏还需要锤炼,而战争无疑会让一个男人快速成长。现在我解释那么多,你明白了吗?”
赵高:“……”他一点都不想明白啊!还有你不喜欢女人,你父王知道吗?
——唔,这还真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第216章 狸猫猫不猫[b]
包拯进士及第,被授任大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这件事并没有溅起多大的浪花,很快就淹没在朝海里了,朝堂里在忙活完会试以及殿试后,议题就放在官家身上了。官家今年十八岁了,后宫里连个妃嫔都没有,好吧,大臣们关心的也不是这个,关键是皇后,这可是关乎国家社稷。
朝臣们踌躇一番后,就联名上奏了。到底还有个词叫“法不责众”么,要倒霉还有作伴的,咳。
官家这次竟然意外的好说话,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官家慢悠悠的说:“卿家们的奏疏朕看了,不得不说,你们这么关心朕,让朕有那么些…毛骨悚然。”
文武百官:“……”
官家话还没说完呢,“悚然归悚然,你们确实提醒朕了。”
文武百官心都提到了半截,官家说话经常大喘气,他们不听到官家说他同意立皇后,就不好把心放回肚子里啊。可即便他们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官家接下来说的话给震的六神无主——
“十年了,该攻打辽国了。”
文武百官:“……!!”这两件事到底是怎么联系到一起去的啊!还有咱在说这么重大的事件前能不能做点铺垫?再有十年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十年前,哦,那时候官家做了太子,怎么和辽国扯上关系的?他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啊!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在心里呐喊脸,“相由心生”,脸上的神情也没有控制好,一个个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扭曲。
幸运的是,官家给他们解惑了:“十年前,朕初为太子便知忧父皇之忧,暗自发誓十年后必当降辽国,如今是时候了。”
文武百官:“……”所以说是“暗自发誓”?怪不得他们不知道!
等等,重点不在这里吧?先帝是忧辽国,可不是这么个忧法啊。说起这个来,就不得不提到“澶渊之盟”,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朝率军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威胁到都城汴梁,不久后就有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朝番方缴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这听起来不但不值得夸耀,反而还得鄙夷下,但实际上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的百分之一,为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常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另外在宋辽边境开放贸易,也使得宋朝在两国贸易里将岁币赚了回来。所以,真宗对此事不但不觉得丢脸,反而还很得意,就更没有什么忧心辽国不灭,他就死不瞑目的。
所以官家啊,咱想挑起宋辽两国战争,想师出有名,也不用睁眼说瞎话吧!
再等等,重点不是这个吧?重点是要和辽国开战啊!
文武百官反应过来,必须得劝谏,结果他们刚开个口让官家三思,官家就眨巴眨巴眼睛问了个似乎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你们知道辽国如今的战马总数吗?”
文武百官话全都被噎在嗓子眼里,差点没被呛死。
而有权任性想打断谁的话就打断谁的话的官家微微叹口气,“朕知道你们不知道,所以朕就好心的自问自答吧。”稍后他说了一个数字,文武百官还一头雾水呢,官家又说了一个数字,是上个数字的一倍还有余,“这是十年前辽国的战马总数,所以你们猜猜这差额数目的战马都去哪里了?”
文武百官若有所思,辽国的骑兵十分彪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再加上辽人在牧马上很有独到之处,这是他们能屡屡侵犯中原还能全身而退的最主要原因。中原并非没有能将和敢于拼搏的战士,只是中原在战马上先天条件就跟不上,以及给数十年前被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当时契丹的幽云十六州,使得辽国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也使得中原失去了战略意义重大的天然防线,不得不将对辽国的策略从以前的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
而现在辽国的战马竟然在短短十年内减少了五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天灾?人祸?可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啊?
就当文武百官苦苦思索时,官家拉长调子“哦”了一声:“朕只是加强下语气,没有要让你们真猜的意思。”
文武百官:“……”
“以及朕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它们绝大部分都被朕用奶糖换来了。是的,奶糖。”官家很形象的展示了下奶糖,他从荷包里抓出来一颗,左晃晃右晃晃,让文武百官看个清楚,然后官家就把那颗奶糖剥了糖纸塞嘴里了。
文武百官:“……??”官家您认真的吗?哦,倒不是说官家在开朝会时公然吃糖,而是用奶糖将辽国十之有五的战马换了回来!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辽人难道是智障吗?
在文武百官又在心里呐喊脸的空档里,官家吃完糖了,似恍然大悟的说:“朕说错了。”
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这么想的:果然有问题吧!
他们还是没有被调教好啊,因为官家总是那么逻辑死,还爱用他的神逻辑调戏一切可调戏之人,果然:“朕的奶糖不仅换了辽人的战马,还换来了他们的黄金,宝石,烈酒,牛,羊,……还有什么呢,哦,制作奶糖用的牛奶是从他们那边收购的。咦,这么一想还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
文武百官变成浆糊的脑袋终于开始运转了,官家这么一说他们就觉得他们抓到点什么了。回想下官家是从什么时候爱喝牛奶的,好像就是他成为太子的那一年。官家从小就长得那叫一个冰雪可爱,甭管大臣们怎么想,家里夫人们纷纷倒戈了,所以官家从小就那么引领着汴梁城,甚至等成为官家后就引领着全国的潮流。官家喝牛奶,汴梁城也跟着喝,后来就扩展到全国上下,为此还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副产品,比如说奶糖,再比如糕点店研究如何用牛奶做出更美味的糕点,酒楼研究如何把牛奶运用到菜系里去,茶楼都研究出奶茶了等等,不要小觑劳动人民的智慧!
供求关系也带动了商人们活泛的头脑,他们看准了商机,一时间就导致了辽人的牛奶价格飞涨,还供不应求。如此一来,辽人更多的就会养奶牛,而不是马,等反过来了,商人再把中原开发出的新型奶制品卖回到辽国去。自然,原料(牛奶)的价格是怎么也比不上成品的,所以一来一往的就换取了源源不断的黄金,宝石,等到后来以物换物里的物就换成了战马。
辽人大概是这么想的,反正他们辽国战马无数,卖一匹给宋朝又怎么样啊!另外,辽人的虚荣心也随着澶渊之盟而大涨,他们不可避免就变得自大。
有一个辽人这么想,那么就有第二个,如此一来积少成多不说,辽人已然被麻痹了,察觉不出其中的不对劲。
其实还并不止这种牛奶(辽国)→中原→奶制品(辽国)的循环模式,类似的还有羊毛,中原商人从辽国大肆收购羊毛,再回到中原进行加工,加工成精美的装饰品,再高价卖回给辽国贵族。如此过上十年,辽国战马数量就陡降了一半不说,贵族们的黄金宝石们进了中原商人的腰包,另外还给中原开创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衍生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工作岗位,极大的带动了经济交流与发展。
当然,最大的赢家是官家,猫族网络有好处也有缺点,这时候商人网络就应运而生了。
再以及,猫族网络什么的文武百官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的,但不妨碍他们集思广益时,想到了商人这一块。这时候他们也差不多把整件事想的七七八八了,一时间还真是五味杂陈。
没什么好说的了,官家请收下臣等的膝盖。
在九层御阶之上俯视愚蠢的凡人们的官家稍微倾斜头说:“所以,对朕要御驾亲征辽国这件事,你们没意见了?”
文武百官:“!!”您什么时候说您要御驾亲征了?咱不带这么玩的呀官家!
对文武百官再度扭曲的表情,官家的理解是这样的:“朕知道,你们舍不得朕,朕同样舍不得你们,所以朕御驾亲征的时候会带上你们的,这下你们总该开心了吧?”官家还一副“真拿你们没办法”的神情,文武百官这次是真给跪了,官家臣等的膝盖您拿去,别这么玩了行不?玩一次最起码夭寿一年啊!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官家要你们的膝盖干什么,官家又不吃膝盖骨,官家爱喝牛奶,你们不是知道的吗?再有官家从来都是金口玉言的,说带着大臣们御驾亲征,他还真就带着了,不过没有全都带走,还留下了八贤王和一干臣等在汴梁城镇守。
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官家御驾亲征,打响了让番国跪地唱征服的第一场战争。
此次:宋辽之战历时八个月,最终以宋国大胜为结局。
此次战争,使得后晋时期割让给辽国的幽云十六州重回到中原的统治下,另外,宋辽两国重新制定议和条约,很有趣的是新条约仍旧在澶州签订,史称“后澶渊之盟”,不过和旧澶渊之盟不同的是,这次宋辽两国的地位完全反过来了,往后轮到辽国往宋朝提供“助军旅之费”金五万两(这可比往年宋朝往辽国交纳的岁币三十万两银多出了足足二十万银)。
更重要的是,在宋辽交战的八个月里,宋朝完全停止了和辽国的对外贸易,使得普通辽人所蓄养的牛羊“烂”在了牧场里,不说彻底拖垮了辽国的经济,但他们的损失不可估计,得需要数十年来恢复,更不用说易守难攻的幽云十六州也被割让走了,他们还要交纳岁币,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恶性循环下,就使得地大物博,八个月不和辽国交易也不会伤筋动骨的宋朝掐住了辽国的七寸。
至此,宋辽两国的地位彻底反转了。
官家,赵家军——是的,在过去十年里,官家真的很忙,他还训练了一支英勇无比的赵家军,对此,文武百官已经木然了,他们一点都不想知道官家到底都做了什么——还有当初哭着喊着跟随陛下亲征的文武百官们班师回朝,八贤王带领留守后方的臣子们出城迎接,乍见官家愣住了。
官家走得时候还是一奶油小生,等回来时……还是一奶油小生,就好像没有出去过一样,只不过脸上多了个金制的面具,遮住了额头和眼部,更不同的是,穿着盔甲,再配合这面具,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果非天潢贵胄,气宇不凡,令人望而生畏!
不止八贤王,就是留守后方的臣子们也是肃然起敬。
下一刻官家独特的亲切感就扑面而来了,官家仍是那懒洋洋的腔调:“八叔别哭,朕没毁容,仍然是汴梁第一美。”
八贤王:“……”
文武百官:“……”没错,这是他们的官家来着,如假包换。
官家摘了面具,这又换了个风格,原先还是玉面罗刹呢,现在就变成了写意风流,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了。展颜一笑,仿佛天地都为之变色。
八贤王和文武百官忍不住热泪盈眶,官家没毁容真是太好了,呸,当然不是,而是该是白马轻裘足风流,陌上游的少年,却扛起了万重江山,平时那般爱(说)笑,可实际上背负的压力远不是他们能想象的呀。有这样的官家,必须得死而后已!
——都说了顾青有特别(让人自动脑补)提升好感值的技巧了,别人学都学不来。
官家自称汴梁第一美真的不是说说而已的,瞧瞧此次班师回朝,汴梁城里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潘安出门掷果盈车在官家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最强有力的证明是,不仅汴梁城的百姓全城出动了,便是汴梁城的猫子猫孙们都齐齐静卧墙头的卧墙头,爬树的爬树,就为了恭迎喵陛下回归,至于汴梁少女少妇们,她们恨不能把自己从楼上窗户里掷出来。
还有,官家微微一笑,不远处的墙都被倾倒了。
——人家墙的承重也是有限的啊,一个个都那么不矜持的往上爬,不倒才怪呢。
——不过后来以讹传讹,大家都忘记了那墙原本是被汴梁热情的百姓压倒的,都在传官家倾国倾城←倾墙头什么的太不书面了,咳。
这件事也就彻底了坐实了官家貌美如花,乃汴梁甚至大宋朝第一美的名头,然后导致了等官家弱冠了,再到二十四岁了,都还孑然一身。
没错,就因为官家长得太好,找不出比官家还好看的适龄女。找不出这样的适龄女,那官家就不立皇后嫔妃更不用说了。因为后妃也无,所以官家都二十四岁了还孑然一身就很理所当然了,不是吗?
唔,说不出这件事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彼时已然是景佑一年(公元1034年),包拯升迁为正三品的开封府尹,这升迁速度着实是凤毛麟角。知道当时“好在名字好”典故的大臣们纷纷思忖,难道还真是这个原因吗?不过想想官家平时的行事,也不是不可能。不对,官家哪里有这么肤浅,再纵观那包拯的履历和政绩,果然是胸有沟壑之人,官家当时必然是慧眼识珠,一定是这样…吧。
包拯在觐见官家时,向官家举荐了一位文武双全的青年英才,此人名展昭,不仅再三救包拯于危急之中,为人还恩怨分明,行侠仗义,在江湖上很有威名,被江湖人士尊称为“南侠”。
“展昭?朕知道他。”官家一派惬意的支着额头慢条斯理的说着,“朕不仅知道他,还和他有过一面之缘,让朕印象深刻。哦,说起来他当时认为朕是女扮男装来着,想让朕不深刻都不行呢。”
包拯:“……”
——官家,您平时在于朝政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里的“两天”里都干了什么啊!
第217章 秦皇[七]
始皇陛下从来都是个说一不二的,可在小儿子的问题上,如果出现分歧,最后先妥协的必定是始皇陛下这做父王的,一物克一物,说的就是这种关系了。
因此,十八公子不愿意随大军北击匈奴,始皇陛下也就默许了。十八公子推荐大公子扶苏做副官,始皇陛下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他该怎么和小儿子心有灵犀,但为了制造这种假象,始皇陛下也假装明白了小儿子的用意,把大儿子派去给蒙恬做副官。
在这种糟心情况的对比下,等知道小儿子要在大军出发前做演讲,始皇陛下得到的惊喜远比在其他情况得知这件事要来得多。
更很快十八公子做的动员演讲,那叫一个激励军心,愤慨激昂,看下面的秦军们恨不能立即抛头颅洒热血就知道了。
始皇陛下很骄傲,又若有所思,他家小儿子着实心有沟壑,一场演讲下来,在军士眼中就涨了一大截,似乎比跟着做副官还有效果。
赵高随行,他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啊,谁让他知道那么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呢。偏偏这时候御史大夫冯劫感慨起来:“十八公子幼时有口疾,如今却练就这番口条,一定不容易吧。”
妈的口疾。
赵高真想呵呵冯劫冯大人一脸,内心一片荒芜。
项少龙也在此次出征的队伍中,他本领过人,才智非凡,再加上背后有人,所以官阶升得很快,如今已然为将军了,很受朝堂一干老油条看好,想拉拢他做女婿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见十八公子时,十八公子那三十二,或三十四个女人,还有牛鞭鹿鞭补肾的事弄得尴尬癌犯了,还是现在还“贼心不死”的想要回到现代去继续一夫一妻制——这都还要感谢梁晋了,他给项少龙科普了现代穿越的一百零八式,其中就还有莫名其妙穿越,莫名其妙穿越回去的——反正项少龙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其他人的好意,至于推辞的理由呢还就是那个男儿不立业,何以成家,结果上门提亲的人……更多了。
项少龙无奈了,梁晋尴尬了。
前者很好理解,至于后者,梁晋穿越前自然是向往过左拥右抱的美好幸福生活,可现在吧,老乡们里一个是开宗立派的柔夫人,人家是始皇陛下的妃子,也不想左拥右抱,这没什么可对比性。咱就说同为穿越男吧,十八公子身体年龄不够,还没有接触美色,先排除;赵高是身体硬件条件不行,就是有心也无力不是;再有一个项少龙吧,大哥咱说好的种马呢?梁晋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都叫什么事啊。
扯远了,仍旧单身的项少龙随大军从上郡北出长城出发了,一路势如破竹,匈奴败逃,秦军一路占领了河南地。
捷报频频传回咸阳,始皇陛下龙心大悦,可坏的事情总是会伴随好的事情而来,十八公子勇敢上阵告诉他家父王他这辈子都不会有后代了,就在陪着始皇陛下用晚膳的时候,用“我要吃韭菜炒鸡蛋”的语气说的。
赵高当下“噗通”就给跪了,他就想撸袖子上手拽着十八公子的衣领摇晃摇晃,冲他咆哮,咱们做点铺垫会死啊!懂不懂说话之道啊!婉约美不懂吗?
殊不知,十八公子下一句就让他不想咆哮,而是直接想死了。
“哦,赵高早知道了。”
始皇陛下,始皇陛下看起来很淡定,他把筷子一放:“出去!”语气听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内心早已经奔溃的赵高知道始皇陛下这次是真怒了,这不是不生气,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最后宁静啊。赵高也不敢耽搁,连忙领着宫人出去,等到了殿外,他就自觉跪下了,在五味杂陈后竟然升起了一股微妙的幸灾乐祸:十八公子胆儿肥了,平时以为陛下宠着他疼着他,自己就能上天了。现在他就要看看十八公子把天捅了个窟窿,还怎么死里逃生?嘿嘿。
——有句话叫阎王打架,小鬼遭殃,赵大人还是想想自身吧。
——再有对十八公子来讲一句话形容的特别靠谱,一切皆有可能,信十八公子得永生啦。
殿内,十八公子不当一回事的继续用公筷给他家父王夹菜,始皇陛下气得心肝都疼了,他甩手就把小儿子伸过来的筷子给打飞了,好巧不巧的其中一根筷子就飞到十八公子的额头上,留下一道红印子,在白皙光洁的额头上格外刺眼。
始皇陛下心疼,从小他何曾动过小儿子一根手指头,所以才宠得他如此放肆了!这无后之事是能那么轻飘飘说出来的吗?这要是让大臣们知道,知不知道会给他往后登基造成多大的阻碍?这件事最好就一直烂在心里,就是要说也是在登基之后说,那时候都登基了,谁要是不服就拉出去斩了!这熊孩子到底是不是傻啊!
——等等,始皇陛下这想法不对吧?
十八公子就不说话,他掏出帕子来来回回的擦着额头,把整个额头都擦的红彤彤的,完了觉得干净了,又重新拿了一双筷子给始皇陛下夹菜,等夹完一筷子菜,他把筷子放下,沉默半晌像是自言自语般说:“我曾恨过父王,恨父王既是生了我,又为何不来看我,不来在我摔倒的时候能把我扶起来,或者骂我一顿叫我站起来,不来在他们欺辱我的时候出现呵护我……我当时想过如果以后我有了儿子,我一定会全心全意的爱他,可现在跟在父王身边生活十年后,我觉得我做不到,我即便有孩子,也做不到像父王爱我般爱他那么多,我也不想把我的爱分给别人。”
对这么朴实的一番话,“铁石心肠”的始皇陛下是什么反应呢?他老人家……眼圈都红了,当然是被感动的啦。
也就是说十八公子不仅安全过关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刷父子情刷出新高度的)任务。和始皇陛下互诉衷肠后,额头上的红痕还被始皇陛下亲自给上了药,十八公子还是那么光风霁月的走出了大殿。
赵高听到脚步声小心翼翼的抬头,就对上了一如往昔神采飞扬的十八公子似笑非笑的眼睛,赵高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咋的,就登时把头低下了,似乎听到了十八公子轻笑一声,然后十八公子就迈步离开了。
赵高的心情物语是这样的:真是日了狗了!!!
所以十八公子疑似出柜这件事非但没有惹来始皇陛下厌弃,反而始皇陛下溺爱之情又上一层了,简直是走哪里都离不了小儿子了,而且他老人家圈定继承人的心迹也表现的很明显了,朝中文武百官们心里也是有了谱。
赵高,赵高被打了四十大板,现在正躺在床上养屁股呢。
……
秦军北击匈奴节节开花,公元前214年,取河南地,沿河置44县,移民恳守。次年,匈奴又来犯,始皇陛下复命蒙恬倒北渡黄河,取取高阙,攻占阳山、北假。匈奴不敌,向北迁徙。
又为了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发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就使得匈奴被迫北徙,不敢南下而牧马。
大军班师回朝,十八公子代始皇陛下出咸阳迎接大军,看到跟着着蒙恬历练了两年的大公子扶苏,上上下下打量着扶苏,直把脸皮薄的扶苏给打量的不自在了,“十八弟?”
脸皮厚度天下无双的十八公子丝毫不尴尬,反而是冲着扶苏露出了一个向日葵般的笑容,“大哥,你没让我失望,这很好,非常好。”
扶苏:“……?”
这没有上下文的,扶苏被这么一句听起来似乎不该是弟弟对哥哥说的话,而弄得一头雾水。不过呢,等再过个十年八年的,被好好的皇帝就当几年就各种闹腾这撂挑子不干的秦二世胡亥,折腾着弟没终要兄及,愣是以着比不当皇帝的秦二世还大十一岁的“高龄”成为了秦三世时,扶苏再蓦然回首,就会明白他亲爱的好弟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只不过到那时候都晚了。
在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后,为开拓西南,始皇陛下决定通西南夷,这时候章台发明的各种修路工具和大名鼎鼎的水泥就有了用武之地,开通了一条“光明大道”。至此,大秦朝的势力直接抵达且兰、夜郎、邛都、昆明等地,并在这里设官“置吏”,建立了行政机构。与此同时,秦又经蜀郡,加强了与邛都、筰、冉者的联系,并使之纳入了郡县制的行政系统。
等一切尘埃落定时,已到了公元前210年,十八公子胡亥弱冠之年,始皇陛下册封其为太子,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子,也是在历史上留下相当浓墨重彩的一位皇太子,以及皇帝。
哦,还是第一位公然出柜的皇帝,以及公然出柜后还稳坐皇位的皇帝。这么一想,必然得在历史上璀璨无比呀,毕竟往后没有哪一个皇帝敢于之争锋啊,在这一点上,这还真是……非同凡响!
第218章 秦皇[八]
主题:818那个把我玩坏的二世祖!
№0:二世祖:网络释义行事作风不同寻常,却又有真才实学的富二代,权二代,此圈子入圈资格非常严厉,信奉秦二世,最最出名的二世祖!今天楼主要818的就是这位二世祖的终极信仰嬴姓赵氏的胡亥,老师布置了写他的论文,楼主在详细查阅了他的部分资料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那感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特来发帖抒发下内心情怀。
№1:看到标题进来的,却发现原来楼主是个内涵党,楼主你很有出息,看好你哦。
№2:1,还以为楼主要深扒现在的二世祖圈子又做什么奇葩事呢,不过看到楼主说胡亥,这朵纵观五千年历史里最大一朵奇葩花,我的兴趣顿时就更大了。
№3:2,现在的二世祖们再奇葩能奇葩到哪里去,也就是高科技加成,仍旧是新瓶装老酒,玩得还都是二世玩剩下的。
№4:3,要不怎么说他们的终极信仰就是二世呢。
№5:胡亥?是不是那位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柜的gay皇帝?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崇拜的。
№6:我有预感故事要变得有趣了。
№7:火钳刘明。
№8:妈妈快出来看傻狍子!
№9:多少年了,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你们都动作轻一点,别把五楼吓跑了。
№10:都说了是傻狍子了,楼上你这么喊五楼一声,他肯定要停下来看看。
№11:我就是五楼,我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
№12:给楼上的楼上点赞。
№13:默默觉得五楼有那么点蠢萌了,但这不影响我们围观你,拉你入伙。
№14:干嘛把二世教说的像邪教一样?
№15:它不是吗?想当年我是一入二世教深似海,从此各种正直美好的品德成路人。
№16:楼上说的好有道理,同为教徒的我也无言以对,所以我们来手牵手发展五楼小哥儿吧。小哥儿,先不说你这话里对gay的歧视,咱们国家早数十年都已经通过同性恋婚姻法了,你这腐朽思想要不得啊;我们现在说的是你竟然觉得二世没什么好崇拜的?你是史前来的吗?四大发明知道吗?其中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都是二世带领着章台的宅宅们发明的!楼下接力——
№17:我们现在吃的西红柿,玉米,马铃薯,红薯等等等都是二世引渡进来的!
№18:我们现在盖房子用的水泥,就是二世带领着章台的宅宅们发明的!
№19:我们现在宪法里使用的最核心的思想,都是二世那时候定性过的!
№20:我们现在使用的《成语字典》《俗语大全》,二世本人做出了莫大的贡献。五楼小哥儿,你知道你用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二世发明的吗?二世他啊,就是行走的成语包!
№21:噗——人家著书都是著学术思想,就是著平时说过的话,那也是归类到学术思想里,唯独二世说出来的话就成了《成语字典》《俗语大全》。
№22:《成语字典》《俗语大全》怎么了!你知道大中华家平均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有这两本书吗?再说了,别小看这两本书,历史学家研究始皇,二世和秦三世再有秦四世那段时期的历史时,从来都不敢把二世著的那本书忽略,他们反而从那本书里研究出很多耐人寻味的历史。
№23:确实很耐人寻味哈哈哈,不知道该对在二世的《成语字典》《俗语大全》这两本书里充当了背景板的名人们羡慕嫉妒呢,还是对他们报以同情的目光呢。
№24:这个问题难道不好回答吗?对在一本正经的成语里充当背景板的名人羡慕嫉妒,对不是那么一本正经,像是黑历史的成语里充当背景板的,报以一半羡慕嫉妒和一半同情,然后不要大意的嘲笑之。讲真的,有时候心情不好去翻翻二世著的这两本书,看看那明明在正儿八经的史书里都是高大上的名人们满满的黑历史,我顿时就心飞扬,透心凉了哈哈哈。
№25:楼上这心态明显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对此,我必须得说……楼上你不是一个人!
№26:不是一个人1
№27:不是一个人2
……
№123:不是人身份证号
№124:这是什么?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种残缺现象,我们必须得有成语/俗语来形容这种现象,请叫它缺胳膊少腿。
№125:我是一二三楼的,打漏字了应该是“不是一个人身份证号”。
№126:这是什么现象?如果非要用成语/俗语来形容的话,我会把它叫做听风就是雨。
№127:一二三楼到一二六楼就是一个人,他自问自答得还有来有去的→_→
№128:我就想问问五楼小哥儿还在吗?
№129:难道不是该问问楼主还在吗?
№130:古往今来被秦二世玩坏的人还少楼主一个吗?想想当时的秦人,想想后来的历史学家,想想二世教的教众,想想现在的二世祖们,想想你,想想我……还想什么楼主。
№131:掬一把辛酸泪,强烈呼唤五楼小哥儿!
№132:看我的,傻狍子叫你呢。
№133:……
№134:哟,五楼小哥儿出现了,真的是傻狍子啊。
№135:我开始相信关于傻狍子的都市传说了。
№136:那是什么鬼?
№137: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我大中华家,傻狍子生活的东北、西北、华北和内蒙古等地的小山坡稀疏的树林中,是东北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傻狍子就是东北流传出来的,和都市扯上什么关系了?
№138:哦,我只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已。别打我,我这是跟二世学的啊。
№139:你长得好看吗?
№140:还成吧,你干嘛这么问?你想做什么?
№141:哦,我也只是学二世逻辑死一把啊,蠢货。
№14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五楼小哥儿你现在有什么感想?
№143:看出来大家都是邪教的了,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和逻辑死这两大技能都掌握的挺好。那么五楼小哥儿,你周围难道有亲近的人出柜了?还把二世举例了,是不是?
№144:……你怎么知道?
№145:哦,也没什么,就那么随口一说。
№146:……难道我还说错了,秦二世胡亥不是gay皇帝吗?我刚才特意去翻看了下史书,上面就很明确的记载了他的性向啊,所以就不懂了当时怎么还会让他继续做皇帝,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了?
№147:让我大胆的再随口一说,你周围亲近的人出柜了,结果很惨烈?被暴打一顿赶出家门了?
№148:……嗯呢。
№149:哦,节哀。
№150:解释下我们不是没有同情心,只是邪教,呸,二世教里的教众平时都中毒不浅了,逻辑不通顺了。所以你这是在迁怒我们二世了?不过真说起来二世大胆出柜这件事,不,我就不该用“大胆出柜”来形容,他明明就是在大朝会的时候,很稀疏平常的说出了这件事。根据记载,上一刻他还和大臣们扯皮政事呢,下一刻就说了“你们知道吗?朕喜欢男人。”完了,又说“我们来接着说刚才的事”。大臣们一脸懵逼,懵逼完了就全给跪了。所以五楼小哥儿,你感受到二世的独特魅力(逻辑死)了吗?
№151:我没感受到他的逻辑死,我就感受到你的逻辑死了。
№152:谢谢夸奖xd
№153:讲真的,二世在这件事上表现的主要不是他的逻辑死,而是他的熊吧。他可是古往今来第一熊,熊起来能上天。哦,这能上天不是字面意思,虽然二世真的发明过载人天灯上天过。
№154:关于这点,完全没办法反驳。这点指的是二世是熊孩子,不是二世发明了载人天灯这点,不过说起来载人天灯这件事,我就不得不说了,二世也是古往今来第一学霸,徒子徒孙遍布全世界,对两千多年来的文明,意识形态进步起到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所以说他熊孩子熊上天啊。
№155:懂了,有事没事先吹一波就对了。看我的,人家太子皇子的是没困难要当皇帝,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当皇帝,二世倒好,皇位唾手可得不说,当上皇帝后各种“水土不服”,各种折腾着不当皇帝了,当皇帝不自由。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他之所以当众出柜就是想退位的解释,但二世苦啊,他都出柜了大臣们也是哭着喊着不让他退位。然而胳膊拧不过粗大腿,二世不也就当了五年皇帝就禅位给他大哥扶苏,也就是秦三世了。这熊劲儿,也是没谁了。
№156:求当时秦三世的心理阴影面积。
№157:求当时大臣们的心理阴影面积。
№158:求始皇陛下的心理阴影面积,不对,当时始皇陛下已经驾崩了,不过照着始皇陛下那晚期放弃治疗的儿控程度,他若是泉下有知,一定是含笑九泉,而不是气得从陵墓里爬出来。
№159:我必须得同意楼上的说法,熊孩子为什么那么熊,那都是熊孩子他爹宠出来的!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求始皇陛下其他儿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160:我那英明神武的爹偏心到咯吱窝了,宝宝心里苦,宝宝不能说qwq№161:谁说他们没往外说,他们只是憋住了,等始皇陛下驾崩了,二世也禅位出海去了,他们就憋不住了,就暗搓搓出来闹腾了。然而没什么卵用,二世虽然离开了咸阳,但咸阳到处还都是二世的传说和人马,专治各种不服,隔空一巴掌都能打下来,也是没谁了。
№162:说起这个来,我就觉得有件事特别遗憾,当时秦三世晚年不是要考虑下一任皇帝的事吗?据说当时二世从海外回来了,他怎么就不考虑再当皇帝呢。秦二世和秦四世是同一个人,想想就让我心潮澎湃。
№163:楼上这脑洞也是没sei了,二世本来就是不想当皇帝了,他干嘛还要自讨苦吃啊。不过,这个设定一旦接受了还蛮带感的嘛。
№164:迷之带感。
№165:知道更带感的是什么吗?二世做了四世,做了两年,把皇位传位侄子,侄子就是秦五世了,等侄子再在弥留之际时,就又登基做了秦六世,如此往复。你们做单数世皇帝,双数世皇帝都被我承包了,哈哈。
第5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