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第14节

    “秦卿在高皇帝时,便是出名的肱骨直臣,那时哀太子与圣人争相招揽,他也是如今这般贞介。直到圣人登九五,他方下马伏拜。世人皆以为秦卿将受闲置,谁知圣人即位三月后,便将他擢升为尚书右仆射,又过两年,原来的左仆射赵晔年迈致仕,他便递进为左仆射,位极人臣。”

    自大夏立国以来的桩桩件件,皇后仿佛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她说起秦勃,颇为感慨。

    夏侯沛依偎在她身旁,双手托腮,认真听着,听完她左手离腮,摸索着抓住皇后的手,叹息:“如此方为社稷之臣。”皇帝的心思也好理解,秦勃始终忠于坐在皇位上稳坐的那位,他是藩王时,自然恼恨秦勃冥顽不灵,可一旦他坐上那个位置,心思自然而然就起了变化,这般只忠于天子的大臣,用起来才放心。

    要说的话说完了,皇后转过头,看了夏侯沛一眼,便由着她拉着自己的手不放。

    “阿娘,过几日天将降雪,我们去晚亭,围炉拥裘,煮酒赏梅,可好?”

    交节郡守已押解归京,证据充足,无可抵赖,皇帝怒不可遏,欲诛其满门,经朝门劝阻,方网开一面,依律斩一人之首,不问亲属。有此结果,并非只是朝臣劝阻的结果,还是去往齐昌军中的大臣回来禀报,军士们体格健壮,并未影响战力。还算交节郡守存了点良知,并未为获更大利润,将发了霉的陈粮调去军营。如此,也算稍稍平息了天怒。

    既然圣人不那么生气了,她与重华赏雪赏梅,行风雅事,应当不会触及龙颜。皇后思索了片刻。

    夏侯沛急了,抱住皇后的胳膊,摇了摇:“好不好?去嘛去嘛,红梅将绽,满园雪景,如此盛况,阿娘不与儿共赏吗?”

    她只是稍一迟疑,她就急了。

    皇后转头看她,见她鬓角有些乱了,便抬手为她整理。素手纤纤,到她的脸侧,而后轻抚上她的发丝,夏侯沛呼吸蓦地屏住,心口乱跳,紧张地要命。

    “同你去。”皇后收回手,说道。

    夏侯沛僵硬地点头,微笑:“好。”耳根红彤彤的,握住皇后的手的那只手突然之间,僵化了一般。她有点抑制不住地想要摸摸自己的心跳。

    因爱,因深爱,她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便能使她小鹿乱撞。

    这一场雪,夏侯沛翘首以盼,可天公仿佛知晓她的心思,要同她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迟迟未降。

    太子僚属的考验也告一段落,其中固有一些名不副实的,但更多的是才华横溢之辈。借这一次考验,太子的心腹都是哪些人,各擅何物,都展现在了众人眼前,可谓无一丝遮掩。皇帝便看到,他原本择定可为肱骨的几位谋臣都被太子冷待,他们的良言亦都被束之高阁,东宫中受重用的竟是些清谈高论之辈。

    皇帝不禁对太子的眼光产生了怀疑。夏侯衷捅出这件事,本就是要弱太子威信,剪太子羽翼,看到这般局面自是大喜。不知他怎么周旋,竟让皇帝将他原先看好的那些大臣都从东宫调了出来,放任地方。偌大一个东宫,竟找不出能办实事的人来。

    这些都不关夏侯沛的事,夏侯衷闹腾得再欢,也只损害东宫而已,并不能为他自己增添光彩。而夏侯沛,始终都保持一种置身事外之态,皇帝问她什么,她也都极为公允,只是就是论事,只不过说到太子时,她总会有几分偏向。

    这几分偏向落到皇帝眼中,就是她心软。

    “大郎是太子长子,已经读书了,总不好再让他白身。”

    殿中摆着一火盆,炭火烧得红旺,暖融融的热气充满了殿内,夏侯沛脱去了外袍,盘腿坐着。听皇帝这么一说,她也赞同:“二郎三郎也不小了,大郎是该为弟弟们做个表率。阿爹赐他爵位,正可做勉励。”

    她的坦率公正,令皇帝尤为喜欢,便会拿些不大要紧的事来聊聊。

    “就加郡公吧。”皇帝说罢,面上渐有喜色,“前两日听闻晋王妃有孕,若能一举得子,也是三郎福气。”

    夏侯衷膝下已有二子,皆是庶出。皇帝自己是嫡出,加上世人重嫡,总觉得缺了嫡子,便缺了一半的福气,现在周氏有孕,皇帝也是高兴。子孙满堂,这是福兆。

    夏侯沛知道这事,周氏与晋王成婚有些年头了,如今才怀上第一胎,她听闻周氏不得晋王喜欢,晋王在大婚不足一年之时,便纳了侧妃,这一纳就如开了闸的洪水一般止不住了,左一个侧妃,右一个侍妾,没完没了。可想而知,周氏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不过这些,夏侯沛是不会说出来的,她道:“晋王兄福气到了,定可一举得男。”就晋王府内院的格局,就算周氏有子,也不一定能得晋王喜欢,嫡子不受宠,其母地位便会动摇,此消彼长,庶妃庶子,哪儿甘落后?

    真是一笔乱账,夏侯沛觉得这殿中有些沉闷,见皇帝兴致正浓,她也不好就此要走,转头望窗外,只见隔着薄薄的一层窗纸,空中飘舞着一点点飞扬的黑影,有如春日里柳絮漫天。

    下雪了!

    夏侯沛喜上眉梢,耳旁传来皇帝的话语:“十二郎也差不多可选妃了,你喜欢什么样的,可要事先与阿爹说啊。”

    “啊?”夏侯沛的目光仍在窗外,那窗纸上飞扬着漫天白雪,从里往外,就如黑白的泼墨画,美不胜收,她无意识地应了一声,待神思渐渐清明,意识到皇帝问的什么,这才有些羞赧地低了头,道:“儿省得。”

    少年情浅,说起婚嫁,总是害羞的。皇帝一笑而过,又见夏侯沛总看窗外,也跟着看了一眼,这一看,就发现下雪了。

    原来是下雪了。

    今冬第一场雪,一下便有止不住的势头,飞飞扬扬,天地间都为雪势所阻,人看不清远方,远方的景物也悄悄地加了白衣。

    当皇帝问初雪美景,可有安排之时,夏侯沛镇定地道,与十一郎约了宫外跑马。既是宫外,又是少年间的游嬉,皇帝自然不会参与。

    夏侯沛就怕若是说了她与皇后有约,皇帝便会掺和进来。

    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雪。

    一夜之后,晚亭四周苍茫一片。湖上结了冰,冰上覆了雪,白茫茫,夏日荷花开败后的枯枝残叶现在雪上,有如苍茫平原上的杂草枝杈。

    晚亭临湖,另一面是一座园子,园中遍植红梅。

    围炉煮酒,踏雪寻梅,的确是这寂寒冬夜中的乐事。

    夏侯沛一身大袖青袍,外面披着狐皮大氅,雪白的毛领,与这冰天雪地恰好相得益彰。金冠束发,美玉为佩,这是用心装扮过的。

    她先来此处,吩咐宫人架起火炉,暖上酒,又选了厚厚的坐榻,铺设在地上,乃至细致处的香炉、手巾、酒盅与手炉,都是她亲自挑选。

    红梅绽放,香影浮动,白雪无暇,衬着满枝梅花,人生之中的大好时光,皆在此刻。

    夏侯沛站在亭外的石阶上,不一时,皇后便来了。

    “阿娘。”夏侯沛眉目舒展,快步迎上去。

    皇后望了眼亭中一切周致,便知夏侯沛来了有些时候了,伸手握住她的手试探了温度,果然是凉的。

    她转身接过宫人手中的小暖炉来,放到夏侯沛的手中让她捂捂手。夏侯沛捧住了手炉,抵在怀里,暖暖的,很快便让她整个人都舒服起来。

    昨日下了雪,今日便放晴了,空气中清新寒凉,在这时节绽放的花,定是有一身不屈傲骨。

    皇后的目光落在那一树树红梅上,夏侯沛陪她看了一会儿,方做出邀请之势,道:“阿娘,请。”

    亭中一切就绪。

    宫人将朝风那一面的帘子放下,又有暖炉为伴,在这寒冬中,竟也不冷。

    夏侯沛嫌站得密密麻麻的宫人碍事,一挥手,便让他们都退下了。

    她亲自来执壶,倾上一盅酒,奉到皇后面前。皇后接过,喝一口,唇齿生香,与其说是酒,不若说是含了酒味的浆饮,这滋味,却也不坏,过了一阵,便有一股暖流,自腹间抵达四肢百骸。冬日的严寒,成了虚设。

    酒是好酒,景是美景。皇后能感受到夏侯沛的用心。

    宫中事多,林林总总的琐事牵绊着脚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仿佛永远都是如此,她已许久不曾出门来只为赏花只为赏雪。

    如此良辰美景,夏侯沛心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她把平日的趣事拿来说。皇后认真倾听,听到有趣之处,也不会吝惜一个微笑。二人相处时间多,总也不会相顾无言。

    “阿娘,你小时候也会与密友外出吗?”夏侯沛问着傻乎乎的问题。

    拥着白色的貂裘,皇后身姿娴静,她笑意温柔,话语中有着浅浅的怀念:“这是自然,京郊十景,我处处都去过。”

    夏侯沛想象着那时场景,年少的皇后在山水间欢声笑语。她不禁微笑,眼角眉梢都随着她这一笑而柔和:“真想亲眼看一看。”

    看一看什么?皇后正要问,便又听夏侯沛喜滋滋道:“阿娘,你看那枝花开得可好?”

    皇后依言看去,并没有发现在她目光触不到的地方,夏侯沛倏然间无比温柔沉溺的眼神。

    第59章

    这是梅园,一树树梅花,错落有致,疏阔而古朴。

    红梅、朱砂梅、腊梅,开了满园,皇后顺着夏侯沛的指引看过去,只见枝头白雪堆积,一簇簇娇艳的红梅自雪中弹出。红的是花,白的是雪,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美好的事物,谁不向往,谁不喜欢?皇后叹息:“是很好。”她回过头,夏侯沛已是目色清明。

    太阳不知何时隐去,天空中布满了厚重的乌云,灰沉沉的。气温骤然间下降,雪花飞扬。起先只是稀疏的飘洒几片,仿佛只是来一阵便走,眨眼间,雪变得又大又密,大朵大朵的雪花如一团团柳絮一般。

    这雪势,是走不了了。夏侯沛起身,将自己身上的狐皮大氅脱下,覆到皇后的身上。

    “不必,你自己……”皇后自不肯受的,反握住她的手,忙要推拒。

    夏侯沛微笑道:“儿每日都在校场习武,体格健壮,这点寒冷,不妨事的。”她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一直都照料得十分细致,加上每日不辍的锻炼,极为健康;而皇后,她是深宫中的女人,虽有太医精心调理,毕竟是比不上她健壮,再且,夏侯沛记得,皇后极为怕冷,每到冬日,能不出门,她都尽量坐在火炉边上。

    在意一个人,便会不由自主为她着想,会不由自主地想为她做一些事,哪怕这人极为能干,极为强大,也会情不自禁地在心中将她的脆弱处无限放大,无限怜惜。

    就像夏侯沛心疼皇后,恐她受冻,皇后又何尝不心疼她?

    “我还有貂裘,你去了这件大氅,便是衣衫单薄。”皇后坚决不肯。

    “阿娘。”夏侯沛站在皇后身旁,她弯下腰,目光几乎与皇后平视,皇后一抬头,就看到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定。她不由一愣。

    “你摸摸我的手,”夏侯沛继续笑道,“是不是很暖和?儿火气好,不怕冷。你披上吧,以往长久,皆是阿娘护我,好不容易儿能为阿娘做点事,您不要拒绝儿的孝心。”

    她说得有理有据,坚决不移。皇后顿觉有一瞬间的陌生。

    乌衣少年,芝兰玉树,与小时候立在她身前撒娇的三尺小儿截然不同。

    夏侯沛低首,将大氅的领子朝中间拢了拢,系上锦带。她的侧颜就在皇后眼前三寸之处俊俏白皙的轮廓,红润的双唇,深邃而温暖的眼神。

    皇后忽然明白了,这陌生感来源于在她不知道的地方,夏侯沛在如破土而出的小草一般迅速的成长。她的重华,已经长大了。

    倏然间,有一丝失落弥漫在皇后的心头。

    “好了,这样就不冷了。”夏侯沛系好了锦带,展颜一笑,那笑容纯粹得像个孩子,关怀都写在她的脸上。

    皇后又释怀,与夏侯沛道:“坐到阿娘的身边来。”

    夏侯沛求之不得,立即就依偎到皇后的身畔。

    亭外飞雪,暮霭沉沉,阴冷的风在肆虐。

    皇后将小手炉的盖子掀开,用小火钳将炭盆中烧得红旺的炭火换入,而后再盖上盖子,送到夏侯沛手中,夏侯沛亦未推辞,满足地抱到怀里捂着。

    宫人们都被夏侯沛赶去了远处的楼阁中。见一下雪,阿祁便迅速令人返宫取了避寒的衣物来,她匆忙地冒雪而来,隔着纷扬的飘雪,看到亭中相依二人。这漫天冰雪虽冷,却难敌心中的暖。

    她抱着衣物,静静的转身。

    快乐时光总是飞逝。

    翌日,夏侯沛想到对付皇帝的说辞,又去寻了夏侯汲人骑马,往宫外飞驰。

    天候严寒,可一旦动起来,身上也是热气腾腾。

    街上人少,都回家避寒去了。夏侯沛白马在前。锦衣王冠的少年皇子,纵马长街,意气飞扬。

    难得在城中也能如此尽兴,夏侯汲人高兴得很,抽了几鞭,加快了速度,渐越过夏侯沛。夏侯沛未与他争锋,只高喊一声:“十一郎,留心地滑。”

    他二人骑术放到羽林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夏侯沛并不担心出事。

    他们自长街飞驰而过。忽然听到有人高喊:“燕王殿下、秦王殿下,请留步!”

    声音浑厚而洪亮,穿透了寒风传入燕、秦二王耳中。

    夏侯沛一勒缰绳,飞驰中的马儿腾空而起,猛地落地后,前蹄高高抬起,停在原地。这系列动作发生在瞬息间,英俊的白马稳健地停住,四蹄在原地踏了几步。夏侯沛牵着缰绳,回头,便看到杨为哉自一座酒肆中快步而出。

    夏侯汲人亦停了下来,看清出声之人,低声咕哝了句:“是他啊。”听着就知道燕王对这位领军将军无甚好感。

    片刻间,杨为哉已到跟前。

    夏侯沛稍一思忖,便稳稳坐在马上,毫无下马礼待的意思。

    “拜见燕王殿下,拜见秦王殿下。”杨为哉拱手为礼。

    他是老臣,理当受到礼遇,故而,夏侯汲人道:“杨将军无需多礼。”

    夏侯沛稍稍牵引了缰绳,马儿便听话地后退了两步,恰好比夏侯汲人的坐骑落后半步。长幼有序,这时候,她便不多言了。

    杨为哉仰着头,看得挺吃力,他如今这地位,就是遇到了高宣成,也免不了客气地下马为礼,而皇帝健在,皇子们都礼贤下士,没几个人像眼前这两位王这般大大喇喇地坐在马上,让他仰视。

    杨为哉心中怎么想的,暂不论,面上却是笑得极为和气:“臣在酒肆中与同僚部属饮酒,见二位殿下英姿,忙来拜见。”

    夏侯汲人闻言,挑了下眉,道:“杨将军好兴致啊,只是丢下满堂部属,怕是不妥,快回去吧,若是因孤与十二郎搅了酒兴,便是我们的不是了。”

    这番话,说得既客气又刻薄。

    夏侯沛含着浅浅笑意,半点都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杨为哉怒从心起,只是他心机深沉,仍旧恭敬地笑着,毫无不悦之色:“殿下哪里话?二位殿下能为臣停马,便是臣之荣幸,要说搅扰,也是臣扰了二位殿下。”

    夏侯汲人不喜欢他,听他这般软绵绵的说辞,反倒更是不悦,正要继续刻薄,便被夏侯沛从身后拉了一下。夏侯汲人抿了唇,不说了。夏侯沛便道:“外头冷,杨将军快进去吧,今日是不巧,孤与阿兄有事在身,如若不然,定要讨杯酒喝的。”

    说得委婉了许多。

    杨为哉感觉面子拾回了一点,仍是不悦,拱手道:“如此,臣便不耽搁二位殿下了。”说罢,躬身一礼,是为恭送。

    夏侯沛道了声:“告辞。”

    夏侯汲人早已不耐烦地扬鞭而去。

    夏侯沛也没多停留,随他去了。

    直到他们马蹄声响,杨为哉方直起身,望着远去的二王,他眼中黑沉沉的,不知在想什么。

    这一切,都落入了对面茶肆中临窗而坐的一人眼中。

    只是因家中闷,出来小坐,不想竟见了这么一幕。燕、秦两位皇子,看着燕王为长,实则却是秦王主导。真是有趣,回去定要禀告阿公才好。秦氏想道。

    杨为哉已回了酒肆,大街上又恢复了寂静,空落落的,唯有街两旁堆积的沾了灰土的雪。秦氏瞭望远处,方才清明的目光逐渐的迷蒙。

    “四娘,天寒,关了窗吧?”婢子温声道。

    秦氏将落在窗沿上的手收回,她朝着前方再多望了一眼,方点了点头。

    婢子顺从地上前关窗,只是,从这高处望去,可以看到的那座府邸静默无言的伫立,仿佛可以永恒。她微叹一声,手下一动,窗关上了,阻隔了一切。

    经杨为哉这一打断,原先畅快的心情自然是没有了。

    夏侯沛夹着马腹,慢悠悠地行走。夏侯汲人也觉败兴,无趣道:“无事献殷勤。”谁信杨为哉没什么计量会拦下他们。

    他特意点出堂中有他部属同僚不就是要说明,里头有许多军中官员,想来,官位必不会太低。就等着他们巴巴地贴上去呢。这是示好,亦是试探。夏侯汲人心里清楚,他也清楚,杨为哉寻的多半是十二郎而不是他。不过这有什么关系?他想要的是疆场纵横,而非九阙宫城。

    越走越远了,再往前一里,就是城门,夏侯沛漫不经心道:“知道就好了,阿兄何必与他难堪?”她也没想收拢杨为哉,杨为哉此人,总给她一种心术不正之感,留着兴许哪天就是祸事,可就算来日是敌手,也没必要此时就弄得这般僵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夏侯汲人也知如此,不过他就是看不惯杨为哉那装模作样的姿态,再且,他是皇子,何必要去迁就一个将军?武人心性已经在燕王殿下身上初露。

    见他不以为意,夏侯沛也没多说,只道:“再走就要出城了,回去吧。”

    出了城今日便回不来了,宫中未报备,也无过夜准备,自是不能离城的。

    二人调转马头,夏侯汲人忘性大,很快便将方才那点不悦撇至脑后,见前方疏阔,可尽情纵马,他又开心道:“十二郎,快与我赛马,比谁先到皇城。”

    说罢,不等夏侯沛答应,便拍马而去。

    夏侯沛一笑,不甘示弱地追了上去。

    第60章

    与杨为哉道遇只一插曲,夏侯沛没将此事放心上,回了宫,便撂了开去。

    大约是杨为哉也发现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后便再未寻机与夏侯沛答话。这倒是好事。也免了夏侯沛费劲周旋。

    过了上元,春风悄然而至,万物复苏,绿满大地。

    洛阳□□,雨湿芳菲。整座城都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翠绿之中。

    薄雾沉沉,春风拂柳,宫墙旁的垂柳,如绿带婉转娇柔。

    待到二月末,京中发生一事,令皇帝大为恼火。

    晋王妃周氏,在怀胎六月之时,意外流产。

    六月落胎,无异于九死一生。幸而太医到得及时,王妃性命保下了,孩子却是没了。那胎儿已成形,当皇帝得知晋王妃落下的是个男胎,当即龙颜大怒,召了晋王来一顿责备,斥他内闱不修,要他回府闭门思过,好生整顿府中私事。

    六月的胎,绝不可能无缘无故就落了,其中必有蹊跷。

    消息传至东宫,本该抚掌称庆的太子却是一阵怅然。

    太子妃高氏不解。三郎总与郎君不对付,他家有事,又受圣人斥骂,这与东宫而言,该是好事。

    太子喃喃道:“若不是关心三郎子嗣,阿爹何至于特召了他来训斥?”如若不是出于关心,身系一国之政的皇帝,怎会花费功夫去管教儿子内宅之事?

    太子怔怔地坐着,整个人都处于一种难以言喻的茫然之中。

    太子妃看得心下酸楚,柔声劝解:“那是皇孙,圣人怎会不关心?若是此事出于东宫,圣人必也亲自垂询。”

    “胡说。哪有这般咒自己的?”太子笑了一笑,俊朗的面庞有些憔悴,却是仍旧保持着温润和善,命运在不知何时突然崎岖,原先的坦途已成记忆,前方有多少磨难,是一举为帝,还是落入尘埃,都充满了未知。然而太子,却没有因此而生戾气,他内心常有迷茫,常有不解,也会怨恼弟弟们与他相争,但他的脾气仍旧温和而厚道。

    他笑是笑了,眼中仍是满满的怅然,没有丝毫欢乐。

    大殿中侍立着侍奉的宫人,这是一座不缺人气的殿宇,处于其中,却是心如荒原。太子妃知晓太子的心结,圣人已多日不曾召见太子了,更遑论有严训示下。

    太子心中不安,日渐憔悴,太子妃作为枕边人自是看在眼中。有人寻机生事,动摇东宫储位,这已是人尽皆知之事,而圣人却渐渐没有了维护之举,对太子信任不负往昔,甚至调走了东宫之臣,令东宫威严蒙尘。

    “郎君……”太子妃面浮哀色,古来多少太子死于夺嫡之中。她不畏死,真有那一日,她陪着太子慨然赴死又何妨?可是,她的孩子们怎么办?他们还那么小。

    念及此处,太子妃不禁垂泪。

    修长的手指抚上她泫然的脸颊,轻柔拭去她落下的泪,太子反过来安慰她:“你哭什么?我再不济也还是太子,我不犯错,他们能耐我何?”太子岂是说废就废的?没有天大的理由,天下人怎能同意?他只痛心阿爹听信谗言,离间了他们的父子之情。

    太子妃讷讷地不知道说什么,眼泪倒是止住了。

    太子问道:“你今日去向母后问安了?可见着什么?”

    太子妃垂首用手帕拭了拭泪,再抬头,已是如常,她道:“我去时,恰好几位妃子也在长秋,正说到十二郎娶亲之事。”

    太子一想,也差不多是时候谈婚论嫁了:“十二郎大了,是该说亲。不过当还有些日子,十一郎亲事还无着落呢。”

    太子妃勉强笑了笑:“深宫妇人,无事闲话罢了。定人选,选吉日,过六礼,迎娶送嫁,算在一起,总也得一年。慢一点,一年也不一定能办成……”心中却开始计量,十二郎若娶妇,会是谁家女儿。她娘家有几个正当龄的小娘子,若能……

    人一到了年纪,嫁娶便是绕不开的事。夏侯沛感觉尤为深刻,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在念着她的婚事。

    连少有往来的长公主们都接连往返于宫廷,欲给夏侯沛保个媒。

    夏侯沛到长秋宫时,淮阳长公主便坐在殿中,见她来,笑吟吟道:“可巧,遇上正主了。”

    拜见了皇后,又给淮阳长公主行过礼,夏侯沛没立即坐下,而是含笑问道:“我听到姑母说及我了。可是什么好事?”

    “可不是好事。”淮阳长公主笑意满满地说了一句,看看夏侯沛,是越看越满意,她的夫家侄女今已十四,贤淑温敦,貌美如花,与十二郎正相配。

    夏侯沛蹙了下眉,十分短暂,却逃不过皇后的眼。皇后转开话题,淮阳长公主也未执着,这本就不是一说就成的事,她预备多来几回。

    待到淮阳长公主走后,夏侯沛就不开心了:“怎地淮阳姑母也来掺和。”本来就够烦了,还一个个都凑上来。

    皇后瞥她一眼,那眼神就是在说她无知。

    夏侯沛顺着这一瞥镇定下来,她是知道他们家的女儿喜欢参与朝政,喜欢给子侄们保媒,将夫家的侄女侄孙女亦或自己的女儿孙女,说与娘家的侄子侄孙,使夫家地位更为稳固。便是她们常做之事,自然,反过来也可以,让夫家的青年才俊尚主,也是不错的。

    公主们是不大受世俗条约约束的,她们是皇女,自是怎么高兴怎么来,卷入谋反中被诛杀的也不是一两个。

    知道归知道,管到她身上,她就是不高兴!

    夏侯沛颇为迁怒道:“淮阳姑母之子,前两日调戏民女给御史参了,自家都理不顺,还来管我!”

    “嗯,不止淮阳,还有溧阳,豫章,林虑,舞阳……哦,太子妃也提了一提,他们家有不错的小娘子,青春年少,美貌动人。”皇后唇角带了点儿笑影。

    夏侯沛恼了:“阿娘!”

    见孩子被逗生气了,皇后适可而止:“你别急,总有办法的。”

    这还差不多。夏侯沛让皇后一哄,还有一点生气,但不那么生气了:“儿不要娶她们!”

    本也不大相宜,皇后正想法子,约莫有些影了,只是细处还需完善,皇帝那边,也得合计该如何应对。

    听夏侯沛这一说,她道:“也没要你娶她们。”真是傻孩子,只是逗一逗,就当真了。

    因在室内,便有一些昏暗。坐在榻上望出去,殿外庭前,明亮光辉,阳光温暖,青草离离。皇后便道:“陪我出去走走罢。”

    夏侯沛闻言,忙上前扶她。

    过几日就是上巳,少男少女聚于城外,王公贵族也将出城踏青,享受这大好春光。

    走到庭前,皇后微微眯了下眼以适应这刺目的阳光。

    夏侯沛觉得,在这深宫中,活在阿爹的压制下,阿娘是不会快乐的。

    皇后是不能随意出宫的,可是太后的限制便少了很多。夏侯沛暗暗下了决心。

    “你可有心仪人选?”二人走出长秋,踏入上林,宫人们跟在后面,约有一射之地,是听不到她们说话的。

    虽然觉得重华应当是没有心仪之人的,但皇后还是问了一句,以免错过。

    夏侯沛一听,就有点慌,她,她,她结结巴巴道:“有,有一个意中人。”

    皇后一愣,停下了脚步,这是一处树荫,背后的大树枝繁叶茂,阳光漏过苍翠的树叶洒下,洒金般落在二人身上。

    夏侯沛也跟着停了脚步,微微抬头看着皇后的眼睛,她现在只比皇后低了一点点,并不需要仰视了。

    皇后看着她,似有片刻的怔悚,她轻轻的开口:“哦,是哪家小郎君?”

    “不是小郎君……”夏侯沛十分紧张,却仍执拗地抬头,看着皇后。她眼中的无措不安与期待落入皇后眼中。震惊被心软压下,皇后抬手,抚了抚她的脸颊。

    她的手,那么柔软,那么光滑,那么,让她放不开,夏侯沛眼中闪着光芒,她一瞬不瞬地盯着皇后。

    皇后笑了一下,她温和地问:“那是小娘子吗?”纵然心底已是翻天覆地,惊涛骇浪,她仍旧维持着表面的优雅,心平气和的发问。

    夏侯沛像被人扼住了声音,她像失了声,她期待地、矛盾地、不安地、温柔地看着皇后的眼睛,她多想不管不顾地说出来。

    今日的阳光格外温暖,就是在树荫下,都能感受到春日的美好。阳光漏在她们身上。

    仿佛这一刻就能永恒。

    夏侯沛终究压制住了内心的渴望,她微微的笑,有点勉强,却又是那么的自然,她的眼睛近乎执拗地盯着皇后,她认真地说:“她,是个很好的人。”

    明明知道阿娘不会猜到这个人是谁,她仍是忍不住紧紧地盯着皇后面上每一分变化。皇后唯有怜惜她像小动物一般的不安,她安慰地轻抚她的肩膀:“总有办法的,总有万全之策。”看似没头没脑的话,夏侯沛却明白她的意思,她瞬间涌起一阵想哭的冲动,她动了动喉咙,忍耐住泪意,低下头:“我……”我可以为她做一切。

    她没有说出来。皇后却仿佛明白,这一变故来得太突然,她原先的谋算兴许都要推翻,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颓然或恼怒,重华能得到幸福,是最重要的。

    第61章

    三月三,上巳。

    王公贵族,相邀成群,于城外踏青。

    每年这时,朝廷便会休假一日,以示皇家,与民同乐。

    既然放了假,就没理由撇下诸王自己玩。夏侯沛便也受到了世家子们的邀请。

    世家是比较倾向于夏侯沛的,她的母亲出自世家,是一个十分贤德的世家女,这样的女子教导出来的皇子,能使他们放心。

    崔、潘、秦、李,这些有数百年底蕴的家族,在天然上便更喜欢夏侯沛。

    看看魏师那冲动的性子,有这么一个舅家,太子便罢了,他是正统,夏侯衷,他们委实信不过;而夏侯恕,他的生母是个宫人,早早就过世了,他长那么大,前半生都被皇帝忽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其他的几个皇子,不是没有优点,譬如夏侯谙,他的母亲出自世家李氏,可是夏侯谙本人不够出挑,且又不占嫡不占长,很不好扶持。总结起来就是都不如十二郎。

    故而世家行宴,诸王之中,夏侯沛受邀最多。不过如今的世家,也不是百年前坚信“士庶有别”的世家了。百年前,寒门子连世家门都不得入,更遑论坐下与他们言谈。乱世出英豪,眼下朝堂上有不少寒门出身的重臣,世家们相对便对士庶之别宽容了许多。

    故而,今日潘氏相邀,如魏氏这般就在这一两代崛起的家族,也受到了邀约。

    夏侯沛手执兰草,她一出现,众人便纷纷上前来拜见。夏侯沛亦与他们厮见。见魏善也在,便与他多说了几句。并不谈政事,也不涉东宫,只是展现出她宽和的处世之道:“尊君可好?”

    魏善笑答:“家君一切都好,劳殿下挂心。”

    夏侯沛比较看好魏会。众臣之中,她有两个人,是极为想要收至麾下的,其一是魏会,其二是秦勃。

    杨为哉这样的,虽然手上有兵,掌的还是禁军,夏侯沛却没想过延揽。动作太大,会使皇帝忌惮,哪怕满朝文武都称你贤能,刺了皇帝的眼,必不得善终。夏侯沛的想法是暗中收敛几个关键的人,可既是关键,怎能轻易便收拢了?

    魏善对夏侯沛有一定的了解,早年间,夏侯沛还向他施展过善意。二人笑语一番,崔琦便来了。

    三人厮见过,夏侯沛四下一看,问道:“阿舅呢?”

    “昨日梦见竹林之后有美景,他今晨起来,便带着二三十个仆从寻去了。”崔琦习以为常道。

    夏侯沛也是一笑。

    “崔郎真名士,性情风流。”魏善便赞道。这是真心话,京中有怎么也想不明白崔玄为何不肯出仕的,对他为人风采,却多是慕名钦羡。

    崔琦与魏善都在武职,自然也有话聊,他有那么一个父亲,自己便早熟,且风采沿袭自崔玄,令人一见便心生好感。谈诗论画,顺手拈来,军中趣事,也是一件一件。魏善也渐放下警惕,心道崔氏子果真不凡。

    三人说了一阵,又不断有人加入。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夏侯沛释放了足够的善意,不出意外,魏善回家,应当是会说与魏会的,便看了崔琦一眼,崔琦会意,渐渐也与他人言。潘氏子要问崔琦他们家那香可还有,他母亲十分喜欢。他的母亲,是崔琦的表姑母。

    世家间相互联姻,关系比较复杂。

    待到这一阵契阔过去,众人沿着洛阳池朝前走。

    三五成群,欢声笑语。

    见四下无人注意,崔琦便与夏侯沛道:“阿爹令我说与十二郎,杨将军与郑王勾搭上了。”

    勾搭,嗯,确是阿舅用词的风格。夏侯沛便奇怪道:“怎地是郑王?”

    说起来夏侯衷比夏侯恕要强不少,杨为哉怎选了弱的那个?

    崔琦便道:“听闻,杨将军与魏大将军不大对付。”

    杨为哉是个将军,将军便需军功,十几年前,对突厥那次,杨为哉在边陲屯兵屯的好好的,兵也练得差不多了,结果就在即将开打,被调去了扬州。这回也是,他在扬州十几年,将士都已熟识,眼看着就可取军功,一道诏书下来,他被调回京了。两次,替代他的都是魏师,军功唾手可得,他还想将爵位晋一晋,好歹也得有个国公,结果,都让魏师给截了,辛苦得的果子,就让人给摘了,他心中怎能甘心?

    让他去扶持魏师的外甥,那是不可能的!他是想要拥立新帝,以此得功,但他也是有傲气的,魏师与他,可以说是夙敌了。

    夏侯沛想通了其中关碍,又想到下诏的人是皇帝,也不知道杨为哉对皇帝是否有怨言。

    三月三日天气新,洛阳池边多丽人。

    一群青俊之才沿着洛阳池,池畔杨柳依依,芳菲遍地,可见小娘子们结伴而游,不远处有几位小娘子骑着马过来了。

    看她们恣意飞扬,夏侯沛又想到皇后曾说的“京郊十景,我处处都去过。”,那时候,阿娘可也会在上巳之际,从洛阳池畔打马而过?

    她想着,便停下了步子,丽人们近了,夏侯沛认出了其中一个,是寿安公主。

    寿安公主行九,比夏侯沛大了几个月,已说与赵氏为妇,只是还未成婚。见了她,寿安公主勒住缰绳,笑道:“快停一停,这是我们十二郎。”

    贵女们皆利落下马,嬉笑着上前来拜见。

    夏侯沛与他们点点头,望着走近的寿安公主道:“九娘。”然后唇边显出一丝坏笑,上前跨上一步,凑到寿安公主耳畔,低声道:“赵郎在此,可要沛来安排?”

    寿安公主原本明快的小脸顿时一红,嗔了句:“阿沛!”却没拒绝。

    这里人多,大家都在,男女说上几句话,并算不得私相授受,且这二人都订婚了,只要没什么不好的事,世人能公主予以最大的宽容。

    夏侯沛笑意更深,引着寿安公主上前,做得极自然,介绍与众人道:“这是我寿安公主。”语气十分柔和。

    众人一听就明白了,赵家小郎君红着小脸,上前拜见:“见过公主。”

    夏侯沛拍拍他,笑道:“我家九娘很和气的。”

    这么多人看着,哪儿能说许多呢?然而短短只言片语,便足以使二人各自红着脸。

    小儿女心思,最是动人。

    手中兰草仍旧执着,那日与皇后坦白后,皇后也问过那小娘子是何人,她又是什么心思。夏侯沛只推说她并不知晓,皇后见她不愿多说,便也没再问了。

    此时看着寿安公主与赵小郎君,夏侯沛突然间便涌起一阵羡慕,羡慕之后,便是坚不可摇的决心,能有一个喜欢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她怎么会舍得放弃?再是艰难,她都不会放弃与皇后相伴终生。

    她想着,耳畔忽然有人轻唤:“十二殿下。”

    夏侯沛扭头,便见一小娘子在她身前,眼生,想来是不曾见过,岁数似也不小,当有十八九岁的样子,这个年岁的小娘子大多已为人妇,这位,却未梳妇人头。能与公主一处,身份必不会低。

    夏侯沛不认得,也没失礼:“这位娘子可是九娘好友?”

    那小娘子一笑,福礼道:“家祖尚书左仆射秦冀州。”

    夏侯沛明了,回了半礼:“秦小娘子。”她已经想起来了,秦勃有个不肯嫁人的孙女,算是个标新立异之人,只因她什么缘由也没说,就是不肯嫁。想来就是眼前这一位。

    倒不知这位不肯嫁人的小娘子特意上前,是有什么事。

    秦氏却不再说了,她不说,夏侯沛也懒得理会。

    回宫后,夏侯沛将她的兰草送给了皇后。

    古之习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今日宫中亦有曲水流觞,皇帝领着后妃。皇后应应景,赋了首诗,无人能出其右,赢了一樽玉盏,便赠予夏侯沛。

    第62章

    上巳那日,秦小娘子的靠近并未引起夏侯沛的注意,若是秦勃有意示好,也只会遣孙子而不是令个孙女来。如此,必然是这小娘子自己的主张。

    一个小娘子的自作主张,于秦王殿下而言,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的必要。

    然而,没过几日,那小娘子又出现了。

    这回,她们边上没有旁的人。

    却说上巳之后,舞阳长公主在府上设宴,遍邀青年才俊,贵女丽人,夏侯沛也在受邀之列。舞阳长公主的帖子,夏侯沛能去还是去了。

    到舞阳府,少不得与人契阔。

    说是饮宴,不止是饮宴,还有游园嬉戏,觥筹交错自不必说,还有人提议赋诗。夏侯沛文采不错,赋诗亦是手到擒来,不过,一专注于文采的皇子,落在皇帝眼中,说不准便是“不务正业”,故而,她便没有开口,将展现的机会,让与文人雅士。

    诸人见秦王并无赋诗之意,自也不会没眼色的相邀,只请王点拨评论。

    宴至中途,夏侯沛便被舞阳长公主的侍女请去了偏厅。

    舞阳长公主是今上嫡妹,当年哀太子与今上相争,她是两不相帮,今上弄死了哀太子,她还气不过,入宫去骂了皇帝一通。就这样,皇帝都未曾怪罪,还将她的食封扩了一千户,可见其手腕高明。

    在京中,有人欲谋出仕,至舞阳长公主府投靠,比往汉王府要有效得多。

    这次舞阳长公主唤了夏侯沛来,也是有一事要求相帮。是她夫家一侄儿,欲入仕,看中太学博士一职。太学博士,并没什么权力,却端的是清贵万分,且任职者皆是满腹才华的学者,要谋这职位,很是艰难。

    舞阳长公主一想,太学如今在崔氏手中,十二郎不正是崔氏外孙?便请了来说一说。

    说的时候,舞阳长公主也十分的有分寸,只说请十二郎从中周旋一二,并未言必要有个结果。

    夏侯沛正是需要宗室支持的时候,舞阳长公主几乎就是宗室中的领头者,她岂有不应的,也没做出“此事很难,但为姑母,侄儿便答应了”的勉强,十分干脆道:“侄儿去与祭酒说一嘴,却不能保证必能成。”

    谁不知崔氏父子的强硬?夏侯沛如此回应,她反是安心,若是夏侯沛回答“必为姑母办成此事”,她倒担忧与人麻烦,与己麻烦。

    “崔祭酒君子之风,十二郎能去为姑母说一声,便很不容易了。”舞阳长公主想到崔远道那脾气,也很担心她的侄儿遭斥,“若是不应,也无需勉强,京中官那么多,总有别处可做。”

    舞阳府的偏厅,在一处青树红花之间,夏日凉爽,冬日温暖,春秋气息清爽,花香扑鼻。夏侯沛与舞阳长公主相对而坐,闻此言,夏侯沛笑道:“侄儿竭力而为即是。”

    舞阳长公主笑了一下,她年已四旬,因保养得宜,肌肤胜雪,美貌依旧,只是随年华逝去沉淀下的底蕴与风韵体现得恰到好处,她的眉眼不那么柔和,倒像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唇角上扬,目光清澈有力,听了夏侯沛的话,她笑道:“得十二郎此言,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心中给夏侯沛加了好几分,不将话说死了,又表明尽力,事后若不成,是崔祭酒坚于原则,若是成了,便是她竭力周旋,总而言之,这人情是欠下了。

    舞阳长公主还挺高兴的,她出身皇家,自是希望皇室蒸蒸日上,若是侄儿们个个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拙劣之人,她还得忧心家业不保,佞臣当道。有精明人,这很好啊。

    二人又说了些旁的,舞阳长公主是爽快之人,夏侯沛也不喜欢绕来绕去,姑侄两挺相投的。

    问候过几位表兄,舞阳长公主看了眼窗外,便道:“拉着你说了怎么久,倒忘了你们少年人不喜久坐了,出去与他们玩吧,随意一些,不要拘束。”语气比刚坐下时少了客气多了慈祥。

    夏侯沛抿唇笑道:“与姑母说话,侄儿亦有所得,哪就不喜久坐了?只是今日姑母东道,总不好不露面,侄儿这就告辞了。”

    二人相携而出。舞阳长公主入了内院,夏侯沛往前庭去。

    行至半道儿,有人拦路。

    是秦小娘子。

    夏侯沛挑了下眉,也站住了脚步。

    此处静谧,无人经过,秦氏上前,照例拜见:“见过秦王殿下。”

    “免礼。”夏侯沛站着,随口说了一句。

    秦氏直起了身,见夏侯沛并无主动开口之意,心下明白,秦王能在此时停下,都是看在她祖父的面上。要想她主动开口相询,是万不可能的。

    秦氏估算了此时处境,唯有坦言相告,再是顾左右而言他,秦王必也不耐烦听。她面上掠过一丝犹豫,只片刻,犹豫便成了不可动摇的坚毅,她敛衽一礼,身姿婉转动人:“闻殿下选妃,殿下看,我可适合?”

    如此惊人之语,夏侯沛微微挑了挑眉,却仍是面不改色,淡淡道:“小娘子有此言,可问过尊君尊祖?”

    秦氏早知她会有此问,也就娓娓道来:“家君家祖皆不知,此我一人之念。此事若成,与殿下大有裨益,殿下何不考虑?”

    夏侯沛一笑,透着彻骨的冷意:“我若有一个惯爱自作主张的王妃,只怕死无日。”十个秦氏帮她都不顶用。

    秦勃谨慎之人,怎地有了这么个任性的孙女,不看好了,一世清名,毁于一旦。

    夏侯沛说罢,举步便走。

    秦氏急了,她手中本没什么依仗,能来此,已是耗费了她全部筹谋,成或不成,就在今日了。想到那个人,秦氏咬了咬牙,上前拦住了夏侯沛的去路。

    夏侯沛身后还跟了个邓众呢,见此,上前喝道:“娘子自重,休拦王驾。”

    秦氏望着夏侯沛,眼中闪现着哀求,她俯身再拜道:“望殿下拨冗,听我一言。”

    第14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清平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书屋只为原作者若花辞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若花辞树并收藏清平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