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夜天 作者:云长歌
第7节
结果他发现实在是放心太早了,这货就是那种你刚觉得他靠谱,可以放下心来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他就要弄出点别的事儿来证明他有多二。
郑玘坐下之后喝了一杯茶发现对方还在盯着自己发呆,终于是忍不住敲了敲桌子,李显惊了一下回过神来,然后就瞬间耳根发红——尼玛,居然看人看的呆住了,幸好郑老师没往别的地方想,要不然……他还是去死一死算了。
“怎么有时间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显瞬间警惕的看着郑玘,卧槽,该不是之前没骂过瘾,今天又来骂一遍吧?
这样想着李显又觉得有点心塞,他只是表达了一下想要找个喜欢的人结婚这样一个观点就被喷成狗了,如果郑玘知道他喜欢的不是女人是男人,然后还好死不死的喜欢上了……他会不会被直接人道毁灭?
郑玘看着李显一会警惕一会又垂头丧气,嘴角微抽,忽然觉的手有点痒略想念当初手里的戒尺。
“之前在朝上的时候讨论铨选相关你是知道的吧?”
李显点了点头疑惑的看着郑玘,郑玘也不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我记得你曾经依稀提到过你那个时代的科举制度,我记得比较完善,你就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你不是也是走科举路子的?”
李显……李显顿了顿想起来当时在朝上他们讨论铨选的时候他,他……他听着郑玘悦耳的声音在走神,压根就没注意他们都讨论了什么,所以……补充什么的,他压根就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啊。
李显抓了抓头说道:“啊,当时我在想着别的事情没仔细听,那个……你再跟我说一遍?”
郑玘:手略痒。
“想别的事情?什么事情比铨选还重要?”死孩子一点都不知道轻重!难道他还在想那个什么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去演武场走一遭吧。
李显不能说他在想怎么推到郑玘(大雾),只能将之前研究的月堤图扔出来给郑玘胡乱搪塞了一下:“之前不是传消息过来说冀州水患不太好治理吗?我就想起这个来了,然后回来研究了一下,用水泥做了个模型,所以当时没仔细听。”
郑玘脸色稍霁,还好不是想那些有的没的,不过……这东西看上去的确新鲜,郑玘看了一眼图,都没用李显解释就明白了这个东西的基本作用,然后问道:“模型呢?”
“被楚侍郎和张侍郎带走了,他们说要去研究一下,哦,对了,之前楚侍郎刚走,他……来跟我买水泥来着。”李显说了一下卖的价钱之后期期艾艾的表示:“是不是贵了点?”
郑玘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失笑:“这有什么贵的?如果水泥弄出来的这个……月堤能够尽量减少水患,那就很值了,你不知道大唐每年在治理水患上要消耗多少钱,你这个价钱不仅不高,楚侍郎还要觉得你够厚道。”
没有借着独家制作的机会狠宰一笔,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李显听了之后瞬间放心了,然后他又兴致勃勃的表示:“不过我看楚侍郎似乎依稀看到了水泥的好处,买了很多过去呢,我打算多开几个水泥窑,只不过附近似乎并没有太合适的地方,远的地方又太远怕不好掌控啊。”
其实李显说的这些郑玘早就想到了,水泥之前是没有机会走到前台,一种发明只有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被人们接受,并且有相应的前景,现在水泥被工部重视了,那么以后推广开来是肯定的,李显作为发明人,不在这个过程中捞一笔都对不起他自己。
至于李显觉得水泥窑离长安远不好掌控这件事儿,郑玘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这货对自己的身份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认知这可怎么好?他怎么就忘了这个天下都是姓李的呢?别说是皇室直系血脉,哪怕是一些比较远的分支宗室放到外面都是横着走的好吗?
皇子亲王要做点什么事儿,只要让手下的人拿着证明去弄,保证合法合理,根本没人敢找麻烦好吗?真的去找麻烦了就要变成自找麻烦了——除非后台硬到比李显还强,但是这个假设基本不存在。
所以郑玘就强调了:“找你要不违背律法,没有人会跟你过不去的。”
出于对郑玘谜一样的信任,之前还发愁担心的不行的李显,瞬间就放心了,然后他一脸欣慰的表示:“这样那最好了,我就怕麻烦。”
郑玘敲了敲桌子:“行了,这件事儿回头你自己折腾吧,现在我们说说铨选。”
于是歪掉的楼又被郑玘给歪了回来,李显只能让郑玘将之前商讨过的一些细节又说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新的铨选从四个方面计资量劳来拟官,所谓的计资量劳直白一点说就是看资历看工作质量,那四个方面分别是身,言,书,判。首先是身体不能有残疾,言行不能不妥,书就是书法和书面报告,判就是对事情的判断力,当然这是李显的理解,实际上这四个最基础的,也就是门槛。
李显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在书那里就要败下阵来了——他的书法以及书面用语真的是不太好,感觉这个时代的奏折以及公文来往什么的,跟后世新闻联播的黑话解读表有异曲同工之妙了,更坑爹的是这个比那个还含蓄内敛一些,如果没有人解释估计没几个人能够看得懂。当你觉得那些折子里都是废话的时候,实际上人家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含义,只是你不懂就看不明白而已。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书也要算考试范围之内,李显就是那种看不明白,然后万年不及格补考的类型。
然后这是文选,武选和文选不太一样会有骑射及翘关和负米,骑射不用说,翘关用李显自己的理解大概就是测臂力的一个科目,然后负米大概就是负重跑了。
然后在这些的基础上能试文三篇的,就是宏词,试判三条的就是拔萃,也就是代表都很出色的意思,这些人不限制授官,也就是说出色的人让他做什么都差不多,只不过黔中、岭南、闽中的州县官员是委托当地都督选择士人补授,不走吏部的——那个地方多少数民族,在李显看来这就是唐朝版的一国两制。
这些考试所有的官员都要参加,每年考一次,考试合格该授官的授官,那些不是特别出色还合格但是没有合适位置的,就先记到长名榜上,不得不说这样的制度已经算是比较完善的了,就算是李显也提不出更多完善的意见了,毕竟很多东西不太适合这个时代。
不过他也有能够补充的地方比如——防作弊,说起来,作弊这种事情中华上下五千年,自从有了科举开始就诞生了作弊这个行为,然后考生和考官就开始斗智斗勇。
只不过现代的防作弊方法显然更凶残一些,设置考场设置监考,考官轮换等等等等,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李显说不到的。
哪怕是经过了万马千军过独木桥的科举的郑玘听了之后也不由得感慨:幸好我考试的早。
是的,虽然李显是在针对铨选考试来补充,但是郑玘发现这个补充对于科举也是非常有用处的,等提出来之后说不定下一场就要这么来了,郑玘只能……替下一场的学子们默哀了。
李显说的差不多之后看郑玘都一副觉得无比新奇的样子,忍不住有一点自我膨胀,他一边说郑玘一边写——之所以不是他写主要是第一他的字不好看,第二他写的太慢!
他说得快郑玘记录的也快,反正等他说完了他就看到郑玘笔走龙蛇也紧跟着收笔了,回头他再一看发现郑玘这一份记录直接就能当书面报告用了!可以说郑玘对各种公文的格式遣词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了,李显越看越觉得……自己就是个棒槌。
郑玘写完之后也连连赞扬这些方法的确很好,同时也挺感慨——没想到千年之后考试更不容易啊。
他这一感慨李显差点就泪奔了,尼玛,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你就觉得不容易了?各种电磁干扰设备摄像头什么的都没跟你说呢!那才叫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科举更加惨无人道一点吧,一考考三天,中途不能离场,想想就觉得凶残。
郑玘看着李显说出来的章程,想了想又改动了一点——李显说的太高兴了,一开始他还挑着比较适合现在用的来说,到后来他一秃噜就都说了出来,然后很多东西现在实在是不适合,郑玘就把它们给改了。
两个人嘀嘀咕咕的研究了一下午,郑玘在周王府吃了顿晚饭之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为了怕郑玘犯宵禁,李显特地提前了晚饭的时间,把没有准备的厨房那边给累得够呛。
郑玘走了之后,李显坐在书房看着那张有两个人笔迹的纸嘿嘿嘿笑的无比二缺,终于被允许进来伺候的承保和狸奴看着不由得抖了抖,都怀疑郑玘是不是对他们家大王用了什么巫法——大王看上去怎么那么不正常呢?
恋爱中的人都不正常,哦,应该说是暗恋中的人在涉及到暗恋对象之后都不正常,以前李显最烦说朝政之类的,他对这方面不太在行,或许说他觉得这些太费脑子了,不想去多想,不过现在看起来……和郑玘两个人讨论一下朝政,哪怕被他吐槽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啊。
果然恋爱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哪怕是再痛苦的事情,如果是和那个人一起做的话,也会觉得额甘之如饴呢。
李显的好心情从吃完晚饭之后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晚上睡觉之前李显想了一下,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忍受长时间不见郑玘,唔,休息了两天,虽然也没怎么休息,不过该上朝还是去吧,至少能见到人啊。
准备明天早上去上班打卡的李显很积极的准备洗洗睡了,比平时睡觉的点儿愣是提前了半个时辰,这一下子承保和狸奴更觉得不对劲了。
而李显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之间依稀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笛声很真实他确定不是自己做梦,因为他做梦的话就算是梦到有人吹笛子大概也不是这么符合唐朝特色的音乐。
就在李显纳闷儿从哪里传来的音乐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尖叫:“有鬼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人讨论攻和受合不合适的问题,怎么说呢,郑玘其实是以前没遇到过喜欢的人,所以他从来都不知道喜欢是什么滋味啊,也就不会将心思放在这里,至于他心里更多国家大义这种事情,说真的,哪怕是这么蠢的李显,如果在面临国家有难,然后要牺牲他的爱情的时候,虽然痛苦大概他还是会牺牲,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一样哒,而且郑玘其实不用选择,因为他和李显一直都是同一阵营的,也就无所谓是爱情更重要还是国家更重要了。
第43章 43
大半夜的这一声实在是太惊悚了,李显差点被吓死,直接从床上弹起来诈尸。今天值夜的侍女也给吓得够呛,进来看李显的时候说话声音都是哆嗦的。
“怎……怎么回事儿?”李显声音也哆嗦了,说起来在一年之前他还是个无神论者来着,半夜就算听到这样的叫声估计也不会害怕,但是自从穿越之后,李显……李显就什么都信了。
狸奴声音略抖:“奴……奴去看看。”
李显一抬头看着狸奴在烛光的映衬下小脸雪白的样子忽然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好歹他是个大男人,外面出了事儿让个女孩子出去这个……实在是有点不人道啊。
“我也去看看吧。”李显定了定神起来穿上外套,然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样子出去简直是形象堪忧——因为不习惯束发睡觉,所以他晚上都是将头发散开的,现在……还要让狸奴再给他梳一遍头发,这一通折腾下来原本的睡意早就飞了。
李显有些烦躁,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到点就睡,形成了生物钟之后不让他睡觉简直是难受死了,于是火气也有些大,这样一来倒不如刚才那么害怕了。
出去之后,承保正好在外面候着,看到李显脸色发黑之后小心的将事儿说了一遍,李显这才知道这大半夜闹鬼的事儿还是那两个侍妾折腾出来的。
李显一听是她们两个顿时无比头疼,等承保解释了之后才知道,刚才吹笛子的是王氏,她也是有点小心思的,作为一个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女孩子,从小琴棋书画是都学了的,如果不是这样,帝后也不能相中她来给儿子当妾,皇子的女人,哪怕是个妾室也不能太差劲。
王氏就是善吹笛,并且师从大家——恩,这个大家李显没听说过,只不过他本身对艺术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这样的古人自然也不是很清楚。
进了王府之后王氏和韦氏费尽心思想要见李显一面,可是王府让郑玘给弄的哪怕不是铁桶也差不多了,到了李显手上之后他都不用怎么管理,只要按照原来的方式让整个王府运转就够了,再加上他颇有点高薪养廉的意思,平时打赏也很大方,所以哪怕是韦氏和王氏四处想要行贿以求入周王的眼都有点做不到。
两个小姑娘颇有点顽强奋斗的精神,越是见不到就越想见,一开始只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现在她们反而有点较劲了,跟李显较劲,彼此之间也较劲。
王氏自认为长得不错,才艺也不错,从出身上来讲她比韦氏还稍强一些,韦氏的父亲到现在也不过就是一方小吏,而王氏的父亲则是从七品的门下省录事,比起韦氏的父亲只是蜀地小吏,那级别不知道高了多少等。
无论是在家世还是在美貌度上,王氏自信都要胜韦氏一筹,她的心思也更活泛,既然走不到前院见不到周王,那么她就剑走偏锋将周王引过来看自己就是了,反正无论周王喜欢什么她应该都能投其所好。
结果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韦氏最近这么老实就是在等着王氏出招呢,她好跟在后面想个办法出头,然后在出头的同时将王氏给压下去!
王氏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是想要勾搭李显,对韦氏她并没有多重视,而韦氏则对王氏有很浓重的敌意,她也知道自己处处不如王氏,如果不从一开头把对方给压下去,那么这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于是呈现在李显面前的就是两个精心打扮过的美人,一个楚楚可怜,一个落落大方,一个跟受惊的小鹿一样用湿润黑亮的眼睛看着他,另外一个眉梢眼角带着歉意,两颊微红。
李显一看这两个女人就觉得头疼,是啦,她们是很漂亮没错,但是在一个gay的眼里,女人再漂亮……顶多也就是当个朋友闺蜜之类的,而且一想到大晚上的就是因为这两个女人导致他不能睡觉,李显再好的脾气也有点没办法忍了。
在被家长和老师联手调教了大半年之后,李显的智商已经开始逐渐上涨了,起码现在他就看得出来这两个女人其实就是想办法来接近他呢,如果真的跟她们两个说的一样一个是因为想家所以吹笛子,另外一个是因为半夜听到笛子声被吓到的话,你们两个通通都衣衫整齐妆容精致是怎么个意思?
李显半夜起来还让狸奴给他梳头穿衣折腾了好一会再过来的,你们两个这样是觉得我傻?李显看着这两个女人冷笑,他的智商被便宜爹妈和暴力老师鄙视也就算了,你们两个也想来踩一脚?没门!
我们可以认为李显这明显是因为半夜被吵醒所以迁怒了,最后他给出来的方法也很简单,王氏你不是想家吗?那好,干脆本王就开恩送你回家,以后你也不用再来王府了。
王氏听了之后当时就傻了,刚想辩解什么李显一个眼神过去,狸奴带过来的侍女就走过去捂住了王氏的嘴把她给带了下去。
韦氏听说王氏被赶走了,眼中一亮,没了王氏以后王府后院就只有她一个侍妾,在周王没有正妃的时候这里就是她的天下!
韦氏想到这里看向李显的目光就是怯懦中带着十分热切了,李显冷眼看着韦氏斟酌了一下说道:“韦氏患有心疾,迁至青阳苑着人看管,无特殊原因不得踏出青阳苑一步。”犹豫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一应分例按照媵的品级来。”
韦氏听了之后整个人都傻了,在这个时代说心疾并不是说心脏有毛病,其含义大概等同于现代的精神病了,而李显这一下子显然是利用韦氏那一嗓子给她扣了个帽子说她精神有问题,并且将她圈禁起来,哪怕李显吩咐韦氏的分例按照从六品的媵来养着她,但是这跟被打入冷宫有什么区别?
韦氏再怎么心机深沉如今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她完全没想到李显会这么做,等她从打击中回过神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被扔到了青阳苑,想要反抗都办法反抗——青阳苑外有壮妇守卫,她根本不是那些仆妇的对手!
因为这件事儿李显一晚上没怎么睡好觉,对这两个姑娘他心里还是有愧疚的,王氏他没说什么就是让人送回去,虽然到底是坑了王氏,但是回去之后依照王氏的家世容貌,想要嫁个差不多的丈夫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哪怕是给人当继室也比在王府里守活寡蹉跎岁月来的好。
至于韦氏,不能跟王氏一样处理,自从知道这个韦氏很可能是历史上那个跟中宗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韦庶人之后,他就一直对韦氏有些忌惮。
他不敢将韦氏放走,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韦氏东山再起直接成为他的正妃——虽然从对方的家世上来看这件事儿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李显能做的就是将她死死的圈在王府里好好养着,虽然可能有点对不起她,但是李显也看出来了,韦氏绝度不是什么小白花,心机手段一样不缺,这样的女人真的给她一个机会她能翻了天去!
想到这里李显逼着自己狠下心不要再去想有关韦氏的事情了,反正他已经吩咐人看好韦氏,对方想要逃走是不可能的,就这样吧。
第二天李显是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朝的,众人看到李显这个样子都有些好奇,谁都知道周王殿下一向无忧无虑,咳咳,当然这是对比朝上的众人来说的,难得看到他这么没精神的样子啊。
也有一种八卦官员想到李显之前纳了两个侍妾,不由得都暧昧的笑了笑,少年人年少气盛也是值得理解的嘛。
结果在朝上的时候郑玘将完善过后的铨选制度一条一条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并且重点声明了一下其中有周王的手笔。
于是在赈灾一事上一鸣惊人之后又迅速隐身的李显就又被拎出来挂了一次墙头,大家在听说那些严格的条例都是出自李显之手的时候,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别的不说,这些制度一出来,铨选可是严之又严了,周王殿下思维缜密可见一斑啊。
更有人在暗中后悔,之前太看轻周王了,没有与之交好,想想也是,帝后二人多么精明,太子和沛王多么出色?周王怎么可能差了?
郑玘这个说出来虽然说是讨论,但是其实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这个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就等着圣人点头就开始全面实行,李治看出来这个铨选对朝廷是非常有好处的,怎么可能不同意?
于是这件事儿暂时也就告一段落了,只不过今天的朝上,李显主动要大出风头,前有对铨选制度的补充,后有工部上书要求推广月堤——恩,月堤的发明也是出自周王之手,还有水泥也是周王殿下发明的。
众大臣:周王殿下这到底是要走什么专业啊?难不成这位还是个全才?
月堤和水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这个不比铨选,铨选可以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情,一声令下从上到下就可以迅速执行起来,而月堤这个……要慢慢来,毕竟修堤坝也是要钱的,国库不算充盈,这个要怎么修从哪里开始修就要讨论了,最主要的水泥的产量更不上,所以就算国家有钱也不可能真的很快就将月堤推广。
这一次常朝就讨论这么两件大事儿还都是跟自己有关的,不过因为有了这些研究成果,李显眼下的黑眼圈就被人解读为为了帝国兢兢业业了。
李显一点也不想知道这些官员到底在想什么,他现在只想赶紧下朝回王府补觉,最让他觉得坑爹的是,好不容易下朝了,结果一堆人过来围着他问这问那,李显敷衍着都觉得十分累得慌。
然后他敷衍这些大臣都已经很累了,李弘和李贤还过来凑热闹,李弘说要请李显去东宫吃饭,李贤说上次答应李显要带他出去好好玩一直没时间,正好今天有时间了,就去吧。
太子和沛王又一次扛上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两个都在看夹在他们两个中间那个人怎么选,旁边的朝臣无论是太子一系还是沛王一系都小心的等着周王的选择,虽然看上去这两个问题没什么重要的,但是这却可以看做是周王站队的一个信号,无论他选择谁都相当于站到对方那边了。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又很重要,大家都在等着看李显怎么选,哪怕是中立派和武后党也略关心。
这其中郑玘比较特殊,他似乎哪边儿的都不是,但是又跟哪一边儿都关系不错的样子,他看着李显被夹在太子和沛王中间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这个蠢学生不要说错话才好啊。
郑玘非常担心李显会说错话,他已经开始想办法怎么解救李显了,只不过……司封少常伯,正四品的职位听上去不低,但实际上在这个朝堂之上的发言权并不怎么重要的,如今皇子们的事情更容不得他来插手,想要把李显摘出来,哪怕是郑玘都觉得有些棘手。
所有人都在等李显的选择,被这么多人关注着,李显就算再怎么好脾气也要爆了。
他毫不客气的站在李弘和李贤中间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表示:“谢谢兄长们的美意了,不过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哪儿有心思吃饭玩乐啊,只求放我回去睡觉啊,睏死了!”
众人:……
他这个理由实在是太强大了,最主要的是证据十分明显,真要死拽着不放的话,倒显得自己不通情达理了,所以大家只能目送李显晃晃悠悠以一种看起来似乎随时会睡过去的危险姿态离开。
李显走了,众人也自然就散了,该跟谁走就跟谁走了,该干嘛的干嘛去,郑玘看着李显的背影微微一笑,转头刚想走就看到太子李弘朝他走过来了。
郑玘站在原地给李弘行礼,李弘微微叹了口气:“清澄果非常人,七郎如今竟似脱胎换骨,想来都是清澄之功啊。只可惜,清澄如今身为司封少常伯又身兼东宫詹事,只怕也很难在与七郎教学相长了吧?”
郑玘平静的说道:“殿下谬赞,周王殿下聪慧非常,臣不敢居功。”
李弘深深的看了郑玘一眼没再说什么就走了,这个人……看起来似乎也并不是真的一心向他啊。
郑玘看着李弘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刚刚太子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觉得李显如今看起来一点都不傻,大概就是觉得郑玘教得好,当然这只是表面含义,引申含义就是……你是他的老师,你说话他应该是听的,暗示郑玘现在是太子詹事,天然就应该是太子一党,郑玘要是开口,李显自然会站在他这边的。
以前李弘和李贤对李显的争取一直都是比较温和的,有他可以没他也行,但是现在随着李显本身的才华一点一点的显露出来,再加上爹娘对他似乎都颇为喜爱,这个弟弟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如果能够争取到他对己方绝对是一大助力。
而今天李显用困乏的借口避开了,恩,大家都觉得那是借口,但是只有郑玘知道,李显……还真就是那么想的,没看刚刚在朝上的时候都要睡着了吗?
不过李显这样置身事外还是让他很满意的,他相信李显也不会想要去站队,哪怕真的要站队,太子也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啊。
李显晃晃悠悠的回到家里,也不管昼寝是不是被瞧不起了,直接散了头发换了睡衣就开睡,结果正睡的天昏地暗的时候,他又被叫起来了。
李显十分痛苦的表示:想要睡个觉怎么就那么难呢!
只不过这次他不起也得起,因为来叫他的是圣人身边的常侍,说是有大事相商,太子沛王已经都过去了,圣人长大开府的儿子里就剩他了。
然后李显又问了一句还请了谁,如果只是太子和沛王的话,那大概就是家庭私事?虽然说天子无私事,只不过没有外人的话大概也就是跟他们有关的吧?
这位新提拔上来的敏常侍也没隐瞒,当然也是因为李显比较大方,他也就很大方的提供了情报。
李显一边整理身上的朝服一边听,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了,这尼玛绝壁不是家事啊,看起来似乎还有大事要发生啊,如果不是大事,刚刚退朝就把司平哦,也就是兵部尚书侍郎都喊到紫宸殿,户部尚书侍郎也进了紫宸殿,最主要的是吏部也去了,然后三省丞相主管也都去了,这明显就是个小朝会啊,只不过这个规格略高一点,几乎没有四品以下的官员。
不过……如果真的有大事儿的话,喊他干嘛?李显自己都觉得有他在的场合,应该不会特别严肃,因为……他完全不知道机密大事儿把他喊上有啥用。
结果到了那里,他发现还真出事儿了,边境那里打起来了!
李显听了之后整个人都=口=了,这事儿说起来还是之前平高句丽时候的历史遗留问题,高句丽被大唐打败了,高句丽的领土自然也就是大唐的了,对于新领土大唐的一个措施就是将那里的原住民牵走,有用的就迁到好一点的地方,没用的就迁到差一点的地方,然后跟贱民通婚,这样几代下来,高句丽什么的……也就成为历史了。
而这一次朝廷商量出来的方案就是将高句丽的三万人迁往江淮和山南一带,结果这三万被迁的人就……勇敢的反抗了,领头的是个叫钳牟岑的人,不过这位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找了一个有王室血统的人——安舜。
这个安舜说起来也不是王室的直系血脉,而是高句丽宝藏王高藏的外孙——当然啦,既然打败了高句丽,王室肯定是不会留了,不过高藏没有死,为了表示天朝上国的气度,李治不仅仅没有杀了他,反而以高藏政不由己为名,封高藏为司平太常伯。
所谓司平太常伯也就是工部尚书,只不过高藏这个工部尚书更像是一种挂名,真正的活都是楚培和张宁在干,这次月堤的事情也是楚培和张宁总览。
现在高藏估计还没听到自己的外孙自立为王的消息,估计要真的听到了,恐怕得心塞的不行——好不容易保住了一家老小的命,结果就出了个坑外祖父的外孙。
说起来,高藏作为曾经的高句丽王室,李治怎么都不能弄死他,甚至还要给他官位,但是高句丽别的氏族就没那么好命了,安舜虽然是高藏的外孙,也只是外孙而已,他实际上是渊净土的儿子,而渊净土……他是盖苏文的弟弟啊。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就是因为高句丽打新罗,新罗来找大哥,恩,来找大唐求救了,李世民果断遣使让盖苏文停止攻打新罗,结果没想到盖苏文也很果断的拒绝了,李世民是谁啊,这他能忍?二话不说直接出兵就打,然后就把高句丽揍了个够呛。
这样算一圈,李显就明白了安舜是不可能被赦免的,所以他是在被迁徙的那三万人之中的,当然也正是因为他身上有那一半的王室血统,于是就被钳牟岑选中了。
既然他们反了,那大唐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别的话也不用说了,打吧!
高藏的司平太常伯自然是坐不下去了,转手就让杨昉顶替了,至于领兵人选定的也很迅速让营州都督高侃带兵行东州道,左监门卫大将军李谨行走燕山道。
朝廷机器一旦启动,其实还是挺迅速的,反正李显坐在紫宸殿中梦游一样的看着大家在那里商议,很快就定下来了谁领兵,领兵多少,粮草补给怎么走都有了个大概的章程,剩下的细节就要各部自己去扯皮,咳,去商量了。
李显顶着一张睡眠不足的脸,看着大家都在那里忙有点纳闷,这么严肃的事情把他找来干嘛?围观吗?
前期的时候他还的确是在围观,只不过在让各部主要官员去干活之前李治没忘记又充当了一次背景板的李显,他转过头来看着李显:“周王可还有何要补充的?”
李显:(⊙o⊙)啊?
第44章 44
李显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治,李治在说了那句话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也都放到了李显身上,一瞬间李显觉得自己要被烤死了。
“我……我没啥……要补充的……啊?!”李显有些紧张的看着李治,不知道李治怎么突然要问他这个背景板,他哪里懂打仗啊。
问题是……李治觉得可以培养李显一下啊,现在李治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李显写的那一溜计划表呢,那上面的改革虽然只是一个总览可是看上去对皇权集中是非常有用的——所有的皇帝都希望军权是在自己手里的,按照道理来说其实皇子是不轻易领兵的,但是架不住李治觉得李显有天赋啊,任何父母都舍不得埋没孩子的天赋的。
虽然这孩子略山寨,可是李显懂事听话,不结党不营私,相较于别的儿子,这个儿子简直是太贴心了,如果让他们选的话,他们宁愿要这么一个儿子。
李显这样不发表意见,反而让李治觉得他是在避嫌,脸上越发的和蔼了:“你想到什么就直接说。”
下面的人眼神乱飞,李弘和李贤就开始琢磨他们亲爹这些话的含义。
李显整个人都木了,这又是怎么了?李治非要他说什么,难道是真的有什么内涵?可是……李显眼睛在所有人身上转了一圈,非常想在别人的身上找到答案,只不过看了一圈除了收获探究的眼神n以外,再没有别的了。
李显:突然好想念郑老师,如果郑玘在场的话哪怕就是看着对方平静的眼神表情也能让李显安下心来,只可惜郑玘没过来,吏部尚书带着另外一个侍郎过来的,郑玘被留在部里干活呢。
顶着周围人关注的目光,李显小心翼翼的看了李治一眼,绞尽脑汁想了一下才说道:“那个……讨伐时俘虏的高句丽人要怎么安置?”
李治想了想直接说道:“遣司平太常伯绥纳亡余!”
司平太常伯就是新走马上任的杨昉,李显听了之后略有些奇怪,这种事情……为什么要让工部尚书去?难道不应该是户部尚书去吗?由此可见唐朝的时候官员们干活也不是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完了,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哦不,是大唐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
李显说完了就眼巴巴的看着李治,只希望他这位便宜爹别再继续问了,再继续问他真的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做了什么让李治怀疑了。
好在李治通过这次问话多少也知道了李显的水平——大概就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档次吧,于是也就非常痛快的放行了。
李显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王府之后到底也没搞明白今天这是要干嘛了,李显回去之后想要补觉,结果却又睡不着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烦躁。
然后……他就接到了李治的通知:你的王傅……又下岗了,哦,是又离职了。
李显:……
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很稳当,沛王傅从开始到现在也一直没换过,怎么就他的王傅一直在换呢?满朝文武会不会觉得他的王傅是个消耗品?
李显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瞬间觉得……王傅什么的……还是不要再来了吧,反正无论谁来都不可能代替郑玘在他心里的位置。
李治也有点发愁了,阎立本的确年纪很大了,眼看都是要致仕的年纪了,再让他教李显也不合适,而且现在对李显而言王傅更多就是起一个监督作用了,教导是教导不了什么了——他这个儿子今天研究食谱,明天研究水利,后天还研究兵事,哪个王傅能跟得上这样的跳跃思维啊!
就算是皇家对儿子的培养虽然是多方位的但是却还是会有一个基调,李弘作为太子自然是总览,而李贤和李显就是两边辅佐,李贤素有贤名,读书比太子还好,算是儿子里面最有才华的,文有李贤辅佐,至于武……说实话,皇子一般是不会让他接触兵权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懂,但是不能真的有权利,至于李贤身上的职衔,那还真就是个勋职罢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不过李治也打算看看,李弘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平平,实际上李治自己就不是很在行,只不过他有个好爹,再加上唐初人才辈出,将领不少,当然这也跟唐朝的开放政策有关系——这次出兵的李瑾行可是靺鞨人呢,他是突地稽的儿子,也是靺鞨人的首领,自他归顺大唐之后也算是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
说起来,让李瑾行去打高句丽他应该是很高兴的——靺鞨部落跟高句丽也算是有国仇家恨了,当初要不是被高句丽各种打击,突地稽也不至于被逼的跑到扶余城来要求内附朝廷,当然了,突地稽内附那会儿其实还是隋朝。
不过后来换了唐朝之后,突地稽也还是很老实的跟着老大混,老大让出去打就去打,为唐朝的边境平稳也贡献了不少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治其实是很欣赏李瑾行的,所以这次他让李瑾行出征,李瑾行应该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李家是马上得天下的,但是后代一代比一代文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李治知道自己往好了说是个仁善之君,但是他很多时候缺乏一种决断力,虽然也并不是真的优柔寡断却也不是那么强硬。
越是这样,他就越想培养一个比较强硬的继承人来,他这一代各种休养生息就够了,下一代不能继续文弱下去,否则中央就很难集权了,最主要的是兵权很可能会旁落。
如今看来李弘并不能达到李治的期望,李贤倒是比较全面可是也没看出在军事上有什么天分,现在横空出世一个李显……他想培养一下了,在自家人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强,而且他也算看出来了李显在骨子里其实是个比较懒散的人也没什么野心,就算他执掌一部分兵权也不会对李弘的太子之位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是李贤的话……那可就说不准了,李治不想让玄武门之变在自己儿子身上上演,就只能找个稳妥的人,兵权在自家人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强!
只不过目前他还要再看,跟高句丽的战争应该不是非常困难,只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而已,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商议军情的时候让李显多多参与,培养一下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吧。
可以说李治为了儿子们也算是操碎了心,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列祖列宗了,只是在这之前他要将所有儿子的后路都安排好,他一共八个儿子只剩下这四个了,这四个就千万不能再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上天似乎并没有听到李治的心声,李弘的身体……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差了,之前李治因为身体不好命太子监国,可以说有一部分政务都移交到了太子手里,让太子去处理,李治只是做个最后把关的人——当然那些政务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部分是交到了武后手里。
李弘之前自然是各种不平,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哪怕不能独当一面也能处理很多事物了,阿娘应该“还政”于他的,可以说李弘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武后暗中视为争权的对象了,只是他自己都没怎么意识到而已。
可惜他的身体不好,结婚这么久了依旧没有孩子,太子膝下久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哪怕太子妃生不出来太子身边可不只有这么一个女人的,若是所有女人都没有动静,那就有问题了。
只不过太子今年刚十七,大家还没有迫切的盯着这一方面而已。
李弘的身体,太平盛世的时候坚持一下还是行的,但是一旦遇到紧急事务,比如说这次突然而来的军情,他就有些撑不住了,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很多环节都要协调好,军粮军马的处置,士兵们的武器衣服各种补给,总而言之后勤是个非常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刘邦称帝之后定萧何为首功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后勤的重要性。
在这个关头,李弘就累病了,他身体原本就不好,现在军情来了就要随时处理,遇到大事儿哪怕是半夜都要起来处理军务,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能去劳动已经休息并且身体不好的皇父,就只能自己扛了——至于武后,武后如今的确是参政了,但是她的人跟军权一点边都沾不上。
李治对武后再怎么能容忍也是有底线的,他能容忍武后在文治上插手,却决不允许武后染指军权!
这样三天两头下来,李弘直接就倒了,他一倒底下也跟着乱了——皇帝和太子都没心力处置政务了,自然会人心惶惶,当然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要官员还都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人心略有些浮躁,但是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效率慢了点,有太子和皇帝在的时候,他们是能拿主意的,但是换成这些主管官员……那就要扯皮了,这一扯皮就容易耽误时间。
李治有些无奈,太子身体不好他也不能硬压着太子去干活,而最近天气湿热,他的老毛病又有点犯了,就算想要勤政也有点支撑不住,而且大臣也不可能让他这么辛苦啊。
没办法,李治只能下了道手谕:命李贤和东宫官员代为处理政务!
李显在知道这件事儿之后心里觉得有点不好,太子和李贤的争斗就差摆到台面上来了,之前李弘凭着太子的身份一直在压制着李贤,没少给李贤找不痛快,当然了李贤也没少给太子使绊子,只不过那个时候李弘虽然有危机感却并不十分紧迫——只要他行得正坐得直,他就能笑到最后,毕竟他已经是太子了,废太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不自己抽风,无论是阿爹还是朝臣都不可能废掉他。
而只要不废掉他,李贤就只能永远是个亲王。
结果在这么重要的关头,李弘居然撑不住了!还让李贤趁机分了不少权柄!对于自己的身体,李弘也是暗中恨恨,这些年他没少调养,东宫设有药藏局,是仿照中央尚药局设置的,里面有不少尚药局的奉御兼职药藏郎,就是为了给他看病用的,结果这些年来也只能保持这个样子,更好是不太可能了。
李弘心里非常焦急,太子身体不好,让沛王和东宫官员协同处理朝政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如果太子真的有什么不测,沛王就是下一任的太子人选,之前沛王私底下就在不停的做小动作,时不时的勾搭一下他的东宫属僚,只不过东宫詹事府左右春坊的官员很多都不在中央任职的,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都只是李弘的手下,能够兼职在中央任职的一般都比较低级,最近也就出了个郑玘这么个跟开了外挂一样的货,一转头就跑去当吏部侍郎了。
可以说李贤以前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接触到多少东宫属僚的,结果现在好了……圣人亲自下旨允许李贤和东宫官员一起处理政务了,这尼玛是让他正大光明的撬墙角啊!
李弘越是着急,身体就越是不好,正如李显当初看出来的一样,李弘的心脏并不是很好,只不过心脏病在一千多年后也是非常棘手的病症,一不小心就小命玩完,更不要说现在了。
李弘的身体不好相对应的是李贤的表现可圈可点,说起来有个健康的身体还是很重要的,李贤本身就聪敏好学,他虽然在军事上的天赋平平,但是他知道不胡乱指挥啊,也没有过多插手兵部事物,更多的是过问后勤,务使大军在外不受掣肘。
不得不说这样的李贤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武将们也非常欣赏他,李弘在知道这些消息之后,简直都要吐血了。
而在这之中李贤和郑玘接触的也多了,以前李贤也不是没想过拉拢郑玘,只不过郑玘出身太给力,世家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拉拢过来的,更何况……十五六岁就中了进士的人,别的不说,智商肯定是不低的,而且郑玘进入中央机构之后风评也不错,手段更是不错。
以他这样的年纪居然在一众老臣之中混的游刃有余,公事也处理的有声有色,从第一天就没手忙脚乱过,让很多准备看他笑话的人都掉了一地的眼珠子,这样的人你得相信他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
现在接触的多了,李贤对郑玘隐隐也有了点佩服,郑玘这个人处理事情还真的是面面俱到,并且这位还真是个纯臣,也就是他只忠心于皇帝,做事更多的是考虑大唐的利益,压根就没有想过结党营私这一类的。
李贤这次倒是有点明白为什么他的阿爹会这么看中郑玘,在提拔对方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老年人不遵守是官员任命资历年限的属性,就这么将这个年轻人扔到了一堆老头子半老头子之间,事实证明李治绝对是没有昏了头的。
而郑玘……说实话,作为一个差一步就能位极人臣宣麻拜相的人,之前六部的位子他该轮了个遍了,各种事物几乎都难不倒他,更何况现在的局势还没有那么混乱呢,朝上虽然也分了很多派,只不过除了圣人一派和武后一派,其他势力都不成气候,哪怕是太子……他手里的那点势力郑玘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
李贤颇为感慨,当初郑玘去当李显的王傅,他还同情李显来着,现在……他特么的想同情的是自己啊,沛王傅虽然也是个学问很好本事也还可以看得过去的人,但是跟郑玘一比就差远了!
怪不得他那个傻弟弟最近越来越狡猾了,想来都是郑玘言传身教,就这么小半年,李显就颇有脱胎换骨的样子,如果郑玘是他的王傅……李贤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比李显更好。
只不过现在也不晚,李贤一向对谁都很客气,现在更是摆足了礼贤下士的款,遇到不懂的事情也会去请教郑玘,完全不会因为郑玘不比他大多少而看不起了。
郑玘也不含糊,李贤来问他就回答,需要解释的也解释,虽然不如教李显那么用心,但是能做的也都做了——毕竟在郑玘心里还是李贤更靠谱一些。
李贤和郑玘关系十分融洽,李弘……李弘已经不想听这些了,他完全不想知道等他病好之后他的弟弟会趁着这个机会怎样挤压他的生存空间。
阿娘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更加喜欢另外三个弟弟,自己身体还不好,没有儿子,嫡庶都没有,虽然阿爹对他依旧很好,但是阿爹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很不好,太子的危机感更加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必须将李显争取过来。
尤其是当李显做出了一个准确的预言之后。
其实那个所谓的预言,李显也就是那么一说,高侃和李瑾行大军开拔之后,朝中对这两处都很关心,各种军报源源不绝,只不过因为通讯系统比较落后而传消息的速度不是那么迅速,可哪怕是这样,高侃先破叛军于安市,又在泉山把他们打了个半死这个消息还是火速进京了。
这是大捷,非常振奋人心的一件事儿,唯一让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两个叛军头子跑了,是的,就是钳牟岑和安舜,他们两个居然跑了,这逃跑的本事也不一般。
结果之后传回来的消息就让李显非常囧了,兵败之后,反叛军就有点一蹶不振了,本来就是战败国,当时反抗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结果就被唐军来了个迎头痛击,到后来基本上就军心涣散了,于是安舜……安舜他就直接砍了钳牟岑自己跑了!
没有人知道安舜是怎么想的,现在大家只想知道安舜带着那些兵马要逃往哪里?虽然那些人并不多,只不过大唐从来不是会忍气吞声的,你既然敢反就得敢死!哪怕只剩下安舜一个人,也要抓回来按照唐律疏议判决,以儆效尤!
安舜也是个非常狡猾的,因为算是半个主城作战,他对那边的地形显然是比较熟悉的,三跑两跑,高侃居然没有追上,于是高侃就发来了请罪的折子,并且请示下一步要怎么做?
下一步当然是把安舜抓回来啦,但是安舜现在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当时讨论的时候李显本来是在做背景板的,只不过看到大家都略有些为难的样子,他就直接说了句:“会去新罗吧。”
当时所有人都不信,新罗……跟高句丽那也是老冤家了好吗?当初太宗为什么打高句丽?不不就是因为高句丽攻打新罗了?安舜这个时候跑到新罗还不是找死么?
对此,李显只能笑呵呵的表示,你们真是太相信朝鲜半岛上那群家伙的节操了,是啦,他是不懂国事军事,但是依照朝鲜半岛上那些人一脉相承,哪怕被灭过都无法消灭的不要脸来看,之前来找大唐哭过的新罗……它现在肯定不安分了。
新罗……就是这个时代的三姓家奴啊,被倭国侵略就去找高句丽寻求庇护,新罗打跑了倭国之后,它转过脸来又跟百济结盟,要跟高句丽争雄,本来是它主动攻打人家的,结果打不过了就开始找大唐来帮忙,现在高句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新罗……呵呵,说不准就又要和百济联盟来对抗大唐了呢,这样不要脸的国家,别说是死对头带兵来投奔了,就算是欺负过他们的倭国此时愿意同他们结盟,说不定他们也愿意跪舔呢。
更何况朝鲜半岛周边就那么几个国家,百济已经被大唐打残了,倭国离得略远,能够让安舜寻求政治避难的国家也只剩下新罗了。
只可惜李显的观点大家都持保留意见很多人并不相信,当然郑玘是肯定支持李显的——历史上新罗还真就这么干了,郑玘不知道李显是因为知道历史还是自己推测出来的,不过那都不重要。
所以后来安舜败走新罗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所有人对李显都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子才找上了李显,想要通过李显来拉拢郑玘,反正李显和郑玘关系好,郑玘站到他这边了,李显肯定不会跟他王傅作对的。
太子李弘拉拢的方法并不多么高明,就是最简单的——联姻,他妻子裴氏的嫡亲妹妹跟郑玘年纪相仿,小裴氏的出身跟郑玘算是相配了,太子妃愿意,裴家也愿意,郑家那里应该不会拒绝,当然这事儿应该是两方家长去商量的,太子告诉李显也只是透个话——你家王傅要成为我的妹夫了。
于是李显去探望太子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么件事儿,李显知道了之后心情略有些低落,却也没有表现的太明显,他心里觉得这只是太子的一厢情愿而已,就算太子和裴家愿意了,郑玘也不一定愿意,他家王傅那么有主意的人,对自己的婚事应该没那么草率。
结果还没过两天,他就得到了消息——小裴氏跟郑玘订亲了,而且还是郑玘亲自同意的!
李显瞬间傻眼了。
第45章 45
李显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点睡不着,其实在觉得自己喜欢上郑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郑玘其实跟他是不一样的,不提郑玘会不会看上他这个自己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郑玘是很传统的世家子,他肯定是会娶妻的。
只不过之前李显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无论是谁喜欢上一个人,虽然也会患得患失觉得对方不会喜欢自己啊,自己应该没希望什么的,却也不愿意每天都想起对方会娶妻这件事儿来给自己添堵。
李显微微叹了口气,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这份感情注定见不得光——还特么不如养男宠呢。就连李显现在也觉得,找个美少年圈养起来,他不娶妻对方也别想娶,然后两个人也算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只不过……那样的人并不少,可是李显觉得……自己大概也看不上那样的,地位不平等的恋爱注定是有问题的,他受不了身边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小心翼翼讨好自己的样子,感觉特别的没意思。
郑玘身上的优点太多,李显栽得不冤,只是注定会伤心而已。
“大王?”狸奴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显,这消息是她来告诉李显的,本来狸奴觉得李显对郑玘这位王傅很尊敬很看重,就算现在郑玘不是他的王傅了,有了新的吃食或者有什么好东西,他也会时不时的送点到郑府上,这是件喜事儿,她们家大王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周王殿下这恍惚的眼神苍白的脸色,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高兴的啊,这是……怎么了呢?
李显被狸奴唤回神智,这才梦游一样的说道:“郑少常订亲了?说了什么时候办喜事儿没有?”
“说是之前合过八字定下来了,两边现在正定日子呢,不过怎么也要明年了。”狸奴小心的给李显上了一杯温茶。
“既然这样……先收拾份礼物出来,恭贺少常订亲,结婚贺礼也先收拾出来,等明年……”李显顿了顿说的有些艰难:“等明年办喜事儿的时候再送过去好了。”
“行,那奴先去挑选礼物,回来再给大王过目。”狸奴敏锐的感受到了李显心情似乎不好,果断撤了。
李显正好也想一个人静一静,狸奴走了之后刚刚勉强维持的平静面具瞬间破碎了,整个人瘫在椅子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李显现在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没什么特别的成就,喜欢的人也不敢去追,他就好像被罩在一个玻璃罐子里一样,看上去前途一片光明,就是没有任何出路。
而郑玘虽然定亲了,除了周围相熟的人不停的在恭喜他,太子更加倚重他之外,他本人似乎并没有任何变化。
李显心情不好出去随便转悠的时候正好碰上从部里下班回来的郑玘,不得不说郑玘还是非常了解李显的,他一看李显就是有心事的样子,于是直接把人拐回了自己家。
“说吧,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郑玘心里算了算最近朝廷上也算是挺平静的——当然这种平静是指并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就算是之前高句丽的叛变如今也被压制的差不多了,现在高侃和李瑾行转头去找新罗的麻烦了——新罗还真的收留了安舜,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李显在街上看到郑玘的时候整个人都跟做梦一样,半晌才缓过来说道:“没什么啊。”
郑玘冷笑:“你看看你那副鬼样子像是没事儿的?”
其实郑玘这两天已经发现了李显做什么都有点心不在焉,不过他手上没有重要的差事,而太子还在跟沛王死磕,圣人在努力调养身体,武后……武后在指使手下的人抢地盘,于是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人发现周王他又开始神隐了。
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所有人都没发现,只不过大家都不开口而已,郑玘之前是在忙,大军在外征战,各种事情就都过来了,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吏部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在打仗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级别的武将犯错或者是升迁,这样就要该办的办该填缺的填缺,都要用到长名榜。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他要关心一下自家学生。
说实话,郑玘也觉得自己有点婆婆妈妈的,感觉都有点不像他了,他对李显的关注有点过分了,换一个人哪怕看出来对方不高兴了,问一句对方如果不肯说他估计也不会再多说什么,这年头在外面混分寸二字是十分重要的。
而对李显他就明显失了分寸了——哪个大臣没事儿邀请皇子去他家玩的?最主要的是那位皇子还真就跟朋友串门一样,什么排场都没有,这是一般皇子和臣下的相处之道吗?就算是老师和学生也不带这样的,毕竟什么东西一旦沾了皇权就不一样了。
李显忍了半天到底还是没忍住:“少常好像并不高兴的样子?”
“恩?”郑玘看了李显一眼,之前当王傅的时候李显一直称呼他为郑傅,后来不当王傅了他也依旧这样称呼来着,结果现在却开始称呼他为少常了,这是按照官职来称呼了啊。
“你要是觉得别扭就直接叫我的字好了,你不是知道我字是什么吗?”还是这熊孩子的爹妈当着这倒霉孩子的面给他取的呢。
李显目光闪了闪,心里默默念了清澄二字,表面上却依旧认真的看着郑玘。
“你说我什么不高兴?我哪里不高兴了?”郑玘也有些奇怪。
“你不是……要娶妻了吗?我看……少……清澄似乎并没有什么兴奋的样子啊。”这是李显觉得挺奇怪的,前世的时候他也参加过别人的婚礼,那些人基本上就是在结婚的前几天就兴各种紧张兴奋的不行了,哪怕只是订婚也会显得红光满面,怎么到了郑玘这里……什么反应都没有呢?感觉就好像他并不是订婚了而只是吃了顿饭那样平常一样,太不科学了。
郑玘微微一笑:“你也知道了?这有什么好兴奋的?”
“结婚啊,人生大事哎。”违和感更浓了,李显顾不得吃醋或者伤心,他十分想要知道他家老师对结婚这件事儿到底是个什么看法,您这个态度……不太符合潮流啊。
“还没到正日子呢。”郑玘一脸的无所谓。
李显抿了抿嘴问道:“你之前见过裴家小娘子吗?”
郑玘有些无奈的看着学生,这货太八卦了:“没有,谁家小娘子会让你随便见的?”
“那……该不会连人家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吧?这都定亲了都没见过?”
“定亲前没见过,后来也只是远远的打了个照面。”
“怎么样?之前太子跟我说过这件事儿,当时太子说裴家小娘子很不错的来着。”
郑玘沉默了一下忽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他也不知道未婚妻怎么样,这么说吧,当初裴家有意向选他当女婿的倾向透露出来,他家父母就已经有些心动了——听起来郑玘是世家子不假,但是他家父母是旁支中的旁支啊,在郑家没多少地位的,这也就是郑玘出息了才有可能跟裴家联姻,要不然怎么都轮不到郑玘的。
如果单从出身上来看的话,裴家小娘子嫁给郑玘还算是下嫁了呢,不过好在郑玘本人争气,裴家小娘子一过门就能有诰命,这也很不错了。
不过虽然这个年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郑玘他爹是个没啥本事的,到现在还是个白身,养活老婆孩子都是靠手里的那些田产以及家族分红,平时家里的事情都是老婆在管——郑玘的妈是个很犀利的女人,就是出身不是特别好,郑玘那个包子爹娶到这么一个老婆也算是赚了,郑玘更多是遗传了他娘的聪明基因。
儿子小的时候,事情是老婆管,儿子大了有出息了,他的事情基本上就自己管了,所以哪怕他们夫妇对于跟裴家联姻千肯万肯也要听听儿子的意见,他们不懂朝上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结亲不能随便结,要不然就是坑儿子了——当然这么明白显然是郑娘的主意。
郑玘虽然在京里当官,但是实际上手上没啥钱,所以爹娘还是在老家那边没接过来,这来来往往的都是书信,郑玘对于娶妻这种事情……已经过了毛头小子那种兴奋热情的年纪了,或者说心理年龄过去了,他分析了未婚妻的年龄家世,在综合一下裴家小娘子在外的风评,果断就同意了。
这会你问他对未婚妻有什么印象,不提家世只说那么个人……他连人家长什么样都快忘了好嘛?只记得是个还算清秀的小姑娘,别的……没注意啊!
所以李显这个问题,郑玘就回答不上来了,李显看着郑玘沉默的样子,奇异的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丝尴尬,已经从单核进化到双核处理器的大脑转了一圈,李显觉得他知道真相了——尼玛,他家老师这还真就是……盲婚哑嫁啊?
当然啦这么说也不正确,起码人家裴家小娘子还是很愿意的,郑玘年纪不大,官位不小,跟太子亲王交好还简在帝心,更重要的是长得还好看,作为这个时代的女孩子,这样的归宿真的是非常好的了。
可是郑玘条件再好也抵消不了他对未婚妻根本没啥热情这件事儿。哪怕是一直到郑玘要娶妻就各种难过的李显都忍不住谴责的看着郑玘:渣,太渣了,他都没想到他家王傅居然还是个渣男。
郑玘看着李显控诉的小眼神心里的无奈更浓了,忍不住伸手敲了敲学生的头:“你这是什么眼神?”
“你不喜欢人家居然还要娶人家?”李显忍不住就吐槽了:“太不负责任了。”
郑玘……郑玘想要揍学生,这跟喜欢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呢?退一万步来讲他也不讨厌裴家小娘子啊,而且他娶了裴家小娘子,让她做当家主母,给她一切应有的待遇,这……怎么就又叫不负责任了呢?
“你脑子里除了这些风花雪月就没别的事情了可想了?能不能多关注点正经事?”郑玘活动了一下手腕,他最近忙的天昏地暗已经很久没有打拳了,正好学生在这里,来来来,决战三百回合。
事实上,不用三百回合,三回合李显就趴下了——从武力值上来说,李显完全没有遗传李家的彪悍,大概跟他有个文艺青年的爹有关系,反正他跟郑玘是比不了的。
被郑玘捶了一顿之后,郑玘难得的良心发现要给李显上药,李显像个被欺负的良家妇女一样攥着领口一溜烟的就跑了,留下满头黑线的郑玘思考着这货是不是真的该收拾了?只不过他现在不是王傅了啊,该怎么办呢?
李显一路小跑回到王府之后,心跳还没平稳下来,当然一开始是被郑玘要给他上药这件事儿吓到了,后来则是因为跑得略快,一路飞沙走石回来的,心跳自然也就更快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李显这才松了口气,郑玘下手并不是很重,只不过李显大概有点伤痕体质,反正被揍一次身上就要留点青青紫紫的印子,郑玘对这一点是知道的,所以才要上药,可是上药就要脱衣服,想到郑玘那双漂亮的手在自己身上来回揉搓,他就觉得太刺激了一点,不行……这万一到时候硬了被郑老师发现,他估计就走不出郑老师家了。
回到王府之后,李显想了一下之前他和郑玘两个人的谈话,他可以很肯定他家王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好像他天生缺少了这么一种感情一样。对于即将成为郑夫人的裴家小娘子,一时间李显也不知道是嫉妒还是同情好了。
不管羡慕还是嫉妒,时间总是飞快的流逝,不会给人太多伤春悲秋的时间。李显送给郑玘订婚礼物之后,也只有在不忙的时候才会坐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满院子姹紫嫣红,想着他家老师快要成亲了,但是新郎不是他,实际上……这样悠闲的日子还真不多了。
太子的身体依旧不好,能做的事情不多,李贤虽然开始处理各种公务,但是明显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忙过来的,李显就被他抓了壮丁。
被抓壮丁的李显也是比较感慨,没有穿过来的时候,在他的印象里种花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大概就是秦汉唐了,其中唐朝最为昌盛,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帝国,只是等穿过来了之后他才发现,那么强盛的大唐实际上也是各种麻烦不断的,别的不说,边境的各种不安稳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之前高句丽的钳牟岑被安舜干掉,安舜转头投奔巡逻之后,高侃立刻带兵过去让新罗交出安舜。
结果新罗那边居然拒绝了,大唐这边也不跟他们磨叽了,干脆果断的就让李瑾行和高侃去打。李瑾行本来还有些担心的,之前他踌躇满志的带兵出征了,只不过这一路上遇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交上去的成绩根本没办法跟高侃比,更不要说压根连安舜和钳牟岑的面都没见到了。
现在听说朝廷要继续跟新罗死磕,最高兴的就是李瑾行了。这边决定和新罗开打了,但是大唐周边的少数民族可不仅仅是这几个国家,东南方向不安稳,大唐的西北方向也有麻烦啊,在那边吐谷浑部落等着被安置呢。
吐谷浑部落如今也算是没落了,当年吐谷浑部落强盛的时候娶了隋朝公主还敢跟隋朝叫板的,只不过后来吐谷浑部落分了东西两部,在龙朔三年的时候东部还被吐蕃给灭了,西部也被吐蕃挤兑的够呛,就干脆内附唐朝来了。
现在朝廷上商议的就是吐谷浑部落应该安置到什么地方——虽然这个部落还有人,但是他们的地盘已经没有了啊,吐谷浑首领诺曷钵带着数千帐就奔逃到了凉州,要求内附了。
朝廷上提出来,既然诺曷钵已经带人到了凉州,让他们在长途迁徙就不合适了,干脆就把他们迁徙到凉州南山一带吧。
这个安置方法其实不错,提出这个方法的是太子的死忠,于是沛王的死忠立马站出来表示:说得容易啊,亲,你是不是忘了吐蕃也在那边啊?你把吐谷浑安置在凉州,吐蕃分分钟就打过来灭了吐谷浑你信不信啊?人家都内附了你居然不给人家活路,你这是要丢大唐的人啊!
于是两边……就这么掐了起来,是啦,虽然圣人让李显和东宫官员合作处理政务,但是东宫官员不是所有人都配合李贤啊,总有那么几个人要给李贤找不痛快的,所以太子党和沛王党该掐还是掐。
提出这个提议的人也意识到这样做似乎不太行,于是很果断的表示:既然这样那就去揍吐蕃吧。
李显站在朝上听他们大家,在听到他们说要打吐蕃的时候本来还以为是开玩笑,不过在大朝会上开玩笑……估计还真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胆子,于是李显发现这些人居然是玩真的,他们不仅仅是玩真的还开始讨论领兵的人选了。
卧槽,李显简直要被大唐这群货简单粗暴的风格给惊呆了,说打你们就要打啊?亲,人道主义呢?国际合约呢?好吧,这年头没有这玩意,但是……你们这是不是太凶残了点?因为吐蕃“可能”会弄死吐谷浑,于是就要去打人家,最让他惊讶的是这件事儿上蹦跶的最欢的还不是武将,是一帮文臣!
唐朝的文臣比后世的军人都凶残,夭寿哦!而且这些人还颇通军事,就这么一会他们已经跟武将一唱一和的差点连行军路线都定下来了!
李显脑子里突然就闪过了一句话:天凉了,让吐蕃破产,哦不,灭亡吧。
好在朝堂之上还是有反对的人的,这个反对的人分量还不轻,当今右相,工部侍郎,前周王傅慢悠悠的站出来就说了问了一句话:“国库空虚,粮草从何处来?”
阎立本在心里也想骂这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兔崽子们了,你们这群货嘴上说说都过瘾了,文臣想要青史留名,武将想要建功立业,但是你们特么是不是忘了大军出征是要钱要粮的?是啦,大唐现在其实严格说起来不太缺钱,但是缺粮食啊,去年就闹饥荒,今年上半年也闹饥荒下半年还闹水灾,本来就歉收了,现在高侃和李瑾行还在外面打新罗呢啊,你们这是想双线作战啊?
虽然说阎立本在庶务上的能力不行,但是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老成持重,他总是会从最稳妥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现在再兴兵事是要把国家都拖垮的节奏啊。
阎立本说话是有理有据的,满朝文武一下子就熄火了,于是安置吐谷浑的问题就这么搁置了——不知道怎么解决了啊,放到凉州怕被吐蕃给灭了,打吐蕃又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撑,那把他们放到哪里比较好呢?
实际上也不是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选,只不过中立和沛王党在扯皮,武后党在尽力压制着这两党——武后如今对这两个儿子都有点警惕,不压制他们不行了。所以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儿,因为朝臣们的立场不同,结果就从八月份一直拖到了九月份。
九月份的时候郑玘忍不住了,直接上书要求将吐谷浑迁至灵州。亲,再不解决天就冷了,你让人家大冬天的连个家都没有?小心他们分分钟反给你看啊!
很神奇的,郑玘的提议居然通过了,当然主要也是因为郑玘实在是招人待见,太子觉得郑玘要成为自己妹夫了,自然是自己这边的,李贤最近处理政务的时候郑玘帮了他不少忙,也觉得郑玘是自己这边的,武后……武后压根就看好郑玘,她心里清楚,李显曾经“预言”说她会“君临天下”,而李显这个人吧……不是个善于隐藏的,聪明如郑玘不可能不知道。
而郑玘的态度却很耐人寻味,郑玘没有斥责过李显反而隐隐的还跟武后党略显亲近,武后觉得郑玘这也是在暗中支持自己。
而李显……他怎么可能不支持郑玘的提议?更何况郑玘的提议本身就很好嘛。于是这件事儿就上表给圣人,然后就拍板通过了,圣人一高兴还将这件事儿交给了郑玘去办。
李显……对于大唐官员跨界办事儿这种事儿已经很习惯了,哪怕郑玘并不该管这方面的问题。
好啦,吵闹一个月的事情有了定案,大家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过重阳节啦。重阳节又名踏秋,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个挺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全家都会出游的。就连皇室也会去别宫之类的地方逛逛,长安周边多山,皇家早就圈了好大一片地方作为游玩之地。
李显这一天当然要跟着哥哥弟弟妹妹陪着爹娘去踏秋的,不过他有点心不在焉,重阳节这么重要的日子,郑玘身边没有亲人,听说……裴家邀请他去一起踏秋了,大概是想让郑玘跟裴家小娘子多接触一下吧,这个时代男女大防并没有那么严重,更何况郑玘和裴家小娘子名分已定,这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因为这个,能够出来放风这件事儿他都觉得没滋没味了。他觉得自己就是自虐,明知道不该去想该放弃了,却还是止不住的去关心,听说裴家小娘子秀外慧中,他现在应该陪在人家姑娘身边吧?他应该是开心的吧?毕竟是未婚妻呢。
开心什么呀,重阳节还没过完,郑玘新鲜出炉的未婚妻她……她夭折了!
爬了一天山回来得到这个消息的李显整个人都惊呆了。
第7节
恋耽美
第7节
结果他发现实在是放心太早了,这货就是那种你刚觉得他靠谱,可以放下心来去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他就要弄出点别的事儿来证明他有多二。
郑玘坐下之后喝了一杯茶发现对方还在盯着自己发呆,终于是忍不住敲了敲桌子,李显惊了一下回过神来,然后就瞬间耳根发红——尼玛,居然看人看的呆住了,幸好郑老师没往别的地方想,要不然……他还是去死一死算了。
“怎么有时间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说完这句话之后李显瞬间警惕的看着郑玘,卧槽,该不是之前没骂过瘾,今天又来骂一遍吧?
这样想着李显又觉得有点心塞,他只是表达了一下想要找个喜欢的人结婚这样一个观点就被喷成狗了,如果郑玘知道他喜欢的不是女人是男人,然后还好死不死的喜欢上了……他会不会被直接人道毁灭?
郑玘看着李显一会警惕一会又垂头丧气,嘴角微抽,忽然觉的手有点痒略想念当初手里的戒尺。
“之前在朝上的时候讨论铨选相关你是知道的吧?”
李显点了点头疑惑的看着郑玘,郑玘也不卖关子直接开门见山:“我记得你曾经依稀提到过你那个时代的科举制度,我记得比较完善,你就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地方?你不是也是走科举路子的?”
李显……李显顿了顿想起来当时在朝上他们讨论铨选的时候他,他……他听着郑玘悦耳的声音在走神,压根就没注意他们都讨论了什么,所以……补充什么的,他压根就不知道该补充什么啊。
李显抓了抓头说道:“啊,当时我在想着别的事情没仔细听,那个……你再跟我说一遍?”
郑玘:手略痒。
“想别的事情?什么事情比铨选还重要?”死孩子一点都不知道轻重!难道他还在想那个什么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的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去演武场走一遭吧。
李显不能说他在想怎么推到郑玘(大雾),只能将之前研究的月堤图扔出来给郑玘胡乱搪塞了一下:“之前不是传消息过来说冀州水患不太好治理吗?我就想起这个来了,然后回来研究了一下,用水泥做了个模型,所以当时没仔细听。”
郑玘脸色稍霁,还好不是想那些有的没的,不过……这东西看上去的确新鲜,郑玘看了一眼图,都没用李显解释就明白了这个东西的基本作用,然后问道:“模型呢?”
“被楚侍郎和张侍郎带走了,他们说要去研究一下,哦,对了,之前楚侍郎刚走,他……来跟我买水泥来着。”李显说了一下卖的价钱之后期期艾艾的表示:“是不是贵了点?”
郑玘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失笑:“这有什么贵的?如果水泥弄出来的这个……月堤能够尽量减少水患,那就很值了,你不知道大唐每年在治理水患上要消耗多少钱,你这个价钱不仅不高,楚侍郎还要觉得你够厚道。”
没有借着独家制作的机会狠宰一笔,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
李显听了之后瞬间放心了,然后他又兴致勃勃的表示:“不过我看楚侍郎似乎依稀看到了水泥的好处,买了很多过去呢,我打算多开几个水泥窑,只不过附近似乎并没有太合适的地方,远的地方又太远怕不好掌控啊。”
其实李显说的这些郑玘早就想到了,水泥之前是没有机会走到前台,一种发明只有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被人们接受,并且有相应的前景,现在水泥被工部重视了,那么以后推广开来是肯定的,李显作为发明人,不在这个过程中捞一笔都对不起他自己。
至于李显觉得水泥窑离长安远不好掌控这件事儿,郑玘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吐槽了——这货对自己的身份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认知这可怎么好?他怎么就忘了这个天下都是姓李的呢?别说是皇室直系血脉,哪怕是一些比较远的分支宗室放到外面都是横着走的好吗?
皇子亲王要做点什么事儿,只要让手下的人拿着证明去弄,保证合法合理,根本没人敢找麻烦好吗?真的去找麻烦了就要变成自找麻烦了——除非后台硬到比李显还强,但是这个假设基本不存在。
所以郑玘就强调了:“找你要不违背律法,没有人会跟你过不去的。”
出于对郑玘谜一样的信任,之前还发愁担心的不行的李显,瞬间就放心了,然后他一脸欣慰的表示:“这样那最好了,我就怕麻烦。”
郑玘敲了敲桌子:“行了,这件事儿回头你自己折腾吧,现在我们说说铨选。”
于是歪掉的楼又被郑玘给歪了回来,李显只能让郑玘将之前商讨过的一些细节又说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新的铨选从四个方面计资量劳来拟官,所谓的计资量劳直白一点说就是看资历看工作质量,那四个方面分别是身,言,书,判。首先是身体不能有残疾,言行不能不妥,书就是书法和书面报告,判就是对事情的判断力,当然这是李显的理解,实际上这四个最基础的,也就是门槛。
李显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估计在书那里就要败下阵来了——他的书法以及书面用语真的是不太好,感觉这个时代的奏折以及公文来往什么的,跟后世新闻联播的黑话解读表有异曲同工之妙了,更坑爹的是这个比那个还含蓄内敛一些,如果没有人解释估计没几个人能够看得懂。当你觉得那些折子里都是废话的时候,实际上人家每一句话都有相应的含义,只是你不懂就看不明白而已。
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书也要算考试范围之内,李显就是那种看不明白,然后万年不及格补考的类型。
然后这是文选,武选和文选不太一样会有骑射及翘关和负米,骑射不用说,翘关用李显自己的理解大概就是测臂力的一个科目,然后负米大概就是负重跑了。
然后在这些的基础上能试文三篇的,就是宏词,试判三条的就是拔萃,也就是代表都很出色的意思,这些人不限制授官,也就是说出色的人让他做什么都差不多,只不过黔中、岭南、闽中的州县官员是委托当地都督选择士人补授,不走吏部的——那个地方多少数民族,在李显看来这就是唐朝版的一国两制。
这些考试所有的官员都要参加,每年考一次,考试合格该授官的授官,那些不是特别出色还合格但是没有合适位置的,就先记到长名榜上,不得不说这样的制度已经算是比较完善的了,就算是李显也提不出更多完善的意见了,毕竟很多东西不太适合这个时代。
不过他也有能够补充的地方比如——防作弊,说起来,作弊这种事情中华上下五千年,自从有了科举开始就诞生了作弊这个行为,然后考生和考官就开始斗智斗勇。
只不过现代的防作弊方法显然更凶残一些,设置考场设置监考,考官轮换等等等等,只有他们想不到没有李显说不到的。
哪怕是经过了万马千军过独木桥的科举的郑玘听了之后也不由得感慨:幸好我考试的早。
是的,虽然李显是在针对铨选考试来补充,但是郑玘发现这个补充对于科举也是非常有用处的,等提出来之后说不定下一场就要这么来了,郑玘只能……替下一场的学子们默哀了。
李显说的差不多之后看郑玘都一副觉得无比新奇的样子,忍不住有一点自我膨胀,他一边说郑玘一边写——之所以不是他写主要是第一他的字不好看,第二他写的太慢!
他说得快郑玘记录的也快,反正等他说完了他就看到郑玘笔走龙蛇也紧跟着收笔了,回头他再一看发现郑玘这一份记录直接就能当书面报告用了!可以说郑玘对各种公文的格式遣词已经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了,李显越看越觉得……自己就是个棒槌。
郑玘写完之后也连连赞扬这些方法的确很好,同时也挺感慨——没想到千年之后考试更不容易啊。
他这一感慨李显差点就泪奔了,尼玛,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你就觉得不容易了?各种电磁干扰设备摄像头什么的都没跟你说呢!那才叫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科举更加惨无人道一点吧,一考考三天,中途不能离场,想想就觉得凶残。
郑玘看着李显说出来的章程,想了想又改动了一点——李显说的太高兴了,一开始他还挑着比较适合现在用的来说,到后来他一秃噜就都说了出来,然后很多东西现在实在是不适合,郑玘就把它们给改了。
两个人嘀嘀咕咕的研究了一下午,郑玘在周王府吃了顿晚饭之后,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为了怕郑玘犯宵禁,李显特地提前了晚饭的时间,把没有准备的厨房那边给累得够呛。
郑玘走了之后,李显坐在书房看着那张有两个人笔迹的纸嘿嘿嘿笑的无比二缺,终于被允许进来伺候的承保和狸奴看着不由得抖了抖,都怀疑郑玘是不是对他们家大王用了什么巫法——大王看上去怎么那么不正常呢?
恋爱中的人都不正常,哦,应该说是暗恋中的人在涉及到暗恋对象之后都不正常,以前李显最烦说朝政之类的,他对这方面不太在行,或许说他觉得这些太费脑子了,不想去多想,不过现在看起来……和郑玘两个人讨论一下朝政,哪怕被他吐槽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啊。
果然恋爱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哪怕是再痛苦的事情,如果是和那个人一起做的话,也会觉得额甘之如饴呢。
李显的好心情从吃完晚饭之后一直持续到了晚上,晚上睡觉之前李显想了一下,他发现自己还是不能忍受长时间不见郑玘,唔,休息了两天,虽然也没怎么休息,不过该上朝还是去吧,至少能见到人啊。
准备明天早上去上班打卡的李显很积极的准备洗洗睡了,比平时睡觉的点儿愣是提前了半个时辰,这一下子承保和狸奴更觉得不对劲了。
而李显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之间依稀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笛声很真实他确定不是自己做梦,因为他做梦的话就算是梦到有人吹笛子大概也不是这么符合唐朝特色的音乐。
就在李显纳闷儿从哪里传来的音乐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一声凄厉的尖叫:“有鬼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人讨论攻和受合不合适的问题,怎么说呢,郑玘其实是以前没遇到过喜欢的人,所以他从来都不知道喜欢是什么滋味啊,也就不会将心思放在这里,至于他心里更多国家大义这种事情,说真的,哪怕是这么蠢的李显,如果在面临国家有难,然后要牺牲他的爱情的时候,虽然痛苦大概他还是会牺牲,其实从本质上来讲他们是一样哒,而且郑玘其实不用选择,因为他和李显一直都是同一阵营的,也就无所谓是爱情更重要还是国家更重要了。
第43章 43
大半夜的这一声实在是太惊悚了,李显差点被吓死,直接从床上弹起来诈尸。今天值夜的侍女也给吓得够呛,进来看李显的时候说话声音都是哆嗦的。
“怎……怎么回事儿?”李显声音也哆嗦了,说起来在一年之前他还是个无神论者来着,半夜就算听到这样的叫声估计也不会害怕,但是自从穿越之后,李显……李显就什么都信了。
狸奴声音略抖:“奴……奴去看看。”
李显一抬头看着狸奴在烛光的映衬下小脸雪白的样子忽然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好歹他是个大男人,外面出了事儿让个女孩子出去这个……实在是有点不人道啊。
“我也去看看吧。”李显定了定神起来穿上外套,然后他发现自己这个样子出去简直是形象堪忧——因为不习惯束发睡觉,所以他晚上都是将头发散开的,现在……还要让狸奴再给他梳一遍头发,这一通折腾下来原本的睡意早就飞了。
李显有些烦躁,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到点就睡,形成了生物钟之后不让他睡觉简直是难受死了,于是火气也有些大,这样一来倒不如刚才那么害怕了。
出去之后,承保正好在外面候着,看到李显脸色发黑之后小心的将事儿说了一遍,李显这才知道这大半夜闹鬼的事儿还是那两个侍妾折腾出来的。
李显一听是她们两个顿时无比头疼,等承保解释了之后才知道,刚才吹笛子的是王氏,她也是有点小心思的,作为一个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女孩子,从小琴棋书画是都学了的,如果不是这样,帝后也不能相中她来给儿子当妾,皇子的女人,哪怕是个妾室也不能太差劲。
王氏就是善吹笛,并且师从大家——恩,这个大家李显没听说过,只不过他本身对艺术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这样的古人自然也不是很清楚。
进了王府之后王氏和韦氏费尽心思想要见李显一面,可是王府让郑玘给弄的哪怕不是铁桶也差不多了,到了李显手上之后他都不用怎么管理,只要按照原来的方式让整个王府运转就够了,再加上他颇有点高薪养廉的意思,平时打赏也很大方,所以哪怕是韦氏和王氏四处想要行贿以求入周王的眼都有点做不到。
两个小姑娘颇有点顽强奋斗的精神,越是见不到就越想见,一开始只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现在她们反而有点较劲了,跟李显较劲,彼此之间也较劲。
王氏自认为长得不错,才艺也不错,从出身上来讲她比韦氏还稍强一些,韦氏的父亲到现在也不过就是一方小吏,而王氏的父亲则是从七品的门下省录事,比起韦氏的父亲只是蜀地小吏,那级别不知道高了多少等。
无论是在家世还是在美貌度上,王氏自信都要胜韦氏一筹,她的心思也更活泛,既然走不到前院见不到周王,那么她就剑走偏锋将周王引过来看自己就是了,反正无论周王喜欢什么她应该都能投其所好。
结果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韦氏最近这么老实就是在等着王氏出招呢,她好跟在后面想个办法出头,然后在出头的同时将王氏给压下去!
王氏现在一门心思的就是想要勾搭李显,对韦氏她并没有多重视,而韦氏则对王氏有很浓重的敌意,她也知道自己处处不如王氏,如果不从一开头把对方给压下去,那么这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于是呈现在李显面前的就是两个精心打扮过的美人,一个楚楚可怜,一个落落大方,一个跟受惊的小鹿一样用湿润黑亮的眼睛看着他,另外一个眉梢眼角带着歉意,两颊微红。
李显一看这两个女人就觉得头疼,是啦,她们是很漂亮没错,但是在一个gay的眼里,女人再漂亮……顶多也就是当个朋友闺蜜之类的,而且一想到大晚上的就是因为这两个女人导致他不能睡觉,李显再好的脾气也有点没办法忍了。
在被家长和老师联手调教了大半年之后,李显的智商已经开始逐渐上涨了,起码现在他就看得出来这两个女人其实就是想办法来接近他呢,如果真的跟她们两个说的一样一个是因为想家所以吹笛子,另外一个是因为半夜听到笛子声被吓到的话,你们两个通通都衣衫整齐妆容精致是怎么个意思?
李显半夜起来还让狸奴给他梳头穿衣折腾了好一会再过来的,你们两个这样是觉得我傻?李显看着这两个女人冷笑,他的智商被便宜爹妈和暴力老师鄙视也就算了,你们两个也想来踩一脚?没门!
我们可以认为李显这明显是因为半夜被吵醒所以迁怒了,最后他给出来的方法也很简单,王氏你不是想家吗?那好,干脆本王就开恩送你回家,以后你也不用再来王府了。
王氏听了之后当时就傻了,刚想辩解什么李显一个眼神过去,狸奴带过来的侍女就走过去捂住了王氏的嘴把她给带了下去。
韦氏听说王氏被赶走了,眼中一亮,没了王氏以后王府后院就只有她一个侍妾,在周王没有正妃的时候这里就是她的天下!
韦氏想到这里看向李显的目光就是怯懦中带着十分热切了,李显冷眼看着韦氏斟酌了一下说道:“韦氏患有心疾,迁至青阳苑着人看管,无特殊原因不得踏出青阳苑一步。”犹豫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一应分例按照媵的品级来。”
韦氏听了之后整个人都傻了,在这个时代说心疾并不是说心脏有毛病,其含义大概等同于现代的精神病了,而李显这一下子显然是利用韦氏那一嗓子给她扣了个帽子说她精神有问题,并且将她圈禁起来,哪怕李显吩咐韦氏的分例按照从六品的媵来养着她,但是这跟被打入冷宫有什么区别?
韦氏再怎么心机深沉如今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她完全没想到李显会这么做,等她从打击中回过神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被扔到了青阳苑,想要反抗都办法反抗——青阳苑外有壮妇守卫,她根本不是那些仆妇的对手!
因为这件事儿李显一晚上没怎么睡好觉,对这两个姑娘他心里还是有愧疚的,王氏他没说什么就是让人送回去,虽然到底是坑了王氏,但是回去之后依照王氏的家世容貌,想要嫁个差不多的丈夫也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哪怕是给人当继室也比在王府里守活寡蹉跎岁月来的好。
至于韦氏,不能跟王氏一样处理,自从知道这个韦氏很可能是历史上那个跟中宗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韦庶人之后,他就一直对韦氏有些忌惮。
他不敢将韦氏放走,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韦氏东山再起直接成为他的正妃——虽然从对方的家世上来看这件事儿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李显能做的就是将她死死的圈在王府里好好养着,虽然可能有点对不起她,但是李显也看出来了,韦氏绝度不是什么小白花,心机手段一样不缺,这样的女人真的给她一个机会她能翻了天去!
想到这里李显逼着自己狠下心不要再去想有关韦氏的事情了,反正他已经吩咐人看好韦氏,对方想要逃走是不可能的,就这样吧。
第二天李显是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朝的,众人看到李显这个样子都有些好奇,谁都知道周王殿下一向无忧无虑,咳咳,当然这是对比朝上的众人来说的,难得看到他这么没精神的样子啊。
也有一种八卦官员想到李显之前纳了两个侍妾,不由得都暧昧的笑了笑,少年人年少气盛也是值得理解的嘛。
结果在朝上的时候郑玘将完善过后的铨选制度一条一条说出来让大家讨论,并且重点声明了一下其中有周王的手笔。
于是在赈灾一事上一鸣惊人之后又迅速隐身的李显就又被拎出来挂了一次墙头,大家在听说那些严格的条例都是出自李显之手的时候,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别的不说,这些制度一出来,铨选可是严之又严了,周王殿下思维缜密可见一斑啊。
更有人在暗中后悔,之前太看轻周王了,没有与之交好,想想也是,帝后二人多么精明,太子和沛王多么出色?周王怎么可能差了?
郑玘这个说出来虽然说是讨论,但是其实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这个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就等着圣人点头就开始全面实行,李治看出来这个铨选对朝廷是非常有好处的,怎么可能不同意?
于是这件事儿暂时也就告一段落了,只不过今天的朝上,李显主动要大出风头,前有对铨选制度的补充,后有工部上书要求推广月堤——恩,月堤的发明也是出自周王之手,还有水泥也是周王殿下发明的。
众大臣:周王殿下这到底是要走什么专业啊?难不成这位还是个全才?
月堤和水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只不过这个不比铨选,铨选可以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事情,一声令下从上到下就可以迅速执行起来,而月堤这个……要慢慢来,毕竟修堤坝也是要钱的,国库不算充盈,这个要怎么修从哪里开始修就要讨论了,最主要的水泥的产量更不上,所以就算国家有钱也不可能真的很快就将月堤推广。
这一次常朝就讨论这么两件大事儿还都是跟自己有关的,不过因为有了这些研究成果,李显眼下的黑眼圈就被人解读为为了帝国兢兢业业了。
李显一点也不想知道这些官员到底在想什么,他现在只想赶紧下朝回王府补觉,最让他觉得坑爹的是,好不容易下朝了,结果一堆人过来围着他问这问那,李显敷衍着都觉得十分累得慌。
然后他敷衍这些大臣都已经很累了,李弘和李贤还过来凑热闹,李弘说要请李显去东宫吃饭,李贤说上次答应李显要带他出去好好玩一直没时间,正好今天有时间了,就去吧。
太子和沛王又一次扛上了,只不过这一次他们两个都在看夹在他们两个中间那个人怎么选,旁边的朝臣无论是太子一系还是沛王一系都小心的等着周王的选择,虽然看上去这两个问题没什么重要的,但是这却可以看做是周王站队的一个信号,无论他选择谁都相当于站到对方那边了。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又很重要,大家都在等着看李显怎么选,哪怕是中立派和武后党也略关心。
这其中郑玘比较特殊,他似乎哪边儿的都不是,但是又跟哪一边儿都关系不错的样子,他看着李显被夹在太子和沛王中间的样子不由得皱了皱眉:这个蠢学生不要说错话才好啊。
郑玘非常担心李显会说错话,他已经开始想办法怎么解救李显了,只不过……司封少常伯,正四品的职位听上去不低,但实际上在这个朝堂之上的发言权并不怎么重要的,如今皇子们的事情更容不得他来插手,想要把李显摘出来,哪怕是郑玘都觉得有些棘手。
所有人都在等李显的选择,被这么多人关注着,李显就算再怎么好脾气也要爆了。
他毫不客气的站在李弘和李贤中间指着自己的黑眼圈表示:“谢谢兄长们的美意了,不过你们看看我这个样子,哪儿有心思吃饭玩乐啊,只求放我回去睡觉啊,睏死了!”
众人:……
他这个理由实在是太强大了,最主要的是证据十分明显,真要死拽着不放的话,倒显得自己不通情达理了,所以大家只能目送李显晃晃悠悠以一种看起来似乎随时会睡过去的危险姿态离开。
李显走了,众人也自然就散了,该跟谁走就跟谁走了,该干嘛的干嘛去,郑玘看着李显的背影微微一笑,转头刚想走就看到太子李弘朝他走过来了。
郑玘站在原地给李弘行礼,李弘微微叹了口气:“清澄果非常人,七郎如今竟似脱胎换骨,想来都是清澄之功啊。只可惜,清澄如今身为司封少常伯又身兼东宫詹事,只怕也很难在与七郎教学相长了吧?”
郑玘平静的说道:“殿下谬赞,周王殿下聪慧非常,臣不敢居功。”
李弘深深的看了郑玘一眼没再说什么就走了,这个人……看起来似乎也并不是真的一心向他啊。
郑玘看着李弘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刚刚太子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觉得李显如今看起来一点都不傻,大概就是觉得郑玘教得好,当然这只是表面含义,引申含义就是……你是他的老师,你说话他应该是听的,暗示郑玘现在是太子詹事,天然就应该是太子一党,郑玘要是开口,李显自然会站在他这边的。
以前李弘和李贤对李显的争取一直都是比较温和的,有他可以没他也行,但是现在随着李显本身的才华一点一点的显露出来,再加上爹娘对他似乎都颇为喜爱,这个弟弟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如果能够争取到他对己方绝对是一大助力。
而今天李显用困乏的借口避开了,恩,大家都觉得那是借口,但是只有郑玘知道,李显……还真就是那么想的,没看刚刚在朝上的时候都要睡着了吗?
不过李显这样置身事外还是让他很满意的,他相信李显也不会想要去站队,哪怕真的要站队,太子也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啊。
李显晃晃悠悠的回到家里,也不管昼寝是不是被瞧不起了,直接散了头发换了睡衣就开睡,结果正睡的天昏地暗的时候,他又被叫起来了。
李显十分痛苦的表示:想要睡个觉怎么就那么难呢!
只不过这次他不起也得起,因为来叫他的是圣人身边的常侍,说是有大事相商,太子沛王已经都过去了,圣人长大开府的儿子里就剩他了。
然后李显又问了一句还请了谁,如果只是太子和沛王的话,那大概就是家庭私事?虽然说天子无私事,只不过没有外人的话大概也就是跟他们有关的吧?
这位新提拔上来的敏常侍也没隐瞒,当然也是因为李显比较大方,他也就很大方的提供了情报。
李显一边整理身上的朝服一边听,听着听着就觉得不对了,这尼玛绝壁不是家事啊,看起来似乎还有大事要发生啊,如果不是大事,刚刚退朝就把司平哦,也就是兵部尚书侍郎都喊到紫宸殿,户部尚书侍郎也进了紫宸殿,最主要的是吏部也去了,然后三省丞相主管也都去了,这明显就是个小朝会啊,只不过这个规格略高一点,几乎没有四品以下的官员。
不过……如果真的有大事儿的话,喊他干嘛?李显自己都觉得有他在的场合,应该不会特别严肃,因为……他完全不知道机密大事儿把他喊上有啥用。
结果到了那里,他发现还真出事儿了,边境那里打起来了!
李显听了之后整个人都=口=了,这事儿说起来还是之前平高句丽时候的历史遗留问题,高句丽被大唐打败了,高句丽的领土自然也就是大唐的了,对于新领土大唐的一个措施就是将那里的原住民牵走,有用的就迁到好一点的地方,没用的就迁到差一点的地方,然后跟贱民通婚,这样几代下来,高句丽什么的……也就成为历史了。
而这一次朝廷商量出来的方案就是将高句丽的三万人迁往江淮和山南一带,结果这三万被迁的人就……勇敢的反抗了,领头的是个叫钳牟岑的人,不过这位没有自立为王,而是找了一个有王室血统的人——安舜。
这个安舜说起来也不是王室的直系血脉,而是高句丽宝藏王高藏的外孙——当然啦,既然打败了高句丽,王室肯定是不会留了,不过高藏没有死,为了表示天朝上国的气度,李治不仅仅没有杀了他,反而以高藏政不由己为名,封高藏为司平太常伯。
所谓司平太常伯也就是工部尚书,只不过高藏这个工部尚书更像是一种挂名,真正的活都是楚培和张宁在干,这次月堤的事情也是楚培和张宁总览。
现在高藏估计还没听到自己的外孙自立为王的消息,估计要真的听到了,恐怕得心塞的不行——好不容易保住了一家老小的命,结果就出了个坑外祖父的外孙。
说起来,高藏作为曾经的高句丽王室,李治怎么都不能弄死他,甚至还要给他官位,但是高句丽别的氏族就没那么好命了,安舜虽然是高藏的外孙,也只是外孙而已,他实际上是渊净土的儿子,而渊净土……他是盖苏文的弟弟啊。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攻打高句丽就是因为高句丽打新罗,新罗来找大哥,恩,来找大唐求救了,李世民果断遣使让盖苏文停止攻打新罗,结果没想到盖苏文也很果断的拒绝了,李世民是谁啊,这他能忍?二话不说直接出兵就打,然后就把高句丽揍了个够呛。
这样算一圈,李显就明白了安舜是不可能被赦免的,所以他是在被迁徙的那三万人之中的,当然也正是因为他身上有那一半的王室血统,于是就被钳牟岑选中了。
既然他们反了,那大唐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别的话也不用说了,打吧!
高藏的司平太常伯自然是坐不下去了,转手就让杨昉顶替了,至于领兵人选定的也很迅速让营州都督高侃带兵行东州道,左监门卫大将军李谨行走燕山道。
朝廷机器一旦启动,其实还是挺迅速的,反正李显坐在紫宸殿中梦游一样的看着大家在那里商议,很快就定下来了谁领兵,领兵多少,粮草补给怎么走都有了个大概的章程,剩下的细节就要各部自己去扯皮,咳,去商量了。
李显顶着一张睡眠不足的脸,看着大家都在那里忙有点纳闷,这么严肃的事情把他找来干嘛?围观吗?
前期的时候他还的确是在围观,只不过在让各部主要官员去干活之前李治没忘记又充当了一次背景板的李显,他转过头来看着李显:“周王可还有何要补充的?”
李显:(⊙o⊙)啊?
第44章 44
李显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李治,李治在说了那句话之后所有人的目光也都放到了李显身上,一瞬间李显觉得自己要被烤死了。
“我……我没啥……要补充的……啊?!”李显有些紧张的看着李治,不知道李治怎么突然要问他这个背景板,他哪里懂打仗啊。
问题是……李治觉得可以培养李显一下啊,现在李治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李显写的那一溜计划表呢,那上面的改革虽然只是一个总览可是看上去对皇权集中是非常有用的——所有的皇帝都希望军权是在自己手里的,按照道理来说其实皇子是不轻易领兵的,但是架不住李治觉得李显有天赋啊,任何父母都舍不得埋没孩子的天赋的。
虽然这孩子略山寨,可是李显懂事听话,不结党不营私,相较于别的儿子,这个儿子简直是太贴心了,如果让他们选的话,他们宁愿要这么一个儿子。
李显这样不发表意见,反而让李治觉得他是在避嫌,脸上越发的和蔼了:“你想到什么就直接说。”
下面的人眼神乱飞,李弘和李贤就开始琢磨他们亲爹这些话的含义。
李显整个人都木了,这又是怎么了?李治非要他说什么,难道是真的有什么内涵?可是……李显眼睛在所有人身上转了一圈,非常想在别人的身上找到答案,只不过看了一圈除了收获探究的眼神n以外,再没有别的了。
李显:突然好想念郑老师,如果郑玘在场的话哪怕就是看着对方平静的眼神表情也能让李显安下心来,只可惜郑玘没过来,吏部尚书带着另外一个侍郎过来的,郑玘被留在部里干活呢。
顶着周围人关注的目光,李显小心翼翼的看了李治一眼,绞尽脑汁想了一下才说道:“那个……讨伐时俘虏的高句丽人要怎么安置?”
李治想了想直接说道:“遣司平太常伯绥纳亡余!”
司平太常伯就是新走马上任的杨昉,李显听了之后略有些奇怪,这种事情……为什么要让工部尚书去?难道不应该是户部尚书去吗?由此可见唐朝的时候官员们干活也不是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就完了,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哦不,是大唐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
李显说完了就眼巴巴的看着李治,只希望他这位便宜爹别再继续问了,再继续问他真的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做了什么让李治怀疑了。
好在李治通过这次问话多少也知道了李显的水平——大概就是在纸上谈兵这个档次吧,于是也就非常痛快的放行了。
李显深一脚浅一脚的回到王府之后到底也没搞明白今天这是要干嘛了,李显回去之后想要补觉,结果却又睡不着了,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烦躁。
然后……他就接到了李治的通知:你的王傅……又下岗了,哦,是又离职了。
李显:……
太子的太师太傅太保很稳当,沛王傅从开始到现在也一直没换过,怎么就他的王傅一直在换呢?满朝文武会不会觉得他的王傅是个消耗品?
李显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瞬间觉得……王傅什么的……还是不要再来了吧,反正无论谁来都不可能代替郑玘在他心里的位置。
李治也有点发愁了,阎立本的确年纪很大了,眼看都是要致仕的年纪了,再让他教李显也不合适,而且现在对李显而言王傅更多就是起一个监督作用了,教导是教导不了什么了——他这个儿子今天研究食谱,明天研究水利,后天还研究兵事,哪个王傅能跟得上这样的跳跃思维啊!
就算是皇家对儿子的培养虽然是多方位的但是却还是会有一个基调,李弘作为太子自然是总览,而李贤和李显就是两边辅佐,李贤素有贤名,读书比太子还好,算是儿子里面最有才华的,文有李贤辅佐,至于武……说实话,皇子一般是不会让他接触兵权的,也就是说他可以懂,但是不能真的有权利,至于李贤身上的职衔,那还真就是个勋职罢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不过李治也打算看看,李弘在军事方面的天赋平平,实际上李治自己就不是很在行,只不过他有个好爹,再加上唐初人才辈出,将领不少,当然这也跟唐朝的开放政策有关系——这次出兵的李瑾行可是靺鞨人呢,他是突地稽的儿子,也是靺鞨人的首领,自他归顺大唐之后也算是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
说起来,让李瑾行去打高句丽他应该是很高兴的——靺鞨部落跟高句丽也算是有国仇家恨了,当初要不是被高句丽各种打击,突地稽也不至于被逼的跑到扶余城来要求内附朝廷,当然了,突地稽内附那会儿其实还是隋朝。
不过后来换了唐朝之后,突地稽也还是很老实的跟着老大混,老大让出去打就去打,为唐朝的边境平稳也贡献了不少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李治其实是很欣赏李瑾行的,所以这次他让李瑾行出征,李瑾行应该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李家是马上得天下的,但是后代一代比一代文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李治知道自己往好了说是个仁善之君,但是他很多时候缺乏一种决断力,虽然也并不是真的优柔寡断却也不是那么强硬。
越是这样,他就越想培养一个比较强硬的继承人来,他这一代各种休养生息就够了,下一代不能继续文弱下去,否则中央就很难集权了,最主要的是兵权很可能会旁落。
如今看来李弘并不能达到李治的期望,李贤倒是比较全面可是也没看出在军事上有什么天分,现在横空出世一个李显……他想培养一下了,在自家人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强,而且他也算看出来了李显在骨子里其实是个比较懒散的人也没什么野心,就算他执掌一部分兵权也不会对李弘的太子之位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是李贤的话……那可就说不准了,李治不想让玄武门之变在自己儿子身上上演,就只能找个稳妥的人,兵权在自家人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强!
只不过目前他还要再看,跟高句丽的战争应该不是非常困难,只不过是一群丧家之犬而已,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商议军情的时候让李显多多参与,培养一下看他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吧。
可以说李治为了儿子们也算是操碎了心,他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列祖列宗了,只是在这之前他要将所有儿子的后路都安排好,他一共八个儿子只剩下这四个了,这四个就千万不能再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上天似乎并没有听到李治的心声,李弘的身体……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差了,之前李治因为身体不好命太子监国,可以说有一部分政务都移交到了太子手里,让太子去处理,李治只是做个最后把关的人——当然那些政务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部分是交到了武后手里。
李弘之前自然是各种不平,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哪怕不能独当一面也能处理很多事物了,阿娘应该“还政”于他的,可以说李弘在这个时候已经将武后暗中视为争权的对象了,只是他自己都没怎么意识到而已。
可惜他的身体不好,结婚这么久了依旧没有孩子,太子膝下久虚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哪怕太子妃生不出来太子身边可不只有这么一个女人的,若是所有女人都没有动静,那就有问题了。
只不过太子今年刚十七,大家还没有迫切的盯着这一方面而已。
李弘的身体,太平盛世的时候坚持一下还是行的,但是一旦遇到紧急事务,比如说这次突然而来的军情,他就有些撑不住了,毕竟打仗不是儿戏,很多环节都要协调好,军粮军马的处置,士兵们的武器衣服各种补给,总而言之后勤是个非常繁琐却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刘邦称帝之后定萧何为首功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后勤的重要性。
在这个关头,李弘就累病了,他身体原本就不好,现在军情来了就要随时处理,遇到大事儿哪怕是半夜都要起来处理军务,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能去劳动已经休息并且身体不好的皇父,就只能自己扛了——至于武后,武后如今的确是参政了,但是她的人跟军权一点边都沾不上。
李治对武后再怎么能容忍也是有底线的,他能容忍武后在文治上插手,却决不允许武后染指军权!
这样三天两头下来,李弘直接就倒了,他一倒底下也跟着乱了——皇帝和太子都没心力处置政务了,自然会人心惶惶,当然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主要官员还都是比较靠谱的,虽然人心略有些浮躁,但是工作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就是效率慢了点,有太子和皇帝在的时候,他们是能拿主意的,但是换成这些主管官员……那就要扯皮了,这一扯皮就容易耽误时间。
李治有些无奈,太子身体不好他也不能硬压着太子去干活,而最近天气湿热,他的老毛病又有点犯了,就算想要勤政也有点支撑不住,而且大臣也不可能让他这么辛苦啊。
没办法,李治只能下了道手谕:命李贤和东宫官员代为处理政务!
李显在知道这件事儿之后心里觉得有点不好,太子和李贤的争斗就差摆到台面上来了,之前李弘凭着太子的身份一直在压制着李贤,没少给李贤找不痛快,当然了李贤也没少给太子使绊子,只不过那个时候李弘虽然有危机感却并不十分紧迫——只要他行得正坐得直,他就能笑到最后,毕竟他已经是太子了,废太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不自己抽风,无论是阿爹还是朝臣都不可能废掉他。
而只要不废掉他,李贤就只能永远是个亲王。
结果在这么重要的关头,李弘居然撑不住了!还让李贤趁机分了不少权柄!对于自己的身体,李弘也是暗中恨恨,这些年他没少调养,东宫设有药藏局,是仿照中央尚药局设置的,里面有不少尚药局的奉御兼职药藏郎,就是为了给他看病用的,结果这些年来也只能保持这个样子,更好是不太可能了。
李弘心里非常焦急,太子身体不好,让沛王和东宫官员协同处理朝政其实这就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如果太子真的有什么不测,沛王就是下一任的太子人选,之前沛王私底下就在不停的做小动作,时不时的勾搭一下他的东宫属僚,只不过东宫詹事府左右春坊的官员很多都不在中央任职的,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都只是李弘的手下,能够兼职在中央任职的一般都比较低级,最近也就出了个郑玘这么个跟开了外挂一样的货,一转头就跑去当吏部侍郎了。
可以说李贤以前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接触到多少东宫属僚的,结果现在好了……圣人亲自下旨允许李贤和东宫官员一起处理政务了,这尼玛是让他正大光明的撬墙角啊!
李弘越是着急,身体就越是不好,正如李显当初看出来的一样,李弘的心脏并不是很好,只不过心脏病在一千多年后也是非常棘手的病症,一不小心就小命玩完,更不要说现在了。
李弘的身体不好相对应的是李贤的表现可圈可点,说起来有个健康的身体还是很重要的,李贤本身就聪敏好学,他虽然在军事上的天赋平平,但是他知道不胡乱指挥啊,也没有过多插手兵部事物,更多的是过问后勤,务使大军在外不受掣肘。
不得不说这样的李贤是非常受人欢迎的,武将们也非常欣赏他,李弘在知道这些消息之后,简直都要吐血了。
而在这之中李贤和郑玘接触的也多了,以前李贤也不是没想过拉拢郑玘,只不过郑玘出身太给力,世家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拉拢过来的,更何况……十五六岁就中了进士的人,别的不说,智商肯定是不低的,而且郑玘进入中央机构之后风评也不错,手段更是不错。
以他这样的年纪居然在一众老臣之中混的游刃有余,公事也处理的有声有色,从第一天就没手忙脚乱过,让很多准备看他笑话的人都掉了一地的眼珠子,这样的人你得相信他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
现在接触的多了,李贤对郑玘隐隐也有了点佩服,郑玘这个人处理事情还真的是面面俱到,并且这位还真是个纯臣,也就是他只忠心于皇帝,做事更多的是考虑大唐的利益,压根就没有想过结党营私这一类的。
李贤这次倒是有点明白为什么他的阿爹会这么看中郑玘,在提拔对方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了老年人不遵守是官员任命资历年限的属性,就这么将这个年轻人扔到了一堆老头子半老头子之间,事实证明李治绝对是没有昏了头的。
而郑玘……说实话,作为一个差一步就能位极人臣宣麻拜相的人,之前六部的位子他该轮了个遍了,各种事物几乎都难不倒他,更何况现在的局势还没有那么混乱呢,朝上虽然也分了很多派,只不过除了圣人一派和武后一派,其他势力都不成气候,哪怕是太子……他手里的那点势力郑玘也没觉得有多了不起。
李贤颇为感慨,当初郑玘去当李显的王傅,他还同情李显来着,现在……他特么的想同情的是自己啊,沛王傅虽然也是个学问很好本事也还可以看得过去的人,但是跟郑玘一比就差远了!
怪不得他那个傻弟弟最近越来越狡猾了,想来都是郑玘言传身教,就这么小半年,李显就颇有脱胎换骨的样子,如果郑玘是他的王傅……李贤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比李显更好。
只不过现在也不晚,李贤一向对谁都很客气,现在更是摆足了礼贤下士的款,遇到不懂的事情也会去请教郑玘,完全不会因为郑玘不比他大多少而看不起了。
郑玘也不含糊,李贤来问他就回答,需要解释的也解释,虽然不如教李显那么用心,但是能做的也都做了——毕竟在郑玘心里还是李贤更靠谱一些。
李贤和郑玘关系十分融洽,李弘……李弘已经不想听这些了,他完全不想知道等他病好之后他的弟弟会趁着这个机会怎样挤压他的生存空间。
阿娘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更加喜欢另外三个弟弟,自己身体还不好,没有儿子,嫡庶都没有,虽然阿爹对他依旧很好,但是阿爹年纪也大了,身体也很不好,太子的危机感更加严重了,在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必须将李显争取过来。
尤其是当李显做出了一个准确的预言之后。
其实那个所谓的预言,李显也就是那么一说,高侃和李瑾行大军开拔之后,朝中对这两处都很关心,各种军报源源不绝,只不过因为通讯系统比较落后而传消息的速度不是那么迅速,可哪怕是这样,高侃先破叛军于安市,又在泉山把他们打了个半死这个消息还是火速进京了。
这是大捷,非常振奋人心的一件事儿,唯一让大家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那两个叛军头子跑了,是的,就是钳牟岑和安舜,他们两个居然跑了,这逃跑的本事也不一般。
结果之后传回来的消息就让李显非常囧了,兵败之后,反叛军就有点一蹶不振了,本来就是战败国,当时反抗也是因为觉得自己日子过不下去了,结果就被唐军来了个迎头痛击,到后来基本上就军心涣散了,于是安舜……安舜他就直接砍了钳牟岑自己跑了!
没有人知道安舜是怎么想的,现在大家只想知道安舜带着那些兵马要逃往哪里?虽然那些人并不多,只不过大唐从来不是会忍气吞声的,你既然敢反就得敢死!哪怕只剩下安舜一个人,也要抓回来按照唐律疏议判决,以儆效尤!
安舜也是个非常狡猾的,因为算是半个主城作战,他对那边的地形显然是比较熟悉的,三跑两跑,高侃居然没有追上,于是高侃就发来了请罪的折子,并且请示下一步要怎么做?
下一步当然是把安舜抓回来啦,但是安舜现在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大家都想知道,当时讨论的时候李显本来是在做背景板的,只不过看到大家都略有些为难的样子,他就直接说了句:“会去新罗吧。”
当时所有人都不信,新罗……跟高句丽那也是老冤家了好吗?当初太宗为什么打高句丽?不不就是因为高句丽攻打新罗了?安舜这个时候跑到新罗还不是找死么?
对此,李显只能笑呵呵的表示,你们真是太相信朝鲜半岛上那群家伙的节操了,是啦,他是不懂国事军事,但是依照朝鲜半岛上那些人一脉相承,哪怕被灭过都无法消灭的不要脸来看,之前来找大唐哭过的新罗……它现在肯定不安分了。
新罗……就是这个时代的三姓家奴啊,被倭国侵略就去找高句丽寻求庇护,新罗打跑了倭国之后,它转过脸来又跟百济结盟,要跟高句丽争雄,本来是它主动攻打人家的,结果打不过了就开始找大唐来帮忙,现在高句丽被收拾的差不多了,新罗……呵呵,说不准就又要和百济联盟来对抗大唐了呢,这样不要脸的国家,别说是死对头带兵来投奔了,就算是欺负过他们的倭国此时愿意同他们结盟,说不定他们也愿意跪舔呢。
更何况朝鲜半岛周边就那么几个国家,百济已经被大唐打残了,倭国离得略远,能够让安舜寻求政治避难的国家也只剩下新罗了。
只可惜李显的观点大家都持保留意见很多人并不相信,当然郑玘是肯定支持李显的——历史上新罗还真就这么干了,郑玘不知道李显是因为知道历史还是自己推测出来的,不过那都不重要。
所以后来安舜败走新罗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所有人对李显都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子才找上了李显,想要通过李显来拉拢郑玘,反正李显和郑玘关系好,郑玘站到他这边了,李显肯定不会跟他王傅作对的。
太子李弘拉拢的方法并不多么高明,就是最简单的——联姻,他妻子裴氏的嫡亲妹妹跟郑玘年纪相仿,小裴氏的出身跟郑玘算是相配了,太子妃愿意,裴家也愿意,郑家那里应该不会拒绝,当然这事儿应该是两方家长去商量的,太子告诉李显也只是透个话——你家王傅要成为我的妹夫了。
于是李显去探望太子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么件事儿,李显知道了之后心情略有些低落,却也没有表现的太明显,他心里觉得这只是太子的一厢情愿而已,就算太子和裴家愿意了,郑玘也不一定愿意,他家王傅那么有主意的人,对自己的婚事应该没那么草率。
结果还没过两天,他就得到了消息——小裴氏跟郑玘订亲了,而且还是郑玘亲自同意的!
李显瞬间傻眼了。
第45章 45
李显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有点睡不着,其实在觉得自己喜欢上郑玘的时候他就意识到郑玘其实跟他是不一样的,不提郑玘会不会看上他这个自己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人,郑玘是很传统的世家子,他肯定是会娶妻的。
只不过之前李显一直在逃避这个问题,无论是谁喜欢上一个人,虽然也会患得患失觉得对方不会喜欢自己啊,自己应该没希望什么的,却也不愿意每天都想起对方会娶妻这件事儿来给自己添堵。
李显微微叹了口气,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这份感情注定见不得光——还特么不如养男宠呢。就连李显现在也觉得,找个美少年圈养起来,他不娶妻对方也别想娶,然后两个人也算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只不过……那样的人并不少,可是李显觉得……自己大概也看不上那样的,地位不平等的恋爱注定是有问题的,他受不了身边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小心翼翼讨好自己的样子,感觉特别的没意思。
郑玘身上的优点太多,李显栽得不冤,只是注定会伤心而已。
“大王?”狸奴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显,这消息是她来告诉李显的,本来狸奴觉得李显对郑玘这位王傅很尊敬很看重,就算现在郑玘不是他的王傅了,有了新的吃食或者有什么好东西,他也会时不时的送点到郑府上,这是件喜事儿,她们家大王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周王殿下这恍惚的眼神苍白的脸色,怎么看怎么不像是高兴的啊,这是……怎么了呢?
李显被狸奴唤回神智,这才梦游一样的说道:“郑少常订亲了?说了什么时候办喜事儿没有?”
“说是之前合过八字定下来了,两边现在正定日子呢,不过怎么也要明年了。”狸奴小心的给李显上了一杯温茶。
“既然这样……先收拾份礼物出来,恭贺少常订亲,结婚贺礼也先收拾出来,等明年……”李显顿了顿说的有些艰难:“等明年办喜事儿的时候再送过去好了。”
“行,那奴先去挑选礼物,回来再给大王过目。”狸奴敏锐的感受到了李显心情似乎不好,果断撤了。
李显正好也想一个人静一静,狸奴走了之后刚刚勉强维持的平静面具瞬间破碎了,整个人瘫在椅子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李显现在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没什么特别的成就,喜欢的人也不敢去追,他就好像被罩在一个玻璃罐子里一样,看上去前途一片光明,就是没有任何出路。
而郑玘虽然定亲了,除了周围相熟的人不停的在恭喜他,太子更加倚重他之外,他本人似乎并没有任何变化。
李显心情不好出去随便转悠的时候正好碰上从部里下班回来的郑玘,不得不说郑玘还是非常了解李显的,他一看李显就是有心事的样子,于是直接把人拐回了自己家。
“说吧,最近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儿了?”郑玘心里算了算最近朝廷上也算是挺平静的——当然这种平静是指并没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就算是之前高句丽的叛变如今也被压制的差不多了,现在高侃和李瑾行转头去找新罗的麻烦了——新罗还真的收留了安舜,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李显在街上看到郑玘的时候整个人都跟做梦一样,半晌才缓过来说道:“没什么啊。”
郑玘冷笑:“你看看你那副鬼样子像是没事儿的?”
其实郑玘这两天已经发现了李显做什么都有点心不在焉,不过他手上没有重要的差事,而太子还在跟沛王死磕,圣人在努力调养身体,武后……武后在指使手下的人抢地盘,于是这么多人居然没有人发现周王他又开始神隐了。
当然也不一定是真的所有人都没发现,只不过大家都不开口而已,郑玘之前是在忙,大军在外征战,各种事情就都过来了,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吏部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在打仗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级别的武将犯错或者是升迁,这样就要该办的办该填缺的填缺,都要用到长名榜。
现在终于有机会了,他要关心一下自家学生。
说实话,郑玘也觉得自己有点婆婆妈妈的,感觉都有点不像他了,他对李显的关注有点过分了,换一个人哪怕看出来对方不高兴了,问一句对方如果不肯说他估计也不会再多说什么,这年头在外面混分寸二字是十分重要的。
而对李显他就明显失了分寸了——哪个大臣没事儿邀请皇子去他家玩的?最主要的是那位皇子还真就跟朋友串门一样,什么排场都没有,这是一般皇子和臣下的相处之道吗?就算是老师和学生也不带这样的,毕竟什么东西一旦沾了皇权就不一样了。
李显忍了半天到底还是没忍住:“少常好像并不高兴的样子?”
“恩?”郑玘看了李显一眼,之前当王傅的时候李显一直称呼他为郑傅,后来不当王傅了他也依旧这样称呼来着,结果现在却开始称呼他为少常了,这是按照官职来称呼了啊。
“你要是觉得别扭就直接叫我的字好了,你不是知道我字是什么吗?”还是这熊孩子的爹妈当着这倒霉孩子的面给他取的呢。
李显目光闪了闪,心里默默念了清澄二字,表面上却依旧认真的看着郑玘。
“你说我什么不高兴?我哪里不高兴了?”郑玘也有些奇怪。
“你不是……要娶妻了吗?我看……少……清澄似乎并没有什么兴奋的样子啊。”这是李显觉得挺奇怪的,前世的时候他也参加过别人的婚礼,那些人基本上就是在结婚的前几天就兴各种紧张兴奋的不行了,哪怕只是订婚也会显得红光满面,怎么到了郑玘这里……什么反应都没有呢?感觉就好像他并不是订婚了而只是吃了顿饭那样平常一样,太不科学了。
郑玘微微一笑:“你也知道了?这有什么好兴奋的?”
“结婚啊,人生大事哎。”违和感更浓了,李显顾不得吃醋或者伤心,他十分想要知道他家老师对结婚这件事儿到底是个什么看法,您这个态度……不太符合潮流啊。
“还没到正日子呢。”郑玘一脸的无所谓。
李显抿了抿嘴问道:“你之前见过裴家小娘子吗?”
郑玘有些无奈的看着学生,这货太八卦了:“没有,谁家小娘子会让你随便见的?”
“那……该不会连人家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吧?这都定亲了都没见过?”
“定亲前没见过,后来也只是远远的打了个照面。”
“怎么样?之前太子跟我说过这件事儿,当时太子说裴家小娘子很不错的来着。”
郑玘沉默了一下忽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他也不知道未婚妻怎么样,这么说吧,当初裴家有意向选他当女婿的倾向透露出来,他家父母就已经有些心动了——听起来郑玘是世家子不假,但是他家父母是旁支中的旁支啊,在郑家没多少地位的,这也就是郑玘出息了才有可能跟裴家联姻,要不然怎么都轮不到郑玘的。
如果单从出身上来看的话,裴家小娘子嫁给郑玘还算是下嫁了呢,不过好在郑玘本人争气,裴家小娘子一过门就能有诰命,这也很不错了。
不过虽然这个年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郑玘他爹是个没啥本事的,到现在还是个白身,养活老婆孩子都是靠手里的那些田产以及家族分红,平时家里的事情都是老婆在管——郑玘的妈是个很犀利的女人,就是出身不是特别好,郑玘那个包子爹娶到这么一个老婆也算是赚了,郑玘更多是遗传了他娘的聪明基因。
儿子小的时候,事情是老婆管,儿子大了有出息了,他的事情基本上就自己管了,所以哪怕他们夫妇对于跟裴家联姻千肯万肯也要听听儿子的意见,他们不懂朝上的事情,但是也知道结亲不能随便结,要不然就是坑儿子了——当然这么明白显然是郑娘的主意。
郑玘虽然在京里当官,但是实际上手上没啥钱,所以爹娘还是在老家那边没接过来,这来来往往的都是书信,郑玘对于娶妻这种事情……已经过了毛头小子那种兴奋热情的年纪了,或者说心理年龄过去了,他分析了未婚妻的年龄家世,在综合一下裴家小娘子在外的风评,果断就同意了。
这会你问他对未婚妻有什么印象,不提家世只说那么个人……他连人家长什么样都快忘了好嘛?只记得是个还算清秀的小姑娘,别的……没注意啊!
所以李显这个问题,郑玘就回答不上来了,李显看着郑玘沉默的样子,奇异的从他身上感觉到了一丝尴尬,已经从单核进化到双核处理器的大脑转了一圈,李显觉得他知道真相了——尼玛,他家老师这还真就是……盲婚哑嫁啊?
当然啦这么说也不正确,起码人家裴家小娘子还是很愿意的,郑玘年纪不大,官位不小,跟太子亲王交好还简在帝心,更重要的是长得还好看,作为这个时代的女孩子,这样的归宿真的是非常好的了。
可是郑玘条件再好也抵消不了他对未婚妻根本没啥热情这件事儿。哪怕是一直到郑玘要娶妻就各种难过的李显都忍不住谴责的看着郑玘:渣,太渣了,他都没想到他家王傅居然还是个渣男。
郑玘看着李显控诉的小眼神心里的无奈更浓了,忍不住伸手敲了敲学生的头:“你这是什么眼神?”
“你不喜欢人家居然还要娶人家?”李显忍不住就吐槽了:“太不负责任了。”
郑玘……郑玘想要揍学生,这跟喜欢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呢?退一万步来讲他也不讨厌裴家小娘子啊,而且他娶了裴家小娘子,让她做当家主母,给她一切应有的待遇,这……怎么就又叫不负责任了呢?
“你脑子里除了这些风花雪月就没别的事情了可想了?能不能多关注点正经事?”郑玘活动了一下手腕,他最近忙的天昏地暗已经很久没有打拳了,正好学生在这里,来来来,决战三百回合。
事实上,不用三百回合,三回合李显就趴下了——从武力值上来说,李显完全没有遗传李家的彪悍,大概跟他有个文艺青年的爹有关系,反正他跟郑玘是比不了的。
被郑玘捶了一顿之后,郑玘难得的良心发现要给李显上药,李显像个被欺负的良家妇女一样攥着领口一溜烟的就跑了,留下满头黑线的郑玘思考着这货是不是真的该收拾了?只不过他现在不是王傅了啊,该怎么办呢?
李显一路小跑回到王府之后,心跳还没平稳下来,当然一开始是被郑玘要给他上药这件事儿吓到了,后来则是因为跑得略快,一路飞沙走石回来的,心跳自然也就更快了。
回到自己的院子之后,李显这才松了口气,郑玘下手并不是很重,只不过李显大概有点伤痕体质,反正被揍一次身上就要留点青青紫紫的印子,郑玘对这一点是知道的,所以才要上药,可是上药就要脱衣服,想到郑玘那双漂亮的手在自己身上来回揉搓,他就觉得太刺激了一点,不行……这万一到时候硬了被郑老师发现,他估计就走不出郑老师家了。
回到王府之后,李显想了一下之前他和郑玘两个人的谈话,他可以很肯定他家王傅……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好像他天生缺少了这么一种感情一样。对于即将成为郑夫人的裴家小娘子,一时间李显也不知道是嫉妒还是同情好了。
不管羡慕还是嫉妒,时间总是飞快的流逝,不会给人太多伤春悲秋的时间。李显送给郑玘订婚礼物之后,也只有在不忙的时候才会坐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着满院子姹紫嫣红,想着他家老师快要成亲了,但是新郎不是他,实际上……这样悠闲的日子还真不多了。
太子的身体依旧不好,能做的事情不多,李贤虽然开始处理各种公务,但是明显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忙过来的,李显就被他抓了壮丁。
被抓壮丁的李显也是比较感慨,没有穿过来的时候,在他的印象里种花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大概就是秦汉唐了,其中唐朝最为昌盛,是当时世界上的一流帝国,只是等穿过来了之后他才发现,那么强盛的大唐实际上也是各种麻烦不断的,别的不说,边境的各种不安稳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之前高句丽的钳牟岑被安舜干掉,安舜转头投奔巡逻之后,高侃立刻带兵过去让新罗交出安舜。
结果新罗那边居然拒绝了,大唐这边也不跟他们磨叽了,干脆果断的就让李瑾行和高侃去打。李瑾行本来还有些担心的,之前他踌躇满志的带兵出征了,只不过这一路上遇到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交上去的成绩根本没办法跟高侃比,更不要说压根连安舜和钳牟岑的面都没见到了。
现在听说朝廷要继续跟新罗死磕,最高兴的就是李瑾行了。这边决定和新罗开打了,但是大唐周边的少数民族可不仅仅是这几个国家,东南方向不安稳,大唐的西北方向也有麻烦啊,在那边吐谷浑部落等着被安置呢。
吐谷浑部落如今也算是没落了,当年吐谷浑部落强盛的时候娶了隋朝公主还敢跟隋朝叫板的,只不过后来吐谷浑部落分了东西两部,在龙朔三年的时候东部还被吐蕃给灭了,西部也被吐蕃挤兑的够呛,就干脆内附唐朝来了。
现在朝廷上商议的就是吐谷浑部落应该安置到什么地方——虽然这个部落还有人,但是他们的地盘已经没有了啊,吐谷浑首领诺曷钵带着数千帐就奔逃到了凉州,要求内附了。
朝廷上提出来,既然诺曷钵已经带人到了凉州,让他们在长途迁徙就不合适了,干脆就把他们迁徙到凉州南山一带吧。
这个安置方法其实不错,提出这个方法的是太子的死忠,于是沛王的死忠立马站出来表示:说得容易啊,亲,你是不是忘了吐蕃也在那边啊?你把吐谷浑安置在凉州,吐蕃分分钟就打过来灭了吐谷浑你信不信啊?人家都内附了你居然不给人家活路,你这是要丢大唐的人啊!
于是两边……就这么掐了起来,是啦,虽然圣人让李显和东宫官员合作处理政务,但是东宫官员不是所有人都配合李贤啊,总有那么几个人要给李贤找不痛快的,所以太子党和沛王党该掐还是掐。
提出这个提议的人也意识到这样做似乎不太行,于是很果断的表示:既然这样那就去揍吐蕃吧。
李显站在朝上听他们大家,在听到他们说要打吐蕃的时候本来还以为是开玩笑,不过在大朝会上开玩笑……估计还真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胆子,于是李显发现这些人居然是玩真的,他们不仅仅是玩真的还开始讨论领兵的人选了。
卧槽,李显简直要被大唐这群货简单粗暴的风格给惊呆了,说打你们就要打啊?亲,人道主义呢?国际合约呢?好吧,这年头没有这玩意,但是……你们这是不是太凶残了点?因为吐蕃“可能”会弄死吐谷浑,于是就要去打人家,最让他惊讶的是这件事儿上蹦跶的最欢的还不是武将,是一帮文臣!
唐朝的文臣比后世的军人都凶残,夭寿哦!而且这些人还颇通军事,就这么一会他们已经跟武将一唱一和的差点连行军路线都定下来了!
李显脑子里突然就闪过了一句话:天凉了,让吐蕃破产,哦不,灭亡吧。
好在朝堂之上还是有反对的人的,这个反对的人分量还不轻,当今右相,工部侍郎,前周王傅慢悠悠的站出来就说了问了一句话:“国库空虚,粮草从何处来?”
阎立本在心里也想骂这些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兔崽子们了,你们这群货嘴上说说都过瘾了,文臣想要青史留名,武将想要建功立业,但是你们特么是不是忘了大军出征是要钱要粮的?是啦,大唐现在其实严格说起来不太缺钱,但是缺粮食啊,去年就闹饥荒,今年上半年也闹饥荒下半年还闹水灾,本来就歉收了,现在高侃和李瑾行还在外面打新罗呢啊,你们这是想双线作战啊?
虽然说阎立本在庶务上的能力不行,但是这样的人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老成持重,他总是会从最稳妥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现在再兴兵事是要把国家都拖垮的节奏啊。
阎立本说话是有理有据的,满朝文武一下子就熄火了,于是安置吐谷浑的问题就这么搁置了——不知道怎么解决了啊,放到凉州怕被吐蕃给灭了,打吐蕃又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撑,那把他们放到哪里比较好呢?
实际上也不是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选,只不过中立和沛王党在扯皮,武后党在尽力压制着这两党——武后如今对这两个儿子都有点警惕,不压制他们不行了。所以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儿,因为朝臣们的立场不同,结果就从八月份一直拖到了九月份。
九月份的时候郑玘忍不住了,直接上书要求将吐谷浑迁至灵州。亲,再不解决天就冷了,你让人家大冬天的连个家都没有?小心他们分分钟反给你看啊!
很神奇的,郑玘的提议居然通过了,当然主要也是因为郑玘实在是招人待见,太子觉得郑玘要成为自己妹夫了,自然是自己这边的,李贤最近处理政务的时候郑玘帮了他不少忙,也觉得郑玘是自己这边的,武后……武后压根就看好郑玘,她心里清楚,李显曾经“预言”说她会“君临天下”,而李显这个人吧……不是个善于隐藏的,聪明如郑玘不可能不知道。
而郑玘的态度却很耐人寻味,郑玘没有斥责过李显反而隐隐的还跟武后党略显亲近,武后觉得郑玘这也是在暗中支持自己。
而李显……他怎么可能不支持郑玘的提议?更何况郑玘的提议本身就很好嘛。于是这件事儿就上表给圣人,然后就拍板通过了,圣人一高兴还将这件事儿交给了郑玘去办。
李显……对于大唐官员跨界办事儿这种事儿已经很习惯了,哪怕郑玘并不该管这方面的问题。
好啦,吵闹一个月的事情有了定案,大家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过重阳节啦。重阳节又名踏秋,在这个时代其实是个挺重要的节日,这一天全家都会出游的。就连皇室也会去别宫之类的地方逛逛,长安周边多山,皇家早就圈了好大一片地方作为游玩之地。
李显这一天当然要跟着哥哥弟弟妹妹陪着爹娘去踏秋的,不过他有点心不在焉,重阳节这么重要的日子,郑玘身边没有亲人,听说……裴家邀请他去一起踏秋了,大概是想让郑玘跟裴家小娘子多接触一下吧,这个时代男女大防并没有那么严重,更何况郑玘和裴家小娘子名分已定,这并不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因为这个,能够出来放风这件事儿他都觉得没滋没味了。他觉得自己就是自虐,明知道不该去想该放弃了,却还是止不住的去关心,听说裴家小娘子秀外慧中,他现在应该陪在人家姑娘身边吧?他应该是开心的吧?毕竟是未婚妻呢。
开心什么呀,重阳节还没过完,郑玘新鲜出炉的未婚妻她……她夭折了!
爬了一天山回来得到这个消息的李显整个人都惊呆了。
第7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