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贤臣难为 作者:牧白
第6节
迦楼国王后悔不迭,夜不能寐。
原本以为大曜国地大物博、人弱善欺,是块香喷喷的肥肉,却没想到啃到了硌人的钢板,不仅什么都没得到,还磕碎了牙。
以为对方元帅年幼是只无牙小猫,却原来是只獠牙猛虎。
可这祸事是他发起,就算是哭,他也要生受了。
若是大曜军直接杀进迦楼皇宫,他的国家岂不覆灭!
悔不当初的迦楼国王连夜派人赶往前线议和,愿奉上一百座城池只求退兵。
太子殿下却不听,直接将议和来使赶出军营,依然按原定计划继续攻打迦楼国。
若是此时轻饶迦楼国,旁国看在眼中,还不以为我大曜国依然是十多年前的亚夫之国,人弱好欺?
他便就是要拿迦楼国开刀,杀鸡儆猴,让周边虎视眈眈盯着大曜国的诸国再不敢动丝毫心思。
迦楼国王无法,只得亲自去往前线,愿交出玉玺,令迦楼国成为大曜国的附属国,只求免去灭国之难。
李昊琛这才停手撤军,留下内流满面沦为诸侯国王的迦楼国君。
太康帝得此消息龙颜大悦,命迦楼国君择日面圣,行诸侯国入籍仪式。
这五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足以令所有人对李昊琛心服口服,心甘情愿下跪辅佐。而三军大将更是消尽了之前对年幼元帅的质疑,歃血为盟,誓死效忠太子元帅,战场上个比个的勇猛。
李昊琛将迦楼军赶出国界,北关四十七座城从战乱之灾中解脱出来。
北关龙城这两年一直作为三军攻打迦楼国的后备物资储备处,虽战争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北关,但偶有拖延之时。
当地居民因感恩之心也会自发地将家中仅存余粮暂时充公补给,事后再从物资中取回。
太子殿下此次出征,居然得到了国民空前统一的支持,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的。
若不是太子殿下等人舍命抗击敌军,大曜国说不定将面临再一次的割地屈辱。
而被割除的地,定是他们这四十七城。他们如何能不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力所能及帮助大曜军,让太子殿下无后顾之忧。
而太子殿下临班师回朝前,巡视了一遍家破人亡、疾苦难捱、饥荒连连的北关四十七城。
其中许多民众甚至眼神无光,如行尸走肉而活,早已失去活下去的信念。为此,太子殿下承诺北关民众,回京之后定会请示陛下,最大程度促发北关四十七城休养生息之法。
此言一出,北关国民无不涕泪横流,感激不尽,对太子殿下爱戴之情更甚。
有的信佛之人甚至在佛前座下日日为太子殿下诵经念佛,祈求太子殿下长命百岁,无病无灾。
于是,太子殿下收获了无数民众的感激和爱戴,携带一干死心塌地的属下,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了。
……
近几日的京都真是空前热闹,连着几天红绸满街,张灯结彩。
先是恩科下榜,东街宋太公家的许辞少爷仅仅十五岁,便荣得文状元。许辞这五年来名声大好,一直深得东街之人的喜爱。
听到他中了状元,人人都跟自己家儿子中了状元似的,玩命儿地闹腾,舞龙舞狮扭秧歌。
紧接着第二日,抗击迦楼军的镇北大将军公孙拓的三弟公孙御也得了武状元!
武状元好啊,而且还是护国大英雄的弟弟,东街人又一次玩命儿似地闹腾。
最后第三天,护国英雄太子殿下带三军大将班师回朝,入京复命!
我去,如果说前两个好事儿好比是过七夕和中秋,那这件喜事儿就是过大年啊。
东街居民又一次饱含高涨的热情,投入第三次的玩命儿中。
而年过不惑的太康帝更是破例携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宫相迎!
太子入京那天,恰好天空出现返北的候鸟。
天上鸟飞不绝,盘旋不离,婉转鸣啼。
史官记载:太康二十年,太子李昊琛抗击迦楼军,凯旋归京。时天降祥瑞,百鸟来朝,经久不离。
李昊琛就在这百鸟朝拜的奇景中,踏进了城门。
只见领头之人一身玄铁甲胄,身跨高大的纯黑战马,缓缓走进众人视线,此人正是太子殿下李昊琛。
他早已褪尽了少年时的青涩瘦挑,挺拔健壮的身躯裹在玄甲之中,尽显肃杀之意。原本白皙俊美的脸如今除了英俊依旧在,更添了几分男性狂野之美。
常年野外作战令他的肌肤呈健康的蜜色,脸如刀割,刚毅俊美。性感的薄唇微微抿起,一双寒潭似的深邃眸子中凛冽清冷,令人不寒而栗,不禁寒颤连连,望而生畏。
经过战争的洗礼的他浑身充斥着嗜血煞气,不怒自威。仿佛被他看一眼都像是被死神死死盯住。
原本热闹的街头,在李昊琛出现之后,一片死静。
可他就是那位敢于在最危难之时,不退反进,前往前线抗击敌军拯救了大曜国的太子殿下,他是我们的英雄!
“英雄!英雄!”
“太子殿下威武!”
不知是谁先在这安静的时刻开的口,接下来,没有经过任何商量的国民,井然有序、一个接一个,加入到激动兴奋的呐喊之中。
“英雄!”
“英雄!”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李昊琛目不斜视,稳如泰山地从兴奋的国民中走过,连身下的玄黑骏马都丝毫未惊。只是黑马身边的白马却有些经不住这种场面,低低哀嚎,左右摇晃要挣脱束缚。
刚才一直被李昊琛夺去视线的人这才发现,原来英勇的“血煞魔帅”太子殿下手中,竟牵着一匹看起来纯洁无暇的白色骏马。
那匹骏马比它身边的黑色战马小了一圈,通体白色,额前有一撮火焰般的嫣红额毛。
它本是与这支队伍中格格不入,可不知为何,牵在本应最格格不入的李昊琛手里,反而又是极为和谐。
见白马受惊,李昊琛座下的黑马扭头轻轻舔舐了白马额头几下,又蹭蹭它的脖颈,白色骏马这才慢慢平静下来,依偎在黑马身边寻找慰藉,亦步亦趋地前进。
跟在李昊琛身后的公孙拓、隆仲涛、杨林峰三位大将完全被众人忽视了,公孙拓内流满面,一匹马都比自己抢眼,简直是不让人活了。
李昊琛一路走过,神色都未曾变过。直到路过东街街道,看到一人。他的神情迥然一变,瞬间化成了一潭春水。
他停下脚步,凝视的那人,那人也凝神一眨不眨回望着他。
对方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是极为耀眼的相貌。一身红色衣衫,高挑纤细,容貌俊美无双,肤如白雪凝玉,一双猫瞳似的大眼睛似笑非笑,正定定望向李昊琛,眼中水雾重重,似有千言万语,正是长大后的许辞。
许辞见太子殿下看向了他,恭敬做了个九十度大拜礼,“恭迎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太子殿下轻轻颔首,拍了拍身侧白马,隔着拦路的侍卫,声音放柔了道:“我亦遵守承诺,这是给你的,名唤‘焰火’,上来一试如何?”
许辞听后展颜微笑,眉毛扬起,像一团耀眼的火焰,令周围的景物瞬间都褪了色,“正有此意。”说罢推开拦在路两旁的士兵架起的红缨枪,走了进去。
太子殿下轻笑摇头,递过手去,将许辞拉上那匹白马。
这小辞,五年过去,还是如以前一般不知收敛,肆意妄为。只是眉眼间的煞气消散干净,看来宋太公照顾的他极好。
李昊琛这一笑,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令迦楼军闻风丧胆的冷面嗜血将军竟然笑了,对着一个少年笑了!
这少年究竟是何人?
东街之人都认识许辞,可不代表全京都人都认识他。
“你们这些无知的西街人,他是我们东街的‘济世辞学堂’的少东家许辞少爷,人称‘济世辞少’。”
“无知的北街人,他还是今年的新科状元。”
“无知的南街人,他以前是太子殿下钦点的太子伴读。”
“哼哼,他是宋太公的干外孙,如今住在宋太公家。”
“哈哈,当年他娘亲王氏可是当了回女中豪杰,休了礼部尚书许长宗。”
“天哪,你们东街居然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
“哇,原来当年休了许尚书的,便是这个漂亮娃娃的母亲。”
人群中炸开了锅,走远的许辞并不知道,自己和太子的这一举动,将五年前王氏休夫的那笔旧账又重新翻了出来。
第21章 归还帅印
各朝各代,三军元帅之职都是皇上临时授予。一旦战事结束,元帅都将进京面圣卸去职务,归还帅印。
太子殿下回京当天已将帅印及时上缴,卸去了元帅之职,如今空有太子头衔。
五年之前他虽贵为太子,费氏党羽轻易就敢弹劾他。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带煞而归,虽当朝卸职,已无实权,却早已声名远播,一身气势无人再敢轻视。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背后有八十万大军靠山和北关四十七城国民爱戴,五年的同生共死之情令那些铁铮铮的汉子甘心拜服。
一时间朝堂上除了对太子及其三位将领的称赞,别无他言。
太康帝满意地点头,公孙拓对自己虽是忠心耿耿,但身负傲气。
即便是他令公孙拓辅佐太子,公孙拓也只是听令行事,非真心实意。
琛儿用这五年的时间,将三军团结一心,搓麻成绳。外退迦楼,内降将领,实属不易。
而他虽满身煞气令一般人惧怕不已,可却也并未恃宠而骄,当日归朝便卸职缴印,令费党抓不住把柄。
……
大曜皇宫,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殿下已换下玄色战甲,改成一身白色绸衣,那一身煞气微微收敛了几分。
太康帝这才真心笑起来,忙召他起身赐座。
“琛儿,你这五年做的极好,父皇很满意。”太康帝上下细细打量已长大成人的李昊琛,欣喜之情更甚。
馨儿,你在天有灵,我们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独挑大梁,你可有看到?
“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之幸,只是父皇,儿臣尚有一个恳求。”李昊琛未曾起身,恭敬之意更甚。
“奥,何事?但说无妨。”太康帝来了兴致,挑挑英挺的眉问道。
“北关四十七城遭受五年战火波及,民不聊生。儿臣临行前,曾许诺他们回京之后会请求父皇,对他们施行最优厚的休养生息之策,以保障他们尽快将生活导入正轨,还请父皇责罚儿臣越权而为!”
此事本该是地方官员上表,不该是他这个太子言说。
这件事情太康帝早知此事,却刻意不提,是存了随机应变的心。
如今李昊琛谈起此事,他假装不知,大吃一惊,后又点点头:“你做的不错,该是如此。只是琛儿为何会有此想法?”
“儿臣临行前曾去祭拜过龙城附近的烈士冢,这些烈士冢有些是士兵所埋,有些是关城民众自行掩埋。多是些无名无姓的墓冢,只有黄土一培,证明此生来过。”
“他们都是来自各乡各县、五湖四海的男丁,本该养家糊口,却因战乱而遭此劫难。而其中,有数不尽的是北关男子。我们皇室为保住疆土挽回颜面,将他们拉阵冲锋,那里土地荒废、国民饥寒交迫。”
“大曜国得益于他们守住疆土,而今却要在战乱结束后再收取寡母老妇的赋税。若当真如此,北关人民岂不寒心。一将成,万骨枯。人们看到战争的胜利,却也不该忘记战争的残酷。父皇以仁孝治天下,儿臣以前不懂,当时却是懂了。”
“战争为刚,休养为柔,一刚一柔,方能长久。儿臣感慨这北方民众未曾被战争折磨致死,却要被征税难为一场,便未报父皇您,任性妄为。”
太子鲜少有如此多的话,听此一番长谈,太康皇帝一直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太子所做,不但无过,还是有功。这事情朕该早就想到,倒是朕平日里连收捷报,高兴地疏忽了。快起来吧,坐下再说。”
“谢父皇恩典。”太子殿下这才站起身,在一旁端正跪坐于席上。
“朕今日本想召你过来,没想到琛儿倒提前过来了。也省得朕再传你。”太康皇帝抿了一口茶,晃了晃手中的奏折,“这是今年新科三甲,状元许辞,榜眼许梓涯,探花是一位寒门子弟。”
“许辞作为你的伴读,当年朕是极不看好的。但你非要,朕也依了。可没想到最后竟是朕看走了眼,朕只当他是个顽劣愚钝的混子,没想到时过境迁,小小年纪,竟成了新科状元。朕派暗卫去打听过,这孩子在东街的声名如今极佳,公孙拓的三弟公孙御也不错,是今年的武状元。”
“朕有意将他二人培养成你的左右手,你看如何?”
提起许辞,李昊琛一本正经的脸上流露出几丝暖意,连太康帝看了都有些妒忌。
李昊琛拱了拱手,“那儿臣就在此先行谢过父皇。”
如今朝中,老中青三代,年老官员逐渐退出朝堂,费远征趁李昊琛离去的这五年不断壮大势力,而他需要借助费远征抗击大月国,对此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
两年前费远征更是擒住了大月国亲临战场的一位皇子,以皇子为交换,换回了在月国当了十五年质子的四皇子李昊晟。
他当年用来制衡氏族力量的寒门子弟中,如今只有丞相一人还可重用,其他人早就走起下坡路,他这个皇帝当得越来越窝囊。
费远征也不是傻瓜,他虽有心推李昊晟为太子,但李昊琛犹在战场,他如果之前提出,只会适得其反。
如今太子归来,名声正旺,背后也有八十万大军可以与之抗衡。他这个当父皇的要乘胜追击,巩固太子地位。否则哪日费远征见琛儿势头过去,想要推他下台,发动党羽弹劾,也是易事。
两父子又谈了一会儿,李昊琛这才躬身告退。
见李昊琛走远,太康帝叹了口气,对着御书房的里面唤了一声,“普惠大师请快快出来。”
太康帝话音刚落,内间便走出一位青衣僧人,鹤须童颜,一脸慈眉善目,头顶九颗戒疤,正是终南山的得道高僧普惠大师。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一声,“贫僧在此。”
“大师见我这太子面相如何?”
“杀戮过重,满身煞气,但犹存几分善意。太子尚能记得贫苦中挣扎的贫民,极为不易。殿下出生之时,贫僧曾替太子看过八字,太子乃贪狼星落陷再遇凶星,成贪狼煞星,命途多舛,注定孤独一生,挑起战事,无法善终。”
太康帝听罢愁云遍布的脸上更加阴郁,“可有破解之法?”
“这……恕贫僧学艺不精,暂无破解之法。”破解之法倒是有,但不可透露天机。
两年前他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大亮,贪狼煞星与紫薇星争相呼应,颇有一较高下之态。
若是令紫薇星陨落,贪狼凶星或可改其命道,占据紫薇星的命格,称帝为皇,永享盛世太平。
可如此做的代价,便是要逆天改命,杀原本的真命天子,此乃有违天道,会遭天谴。
“不过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贫僧如今虽无破解之法,却有缓解之法。”普惠大师不忍一代帝王皱眉苦恼的模样,低声劝道。
“大师请快快讲,如何缓解?”
“贫僧夜观星象,在本该周身一片虚空的贪狼煞星旁,竟出现了一颗豆大的文曲星。此文曲星虽光芒微弱,但却绵延不绝,尽显勃勃生机。那贪狼煞星与文曲星一道,其身的红色煞气也减弱了几分。陛下不如让这文曲星时时跟在太子身边,或可减轻太子身上的戾气。”
“文曲星,文曲星,”太康帝捋须细想,“莫非是当今新科状元许辞?”他双眸大放异彩,高兴道。
是了,定是那许辞,太子一见到他,浑身的寒气都有所收敛。
普惠大师双手合十,点头轻笑,“阿弥陀佛,正是此人。”
听普惠大师如是说道,太康帝已是心中有了打算。
……
许辞在念白、念孝的伺候下换上新科状元的红色喜服,头发高高扎起盘成一个髻收进纱帽中,从一个俏生生的少年俨然变身成熟佳公子。
念白嘿嘿直笑,宋太公看了赞不绝口,“不错不错,极为庄重,快些随我进宫面圣去。”
今日是陛下召集文武三甲面圣的日子,宋太公爱孙心切,非要亲自跟着一块去。许辞拗不过他,只能嘱咐念白、念孝好生扶好宋太公。
宋太公已有七十余岁,身体依然硬朗,牙口胃好。也是王氏在家伺候得好,这两年反而显得越发年轻了。
在皇宫门前,许辞偶遇了林氏和许梓涯,如今林氏已成了许长宗的正妻,可却也再过不了之前在许府时颐指气使、锦衣玉食、挥霍无度的日子。
许长宗那几个俸禄,除了买吃买物,剩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几个丫鬟。如今西街许府只买了几个洗衣做饭的婆子和看门的家丁,以前那种贵妇式的生活早就离他们远去。
如今的林氏衣着大方得体,但也是普通衣物,再不是之前的云锦霓裳。
林氏见到许辞,脸上满是尴尬,她假装没看到许辞,嘱咐了许梓涯两句,就回马车上去了。
而许梓涯经历了家境由富硕瞬间变成普通的变化,才知自己以前享受的一切荣华都是沾了许辞的光。五年间心境变化颇多,也不再是当年的迂腐少年。
他见了许辞,还微笑打了声招呼,颇有几分要冰释前嫌的意思。
许辞点头回礼,搀着宋太公走在前面。
许梓涯不敢越过宋太公,只得在后面亦步亦趋慢慢跟着,一路无言。
等他们到了大殿之上,其余四人早已到了,通传太监见六人来齐,才进了后殿禀告皇上。
第22章 太子冼马
太康帝威严端坐于龙椅之上,鹰隼眸子一般的双眼锐利地俯视着殿上跪拜的六人。
文三甲里,状元许辞他认识,榜眼许梓涯他也认识,探花是个寒门子弟,叫颜四。
而武三甲中,状元公孙御是公孙拓之弟;榜眼费佐,是费氏旁系子弟;而这探花,名叫颜牛,也是寒门出身。
太康帝之前命暗卫监视探查许辞,发现许辞身边跟着五名忠心耿耿的属下。其中一个叫阿四,一个叫阿牛,可不正是这二人。
两个文武探花居然都是许辞的属下,这倒是件新鲜事儿,有趣。
太康帝眯起眼睛,打量着那两个颜姓青年,呵,一个精明,一个憨厚,倒是极为互补。心中又有了几分打算,既然如此不如一块扔出去历练一番。
一通答辩之后,太康帝对殿上几人的性情都有了几分了解,开始封发官职品阶。
“公孙御,朕便封你为游骑校尉,正五品,编入镇北军部队。”
“费佐,朕封你为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即刻前往兵部上任。”
“颜牛,朕封你为左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许辞,朕封你为太子冼马,正五品,辅佐随侍于太子左右。”
“许梓涯,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正六品,即刻前往翰林院上任。”
“颜四,朕封你为右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此次任职品阶,可说是较以往几次都有所提升。当年许长宗是因为太康帝重用寒门子弟,才破格提拔为正四品礼部侍郎,但也仅有那一次。
原本文状元是该任职翰林院正六品修撰,榜眼为正七品修编,以此类推。
三甲人才需历练一段时间,方可继续升迁。
而今,这些文武三甲,品阶竟然没有低于六品的,太康帝可说是又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
许辞对此结果已是十分满意,他此生凭本身实力考中状元。本以为会从翰林院开始任职,却没想到一来便是正五品的太子冼马,除了令他颇感意外之外,便是满满的喜不自胜。
世间缘法当真奇妙,似乎总有一条牵绊,将他和心心念念的人连在一起。
上辈子少年时他一直浑浑噩噩十几年,待许梓涯高中状元,许长宗对他百般夸赞宠爱时,嫉妒心作祟,许辞才有了入朝为官的念头。
他从那时起便生出了攀附太子的念头,心思也已非当年初为太子伴读时那般纯净。
许辞恳求太子开了后门,那时他十八,太子二十二。
许辞一身的不服气和傲气,偏得芝麻小官还不稀罕,竭力拜求太子给他个大官做做。
太子当时羽翼初丰,却还是爽口答应,请示太康帝后,他便直接担任了正三品的扬州刺史。
但因此事,太子曾数次在朝堂上遭人诟病。现在想起此事,许辞满是自责。
今生他考中状元,太康当殿封他做正五品太子冼马,辅佐太子。名正言顺,再不会害太子被人拿住把柄。
阿四、阿牛虽是纳闷这江南道刺史是谁,但听到两人同任江南道刺史的别驾从事,可互相照应,登时乐了,相视一笑。
而作为此次任职品阶最低的许梓涯,却也不再像五年前那般对许辞又嫉又妒。
旁人如何是旁人的造化,于他何干,人不可比、鸟不可攀,他如今只期望可做好眼前修撰便好。
公孙御却是哭丧着脸,本以为考中状元终于可以摆脱大哥的管教,没想到最后居然摆脱到了大哥眼皮子底下去了,公孙御心中哭叫,当真是天要亡我!
而费佐面容平淡,城府颇深,让人难以猜透心思。
太子殿下回京已有数天,却因为忙于政事无暇分身,许辞不敢前去打扰拜见。
这可闷坏了许辞,他如今早有些迫不及待。除了李昊琛回京当日,许辞侥幸与太子殿下同行一段时间外,他便再没机会见过太子。如今进宫面了圣,许辞却不想就轻易这般离开。
他追上意欲离开的太康帝,“陛下,可否准许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太康帝先前听了普惠大师的话,巴不得许辞天天跟李昊琛腻在一起,便又下了一道口谕,“许爱卿如今任太子冼马,今后可自行前往东宫,无需请示。”
普惠大师昨日临走前,曾提议让太子去东海一寻,或可有所收获。
太康帝对普惠大师的话深信不疑,当年他还是不受宠的皇子,而太子还另有其人。先皇曾召请普惠大师入宫为皇子公主相面容、看八字、测未来。
而这些预测以后多有应验,果然神奇。
他起初对此嗤之以鼻,只当这些个命格定数的言论不过是江湖骗术,不足为信。在大殿之上,普惠大师对当时太子未曾多有言论,只说太子龙章凤姿,能成大事。
对其他皇子公主的命格未来言语也是有喜有悲,有好有坏,并不因为对方是皇室之人便只言善语。到他这里,大师只是摇了摇头,说他命途多舛,福兴惨薄。
然待众人散去,普惠大师却在无人之处对他悄悄说,他乃天命所归,只是此路凶险多舛,但每每又可逢凶化吉。并告诉他无需争夺,顺天即可。
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白捡的,他这一辈皇室斗争残酷无情,互相乱斗,斗到最后死而死,贬的贬。而他听了普惠大师的话,自来奉行明哲保身,竟然活到了最后。
先皇见整个皇室便只剩下他和恭亲王,而恭亲王又是宫女出身,身份地位。先皇便只好立了太康帝为太子,继承大统。
事后待他登基为帝,便亲自前往终南山拜见了普惠大师。那时曾问及普惠大师,当时怎敢如此大胆的对一个不受看重的皇子如此放言,也不怕丢了性命。
更甚者,若普惠大师当时将此天机透露给当时太子,太康帝便早已命丧黄泉。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地扯了几句佛语,最后只说卦算天象,天道已定,他只是位传达者,怎可逆天而为告知当时太子。而之所以下山一助于他,也是天道所启。
普惠大师悲天悯人,自是见不得哀嚎遍野之态,当时太子之道乃杀戮之道,唯有太康帝,乃是仁爱之道。
太子初生之时,太康帝又请来普惠大师,然普惠大师叹气连连,贪狼煞星命格,千古难遇。此星属木,颇为神秘,亦可是福星亦可是灾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能否成佛,全在太子一念之间。
普惠大师虽未曾多说什么,太康帝已心中有几分数,琛儿恐怕并非是真命天子。
但那又如何,他和最爱之人生的儿子,理应得到最好的。
太康帝多番求问破解之法,当时紫薇星尚未出现,而太康帝又心意虔诚,普惠大师便说会回终南山研究天道。十九年后他会再来,若是那时李昊琛心中尚有一份善念,那便或可还有破解之法。
太子回京之前,普惠大师已然入宫。当日正在御书房后殿与太康帝探讨佛法,太子恰好求见,普惠大师有意侧观李昊琛,便求躲在御书房后旁听。
适时,满身杀戮、被怨气缠身的李昊琛居然依旧心中存善,为北关民众争福谋利。普惠大师颇感意外,但见他虽浑身煞气,眼中却是冷肃清明。可见李昊琛内心坚毅,不会轻易被外物侵染、摇摆不定。
如此普惠大师才放下心来,为太康帝献计一二。
这其一,便是令许辞常伴其左右。
这其二,便是东海寻一线机缘。
贪狼星属木,东方日生,乃为生机,而又水滋生木。生机之水滋养洗涤血煞沉木。
贪狼煞星去往东海,可壮大自身,沉淀煞气。
太康帝听普惠大师如此一言,昨日当即属意了李昊琛暂行江南道刺史之责,以“替父东巡私访”的由头将他遣到江南道东海一带。
没办法,全是为了自己儿子。谁让普惠大师说太子往东海行,或可寻到转机呢。他这个当爹的,真是为儿子操碎了心了。
……
“外公,孙儿想去拜见太子殿下,您是要同我一起,还是打道回府?”宋太公是李昊琛的外祖父,许辞低头俯身问道。
“你去罢,我便先不去了,等哪日有时间,我再来看太子殿下。”宋太公摇摇头,推辞掉许辞。
这五年间,他常常见许辞一人窝在房中给太子写信。
他也很是思念自己唯一的外孙,可若是论起个一二,这最为思念之人,恐怕还是许辞。
他们这对主仆,肯定有许多话要说。
听宋太公这么说,许辞也不再挽留,急匆匆地便向太子东宫而去。
许辞来时,周公公正在吩咐太监宫女们将东宫收拾一通。
地上血迹斑斑,不远处还有一具尚有余温,未完全僵硬的宫女尸体。
见来人是许辞,周公公忙迎上去,将手虚空挡在许辞眼前,不让他看到此等血腥场面,将他拉到一旁,“许爷是来找太子殿下?”王氏早已休了许长宗,许辞跟了王氏,他自然不能再随家中长幼管许辞叫“许二爷”,所以他便改口为“许爷”。
“这是怎么回事儿?刺客?太子殿下呢?”许辞拉下周公公挡在眼前的手,一指那处尸体,“这等贼人为何能混进来,还摸进了东宫!”
“哎,这已经是太子回来后的第三起了。太子身边有精甲暗影,蒙面刺客不得而入。派出这些刺客的人定是对此事颇为了解,那人派来的这些刺客,都是乔装打扮,选在白天,易容成东宫宫女太监的模样,趁太子不备突然行刺。”
“皇上这几日渐渐开始让太子批阅奏折分担国事,像这一个,太子方才正在批阅奏折,她端茶而入,瞬间用藏在袖中的刺针行刺。幸好太子殿下五年战场生涯,对杀气极为敏感,将她一掌拍出,这人见行刺失败,当场便咬舌自尽。”
许辞听得胆战心惊,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屡次行刺当朝太子殿下。主谋当真是目无王法,罪该万死!太子遇难谁获益最深?不作他人想,定是那费远征和四皇子李昊晟。
“太子如今何处?”许辞攥住周公公的手腕,将他抓得生疼。周公公呲牙咧嘴,指了指东宫寝宫后院,“在冷泉……”
许辞一个箭冲出去,独留下瞠目结舌的周公公蹦出最后两个字,“洗澡……”
周公公捂脸,许二爷,您倒是把咱家的话听完再走哇!
第23章 冷泉之中
东宫寝室后院中有一处冷泉,泉眼源源不断冒出活水。
太子殿下在北关五年,日日在寒潭中净身洗澡,早就习惯了用冰寒彻骨的冷水令自己冷静放松。
方才已是第三次行刺,费远征当真是不死心。
他在战场时身上沾满血腥,几乎每次浴血而归,久而久之,竟造就了心中难以消散的杀戮煞气,每次杀人,除非尽兴,否则难以平息心中杀意。
每每这时,他都在寒潭中浸泡一个时辰,方能压制住心中翻涌的杀意。
李昊琛皱眉紧闭双眼,将双手倒撑仰靠在泉边大理石沿上,努力克制心中涌起地起身杀人人的冲动。
许辞来时,便看到这样一幅美景。
氤氲的寒气中,一个朦胧的身影倚靠在池边,乌黑如墨的长发如罂粟般铺展在水中。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几下,那身蜜色的躯体更加清晰,只见太子俊美刚毅的脸上一副隐忍禁欲的模样,结实却不夸张的肌肉紧紧裹在蜜色肌肤下,尽显猎豹般的矫健野性之美。
他登时脑中充血,脸色火辣辣的,血直往鼻腔而去。许辞完全忘记了此次前来的目的,身体不受控制地被这美景诱惑,一步步走上前。
许辞捂住要流血的鼻子,原来太子殿下是在洗澡。
唔,我好幸福。
李昊琛听到有人靠近的声音,猛地睁开泛着红光的幽深眸子,一脸杀意望向来人,变手为爪便要扼住对方咽喉。可等他近了瞧见来人,想要收手已是来不及。
他只得将要扼住喉咙的手改为翻到对方身后,将许辞猛地往后一带,一并拉进了冷泉之中。
“啊!!好冰!冻死了!”虽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许辞最受不得挨冻,本来充血缺氧的脑袋晕忽忽地被美色所迷,如今被冷泉中的水一冰,倏地清醒过来。
却发现如今自己仰躺在太子结实宽厚的怀中,眼睛往上瞧,太子正似笑非笑斜睨着他,哪还有之前的一身戾气。
神奇地,许辞一出现,李昊琛满身的煞气竟无需压抑克制,已自行消弭殆尽了,便是他本人也有些惊讶。
“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老鼠,原来是只小猫。”知道许辞怕冷,李昊琛也没继续在冷泉中多呆,便一手穿过他的背部,一手穿过他的膝盖,用公主抱的姿势将许辞抱上了岸。
李昊琛在冷泉中时,只在腰部围了一方一尺的白巾挡住隐秘,如今抱他上来,便几乎是被许辞看了个精光。
许辞的双眸紧追着太子,也顾不上回话,又是想看,又有些害羞。见找衣物的太子回望他便紧张的低下头,却依旧拿眼角偷瞄太子那身精壮紧致的身躯。
李昊琛走了不远的路,终于走到了披挂衣物的岩石边上,许辞一阵遗憾,心中叹了口气。
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将白色里衣随便披在身上,系上腰带,胸前犹露出一大团蜜色肌肤来,许辞忍不住又是一阵细瞟,只见一滴水珠顺着脖颈处凝结滑落进太子胸膛里,许辞滚了滚火燎的喉咙,忙将视线移到旁边。
太子殿下如今还未对许辞起什么邪恶的心思,依然只把他当成需要自己疼爱的小宠。他只当许辞是羡慕他精壮的身躯,便宠爱地摸摸许辞的脑袋,“你是来找孤的?”将外衣披在许辞身上,许辞这才想起自己浑身冰凉凉湿透透的,不禁打了个寒颤。
许辞心不甘情不愿将眼睛从太子胸前摘下来,担忧地望向他,“我本是想来探望太子殿下,方到东宫,却看到了刺客的尸体。太子殿下您没受伤吧?”
“自是无事,那种伎俩的偷袭。”与其说这几次的的行动是行刺,他却觉得对方更像是试探。单看那几个普通的身手,便不是什么真正的杀手。
“您禀报皇上了吗?一定要彻查此事,否则东宫之内三番两次有刺客闯入,太子安危如何保证!还有那大内侍卫,都是做什么吃的,如此轻易地放了刺客进来,真是该严办他们!”
听到许辞紧张的关心之词,李昊琛发自肺腑地笑出声,“无事,这些臭虫还奈何不了我。”
许辞方才往东宫而来之时,本想邀请李昊琛择日外出踏青散心的,可如今见李昊琛在宫中都屡遭行刺,若是出了宫便少了庇护,那岂非正中敌人下怀,更加肆无忌惮。
他是万万不敢拿太子殿下的性命开玩笑的,许辞张了张口,继而闭上,那邀请之话终是未曾说出。
“走,先回东宫,你的衣裳都湿了,容易着凉。”李昊琛只着了件单衣,一副自在惬意、悠然自得的模样,似乎一点都不怕冷。
如今才是四月时节,大地回春,乍暖还寒。
许辞将太子披在自己身上的衣裳又往身上裹了裹,紧跟在李昊琛高大挺拔的身躯后面,羡慕地牙痒痒。
他心中有个小人在攥拳:太子殿下,总有一天我会拿下你的!
许辞不爱习武,他命着颜四几人都去习武,自己却天天宅在家中,又整日被王氏喂些滋养补身之物,把身子养的白白嫩嫩的。已经是十五岁的俊挺少年,可这肌肤还如婴儿般白皙娇嫩,柔柔软软的,一副冰肌玉骨。
把那些养在深闺的贵女小姐们都比的没了影,王氏对自己的儿子这一身肌肤颇为满意,直呼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玉娃娃。
但许辞眉眼之间却又带着谁也不容忽视的男儿英气,因着虽是一副雪肤胜玉的肌肤,却从不会有人以为他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娃。
“那匹‘焰火’骑着感觉可好?”李昊琛斜睨于他,见他恍恍惚惚,停下身形,许辞一个不查,一头撞上李昊琛后背,“哎呦”一声。
“哈哈,你这小辞,”见许辞通红了粉嫩粉嫩的小脸,皱眉揉额的模样,“跟孤讲话还敢走神,全天下恐怕也就只你一个了。”
许辞哀怨的瞪了李昊琛一眼,李昊琛觉得许辞的表情分外可爱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
“焰火好是好,就是总想往皇宫跑。”他这两日偶尔骑着焰火出去,若是不牵缰绳,那焰火便直往这儿跑。害的许辞老勾起压抑住的思念之情,心中总是闷闷不乐,寝食不安。
“奥,倒是我疏忽了。这焰火和我的踏炎本是一对,如今分开,定是要寻对方的。”李昊琛摩挲着下巴,想起原因,解释道。
“孤明日正好闲来无事,不如你就骑着焰火,我带上踏炎,去郊外踏青一番,也好解了这两个畜生的相思之情。”许辞眼睛闪亮亮地望向李昊琛,好太子殿下,您这么做可不仅解了马儿的相思之情,也解了我的相思之情了啊。
两人有说有笑地,不一会儿便回了东宫。李昊琛命周公公升起暖炉,将内殿弄得暖烘烘的。他又给许辞找了件旧衣先穿着,将许辞湿透的衣裳挂在暖炉上烤了起来。
李昊琛不喜多言,对着许辞却极有耐心。许辞又多话,两人便天南地北侃了一下午,许辞更是缠着李昊琛讲述北关战场之事。李昊琛也不恼,有问必答,颇有耐性。
周公公在旁服侍,看了不禁大赞许爷。能跟太子如此亲密的侃侃而谈,连当今圣上都做不到。许爷果然是能人所不能之事。
两人五年未见,许辞心中总还是有些胆怯和生疏。
许是应了那句诗词“近乡情更怯”,总怕再见太子之时,太子对自己已然改了态度。
如今与太子扯东扯西,对方却极为包容,许辞本来忐忑不安的心也就放了回去,聊得更起劲,五年不见的生疏感就渐渐淡了很多。
衣裳早就烤干,直到日近黄昏,许辞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临走前还不住提醒太子别忘了明日的踏青之约。
……
太子冼马乃太子侍从官,常伴太子左右,辅佐太子,并帮太子梳理政事文理。
距当日皇上面见他们六人已过去五日,六人已是入了官籍,应随大流开始上朝。
因大曜国有规定,正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上朝,如此便只有许辞和公孙御两人有资格进入内殿上早朝。
两人早已冰释前嫌,只是当着公孙拓的面,公孙御依旧不敢与许辞交往甚密。两人一武一文,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最末尾。
近几年大曜国都没什么天灾人祸,战事方平,一派祥和之态。
几个大臣随便禀报了一些琐事,便再无折子可报。
太康皇帝见状,就开了金口:“朕这些年未曾微服私访,只听爱卿言及四海平定,丰收富饶,虽感同身受却无缘亲见大曜国如今盛况。如今太子回朝已有数日,真意欲令太子暂行江南道之职,代朕微服东巡,爱卿们以为如何?”
咦,江南道刺史?
不正是颜四、颜牛的顶头上司?原来是太子殿下呀。
江南道包括扬州、苏州、杭州、常州等共计八个州,可说是大曜国最为富硕之地。土地富饶,商业发达,特别是盐业,更是供给给全国。
皇上这话说的颇有技巧,先是戴了一个大高帽,朕让太子东巡是为了替父出巡,谁敢否了谁就是否了当今圣上。
偏生还真有不怕死的,费远征想试探太康帝的底线,便朝身后党羽使了个眼色,光禄大夫心领神会,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太康帝不悦,费党出列有何好事,“讲。”
光禄大夫义正言辞:“臣要参当今太子一本。”
“当日太子殿下从北关而归之时,曾言之凿凿地许诺北关民众最优修养之策。”
第6节
恋耽美
第6节
迦楼国王后悔不迭,夜不能寐。
原本以为大曜国地大物博、人弱善欺,是块香喷喷的肥肉,却没想到啃到了硌人的钢板,不仅什么都没得到,还磕碎了牙。
以为对方元帅年幼是只无牙小猫,却原来是只獠牙猛虎。
可这祸事是他发起,就算是哭,他也要生受了。
若是大曜军直接杀进迦楼皇宫,他的国家岂不覆灭!
悔不当初的迦楼国王连夜派人赶往前线议和,愿奉上一百座城池只求退兵。
太子殿下却不听,直接将议和来使赶出军营,依然按原定计划继续攻打迦楼国。
若是此时轻饶迦楼国,旁国看在眼中,还不以为我大曜国依然是十多年前的亚夫之国,人弱好欺?
他便就是要拿迦楼国开刀,杀鸡儆猴,让周边虎视眈眈盯着大曜国的诸国再不敢动丝毫心思。
迦楼国王无法,只得亲自去往前线,愿交出玉玺,令迦楼国成为大曜国的附属国,只求免去灭国之难。
李昊琛这才停手撤军,留下内流满面沦为诸侯国王的迦楼国君。
太康帝得此消息龙颜大悦,命迦楼国君择日面圣,行诸侯国入籍仪式。
这五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可足以令所有人对李昊琛心服口服,心甘情愿下跪辅佐。而三军大将更是消尽了之前对年幼元帅的质疑,歃血为盟,誓死效忠太子元帅,战场上个比个的勇猛。
李昊琛将迦楼军赶出国界,北关四十七座城从战乱之灾中解脱出来。
北关龙城这两年一直作为三军攻打迦楼国的后备物资储备处,虽战争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北关,但偶有拖延之时。
当地居民因感恩之心也会自发地将家中仅存余粮暂时充公补给,事后再从物资中取回。
太子殿下此次出征,居然得到了国民空前统一的支持,这在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的。
若不是太子殿下等人舍命抗击敌军,大曜国说不定将面临再一次的割地屈辱。
而被割除的地,定是他们这四十七城。他们如何能不对太子殿下感恩戴德,力所能及帮助大曜军,让太子殿下无后顾之忧。
而太子殿下临班师回朝前,巡视了一遍家破人亡、疾苦难捱、饥荒连连的北关四十七城。
其中许多民众甚至眼神无光,如行尸走肉而活,早已失去活下去的信念。为此,太子殿下承诺北关民众,回京之后定会请示陛下,最大程度促发北关四十七城休养生息之法。
此言一出,北关国民无不涕泪横流,感激不尽,对太子殿下爱戴之情更甚。
有的信佛之人甚至在佛前座下日日为太子殿下诵经念佛,祈求太子殿下长命百岁,无病无灾。
于是,太子殿下收获了无数民众的感激和爱戴,携带一干死心塌地的属下,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了。
……
近几日的京都真是空前热闹,连着几天红绸满街,张灯结彩。
先是恩科下榜,东街宋太公家的许辞少爷仅仅十五岁,便荣得文状元。许辞这五年来名声大好,一直深得东街之人的喜爱。
听到他中了状元,人人都跟自己家儿子中了状元似的,玩命儿地闹腾,舞龙舞狮扭秧歌。
紧接着第二日,抗击迦楼军的镇北大将军公孙拓的三弟公孙御也得了武状元!
武状元好啊,而且还是护国大英雄的弟弟,东街人又一次玩命儿似地闹腾。
最后第三天,护国英雄太子殿下带三军大将班师回朝,入京复命!
我去,如果说前两个好事儿好比是过七夕和中秋,那这件喜事儿就是过大年啊。
东街居民又一次饱含高涨的热情,投入第三次的玩命儿中。
而年过不惑的太康帝更是破例携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宫相迎!
太子入京那天,恰好天空出现返北的候鸟。
天上鸟飞不绝,盘旋不离,婉转鸣啼。
史官记载:太康二十年,太子李昊琛抗击迦楼军,凯旋归京。时天降祥瑞,百鸟来朝,经久不离。
李昊琛就在这百鸟朝拜的奇景中,踏进了城门。
只见领头之人一身玄铁甲胄,身跨高大的纯黑战马,缓缓走进众人视线,此人正是太子殿下李昊琛。
他早已褪尽了少年时的青涩瘦挑,挺拔健壮的身躯裹在玄甲之中,尽显肃杀之意。原本白皙俊美的脸如今除了英俊依旧在,更添了几分男性狂野之美。
常年野外作战令他的肌肤呈健康的蜜色,脸如刀割,刚毅俊美。性感的薄唇微微抿起,一双寒潭似的深邃眸子中凛冽清冷,令人不寒而栗,不禁寒颤连连,望而生畏。
经过战争的洗礼的他浑身充斥着嗜血煞气,不怒自威。仿佛被他看一眼都像是被死神死死盯住。
原本热闹的街头,在李昊琛出现之后,一片死静。
可他就是那位敢于在最危难之时,不退反进,前往前线抗击敌军拯救了大曜国的太子殿下,他是我们的英雄!
“英雄!英雄!”
“太子殿下威武!”
不知是谁先在这安静的时刻开的口,接下来,没有经过任何商量的国民,井然有序、一个接一个,加入到激动兴奋的呐喊之中。
“英雄!”
“英雄!”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李昊琛目不斜视,稳如泰山地从兴奋的国民中走过,连身下的玄黑骏马都丝毫未惊。只是黑马身边的白马却有些经不住这种场面,低低哀嚎,左右摇晃要挣脱束缚。
刚才一直被李昊琛夺去视线的人这才发现,原来英勇的“血煞魔帅”太子殿下手中,竟牵着一匹看起来纯洁无暇的白色骏马。
那匹骏马比它身边的黑色战马小了一圈,通体白色,额前有一撮火焰般的嫣红额毛。
它本是与这支队伍中格格不入,可不知为何,牵在本应最格格不入的李昊琛手里,反而又是极为和谐。
见白马受惊,李昊琛座下的黑马扭头轻轻舔舐了白马额头几下,又蹭蹭它的脖颈,白色骏马这才慢慢平静下来,依偎在黑马身边寻找慰藉,亦步亦趋地前进。
跟在李昊琛身后的公孙拓、隆仲涛、杨林峰三位大将完全被众人忽视了,公孙拓内流满面,一匹马都比自己抢眼,简直是不让人活了。
李昊琛一路走过,神色都未曾变过。直到路过东街街道,看到一人。他的神情迥然一变,瞬间化成了一潭春水。
他停下脚步,凝视的那人,那人也凝神一眨不眨回望着他。
对方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也是极为耀眼的相貌。一身红色衣衫,高挑纤细,容貌俊美无双,肤如白雪凝玉,一双猫瞳似的大眼睛似笑非笑,正定定望向李昊琛,眼中水雾重重,似有千言万语,正是长大后的许辞。
许辞见太子殿下看向了他,恭敬做了个九十度大拜礼,“恭迎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太子殿下轻轻颔首,拍了拍身侧白马,隔着拦路的侍卫,声音放柔了道:“我亦遵守承诺,这是给你的,名唤‘焰火’,上来一试如何?”
许辞听后展颜微笑,眉毛扬起,像一团耀眼的火焰,令周围的景物瞬间都褪了色,“正有此意。”说罢推开拦在路两旁的士兵架起的红缨枪,走了进去。
太子殿下轻笑摇头,递过手去,将许辞拉上那匹白马。
这小辞,五年过去,还是如以前一般不知收敛,肆意妄为。只是眉眼间的煞气消散干净,看来宋太公照顾的他极好。
李昊琛这一笑,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
令迦楼军闻风丧胆的冷面嗜血将军竟然笑了,对着一个少年笑了!
这少年究竟是何人?
东街之人都认识许辞,可不代表全京都人都认识他。
“你们这些无知的西街人,他是我们东街的‘济世辞学堂’的少东家许辞少爷,人称‘济世辞少’。”
“无知的北街人,他还是今年的新科状元。”
“无知的南街人,他以前是太子殿下钦点的太子伴读。”
“哼哼,他是宋太公的干外孙,如今住在宋太公家。”
“哈哈,当年他娘亲王氏可是当了回女中豪杰,休了礼部尚书许长宗。”
“天哪,你们东街居然有一个这么厉害的人物。”
“哇,原来当年休了许尚书的,便是这个漂亮娃娃的母亲。”
人群中炸开了锅,走远的许辞并不知道,自己和太子的这一举动,将五年前王氏休夫的那笔旧账又重新翻了出来。
第21章 归还帅印
各朝各代,三军元帅之职都是皇上临时授予。一旦战事结束,元帅都将进京面圣卸去职务,归还帅印。
太子殿下回京当天已将帅印及时上缴,卸去了元帅之职,如今空有太子头衔。
五年之前他虽贵为太子,费氏党羽轻易就敢弹劾他。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他带煞而归,虽当朝卸职,已无实权,却早已声名远播,一身气势无人再敢轻视。
明眼人一看便知,他背后有八十万大军靠山和北关四十七城国民爱戴,五年的同生共死之情令那些铁铮铮的汉子甘心拜服。
一时间朝堂上除了对太子及其三位将领的称赞,别无他言。
太康帝满意地点头,公孙拓对自己虽是忠心耿耿,但身负傲气。
即便是他令公孙拓辅佐太子,公孙拓也只是听令行事,非真心实意。
琛儿用这五年的时间,将三军团结一心,搓麻成绳。外退迦楼,内降将领,实属不易。
而他虽满身煞气令一般人惧怕不已,可却也并未恃宠而骄,当日归朝便卸职缴印,令费党抓不住把柄。
……
大曜皇宫,御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太子殿下已换下玄色战甲,改成一身白色绸衣,那一身煞气微微收敛了几分。
太康帝这才真心笑起来,忙召他起身赐座。
“琛儿,你这五年做的极好,父皇很满意。”太康帝上下细细打量已长大成人的李昊琛,欣喜之情更甚。
馨儿,你在天有灵,我们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独挑大梁,你可有看到?
“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之幸,只是父皇,儿臣尚有一个恳求。”李昊琛未曾起身,恭敬之意更甚。
“奥,何事?但说无妨。”太康帝来了兴致,挑挑英挺的眉问道。
“北关四十七城遭受五年战火波及,民不聊生。儿臣临行前,曾许诺他们回京之后会请求父皇,对他们施行最优厚的休养生息之策,以保障他们尽快将生活导入正轨,还请父皇责罚儿臣越权而为!”
此事本该是地方官员上表,不该是他这个太子言说。
这件事情太康帝早知此事,却刻意不提,是存了随机应变的心。
如今李昊琛谈起此事,他假装不知,大吃一惊,后又点点头:“你做的不错,该是如此。只是琛儿为何会有此想法?”
“儿臣临行前曾去祭拜过龙城附近的烈士冢,这些烈士冢有些是士兵所埋,有些是关城民众自行掩埋。多是些无名无姓的墓冢,只有黄土一培,证明此生来过。”
“他们都是来自各乡各县、五湖四海的男丁,本该养家糊口,却因战乱而遭此劫难。而其中,有数不尽的是北关男子。我们皇室为保住疆土挽回颜面,将他们拉阵冲锋,那里土地荒废、国民饥寒交迫。”
“大曜国得益于他们守住疆土,而今却要在战乱结束后再收取寡母老妇的赋税。若当真如此,北关人民岂不寒心。一将成,万骨枯。人们看到战争的胜利,却也不该忘记战争的残酷。父皇以仁孝治天下,儿臣以前不懂,当时却是懂了。”
“战争为刚,休养为柔,一刚一柔,方能长久。儿臣感慨这北方民众未曾被战争折磨致死,却要被征税难为一场,便未报父皇您,任性妄为。”
太子鲜少有如此多的话,听此一番长谈,太康皇帝一直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太子所做,不但无过,还是有功。这事情朕该早就想到,倒是朕平日里连收捷报,高兴地疏忽了。快起来吧,坐下再说。”
“谢父皇恩典。”太子殿下这才站起身,在一旁端正跪坐于席上。
“朕今日本想召你过来,没想到琛儿倒提前过来了。也省得朕再传你。”太康皇帝抿了一口茶,晃了晃手中的奏折,“这是今年新科三甲,状元许辞,榜眼许梓涯,探花是一位寒门子弟。”
“许辞作为你的伴读,当年朕是极不看好的。但你非要,朕也依了。可没想到最后竟是朕看走了眼,朕只当他是个顽劣愚钝的混子,没想到时过境迁,小小年纪,竟成了新科状元。朕派暗卫去打听过,这孩子在东街的声名如今极佳,公孙拓的三弟公孙御也不错,是今年的武状元。”
“朕有意将他二人培养成你的左右手,你看如何?”
提起许辞,李昊琛一本正经的脸上流露出几丝暖意,连太康帝看了都有些妒忌。
李昊琛拱了拱手,“那儿臣就在此先行谢过父皇。”
如今朝中,老中青三代,年老官员逐渐退出朝堂,费远征趁李昊琛离去的这五年不断壮大势力,而他需要借助费远征抗击大月国,对此事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
两年前费远征更是擒住了大月国亲临战场的一位皇子,以皇子为交换,换回了在月国当了十五年质子的四皇子李昊晟。
他当年用来制衡氏族力量的寒门子弟中,如今只有丞相一人还可重用,其他人早就走起下坡路,他这个皇帝当得越来越窝囊。
费远征也不是傻瓜,他虽有心推李昊晟为太子,但李昊琛犹在战场,他如果之前提出,只会适得其反。
如今太子归来,名声正旺,背后也有八十万大军可以与之抗衡。他这个当父皇的要乘胜追击,巩固太子地位。否则哪日费远征见琛儿势头过去,想要推他下台,发动党羽弹劾,也是易事。
两父子又谈了一会儿,李昊琛这才躬身告退。
见李昊琛走远,太康帝叹了口气,对着御书房的里面唤了一声,“普惠大师请快快出来。”
太康帝话音刚落,内间便走出一位青衣僧人,鹤须童颜,一脸慈眉善目,头顶九颗戒疤,正是终南山的得道高僧普惠大师。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一声,“贫僧在此。”
“大师见我这太子面相如何?”
“杀戮过重,满身煞气,但犹存几分善意。太子尚能记得贫苦中挣扎的贫民,极为不易。殿下出生之时,贫僧曾替太子看过八字,太子乃贪狼星落陷再遇凶星,成贪狼煞星,命途多舛,注定孤独一生,挑起战事,无法善终。”
太康帝听罢愁云遍布的脸上更加阴郁,“可有破解之法?”
“这……恕贫僧学艺不精,暂无破解之法。”破解之法倒是有,但不可透露天机。
两年前他夜观星象,发现紫薇星大亮,贪狼煞星与紫薇星争相呼应,颇有一较高下之态。
若是令紫薇星陨落,贪狼凶星或可改其命道,占据紫薇星的命格,称帝为皇,永享盛世太平。
可如此做的代价,便是要逆天改命,杀原本的真命天子,此乃有违天道,会遭天谴。
“不过陛下也不必太过担心,贫僧如今虽无破解之法,却有缓解之法。”普惠大师不忍一代帝王皱眉苦恼的模样,低声劝道。
“大师请快快讲,如何缓解?”
“贫僧夜观星象,在本该周身一片虚空的贪狼煞星旁,竟出现了一颗豆大的文曲星。此文曲星虽光芒微弱,但却绵延不绝,尽显勃勃生机。那贪狼煞星与文曲星一道,其身的红色煞气也减弱了几分。陛下不如让这文曲星时时跟在太子身边,或可减轻太子身上的戾气。”
“文曲星,文曲星,”太康帝捋须细想,“莫非是当今新科状元许辞?”他双眸大放异彩,高兴道。
是了,定是那许辞,太子一见到他,浑身的寒气都有所收敛。
普惠大师双手合十,点头轻笑,“阿弥陀佛,正是此人。”
听普惠大师如是说道,太康帝已是心中有了打算。
……
许辞在念白、念孝的伺候下换上新科状元的红色喜服,头发高高扎起盘成一个髻收进纱帽中,从一个俏生生的少年俨然变身成熟佳公子。
念白嘿嘿直笑,宋太公看了赞不绝口,“不错不错,极为庄重,快些随我进宫面圣去。”
今日是陛下召集文武三甲面圣的日子,宋太公爱孙心切,非要亲自跟着一块去。许辞拗不过他,只能嘱咐念白、念孝好生扶好宋太公。
宋太公已有七十余岁,身体依然硬朗,牙口胃好。也是王氏在家伺候得好,这两年反而显得越发年轻了。
在皇宫门前,许辞偶遇了林氏和许梓涯,如今林氏已成了许长宗的正妻,可却也再过不了之前在许府时颐指气使、锦衣玉食、挥霍无度的日子。
许长宗那几个俸禄,除了买吃买物,剩下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几个丫鬟。如今西街许府只买了几个洗衣做饭的婆子和看门的家丁,以前那种贵妇式的生活早就离他们远去。
如今的林氏衣着大方得体,但也是普通衣物,再不是之前的云锦霓裳。
林氏见到许辞,脸上满是尴尬,她假装没看到许辞,嘱咐了许梓涯两句,就回马车上去了。
而许梓涯经历了家境由富硕瞬间变成普通的变化,才知自己以前享受的一切荣华都是沾了许辞的光。五年间心境变化颇多,也不再是当年的迂腐少年。
他见了许辞,还微笑打了声招呼,颇有几分要冰释前嫌的意思。
许辞点头回礼,搀着宋太公走在前面。
许梓涯不敢越过宋太公,只得在后面亦步亦趋慢慢跟着,一路无言。
等他们到了大殿之上,其余四人早已到了,通传太监见六人来齐,才进了后殿禀告皇上。
第22章 太子冼马
太康帝威严端坐于龙椅之上,鹰隼眸子一般的双眼锐利地俯视着殿上跪拜的六人。
文三甲里,状元许辞他认识,榜眼许梓涯他也认识,探花是个寒门子弟,叫颜四。
而武三甲中,状元公孙御是公孙拓之弟;榜眼费佐,是费氏旁系子弟;而这探花,名叫颜牛,也是寒门出身。
太康帝之前命暗卫监视探查许辞,发现许辞身边跟着五名忠心耿耿的属下。其中一个叫阿四,一个叫阿牛,可不正是这二人。
两个文武探花居然都是许辞的属下,这倒是件新鲜事儿,有趣。
太康帝眯起眼睛,打量着那两个颜姓青年,呵,一个精明,一个憨厚,倒是极为互补。心中又有了几分打算,既然如此不如一块扔出去历练一番。
一通答辩之后,太康帝对殿上几人的性情都有了几分了解,开始封发官职品阶。
“公孙御,朕便封你为游骑校尉,正五品,编入镇北军部队。”
“费佐,朕封你为兵部员外郎,从五品,即刻前往兵部上任。”
“颜牛,朕封你为左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许辞,朕封你为太子冼马,正五品,辅佐随侍于太子左右。”
“许梓涯,朕封你为翰林院修撰,正六品,即刻前往翰林院上任。”
“颜四,朕封你为右别驾从事史,从五品,听令于江南道刺史。”
此次任职品阶,可说是较以往几次都有所提升。当年许长宗是因为太康帝重用寒门子弟,才破格提拔为正四品礼部侍郎,但也仅有那一次。
原本文状元是该任职翰林院正六品修撰,榜眼为正七品修编,以此类推。
三甲人才需历练一段时间,方可继续升迁。
而今,这些文武三甲,品阶竟然没有低于六品的,太康帝可说是又一次不拘一格降人才。
许辞对此结果已是十分满意,他此生凭本身实力考中状元。本以为会从翰林院开始任职,却没想到一来便是正五品的太子冼马,除了令他颇感意外之外,便是满满的喜不自胜。
世间缘法当真奇妙,似乎总有一条牵绊,将他和心心念念的人连在一起。
上辈子少年时他一直浑浑噩噩十几年,待许梓涯高中状元,许长宗对他百般夸赞宠爱时,嫉妒心作祟,许辞才有了入朝为官的念头。
他从那时起便生出了攀附太子的念头,心思也已非当年初为太子伴读时那般纯净。
许辞恳求太子开了后门,那时他十八,太子二十二。
许辞一身的不服气和傲气,偏得芝麻小官还不稀罕,竭力拜求太子给他个大官做做。
太子当时羽翼初丰,却还是爽口答应,请示太康帝后,他便直接担任了正三品的扬州刺史。
但因此事,太子曾数次在朝堂上遭人诟病。现在想起此事,许辞满是自责。
今生他考中状元,太康当殿封他做正五品太子冼马,辅佐太子。名正言顺,再不会害太子被人拿住把柄。
阿四、阿牛虽是纳闷这江南道刺史是谁,但听到两人同任江南道刺史的别驾从事,可互相照应,登时乐了,相视一笑。
而作为此次任职品阶最低的许梓涯,却也不再像五年前那般对许辞又嫉又妒。
旁人如何是旁人的造化,于他何干,人不可比、鸟不可攀,他如今只期望可做好眼前修撰便好。
公孙御却是哭丧着脸,本以为考中状元终于可以摆脱大哥的管教,没想到最后居然摆脱到了大哥眼皮子底下去了,公孙御心中哭叫,当真是天要亡我!
而费佐面容平淡,城府颇深,让人难以猜透心思。
太子殿下回京已有数天,却因为忙于政事无暇分身,许辞不敢前去打扰拜见。
这可闷坏了许辞,他如今早有些迫不及待。除了李昊琛回京当日,许辞侥幸与太子殿下同行一段时间外,他便再没机会见过太子。如今进宫面了圣,许辞却不想就轻易这般离开。
他追上意欲离开的太康帝,“陛下,可否准许微臣拜见太子殿下?”
太康帝先前听了普惠大师的话,巴不得许辞天天跟李昊琛腻在一起,便又下了一道口谕,“许爱卿如今任太子冼马,今后可自行前往东宫,无需请示。”
普惠大师昨日临走前,曾提议让太子去东海一寻,或可有所收获。
太康帝对普惠大师的话深信不疑,当年他还是不受宠的皇子,而太子还另有其人。先皇曾召请普惠大师入宫为皇子公主相面容、看八字、测未来。
而这些预测以后多有应验,果然神奇。
他起初对此嗤之以鼻,只当这些个命格定数的言论不过是江湖骗术,不足为信。在大殿之上,普惠大师对当时太子未曾多有言论,只说太子龙章凤姿,能成大事。
对其他皇子公主的命格未来言语也是有喜有悲,有好有坏,并不因为对方是皇室之人便只言善语。到他这里,大师只是摇了摇头,说他命途多舛,福兴惨薄。
然待众人散去,普惠大师却在无人之处对他悄悄说,他乃天命所归,只是此路凶险多舛,但每每又可逢凶化吉。并告诉他无需争夺,顺天即可。
他这个皇位可以说是白捡的,他这一辈皇室斗争残酷无情,互相乱斗,斗到最后死而死,贬的贬。而他听了普惠大师的话,自来奉行明哲保身,竟然活到了最后。
先皇见整个皇室便只剩下他和恭亲王,而恭亲王又是宫女出身,身份地位。先皇便只好立了太康帝为太子,继承大统。
事后待他登基为帝,便亲自前往终南山拜见了普惠大师。那时曾问及普惠大师,当时怎敢如此大胆的对一个不受看重的皇子如此放言,也不怕丢了性命。
更甚者,若普惠大师当时将此天机透露给当时太子,太康帝便早已命丧黄泉。
普惠大师阿弥陀佛地扯了几句佛语,最后只说卦算天象,天道已定,他只是位传达者,怎可逆天而为告知当时太子。而之所以下山一助于他,也是天道所启。
普惠大师悲天悯人,自是见不得哀嚎遍野之态,当时太子之道乃杀戮之道,唯有太康帝,乃是仁爱之道。
太子初生之时,太康帝又请来普惠大师,然普惠大师叹气连连,贪狼煞星命格,千古难遇。此星属木,颇为神秘,亦可是福星亦可是灾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能否成佛,全在太子一念之间。
普惠大师虽未曾多说什么,太康帝已心中有几分数,琛儿恐怕并非是真命天子。
但那又如何,他和最爱之人生的儿子,理应得到最好的。
太康帝多番求问破解之法,当时紫薇星尚未出现,而太康帝又心意虔诚,普惠大师便说会回终南山研究天道。十九年后他会再来,若是那时李昊琛心中尚有一份善念,那便或可还有破解之法。
太子回京之前,普惠大师已然入宫。当日正在御书房后殿与太康帝探讨佛法,太子恰好求见,普惠大师有意侧观李昊琛,便求躲在御书房后旁听。
适时,满身杀戮、被怨气缠身的李昊琛居然依旧心中存善,为北关民众争福谋利。普惠大师颇感意外,但见他虽浑身煞气,眼中却是冷肃清明。可见李昊琛内心坚毅,不会轻易被外物侵染、摇摆不定。
如此普惠大师才放下心来,为太康帝献计一二。
这其一,便是令许辞常伴其左右。
这其二,便是东海寻一线机缘。
贪狼星属木,东方日生,乃为生机,而又水滋生木。生机之水滋养洗涤血煞沉木。
贪狼煞星去往东海,可壮大自身,沉淀煞气。
太康帝听普惠大师如此一言,昨日当即属意了李昊琛暂行江南道刺史之责,以“替父东巡私访”的由头将他遣到江南道东海一带。
没办法,全是为了自己儿子。谁让普惠大师说太子往东海行,或可寻到转机呢。他这个当爹的,真是为儿子操碎了心了。
……
“外公,孙儿想去拜见太子殿下,您是要同我一起,还是打道回府?”宋太公是李昊琛的外祖父,许辞低头俯身问道。
“你去罢,我便先不去了,等哪日有时间,我再来看太子殿下。”宋太公摇摇头,推辞掉许辞。
这五年间,他常常见许辞一人窝在房中给太子写信。
他也很是思念自己唯一的外孙,可若是论起个一二,这最为思念之人,恐怕还是许辞。
他们这对主仆,肯定有许多话要说。
听宋太公这么说,许辞也不再挽留,急匆匆地便向太子东宫而去。
许辞来时,周公公正在吩咐太监宫女们将东宫收拾一通。
地上血迹斑斑,不远处还有一具尚有余温,未完全僵硬的宫女尸体。
见来人是许辞,周公公忙迎上去,将手虚空挡在许辞眼前,不让他看到此等血腥场面,将他拉到一旁,“许爷是来找太子殿下?”王氏早已休了许长宗,许辞跟了王氏,他自然不能再随家中长幼管许辞叫“许二爷”,所以他便改口为“许爷”。
“这是怎么回事儿?刺客?太子殿下呢?”许辞拉下周公公挡在眼前的手,一指那处尸体,“这等贼人为何能混进来,还摸进了东宫!”
“哎,这已经是太子回来后的第三起了。太子身边有精甲暗影,蒙面刺客不得而入。派出这些刺客的人定是对此事颇为了解,那人派来的这些刺客,都是乔装打扮,选在白天,易容成东宫宫女太监的模样,趁太子不备突然行刺。”
“皇上这几日渐渐开始让太子批阅奏折分担国事,像这一个,太子方才正在批阅奏折,她端茶而入,瞬间用藏在袖中的刺针行刺。幸好太子殿下五年战场生涯,对杀气极为敏感,将她一掌拍出,这人见行刺失败,当场便咬舌自尽。”
许辞听得胆战心惊,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屡次行刺当朝太子殿下。主谋当真是目无王法,罪该万死!太子遇难谁获益最深?不作他人想,定是那费远征和四皇子李昊晟。
“太子如今何处?”许辞攥住周公公的手腕,将他抓得生疼。周公公呲牙咧嘴,指了指东宫寝宫后院,“在冷泉……”
许辞一个箭冲出去,独留下瞠目结舌的周公公蹦出最后两个字,“洗澡……”
周公公捂脸,许二爷,您倒是把咱家的话听完再走哇!
第23章 冷泉之中
东宫寝室后院中有一处冷泉,泉眼源源不断冒出活水。
太子殿下在北关五年,日日在寒潭中净身洗澡,早就习惯了用冰寒彻骨的冷水令自己冷静放松。
方才已是第三次行刺,费远征当真是不死心。
他在战场时身上沾满血腥,几乎每次浴血而归,久而久之,竟造就了心中难以消散的杀戮煞气,每次杀人,除非尽兴,否则难以平息心中杀意。
每每这时,他都在寒潭中浸泡一个时辰,方能压制住心中翻涌的杀意。
李昊琛皱眉紧闭双眼,将双手倒撑仰靠在泉边大理石沿上,努力克制心中涌起地起身杀人人的冲动。
许辞来时,便看到这样一幅美景。
氤氲的寒气中,一个朦胧的身影倚靠在池边,乌黑如墨的长发如罂粟般铺展在水中。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几下,那身蜜色的躯体更加清晰,只见太子俊美刚毅的脸上一副隐忍禁欲的模样,结实却不夸张的肌肉紧紧裹在蜜色肌肤下,尽显猎豹般的矫健野性之美。
他登时脑中充血,脸色火辣辣的,血直往鼻腔而去。许辞完全忘记了此次前来的目的,身体不受控制地被这美景诱惑,一步步走上前。
许辞捂住要流血的鼻子,原来太子殿下是在洗澡。
唔,我好幸福。
李昊琛听到有人靠近的声音,猛地睁开泛着红光的幽深眸子,一脸杀意望向来人,变手为爪便要扼住对方咽喉。可等他近了瞧见来人,想要收手已是来不及。
他只得将要扼住喉咙的手改为翻到对方身后,将许辞猛地往后一带,一并拉进了冷泉之中。
“啊!!好冰!冻死了!”虽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许辞最受不得挨冻,本来充血缺氧的脑袋晕忽忽地被美色所迷,如今被冷泉中的水一冰,倏地清醒过来。
却发现如今自己仰躺在太子结实宽厚的怀中,眼睛往上瞧,太子正似笑非笑斜睨着他,哪还有之前的一身戾气。
神奇地,许辞一出现,李昊琛满身的煞气竟无需压抑克制,已自行消弭殆尽了,便是他本人也有些惊讶。
“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老鼠,原来是只小猫。”知道许辞怕冷,李昊琛也没继续在冷泉中多呆,便一手穿过他的背部,一手穿过他的膝盖,用公主抱的姿势将许辞抱上了岸。
李昊琛在冷泉中时,只在腰部围了一方一尺的白巾挡住隐秘,如今抱他上来,便几乎是被许辞看了个精光。
许辞的双眸紧追着太子,也顾不上回话,又是想看,又有些害羞。见找衣物的太子回望他便紧张的低下头,却依旧拿眼角偷瞄太子那身精壮紧致的身躯。
李昊琛走了不远的路,终于走到了披挂衣物的岩石边上,许辞一阵遗憾,心中叹了口气。
眼睁睁地看着太子将白色里衣随便披在身上,系上腰带,胸前犹露出一大团蜜色肌肤来,许辞忍不住又是一阵细瞟,只见一滴水珠顺着脖颈处凝结滑落进太子胸膛里,许辞滚了滚火燎的喉咙,忙将视线移到旁边。
太子殿下如今还未对许辞起什么邪恶的心思,依然只把他当成需要自己疼爱的小宠。他只当许辞是羡慕他精壮的身躯,便宠爱地摸摸许辞的脑袋,“你是来找孤的?”将外衣披在许辞身上,许辞这才想起自己浑身冰凉凉湿透透的,不禁打了个寒颤。
许辞心不甘情不愿将眼睛从太子胸前摘下来,担忧地望向他,“我本是想来探望太子殿下,方到东宫,却看到了刺客的尸体。太子殿下您没受伤吧?”
“自是无事,那种伎俩的偷袭。”与其说这几次的的行动是行刺,他却觉得对方更像是试探。单看那几个普通的身手,便不是什么真正的杀手。
“您禀报皇上了吗?一定要彻查此事,否则东宫之内三番两次有刺客闯入,太子安危如何保证!还有那大内侍卫,都是做什么吃的,如此轻易地放了刺客进来,真是该严办他们!”
听到许辞紧张的关心之词,李昊琛发自肺腑地笑出声,“无事,这些臭虫还奈何不了我。”
许辞方才往东宫而来之时,本想邀请李昊琛择日外出踏青散心的,可如今见李昊琛在宫中都屡遭行刺,若是出了宫便少了庇护,那岂非正中敌人下怀,更加肆无忌惮。
他是万万不敢拿太子殿下的性命开玩笑的,许辞张了张口,继而闭上,那邀请之话终是未曾说出。
“走,先回东宫,你的衣裳都湿了,容易着凉。”李昊琛只着了件单衣,一副自在惬意、悠然自得的模样,似乎一点都不怕冷。
如今才是四月时节,大地回春,乍暖还寒。
许辞将太子披在自己身上的衣裳又往身上裹了裹,紧跟在李昊琛高大挺拔的身躯后面,羡慕地牙痒痒。
他心中有个小人在攥拳:太子殿下,总有一天我会拿下你的!
许辞不爱习武,他命着颜四几人都去习武,自己却天天宅在家中,又整日被王氏喂些滋养补身之物,把身子养的白白嫩嫩的。已经是十五岁的俊挺少年,可这肌肤还如婴儿般白皙娇嫩,柔柔软软的,一副冰肌玉骨。
把那些养在深闺的贵女小姐们都比的没了影,王氏对自己的儿子这一身肌肤颇为满意,直呼他是天上掉下来的玉娃娃。
但许辞眉眼之间却又带着谁也不容忽视的男儿英气,因着虽是一副雪肤胜玉的肌肤,却从不会有人以为他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娃。
“那匹‘焰火’骑着感觉可好?”李昊琛斜睨于他,见他恍恍惚惚,停下身形,许辞一个不查,一头撞上李昊琛后背,“哎呦”一声。
“哈哈,你这小辞,”见许辞通红了粉嫩粉嫩的小脸,皱眉揉额的模样,“跟孤讲话还敢走神,全天下恐怕也就只你一个了。”
许辞哀怨的瞪了李昊琛一眼,李昊琛觉得许辞的表情分外可爱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
“焰火好是好,就是总想往皇宫跑。”他这两日偶尔骑着焰火出去,若是不牵缰绳,那焰火便直往这儿跑。害的许辞老勾起压抑住的思念之情,心中总是闷闷不乐,寝食不安。
“奥,倒是我疏忽了。这焰火和我的踏炎本是一对,如今分开,定是要寻对方的。”李昊琛摩挲着下巴,想起原因,解释道。
“孤明日正好闲来无事,不如你就骑着焰火,我带上踏炎,去郊外踏青一番,也好解了这两个畜生的相思之情。”许辞眼睛闪亮亮地望向李昊琛,好太子殿下,您这么做可不仅解了马儿的相思之情,也解了我的相思之情了啊。
两人有说有笑地,不一会儿便回了东宫。李昊琛命周公公升起暖炉,将内殿弄得暖烘烘的。他又给许辞找了件旧衣先穿着,将许辞湿透的衣裳挂在暖炉上烤了起来。
李昊琛不喜多言,对着许辞却极有耐心。许辞又多话,两人便天南地北侃了一下午,许辞更是缠着李昊琛讲述北关战场之事。李昊琛也不恼,有问必答,颇有耐性。
周公公在旁服侍,看了不禁大赞许爷。能跟太子如此亲密的侃侃而谈,连当今圣上都做不到。许爷果然是能人所不能之事。
两人五年未见,许辞心中总还是有些胆怯和生疏。
许是应了那句诗词“近乡情更怯”,总怕再见太子之时,太子对自己已然改了态度。
如今与太子扯东扯西,对方却极为包容,许辞本来忐忑不安的心也就放了回去,聊得更起劲,五年不见的生疏感就渐渐淡了很多。
衣裳早就烤干,直到日近黄昏,许辞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临走前还不住提醒太子别忘了明日的踏青之约。
……
太子冼马乃太子侍从官,常伴太子左右,辅佐太子,并帮太子梳理政事文理。
距当日皇上面见他们六人已过去五日,六人已是入了官籍,应随大流开始上朝。
因大曜国有规定,正五品以上官员才可上朝,如此便只有许辞和公孙御两人有资格进入内殿上早朝。
两人早已冰释前嫌,只是当着公孙拓的面,公孙御依旧不敢与许辞交往甚密。两人一武一文,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最末尾。
近几年大曜国都没什么天灾人祸,战事方平,一派祥和之态。
几个大臣随便禀报了一些琐事,便再无折子可报。
太康皇帝见状,就开了金口:“朕这些年未曾微服私访,只听爱卿言及四海平定,丰收富饶,虽感同身受却无缘亲见大曜国如今盛况。如今太子回朝已有数日,真意欲令太子暂行江南道之职,代朕微服东巡,爱卿们以为如何?”
咦,江南道刺史?
不正是颜四、颜牛的顶头上司?原来是太子殿下呀。
江南道包括扬州、苏州、杭州、常州等共计八个州,可说是大曜国最为富硕之地。土地富饶,商业发达,特别是盐业,更是供给给全国。
皇上这话说的颇有技巧,先是戴了一个大高帽,朕让太子东巡是为了替父出巡,谁敢否了谁就是否了当今圣上。
偏生还真有不怕死的,费远征想试探太康帝的底线,便朝身后党羽使了个眼色,光禄大夫心领神会,站了出来。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太康帝不悦,费党出列有何好事,“讲。”
光禄大夫义正言辞:“臣要参当今太子一本。”
“当日太子殿下从北关而归之时,曾言之凿凿地许诺北关民众最优修养之策。”
第6节
恋耽美